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監印使用管理條例

監印使用管理條例

發布時間: 2021-02-27 11:32:45

⑴ 古代用印製度中的監印方法與要求

由專門的監印官進行檢查,與事目無差。
「凡施行公文應印者,監印之官考其事目無差,然後印之」。即官印使用,是要監印官審查過方可施行並署名。
監印官的職責一是保管印章,二就是監督主官用印是否規范並進行核實。

衍生知識點——中國古代用印製度淵源
用印製度即印章、封泥制度。這一制度的推行保證了公文的嚴肅性和有效性,起到了防止偽造公文的作用,為國家實施有效的行政管理創造了條件。縱觀歷史,歷代的公務文書皆有一套自己的用印製度,它們之間既有相同之處,又各具特色,呈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徵。
印章早在西周就已經出現,但當時只是作為個人憑證,春秋戰國時期才用於公文的封印。當時的印章稱為"璽",是官員權利和身份的象徵。任職時授予,免職時收回。所謂封泥,就是在所要發出的簡冊封頁的結繩處糊上一塊黏泥,在黏泥上加蓋印章,這是公文生效的標志。
秦朝統一中國後,對文書用印進行了調整和統一,它規定皇帝的印章稱為"璽",皇帝有六璽,即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信璽、天子之璽,不同的公文加蓋不同的印璽。百官之印統稱為"印",根據官職大小分別授予不同質地的印,並系以不同顏色的綬帶。凡是官府發出的公文均必須加蓋印章,以證明公文的真實性和有效性。秦朝對印章的管理很嚴,凡是未加蓋印璽或加蓋印章的公文均被視為"偽書",凡丟失、私制或盜用官印者要依法嚴懲。
漢代"璽"、"印"制度制定得非常詳細,諸如名稱、質料、鈕制、綬色代表著哪一身份等級,都有嚴格的制度條文。公文用印也已成定製,重要的公文還要緘口封泥。印章的意義已不止於簡單的公文使用,據羅福頤《古信璽概論》考證:"職官遷、死必解印綬,文獻記載以西漢前後為多,談到罷官常連言『解印綬',甚至以』收璽'、『奪璽'作為罷官的代詞。"漢代公文除用印之外,還要求經手官吏及辦理人員按官稱等級序列在公文末尾簽署官職及姓名,以示對公文的負責。
魏晉南北朝時期,紙張被廣泛使用,官府文書改用紙帛,而且用朱紅色直接鈐印於紙上,這是用印製度的一大變革。它具有印跡清晰、不容易消褪、經久耐用等特點,既提高了公文製作的速度,又使公文卷面美觀。在劉宋以前,官員離任,印章也隨身帶走,新官必須重鑄新印,非常繁瑣,劉宋時期,官印開始實行移交制度,且成定製,官員前、後交卸替代,悉以接印為權利移易的標志,只有印章 「年深久遠,印文元蔽」者方可換鑄新印,並且對換鑄新印的手續也作了嚴格的規定。
隨著唐朝公文制度的進一步完備,其對用印製度也有了更加嚴格的規定。在唐代,公文經主管長官判署、簽押並經秘書人員謄寫、校對後,凡應用印者,鑒印官考其差謬,然後印之。印的位置在官署或官銜落款處。唐代規定"一文一印",一件公文如有兩頁以上的公文紙,則要在首尾紙縫間蓋 "騎縫印"。鈐印的時候,必須"朱"在 "墨"上,不能 "墨"在 "朱"上。也就是說,印要蓋在官署落款的文字上面,嚴禁先鈐印後書寫文字。在前代,天子之印稱為"璽",唐武則天 "惡璽字,改為寶",朝廷 "置符寶郎四人,從六品上,掌天子八寶。
及至宋朝,公文用印製度又有了新的變化。據《宋史·輿服志》載,自南宋以來"唯長官曰印,僚屬曰記,又下無記者,止令本道給以木朱記",對京城、外處職司及諸軍將校等並給朱記。另外,在印章的大小尺寸上,官階越大,印章也隨之越大。對印章的啟用,宋代規定:首先,明令禁止用官印加蓋私文書。其次,用印必須嚴格登記,並以文書中文字、印章的墨、朱先後而辨真偽,還規定 "諸官文書皆印年月日及印封",這種加蓋彌縫章的做法,對預防公務文書被私拆大有好處。此外,對多頁首尾連粘,還規定了加蓋騎縫章的要求,並說"諸獄囚案款不連粘或不印縫者,各徒一年,有情弊者以盜論。
元代用於文書的印章有兩種,一種是官印,一種是在文書上簽押的刻名印 (即現代的手印、簽名章)。因此,元代對印章的製作、保管和使用均作了明確的規定。元代專設有符寶局、鑄印局、監印官、知印官等機構和人員,專門負責有關印章的製作、保管和使用。
明代不論皇帝頒布的文書,還是各個衙門行移出外的文書,在印信使用上規定都非常嚴格。皇帝的印章稱為"寶璽"。明代舊有寶璽十七枚,其用途也各異。嘉靖十八年,明世宗根據需要,增制了七枚"寶璽"。各種 "寶璽"皆由內尚寶監女官掌之。遇用寶,則尚寶司以揭帖赴尚寶監,尚寶監請旨,經皇帝批准後,赴內尚寶監領取。所有"寶璽",每年擇吉日用香水清洗一次。年終向皇帝報告一次各種"寶璽"的使用次數。明代內外各衙門的印信,由該衙門首領官收掌。若首領官不令佐貳官封記,佐貳官不在不令首領官封記,及首領官、佐貳官不行封記者,並杖一百。對於漏使、錯用印信,《明律》也有具體規定,"凡各衙門行移出外文書,漏便印信者,《明律》也有具體規定,「凡各衙門行移出外文書,漏使印信者,當該吏典對同首領官並承法,各杖六十。全不用印者,各杖八十。干礙調撥軍事、供邊方軍需錢糧者,杖一百,因而失誤軍機者,斬。倒用印信者,照漏用律,杖六十。"盜用印信及在空白紙上用印者,依照刑律 "詐偽"條論斬;借用印信,依照禮律"上書陳言"條論斬。
清代皇帝玉璽共計二十五枚,即"大清受命之寶"、"皇帝奉天之寶"、"大清嗣天子之寶"、"皇帝之寶"、"天子之寶"、"皇帝尊親之寶」、皇帝親親之寶"、"皇帝行寶"、"皇帝信寶"等。皇帝的下行文,視不同的內容,用不同的寶璽。凡請用寶璽,要先將寶之數奏明。屆期,由學士率侍讀學士、侍讀典籍等到尚寶司登記領取,用後及時奉還。對於各級官府來說,不但用印要登記,而且印泥顏色也有規定的區別。宗人府、六部、大理寺、光祿寺等衙門,盛京五部、奉天府、各省總督、巡撫等衙門,除上皇帝本章用印顏色為硃色外,衙門來往行文,用印顏色為紫色。衍聖公用印情況,如同上述衙門。其他文武各衙門,皆用硃色印泥。

⑵ 辦公室用章管理制度

公司印章使用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印章的管理,特製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指****印章包括「****有限公司」中文、中英文公章,****法定代表人名章及簽字章。 第三條 本辦法適用於公文、便函、介紹信、證件、證書、統計報表及對外簽署的合同、協議等。 第四條 印章的使用,必須嚴格執行****印章使用管理規定,凡不符合本辦法的,一律不得用印。 第二章 印章的使用及管理 第五條 印章的使用 (一)以****名義發出的公文,須經****領導簽發批準的文件原稿用印。 (二)****發文的附件(如各類業務報表等)憑發文並按該文中限定發給附件的單位、數量用印。 (三)****各部門用印,應按規定辦理用印手續。各國內企業用印,需經總經理辦公室批准,按規定辦理用印手續。原則上不準外單位人員到總經理辦公室直辦用印。 (四)辦理使用****印章的事項,須由經辦人認真填寫《用印審批單》(見附件),寫明用印單位、用印時間、用印文別、發往單位、事由及印別等,審批單經****領導審核批准,經辦人簽字後用印。 (五)****法定代表人在公司期間,原則上不使用法定代表人名章、簽字章,所需簽署文件一律送法定代表人簽字。若確需蓋法定代表人名章、簽字章的,應經法定代表人批准。 在法定代表人出差期間,應由總經理辦公室負責人請示法定代表人同意,或經法定代表人授權的其他****領導在《用印審批單》上簽字批准後方可蓋法定代表人名章、簽字章。 (六)經辦人用印時須將《用印審批單》一聯交總經理辦公室印章專管人員收存,並在用印登記本上登記、簽字。 (七)****印章應由總經理辦公室印章專管人員直接用印。 (八)各部門借用****印章到公司外用印時,必須由總經理辦公室印章專管人員隨同監印,並於當天下午4:30以前將印章歸還。若不能按時歸還,經辦人員須向主辦部門領導報告,並同印章專管人員一起向總經理辦公室領導報告,同時寫出簡要書面說明,按總經理辦公室領導批示辦理。 (九)****鋼印主要用於加蓋工作證、退休證或經主管部門批准印發的其它證件。 (十)印別及蓋章位置要准確、恰當,印跡要端正清晰,印章的名稱與用印件的落款要一致(代用印章除外),不漏蓋、不多蓋。 (十一)介紹信、證明信如有存根,要在落款和間縫處一並加蓋印章。 (十二)不得在空白介紹信、空白便函、空白證件上用印。如有特殊情況用印,須經****領導批准。 第六條 印章的管理 (一)****法定代表人簽字章由總經理辦公室主要負責人掌管,****其它印章由總經理辦公室指定專人掌管,並實行用印登記制度。 (二)總經理辦公室印章專管人員,每天下班前應檢查印章是否齊全,並將印章鎖進鐵櫃內,妥為保管,不得將印章存放在辦公桌內。第二天上班後,應首先檢查所保管印章鐵櫃有無異樣,若發現意外情況應立即報告總經理辦公室領導和保安部門。工作時間印章掌管人員因外出不在崗位時,應將印章妥善保管。 (三)印章專管人員因事、病、休假等原因不在崗位時,總經理辦公室領導應指定他人代管,專管人員要向代管人員交接工作,交代用印時的注意事項。專管人員正常上班後,代管人員應向專管人員交接工作,登記管印的起止日期,實行管印人員登記備案制,以明確責任,落實到人。交接工作時,應嚴格辦理交接手續,登記交、管印起止日期、管理印章類別及數量。交接人員簽字,總經理辦公室領導簽字認可後備存。 (四)總經理辦公室印章專管人員調離或因各種原因離崗時,總經理辦公室領導應指定他人管理印章,並及時辦理交接工作,交代用印注意事項。 (五)因機構變動需刻制新印章時,須憑經上級主管部門批準的成立新機構的文件;更換舊印章須憑舊印章原樣,向總經理辦公室申請,經****領導同意後,由總經理辦公室印章專管人員到公安局辦理刻章事宜。新印章刻制後,各部門在領取新印章時,要認真進行登記,註明簽收人姓名、日期以及啟用新印章、作廢舊印章的年月日,並將舊印章一並交總經理辦公室印章專管人員,由其登記造冊,統一交歸檔案資料室,按規定妥善保管。 第七條 印章專管人員要堅持原則,遵守保密規定,嚴格照章用印。 第八條 未按批准許可權用印或用印件內容有誤的,印章專管人員不予用印;經辦人拒絕專管人員審核用印內容的,專管人員可拒絕用印,或報告領導處理。 第三章 附則 第九條 各部門印章的保管、使用,應當參照****印章使用管理規定執行。各國內企業可參照本辦法制定本單位印章使用管理辦法。 第十條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參考以上制度,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修改一下就可以了。

⑶ 財務印鑒的保管和使用制度

為保證指揮部財務會計核算的正常進行,加強內部控制機制,維護 指揮部資金財產安全,特製定本制度。
一、指揮部財務印章分三種:財務專用印章、法人代表人名印章和 會計人員人名章;
二、指揮部財務專用印章,用於代表指揮部辦理銀行款項支付、出 具有關票據等業務;指揮部法人代表人名印章,用於辦理銀行款項支付 時預留銀行印鑒;會計人員人名印章,用於辦理財務部門有關會計憑證 等會計業務,對外提供會計報表。
三、財務印章是指揮部在銀行設立賬戶、支取現金、辦理款項結算 的重要依據和證明,必須加強管理,嚴格按規定使用,確保指揮部貨幣 資金的安全;
四、財務印章應指派專人分開管理。財務部門負責人保管財務專用 印章,指揮部法人代表或其授權人保管法人代表人名印章,出納會計保 管本人印章;
五、財務印章不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準外借;保管人不得擅自將自 己保管的印章交他人使用、 保管, 也不得私自接受他人保管使用的印章, 特殊情況必須經財務部門負責人同意;
六、財務印章必須安全存放,作到「人走章走,隨用隨鎖」;財務專 用印章或法人代表人名印章必須放入保險櫃保管;
七、財務印章應嚴格按照規定的業務范圍和批准程序使用,不得亂 用、錯用。印章保管人應負起監印責任,在監印中應嚴格審查,注意內 容,防止漏洞。
八、財務印章具體使用必須符合以下要求:
1、辦理各項收入業務
(1)檢查各項收入是否符合法律、法規和制度規定,單價和收費標准 是否准確;
(2)檢查有沒有齊全的計量發貨手續,數量、金額計算是否准確;
(3)與有關文件、撥款單、合同等相核對,看是否一致、有無差錯;
(4)待以上各項逐一核對無誤後,方可辦理收款業務,並在相關收款 憑證上加蓋財務印章。
2、辦理各項經濟業務支出業務時
(1)檢查原始憑證是否合法、齊全,是否符合要求;
(2)與計劃、合同、計量支付證書等相核對是否一致;
(3)有無經辦人、計量人、驗收人、經辦部門負責人、財務部門負責 人簽字,有無指揮長(或指揮長委託的審批人)審批簽字;
(4)檢查付款憑證和銀行票據金額是否相符,填寫是否符合要求,有 無差錯;
(5)與往來賬核對時,核實有無應扣款項。 待上述各項逐一核對無誤後,方可在銀行付款票據上加蓋財務印 章。
九、財務印章因不慎丟失,保管人員應立即向銀行掛失並向財務部 門負責人報告,然後及時更換印章;
十、原財務印章作廢或因故變更時,原印章應報請指揮部負責人、 財務部門負責人批准銷毀處理,銷毀時財務部門負責人應在場監銷。

⑷ 預留印鑒的管理辦法

一、總體情況說明

為進一步加強銀行會計管理工作,規范存款人預留銀行印鑒的管理,防範風險隱患,保障銀行和客戶資金安全,各大銀行根據人民銀行制定的《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和總行制定的《中國**銀行會計基本業務操作規程》等有關規定,分別制定了各地、各行的《中國**銀行***預留印鑒管理暫行辦法》。

各地、各行的管理辦法雖然在細節上有一定差別,但是總的原則是一致的。

二、《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進一步加強會計工作管理,規范存款人預留銀行印鑒的管理和使用,切實防範風險,保障銀行和客戶的資金安全,根據人民銀行制定的《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和總行制定的《中國**銀行會計基本業務操作規程》等有關規定,特製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預留印鑒,是指存款人在銀行開立銀行結算賬戶時留存的、憑以辦理款項支付結算的權利證明,也是開戶銀行辦理收付結算的審核依據。

第三條 系統內往來資金劃撥、有價單證和重要空白憑證調撥等業務預留印鑒的管理以及外幣賬戶預留印鑒管理,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四條 使用電腦驗印系統的分支行,必須按照本辦法規定製定相應的管理辦法,並報備省行(財務會計處)。

第五條 本辦法適用於省內各級營業機構及各級管理行。

第二章 預留印鑒的基本規定

第六條 存款人為單位的,其預留銀行印鑒為該單位的公章或財務專用章加其法定代表人(單位負責人)或其授權的代理人的簽名或者蓋章。存款人為個人的,其預留簽章為該個人的簽名或蓋章。

第七條 存款人在銀行預留簽章中公章或財務專用章的名稱與其申請開立的銀行結算賬戶的賬戶名稱、出具的開戶證明文件上記載的存款人名稱應保持一致,但以下情形除外:

(一)因注冊驗資開立的臨時存款賬戶,其賬戶名稱為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企業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或政府有關部門批文中註明的名稱,其預留銀行印鑒中公章或財務專用章的名稱應是存款人與銀行在銀行結算賬戶管理協議中約定的出資人名稱。

(二)預留銀行簽章中公章或財務專用章的名稱依法可使用簡稱的,賬戶名稱應與其保持一致,並在銀行結算賬戶管理協議上明確簡稱的約定。

(三)沒有字型大小的個體工商戶開立的銀行結算賬戶,其預留印鑒中公章或財務專用章應是「個體戶」字樣加營業執照上載明的經營者的簽字或蓋章。

第八條 個人開立個人銀行結算賬戶預留印鑒的,與其個人結算賬戶名稱和提供的有效身份證件中的名稱應保持一致。

第九條 系統內往來資金調撥,預留印鑒為該機構的行政公章或業務公章加其負責人或業務主管簽章。系統內有價單證和重要憑證調撥,預留印鑒為該機構的行政公章或業務公章加其負責人或業務主管簽章以及管庫員簽章。

第十條 預留印鑒卡片一式三份,一份交客戶留存,一份與開戶資料一並專夾保管,一份交印鑒卡管理員保管。

實行綜合櫃員制管理或票據交換集中處理的,必須制定相應管理辦法後才可增加預留印鑒卡片數量。

第十一條 預留印鑒須清晰、易辨別審核。預留印鑒上的簽章可以是簽名、蓋章或簽名加蓋章。預留印章時必須使用朱紅印油,不得使用原子印章。

第十二條 印鑒的保管和使用由必須指定專人負責,印鑒的預留、變更和收回需經坐班主任審核,並在相關業務憑證上審批同意。

第三章 預留印鑒的受理和使用

第十三條 受理申請。按照人民銀行賬戶管理的規定,對申請開設支票賬戶和憑印鑒支取的存摺賬戶發給「開戶申請書」和印鑒卡片。

第十四條 審查手續。收到申請人提交的「開戶申請書」和印鑒卡片,坐班主任應認真審查印鑒卡片填寫的地址、電話、印鑒啟用日期等內容是否完整、真實,加蓋的預留印鑒是否符合第七條和第八條的規定。單位賬戶預留印鑒卡的背面是否加蓋單位行政公章,個人賬戶預留印鑒卡的背面有無個人親筆簽名。審查開戶資料無誤,在印鑒卡片上簽章後交櫃員辦理開戶。

第十五條 櫃員開立賬戶後,在印鑒卡上填寫賬號,由業務印章管理員在開戶行留存的兩份卡片上加蓋騎縫章後, 一份印鑒卡與開戶資料一起保管,一份印鑒卡交印鑒卡保管員保管,一份退回客戶。

第十六條 印鑒卡保管員負責日常支付業務的驗印工作。一般情況下必須折「對角」驗印,對於單位賬戶單筆10萬元(含)以上、個人賬戶單筆5萬元(含)以上的大額現金支取,或單位賬戶單筆20萬元(含)以上、個人賬戶單筆10萬元(含)的轉帳支付,必須要折「米」字核對印鑒,並由二級(含)以上主管復審印鑒。核印完畢,核印人和復審人在支付憑證的印鑒右下方簽章證明。

第四章 預留印鑒保管和移交

第十七條 印鑒卡的管理遵循「誰使用、誰保管、誰負責」的原則,營業機構應指定專人加以保管。使用時應放在保管人的視線或監控錄像范圍內。

第十八條 印鑒卡保管人在營業時間內臨時離開崗位,要將印鑒卡裝箱上鎖;營業終了,要將印鑒卡裝箱上鎖隨現金尾箱上解或入保險櫃保管。 印鑒卡保管人不得將自己保管的印鑒卡出借他人使用。

第十九條 印鑒卡保管人輪班、短期離崗和調離,要按規定做好有關交接工作。辦理交接時需登記《櫃員交接登記簿》,並註明印鑒卡個數;接收人要認真清點印鑒卡片數相符後方可辦理接收手續;交接時由二級(含)以上主管負責監交。

第二十條 已轉入久懸未取專戶的印鑒卡片,應單獨抽出、專夾保管。

第五章 預留印鑒變更

第二十一條 單位存款人申請變更預留公章或財務專用章,應向開戶銀行出具變更印鑒的書面申請、原預留公章或財務專用章等相關證明材料。

單位存款人申請變更預留公章或財務專用章但因公章或財務專用章遺失而無法提供原預留公章或財務專用章的,應向開戶銀行出具原印鑒卡片、開戶許可證、營業執照正本、司法部門的證明等相關證明文件。

第二十二條 單位存款人申請變更預留公章或財務專用章,可由法定代.表人或單位負責人直接辦理,也可授權他人辦理。

由法定代表人或單位負責人直接辦理的,除出具相應的證明文件和書面申請外,還應出具法定代表人或單位負責人的身份證件。

授權他人辦理的,除出具相應的證明文件和書面申請外,還應出具法定代表人或單位負責人的身份證件及其出具的授權書,以及被授權人的身份證件。

第二十三條 單位存款人申請更換預留個人簽章,可由法定代表人或單位負責人直接辦理,也可授權他人辦理。

由法定代表人或單位負責人直接辦理的,應出具加蓋該單位公章的書面申請以及法定代表人或單位負責人的身份證件。

授權他人辦理的,應出具加蓋該單位公章的書面申請、法定代表人或單位負責人的身份證件及其出具的授權書、被授權人的身份證件。無法出具法定代表人或單位負責人的身份證件的,應出具加蓋該單位公章的書面申請、該單位出具的授權書以及被授權人的身份證件。

第二十四條 個人申請變更預留印鑒的,應出具力口蓋原預留印鑒的書面申請、原預留印鑒以及個人有效身份證件。個人申請變更預留印鑒,必須由存款人本人親自辦理。

第二十五條 收到存款人提交的變更印鑒申請和相關證明文件資料,坐班主任按第七條、第八條、第二十一至二十四條規定審核變更資料,審查存款人提交的變更印鑒申請是否按規定加蓋新、舊印鑒,經辦人是否為法人或持有法人授權書,並驗證被授上加註意見並簽名,在銀行留存的舊印鑒卡片上註明注銷日期,並要求申請人在新印鑒卡片上註明啟用日期。

第二十六條 印鑒卡保管員收到坐班主任交來的變更後的新印鑒卡片,審核新舊印鑒是否銜接,要素是否齊全,是否經坐班主任審核簽章後,將新印鑒卡片按順序放入印鑒簿中,作日常印鑒核對。

第二十七條 對單位在新印鑒啟用前簽發的、且在提示付款期限內的票據,按舊印鑒進行驗印。舊印鑒卡片保存10天(遇節假日順延)後,加蓋「作廢」章,一份與變更印鑒申請書一並隨憑證裝訂保管,一份與開戶資料一並保管。

第六章 銷戶時預留印鑒的處理

第二十八條 存款人申請撤銷銀行結算賬戶時,應填制《撤銷銀行結算賬戶申請書》提交開戶行,屬於申請撤銷單位銀行結算賬戶的,應加蓋單位公章;屬於申請撤銷個人銀行結算賬戶的應加其個人簽章。坐班主任應認真審查「撤銷銀行結算賬戶申請書」上銷戶人的名稱、賬號、印章和印鑒卡上的記錄是否一致。審查無誤後在銷戶申請書上加註意見,簽名後交印鑒卡管理員辦理後續手續。

第二十九條 印鑒卡保管員根據經坐班主任審核的銷戶申請書,抽出擬銷戶的印鑒卡片核印無誤後,在舊印鑒卡片上註明注銷日期,交前台櫃員辦理銷戶手續。

第三十條 櫃員按規定辦理銷戶手續後,印鑒卡片一份與作廢重要空白憑證、銷戶申請書一並作銷戶記帳憑證附件;一份與開戶資料一並保管。

第七章 預留印鑒的檢查監督

第三十一條 各級管理行應對轄屬行的預留印鑒工作加強管理、指導,定期或不定期地對預留印鑒管理工作進行檢查,以保證預留印鑒正常、規范操作。檢查內容包括印鑒的受理和使用、印鑒保管和移交、印鑒變更及銷戶等,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第三十二條 坐班主任對印鑒的監督職責:

一、負責審查單位開立、變更印鑒、銷戶等環節的印鑒卡管理的合規、合法情況。

二、負責監督檢查驗印人員在核印過程中是否認真履行折角核印的工作,嚴禁僅憑印象、經驗審核印鑒、無印鑒客戶辦理轉賬和結算業務、不使用真實的預留印鑒進行核對等違規行為。

三、負責監控員工的思想動態,加強思想教育,提高會計人員在管理印鑒方面執行制度辦法的自覺性,防止業務經辦人員違規操作。

四、負責進行安全形勢教育、典型案例教育,使員工及時了解不法分子利用印鑒作案的新動態,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第三十三條 各分支行對印鑒的監督職責:

一、檢查印鑒卡上是否具備坐班主任審查時的簽章。檢查開戶資料中印鑒卡的變更手續是否合規。

二、抽查印鑒卡與支票余額表上所列賬戶戶名、與開戶原始資料戶名是否一致。

三、監督印鑒卡是否專人管理,櫃員休假或換崗時是否按規定辦理交接手續。

四、抽查錄像檢查印鑒卡是否在錄像槍范圍內使用,核印員是否真實核印,有無虛假核印的現象。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四條 本辦法由****制訂、解釋和修訂。二級分行可根據本辦法制定相關實施細則施行。

第三十五條 本辦法自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

⑸ 公司證章印信使用管理規定

給你一個某學校的印信管理規定吧,希望對你有幫助
第二節 印信管理規定
辦公室印信管理規定
為加強校辦公室各類印信的管理,明確印信使用許可權,特製定本規定.
一,印章管理
(一)印章的刻制,啟用與廢止
1.部門公章,一律為圓形,直徑為4.OCM.
2.各行政部門印章,其形式規格須經校辦公室核准,並持學校統一開具的介紹信刻制,部門不得自行刻制帶有校名的公章和專用章.
3.行政部門印章的啟用或廢止均由校辦公室驗印登記後方能生效;廢止印章,須交檔案室封存或銷毀.
(二)印章的使用范圍
1.學校鋼印
用於畢業證,學位證,退休證,工作證等證件的照片壓印.
2.學校印章
(1)用於以學校名義向校內外發送的各種公文,報表等.
(2)用於以學校名義簽訂的合同,協議書,意向書等.
(3)用於學校頒發的各種證件,證書,聘書等.
(4)用於各類需經學校批準的申請表,申報材料.
(5)用於以學校名義對外開具的各種證明.
3.校領導名章
(1)用於證件,證書,聘書等.
(2)用於有關報表,合同,協議以及委託書,申報表,審批表等.
(3)用於以校領導名義發出的信函.
4.部門印章
用於本部門職責范圍內處理公務,向學校和校領導的請示,報告,對口單位聯系業務等.
(三)印章使用程序和批准許可權
1.以學校名義發出的公文,須由學校領導簽發後用印.
2.各種證書,證件,聘書按學校有關規定,經相應的評審機構評審或學校領導確定,由主管部門列出名單,經主管校領導簽字後,方可用印,用印名單留校辦公室備案.對外簽署的各類合同協議,經主管校領導審批後,方可用印.重大事項須報請常務副校長批准.
4.需加蓋校領導名章的公文,證件,證書,聘書等,須經校領導本人同意.
5.除公文外,其他各類材料在使用學校印章時,經辦人均須報請有關領導審批後,方可用印.
(四)印章的管理
1.學校授權校辦公室管理和使用學校公章,校領導名章,並由其指定專人按規定保管和用印.各單位必須指定專人保管本部門公章,保管人員因事離崗,應由單位領導指定他人暫時代管.
2.保管人員要堅持原則,嚴格照章用印.用印前要核實簽發人姓名,用印內容與落款.蓋印位置要恰當,印跡要端正清晰.
3.印章存放地點要安全保險,無特殊情況,不得攜帶印章離開用印辦公地點.用印後或不用印時,應將印章存放安全處.
4.凡因印章使用或保管不當而出現嚴重事故者,將追究保管者和單位領導的責任.
二,介紹信管理
(一)學校介紹信用於介紹某人到另一單位,團體聯系工作,商洽事宜.
(二)部門和個人開具學校介紹信,須持本部門領導簽發的介紹信到校辦公室機要科辦理.
(三)介紹信要編號管理,存根與本文之間虛線處,單位名稱與日期落款處加蓋學校公章.
(四)介紹信要填寫持信者真實姓名,身份,註明接洽和聯系事項要簡明扼要,存根內容與介紹信正文要完全一致,書寫工整,不得任意塗改.
(五)嚴禁開具空白介紹信.
學校印章使用管理細則
一,任何人使用學校印章,須經部門負責人同意,並報主管校領導批准後,方可用印.
二,用印人須在登記簿上逐項填寫有關內容,用印前必須檢查有無相應的領導簽發,文件和信函格式是否合適,文字是否通順,有無錯漏字,核實無誤後方可用印.
三,特殊情況需攜帶印章外出辦理公務,校辦公室須派專人攜帶印章監印,用後直接送回.
四,學校印章必須由專人使用,保管,未經校辦公室主任批准,其他工作人員不得動用.
五,嚴禁在空白介紹信或空白公文紙上蓋印,嚴禁以各種理由將學校印章借給外單位使用.
六,蓋印印油要均勻,上不壓正文,要騎年蓋月,清晰端正,不能歪斜,模糊.
七,印章用後須及時放回指定地方並加鎖,妥善保管,防止丟失和失控.
八,學校印章使用范圍
(一)以學校名義向市委,市政府,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和其他上級機關報送的文件,信函,材料;
(二)我校工作人員外出公務活動的介紹信;
(三)以學校名義下發的文件,通知;
(四)以學校名義與協作單位會簽的文件;
(五)學校各類班次的結業證,畢業證,學習證明原件及復印件;
(六)學校組織機構代碼,法人證書原件和復印件以及幹部任免文件;
(七)學校法定代表人委託的項目書,科研項目書,工程合同書和校領導批准使用學校印章的其他事項.

⑹ 公司印章如何使用及管理辦法

為了保障企業印章管理安全規范,企業印章應該從兩個方面著手:怎麼使用,怎麼保管。

一、怎麼使用

實體印章線下使用的模式沿襲多年,其中存在的印章偷用盜用、人情章等違規行為日漸明顯,甚至還有私自刻制印章等違紀行為。

出現上述情況主要有幾方面的原因:

1、誰使用、用在哪信息不準確,傳統紙質台賬無法作為審計的有效憑證,給印章管理留下隱患;

2、僅通過肉眼查看,印跡真偽鑒別難,給私刻印章留下可乘之機;

針對以上使用環節出現的漏洞,通過電子化的使用流程可以有效規避:

1、電子簽章技術是通過數字簽名、CA認證以及信息加密技術實現的,基於《電子簽名法》等法律法規建設。使用時經權威CA認證身份、操作全程留痕、可通過系統追溯每一次使用。有效改善傳統物理印章使用與台賬記錄帶來的管理漏洞;

2、其次,數字簽名技術具備簽署身份可識別、簽署內容不可篡改的特性。並且可在線實時鑒別真偽,解決了物理印章真偽鑒別滯後(產生糾紛事後限定權責時鑒定顯然起不到任何防範風險的作用)、鑒別流程繁雜(需當事人攜帶糾紛文件至專業機構去鑒別,如公安三所)等問題。

二、怎麼管理

解決了「怎麼使用」的問題後,再來了解一下「怎麼管理」。管理環節應分為「管章」和「管文件」。

1、一方面,印章管理員的職業操守關繫到企業印章使用的安全性;另一方面,集團型企業中。集團總部如何管理分支結構印章,做到許可權收放自如、管而不僵也十分關鍵。

2、印章的固然重要,蓋章後的文件歸檔管理問題也是企業需要著重注意的。

針對印章管理與合同管理問題,我們提供了一體化的管控方案。

1、通過電子印章技術實現印章物理印章統一收歸、集中管控;分支機構在線提交印章試用申請,總部在線授權並用章,解決跨區域、跨層級、多人協作用章的問題;

2、對文件蓋章後的歸檔管理問題,以電子化歸檔方案給予解決。在線歸檔、智能檢索、分類管理、許可權受控,保障文件信息安全,避免蓋章後的文件寄送、存儲等佔用空間、被偷竊、被遺失或損毀等隱患。

⑺ 發現員工違規用印,有什麼好的公司印章管理辦法

公司印章管理辦法:

1.制定嚴格的用印審核流程,不得擅自蓋章,不得偷蓋亂蓋空白文件版,一經發現,嚴肅處理權;詳細記錄用印人、用印文件、用印時間等,確保每一步都有記錄有跡可循。

2.規定印章不得隨意帶出,如有特殊情況應當建立好登記,審批,記錄的外帶制度,並安排專門的印章管理人員一同外出。

3.避免一章多刻現象,防止更多人接觸到印章,同時降低印章管理成本。

4.建立起從印章印刻到使用到銷毀的完整的印章生命線,對於新刻的印章應當做好審批保管,並且做好舊章的銷毀程序,保證每一步都落實到位。

如何防止員工違規用印:

企業建立智能印章管理系統,智能印章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了管理者和印章之間直接、即時的信息互通,管理者實時掌握用章詳情,用章信息可溯源可查證,即便印章不在身邊,也能讓企業管理者直接掌管印章。

智能印章把拍照、通信、存儲、智能鎖集於一身,對印章實施「智能安全鎖、用章記錄存留、用章實時監測」三重智能安全保護,保障企業印章規范管理使用。

⑻ 公章的使用管理規定是什麼

公章的使用

1、加蓋A、B級公章須進行登記。登記冊保留於公章責任人處。登記項目包括蓋章時間;加蓋公章文件名、份數、用途內容摘要;經辦人;文件傳遞對方全稱等。

2、蓋章由保管責任人在蓋章申請人在場情況下加蓋,之後立即收回存放處。

3、經常性、常規的公章加蓋,可由公章使用人列出詳細資料並經有批准權的人批准後隨時加蓋。如:稅務報表、向上級主管部門的報表、經批准後的支票簽出等。

非經常性、常規的公章加蓋,須經以下程序:

4、A級公章加蓋確認程序:蓋章申請人填寫《書面請示書》;對需蓋章文件報本部門負責人確認;非日常、常規業務范圍的報公司法律顧問審核;報總經理確認批准;由公章保管責任人進行登記並加蓋。

5、B級公章加蓋確認程序:蓋章申請人將需蓋章文件進行確認;報本部門負責人審核、批准;由責任人進行登記並加蓋。

6、C級公章加蓋確認程序:由公章責任人自行確認、登記並加蓋。

公章的管理

1、印章必須由專人保管,任何人未經授權均不得擅自使用印鑒,印章的使用地在辦公室內,如特殊情況,需將印章帶出在外使用的,必須先向部門負責人申請簽字同意再由企業負責人審批簽字後,到印章保管人處領取印章方可帶出。

2、印章使用應堅持「誰負責,誰認可」,印章保管人在有關負責人的審批後方可使用,印章保管人無權在不屬主管范圍內的資料、文件蓋章。

3、空白資料、介紹信和信紙等,一律不得加蓋印鑒。

4、印章使用時要壓在落款或其它文字上,不得蓋在空白處,蓋出的印章要端正、清晰、美觀,便於識別。

5、印章保管人長時間外出時,應報告總負責人,經指定代理人後,移交有關人員代管,代管結束,代管人應將印鑒使用登記一並交回。

6、公司印章只適用於與公司相關業務,不得從事有損公司利益之行為。

7、所有印章的使用,必須嚴格執行公司的印章使用規定,做好申請和使用登記。如違規使用出現問題,後果自負,給公司造成損失的,公司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8)監印使用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法律法規

第二百八十條【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參照「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

第五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偽造、變造或者買賣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組織的公文、證件、證明文件、印章的;

(二)買賣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組織的公文、證件、證明文件的;

(三)偽造、變造、倒賣車票、船票、航空客票、文藝演出票、體育比賽入場券或者其他有價票證、憑證的;

(四)偽造、變造船舶戶牌,買賣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船舶戶牌,或者塗改船舶發動機號碼的。

熱點內容
行政法以上有沒有包括本數 發布:2025-08-30 07:58:28 瀏覽:573
隴南市司法局 發布:2025-08-30 07:49:53 瀏覽:333
土方法治陽萎 發布:2025-08-30 07:47:58 瀏覽:31
具有法律效力的借款模版 發布:2025-08-30 07:18:59 瀏覽:26
物業公司保潔人員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30 07:14:17 瀏覽:209
中國刑法好輕 發布:2025-08-30 07:14:09 瀏覽:652
汕頭知名律師 發布:2025-08-30 06:52:08 瀏覽:879
勞動法與養老保險 發布:2025-08-30 06:45:08 瀏覽:503
民事訴訟法證據制度論文3000字 發布:2025-08-30 06:39:59 瀏覽:886
事業單位行政法真題 發布:2025-08-30 06:38:30 瀏覽: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