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上海市法律法規識別清單

上海市法律法規識別清單

發布時間: 2021-02-27 14:52:50

1. 上海市人力資源法律法規有哪些

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印發《關於適用<勞動合同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通知
上海市第一、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各區縣人民法院:
為切實維護勞動關系當事人的正當權益,經與有關部門及本市各級法院多次研討,按照「全面正確理解、鼓勵誠實守信、平衡雙方利益」的思路,以解決突出矛盾為重點,從增加操作性、指導性的要求出發制定本意見,供各法院在審理案件時參考,執行中如遇問題,請及時反饋。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
二○○九年三月三日
關於適用《勞動合同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一、律師事務所等組織與其工作人員之間糾紛的處理
律師事務所中專職從事行政事務或勤雜工作的勞動者、在律師事務所從事法律事務並領取固定工資或底薪的勞動者,與律師事務所之間就勞動報酬等事項產生的糾紛,屬於勞動爭議,按照勞動爭議的有關規定處理。其他涉及律師事務所與律師之間因合夥利益的分配方式及具體利益分配等問題產生的糾紛,屬於民事糾紛,適用相關民事法律處理。
會計師事務所、基金會等組織與職工之間產生的糾紛,與前款情況相似的,參照前款規定處理。

二、勞動關系雙方當事人未訂立書面合同的處理
勞動合同的訂立和履行,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勞動者已經實際為用人單位工作,用人單位超過一個月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合同的,是否需要雙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應當考慮用人單位是否履行誠實磋商的義務以及是否存在勞動者拒絕訂立等情況。如果用人單位已盡到誠信義務,而因不可抗力、意外情況或者勞動者拒絕簽訂等用人單位以外的原因,造成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實施條例》」)第六條所稱的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情況;因用人單位原因造成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向勞動者支付相應的雙倍工資;但因勞動者拒絕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並拒絕繼續履行的,視為勞動者單方終止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期滿後,勞動者繼續為用人單位提供勞動,用人單位未表示異議,但當事人未續訂書面勞動合同的,當事人應及時補訂書面勞動合同。如果用人單位已盡到誠實信用義務,因勞動者原因未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可以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並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支付經濟補償;如勞動者拒絕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並拒絕繼續履行的,視為勞動者單方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勞動者已實際工作期限的相應報酬,但無須支付經濟補償金。

三、勞動合同變更的形式要求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五條規定,勞動合同變更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這里的書面形式,包括發給勞動者的工資單、崗位變化通知等等。因為隨著勞動合同的持續履行,勞動合同雙方的權利義務本身就必然會不斷變化。如隨著勞動者工作時間的增加,其休假、獎金標准發生的自然變化等等,都屬於勞動合同的變更。因此,對於依法變更勞動合同的,只要能通過文字記載或者其他形式證明的,可以視為「書面變更」。

四、涉及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幾個問題
(一)應訂未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處理
勞動者提出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請求符合法律規定,用人單位而未依法與其訂立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1)14號)第十六條第二款的規定,可以「視為雙方之間存在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關系,並以原勞動合同確定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其中,「原勞動合同確定的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包括書面合同方式確定的權利義務關系和以事實勞動方式確定的權利義務關系。
(二)符合訂立無固定期限合同的條件,但當事人訂立了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效力
勞動者符合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條件,但與用人單位簽訂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及《實施條例》第十一條的規定,該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對雙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合同期限屆滿時,該合同自然終止。
(三)因法定順延事由,使得勞動者在同一單位工作時間超過十年的,是否作為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理由
勞動合同期滿,合同當然終止。合同期限的續延只是為了照顧勞動者的特殊情況,對合同終止時間進行了相應的延長,而非不得終止。《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五條也明確規定:「勞動合同期滿,有本法第四十二條規定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應當續延至相應的情形消失時終止。」在法律沒有對終止的情況做出特別規定的情況下,不能違反法律關於合同終止的有關規定隨意擴大解釋,將訂立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後果納入其中。因此,法定的續延事由消失時,合同當然終止。
(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連續訂立幾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以後,續訂勞動合同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第二款第(三)項的規定,應當是指勞動者已經與用人單位連續訂立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後,與勞動者第三次續訂合同時,勞動者提出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情形。

五、用人單位為解除勞動合同時如需要向勞動者支付一個月的替代通知期工資(簡稱「代通金」),其支付標准如何確定
用人單位是否需要支付「代通金」,應當根據法律的規定來判斷,法律沒有規定的,不能要求用人單位支付。
《實施條例》規定「代通金」的支付標准,應當以上個月的工資標准確定,但只以單月的工資為准,可能過高或過低,既有可能對用人單位不利,也有可能對勞動者不利,從整體上看不利於促進和形成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所以,結合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立法精神,上個月的「工資標准」,應當是指勞動者的正常工資標准。如其上月工資不能反映正常工資水平的,可按解除勞動合同之前勞動者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確認。

六、勞動合同期滿而約定的服務期未到期的處理
服務期是用人單位以給付一定培訓費用為代價,要求接受對價的勞動者為用人單位相應提供服務的約定。用人單位依約支付相應對價後,即已完全履行自己的合同義務,是否要求勞動者提供服務則成為用人單位的權利。基於民事權利都可以放棄的基本原則,在勞動合同期滿後,用人單位放棄對剩餘服務期要求的,應當准許。此時,勞動合同可以終止,但用人單位不得向勞動者追索剩餘服務期的賠償責任;用人單位未放棄對剩餘服務期要求,繼續提供工作崗位並要求勞動者履行服務期約定的,雙方當事人應當繼續履行。繼續履行合同期間,用人單位不提供工作崗位的,視為其放棄對剩餘服務期的要求,勞動合同終止。

七、勞動者違反勞動合同約定的期限解除合同,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返還特殊待遇的處理
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支付報酬,勞動者支付出相應的勞動,是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基本合同義務。用人單位給予勞動者價值較高的財物,如汽車、房屋或住房補貼等特殊待遇的,屬於預付性質。勞動者未按照約定期限付出勞動的,屬於不完全履行合同。根據合同履行的對等原則,對勞動者未履行的部分,用人單位可以拒絕給付;已經給付的,也可以要求相應返還。因此,用人單位以勞動者未完全履行勞動合同為由,要求勞動者按照相應比例返還的,可以支持。

八、用人單位因「違法解除或終止合同」需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的適用范圍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的適用前提,是勞動合同應當履行而實際上已經不再繼續履行,不包括勞動合同本來就符合解除和終止條件的情況。即用人單位在不具備合法解除或終止條件的情況下解除合同。因此,如果依法已經具備解除或終止的條件,只是用人單位在辦理解除或終止的程序上存在瑕疵的,不屬於本條規定的范圍。如用人單位在已經具備解除條件的情況下,只是存在未提前30天通知勞動者等程序瑕疵的,則用人單位應當通過支付相應的「代通金」等方式加以補正,但無需支付賠償金。

九、勞動者以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及「未繳納」社保金為由解除合同,「及時、足額」支付及「未繳納」情形的把握
用人單位依法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和繳納社保金,是用人單位的基本義務。但是,勞動報酬和社保金的計算標准,在實際操作中往往比較復雜。而法律規定的目的就是要促使勞動合同當事人雙方都誠信履行,無論用人單位還是勞動者,起行使權利、履行義務都不能違背誠實信用的原則。如果用人單位存在有悖誠信的情況,從而拖延支付或拒絕支付的,才屬於立法所要規制的對象。因此,用人單位因主觀惡意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或「未繳納」社保金的,可以作為勞動者解除合同的理由。但對確因客觀原因引起的計算標准不清楚、有爭議,導致用人單位未能「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或未繳納社保金的,不能作為勞動者解除合同的依據。
勞動者以存在《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的其他情形為由主張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遵循合法、合理、公平的原則,參照前款精神處理。

十、《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七條第一款「繼續履行」的理解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本法實施前已依法訂立且在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續的勞動合同繼續履行」。因此,在《勞動合同法》施行之前簽訂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施行之後發生原合同約定的終止事由,但勞動者在用人單位連續工作已滿十年,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合同,勞動者也提出要求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十一、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承擔合同責任的處理
勞動合同的履行應當遵循依法、誠實信用的原則。勞動合同的當事人之間除了規章制度的約束之外,實際上也存在很多有約定的義務和依據誠實信用原則而應承擔的合同義務。如《勞動法》第三條第二款關於「勞動者應當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等規定,就是類似義務的法律基礎。因此,在規章制度無效的情況下,勞動者違反其必須遵守的合同義務,用人單位可以要求其承擔相應責任。勞動者以用人單位規章制度沒有規定為由提出抗辯的,不予支持。但在規范此類行為時,應當僅對影響勞動關系的重大情況進行審核,以免過多干涉用人單位的自主管理權。

2. 求最新的法律法規清單及其內容 請問在哪裡可以下載

你可以搜索一下法律圖書館這個網站,它裡面有新法律法規訂閱這項功能,如有新的法律法規,會及時發送至你的郵箱。

3. 中國法律和法規的全部清單

前言 憲法及相關法規 第一編 憲法 第二編 國家機構組織法 第三編 民族區域自治法 第四編 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第五編 相關法規 民法及相關法規 第一編 總類 第二編 公司與企業 第三編 金融 第四編 證券 第五編 保險 第六編 稅務 第七編 知識產權 第八編 司法解釋 民事訴訟法及相關法規 第一編 總類 第二編 司法解釋 刑法及相關法規 第一編 總類 第二編 司法解釋 刑事訴訟法及相關法規 第一編 總類 第二編 司法解釋 行政法及相關法規 第一編 總類 第二編 國家發展投資、審計、統計與價格管理 第三編 國家財政與國有資產管理 第四編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管理 第五編 國家外貿與海關管理 第六編 國家交通運輸管理 第七編 國家住房與城鄉建設管理 第八編 國家水利與農業管理 第九編 國家環境保護管理 第十編 國家林業管理 第十一編 國家科學技術管理 第十二編 國家教育、文化與體育管理 第十三編 國家廣播電視與新聞出版管理 第十四編 國家食品、葯品與衛生管理 第十五編 國家安全生產管理 第十六編 國家工業和信息化產業管理 第十七編 國家土地與礦產資源管理 第十八編 國家能源管理 第十九編 國家氣象與防災減災管理 第二十編 國家旅遊管理 第二十一編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 第二十二編 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管理 第二十三編 國家民政、宗教與僑務管理 第二十四編 國家司法與監察管理 第二十五編 國家安全與公安管理 第二十六編 國家國防與軍事管理 第二十七編 香港、澳門、台灣相關法規 第二十八編 司法解釋 行政訴訟法及相關法規 第一編 總類 第二編 司法解釋

4. 在網上想查看中國所有的法律、法規目錄,怎麼查

1、知道法律名稱的,直接在搜索引擎上搜索,即可看到其詳細的相關內容介紹專;

2、去權威的法律網屬站直接查詢如:
中國法院網:http://www.chinacourt.org/index.s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站:法律法規http://www.gov.cn/flfg/index.htm

中國普法網www.legalinfo.gov.cn/

5. 最新適用法律法規,標准清單有哪些

您好,請您詳細描述您的問題。法律法規的標准清單有很多,不知您是指哪一方面。
例如:職業安全健康相關法律包括: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82.12.4)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1997.10.1)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1995.1.1)
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1993.5.1)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1998.9.1)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2m2.5.1)
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1996.12.1)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1983.9.2發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1992.10.1)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1989.12.26)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1989.1.)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企業法(1988.4.13)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2001.10.27)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1992.1.1)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1994.7.1)
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1990.9.7發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1997.11.1)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1991.5.15)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1993.9.1)
工廠安全衛生規程(1956.5.25)
國務院關於加強企業生產中安全工作的幾項規定(1963.3.30)
電氣安全管理規程(1986.10.7)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核設施安全監督管理條例(1986.10.29)
鄉鎮煤礦安全規程(1987.4.30)
關於加強鄉鎮企業勞動保護工作的規定(1987.7.22)
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1987.1.1)
關於防止電力生產重大事故的重點要求(1987.8.1) 等等……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6. 怎麼可以獲取到每月最新的法律法規清單啊

1、法律圖書館,網站,每天都會最新法律法規信息發送,免費訂閱發送到到QQ郵箱。
2、國務院、全國人大官網,可以查詢。

熱點內容
行政法以上有沒有包括本數 發布:2025-08-30 07:58:28 瀏覽:573
隴南市司法局 發布:2025-08-30 07:49:53 瀏覽:333
土方法治陽萎 發布:2025-08-30 07:47:58 瀏覽:31
具有法律效力的借款模版 發布:2025-08-30 07:18:59 瀏覽:26
物業公司保潔人員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30 07:14:17 瀏覽:209
中國刑法好輕 發布:2025-08-30 07:14:09 瀏覽:652
汕頭知名律師 發布:2025-08-30 06:52:08 瀏覽:879
勞動法與養老保險 發布:2025-08-30 06:45:08 瀏覽:503
民事訴訟法證據制度論文3000字 發布:2025-08-30 06:39:59 瀏覽:886
事業單位行政法真題 發布:2025-08-30 06:38:30 瀏覽: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