廣東旅遊開發條例
① 廣東省內旅遊業什麼時候可以恢復
目前已經恢復。現在已經正常出遊了。就是遊客很多選擇不出去玩。
② 廣東省環境保護條例的第四章保護和改善環境
第四十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組織開展本行政區域的生態調查和區域環境評估工作,劃定生態功能區,制定生態保護和建設規劃並納入環境保護規劃。江河源頭區、重要水源涵養區、水土保持的重要區域、重要海洋與漁業水域等可以劃定為生態功能保護區。
生態功能區和生態功能保護區的劃定,應當向社會公布;變更功能的,應當按照環境保護規劃編製程序報批。
禁止在生態功能保護區內采礦、採石、采砂、取土,以及進行其他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活動。
第四十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生態環境狀況,在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敏感區和脆弱區等區域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生態控制線應當相互銜接。
在生態保護紅線區域內,實施嚴格的保護措施,禁止建設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項目。
第四十六條各級人民政府在城鄉建設和改造過程中,應當保護和規劃各類重要生態用地,嚴格保護江河源頭區、重要水源涵養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江河洪水調蓄區、重點濕地、農業生態保護區、水土保持重點區域和重要漁業水域、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等區域內的自然生態系統,防止生態環境破壞和生態功能退化。
第四十七條在依法設立的各級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重要水源地、濕地公園、重點濕地以及世界文化自然遺產等特殊保護區域,應當依據法律法規規定和相關規劃實施強制性保護,不得從事不符合主體功能區定位的各類開發活動,嚴格控制人為因素破壞自然生態和文化自然遺產原真性、完整性,在進行旅遊資源開發時應當同步建設完善污水、垃圾等收集清運設施,保護環境質量。
在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禁止從事任何生產建設活動;在緩沖區,禁止從事除經批準的教學研究活動外的旅遊和生產經營活動;在實驗區,禁止從事除必要的科學實驗、教學實習、參考觀察和符合自然保護區規劃的旅遊,以及馴化、繁殖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等活動外的其他生產建設活動。
風景名勝區應當嚴格控制人工景觀建設,保證服務設施和建設項目與自然景觀相協調,不得破壞景觀、污染環境。禁止在風景名勝區內設立各類開發區和開發房地產項目,禁止在核心景區建設賓館、招待所、培訓中心、療養院以及與風景名勝資源保護無關的其他建築物;已經建成的,應當按照風景名勝區規劃逐步遷出。
森林公園除必要的保護設施和附屬設施外,禁止從事與資源保護無關的任何生產建設活動;禁止隨意佔用、徵用、徵收和轉讓林地;禁止種植掠奪水土資源、破壞土壤結構的劣質樹種。
在地質公園以及可能對地質公園造成影響的周邊地區,禁止進行採石、取土、開礦、放牧、砍伐以及其他對保護對象有損害的活動,保護地質地貌的完整性和稀缺性。
第四十八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農業和農村環境保護協調機制,加強對農業和農村環境統一規劃和綜合治理,安排一定比例的環境保護專項資金用於農村環境保護,推廣生態農業,防止農業面源污染。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定期組織對農業灌溉水、農產品進行監測和評價。禁止使用超過農業灌溉標准和水產養殖標準的污水進行灌溉和養殖,禁止將有毒有害的污泥作為農用肥料使用。
鄉鎮人民政府應當統籌建設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完善生活垃圾收運設施,在農村集中居民點設置專門設施,集中收集、清運垃圾等固體廢物。
第四十九條除法律、法規規定的禁止養殖區域外,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主管部門可以根據當地環境承載能力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要求,劃定畜禽禁養區和限養區,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並向社會公布。
畜禽禁養區內不得從事畜禽養殖業。
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應當根據養殖規模和污染防治需要,建設相應的污染防治配套設施以及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設施並保障其正常運行;未建設污染防治配套設施、自行建設的配套設施不合格,或者未自行建設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設施又未委託他人對畜禽養殖廢棄物進行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的,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不得投入生產或者使用。
第五十條合理開發利用地下水,防止水源枯竭和地面沉降;禁止擅自圈圍、侵佔、填堵水面、沼澤、灘塗、窪地;禁止向農田和漁業水體排放有毒有害物質。
第五十一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保障飲用水的安全、清潔。
禁止在水庫等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設置排污口和從事采礦、採石、取土等可能污染飲用水水體的活動。
畜禽養殖和水產養殖應當採取措施避免污染水體。禁止在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內放養畜禽和從事網箱養殖等可能污染飲用水水體的活動。
第五十二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本行政區域內自然資源開發活動的生態保護,明確治理責任,落實治理資金和治理措施。
第五十三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保護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禁止從事非法獵捕、毒殺、採伐、採集、加工、收購、出售野生動植物等活動。
第五十四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生物安全管理,對引進外來生物物種進行安全評估,加強進口檢疫工作,防止國外有害生物物種進入,並對入侵的有害生物物種採取措施,嚴防擴散。
第五十五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市容環境衛生工作,創造整潔、優美、文明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政府有關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市容環境衛生工作的監督管理。道路、廣場和其他公共場所的清掃保潔責任單位應當按照作業規范和環境衛生標准要求,定時清掃,及時保潔,防止揚塵污染。
第五十六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組織對生活垃圾的分類處置、回收利用和無害化集中處理,逐步推廣廢舊商品回收利用、焚燒發電、生物處理等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方式,並逐步建立與本區域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相適應的投放垃圾與收運模式。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應當按照規定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投放,減少日常生活廢棄物對環境造成的損害。分類投放的生活垃圾應當分類收集。
鼓勵和支持採用易回收利用、易處置或者易消納降解的包裝物、容器,對可回收利用的產品包裝物、容器、廢油和廢舊電池等資源進行回收利用。
③ 和旅遊相關的法律法規
1、文化和旅遊部 旅遊行政許可辦法
2、文化和旅遊部 旅遊安全管理辦法
3、文化和旅遊部 旅遊法
4、文化和旅遊部 大陸居民赴台灣地區旅遊管理辦法
5、文化和旅遊部 導游管理辦法
(3)廣東旅遊開發條例擴展閱讀:
以下是規范性文件,非法律法規,均來自於文化和旅遊部:
1、國家旅遊局辦公室關於加強旅遊誠信建設實施失信聯合懲戒的通知
2、國家旅遊局辦公室關於進一步加強出境游市場監管的通知
3、國家旅遊局辦公室關於換發電子導游證相關事宜的補充通知
4、辦公室關於加強出境旅遊管理規范出境旅遊經營的緊急通知
5、國家旅遊局關於規范旅行社經營行為維護遊客合法權益的通知
6、國家旅遊局辦公室關於領隊管理工作有關事宜的通知
④ 廣東省旅遊有關的稅收政策
這個你就是找普通的地稅機關去要,估計也不弄不全,只能在這兒給你說下內普遍的政策
從事旅容游項目的(如風景區等)5%的營業稅,風景區內的一些其它項目也要按旅遊業徵收,如索道運輸,等,征營業稅都要附征城建稅、教育費附加等,廣東是不是還有別的附征我不清楚,你問下稅收管理員,然後就是所得稅,小項目或單位一般核定徵收,正確核算的可以申請查帳徵收所得稅,這個看你具體的情況你自己做好籌劃
若是旅行社,是總收費減去團隊的支出,如門票、交通費、飲食費等做為營業稅計稅基礎,稅率和稅種和從事旅遊項目的是一樣
⑤ 國家旅遊局頒布的《l旅遊管理條例》最新的是什麼
國務院頒布的只有一個,即:旅行社條例。沒有景區方面的。其中旅行社條例是由國務院頒布的,屬於行政法規。實施細則不是國務院頒布的,而是由國家旅遊局頒布的,屬於部委規章。其它與旅遊有關的法規規章辦法是由國家旅遊局頒布的或者是各地方的地方性法規。這是旅行社條例的全文鏈接: http://www.gov.cn/flfg/2009-02/26/content_1244073.htm 這是旅行社條例實施細則的全文鏈接: http://www.gov.cn/flfg/2009-04/07/content_1279434.htm 我還給你看個鏈接,全在這里,國家旅遊局網站中關於法規列表的鏈接: http://www.cnta.gov.cn:8000/Forms/GovAffairzOpen/RuleStandardList.aspx?menuType=GovAffairzOpen&imgOn=fgbz 2
⑥ 廣東省關於拉動內需組織機關內部旅遊的文件
廣東省旅遊單位組織開辦省內外邊境旅遊管理辦法
根據國務院國函〔1996〕15號《國務院對〈邊境旅遊暫行管理辦法〉的批復》和國家旅遊局、外交部、公安部、海關總署旅發辦〔1997〕153號《關於發布施行〈邊境旅遊暫行管理辦法〉的通知》精神,為進一步擴大我省旅遊業的對外開放,發揮粵港澳大旅遊區的作用,促進我省與外省邊境地區的經濟繁榮,完善我省邊境游管理,特製定本辦法。
一、本辦法所稱省內邊境游,是指經批準的我省旅行社組織和接待我省居民和個別未辦妥《中華人民共和國邊境管理區通行證》(簡稱邊境證)的外省團體及個人,集體前往我省邊境管理區(即深圳、珠海經濟特區)進行的旅遊活動;省外邊境游,是指經批準的我省旅行社組織和接待我省居民,集體前往外省、自治區邊境管理區(不含境外)進行的旅遊活動。
二、申辦省內外邊境游的條件
(一) 申辦省內外邊境游的單位,必須是經省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批準的國際旅行社。
(二) 申辦省內邊境管理區旅遊的單位,必須是經省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批準的國內旅行社。
三、申辦省內外邊境游審批立戶辦法
申辦開展經營省內外邊境游業務的省屬或市屬國際、國內旅行社,必須經省、或所屬市旅遊、公安邊防管理部門審核批准。
四、開辦省內外邊境游的組團范圍
(一)開辦省內深圳、珠海經濟特區游的組團范圍:
1、本省市、縣政府機關、企(市)業單位、學校、團體和街道、農村人員;
2、 我省參加會議、參觀、學習,未辦妥邊境證而要求前往深圳、珠海經濟特區的外省團體人員;
3、 工作單位在我省的外省人員;
4、 來我省探親、旅遊、訪友、商務,有工作證、身份證而未辦妥邊境證,要求前往深圳、珠海經濟特區的外省人員;
(二)開辦省外邊境游的組團范圍:
1、本省市、縣當地企(市)業單位、學校、團體和街道、農村人員;
2、在我省工作並持有當地暫住證的外省人員。
五、邊境游旅遊團體邊防證件的審批簽發辦法
(一)前往省外邊境管理區和深圳、珠海經濟特區的旅遊團隊(不含16歲以下學生、兒童的旅遊團隊),申辦邊境證時,均須填寫由省公安廳邊防局和省旅遊局監制的《廣東省邊境旅遊團隊名單表》。
(二)旅遊單位應如實填寫旅遊團隊的《邊防證件申請表》和《廣東省邊境游旅遊團隊名單表》,經領導審批簽名加蓋公章後,到立戶的公安邊防部門申辦,並交驗旅遊者的身份證。
(三)申辦前往省外邊境管理區旅遊邊境證的,須填寫《廣東省邊境游旅遊團隊名單表》,並按規定填寫身份證號碼,在相片欄內加蓋簽發機關鋼印。
前往深圳、珠海經濟特區旅遊的邊境證,有效期最長為7天;前往省外邊境旅遊管理區的邊境證,有效期不得超過20天。備注欄內加蓋有"旅遊團,不予延期"的印章。
六、開辦邊境游的單位應遵守以下規定:
(一)旅遊組團,必須3人以上;
(二)旅遊團人員的邊境證由旅遊單位指定專人負責辦理;
(三)組團前往省外邊境管理區的,必須在當立戶的公安邊防機關辦妥邊境證;
(四) 不準組織外省籍人員(在我省工作並持有暫住證人員除外)前往省外邊境管理區旅遊;
(五) 旅遊團隊應由專職導遊人員帶團,進出邊境管理區時,應主動向檢查機關報告人數,出示證件(導游工作證、《廣東省邊境游旅遊團隊名單表》和旅遊團隊成員的身份證、邊境證)接受檢查;
(六) 前往深圳、珠海經濟特區的旅遊團隊,憑《廣東省游旅遊團隊名單表》和邊境證,經特區檢查站人員查驗後,進入特區;學校及有關單位組織16歲以下的學生、兒童團隊不需辦理邊境證,憑邊境證簽發機關簽注的《廣東省游旅遊團隊名單表》,經檢查站人員查驗後放行。
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組辦經營性的深圳沙頭角"中英街"旅遊,不得刊登"中英街游"的廣告。經批准指定的國際旅行社,可承辦前往深圳沙頭角"中英街"的參觀、考察業務。組團范圍是:
1.省市直屬單位接待或組辦的外省、市企(事)業單位來我省開會、參觀、考察的團體人員;
2.本省企(事)業單位集體組織的會議、公務、學習、休假等團體人員。
參加深圳市沙頭角"中英街"參觀、考察團的人員,必須由其所在單位審批(或出示所在單位證明),並由組辦旅行社的法人代表簽名確認後,向公安邊防機關申辦《往來邊防特區特許通行證》(簡稱特許證)。
八、各旅遊單位組織邊境游和前往沙頭角"中英街"參觀考察,必須保證整團往返,不得滯留。邊防證件(邊境證、特許證)統一由領隊人員集中保管,不得塗改、轉借,遺失應向發證機關報告,有效期滿向發證機關繳銷。
九、本省、市各旅遊單位組織的旅遊團隊及旅遊車輛所到達的深圳、珠海等旅遊區、參觀點,當地旅遊、公安等部門應予支持。
⑦ 旅遊方面的法律法規
一、與旅遊法相關法律法規規范及標准
1、《旅遊法》
2、《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二、與星級酒店、綠色飯店相關法律法規及標准
3、《旅遊飯店星級的劃分與評定》
4、《旅遊涉外飯店星級的劃分與評定》
5、《綠色飯店等級評定規定》
6、《綠色旅遊飯店評定標准(附附錄A、附錄B)》
三、與美麗鄉村建設相關法律法規及標准
7、《美麗鄉村建設指南》
8、《民族民俗文化旅遊示範區認定》
9、《農家樂經營服務規范》
四、福建省和旅遊相關法律法規及標准
10、《福建省旅遊條例》
(7)廣東旅遊開發條例擴展閱讀:
在法律層級上,除了《旅遊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之外,我國規范旅遊活動的法律主要集中在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相關司法解釋方面,其中還有:
1、規范旅遊者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法》、《中國公民出國旅遊管理辦法》等。
2、規范旅行社旅遊經營活動的有《旅行社條例》、《旅行社條例實施細則》、《旅行社責任保險管理辦法》、《邊境旅遊暫行管理辦法》等。
3、規范導游和領隊旅遊活動的有《導遊人員管理條例》、《出境旅遊領隊人員管理辦法》、《大陸居民赴台灣地區旅遊領隊人員管理辦法》等。
4、規范旅遊安全的有《旅遊安全管理暫行辦法》、《旅遊安全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等。
5、規范旅遊糾紛處理的有《旅遊投訴處理辦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旅行社質量保證金問題的通知》等。
6、現行有效調整旅遊活動的一般性法律還包括《合同法》、《環境保護法》、《公司法》、《刑法》等。
⑧ 國家旅遊局頒布的《l旅遊管理條例》最新的是什麼
國家旅遊局沒有頒布《旅遊管理條例》,只有《旅行社條例》。國家旅遊局頒布的法律法規可以在中國旅遊網上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