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信息化建設規章制度
Ⅰ 機關信息化管理辦法
信息化建設與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本市信息化建設的管理,保障和促進信息化健康有序的發展,適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根據《湖北省信息化建設與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從事信息化建設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均應遵守本辦法。 第三條 信息化建設和發展應遵循統籌規劃、政府引導、資源共享、安全可靠、互聯互通、務求實效的原則,突出重點,分步實施。 第四條 信息化建設的內容主要包括: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信息網路系統、信息資源開發利用、電子信息技術應用項目等。 第五條 荊州市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市信息化建設的統籌規劃、組織協調和監督管理。 各縣、市、區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門,依照本辦法對本行政區域內信息化建設實施監督管理。 第六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各縣市區、各部門和各企事業單位必須嚴格按照國家信息化指標體系的統一規定,准確及時的提供信息化有關統計資料,接受對信息化工作情況進行統計調查、統計分析和統計監督。 第二章 信息化建設管理機構及其職責 第七條 荊州市信息產業局是本市信息化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市信息化建設與管理,其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國家、省信息化建設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方針政策,研究提出本市信息化建設的方針政策、發展戰略、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 (二)負責對全市信息化建設的管理工作,協調和指導跨行業、跨部門的信息化工程的建設工作; (三)負責組織指導全市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信息資源的共享; (四)負責全市信息化建設工程監理的資質管理工作,對在我市從事信息化工程建設和開發的單位資質進行審核、備案; (五)指導和協調公共信息網路,履行國家信息產業主管部門賦予的市場監管職責; (六)配合各應用部門搞好信息應用系統建設,利用電子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有計劃、有步聚地開展信息化知識的普及、宣傳和教育; (七)會同市政府采購、招投標管理部門,搞好我市信息化工程招投標管理工作; (八)負責對違反本辦法的行為進行查處。 第三章 信息化工程的運行管理 第八條 凡全部或部分使用財政性資金建設信息化工程項目,包括基礎建設、技術改造、技術開發等,建設單位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向投資主管部門申報審批或核准,投資主管部門在審批或核准前,應當徵求同級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屬國家、省投資的重點信息化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向市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門提供相應有效的文件備案。 第九條 在本市從事信息化建設項目設計、開發、施工、服務及保障的業務單位,須持信息化產業主管部門認定的資質等級證書,並在其資質等級相應的范圍內開展業務。禁止無資質證書或者超出資質等級承接信息化建設項目。 第十條 信息化建設項目必須與信息網路安全保障系統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運行。涉密信息化建設項目必須與保密設施建設同步進行,經市保密部門驗收合格後,方能投入使用。 第十一條 凡在本市建設信息化項目均應當依法實施招標、投標和監理,任何部門和單位不得以任何方式規避招標、監理、質量監督和驗收。 第十二條 從事信息化建設項目監理活動的單位,必須具備國家規定的相應資質。同一項目的建設和監理必須由相互獨立的機構分別承擔。監理單位要先於建設單位介入。沒有確立監理單位的項目,建設單位不得開工。 第十三條 信息化建設項目由監理公司實行全過程監督,項目完成後,市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門須參與驗收。各建設、投資、施工、監理單位應主動配合支持和接受信息化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 第四章 信息網路與信息資源管理 第十四條 加強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的管理,按照統一技術標准,明確分工,調動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的積極性,合理開發和利用有價值的信息資源,建立信息交換制度,實現信息資源共享。 第十五條 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必須遵守以下原則: (一)按照統一的技術標准分類開發; (二)政務信息資源由政府各職能部門組織開發; (三)保密性的信息資源,按照有關保密法規進行開發; (四)公益性信息資源由相應服務單位開發,面向社會開放,並鼓勵單位和個人按照統一的標准開發信息資源。 按照誰開發、誰受益的原則,依法保護信息資源開發者的合法權益。 第十六條 凡涉及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統計信息,由市政府有關部門負責組織發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上網發布。 第十七條 從事信息資源開發的單位或個人,對其採集、加工和提供的信息負有審核真偽、優劣和實時維護與更新的責任。禁止用錯誤信息危害社會,誤導公眾;嚴禁不健康的信息污染社會環境。違者追究其單位及個人責任,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 第十八條 信息網路運行機構應嚴格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並接受市信息產業局、公安局、國家安全局、保密局等部門的監督管理。 第十九條 提供接入服務的網路運行機構,要對接入用戶的資料包括網路設置、網路機構等建檔。 第五章 處罰規定 第二十條 法律、法規和規章對違反有關信息化建設與管理規定的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予以處罰。 第二十一條 在公共信息網路上製作、傳輸非法信息的,故意向公共信息網路輸入計算機病毒以及其它有害數據,危害公共信息網路安全等行為的,由公安機關和有關行政管理部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網路安全保護條例》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給予處罰。 第二十二條 故意或過失在網路上造成國家機密泄露的,由市國家安全局、保密局按相應的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處罰。 第二十三條 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門或其他相關行政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在信息化管理活動中違反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四條 本辦法所稱信息化建設,是指進行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建立、應用和運營信息網路系統,開發利用信息資源,廣泛開發和應用電子信息技術的一系列活動。 (一)信息基礎設施:主要包括電信傳輸網、數據通信網、智能業務網、數字綜合業務網、有線電視網用於增值業務的設施以及衛星通信網等; (二)信息網路:指以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為主要手段,傳遞信息的業務處理系統; (三)互聯網信息服務:是指通過互聯網向上網用戶提供信息的服務活動; (四)信息資源:指廣泛存在於經濟、社會各個領域和部門,有益於促進社會進步、經濟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並能被廣泛利用的信息; (五)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指以計算機技術和資料庫技術為手段,採集、儲存、處理信息以達到可以利用的過程; (六)電子信息技術應用項目:指應用於傳統產業改造等方面的計算機應用。主要包括過程式控制制、機電一體化、計算機輔助與製造(CAD/CAM)、辦公自動化系統、管理信息系統(MIS)、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CIMS)、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營銷資源計劃管理(EMRP)、製造資源計劃管理(MPRII)、企業資源計劃管理(ERP)、建築智能化系統等。 第二十五條 黨政機關的內網建設,國家及省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二十六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Ⅱ 如何全面推進司法行政系統信息化建設工作
法治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特徵,法治的進程必然影響著和諧社會的構建,進而影響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的步伐。加強法治建設已成為廣大政法部門的一項光榮而神聖的歷史使命。作為司法行政機關,擔負著法治建設的重要職能,在面臨著法治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同樣肩負著重要的使命。如何履行自身的職能,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為法治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是當前我們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一、司法行政要嚴格履行普法教育的職能 推進法治建設,就是要提高各級領導幹部、行政執法人員以及全體公民的法律素質。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在依法行政中,要知法懂法,善於運用法律手段管理社會各項事務,始終做法律實踐者的表率。隨著形勢的發展變化,領導幹部和行政執法人員法律知識水平和法律素質的提高給提出了更高、更嚴的要求。因此,司法行政在履行普法教育的職能中,要始終把各級領導幹部和行政執法人員作為普法教育的重點對象,積極研究和探索出一條普法教育的新路子。在普法教育的實施上,力求做到規范化、制度化,把普法教育真正納入經常化軌道,做到年初有計劃,月月有安排,年終有考核。要堅持把自學與培訓相結合,把舉辦專家法制講座與組織集體討論相結合,把學法與考試相結合,時刻用法治建設的目標和要求來衡量普法教育的效果,使普法教育在法治建設中由過去的軟指標變為硬指標,更能適應法治建設的新要求。同時,還要抓好全民的普法教育。提高全社會的法治化建設水平,需要全體公民的參與和支持,只有全體公民都學法、懂法、守法了,法治建設的進程就會加快。司法行政機關要通過新聞媒體宣傳、送法進萬家活動、舉辦法制講座和報告會以案釋法講解等方式,深化廣大公民的普法教育,在法治建設中,確保廣大公民的法律知識水平有一個大的提高,使廣大公民都能積極投入到法治建設之中。 二、司法行政要嚴格履行法律服務的職能 在法治化建設中,如何為各級政府的依法決策及依法行政當好顧問和參謀顯得尤為重要。當前,司法行政系統內部有一批長期從事法律服務的律師隊伍、公證員隊伍和法律服務工作者隊伍,這三支隊伍共同構成了法律服務的精英骨幹。只有發揮好他們的智囊團、顧問團、參謀團作用,才能充分彰顯法律服務在法治建設中的重要功能。首先,要為政府的依法決策當好顧問和參謀。司法行政部門必須從律師、公證員和法律服務工作者隊伍中選出強兵強將,組成一支精英骨幹隊伍,為政府決策層提供最佳的顧問和參謀。同時,司法行政機關還需要對法律服務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提高他們參與決策的本領,使法律服務精英骨幹隊伍為政府的決策播種一片綠蔭。其次,搞好依法論證和調查考證工作。法律顧問隊伍要始終參與政府的重大決策,從決策草案的制定、修改、聽證到組織實施以及在實施過程中需要進行決策調整等諸方面給予法律指導和規范,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准確性。再次,組織精英骨幹隊伍參與政府機關的仲裁和行政復議工作。政府機關的仲裁和行政復議工作是法治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司法行政要組織法律顧問團參與政府機關的仲裁和行政復議工作,依法規范和依法監督政府機關的仲裁行為和行政復議工作,在法治建設中真正把政府機關建成法治機關、服務型機關、廉潔高效的便民型機關,為法制化建設樹立標桿。 三、司法行政要嚴格履行人民調解的職能 由於司法行政長期擔負著人民調解工作的職能,積累了化解社會矛盾的成功經驗和做法,在法治建設中,司法行政部門要搞好在矛盾化解工作中的指導、示範作用。一是要搞好依法調解中的業務指導。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社會各種矛盾不斷上升。在法治建設中,司法行政機關要靈活形式,採取組織現場觀摩、查閱調解協議書等方法,認真組織調解人員學習《人民調解工作條例》,使廣大調解員熟練掌握調解技能,提高調解素質。二是做好社會矛盾的調處工作。司法行政機關在政府機關矛盾的調解中,要積極參與和主動配合,組織骨幹小組介入社會矛盾糾紛調解。在調解中,要向群眾宣傳國家的法律法規,宣傳人民調解工作的作用和調解協議書的法律效力,要規范調解的程序和調解協議書的製作,對不履行調解協議的要督促履行義務,確保矛盾化解工作真正做到社會滿意、群眾滿意。三是要著力構建新的社會大調解機制。當前,社會大調解機制正在各地逐步建立和完善,建立新形勢下的社會矛盾大調解機制是法治建設的需要,是確保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的需要。司法行政機關要不斷總結經驗,挖掘典型,探索社會大調解的新路子,為法治建設過程中的社會矛盾化解作出應有貢獻。 四、司法行政要嚴格履行依法治理的職能 司法行政部門長期擔任著普法依法治理的職責,履行著一個地區的法治建設職能。一是要發揮組織協調作用。司法行政機關要把法治建設的目標、任務和要求列入普法依法治理的規劃來落實,定期組織檢查考評、組織召開研討會、經驗交流會等。同時,注意總結經驗,挖掘與宣傳先進典型。以普法依法治理的開展,提高社會化法治水平,推進法治建設的進程。二是要發揮檢查監督的作用。司法行政要充分發揮依法治理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協調作用,積極參與法治建設的檢查監督,要加強與人大部門、宣傳部門、組織部門協調溝通,聯合力量對政府機關的依法管理、依法辦案情況進行檢查監督,特別是要對辦案人員的辦案情況進行調查和考察,對案件當事人進行走訪和了解,掌握和了解辦案人員是否公正辦案、依法辦案,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以檢查監督促進行政機關公正執法,依法辦案。三是要發揮考核考評的作用。司法行政機關要將各部門依法行政的情況納入年度考核考評的范疇,並根據法治建設的內容,進行細化量化考核,以考核考評推進各部門的依法行政,確保法治建設取得實效,從而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Ⅲ 信息文檔管理制度和信息化建設規劃方案
IT規劃來 要看你的 企業戰略規自劃是什麼樣的,,然後按照企業的戰略目標和規劃,在做你的IT規劃,,否則不論你IT規劃做的再好,脫離的企業發展的正常軌道,那就是白大空,全是大空話。
IT規劃其實無非就是按照企業的發展戰略,需要IT做什麼,或IT能做什麼,然後設定一個IT目標,比如三年的或五年的大目標,再然後逐步分解第一年干什麼,是基礎建設呀還是業務分析需求挖掘啊,第二年干什麼。。第三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