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電信服務規范條例

電信服務規范條例

發布時間: 2021-02-27 12:57:17

Ⅰ 電信行業在業務上涉及哪些相關的法律法規

電信行業在業務涉及的相關法律法規有:新版《電信業務分類目錄內》,《電信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容》、《電信條例》、《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具體規定如下

新版《電信業務分類目錄》劃分電信業務為基礎電信業務和增值電信業務,其中基礎電信業務細分為第一類基礎電信業務和第二類增值電信業務;增值電信業務細分為第一類增值電信業務和第二類增值電信業務兩種;詳細劃分可參考《電信業務分類目錄》(2015年版)

《電信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電信條例》:規定對電信業務分類實施許可制度,並列出企業開展相關電信業務許可的條件及材料,以及許可證辦理後需如續期、年檢、變更等事項。

《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對互聯網信息服務業務劃分為非經營性信息服務業務和經營性信息服務業務兩種,主要針對B25類信息服務業務。

Ⅱ 違反電信條例 第41和75條的賠償的話怎麼陪啊

違反電信條例第41條:對有證據證明轉移或者隱匿違法資金的,可以申請司法機關予以凍結。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採取前款規定的措施,應當向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主要負責人書面或者口頭報告並經批准。遇有緊急情況需要當場採取前款規定措施的,應當在事後立即報告並補辦相關手續;其中,實施前款規定的查封、扣押,以及第(七)項、第(八)項規定的措施,應當事先經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主要負責人書面批准。
違反電信條例第75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查處傳銷工作的領導,支持、督促各有關部門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需要,建立查處傳銷工作的協調機制,對查處傳銷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及時予以協調、解決。

Ⅲ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第七十五條第一款規定

現行版本復中75條沒有第一款。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2014年8月15日修訂)第七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第四十一條的規定,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電信管理機構責令改正,並向電信用戶賠禮道歉,賠償電信用戶損失;拒不改正並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的,處以警告,並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 第四十一條 電信業務經營者在電信服務中,不得有下列行為:(一)以任何方式限定電信用戶使用其指定的業務;(二)限定電信用戶購買其指定的電信終端設備或者拒絕電信用戶使用自備的已經取得入網許可的電信終端設備;(三)無正當理由拒絕、拖延或者中止對電信用戶的電信服務;(四)對電信用戶不履行公開作出的承諾或者作容易引起誤解的虛假宣傳;(五)以不正當手段刁難電信用戶或者對投訴的電信用戶打擊報復。

Ⅳ 按照《電信條例》規定客戶的權利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

第三章 電信服務

第三十一條 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電信服務標准向電信用戶提供服務。電信業務經營者提供服務的種類、范圍、資費標准和時限,應當向社會公布,並報省、自治區、直轄市電信管理機構備案。

電信用戶有權自主選擇使用依法開辦的各類電信業務。

第三十二條 電信用戶申請安裝、移裝電信終端設備的,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在其公布的時限內保證裝機開通;由於電信業務經營者的原因逾期未能裝機開通的,應當每日按照收取的安裝費、移裝費或者其他費用數額百分之一的比例,向電信用戶支付違約金。

第三十三條 電信用戶申告電信服務障礙的,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自接到申告之日起,城鎮48小時、農村72小時內修復或者調通;不能按期修復或者調通的,應當及時通知電信用戶,並免收障礙期間的月租費用。但是,屬於電信終端設備的原因造成電信服務障礙的除外。

第三十四條 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為電信用戶交費和查詢提供方便。電信用戶要求提供國內長途通信、國際通信、移動通信和信息服務等收費清單的,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免費提供。

電信用戶出現異常的巨額電信費用時,電信業務經營者一經發現,應當盡可能迅速告知電信用戶,並採取相應的措施。

前款所稱巨額電信費用,是指突然出現超過電信用戶此前三個月平均電信費用5倍以上的費用。

第三十五條 電信用戶應當按照約定的時間和方式及時、足額地向電信業務經營者交納電信費用;電信用戶逾期不交納電信費用的,電信業務經營者有權要求補交電信費用,並可以按照所欠費用每日加收3‰的違約金。

對超過收費約定期限30日仍不交納電信費用的電信用戶,電信業務經營者可以暫停向其提供電信服務。電信用戶在電信業務經營者暫停服務60日內仍未補交電信費用和違約金的,電信業務經營者可以終止提供服務,並可以依法追繳欠費和違約金。

經營移動電信業務的經營者可以與電信用戶約定交納電信費用的期限、方式,不受前款規定期限的限制。

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在遲延交納電信費用的電信用戶補足電信費用、違約金後的48小時內,恢復暫停的電信服務。

第三十六條 電信業務經營者因工程施工、網路建設等原因,影響或者可能影響正常電信服務的,必須按照規定的時限及時告知用戶,並向省、自治區、直轄市電信管理機構報告。

因前款原因中斷電信服務的,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相應減免用戶在電信服務中斷期間的相關費用。

出現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電信業務經營者未及時告知用戶的,應當賠償由此給用戶造成的損失。

第三十七條 經營本地電話業務和行動電話業務的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免費向用戶提供火警、匪警、醫療急救、交通事故報警等公益性電信服務並保障通信線路暢通。

第三十八條 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及時為需要通過中繼線接入其電信網的集團用戶,提供平等、合理的接入服務。

未經批准,電信業務經營者不得擅自中斷接入服務。

第三十九條 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建立健全內部服務質量管理制度,並可以制定並公布施行高於國家規定的電信服務標準的企業標准。

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採取各種形式廣泛聽取電信用戶意見,接受社會監督,不斷提高電信服務質量。

第四十條 電信業務經營者提供的電信服務達不到國家規定的電信服務標准或者其公布的企業標準的,或者電信用戶對交納電信費用持有異議的,電信用戶有權要求電信業務經營者予以解決;電信業務經營者拒不解決或者電信用戶對解決結果不滿意的,電信用戶有權向國務院信息產業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電信管理機構或者其他有關部門申訴。收到申訴的機關必須對申訴及時處理,並自收到申訴之日起30日內向申訴者作出答復。

電信用戶對交納本地電話費用有異議的,電信業務經營者還應當應電信用戶的要求免費提供本地電話收費依據,並有義務採取必要措施協助電信用戶查找原因。

第四十一條 電信業務經營者在電信服務中,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以任何方式限定電信用戶使用其指定的業務;

(二)限定電信用戶購買其指定的電信終端設備或者拒絕電信用戶使用自備的已經取得入網許可的電信終端設備;

(三)違反國家規定,擅自改變或者變相改變資費標准,擅自增加或者變相增加收費項目;

(四)無正當理由拒絕、拖延或者中止對電信用戶的電信服務;

(五)對電信用戶不履行公開作出的承諾或者作容易引起誤解的虛假宣傳;

(六)以不正當手段刁難電信用戶或者對投訴的電信用戶打擊報復。

第四十二條 電信業務經營者在電信業務經營活動中,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以任何方式限制電信用戶選擇其他電信業務經營者依法開辦的電信服務;

(二)對其經營的不同業務進行不合理的交叉補貼;

(三)以排擠競爭對手為目的,低於成本提供電信業務或者服務,進行不正當競爭。

第四十三條 國務院信息產業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電信管理機構應當依據職權對電信業務經營者的電信服務質量和經營活動進行監督檢查,並向社會公布監督抽查結果。

第四十四條 電信業務經營者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履行相應的電信普遍服務義務。

Ⅳ 電信服務規范的電信服務規范具體條款

本規范為電信業務經營者提供電信服務時應當達到的基本質量要求,是電信行業對社會公開的最低承諾,同時適用於單一電信業務網或多個電信業務網共同提供的電信業務。
電信業務經營者提供電信服務,應當符合本規范規定的服務質量指標和通信質量指標。
本規范所稱服務質量指標,是指反映電信服務固有特性滿足要求程度的,主要反映非技術因素的一組參數。
本規范所稱通信質量指標,是指反映通信准確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主要反映技術因素的一組參數。 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產業部(以下簡稱信息產業部)組織制定全國的電信服務規范,監督檢查電信服務規范在全國的實施。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以下簡稱通信管理局)監督檢查電信服務規范在本行政區域內的實施。
本規范中,信息產業部和通信管理局統稱為電信管理機構。 電信業務經營者應建立健全服務質量管理體系,並按規定的時間、內容和方式向電信管理機構報告,同時向社會通報本企業服務質量狀況。
發生重大通信阻斷時,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按規定的要求和時限向電信管理機構報告。在事故處理過程中,電信業務經營者應對所有與事故有關的數據進行採集、記錄和保存,相關數據和書面記錄至少保存六個月。 電信業務經營者提供電信服務時,應公布其業務種類、服務時限、資費標准和服務范圍等內容,並報當地通信管理局備案。
由於電信業務經營者檢修線路、設備搬遷、工程割接、網路及軟體升級等可預見的原因,影響或可能影響用戶使用的,應提前七十二小時通告所涉及的用戶。影響用戶的時間超過二十四小時或影響有特殊需求的用戶使用時,應同時向當地通信管理局報告。
電信業務經營者停止經營某種業務時,應提前三十日通知所涉及用戶,並妥善做好用戶善後工作。 用戶申請辦理電信業務時,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向用戶提供該項業務的說明。該說明應當包括該業務的業務功能、通達范圍、業務取消方式、費用收取辦法、交費時間、障礙申告電話、咨詢服務電話等。電信業務宣傳資料應針對業務全過程,通俗易懂,真實准確。
對用戶暫停或停止服務時,應在二十四小時前通知用戶。 電信業務經營者不得以任何方式限定用戶使用其指定的業務或購買其指定的電信終端設備。用戶要求開通、變更或終止電信業務時,電信業務經營者無正當理由不得拖延、推諉和拒絕,不得脅迫、刁難用戶。
經營本地電話業務和行動電話業務的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全面建立公開、公平的電話號碼用戶選擇機制。 電信業務經營者應合理設置服務網點或代辦點,合理安排服務時間或開設多種方式受理業務,方便用戶。
上門服務人員應遵守預約時間,出示工作證明或佩帶本企業標識,代經銷人員應主動明示電信業務代理身份,愛護用戶設施,保持環境整潔。
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為殘疾人和行動不便的老年用戶提供便捷的服務。 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建立與用戶溝通的渠道和制度,聽取用戶的意見和建議,自覺改善服務工作。
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向用戶提供業務咨詢、查詢和障礙申告受理等服務,並採取公布監督電話等形式,受理用戶投訴。對於用戶關於電信服務方面的投訴,電信業務經營者應在接到用戶投訴之日起十五日內答復用戶。
電信業務經營者在電信服務方面與用戶發生糾紛的,在糾紛解決前,應當保存相關原始資料。 電信業務經營者提供電信卡類業務時,應當向用戶提供相應的服務保證,不得發行超出服務能力的電信卡。
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採取適當的方式明確電信業務經營者與持卡用戶雙方的權利、義務和違約責任,告知用戶使用方法、資費標准、計費方式、有效期限以及其他應當告知用戶的事項。
電信業務經營者不得做出對持卡用戶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不得單方面免除或者限制電信業務經營者的責任,損害用戶的合法權益。 通信管理局可以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對本規范的服務質量指標進行局部調整或補充。調整後的指標低於本規范的,應當報信息產業部批准。
通信管理局按照前款規定調整服務質量指標的,該行政區域應當執行調整後的服務質量指標。 本規定自2005年4月20日起施行,信息產業部制定的《電信服務標准(試行)》(信部電[2000]27號)同時廢止。

Ⅵ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是法律嗎

當然不是法律。法律是要人大通過的

Ⅶ 電信5個一規范

您好,中國抄電信五個一服務如下:

中國電信提供最優質的網路通訊服務,目前安徽電信有「嗨爆一夏」寬頻優惠活動,百兆寬頻免費用,iTV免費看,辦愛家寬頻送200元話費!更有50M假期寬頻低至300元一年,活動內容建議直接通過安徽電信網上營業廳寬頻光纖專區或者實體營業廳查詢。

Ⅷ 電信行業在業務上涉及哪些相關的法律法規

電信行業在業務涉及的相關法律法規有:新版《電信業內務分類目錄》,《電信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容、《電信條例》、《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具體規定如下:

新版《電信業務分類目錄》劃分電信業務為基礎電信業務和增值電信業務,其中基礎電信業務細分為第一類基礎電信業務和第二類增值電信業務;增值電信業務細分為第一類增值電信業務和第二類增值電信業務兩種;詳細劃分可參考《電信業務分類目錄》(2015年版)

《電信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電信條例》:規定對電信業務分類實施許可制度,並列出企業開展相關電信業務許可的條件及材料,以及許可證辦理後需如續期、年檢、變更等事項。

《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對互聯網信息服務業務劃分為非經營性信息服務業務和經營性信息服務業務兩種,主要針對B25類信息服務業務。

Ⅸ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管理條例的罰則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5萬元的,處1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
(一)違反本條例第七條第三款的規定或者有本條例第五十九條第(一)項所列行為,擅自經營電信業務的,或者超范圍經營電信業務的;
(二)未通過國務院信息產業主管部門批准,設立國際通信出入口進行國際通信的;
(三)擅自使用、轉讓、出租電信資源或者改變電信資源用途的;
(四)擅自中斷網間互聯互通或者接入服務的;
(五)拒不履行普遍服務義務的。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
(一)在電信網間互聯中違反規定加收費用的;
(二)遇有網間通信技術障礙,不採取有效措施予以消除的;
(三)擅自向他人提供電信用戶使用電信網路所傳輸信息的內容的;
(四)拒不按照規定繳納電信資源使用費的。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
(一)拒絕其他電信業務經營者提出的互聯互通要求的;
(二)拒不執行國務院信息產業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電信管理機構依法作出的互聯互通決定的;
(三)向其他電信業務經營者提供網間互聯的服務質量低於本網及其子公司或者分支機構的。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電信管理機構責令改正,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銷售未取得進網許可的電信終端設備的;
(二)非法阻止或者妨礙電信業務經營者向電信用戶提供公共電信服務的;
(三)擅自改動或者遷移他人的電信線路及其他電信設施的。
第七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獲得電信設備進網許可證後降低產品質量和性能的,由產品質量監督部門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 有本條例第五十七條、第五十八條和第五十九條所列禁止行為之一,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國務院信息產業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電信管理機構吊銷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後,應當通知企業登記機關。 本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附:電信業務分類目錄
一、基礎電信業務
(一)固定網路國內長途及本地電話業務;
(二)移動網路電話和數據業務;
(三)衛星通信及衛星移動通信業務;
(四)互聯網及其它公共數據傳送業務;
(五)帶寬、波長、光纖、光纜、管道及其它網路元素出租、出售業務;
(六)網路承載、接入及網路外包等業務;
(七)國際通信基礎設施、國際電信業務;
(八)無線尋呼業務;
(九)轉售的基礎電信業務。
第(八)、(九)項業務比照增值電信業務管理。
二、增值電信業務
(一)電子郵件;
(二)語音信箱;
(三)在線信息庫存儲和檢索;
(四)電子數據交換;
(五)在線數據處理與交易處理;
(六)增值傳真;
(七)互聯網接入服務;
(八)互聯網信息服務;
(九)可視電話會議服務。

熱點內容
行政法以上有沒有包括本數 發布:2025-08-30 07:58:28 瀏覽:573
隴南市司法局 發布:2025-08-30 07:49:53 瀏覽:333
土方法治陽萎 發布:2025-08-30 07:47:58 瀏覽:31
具有法律效力的借款模版 發布:2025-08-30 07:18:59 瀏覽:26
物業公司保潔人員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30 07:14:17 瀏覽:209
中國刑法好輕 發布:2025-08-30 07:14:09 瀏覽:652
汕頭知名律師 發布:2025-08-30 06:52:08 瀏覽:879
勞動法與養老保險 發布:2025-08-30 06:45:08 瀏覽:503
民事訴訟法證據制度論文3000字 發布:2025-08-30 06:39:59 瀏覽:886
事業單位行政法真題 發布:2025-08-30 06:38:30 瀏覽: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