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農業保險條例試題

農業保險條例試題

發布時間: 2021-02-27 18:05:17

❶ 遼寧省農業保險條例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農業保險條例》是為規范農業保險活動內,保護容農業保險活動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提高農業生產抗風險能力,促進農業保險事業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等法律,制定。
由國務院於2012年11月12日發布,自2013年3月1日起施行。

❷ 2019年農業保險條例修改了哪些內容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社會保險的客觀基礎,是勞動領域中存在內的風險,容保險的標準是勞動者的人身;
社會保險的主體是特定的。包括勞動者(含其親屬)與用人單位;
保險基金來源於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繳費及財政的支持。
保險對象范圍限於職工,不包括其他社會成員。保險內容範圍限於勞動風險中的各種風險,不包括此外的財產、經濟等風險(有些公司計算五險一金並不是按照員工實際工資,而是另外設置基數計算繳納的

❸ 我國《農業保險條例》於哪一年頒布

1995年6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頒布,同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是新中國內成立以來第一部保險容基本法。
2002年10月,針對我國加入世貿組織承諾對保險業的要求,全國人大常委會對《保險法》進行了修正。這是《保險法》的第一次修改。
2004年10月,中國保監會會同有關部門正式啟動《保險法》第二次修改的准備工作,2005年底形成了《保險法(修訂草案建議。稿)》並上報國務院法制辦。此後,國務院法制辦組織聽取各方意見,修改形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修訂草案)》。
2008年8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修訂草案)》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第三次審議通過,並於2009年10月1日起實施。
此條答案由有錢花提供,希望對您有幫助。有錢花作為度小滿金融(原網路金融)旗下的信貸品牌,為用戶帶來方便、快捷、安心的互聯網信貸服務,最高可借額度20萬。

❹ 最新農業保險條例包括什麼

最新農業保險條例是在二零一二年頒布的,關於農業保險的合同以及相關的經營和法律上的多條細則的最新的條例。正式的執行日期是二零一三年的三月份,可以說有了這個條例,很多農民的農業生產和牧場經營以及土地的維護都可以得到最完善的保護了。首先,針對已經投保的農民來說,如果自己的農業生產遇到了自然災害, 那麼他們是會得到全額的賠償金的。這里的農業活動不僅僅是農作物的種植,還包括畜牧養殖以及其他的農業活動。
最新農業保險條例保護的是農民們的利益,目的是在保證農民的基本生活水平的基礎上將農業生產上可能遇到的風險降低到最低,並且將有效抵抗這些風險的能力大幅度的提升。不僅僅是為了保證農民們的收入,也是為了讓農業活動可以順利的健康的發展起來。這一條例的制定是根據保險行業以及農業的法律文件來制定的,可以說是充分的保障了每一位農民的權益,也為他們的農業生產活動帶去了足夠的保障。這一個條例要求政府各級部門都重視農業發展,尤其是鄉鎮政府企業更是需要團結在一起,共同面對自然災害共同處理農業生產的問題。
最新農業保險條例還規定政府部門要對有困難的農民給予一定數目的經濟補貼,關於這種補貼的數額或者是標准以及計算方式,這個條例也是做出了明確的額規定。這種全新的補助方式已經在很多城市還有鄉鎮企業中開始實行了。這一份條例主要針對的就是農民的農業生產以及相關的農業活動的保障以及賠償金額進行制定的。受到了自然災害的影響就可以獲得賠償。

❺ 誰有農業保險參考文獻啊```

1/100
【題 名】管理農業自然災害風險 政策性農業保險先行
【作 者】陳夢婷 潘飛
【刊 名】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7(7).-19-21
2/100
【題 名】對中國農業保險發展的思考
【作 者】張裕東
【刊 名】集團經濟研究.2007(08S).-61-61
3/100
【題 名】我國農業保險制度變遷與制度創新框架
【作 者】溫濤 謝家智
【刊 名】改革.2007(8).-65-70
4/100
【題 名】中國農業保險對國際運行績效的沿襲與創新
【作 者】程惠霞
【刊 名】改革.2007(8).-76-81
5/100
【題 名】政策性農業保險共保體:實踐經驗及發展趨勢
【作 者】蔣麗君
【刊 名】浙江經濟.2007(14).-44-45
6/100
【題 名】煙台棲霞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啟示
【作 者】李坤 鞠鴻英
【刊 名】中國保險.2007(6).-49-50
7/100
【題 名】平泉縣財政貼補設施農業保險
【作 者】盧丙文
【刊 名】公共支出與采購.2007(7).-16-16
8/100
【題 名】淮陰市實施政策性農業保險為農民撐起「一片藍天」
【作 者】馬冬梅
【刊 名】農村財政與財務.2007(8).-46-46
9/100
【題 名】商業運營與政策支持:農業保險的發展路徑探索——以南雄市煙葉種植保險和連平縣農房保險為例的分析
【作 者】賀巧知
【刊 名】中國財經信息資料.2007(20).-22-26
10/100
【題 名】農業保險受政策激勵上半年實現像費10.82億元
【作 者】無
【刊 名】廣西經濟.2007(7).-6-6
11/100
【題 名】對創建我國農業保險外部發展環境的幾點思考
【作 者】郭昱
【刊 名】金融理論與實踐.2007(8).-77-79
12/100
【題 名】廣東農業保險發展的機遇與對策
【作 者】黃友愛
【刊 名】商場現代化.2007(08Z).-242-243
13/100
【題 名】我國農業保險發展模式選擇
【作 者】徐斌 蘇克莉
【刊 名】山東省農業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7,23(4).-49-50
14/100
【題 名】《政策性農業保險條例》有望出台
【作 者】無
【刊 名】農家女.2007(8).-46-46
15/100
【題 名】農業保險購買意願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
【作 者】陳妍 凌遠雲 陳澤育 鄭亞麗
【刊 名】農業經濟導刊.2007(7).-159-159
16/100
【題 名】積極發展我國農業保險的總體思路(上)
【作 者】高偉
【刊 名】上海保險.2007(7).-5-7
17/100
【題 名】加快農業保險發展 支持新農村建設
【作 者】宋洪江
【刊 名】吉林金融研究.2007(8).-41-42
18/100
【題 名】政策性農業保險發展:實踐及啟示
【作 者】張艷花
【刊 名】中國金融.2007(15).-76-82
19/100
【題 名】農業保險制度建設的有益嘗試
【作 者】庹國柱
【刊 名】中國金融.2007(15).-78-79
20/100
【題 名】中國農業保險的發展任重而道遠
【作 者】郭左踐
【刊 名】中國金融.2007(15).-82-82
21/100
【題 名】政策性農業保險的一個成功經驗——福建省的農房統保實踐
【作 者】朱增鑣
【刊 名】中國金融.2007(15).-83-83
22/100
【題 名】推動我國農業保險發展的建議
【作 者】高偉
【刊 名】武漢金融.2007(7).-20-22
23/100
【題 名】積極開展農業保險的思路與對策研究
【作 者】肖端雲
【刊 名】雲南農村經濟.2007(4).-45-47
24/100
【題 名】我國農業保險的政策性分析與路徑選擇:一個新構想
【作 者】王敏俊
【刊 名】農業經濟問題.2007(7).-64-68
25/100
【題 名】農業保險屬性、稅賦差異及供給的非均衡
【作 者】黃英君
【刊 名】改革.2007(7).-54-60
26/100
【題 名】印度農業保險發展狀況簡析
【作 者】金永麗
【刊 名】南亞研究季刊.2007(2).-79-81
27/100
【題 名】北京市啟動政策性農業保險
【作 者】董少東
【刊 名】農村財政與財務.2007(7).-13-13
28/100
【題 名】宿遷市啟動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工作
【作 者】陳軍
【刊 名】農村財政與財務.2007(7).-42-42
29/100
【題 名】上海提高農業保險政府補貼比例
【作 者】金實
【刊 名】農村實用技術.2007(8).-26-26
30/100
【題 名】湖南省農業保險在摸索中試點
【作 者】湘文
【刊 名】農村實用技術.2007(8).-27-27
31/100
【題 名】我國農業保險發展的窘境與政府在農業保險發展中的作用
【作 者】文小才
【刊 名】金融理論與實踐.2007(7).-73-75
32/100
【題 名】我國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困境及出路——以眉山市奶牛保險試點為例
【作 者】謝蕊蓮 劉攀
【刊 名】企業研究.2007(6).-45-47
33/100
【題 名】我國農業保險及其風險分散機制研究——基於風險管理的角度
【作 者】李琴英
【刊 名】經濟與管理研究.2007(7).-48-52
34/100
【題 名】我國農業保險發展現狀及模式選擇
【作 者】詹花秀
【刊 名】湖南行政學院學報.2007(1).-43-44,82
35/100
【題 名】日本農業保險發展的成功經驗與啟示
【作 者】高偉
【刊 名】WTO經濟導刊.2007(3).-28-30
36/100
【題 名】財政補貼農業保險真的是個「無底洞」嗎
【作 者】高偉
【刊 名】西部論叢.2007(7).-25-27
37/100
【題 名】關於我國農業保險經營模式的探討
【作 者】才鳳玲[1] 張志剛[2]
【刊 名】金融理論與教學.2007(3).-10-12
38/100
【題 名】農業保險體系的建立及財政政策取向
【作 者】李澤
【刊 名】地方財政研究.2007(7).-52-54
39/100
【題 名】我國發達地區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驗的比較制度分析
【作 者】朱俊生[1] 庹國柱[2]
【刊 名】保險研究.2007(7).-52-58
40/100
【題 名】我國農業保險中介業探析
【作 者】孫偉 安增龍
【刊 名】保險研究.2007(7).-59-60
41/100
【題 名】發展政策性農業保險的思考——以吉林省為例
【作 者】宗國富[1] 金兆懷[2]
【刊 名】經濟縱橫.2007(6).-58-60
42/100
【題 名】農業保險:為農民增收保駕護航
【作 者】馬波
【刊 名】農家致富.2007(13).-4-5
43/100
【題 名】墾區陽光農業保險的實踐與思考
【作 者】陳桂紅
【刊 名】科技咨詢導報.2007(20).-152-152
44/100
【題 名】農業保險合作制模式的博弈分析
【作 者】谷政 褚保金 應瑞瑤
【刊 名】農村經濟.2007(6).-70-73
45/100
【題 名】發展邊遠山區農業保險業務研究:以河池為例
【作 者】唐罄蕖
【刊 名】南方金融.2007(6).-55-56
46/100
【題 名】論我國農業保險的出路
【作 者】譚琳琳
【刊 名】當代經濟.2007(05X).-71-72
47/100
【題 名】國外農業保險的經驗及其對我國的啟示
【作 者】馬燕玲
【刊 名】金融與經濟.2007(6).-42-44
48/100
【題 名】我國欠發達地區農業保險問題探究
【作 者】杜霞
【刊 名】湖南農機.2007(5).-42-43
49/100
【題 名】農業保險產品的現狀和創新
【作 者】邢鸝[1] 於丹[2] 劉麗娜[1]
【刊 名】農業展望.2007,3(6).-28-30
50/100
【題 名】農業保險新模式:保險公司+龍頭企業+農戶
【作 者】盧生華
【刊 名】上海保險.2007(6).-42-44
51/100
【題 名】經濟發達地區農業保險如何辦——煙台棲霞「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的啟示
【作 者】李坤[1] 鞠鴻英[2]
【刊 名】上海保險.2007(6).-45-47
52/100
【題 名】江蘇加快推進農業保險試點
【作 者】沈建華[1] 申濃霖[2]
【刊 名】江蘇農村經濟.2007(6).-28-28
53/100
【題 名】10億農業保險補貼面臨多頭監管
【作 者】無
【刊 名】中國禽業導刊.2007,24(10).-47-47
54/100
【題 名】完善公共財政 推進農業保險
【作 者】梁光
【刊 名】中國農業會計.2007(6).-14-15
55/100
【題 名】農業保險:政府與市場的保險成本分配博弈分析
【作 者】曹前進
【刊 名】北方經貿.2007(6).-94-96
56/100
【題 名】市場失靈、政策性農業保險與本土化模式——基於浙江、上海、蘇州農業保險試點的比較研究
【作 者】張躍華 何文炯 施紅
【刊 名】農業經濟問題.2007(6).-49-55
57/100
【題 名】農業保險市場失靈及其克服途徑的理論分析
【作 者】熊偉
【刊 名】世界經濟情況.2007(6).-25-30
58/100
【題 名】農業保險參與行為的博弈分析——來自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實證分析
【作 者】時秀霞
【刊 名】農村經濟與科技.2007,18(6).-63-64
59/100
【題 名】我國農業保險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作 者】許澤勇
【刊 名】科技信息:學術版.2007(14).-132-132,164
60/100
【題 名】政策性農業保險將有法可依
【作 者】無
【刊 名】廣東農村實用技術.2007(5).-4-4
61/100
【題 名】農業保險條例擬年底出台
【作 者】無
【刊 名】北方牧業.2007(11).-11-11
62/100
【題 名】淺析農業保險的困境與出路
【作 者】程光偉 張睿
【刊 名】技術與市場.2007(5).-102-103
63/100
【題 名】台灣地區農業保險的發展與啟示
【作 者】吳小芳[1] 張文棋[1,2]
【刊 名】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10(3).-17-20
64/100
【題 名】國內農業保險發展模式的經驗與啟示
【作 者】張小芹
【刊 名】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10(3).-29-32
65/100
【題 名】公共財政支持農業保險發展的途徑、標准與規模
【作 者】陳昌盛
【刊 名】保險研究.2007(6).-43-46,77
66/100
【題 名】WTO框架下我國的農業保險補貼探析
【作 者】張玉軍
【刊 名】現代農業.2007(6).-21-22
67/100
【題 名】論農業保險經營中的技術障礙與技術選擇
【作 者】張祖榮
【刊 名】經濟問題.2007(6).-108-110
68/100
【題 名】建立農業保險需要研究解決的若干問題
【作 者】陳劍波
【刊 名】調查研究報告.2007(72).-1-18
69/100
【題 名】我國農業保險持續發展的對策研究
【作 者】呼應 方興 劉鍾欽
【刊 名】農業經濟.2007(6).-70-71
70/100
【題 名】政策性農業保險推行舉措
【作 者】陸賈賢 毛永祥
【刊 名】中國牧業通訊.2007(11).-17-18
71/100
【題 名】農業保險:家禽養殖業防範風險的重要保障——訪上海申浦家禽育種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印權
【作 者】吳長波
【刊 名】中國供銷商情:村官.2007(6).-37-37
72/100
【題 名】我國農業保險發展模式探析
【作 者】張友祥
【刊 名】理論視野.2007(6).-47-49
73/100
【題 名】政策性農業保險相關問題研究
【作 者】李景彬
【刊 名】保險研究.2007(5).-56-58
74/100
【題 名】我國農業保險需要國家政策扶持
【作 者】常興華
【刊 名】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7(5).-86-88,92
75/100
【題 名】農業保險期待制度創新
【作 者】魏羽弘
【刊 名】中國保險.2007(4).-8-12
76/100
【題 名】我國農業保險發展的制度探討
【作 者】羅軍 鄭棟 俞煒
【刊 名】中國保險.2007(4).-12-15
77/100
【題 名】構建多層次農業保險及其風險分散機制
【作 者】李琴英
【刊 名】中國保險.2007(4).-16-18
78/100
【題 名】農村保險、農業保險與農民需求意願 山西省、江西省、上海市706戶農戶問卷調查
【作 者】張躍華 何文炯
【刊 名】中國保險.2007(4).-19-22
79/100
【題 名】一部理論聯系實際的研究我國農業保險力作--讀《中國種植業生產風險和政策性農業保險研究》有感
【作 者】李軍
【刊 名】中國保險.2007(4).-26-27
80/100
【題 名】吉林農險試點曙光初現安華農業保險試點情況報告
【作 者】朱健民 吳鳳隆
【刊 名】中國保險.2007(3).-41-44
81/100
【題 名】韓國的農業保險
【作 者】李向敏 龍文軍
【刊 名】中國保險.2007(3).-60-63
82/100
【題 名】《政策性農業保險條例》可望年底出台
【作 者】無
【刊 名】農村養殖技術:新獸醫.2007(5).-51-51
83/100
【題 名】國際農業保險模式:對中國農業保險制度的啟示
【作 者】肖玉紅
【刊 名】湖北行政學院學報.2007(3).-37-40
84/100
【題 名】我國農業保險經營組織形式的比較與選擇
【作 者】張祖榮
【刊 名】浙江金融.2007(5).-36-37
85/100
【題 名】農業保險功效研究
【作 者】馮文麗[1] 董經緯[2]
【刊 名】浙江金融.2007(5).-38-38,33
86/100
【題 名】政策性農業保險保費補貼對政府財政支出和農民收入的模擬分析
【作 者】邢鸝[1] 黃昆[2]
【刊 名】農業技術經濟.2007(3).-4-9
87/100
【題 名】農業保險制度的環境經濟效應——一個基於農戶生產行為的分析框架
【作 者】寧滿秀
【刊 名】農業技術經濟.2007(3).-28-32
88/100
【題 名】我國農業保險發展之路的探索
【作 者】宋平
【刊 名】安徽農業科學.2007,35(14).-4288-4289
89/100
【題 名】農業保險的外部性特點及對策
【作 者】張權輝
【刊 名】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1).-84-85
90/100
【題 名】黑龍江省農業保險現狀及對策研究
【作 者】楊秀麗
【刊 名】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5(1).-17-19
91/100
【題 名】論我國農業保險立法的必要性及立法原則
【作 者】郭麗麗
【刊 名】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6(3).-56-59
92/100
【題 名】對廣東農業保險的現狀與發展對策的思考
【作 者】劉斌
【刊 名】南方農村.2007(2).-40-43
93/100
【題 名】對健全我國農業保險制度的思考
【作 者】王靜婭
【刊 名】金融理論與實踐.2007(5).-67-69
94/100
【題 名】從稅收政策看我國農業保險的發展及對策
【作 者】李爭輝
【刊 名】集團經濟研究.2007(04X).-230-231
95/100
【題 名】海外農業保險模式
【作 者】楊巧巧
【刊 名】農村工作通訊.2007(5).-58-58
96/100
【題 名】我國農業保險發展滯後的原因探析
【作 者】張祖榮
【刊 名】經濟經緯.2007(3).-144-146
97/100
【題 名】試論政策性農業保險的財政稅收政
【作 者】庹國柱[1] 朱俊生[2]
【刊 名】經濟與管理研究.2007(5).-47-50
98/100
【題 名】農業保險「五立」模型的博弈分析
【作 者】劉偉華 郭慶玲 亓彬
【刊 名】北方經濟:學術版.2007(4).-140-141
99/100
【題 名】慈溪市 政策性農業保險 有序運行
【作 者】無
【刊 名】寧波通訊.2007(4).-48-49
100/100
【題 名】論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稅收優惠問題
【作 者】張長利
【刊 名】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6(2).-23-27

❻ 2019年農業保險條例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12年11月份,國務院出台《農業保險條例版》(以下簡稱《權條例》),並將在13年三月份開始實施。《條例》的出台填補了《農業法》和《保險法》未涉及的農業保險領域的法律空白,標志著我國農業保險業務發展進入了有法可依的階段,對確保我國糧食安全意義重大。

❼ 農業保險條例規定 農業保險經營原則有哪些

、經營目同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依據政策目標或服特定政策規劃建立商業性農版業保險制權度依據市場或商業目標建立;政策性農業保險經營盈利目商業性農業保險經營則盈利目
二、發展力同政策性農業保險般由政府直接組織經營或由政府立專門機構經營或政府財政政策支持由保險社(保險公司、保險合作社)經營商業性農業保險般由商業保險公司經營;政策性農業保險產品要部由政府財政補貼保費商業性農業保險產品則完全由投保自交納保費
三、盈利能力同政策性農業保險經營項目或售保險產品其保險責任較廣泛且保險標損失概率較賠付率較高難盈利;商業性農業保險經營項目或售保險產品其保險責任較窄保險標損失概率較情況盈利能力較強
四、外部性同政策性農業保險具明顯外部性增進社福利;商業性農業保險外部性明顯
五、強製程度同政策性農業保險通需要事實或者條件強制往往通關律規參與農業保險與其農業優惠政策相聯系使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具某種強制性;商業性農業保險般自願投保具任何強制性

❽ 《農業保險條例》將於何時開始實施

12年11月份,國務院出台《農業保險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並將在13年三月專份開始實屬施。《條例》的出台填補了《農業法》和《保險法》未涉及的農業保險領域的法律空白,標志著我國農業保險業務發展進入了有法可依的階段,對確保我國糧食安全意義重大。

❾ 2016年農業保險條例修改了哪些內容

農業保險條例
(2012年10月24日國務院第222次常務會議通過 並於2013年3月1日起施行
根據年2月6日國務院令第666號《國務院關於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修正)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農業保險活動,保護農業保險活動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提高農業生產抗風險能力,促進農業保險事業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等法律,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所稱農業保險,是指保險機構根據農業保險合同,對被保險人在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生產中因保險標的遭受約定的自然災害、意外事故、疫病、疾病等保險事故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的保險活動。
本條例所稱保險機構,是指保險公司以及依法設立的農業互助保險等保險組織。
第三條國家支持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業保險,健全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
農業保險實行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自主自願和協同推進的原則。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確定適合本地區實際的農業保險經營模式。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行政權力、職務或者職業便利以及其他方式強迫、限制農民或者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參加農業保險。
第四條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對農業保險業務實施監督管理。國務院財政、農業、林業、發展改革、稅務、民政等有關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負責農業保險推進、管理的相關工作。
財政、保險監督管理、國土資源、農業、林業、氣象等有關部門、機構應當建立農業保險相關信息的共享機制。
第五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統一領導、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的農業保險工作,建立健全推進農業保險發展的工作機制。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按照本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農業保險推進、管理的相關工作。
第六條國務院有關部門、機構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採取多種形式,加強對農業保險的宣傳,提高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的保險意識,組織引導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積極參加農業保險。
第七條農民或者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投保的農業保險標的屬於財政給予保險費補貼范圍的,由財政部門按照規定給予保險費補貼,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商國務院農業、林業主管部門和保險監督管理機構制定。
國家鼓勵地方人民政府採取由地方財政給予保險費補貼等措施,支持發展農業保險。
第八條國家建立財政支持的農業保險大災風險分散機制,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
國家鼓勵地方人民政府建立地方財政支持的農業保險大災風險分散機制。
第九條保險機構經營農業保險業務依法享受稅收優惠。
國家支持保險機構建立適應農業保險業務發展需要的基層服務體系。
國家鼓勵金融機構對投保農業保險的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加大信貸支持力度。
第二章農業保險合同
第十條農業保險可以由農民、農業生產經營組織自行投保,也可以由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村民委員會等單位組織農民投保。
由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村民委員會等單位組織農民投保的,保險機構應當在訂立農業保險合同時,制定投保清單,詳細列明被保險人的投保信息,並由被保險人簽字確認。保險機構應當將承保情況予以公示。
第十一條在農業保險合同有效期內,合同當事人不得因保險標的的危險程度發生變化增加保險費或者解除農業保險合同。
第十二條保險機構接到發生保險事故的通知後,應當及時進行現場查勘,會同被保險人核定保險標的的受損情況。由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村民委員會等單位組織農民投保的,保險機構應當將查勘定損結果予以公示。
保險機構按照農業保險合同約定,可以採取抽樣方式或者其他方式核定保險標的的損失程度。採用抽樣方式核定損失程度的,應當符合有關部門規定的抽樣技術規范。
第十三條法律、行政法規對受損的農業保險標的的處理有規定的,理賠時應當取得受損保險標的已依法處理的證據或者證明材料。
保險機構不得主張對受損的保險標的殘余價值的權利,農業保險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十四條保險機構應當在與被保險人達成賠償協議後10日內,將應賠償的保險金支付給被保險人。農業保險合同對賠償保險金的期限有約定的,保險機構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賠償保險金義務。
第十五條保險機構應當按照農業保險合同約定,根據核定的保險標的的損失程度足額支付應賠償的保險金。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保險機構履行賠償保險金的義務,不得限制被保險人取得保險金的權利。
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村民委員會等單位組織農民投保的,理賠清單應當由被保險人簽字確認,保險機構應當將理賠結果予以公示。
第十六條本條例對農業保險合同未作規定的,參照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中保險合同的有關規定。
第三章經營規則
第十七條保險機構經營農業保險業務,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有完善的基層服務網路;
(二)有專門的農業保險經營部門並配備相應的專業人員;
(三)有完善的農業保險內控制度;
(四)有穩健的農業再保險和大災風險安排以及風險應對預案;
(五)償付能力符合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的規定;
(六)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其他條件。
除保險機構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經營農業保險業務。
第十八條保險機構經營農業保險業務,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
保險機構經營農業保險業務,應當與其他保險業務分開管理,單獨核算損益。
第十九條保險機構應當公平、合理地擬訂農業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屬於財政給予保險費補貼的險種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保險機構應當在充分聽取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財政、農業、林業部門和農民代表意見的基礎上擬訂。
農業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應當依法報保險監督管理機構審批或者備案。
第二十條保險機構經營農業保險業務的准備金評估和償付能力報告的編制,應當符合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的規定。
農業保險業務的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需要採取特殊原則和方法的,由國務院財政部門制定具體辦法。
第二十一條保險機構可以委託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等機構協助辦理農業保險業務。保險機構應當與被委託協助辦理農業保險業務的機構簽訂書面合同,明確雙方權利義務,約定費用支付,並對協助辦理農業保險業務的機構進行業務指導。
第二十二條保險機構應當按照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的規定妥善保存農業保險查勘定損的原始資料。
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塗改、偽造、隱匿或者違反規定銷毀查勘定損的原始資料。
第二十三條保險費補貼的取得和使用,應當遵守依照第七條制定的具體辦法的規定。
禁止以下列方式或者其他任何方式騙取農業保險的保險費補貼:
(一)虛構或者虛增保險標的或者以同一保險標的進行多次投保;
(二)以虛假理賠、虛列費用、虛假退保或者截留、挪用保險金、挪用經營費用等方式沖銷投保人應繳的保險費或者財政給予的保險費補貼。
第二十四條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挪用、截留、侵佔保險機構應當賠償被保險人的保險金。
第二十五條本條例對農業保險經營規則未作規定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中保險經營規則及監督管理的有關規定。
第四章法律責任
第二十六條保險機構不符合本條例第十七條第一款規定條件經營農業保險業務的,由保險監督管理機構責令限期改正,停止接受新業務;逾期不改正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的,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可以責令停業整頓或者吊銷經營保險業務許可證。
保險機構以外的其他組織或者個人非法經營農業保險業務的,由保險監督管理機構予以取締,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20萬元的,處2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七條保險機構經營農業保險業務,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保險監督管理機構責令改正,處5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限制其業務范圍、責令停止接受新業務:
(一)未按照規定將農業保險業務與其他保險業務分開管理,單獨核算損益;
(二)利用開展農業保險業務為其他機構或者個人牟取不正當利益;
(三)未按照規定申請批准農業保險條款、保險費率。
保險機構經營農業保險業務,未按照規定報送農業保險條款、保險費率備案的,由保險監督管理機構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八條保險機構違反本條例規定,保險監督管理機構除依照本條例的規定給予處罰外,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並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對取得任職資格或者從業資格的人員撤銷其相應資格。
第二十九條本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騙取保險費補貼的,由財政部門依照《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挪用、截留、侵佔保險金的,由有關部門依法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條保險機構違反本條例規定的法律責任,本條例未作規定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有關規定。
第五章附則
第三十一條保險機構經營有政策支持的涉農保險,參照適用本條例有關規定。
涉農保險是指農業保險以外、為農民在農業生產生活中提供保險保障的保險,包括農房、農機具、漁船等財產保險,涉及農民的生命和身體等方面的短期意外傷害保險。

❿ 什麼是農業保險

農業保險:是專為農業生產者在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生產過程中,內對遭受容自然災害、意外事故疫病、疾病等保險事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提供保障的一種保險。
農業保險按農業種類不同分為種植業保險、養殖業保險;按危險性質分為自然災害損失保險、病蟲害損失保險、疾病死亡保險、意外事故損失保險;按保險責任范圍不同,可分為基本責任險、綜合責任險和一切險;按賠付辦法可分為種植業損失險和收獲險。
2012年《農業保險條例》中第二條規定:「本條例所稱農業保險,是指保險公司根據農業保險合同,對被保險人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因保險標的遭受約定的自然災害、意外事故、疫病或者疾病等事故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的保險活動。本條例所稱農業,是指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等產業。」

熱點內容
群星道德秘籍 發布:2025-08-30 11:48:15 瀏覽:27
法律援助是指什麼每個律師都提供嗎 發布:2025-08-30 11:48:13 瀏覽:725
行政法在外部監督是指什麼 發布:2025-08-30 11:37:30 瀏覽:869
會員卡使用條例 發布:2025-08-30 11:37:21 瀏覽:207
婚姻法中國人外國人 發布:2025-08-30 11:36:27 瀏覽:827
章丘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8-30 11:36:25 瀏覽:318
法律顧問流程ppt 發布:2025-08-30 11:27:33 瀏覽:214
操作技能考核試題擬定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30 11:27:33 瀏覽:977
行政訴訟法的未來 發布:2025-08-30 11:26:00 瀏覽:913
依法治國實際 發布:2025-08-30 11:20:17 瀏覽: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