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民族鄉工作條例
1. 民族知識問答題
民族知識
1、《至1979年,經國務院確認,我國除漢族外還有55個民族。
2、《憲法》第52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有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義務。
3、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是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4、民族區域自治是中國共產黨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
5、《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於1984年施行。
6、個人的民族成份,只能依據父或母的民族身份確定。
7、「三個離不開」的思想,即「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間也互相離不開。」
8、1993年9月5日,經國務院批准頒布了《城市民族工作條例》和《民族鄉行政工作條例》。
9、《公務員法》第二十一條規定錄用擔任主任科員以下及其他相當職務層次的非領導職務公務員,採取公開考試、嚴格考察、平等競爭、擇優錄取的辦法。民族自治地方依照前款規定錄用公務員時,依照法律和有關規定對少數民族報考者予以適當照顧。
10、《城市民族工作條例》第13條:「城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實際需要,合理設置清真飯店和清真食品生產加工、供應網點,並在投資貸款、稅收等方面給予扶持。
11、民族自治地方的政府主要領導由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擔任。
12、國務院主管民族事務的職能部門是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13、民族村、民族居委會的建立,由市、縣人民政府批准。
14、國家尊重少數民族的喪葬習俗,實行土葬的,應在指定地點埋葬。對自願實行喪葬改革的,他人不得干涉。
15、民族自治地方指在我國少數民族聚居地方為實行民族區域自治而建立的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
16、我國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64、5%。
17、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特點主要表現為「多、長、大、廣、窮。」
18、全世界大大小小的民族大致有2700個,上億人口的民族有7個,即漢人、印度斯坦人、美利堅人、俄羅斯人、孟加拉人、日本人和巴西人。
19、根據我國少數民族分布的現狀,劃定民族地區的范圍主要包括5個自治區以及少數民族人口比重較大、成份較多的雲南、貴州、青海三省。
20、我們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交錯居住的情況,是經過數千年間民族的人口遷移、調動而逐漸形成的。
21、到2003年底,中國有22個少數民族使用28種本民族文字。
22、按照回族等少數民族的飲食習慣,屠宰、加工、製作的符合清真要求的飲食、副食品、食品。清真飲食、清真副食品、清真食品,簡稱為"清真三食"。
23、畲族是浙江世居的少數民族。
24、我國最早成立的自治區是內蒙古自治區。
25、漢族是我國分布最廣的一個民族,全國2000多個縣(市)幾乎都有分布。
26、壯族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
27、蒙古族有「游牧民族」之稱。
28、烏蘭牧騎是內蒙古的一種文藝組織形式,意為「紅色文化工作隊「。文藝節目大多根據當地群眾的選進事跡,自編自演,形式多樣,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
29、跳板是朝鮮族的婦女傳統體育活動之一,多在元宵、端午和中秋等節日舉行。
30、我國最大的自治區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面積160多萬平方公里。
31、據2000年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人口在100萬以上的民族有18個:蒙古族、回族、壯族、維吾爾族、藏族、苗族、彝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薩克族、傣族、黎族。人口在1萬以下的民族有7個:高山族、塔塔爾族、獨龍族、鄂倫春族、赫哲族、門巴族、珞巴族。
32、我國第一位征服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少數民族運動員是藏族的貢布。
33、我國最早的航海家鄭和是回族人。
34、1999年3月我國政府任命的駐菲律賓大使傅瑩,是建國以來蒙古族的第一位女大使,也是新中國少數民族第一位女大使。
35、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的作者是朝鮮族的音樂家鄭律成。
36、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並稱為伊斯蘭教三大節日,是我國回、維吾爾等少數民族的盛大節日。
37、回族、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塔吉克族、塔塔爾族、柯爾克孜族、東鄉族、保安族、撒拉族、哈薩克族是我國信仰伊斯蘭教的十個少數民族。
38、開齋節期間,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的公民均放假一天,工資照發。
39、參加鄧小平、張運逸等同志領導的百色起義的壯族領袖人物是韋撥群。
40、被朱德無帥譽為「壯志難移回漢各族模範,大節不死母子兩代英雄的是馬本齋。毛澤東書寫輓詞的內容是:馬本齋同志不死。
41、據2000年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我國55個少數民族的總人口為10449多萬,佔全國總人口的8、41%。
42、最早成立的自治區是內蒙古自治區,1947年5月1日成立。
43、最近成立的自治區是西藏自治區日成立。1965年9月1日成立。
44、最早成立的自治州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1950年11月24日成立。
45、白乙化同志是抗日戰爭期間領導平北人民開展抗日斗爭的卓越領導人,他是滿族人。
46、最早成立的自治縣是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1950年5月6日成立。
47、被朱德元帥譽為「壯志難移回漢各族模範,大節不死母子兩代英雄」的回族抗日將領是馬本齋。
48、面積最大的自治區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面積166、04萬平方公里,約占我國國土面積的1/6,同時也是我國礦產資源最豐富的地區。鈹、白雲母、鈉硝石、陶土、蛭石等7種礦的儲量居全國第一。
49、人口密度最小的自治區是西藏自治區,每平方公里僅1.6人,是全國人口密度的1/70。
50、自治民族族別最多的自治地方是雲南省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
51、自治地方數量最多的省份是雲南,共有8個自治州、29個自治縣。
52、自治地方數量最多的民族是苗族,包括6個自治州、21個自治縣。
53、中國民族自治地方155個(包括5個自治區、30個自治州、120個自治縣(旗))。
54、《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明確規定:「在出版物中刊載歧視、侮辱少數民族的內容,情節惡劣,造成嚴重後果的,以直接責任人員,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55、實行區域自治的少數民族人口佔少數民族總人口的71%。11個因人口較少且聚居區域較小而沒有實行區域自治的少數民族中9個建有民族鄉。
56、民族自治鄉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都有區域自治民族的公民擔任主任或者副主任。
57、自治區主席、自治州州長、自治縣縣長全部由區域自治的少數民族公民擔任。
58、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少數民族代表415名,占代表總數的13、91%,高於人口比例5、5個百分點。每個民族都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人口在百萬以上的民族都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59、中外聞名的「雲南白葯」的發明者曲煥章是彝族,他是雲南省江川縣趙官村人。
60、截至2003年底,全國共有民族醫院157個,其中藏族醫院55個,蒙族醫院41個,維族醫院35個,傣族醫院1個,其他民族醫院25個,實有床位5829張。
61、截至2003年底,中國共舉辦7次全國性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62、截至2003年底,中國共建立了13所民族高等院校,主要用於培養少數民族人才。
63、1998年,中國政府開始實施「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到2003年底,共補助資金4、5億元人民幣,解決了117345個行政村的7000多萬村民收聽廣播、收看電視的問題。
64、2003年,中國民族自治地方國內生產總值(GDP)完成10381億元人民幣,首次突破萬億元人民幣大關。1994?2003年,民族自治地方GDP年均增速為9、87%,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近1個百分點。
65、在中國的55個少數民族中,除回族、滿族使用漢語外,其餘53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
66、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朝鮮、滿、蒙古、哈薩克等14個民族的受教育年限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67、民族是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一個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於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共同體。
68、我國的民族特點是:人數多;居住地域廣;混居程度高。
69、清真食品的"四專"是指生產、銷售清真食品的專用運輸車輛、專用計量器具、儲藏容器和加工(儲存、銷售)的專用場地應當保證專用,不得運送、稱量、存放清真禁忌食品或者物品。
70、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是新世紀新階段我國民族工作的主題。
71、我國各民族之間的關系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72、我國憲法明確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
73、全國民族自治地方目前共有5個自治區,30個自治州。
74、1956年,國務院下發了《關於今後在行文中和書報雜志里一律不用「滿清」的稱謂的通知》。
75、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寧波市有42個少數民族,在全市人口中,少數民族人口有33714人,佔全市總人口的0、57%。
76、寧波市新疆班設在寧波中學。
77、建立民族鄉要求少數民族人口在全鄉人口中所佔的比例一般在30%左右(個別特殊的可低於這個比例)。
78、《浙江省少數民族權益保障條例》於2003年3月1日正式施行。
79、《浙江省少數民族權益保障條例》共三十五條。
80、 2005年12月22日-23日,浙江省召開2005年全省民族工作會議暨第三次全省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
81、 寧波市人數較多的少數民族依次為土家族、苗族、壯族、布依族等, 其中以慈溪、餘姚、鄞州和北侖分布較多。
82、 《浙江省少數民族權益保障條例》第九條規定 少數民族人口佔全村總人口百分之30%以上的村,可以經村民會議討論通過,並經所在鄉(鎮)人民政府同意後,報縣(市、區)人民政府認定為民族村,並報省、市民族事務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83、寧波市少數民族聯合會於1988年經批准成立的群眾團體。
84、在我國青海省內礦產資源豐富,有「聚寶盆」之稱的是柴達木盆地。
85、聞名全國的紅(枸杞子)、黃(甘草)、蘭(賀蘭石)、白(灘羊波)、黑(發菜)產於我國寧夏回族自治區。
86、蒙古族的三大歷史名著有《蒙古秘史》、《蒙古黃金史》、《蒙古源流》。
87、《格薩爾王傳》是藏族民間說唱體長篇英雄史詩。
88、「熱瓦甫」、「都它爾」是維吾爾的民間樂器。
89、「三月街」又名「觀音節」,是白族盛大的節日和街期,每年夏歷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在雲南大理城西的點蒼山腳下舉行。
90、壯族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
91、套馬是鄂溫克族傳統體育項目。
92、西藏的布達拉宮始建於公元7世紀,最初是松贊干布為迎娶文成公主修建的宮室,後經多次修築,成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宮堡建築群。
93、在美麗富饒的祖國寶島台灣,世世代代居住著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個成員高山族,在美麗的阿里山和迷人的日月潭,人們常常能聽到他們美妙的歌聲,看到他們動人的舞姿。
94、每年七八月間,蒙古族在草原上舉行那達慕大會,節日期間舉行傳統的摔跤、賽馬和射箭等比賽。
95、「烏蘭牧騎」是蒙古語,意思為紅色文化工作隊由蒙古族於1957年創建。
96、叼羊是塔吉克族最喜愛的一種傳統的群眾性體育運動。
97、賽氂牛是藏族的傳統體育項目,這項活動在牧區半農半牧區較為盛行。
98、盪鞦韆是朝鮮族婦女最喜愛的體育運動之一。
99、木球是在寧夏回族自治區流行的打毛球基礎上改進發展而成的傳統體育項目,它的比賽既有強烈的對抗競爭,又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100、花炮節是湖南、貴州、廣西相毗鄰的侗族地區最熱鬧的傳統節日之一,舉行日期各異,一般在農歷正月初三、二月初二或三月初三。
2. 畲族鄉和普通鄉區別
區別在於:區域自治政權
民族鄉是我國特有的、少數民族自己管理自己內部事務專的、依法行使當家作主權屬利的一種基層政權形式,是解決我國散雜居少數民族問題的一種較好的政治管理形式,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一種必要補充形式。
民族鄉作為中國大陸的民族區域自治政權,屬於鄉級行政區,即行政地位與「鄉」相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規定因少數民族聚居地域較小、人口較少並且分散,不宜建立自治地方設立「民族鄉」的辦法。《民族鄉行政工作條例》具體保障民族鄉制度的實施。
截至200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共有民族鄉1093個,除了山西省、陝西省、海南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和上海市沒有設立民族鄉以外,其餘26個省級行政區均設有民族鄉。民族鄉最多的為貴州省252個、雲南省150個,其次為四川省98個和湖南省97個。
3. 我國的少數民族自治區有哪些
中國的少數民族自治區有內蒙古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總共5個。
拓展資料:
內蒙古,簡稱「蒙」。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內蒙古橫跨中國東北、華北、西北三大地區,接鄰八個省區,是中國鄰省較多的省級行政區之一。
廣西,簡稱「桂」。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市。得名於嶺南西道、廣南西路,南臨北部灣,是中國唯一沿海的自治區。與廣東、湖南、貴州、雲南相鄰,並與海南隔海相望,下轄14個地級市,111個縣級行政區(40個市轄區、8個縣級市、52個縣、12個自治縣)。
西藏,簡稱「藏」。西藏自治區(藏文:བོད་རང་སྐྱོང་ལྗོངས།,藏語拼音:Poi Ranggyong Jong,威利轉寫:Bod rang skyong ljongs),首府拉薩市,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西南邊陲,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
新疆,簡稱「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市,位於中國西北邊陲,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也是中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面積166萬平方公里,佔中國國土總面積六分之一。
寧夏,全稱寧夏回族自治區,簡稱「寧」。首府銀川市,成立於1958年10月25日,是中國五大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南北相距約456千米,東西相距約250千米,總面積為6.64萬多平方千米。
參考資料:
網路 少數民族自治區
4. 民族鄉的釋義
民族鄉是我國特有的、少數民族自己管理自己內部事務的、依法行使當家作主專權利的一種基層政權形式,是屬解決我國散雜居少數民族問題的一種較好的政治管理形式,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一種必要補充形式。 民族鄉作為中國大陸的民族區域自治政權,屬於鄉級行政區,即行政地位與「鄉」相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規定因少數民族聚居地域較小、人口較少並且分散,不宜建立自治地方設立「民族鄉」的辦法。《民族鄉行政工作條例》具體保障民族鄉制度的實施。
截至200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共有民族鄉1093個,除了山西省、陝西省、海南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和上海市沒有設立民族鄉以外,其餘26個省級行政區均設有民族鄉。民族鄉最多的為貴州省252個、雲南省150個,其次為四川省98個和湖南省97個。
5. 關於民族知識的選擇和填空題
1、《至1979年,經國務院確認,我國除漢族外還有55個民族。
2、《憲法》第52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有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義務。
3、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是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4、民族區域自治是中國共產黨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
5、《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於1984年施行。
6、個人的民族成份,只能依據父或母的民族身份確定。
7、「三個離不開」的思想,即「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間也互相離不開。」
8、1993年9月5日,經國務院批准頒布了《城市民族工作條例》和《民族鄉行政工作條例》。
9、《公務員法》第二十一條規定錄用擔任主任科員以下及其他相當職務層次的非領導職務公務員,採取公開考試、嚴格考察、平等競爭、擇優錄取的辦法。民族自治地方依照前款規定錄用公務員時,依照法律和有關規定對少數民族報考者予以適當照顧。
10、《城市民族工作條例》第13條:「城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實際需要,合理設置清真飯店和清真食品生產加工、供應網點,並在投資貸款、稅收等方面給予扶持。
11、民族自治地方的政府主要領導由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擔任。
12、國務院主管民族事務的職能部門是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13、民族村、民族居委會的建立,由市、縣人民政府批准。
14、國家尊重少數民族的喪葬習俗,實行土葬的,應在指定地點埋葬。對自願實行喪葬改革的,他人不得干涉。
15、民族自治地方指在我國少數民族聚居地方為實行民族區域自治而建立的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
16、我國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64、5%。
17、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特點主要表現為「多、長、大、廣、窮。」
18、全世界大大小小的民族大致有2700個,上億人口的民族有7個,即漢人、印度斯坦人、美利堅人、俄羅斯人、孟加拉人、日本人和巴西人。
19、根據我國少數民族分布的現狀,劃定民族地區的范圍主要包括5個自治區以及少數民族人口比重較大、成份較多的雲南、貴州、青海三省。
20、我們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交錯居住的情況,是經過數千年間民族的人口遷移、調動而逐漸形成的。
21、到2003年底,中國有22個少數民族使用28種本民族文字。
22、按照回族等少數民族的飲食習慣,屠宰、加工、製作的符合清真要求的飲食、副食品、食品。清真飲食、清真副食品、清真食品,簡稱為"清真三食"。
23、畲族是浙江世居的少數民族。
24、我國最早成立的自治區是內蒙古自治區。
25、漢族是我國分布最廣的一個民族,全國2000多個縣(市)幾乎都有分布。
26、壯族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
27、蒙古族有「游牧民族」之稱。
28、烏蘭牧騎是內蒙古的一種文藝組織形式,意為「紅色文化工作隊「。文藝節目大多根據當地群眾的選進事跡,自編自演,形式多樣,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
29、跳板是朝鮮族的婦女傳統體育活動之一,多在元宵、端午和中秋等節日舉行。
30、我國最大的自治區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面積160多萬平方公里。
31、據2000年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人口在100萬以上的民族有18個:蒙古族、回族、壯族、維吾爾族、藏族、苗族、彝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薩克族、傣族、黎族。人口在1萬以下的民族有7個:高山族、塔塔爾族、獨龍族、鄂倫春族、赫哲族、門巴族、珞巴族。
32、我國第一位征服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少數民族運動員是藏族的貢布。
33、我國最早的航海家鄭和是回族人。
34、1999年3月我國政府任命的駐菲律賓大使傅瑩,是建國以來蒙古族的第一位女大使,也是新中國少數民族第一位女大使。
35、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的作者是朝鮮族的音樂家鄭律成。
36、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並稱為伊斯蘭教三大節日,是我國回、維吾爾等少數民族的盛大節日。
37、回族、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塔吉克族、塔塔爾族、柯爾克孜族、東鄉族、保安族、撒拉族、哈薩克族是我國信仰伊斯蘭教的十個少數民族。
38、開齋節期間,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的公民均放假一天,工資照發。
39、參加鄧小平、張運逸等同志領導的百色起義的壯族領袖人物是韋撥群。
40、被朱德無帥譽為「壯志難移回漢各族模範,大節不死母子兩代英雄的是馬本齋。毛澤東書寫輓詞的內容是:馬本齋同志不死。
41、據2000年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我國55個少數民族的總人口為10449多萬,佔全國總人口的8、41%。
42、最早成立的自治區是內蒙古自治區,1947年5月1日成立。
43、最近成立的自治區是西藏自治區日成立。1965年9月1日成立。
44、最早成立的自治州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1950年11月24日成立。
45、白乙化同志是抗日戰爭期間領導平北人民開展抗日斗爭的卓越領導人,他是滿族人。
46、最早成立的自治縣是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1950年5月6日成立。
47、被朱德元帥譽為「壯志難移回漢各族模範,大節不死母子兩代英雄」的回族抗日將領是馬本齋。
48、面積最大的自治區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面積166、04萬平方公里,約占我國國土面積的1/6,同時也是我國礦產資源最豐富的地區。鈹、白雲母、鈉硝石、陶土、蛭石等7種礦的儲量居全國第一。
49、人口密度最小的自治區是西藏自治區,每平方公里僅1.6人,是全國人口密度的1/70。
50、自治民族族別最多的自治地方是雲南省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
51、自治地方數量最多的省份是雲南,共有8個自治州、29個自治縣。
52、自治地方數量最多的民族是苗族,包括6個自治州、21個自治縣。
53、中國民族自治地方155個(包括5個自治區、30個自治州、120個自治縣(旗))。
54、《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明確規定:「在出版物中刊載歧視、侮辱少數民族的內容,情節惡劣,造成嚴重後果的,以直接責任人員,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55、實行區域自治的少數民族人口佔少數民族總人口的71%。11個因人口較少且聚居區域較小而沒有實行區域自治的少數民族中9個建有民族鄉。
56、民族自治鄉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都有區域自治民族的公民擔任主任或者副主任。
57、自治區主席、自治州州長、自治縣縣長全部由區域自治的少數民族公民擔任。
58、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少數民族代表415名,占代表總數的13、91%,高於人口比例5、5個百分點。每個民族都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人口在百萬以上的民族都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59、中外聞名的「雲南白葯」的發明者曲煥章是彝族,他是雲南省江川縣趙官村人。
60、截至2003年底,全國共有民族醫院157個,其中藏族醫院55個,蒙族醫院41個,維族醫院35個,傣族醫院1個,其他民族醫院25個,實有床位5829張。
61、截至2003年底,中國共舉辦7次全國性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62、截至2003年底,中國共建立了13所民族高等院校,主要用於培養少數民族人才。
63、1998年,中國政府開始實施「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到2003年底,共補助資金4、5億元人民幣,解決了117345個行政村的7000多萬村民收聽廣播、收看電視的問題。
64、2003年,中國民族自治地方國內生產總值(GDP)完成10381億元人民幣,首次突破萬億元人民幣大關。1994?2003年,民族自治地方GDP年均增速為9、87%,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近1個百分點。
65、在中國的55個少數民族中,除回族、滿族使用漢語外,其餘53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
66、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朝鮮、滿、蒙古、哈薩克等14個民族的受教育年限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67、民族是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一個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於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共同體。
68、我國的民族特點是:人數多;居住地域廣;混居程度高。
69、清真食品的"四專"是指生產、銷售清真食品的專用運輸車輛、專用計量器具、儲藏容器和加工(儲存、銷售)的專用場地應當保證專用,不得運送、稱量、存放清真禁忌食品或者物品。
70、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是新世紀新階段我國民族工作的主題。
71、我國各民族之間的關系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72、我國憲法明確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
73、全國民族自治地方目前共有5個自治區,30個自治州。
74、1956年,國務院下發了《關於今後在行文中和書報雜志里一律不用「滿清」的稱謂的通知》。
75、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寧波市有42個少數民族,在全市人口中,少數民族人口有33714人,佔全市總人口的0、57%。
76、寧波市新疆班設在寧波中學。
77、建立民族鄉要求少數民族人口在全鄉人口中所佔的比例一般在30%左右(個別特殊的可低於這個比例)。
78、《浙江省少數民族權益保障條例》於2003年3月1日正式施行。
79、《浙江省少數民族權益保障條例》共三十五條。
80、 2005年12月22日-23日,浙江省召開2005年全省民族工作會議暨第三次全省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
81、 寧波市人數較多的少數民族依次為土家族、苗族、壯族、布依族等, 其中以慈溪、餘姚、鄞州和北侖分布較多。
82、 《浙江省少數民族權益保障條例》第九條規定 少數民族人口佔全村總人口百分之30%以上的村,可以經村民會議討論通過,並經所在鄉(鎮)人民政府同意後,報縣(市、區)人民政府認定為民族村,並報省、市民族事務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83、寧波市少數民族聯合會於1988年經批准成立的群眾團體。
84、在我國青海省內礦產資源豐富,有「聚寶盆」之稱的是柴達木盆地。
85、聞名全國的紅(枸杞子)、黃(甘草)、蘭(賀蘭石)、白(灘羊波)、黑(發菜)產於我國寧夏回族自治區。
86、蒙古族的三大歷史名著有《蒙古秘史》、《蒙古黃金史》、《蒙古源流》。
87、《格薩爾王傳》是藏族民間說唱體長篇英雄史詩。
88、「熱瓦甫」、「都它爾」是維吾爾的民間樂器。
89、「三月街」又名「觀音節」,是白族盛大的節日和街期,每年夏歷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在雲南大理城西的點蒼山腳下舉行。
90、壯族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
91、套馬是鄂溫克族傳統體育項目。
92、西藏的布達拉宮始建於公元7世紀,最初是松贊干布為迎娶文成公主修建的宮室,後經多次修築,成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宮堡建築群。
93、在美麗富饒的祖國寶島台灣,世世代代居住著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個成員高山族,在美麗的阿里山和迷人的日月潭,人們常常能聽到他們美妙的歌聲,看到他們動人的舞姿。
94、每年七八月間,蒙古族在草原上舉行那達慕大會,節日期間舉行傳統的摔跤、賽馬和射箭等比賽。
95、「烏蘭牧騎」是蒙古語,意思為紅色文化工作隊由蒙古族於1957年創建。
96、叼羊是塔吉克族最喜愛的一種傳統的群眾性體育運動。
97、賽氂牛是藏族的傳統體育項目,這項活動在牧區半農半牧區較為盛行。
98、盪鞦韆是朝鮮族婦女最喜愛的體育運動之一。
99、木球是在寧夏回族自治區流行的打毛球基礎上改進發展而成的傳統體育項目,它的比賽既有強烈的對抗競爭,又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100、花炮節是湖南、貴州、廣西相毗鄰的侗族地區最熱鬧的傳統節日之一,舉行日期各異,一般在農歷正月初三、二月初二或三月初三。
先把這100條知識看完,然後在自己調整。
6. 請幫忙!!
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過民族識別,截至1979年,經國務院確認,我國除漢族外還有55個民族。
2、《憲法》第52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有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義務。
3、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是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4、民族區域自治是中國共產黨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
5、《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於1984年施行。
6、個人的民族成份,只能依據父或母的民族身份確定。
7、「三個離不開」的思想,即「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間也互相離不開。」
8、1993年9月5日,經國務院批准頒布了《城市民族工作條例》和《民族鄉行政工作條例》。
9、《公務員法》第二十一條規定錄用擔任主任科員以下及其他相當職務層次的非領導職務公務員,採取公開考試、嚴格考察、平等競爭、擇優錄取的辦法。民族自治地方依照前款規定錄用公務員時,依照法律和有關規定對少數民族報考者予以適當照顧。
10、《城市民族工作條例》第13條:「城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實際需要,合理設置清真飯店和清真食品生產加工、供應網點,並在投資貸款、稅收等方面給予扶持。
11、民族自治地方的政府主要領導由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擔任。
12、國務院主管民族事務的職能部門是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13、民族村、民族居委會的建立,由市、縣人民政府批准。
14、國家尊重少數民族的喪葬習俗,實行土葬的,應在指定地點埋葬。對自願實行喪葬改革的,他人不得干涉。
15、民族自治地方指在我國少數民族聚居地方為實行民族區域自治而建立的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
16、我國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64、5%。
17、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特點主要表現為「多、長、大、廣、窮。」
18、全世界大大小小的民族大致有2700個,上億人口的民族有7個,即漢人、印度斯坦人、美利堅人、俄羅斯人、孟加拉人、日本人和巴西人。
19、根據我國少數民族分布的現狀,劃定民族地區的范圍主要包括5個自治區以及少數民族人口比重較大、成份較多的雲南、貴州、青海三省。
20、我們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交錯居住的情況,是經過數千年間民族的人口遷移、調動而逐漸形成的。
21、到2003年底,中國有22個少數民族使用28種本民族文字。
22、按照回族等少數民族的飲食習慣,屠宰、加工、製作的符合清真要求的飲食、副食品、食品。清真飲食、清真副食品、清真食品,簡稱為"清真三食"。
23、畲族是浙江世居的少數民族。
24、我國最早成立的自治區是內蒙古自治區。
25、漢族是我國分布最廣的一個民族,全國2000多個縣(市)幾乎都有分布。
26、壯族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
27、蒙古族有「游牧民族」之稱。
28、烏蘭牧騎是內蒙古的一種文藝組織形式,意為「紅色文化工作隊「。文藝節目大多根據當地群眾的選進事跡,自編自演,形式多樣,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
29、跳板是朝鮮族的婦女傳統體育活動之一,多在元宵、端午和中秋等節日舉行。
30、我國最大的自治區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面積160多萬平方公里。
31、據2000年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人口在100萬以上的民族有18個:蒙古族、回族、壯族、維吾爾族、藏族、苗族、彝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薩克族、傣族、黎族。人口在1萬以下的民族有7個:高山族、塔塔爾族、獨龍族、鄂倫春族、赫哲族、門巴族、珞巴族。
32、我國第一位征服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少數民族運動員是藏族的貢布。
33、我國最早的航海家鄭和是回族人。
34、1999年3月我國政府任命的駐菲律賓大使傅瑩,是建國以來蒙古族的第一位女大使,也是新中國少數民族第一位女大使。
35、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的作者是朝鮮族的音樂家鄭律成。
36、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並稱為伊斯蘭教三大節日,是我國回、維吾爾等少數民族的盛大節日。
37、回族、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塔吉克族、塔塔爾族、柯爾克孜族、東鄉族、保安族、撒拉族、哈薩克族是我國信仰伊斯蘭教的十個少數民族。
38、開齋節期間,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的公民均放假一天,工資照發。
39、參加鄧小平、張運逸等同志領導的百色起義的壯族領袖人物是韋撥群。
40、被朱德無帥譽為「壯志難移回漢各族模範,大節不死母子兩代英雄的是馬本齋。毛澤東書寫輓詞的內容是:馬本齋同志不死。
41、據2000年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我國55個少數民族的總人口為10449多萬,佔全國總人口的8、41%。
42、最早成立的自治區是內蒙古自治區,1947年5月1日成立。
43、最近成立的自治區是西藏自治區日成立。1965年9月1日成立。
44、最早成立的自治州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1950年11月24日成立。
45、白乙化同志是抗日戰爭期間領導平北人民開展抗日斗爭的卓越領導人,他是滿族人。
46、最早成立的自治縣是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1950年5月6日成立。
47、被朱德元帥譽為「壯志難移回漢各族模範,大節不死母子兩代英雄」的回族抗日將領是馬本齋。
48、面積最大的自治區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面積166、04萬平方公里,約占我國國土面積的1/6,同時也是我國礦產資源最豐富的地區。鈹、白雲母、鈉硝石、陶土、蛭石等7種礦的儲量居全國第一。
49、人口密度最小的自治區是西藏自治區,每平方公里僅1.6人,是全國人口密度的1/70。
50、自治民族族別最多的自治地方是雲南省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
51、自治地方數量最多的省份是雲南,共有8個自治州、29個自治縣。
52、自治地方數量最多的民族是苗族,包括6個自治州、21個自治縣。
53、中國民族自治地方155個(包括5個自治區、30個自治州、120個自治縣(旗))。
54、《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明確規定:「在出版物中刊載歧視、侮辱少數民族的內容,情節惡劣,造成嚴重後果的,以直接責任人員,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55、實行區域自治的少數民族人口佔少數民族總人口的71%。11個因人口較少且聚居區域較小而沒有實行區域自治的少數民族中9個建有民族鄉。
56、民族自治鄉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都有區域自治民族的公民擔任主任或者副主任。
57、自治區主席、自治州州長、自治縣縣長全部由區域自治的少數民族公民擔任。
58、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少數民族代表415名,占代表總數的13、91%,高於人口比例5、5個百分點。每個民族都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人口在百萬以上的民族都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59、中外聞名的「雲南白葯」的發明者曲煥章是彝族,他是雲南省江川縣趙官村人。
60、截至2003年底,全國共有民族醫院157個,其中藏族醫院55個,蒙族醫院41個,維族醫院35個,傣族醫院1個,其他民族醫院25個,實有床位5829張。
61、截至2003年底,中國共舉辦7次全國性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62、截至2003年底,中國共建立了13所民族高等院校,主要用於培養少數民族人才。
63、1998年,中國政府開始實施「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到2003年底,共補助資金4、5億元人民幣,解決了117345個行政村的7000多萬村民收聽廣播、收看電視的問題。
64、2003年,中國民族自治地方國內生產總值(GDP)完成10381億元人民幣,首次突破萬億元人民幣大關。1994?2003年,民族自治地方GDP年均增速為9、87%,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近1個百分點。
65、在中國的55個少數民族中,除回族、滿族使用漢語外,其餘53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
66、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朝鮮、滿、蒙古、哈薩克等14個民族的受教育年限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67、民族是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一個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於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共同體。
68、我國的民族特點是:人數多;居住地域廣;混居程度高。
69、清真食品的"四專"是指生產、銷售清真食品的專用運輸車輛、專用計量器具、儲藏容器和加工(儲存、銷售)的專用場地應當保證專用,不得運送、稱量、存放清真禁忌食品或者物品。
70、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是新世紀新階段我國民族工作的主題。
71、我國各民族之間的關系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72、我國憲法明確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
73、全國民族自治地方目前共有5個自治區,30個自治州。
74、1956年,國務院下發了《關於今後在行文中和書報雜志里一律不用「滿清」的稱謂的通知》。
75、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寧波市有42個少數民族,在全市人口中,少數民族人口有33714人,佔全市總人口的0、57%。
76、寧波市新疆班設在寧波中學。
77、建立民族鄉要求少數民族人口在全鄉人口中所佔的比例一般在30%左右(個別特殊的可低於這個比例)。
78、《浙江省少數民族權益保障條例》於2003年3月1日正式施行。
79、《浙江省少數民族權益保障條例》共三十五條。
80、 2005年12月22日-23日,浙江省召開2005年全省民族工作會議暨第三次全省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
81、 寧波市人數較多的少數民族依次為土家族、苗族、壯族、布依族等, 其中以慈溪、餘姚、鄞州和北侖分布較多。
82、 《浙江省少數民族權益保障條例》第九條規定 少數民族人口佔全村總人口百分之30%以上的村,可以經村民會議討論通過,並經所在鄉(鎮)人民政府同意後,報縣(市、區)人民政府認定為民族村,並報省、市民族事務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83、寧波市少數民族聯合會於1988年經批准成立的群眾團體。
84、在我國青海省內礦產資源豐富,有「聚寶盆」之稱的是柴達木盆地。
85、聞名全國的紅(枸杞子)、黃(甘草)、蘭(賀蘭石)、白(灘羊波)、黑(發菜)產於我國寧夏回族自治區。
86、蒙古族的三大歷史名著有《蒙古秘史》、《蒙古黃金史》、《蒙古源流》。
87、《格薩爾王傳》是藏族民間說唱體長篇英雄史詩。
88、「熱瓦甫」、「都它爾」是維吾爾的民間樂器。
89、「三月街」又名「觀音節」,是白族盛大的節日和街期,每年夏歷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在雲南大理城西的點蒼山腳下舉行。
90、壯族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
91、套馬是鄂溫克族傳統體育項目。
92、西藏的布達拉宮始建於公元7世紀,最初是松贊干布為迎娶文成公主修建的宮室,後經多次修築,成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宮堡建築群。
93、在美麗富饒的祖國寶島台灣,世世代代居住著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個成員高山族,在美麗的阿里山和迷人的日月潭,人們常常能聽到他們美妙的歌聲,看到他們動人的舞姿。
94、每年七八月間,蒙古族在草原上舉行那達慕大會,節日期間舉行傳統的摔跤、賽馬和射箭等比賽。
95、「烏蘭牧騎」是蒙古語,意思為紅色文化工作隊由蒙古族於1957年創建。
96、叼羊是塔吉克族最喜愛的一種傳統的群眾性體育運動。
97、賽氂牛是藏族的傳統體育項目,這項活動在牧區半農半牧區較為盛行。
98、盪鞦韆是朝鮮族婦女最喜愛的體育運動之一。
99、木球是在寧夏回族自治區流行的打毛球基礎上改進發展而成的傳統體育項目,它的比賽既有強烈的對抗競爭,又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100、花炮節是湖南、貴州、廣西相毗鄰的侗族地區最熱鬧的傳統節日之一,舉行日期各異,一般在農歷正月初三、二月初二或三月初三。
7. 雲南省建設民族文化強省戰略措施是什麼
具體請參閱《雲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設綱要》 四、保障措施和實施對策 24.建立組織領導協調機制和聯席會議制度。民族文化大省建設實行與精神文明建設相一致的各級黨委、政府負總責,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進行指導、組織和協調,各部門齊抓共管,各負其責,人大、政協督促推動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辦公室設在省委宣傳部。黨政各職能部門要在民族文化大省建設領導機構及其辦公室的指導協調下,動員組織全社會的力量積極參與民族文化大省建設。同時,建立組織協調聯席會議制度,負責對重大問題進行協調和決策。各地州市縣也要建立相應的機制和制度。 25.加強領導目標責任制和工作會議、獎勵制度。各級黨委、政府主要領導要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要把民族文化大省建設納入「十五」計劃和經濟社會發展長遠規劃。要在年度計劃中提出具體的分解目標、任務和措施,年終總結時進行認真分析和評價。建立民族文化大省建設工作會議制度,定期召開會議,及時研究解決問題。建立表彰獎勵制度,定期表彰獎勵為民,族文化大省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個人,設立專項獎勵資金,獎勵優秀文化人才和優秀藝術作品。對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及其傳承人進行命名,對各種藝術門類傑出人才授予稱號。 26.加大公益性文化事業和基礎設施投入。制定《雲南省公益性文化事業發展條例》,加強廣播電視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廣播電視人口有效覆蓋率,加強博物館、圖書館、群藝館、文化館、科技館、青少年宮、體育場(館)等公共文化設施建設。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國發119跖]37號文件精神,對經濟落後地區的公益性文化事業建設,給予特殊傾斜。省里已出台的扶持文化事業發展的有關政策,「十五」期間繼續執行。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要納入城鎮建設總體規劃,歷史文化名城和文物遺產相對豐富的地區,要從城市維護費中劃撥一定比例用於文物保護;城市新建小區要按建築造價的一定比例配套建設公共文化設施。設立貧困地州國家級貧困縣「兩館二站」建設專項資金,各級政府也要配套一定資金,集中解決貧困地州國家級貧困縣的圖書館、文化館和鄉文化站修擴建問題。設立文化精品創作扶持資金,扶持省內外文化工作者圍繞雲南題材的精晶創作。 27.大力拓寬投融資渠道。各級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完善公共財政支持公益性文化建設的政策,每年的文化投入根據財政狀況作相應增加;適當增加財政資金在文化產業領域的投資額,引導社會資金投向,並積極爭取國家資金支持。引導信貸資金投入,逐步增加對有潛力、有效益項目的貸款額度,在國家規定的范圍內,吸引國際金融資金投入我省的文化建設;積極探索利用外資辦文化產業的有效途徑。以政府支持、社會贊助的方式建立並壯大民族文化發展基金會,吸收利用社會資金成立雲南文化投資公司、文化資產經營公司等機構,積極創造條件發行民族文化彩票,鼓勵支持文化產業集團上市。充分運用土地、稅收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進一步調動社會力量辦文化事業的積極性,吸引各方力量對文化建設投資或捐贈。 28.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政府主要實行以政策指導、法規約束、信息服務、檢查監督為主要內容的宏觀管理,把部分微觀文化行政管理職能賦予行業組織,使政府的宏觀調控與行業組織的微觀管理有機結合。推進文化事業單位內部機制的改革,制定政策促進非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向產業實體轉化;引入競爭機制,積極推進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改革步伐。規範文化產業單位的組織形式,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進行股份制改造,形成科學的法人治理結構和經營管理制度;鼓勵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實體通過資產重組,實施全新的現代管理模式,推動文化事業的繁榮和文化產業的規模化發展。 29.建立健全文化產業發展機制。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以資本為紐帶、政府宏觀調控、多種所有制形式並存的文化產業發展機制,引導、培育和發展文化市場;遵循市場規律,優化資源配置,鼓勵多種投資主體興辦多種形式的文化產業。採取政策措施,調整文化產業資產存量結構和文化產業結構,建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有利於促進和有效利用人力資本的分配、激勵和約束機制。建立各級各類文化行業協會,形成行業自律機制。制定文化資源保護、開發和利用政策,扶持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文化產業,促進各具特色的文化產業協調發展。鼓勵文化產業單位加強對外合作與交流,吸收國內外先進管理經驗,發展外向型文化產業。加快文化產業中介代理服務機構的建設,建立文化經紀人、獨立製片人制度和項目建設招投標制度。 30.培養造就高素質的民族文化隊伍。要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的民族文化隊伍;造就一支事業心強、有真才實學的民族文化創作和研究隊伍;造就一支善經營、懂管理、守法紀的文化企業家和經營者隊伍。制定《雲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設人才培養規劃》,指導全省文化隊伍建設。各級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在充分調動現有人才積極性的同時,廣開渠道,引才納賢。在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設立重點院系、重點學科、重點專業,建立民族文化大省人才培養基地,有組織、有計劃地大力培養高素質人才;創辦民族民間傳習館(班),促進特殊文化人才的成長;保護好高齡民族文化傳承人,培養中青年文化傳承人。改革文化企事業單位的職稱、人事、工資、福利制度,引入競爭機制,充分發揮人才的創造性作用。培育文化人才市場,用市場手段合理配置人才,使用人才。 31.加強民族文化科學研究和決策咨詢。建立和完善民族文化研究體系,建立全省民族文化學科重點科研基地和民族文化信息庫,強化雲南民族文化建設中理論與實踐重大問題的研究。加大民族文化科研經費投入,保證各項研究工作高質量展開。成立雲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設專家咨詢委員會,為發展民族文化事業的科學決策服務。 32.加強文化建設的立法工作,嚴格執法,為民族文化大省建設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在嚴格執行國家頒布的一系列法律法規的前提下,根據我省實際,制定有利於民族文化大省建設的法規和條例,重點是制定和完善文化資源、文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法規;制定和實施文化領域的有關工作條例,建立和完善文化領域宏觀調控和管理的各種法規制度,制定和完善文化市場管理的各項有關法規制度。認真貫徹《雲南省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加強法制教育,加強文化法規知識的宣傳普及,培育公民的法制觀念,增強守法自覺性。建立文化市場執法責任制度,建立·—支高素質的文化市場執法隊伍,依法加強對文化市場的科學化、規范化管理,促進文化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33.切實加強民族文化大省建設工作。建設民族文化大省是一項前所未有的事業,需要各級黨委、政府和各族人民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統一認識,積極推動。各級黨委、政府要按照本《綱要》的精神和要求,認真制定本地方、本部門的有關規劃和措施。各級各種新聞媒體要加大有關民族文化大省建設內容的宣傳力度。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把建設民族文化大省的戰略目標變成全省人民的具體實踐,努力把雲南建設成為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社會文明、民族團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
8. 少數民族傳統文化
獻哈達:獻哈達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種禮節。婚喪嫁娶、民俗節慶、拜會尊長、拜佛,迎送賓客等等場合,通常都要獻哈達。哈達是一種生絲製品,長短不一,獻哈達是對人表示純潔、誠心、忠誠的意思。自古以來,藏族認為白色象徵純潔、吉利,所以哈達一般是白色的。
敬酒茶:到藏族人家做客,主人便會敬酒,一般是青稞酒。青稞酒是不經蒸餾、近似黃酒的水酒,度數十五度至二十度。敬獻客人時,客人須先啜三口,每喝一口主人都要摻滿,最後再喝乾一滿杯。喝茶則是日常的禮節,客人進屋坐定,主婦或子女會來倒酥油茶,但客人不必自行端喝,得等主人捧到你面前才接過去喝,這樣,才算懂得禮貌。
打招呼:與藏族人打招呼時,一般在其名字後面加一個"啦"字,以示尊稱,行路時,不搶在他人前面,相遇必先禮讓。其次,在飲食方面,還有食不滿口,嚼不出聲,喝不作響等規矩。
西雙版納是中國小乘佛教集中之地,因此,傣族的風俗禁忌大多與佛教有關,到西雙版納旅遊應該注意的有以下幾點:遇上傣族群眾在祭祀寨神時,千萬別進寨子。不能摸小和尚的頭。進寺廟參觀一定要脫鞋。 進了傣族群眾家,千萬不能窺看主人的卧室,也不能從或堂的三角架上跨過。蒙古族熱情好客,講究禮貌。他們以蒙古包為中心的待客禮儀,主客之間都要有許多規矩,要分別遵守。
主人迎客要立於門外西側;要「淺茶滿酒」;佳宴是手抓肉或全羊席;送客要送到包外或邊界,要扶客人上馬,目送客人走出一段後方可返回包房。
人應在包房後下馬;勿手持馬鞭進入包房;不要踢打牲畜,不得騎馬闖入羊群,不得追打獵犬和看家犬;不要稱贊主人的孩子和牲畜;未經允許不要進入包房;在包房內不要隨便就坐,不能蹲,不能將腿伸向西北方或爐灶,不要吐痰,不要從主人的衣帽、枕頭、被褥上跨過;出入包房不要踩踏門欄;不要用煙竿、筷子、剪刀指別人的頭部;禮品要成雙,送接禮品用雙手,忌用單手,更忌左手接禮;告辭時從左側離開包房,出門後,不應馬上上馬或上車等。
苗族講究真情實意,非常熱情,最忌浮華與虛偽。
主人路遇客人不搶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談中用敬語稱呼;迎客要穿節日服裝;對貴客要到寨外擺酒迎候;客人到家門,男主人要叫門,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開門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樓;宴會上以雞、鴨待客為佳餚,尤以心、肝最貴重,要先給給客人或長者,客人則分給眾人享用,次序是先長後幼。客人不要稱主人「苗子」,他們喜自稱「蒙」;禁殺狗、打狗,不吃狗肉;不能坐苗家祖先神位的地方,火炕上三角架不能用腳踩;不許在家或夜間吹口哨;不能拍了灰吃火烤的糍耙;嬉鬧時不許用帶捆苗家人;遇門上懸掛草帽、樹枝或婚喪祭日,不要進屋;路遇新婚夫婦,不要從中間穿過等。
藏族是信奉喇嘛教的民族,以敬獻哈達作為普遍而又尊貴的禮節。敬獻動作因客人身分而異:對尊者,長輩,要舉雙手過頂;對平輩,只要雙手送到對方手上;對晚輩則系在他們頸上。獻哈達都必須鞠躬,不得用手接送。客人來訪主人要在門外迎接,對尊、長者要脫帽彎腰45度,見平輩稍微低下就可;敬獻奶茶、酥油茶或青稞酒有敬三杯的習俗,客人不可拒絕,喝三杯之間還有許多細微的講究;送客要讓客人走在前,為客人牽馬備鞍。
主要禁忌有:不可觸摸佛像、佛供、經書、鍾鼓、活佛身軀和佛徒佩帶的佛珠,因為都是聖物;男坐左邊,女坐右邊,不可混坐;家有病人或產婦,不得進入。
維吾爾族待人接物很講禮貌。路遇長者或賓朋,手按胸部中心,向前傾斜30度;來客,全家出迎,爾後女主人托盤端上茶水敬客;老人吃飯或到別人家做客,要做「都瓦」(一種雙手摸臉的祝福)。
維吾爾族的飲食禁忌與伊斯蘭教相同。他們忌用單手接送禮物;忌穿短褲、短小衣物外出;睡覺時禁頭動腳西,禁四肢平伸仰卧。做客時洗手不可將濕手亂甩;不能在長者就座之前入坐;吃抓飯不要用手亂抓或抓了再放回去;吃剩殘物不要亂扔;用餐時不要從餐布或主人面前跨過;不要當著主客的面吐痰、擤鼻涕等。
9. 為什麼保護民族風俗文化
第一首先要認識什麼才是優秀的傳統文化。一是價值觀二是藝術三是風俗迴文化。價值觀取於答,儒家,藝術取於唐宋,風俗取於唐宋(除陳規陋習)
第二要明白歷史發掘我民族先輩的光榮歷史,比如除少數民族政權,的經濟繁榮,文化繁榮,科技繁榮,藝術繁榮。樹立民族自信心。
發揚傳統文化有利於民族與國家的認同感。比如台灣問題,就是文化的空白所造成的。傳統文化首先應該是好的,是美的。看現在國內盛行之風,第一俗不可耐。第二沒有優秀文化。第三找不到文化之美。只有文化是好的,是美的,才有人喜歡。才對這個國家有感覺,才能有民族自信心,才會愛國。其次,歷史對傳統文化的作用是強大的。法國人為什麼自豪,一是文化二是歷史。古人雲欲要滅其族必先滅其史。歷史是一個民族存在的標志。而價值觀,思想文化,要符合歷史潮流地進步而改變,但主幹還是不能變的,就是儒家的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