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殯葬管理條例
⑴ 2008年黑龍江省建國前工人喪葬費標准
我國大部分地區單獨設立:機關事業養老保險中心。
機關事業養老保險政策咨詢(舉例:河北省邯鄲市)
1、當前哪些單位和人員應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
機關事業單位勞動合同制工人,差額撥款事業單位和自收自支事業單位職工,進入人才市場的流動人員,事業單位聘用人員及駐邯部隊事業單位工作人員。
2、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費的籌集原則是什麼?費率是多少?
養老保險費的籌集原則是:「以支定收,略有節余,留有部分積累」,年積累規模一般為一至兩個月的養老金支出。依照「國家或單位和個人共同合理負擔」的原則,目前,我市確定繳費比例為27%,其中單位按職工工資總額的20%繳費,個人按本人繳費工資的7%繳費,流動人員按27%的費率由個人負擔繳費額。
3、繳費工資基數如何確定?
(一)按照冀勞社[2002]47號文件規定,列入繳費基數的工資項目包括:(1)基礎工資;(2)職務工資;(3)級別工資;(4)工齡工資;(5)崗位工資;(6)技術等級(職務)工資;(7)津貼(活工資部分);(8)保留津貼補貼;(9)燃料補貼;(10)職務津貼;(11)獎金;(12)特殊行業補貼;(13)地區津貼;(14)住房補貼、加班加點工資。
(二)流動人員的繳費基數,最低不得低於人事部門核準的本人檔案工資。
(三)聘用人員的繳費基數,按本人實發工資總額計算,最低不能低於社會平均工資的60%,最高不能高於社會平均工資的300%。
4、機關事業養老保險費如何繳納?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實行「月報月審」制度,各參保單位必須及時足額繳納,按月結算,對未按規定繳納的,按國務院發布的《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對單位實施處罰,從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2‰的滯納金,滯納金並入養老保險基金。
參保單位一年不申報,視為自動退保。不按規定申報,社保機構不予撥付離退休費用。對有能力繳費而拒不繳費的單位,停辦一切養老保險手續,超過6個月的按退保處理。
5、社會保險機構應負擔的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養老金項目有哪些?
社保機構負擔的參保單位離退休人員的養老金項目包括:(1)國家、省現行規定的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費;(2)軍隊服務津貼;(3)保留津貼補貼;(4)燃料補貼;(5)職務津貼;(6)勞模榮譽津貼;(7)教齡津貼;(8)護齡津貼;(9)一至二個月生活補貼;(10)護理費;(11)交通費;(12)喪葬費;(13)個人帳戶補償金。統籌項目內的養老金由機關事業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發放,統籌項目外的部分按原經費渠道發放。
6、個人帳戶補償金如何計發?
按冀勞社辦[2000]127號文件規定:個人帳戶補償金按個人帳戶儲存額中個人繳費部分(含利息)除以120的標准計發,不足5元的按5元發給,大於5元的按實際發生額發給。如國家出台新的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辦法,按國家有關政策執行。
7、參保的勞動合同制職工和固定職工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在辦理退休時有什麼不同?
勞動合同制職工達到國家規定退休年齡且累計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滿十五年的,當月辦理退休手續,次月起享受養老保險待遇;達到國家規定退休年齡累計繳費不滿十五年的,不按月享受養老保險待遇,將其個人帳戶全部儲存額,或者按繳納養老保險費年限每滿一年發給兩個月的本人繳費期間最高一年的月平均繳費工資的標准,一次性支付給個人,同時終止養老保險關系。
參加養老保險的國家固定職工,達到國家規定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十年,當月辦理退休手續,次月起享受養老保險待遇;達到國家規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滿十年的,不按月享受養老保險待遇,將其個人帳戶全部儲存額或者按繳納養老保險費年限每滿一年發給兩個月的本人繳費期間最高一年的月平均繳費工資的標准,一次性支付給本人,同時終止養老保險關系。
8、勞動合同制職工接續繳費年限如何補繳養老保險費?
勞動合同制職工以繳費年限計發養老金。其中退伍士兵、下鄉知識青年招錄為勞動合同制職工的,其軍齡、下鄉期間視作繳費年限。臨時工轉招勞動合同制職工後,按照規定接續的1986年9月30日前的連續工齡,視做繳費年限,1986年10月1日以後的工作年限,未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按現工資、現比例補繳。
71、由企業調入機關事業單位職工續保有哪些特殊規定?
按邯勞社[2001]30號文件規定,由企業調入機關事業單位,一年內到達退休年齡的,社保機構不予接收其養老保險關系,不享受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待遇;一年以上五年以內達到退休年齡的,機關事業社保機構可接收其養老保險關系,辦理退休時按照企業養老保險計發辦法計發退休待遇。
9、在勞動人事代理機構託管檔案人員如何參保?
(一)凡在我市各級勞動保障部門的職業介紹服務中心、人事部門的人才交流服務中心(以下統稱「勞動人事代理機構」)託管人事檔案的人員,均應按照有關規定參加養老保險,繳納養老保險費。
(二)用人單位統一委託勞動人事代理機構代管本單位人員人事檔案的,應按照用人單位的性質參加養老保險。屬於企業性質的,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按照企業繳費標准和辦法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屬於事業性質的,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按照我省規定的事業單位繳費標准和辦法繳納養老保險費。其人員達到國家法定退休年齡後,按照相應的制度辦法計發養老保險待遇。
(三)原屬國家機關或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分流自謀職業。辭職或者因開除、辭退等原因與單位脫離工作關系後,個人委託勞動人事代理機構代管檔案的,可以繼續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按照《河北省流動人員養老保險實施辦法》(冀人發字[1996]33號)的有關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也可以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按照城鎮個體工商戶的繳費標准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按照城鎮個體工商戶繳費標准繳費的,其本人在我省實行企業職工個人繳費以前按照國家規定計算的連續工齡可以視同繳費年限,與在原單位參加機關事業養老保險的個人繳費年限和以後按照城鎮個體工商戶標准繳費的實際繳費年限合並計算,到達國家法定退休年齡,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照企業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計發養老保險待遇。
(四)原屬企業職工與單位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後自謀職業,個人委託勞動人事代理機構代管人事檔案的,應當繼續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按照城鎮個體工商戶的繳費標准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計發退休待遇時,其在企業的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與以後的實際繳費年限合並計算;如重新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應按照《河北省流動人員養老保險實施辦法》規定,重新繳費年限達十五年以上的,在按照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計發辦法計發退休待遇時,原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可以合並計算。
(五)大中專畢業生沒有明確勞動關系或工作關系,委託勞動人事代理機構代管人事檔案的,可以選擇參加機關事業養老保險,也可以參加企業養老保險,並按照相應的制度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有明確勞動關系或工作關系的,必須按照確定勞動關系或工作關系的單位性質,參加相應的養老保險。
(六)勞動人事代理機構應當及時為託管檔案人員辦理參加養老保險和繳納養老保險費手續,可以讓託管檔案人員自己到指定的養老保險經辦機構繳納養老保險費,也可以統一代辦繳納養老保險費。代辦繳納的養老保險費應按照不同的制度范圍及時解繳到相應的養老保險經辦機構。
(七)在勞動人事代理機構託管檔案的人員,就業或者重新就業並將人事檔案轉移到就業或者重新就業的單位後,應按照就業或者重新就業單位的性質繼續參加養老保險、繳納養老保險費,前後繳費年限合並計算,達到國家法定退休年齡時,按照退休時所在單位的養老保險制度計發養老保險待遇。
(八)在勞動人事代理機構託管檔案人員參保期間調動工作或者死亡的,其養老保險關系轉移和基金支付問題,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按照省政府冀政[1998]1號等文件規定辦理;參加機關事業養老保險的,按照省勞動保障廳冀勞社辦[2000]127號和冀勞社辦[2000]200號文件規定辦理。
(九)在勞動人事代理機構託管檔案人員達到國家法定退休年齡後,由勞動人事代理機構將其檔案報送所隸屬的同級勞動保障或人事行政部門辦理退休審批手續,由託管檔案人員最後一次繳納養老保險費的養老保險經辦機構支付養老保險待遇。
10、機關事業單位聘用人員如何參保?其退休待遇如何計發?
《河北省機關事業單位聘用人員基本養老保險暫行辦法》規定:
(1)聘用人員是指機關事業單位人事部門招聘並簽定聘用合同的人員(不含已退休人員和返聘人員)
(2)基本養老保險遵循權利與義務相對應、公平與效率相統一的原則,其業務由機關事業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具體經辦。
(3)基本養老保險費按照以支定收的原則,合理確定繳費比例,由用人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繳費基數為本人當月實發工資總額,最低不能低於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60%,最高不能超過社會平均工資的300%,單位繳費比例為20%,個人繳費比例目前為7%。用人單位按月申報繳納;聘用人員與用人單位解除聘用合同的,用人單位應及時申請辦理停保手續。養老保險個人帳戶管理辦法按《河北省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個人帳戶管理暫行辦法》(冀勞社辦[2000]127號)規定執行。
(4)聘用人員終止聘用合同,中斷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其個人帳戶予以保留。再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可以合並計算,個人帳戶儲存額不間斷計息。
聘用人員與用人單位終止聘用合同後,跨統籌范圍又重新參加工作,按照河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關於河北省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管理暫行辦法幾個具體問題補充意見的通知》(冀勞社辦[2000]200號)規定,辦理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手續,繳費年限可合並計算。
(5)聘用人員被招收為勞動合同制工人的,其繳費年蘅珊喜⒓撲恪?
(6)聘用人員在崗死亡後,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儲存額個人繳費部分及利息,一次性發給其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
(7)聘用人員可以按現行繳費基數和比例補繳從單位聘用之日起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含利息)。
(8)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計發辦法為:
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可以退休,並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聘用人員出生時間以原始人事檔案記載為准,沒有人事檔案的,以戶口本注冊的出生時間為准。繳費年限以養老保險手冊以及個人帳戶對帳單為依據。
聘用人員到達退休年齡後,實際繳費年限滿15年及其以上的可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計發的項目包括:基本養老金、補貼性養老金和喪葬補助費。
基本養老金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兩部分,基礎養老金按上年度當地職工月社會平均工資的20%計發,個人帳戶養老金按個人帳戶儲存額(含利息)除以120計發。聘用人員到達退休年齡後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一次性將其個人帳戶儲存額及利息全部支付給本人,同時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在國家出台統一的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政策之前,暫給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的聘用人員加發補貼性養老金,即:參加機關事業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的,基礎養老金在原計發標準的基礎上再提高5%,繳費超過15年的,每增加一年再提高0.7%。國家出台新的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政策後,按國家政策執行。
聘用人員退休後基本養老金的調整,依照機關事業退休人員增加退休費的幅度來調整。
聘用人員在領取基本養老金期間被勞動教養、判刑的,在勞動教養、服刑期間停發養老金,勞動教養及服刑期滿經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審查認定後可恢復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聘用人員退休後死亡,一次性發給其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喪葬補助費400元。
11、機關事業單位欠繳養老保險費,其職工辦理退休有哪些規定?
對達到國家規定退休年齡准備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的人員,其所在單位和個人欠繳養老保險費的,應在補清所欠費用後,全額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無力補繳所欠費用的,在計發養老金時按每欠一個月養老保險費,其養老金總額核減1%。單位和個人所欠養老保險費補繳完整以後,從補繳之月起恢復核減前的養老金標准,並將已核減的養老金部分全額一次性補發。
12、職工按提前退休工種退休和病退有哪些新規定?
機關事業單位參保職工按提前退休工種退休和病退人數嚴格控制在本單位當年應退休人數的10%以內,不得超出。按因病提前退休,每提前一年減退休待遇的2%,社保機構在支付退休待遇前要對這些退休人員進行復查,不符合條件的要停發退休金。
13、事業單位轉制後如何參保?
按照河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關於事業單位轉制後養老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冀勞社[2000]68號)及河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河北省人事廳《關於完善和規范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冀勞社[2002]47號)兩個文件的精神:參保單位在機構改革中被撤消或通過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資合作、兼並出售、分立、破產等形式對產權進行重組的,該單位在職人員和離休、退休、退職人員的各項社會保險待遇和養老保險費用,參照《河北省國有小型企業改革中國有資產處置暫行辦法》冀國資金字[1998]第63號和冀勞[1999]1號文件精神辦理。欠繳養老保險的費用和離休、退休、退職人員的養老保險金計算到70周歲的費用,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一次性完整補繳,以保障在職人員和離休、退休、退職人員養老保險待遇不受損失。
轉制前已經參加機關事業基本養老保險統籌的單位,從轉制之日起轉入企業基本養老保險統籌范圍,單位轉制後養老保險關系轉移和業務交接期限從轉制之日起至轉移交接完畢,最長為三個月。
14、事業單位中執行技術崗位和管理崗位工資的工人如何辦理退休?
事業單位的工人,在管理工作崗位或專業技術崗位上,執行事業管理人員或專業技術人員工資標准,工作滿10年及其以上達到退休年齡時,按幹部退休年齡辦理退休。
15、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年終一次性生活補貼該由誰來發?
按冀勞社辦[2003]125號文規定,不屬於基本養老保險統籌范圍,應由原經費渠道解決發放。
[注]以上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內容所依據的政策法規是:
(1)河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河北省人事廳《關於完善和規范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冀勞社[2002]47號);
(2)邯鄲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邯鄲市人事局《關於轉發冀勞社[2002]47號文件的通知》(邯勞社[2002]23號);
(3)河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關於事業單位轉制後養老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冀勞社[2000]68號);
(4)河北省和社會保障廳《關於印發〈河北省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個人帳戶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冀勞社辦[2000]127號);
(5)河北省勞動和社會保險廳《關於在勞動人事代理機構託管檔案人員養老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冀勞社[2001]38號);
(6)邯鄲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邯鄲市人事局《關於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工作幾個問題的通知》(邯勞社[2001]30號);
(7)河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河北省人事廳、河北省財政廳《關於印發〈河北省機關事業單位聘用人員基本養老保險暫行辦法〉的通知》(冀勞社[2003]42號);
(8)河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河北省財政廳、河北省人事廳、河北省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關於職工在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之間流動時社會保險關系處理的實施意見》(冀勞社[2001]96號);
(9)河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關於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後養老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冀勞社辦[2001]275號);
(10)河北省機關事業社會保險局《對廊坊市機關事業社會保險所〈關於執行冀勞社[2002]47號文件有關問題的請示〉的批復》(冀機社險[2003]4號);
(11)河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河北省財政廳《對衡水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財政局〈關於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年終一次性獎勵是否納入養老保險統籌范圍的請示〉的批復》(冀勞社辦[2003]125號)。
⑵ 黑龍江省殯葬管理規定的第六章 附 則
第三十九條華僑、港澳台同胞以及外國人的殯葬事宜,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版
第四十條殯葬設施、殯葬用品和殯權葬服務的價格標准,由縣級以上民政部門和物價部門共同制定。
第四十一條本規定自2000年4月1日起施行。1985年6月20日省政府《關於殯葬管理的實施辦法》同時廢止。
⑶ 入黑龍江公安英烈公墓要什麼手續
當事人可以參照以下規定確定相關程序,根據《烈士安葬辦法 》第一條 為了褒揚烈士,做好烈士安葬工作,根據《烈士褒揚條例》,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烈士在烈士陵園或者烈士集中安葬墓區安葬。
烈士陵園、烈士集中安葬墓區是國家建立的專門安葬、紀念、宣傳烈士的重要場所。
第三條 確定烈士安葬地和安排烈士安葬活動,應當徵求烈士遺屬意見。
烈士可以在犧牲地、生前戶口所在地、遺屬戶口所在地或者生前工作單位所在地安葬。烈士安葬地確定後,就近在烈士陵園或者烈士集中安葬墓區安葬烈士。
第四條 運送烈士骨灰或者遺體(骸),由烈士犧牲地、烈士安葬地人民政府負責安排,並舉行必要的送迎儀式。
烈士骨灰盒或者靈柩應當覆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需要覆蓋中國共產黨黨旗或者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的,按照有關規定執行。國旗、黨旗、軍旗不同時覆蓋,安葬後由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單位保存。
第五條 烈士安葬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舉行烈士安葬儀式。烈士安葬儀式應當庄嚴、肅穆、文明、節儉。
烈士安葬儀式中應當宣讀烈士批准文件和烈士事跡。
第六條 安葬烈士的方式包括:
(一)將烈士骨灰安葬於烈士墓區或者烈士骨灰堂;
(二)將烈士遺體(骸)安葬於烈士墓區;
(三)其他安葬方式。
安葬烈士應當尊重少數民族的喪葬習俗,遵守國家殯葬管理有關規定。
第七條 烈士墓穴、骨灰安放格位,由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單位按照規定確定。
第八條 安葬烈士骨灰的墓穴面積一般不超過1平方米。允許土葬的地區,安葬烈士遺體(骸)的墓穴面積一般不超過4平方米。
第九條 烈士墓碑碑文或者骨灰盒標示牌文字應當經烈士安葬地人民政府審定,內容應當包括烈士姓名、性別、民族、籍貫、出生年月、犧牲時間、單位、職務、簡要事跡等基本信息。
第十條 烈士墓區應當規劃科學、布局合理。烈士墓和烈士骨灰存放設施應當形制統一、用材優良,確保施工建設質量。
第十一條 烈士陵園、烈士集中安葬墓區的保護單位應當向烈士遺屬發放烈士安葬證明書,載明烈士姓名、安葬時間和安葬地點等。沒有烈士遺屬的,應當將烈士安葬情況向烈士生前戶口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備案。
烈士生前有工作單位的,應當將安葬情況向烈士生前所在單位通報。
第十二條 烈士在烈士陵園或者烈士集中安葬墓區安葬後,原則上不遷葬。
對未在烈士陵園或者烈士集中安葬墓區安葬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並徵得烈士遺屬同意,遷入烈士陵園或者烈士集中安葬墓區。
第十三條 烈士陵園、烈士集中安葬墓區的保護單位應當及時收集陳列有紀念意義的烈士遺物、事跡資料,烈士遺屬、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配合。
第十四條 在清明節等重要節日和紀念日時,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應當組織開展烈士紀念活動,祭奠烈士。
烈士陵園、烈士集中安葬墓區所在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對前來祭掃的烈士遺屬,應當做好接待服務工作。
⑷ 關於殯葬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現在沒有這方面的專門法律,2012年12月3日民政部分布了《關於全面推行惠民殯葬政策的指導意見(民發〔2012〕211號》
內容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民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民政局:
為切實保障群眾基本殯葬需求,提升殯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進一步深化殯葬改革和促進殯葬事業科學發展,根據《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國發〔2012〕29號)和《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綱要》(國發〔2012〕17號)要求,現就全面推行惠民殯葬政策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全面推行惠民殯葬政策的重要意義
全面推行惠民殯葬政策,為城鄉低收入群眾乃至全體社會成員身故後提供遺體接運、存放、火化、骨灰存放等基本殯葬服務,是一項重要的基礎性民生工程。近年來,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各地陸續出台了一批以面向不同群眾減免基本殯葬服務費用為主要內容的惠民殯葬政策,不同程度地減輕了群眾喪葬負擔,增強了群眾參與殯葬改革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但是,惠民殯葬政策還存在覆蓋范圍窄、保障水平低、分布不平衡、實施方式單一等問題,特別是城鄉之間、不同群體之間殯葬服務救助保障水平差距較大,對於群眾主動進行葬式葬法改革的鼓勵性措施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群眾參與殯葬改革的積極性,制約了殯葬改革的順利推行和殯葬事業的健康發展。
各地必須深刻認識到,全面推行惠民殯葬政策,著力保障群眾基本殯葬需求是切實減輕群眾殯葬支出負擔、實現改革發展成果惠及全民的重要途徑,是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促進社會穩定和諧的應有之義,是保護資源環境、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客觀要求,是深化殯葬改革、推動殯葬事業科學發展的內在動力。要從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充分認識全面推行惠民殯葬政策的重要意義,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職責分工,加大資金投入,把實施惠民殯葬政策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重要舉措,全面推進,抓實抓好。
二、全面推行惠民殯葬政策的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滿足群眾殯葬需求、維護群眾殯葬權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將基本殯葬服務納入政府公共服務保障范圍,著力解決城鄉居民基本殯葬需求,大力支持綠色環保、生態節地、文明節儉的殯葬方式,加快建立健全保障基本、覆蓋城鄉、持續發展的殯葬公共服務體系,逐步實現基本殯葬服務均等化。
(二)基本原則。
1.政府主導,加大供給。充分發揮政府在推行惠民殯葬政策中的主導作用,在明確各級政府殯葬公共服務事權和支出責任的基礎上,積極爭取其加大殯葬公共服務供給和政策支持力度,按照統一與分級相結合的原則,統籌安排惠民殯葬政策配套資金,不斷增強惠民殯葬公共財政保障能力。
2.統籌城鄉,明確重點。統籌城鄉區域間殯葬公共服務供給,加大惠民殯葬政策向農村、貧困地區和城鄉低收入群體傾斜力度,重點解決好重點優撫對象、城鄉低保對象、農村五保供養對象、城市「三無」人員等特殊困難群體的基本殯葬需求問題,有效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3.保障基本,逐步增項。立足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殯葬工作實際,合理確定推行惠民殯葬政策的進度安排,優先保障遺體接運、存放、火化、骨灰存放等基本殯葬公共服務的供給,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逐步增加服務項目,提高惠民標准,豐富惠民形式。
4.提升服務,注重實效。要切實落實惠民殯葬政策措施,不斷加強殯葬公共服務機構設施和能力建設,完善與基本殯葬服務相配套的設施設備,規范惠民相關程序和辦理要求,不斷提升服務水平,確保殯葬活動的全程救助落到實處。
(三)主要目標。保障群眾基本殯葬需求,鼓勵群眾主動參與殯葬改革,有效提高遺體火化和骨灰生態安葬水平,力爭到「十二五」末,在全國火葬區全面建立基本殯葬服務保障制度,基本實現殯葬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三、全面推行惠民殯葬政策的具體措施
(一)明確政策要求。各地要結合實際,科學制訂推行惠民殯葬政策的工作方案和實施辦法,積極爭取以政府發文或協調相關部門聯合發文形式發布實施。要明確惠民具體項目、政策覆蓋人群、救助保障標准、資金來源渠道、申請條件程序等內容,盡可能簡化操作程序,減少結算環節,推行惠民項目減免「一站式」結算服務,確保便民、快捷、高效。要加強與優撫褒揚、社會救助、養老保險等制度的銜接,通過多種方式,對享受國家定期撫恤補助的優撫對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低保對象、因病或非因公死亡參保人員的基本殯葬需求給予保障;對於農村五保供養對象、城市「三無」人員、無名屍體的基本殯葬服務費用,可按照當地標准實報實銷。
(二)堅持統籌推進。各地要遵循先易後難、先起步再提標的方法,有重點、有步驟、分層次地推動本地區惠民殯葬政策實施,逐步從重點救助對象擴大到戶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從減免基本殯葬服務費用延展到獎補生態安葬方式。未出台惠民殯葬政策的地區要爭取於2012年年底之前將城鄉困難群眾基本殯葬需求納入保障范圍,列入地方財政預算。已經出台惠民殯葬政策的地區,要逐步擴大惠民范圍,增加服務項目,提高保障標准。要堅持遺體火化和骨灰生態安置並重,積極推動將樹葬、深埋、海撒等節地生態的骨灰安葬方式和土葬改革區群眾自願火化行為納入惠民政策覆蓋范圍,給予獎勵或補貼。要堅持統籌城鄉發展,加快研究制訂農村居民、流動人口、外來務工人員等群體的惠民殯葬政策,努力實現殯葬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三)完善激勵措施。各地要積極出台政策措施鼓勵推行惠民殯葬政策,建立惠民殯葬政策出台情況定期通報制度,並將政策實施情況納入當地殯葬改革目標責任考核,將考核情況與評選表彰、示範創建、等級評定等工作掛鉤。同時,通過利用福利彩票公益金資助殯葬設施建設改造項目、殯葬相關規劃立項等途徑,優先扶持政策出台地區,鼓勵省、自治區、直轄市統一出台惠民殯葬政策。
四、落實惠民殯葬政策的保障機制
(一)爭取公共投入。各地民政部門要積極爭取當地政府支持,將殯葬救助保障等公共服務支出列入本級政府財政預算,建立健全殯葬公共服務投入和穩定增長機制。要按照國家相關規劃要求,將保障群眾基本殯葬需求放在重要位置,爭取政府重點安排預算為城鄉基本生活困難家庭解決基本殯葬服務費用,並為採取骨灰撒散等生態安葬方式的身故者提供免費服務。要不斷加大與基本殯葬服務相配套的設施設備的更新改造力度,健全以遺體火化、骨灰存放及生態安葬為主的殯葬公共服務網路,保障惠民殯葬政策順利實施。
(二)明確職責分工。各地民政部門要在當地黨委、政府領導下,明確職責分工,加強協同配合,建立政府主導、民政牽頭、部門協作的惠民殯葬工作機制。要負責制訂惠民殯葬政策具體實施辦法,指導殯葬服務單位做好服務對象資格審查、費用結算、檔案管理等工作,不斷增強服務能力,提高服務水平。要加強與財政部門的協調,將實施惠民殯葬政策所需資金納入年度預算,足額安排,定期結算,並隨火化人員數量增減和物價部門收費標准調整做出相應調整。
⑸ 山上埋墳 觸犯了什麼法律
在山上埋來墳,違反了我國《殯葬管自理條例》的有關規定。但是,《殯葬管理條例》是行政法規,不屬於法律。
《殯葬管理條例》第十條規定:禁止在下列地區建造墳墓:
(一)耕地、林地;
(二)城市公園、風景名勝區和文物保護區;
(三)水庫及河流堤壩附近和水源保護區;
(四)鐵路、公路主幹線兩側。
前款規定區域內現有的墳墓,除受國家保護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墓地予以保留外,應當限期遷移或者深埋,不留墳頭。
《殯葬管理條例》第二十條規定:將應當火化的遺體土葬,或者在公墓和農村的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地方埋葬遺體 ,建造墳墓的,由民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
⑹ 黑龍江省殯葬管理規定的第二章 殯葬設施管理
第九條省民政部門應當根據殯葬管理的需要,制定全省殯儀館、骨灰堂、殯儀服務站、公墓等殯葬設施的規劃,經省計劃部門審核後,報省人民政府批准。
各地新建殯葬設施,應當在全省殯葬設施規劃內進行。
第十條縣(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新建、擴建、改建殯儀館、骨灰堂、殯儀服務站、公墓等殯葬設施納入城鄉基本建設計劃。
第十一條殯葬設施的建立按下列程序報批:
(一)建立殯儀館由縣(市)民政部門提出方案,報本級人民政府審批,並報省民政部門備案;
(二)建立骨灰堂、殯儀服務站由縣(市)民政部門審批,並報市(行署)民政部門備案;
(三)建立經營性公墓由市(行署)民政部門審核同意後,報省民政部門審批;
(四)利用外資建設殯葬設施,經省民政部門審核同意後,報國務院民政部門審批;
(五)距殯儀館較遠、交通不便的鄉(鎮)建立的農村公益性骨灰堂,由鄉(鎮)人民政府提出方案,報縣(市)民政部門批准,並報市(行署)民政部門備案;
(六)暫緩火葬區建立公益性公墓,由鄉(鎮)人民政府提出方案,報縣(市)民政部門批准,並報市(行署)民政部門備案。
申辦殯葬設施在履行前款程序後,應當到計劃、建設、土地、工商、物價等部門辦理相關手續。
第十二條殯儀館和公墓應當由縣(市)級以上民政部門的殯葬管理機構管理。
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批准和履行相關手續,不得擅自興建殯葬設施。
第十三條農村公益性骨灰堂(公墓)不得對本村村民以外的其他人員提供墓穴用地。
第十四條建立公墓應當利用荒山瘠地,不得佔用耕地和林地。
禁止在文物保護區、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和鐵路、公路兩側、水源保護區、水庫、河流堤壩保護范圍以及城市規劃的特殊地區興建墳墓。
第十五條火葬區內禁止建立骨灰墳墓。
第十六條實行土葬的信奉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應當在當地政府指定的墓地入葬。對自願實行火葬的應當給予鼓勵和支持,任何人不得干涉。
第十七條公墓中安葬單人或者雙人骨灰的墓穴,佔地面積不得超過1平方米;安葬多人骨灰的墓穴,佔地面積不得超過3平方米。
暫緩火葬區埋葬遺體的單人墓穴,佔地面積不得超過4平方米,雙人合葬墓穴不得超過6平方米。
第十八條禁止在公墓內構建迷信設施和搞封建迷信活動;禁止利用墓穴、塔陵骨灰存放格位進行傳銷、預售、炒買炒賣等不正當營銷活動。
第十九條墓穴和塔陵骨灰存放格位的使用周期最長為20年。超過20年需繼續使用的,應當重新辦理手續。
⑺ 黑龍江省殯葬管理規定的黑龍江省人民政府令
第1號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修改〈黑龍江省農業機械事故處理規定〉等20部省政府回規章的決定》業經答2011年12月31日省政府第65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省長 王憲魁
二〇一二年一月十六日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修改《黑龍江省農業機械事故處理規定》等20部省政府規章的決定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按照《國務院關於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的通知》(國發[2011]25號)中關於開展行政強制規定清理工作的要求,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對現行有效的126部省政府規章進行了全面清理。經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第六十五次常務會議審議,決定對以下20部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規定不一致的省政府規章予以修改:
…………。
二、將下列有關行政強制執行的省政府規章予以修改
…………。
(九)刪去《黑龍江省殯葬管理規定》(2006年省政府令第4號修訂)第二十九條中「;拒不改正的,可以強制執行,其費用由當事人承擔」;刪去第三十四條第一款中「予以取締,並」。
…………。
⑻ 黑龍江省殯葬管理規定的黑龍江省殯葬管理規定
(2000年3月7日黑龍江省人民政府令第1號發布;根據2006年10月20日黑龍江省版人民政府權令第4號《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修改〈黑龍江省殯葬管理規定〉的決定》第1次修正;根據2012年1月16日黑龍江省人民政府令2012年第1號《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修改〈黑龍江省農業機械事故處理規定〉等20部省政府規章的決定》第2次修正)
⑼ 哈爾濱禁止生產殯葬用品是怎麼回事
是政府行為。
《哈爾濱市人民政府關於禁止生產經營焚燒冥紙冥幣等封建迷信喪葬用品有關事宜的通告 》
為了革除喪葬陋習,倡導文明祭祀,凈化城市環境,建設美麗城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殯葬管理條例》《哈爾濱市殯葬管理條例》《哈爾濱市城鄉容貌和環境衛生條例》《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和《黑龍江省殯葬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現就本市行政區域內禁止生產、經營和焚燒冥紙冥幣等封建迷信喪葬用品有關事宜通告如下:
一、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生產、經營冥幣和紙人、紙馬等迷信殯葬用品。違反上述規定,由市或者區、縣(市)民政部門會同市場監管部門,沒收殯葬迷信用品,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五百元至一千元罰款。
二、禁止在喪事活動中擺放、焚燒冥幣和紙人、紙馬(牛)等扎糊的封建迷信喪葬用品。違反上述規定,由市或者區、縣(市)民政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並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三、禁止在城鎮街道燒紙、焚燒遺物或者拋撒紙錢。違反上述規定,由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會同公安派出所予以制止;拋撒紙錢的,由市容和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公安交通管理部門予以制止;制止無效的,處以五十元以上一百元以下罰款。
四、從事喪葬用品生產、經營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嚴格按照審批范圍生產、經營。違反上述規定,由市或者區、縣(市)民政部門會同市場監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全部成品、半成品和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罰款。
五、任何單位和個人對違反本通告的行為均有權進行舉報。舉報電話:12345。
六、本通告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哈爾濱市人民政府
2017年3月14日
(9)黑龍江殯葬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執行措施:
哈爾濱市城市管理局各基層單位將對轄區內重要街路、交叉路口、批發網點等區域,特別是對大發市場、通江街、南極市場、南平街、天恆大街、學府路、哈平路、樂園街口、世茂大道、祥安大街以及通往轄區殯儀館等道路,加大巡視檢查頻次,對檢查中發現的第一次存在違法違規問題的經營業戶,進行教育勸導,宣傳法律法規,責其整改。
對轄區內所有區域和路段檢查中發現第二次存在佔道、店外經營冥紙冥幣等違法違規問題的經營業戶,一律收繳沒收其違法違規物品並依法處罰。對固定商家店外經營違法行為依法清理取締和查處的同時,聯合轄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進行聯合執法,查處固定商家店內經營違法行為。
⑽ 違反殯葬管理條例案例
原告吳一多、吳一詩與被告萊州市殯葬管理所人格權糾紛一案的案
山東省萊州市人民法院
民事判決書
(2013)萊州民初字第4759號
原告吳一多。
原告吳一詩。
委託代理人吳一多,系原告吳一詩的弟弟。
二原告共同委託代理人鄒大勇,山東方向明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萊州市殯葬管理所。
法定代表人張軍勝,所長。
委託代理人李學偉,萊州市文昌路第一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原告吳一多、吳一詩與被告萊州市殯葬管理所人格權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後,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吳一多作為原告吳一詩的委託代理人及二原告的共同委託代理人鄒大勇、被告萊州市殯葬管理所的委託代理人李學偉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訴稱,2007年11月7日,被告未按規定驗查死亡證明,將原告父親火花,使原告喪失對親人屍體的探視機會,無法進行祭拜,寄託哀思,精神受到嚴重傷害。被告對此損害後果有過錯,應負賠償責任。訴請法院依法判令被告賠償二原告精神撫慰金共計40000元。
被告辯稱,原告所訴與事實不符,我單位的火化登記簿記載,2007年11月7日,我單位火化了一位名叫「王文效」的人,「王文效」是黑龍江巴彥縣的,我單位並沒有將原告的父親火化,另外我單位火化時,按照規定查過「王文效」的死亡證明,對此無過錯,請求法院依法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經審理查明,王文校。王文校與吳桂霞婚後生有一子原告吳一多、一女原告吳一詩。1988年王文校與吳桂霞離婚後,原告吳一多、吳一詩隨其母親吳桂霞生活。
2007年4月王文校隨唐立榮在位於萊州市平里店鎮石姜村的一磚廠打工,同年11月7日,王文校死亡,被送往被告處火化,被告處的火化登記表載明:登記編號5851;親屬欄中:姓名:村委;死亡人欄中:姓名:王文效。火化後,唐立榮辦理了王文校的骨灰寄存手續,將王文校的骨灰寄存在被告處。
2009年10月18日吳桂霞以王文校被他人殺害為由向萊州市公安局控告,2012年11月7日,萊州市公安局以吳桂霞的控告沒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發生為由作出萊公不立字(2012)00018號不予立案通知書,吳桂霞對此提出復議,2012年11月22日,萊州市公安局作出復議決定書,維持原決定。
2013年7月8日,原告到被告處查詢王文校的火化情況,被告為其出具證明一份,該證明載明:「茲證明王文效同志遺體於2007年11月7日在我所火化,特此證明」,後原告謊稱要辦理「王文校」的銷戶手續,為此被告又為吳桂霞出具證明一份,該證明載明「茲證明黑龍江省巴鹽(彥)縣王文校遺體於2007年11月7日在萊州市殯葬管理所火化。其生前在萊州市平里店鎮磚瓦廠打工,死亡證明是石姜村委出具,沒有存根。由於萊州死亡證明在2010年7月之後統一由疾控中心出具並納入殯管所正規管理保存,規范之前的遺體火化的死亡證明都不做長期保存」。2013年11月4日,原告認為被告火化王文校的屍體時不按規定審查死者死亡證明存有過錯,為此原告訴至本院。
審理中,原告又提供了2012年11月6日與王文校一起在磚廠幹活的工友杜長城、孫長喜、韓明祥的調查筆錄及孫長洪、唐立榮等的證人證言,主張王文校在工作中遭到工友毆打,因沒有及時治療,導致王文校死亡。原告又提供萊州市平里店鎮衛生院醫生鄭海光的調查筆錄,主張王文校於2007年11月的一天是因受傷到醫院就診。同時原告提供2011年9月4日李升坤和洪剛的調查筆錄,主張王文校被火花的過程。對原告提供的上述證據被告稱不清楚,認為原告提供的證人證言及調查筆錄,證人應當出庭接收質詢。
針對王文校火化的過程,本院依原告的申請調取了萊州市公安局刑警大隊的詢問筆錄。其中,唐立榮在2012年9月2日的詢問筆錄中陳述的情況是:王文校死後,在王文校身上找了一個小破本,記錄有五、六個電話號碼,我就挨個打過去,有的通,有的不通。打通的,我問他們和王文校的關系,他們稱不認識王文校;王文校死後,我讓洪剛問問派出所這種情況怎麼辦,洪剛給我說派出所的人說如果是病死的,自行處理就行。洪剛又領我去火葬場打聽,火葬場說死者現在的工作單位出個證明就可以火花,我就回磚廠找陳希亮開火化證明,說王文校是腦出血病死的,陳希亮寫了一份火化證明,加蓋了磚廠的公章,我拿著火化證明,和磚廠的工人吳安濤、劉金海等把王文校屍體送到火葬場火化了,火化後,辦理了骨灰寄存手續。承包磚廠的陳希亮在公安機關的詢問筆錄中陳述的情況是:我自2006年1月1日起至2007年年底期間承包萊州市平里店鎮石姜村的磚廠,我承包磚廠期間,磚廠的的營業執照已被吊銷,但一直自己拿著磚廠的公章用。2007年的一天,東北工頭唐立榮找到我說,王文校外出喝酒喝的不會說話了,說醫院檢查的是腦出血,需要安排一個工人看護,讓我給看護的工人記上工,我就是那個時候知道王文校因為喝酒躺下了,沒幾天,聽唐立榮說王文校死了。王文校死後,唐立榮又來找我,說王文校的家屬找不到,開始想往老家運屍體,但後來一聽說路途太遠,就不願意去了,只好在萊州火化,但需要出個證明。唐立榮拿來一份醫院寫的病歷讓我看了一下,我看到那上面寫著王文校是因喝酒後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