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安全基本規章制度
A. 輻射安全和防護管理規章制度
可到網路文庫里去找你所需要的相關規章制度,並結合實際修改就成為你公司自己的輻射安全和防護管理制度了。
B. 國家最新核輻射安全限度標准規定是多少
核安全相關的標准非常多。分為幾類:
國家法規:有核設施安全監督管理條例、核安全設備監督管理條例、運輸條例等。
部門規章:廠址選擇安全規定、設計安全規定、運行安全規定等等。
規章導則:廠址選擇、設計、運行、放廢等相關的導則要求。
國家標准:GB18871-2002電離輻射防護及輻射源安全基本標准、GB6249-2011 核動力廠環境輻射防護規定,這個太多了。
還有行業標准。
(2)輻射安全基本規章制度擴展閱讀:
輻射危害
最大的長期健康風險是癌症。通常當體細胞受損或老化到一定程度時,它們會自我消除。當這種自我消除的能力消失時,細胞獲得「永生」,可以不受控制地不斷地分裂,這就演化成癌症。
我們的機體有許多機制來阻止細胞癌變,並替換受損的組織。然而輻射所帶來的損害可以嚴重攪亂機體中的這些機制,從而讓癌症風險大大提高。此外,如果機體不能很好的修復輻射帶來的對化學鍵的破壞和改變,我們的基因里有可能會產生突變。
這些突變不但增高自身的癌症風險,還有可能被傳遞下去,使得輻射的作用在子孫身上展現出來。這些作用包括頭部與腦部、眼部發育缺陷、生長緩慢和嚴重的認知學習缺陷。
健康受損程度取決於暴露在輻射中的時間以及放射性物質的衰變中產生電離輻射的強度。它能破壞人體組織里分子和原子之間的化學鍵,可能對人體重要的生化結構與功能產生嚴重影響。
我們的身體會嘗試修復這些損傷,但是有時損傷過於嚴重或涉及太多組織與臟器,以至於不可能修復。而且,身體在自然修復過程中,也很可能產生錯誤。最容易為輻射所傷的身體部分包括腸胃上皮細胞以及生成血細胞的那些骨髓細胞。
C. 輻射安全年度評估報告制度
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年度評估報告編寫提綱 一、法律依據與編寫...規章制度是否得到落實 l 是否需要修訂與健全 5、輻射應急預案的執行情況 l ...
D. 輻射工作人員培訓管理制度
放射工作人員培訓、體檢及保健制度 一、 輻射安全管理小組在院長領導下,實行科主任負責制。實施放射科主任對輻射安全管理小組成員的統一領導和管理。科主任一般由學科帶頭人、高年資醫生擔任。
二、技術培訓計劃: 計劃對醫師實行不同影像學方法的輪轉學習,力求全面掌握影像學各種方法、以便發揮綜合診斷的優勢。鼓勵高年資主治醫師按人體解剖系統分專業深入鑽研培養成某一方面的專家。技術人員實施相對固定,定期輪轉,掌握放射科各種設備的操作、使用,實現一專多能;科主任全面管理好各崗位人員的工作,有計劃地安排好各級人員的專業培養和提高。
三、輻射培訓計劃:工作人員准備參加河北省輻射環境監測站組織的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知識的培訓;做到每個操作人員都進行培訓,加強操作人員的輻射安全教育,增強操作人員在輻射工作崗位的可調節性,做到輻射人員輪流上崗,盡可能達到「防護與安全的最優化」的原則。所有從事輻射的工作人員每年接受法律法規和輻射安全與防護知識的培訓教育。
四、員工體檢制度:輻射工作人員每年進行健康體檢,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包括以下內容:
(一)勞動者職業史、既往史和職業病危害接觸史;
(二)相應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結果;
(三)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及處理情況;
(四)職業病診療等勞動者健康資料。
五、員工保健制度:輻射工作人員的保健休假,根據照射劑量的大小與工齡長短,每年除其他休假外,可享受保健休假2-4周。從事放射工作25年以上的在職者,每年利用休假時間享受2-4周的療養待遇。設備安全管理
影像設備均為價格昂貴、高精尖大型設備,是進行醫療檢查和穩定影像質量的基本條件,為此,設備的安全管理尤顯重要。
1.確保機房環境條件(溫度、濕度)達標,符合機器要求,清潔防塵措施落實。
2.實行專機專人負責制和機修崗位及機房崗位責任制,責任者負有維護保養機器之責任。
3.嚴格遵守機器操作規程,使用中遇有異常應立即切斷電源,切忌「帶病工作」,並立即向機修人員申報。
4.機修人員遇有機器故障申報應立即進行搶修,待確認故障排除後,方可交付使用,並對搶修情況作書面記錄。
5.機修人員全面負責本科機器設備的管理,定期檢查機器接地的可靠性,以防電擊。
6.凡新安裝或經大修後的機器設備應按確定的技術參數標准進行驗收,合格後方可使用。在使用中的機器應定時作性能的狀態檢測。
E. 我公司正在辦理輻射安全許可證,求 一份詳細的輻射安全與防護管理制度。請有經驗的好心人幫忙,不勝感激!
應該屬於3類射線裝置吧..
廠家提供豁免文件了沒?建議樓主聯系一下輻射檢測中專心,看看是不是屬於豁免范圍。屬如果可以豁免,辦個豁免證明。就可以當普通設備了。
如果不能豁免,那就麻煩了....需要辦一個輻射安全許可證和一個環境影響報告表批復(在省級環保局)
辦這兩個證比較麻煩,最好還是有豁免。一般該類設備的廠家可以提供豁免文件。建立樓主聯系一下廠家。
F. 輻射安全和防護設施維護維修制度
輻射安全與防護管理制度
根據《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國務院令第449號)和《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許可管理辦法》(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令第31號)的規定,結合我院輻射工作實際,制定本制度。
第一章 操作規程
1、每天上崗前做好攝片機保潔工作,保持機器良好的工作環境。
2、開機後應注意電源電壓是否正常,並檢查其他功能鍵是否選擇正確。
3、操作機器時應該小心仔細,尤其注意電源電壓,不得超過標識的標准電壓。
4、對於隨時出現的液體應立即清理,防止流入儀器設備內部。
5、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進行操作,杜絕一切非法操作。
6、根據人體大小,攝片部位,合理選擇參數。
7、隨時觀察照片質量,出現異常應檢查攝片機是否正常,如果異常應立即報告維修人員。
8、工作結束後應關閉攝片機並將電源關閉。
第二章 崗位職責
1、使用射線裝置工作人員必須經過崗前體檢,並經過輻射安全防護培訓,持證上崗。
2、要正確使用射線裝置,做到專人專管專用。
3、工作時,每一名工作人員必須佩帶個人劑量筆和個人劑量報警儀。
4、從事射線裝置崗位人員,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和規章制度,杜絕非法操作。
5、發生放射事故,立即報告上級領導和有關部門,採取有效措施,不得拖延或者隱瞞不報。
第三章 輻射防護制度
1、使用射線裝置工作人員必須經過崗前體檢,並經過輻射安全防護培訓,持證上崗。
2、從事輻射工作人員應該配備個人劑量筆,建立個人劑量檔案,並定期進行身體檢查。
3、射線裝置應設有專門工作室,工作室設立專人管理,非相關人員不得入內。
4作好輻射安全防護工作,設立輻射標志、聲光報警等,防止無關人員意外照射。
5嚴格檢查玻璃破損情況,使門窗經常處於關閉狀態。
第四章 台帳管理制度
1、建立射線裝置台帳管理制度,設有儀器名稱、型號、管電壓、輸出電流、用途等。
2、嚴格射線裝置進出管理,堅決杜絕外借現象發生。
3、對退役的射線裝置應該選擇有資質單位或廠家回收,杜絕私自銷毀或處於無人管理狀態。
第五章 設備檢修維護制度
1、安全領導小組堅持每月召開一次安全會議,具體工作人員堅持每天檢查一次射線裝置,加強衛生清潔和管理,使射線裝置處於良好的運行狀態。
2、嚴格檢修注意事項,對設備出現故障要及時上報並立即防止使用。
3、設備出現事故應請專業人員或設備生產廠家進行維修,建立設備檢修及維修記錄,並專人專管。
第六章 人員培訓制度
1、單位領導要高度重視操作人員的日常管理,要在思想上、認識上高度重視,要把一些思想過硬、能力突出、認真負責的職工安排在放射性工作崗位上。
2、堅持組織學習,並針對實際操作過程中發生的問題及時整改,切實提高操作人員使用、檢查儀器設備的水平,杜絕事故的發生。
3、對操作水平高的職工進行通報表彰並給予適當獎勵,對達不到崗位要求的,堅決不得從事此崗位,確保安全。
第七章 監測方案
在今後的日常工作中單位必須加強醫務人員的個人劑量監測,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放射防護檢測,並委託環保部門監督監測。
輻射事故預防措施及應急處理預案
為提高本單位對突發輻射事故的處理能力,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突發輻射事故的損害,保護環境,保障工作人員和公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特製定本預案。
一、本預案適應范圍
凡單位內發生的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或人員超劑量照射等所致輻射事故均適用本應急預案。
二、輻射事故的預防
輻射事故多數是人為因素造成的責任事故,嚴格放射防護管理,做好預防工作,是防止輻射事故發生的關鍵環節。
(一)健全放射防護管理體制和規章制度,放射源使用和保管落實到人,紀律要嚴肅,獎懲要分明。
(二)組織放射防護知識培訓,不準無證上崗,嚴格操作規程。 (三)定期檢查放射防護設施,發現問題,及時檢修。
三、組織機構及職能
1、輻射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2、應急處理領導小組職責
(1)組織制定醫院輻射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2)負責組織協調輻射事故應急處理工作。
3、應急辦公室(設在醫教科)的職責
(1)按照輻射事故應急處理預案的要求,落實應急處理的各項日常工作;
(2)組織輻射事故應急人員的培訓;
(3)負責與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環保、公安等相關部門的聯絡、報告應急處理工作;
(4)負責輻射事故應急處理期間的後勤保障工作;
(5)完成應急處理領導小組交辦的其它工作;
五、輻射事故的報告
發生或者發現輻射事故的科室和個人,必須立即向醫教科(或總值班)報告。醫務科(或總值班)應立即向主管領導匯報,並及時收集整理相關處理情況向縣環保局、縣衛生局、縣公安局報告,最遲不得超過2小時;同時,醫教科需在24小時內報出《輻射事故報告卡》。
四、輻射事故的處理
1.立即撤離有關工作人員,封鎖現場,控制事故源,切斷一切可能擴大污染范圍的環節,防止事故擴大和蔓延。放射源丟失,要全力追回,對放射源脫出,要將源迅速轉移至容器內。
2.對可能受放射性核素污染或者損傷的人員,立即採取暫時隔離和應急救援措施,在採取有效個人防護措施的情況下組織人員徹底清除污染並根據需要實施醫學檢查和醫學處理。
3.對受照人員要及時估算受照劑量。
4.污染現場未達到安全水平之前,不得解除封鎖,將事故的後果和影響控制在最低限度。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