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新疆抗旱條例

新疆抗旱條例

發布時間: 2021-02-27 19:51:37

Ⅰ 防汛抗旱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抗旱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國家防汛抗旱應急預案》,《國家防總防汛抗旱應急響應工作規程》。

(1)新疆抗旱條例擴展閱讀:

1、出現下列情況之一者,為Ⅰ級響應

(1)某個流域發生特大洪水;

(2)多個流域同時發生大洪水;

(3)大江大河幹流重要河段堤防發生決口;

(4)重點大型水庫發生垮壩;

(5)多個省(區、市)發生特大乾旱;

(6)多座大型以上城市發生極度乾旱。

2、Ⅰ級響應行動

(1)國家防總總指揮主持會商,防總成員參加。視情啟動國務院批準的防禦特大洪水方案,作出防汛抗旱應急工作部署,加強工作指導,並將情況上報黨中央、國務院。國家防總密切監視汛情、旱情和工情的發展變化,做好汛情、旱情預測預報,做好重點工程調度,並在24小時內派專家組赴一線加強技術指導。國家防總增加值班人員,加強值班,每天在中央電視台發布《汛(旱)情通報》,報道汛(旱)情及抗洪搶險、抗旱措施。財政部門為災區及時提供資金幫助。國家防總辦公室為災區緊急調撥防汛抗旱物資;鐵路、交通、民航部門為防汛抗旱物資運輸提供運輸保障。民政部門及時救助受災群眾。衛生部門根據需要,及時派出醫療衛生專業防治隊伍赴災區協助開展醫療救治和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國家防總其他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做好有關工作。

(2)相關流域防汛指揮機構按照許可權調度水利、防洪工程;為國家防總提供調度參謀意見。派出工作組、專家組,支援地方抗洪搶險、抗旱。

(3)相關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流域防汛指揮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防汛抗旱指揮機構啟動Ⅰ級響應,可依法宣布本地區進入緊急防汛期,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的相關規定,行使權力。同時,增加值班人員,加強值班,動員部署防汛抗旱工作;按照許可權調度水利、防洪工程;根據預案轉移危險地區群眾,組織強化巡堤查險和堤防防守,及時控制險情,或組織強化抗旱工作。受災地區的各級防汛抗旱指揮機構負責人、成員單位負責人,應按照職責到分管的區域組織指揮防汛抗旱工作,或駐點具體幫助重災區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防汛抗旱指揮機構應將工作情況上報當地人民政府和國家防總。相關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防汛抗旱指揮機構成員單位全力配合做好防汛抗旱和抗災救災工作。

Ⅱ級應急響應

1、出現下列情況之一者,為Ⅱ級響應

(1)一個流域發生大洪水;

(2)大江大河幹流一般河段及主要支流堤防發生決口;

(3)數省(區、市)多個市(地)發生嚴重洪澇災害;

(4)一般大中型水庫發生垮壩;

(5)數省(區、市)多個市(地)發生嚴重乾旱或一省(區、市)發生特大乾旱;

(6)多個大城市發生嚴重乾旱,或大中城市發生極度乾旱。

2、Ⅱ級響應行動

(1)國家防總副總指揮主持會商,作出相應工作部署,加強防汛抗旱工作指導,在2小時內將情況上報國務院並通報國家防總成員單位。國家防總加強值班,密切監視汛情、旱情和工情的發展變化,做好汛情旱情預測預報,做好重點工程的調度,並在24小時內派出由防總成員單位組成的工作組、專家組赴一線指導防汛抗旱。國家防總辦公室不定期在中央電視台發布汛(旱)情通報。民政部門及時救助災民。衛生部門派出醫療隊赴一線幫助醫療救護。國家防總其他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做好有關工作。

(2)相關流域防汛指揮機構密切監視汛情、旱情發展變化,做好洪水預測預報,派出工作組、專家組,支援地方抗洪搶險、抗旱;按照許可權調度水利、防洪工程;為國家防總提供調度參謀意見。

(3)相關省、自治區、直轄市防汛抗旱指揮機構可根據情況,依法宣布本地區進入緊急防汛期,行使相關權力。同時,增加值班人員,加強值班。防汛抗旱指揮機構具體安排防汛抗旱工作,按照許可權調度水利、防洪工程,根據預案組織加強防守巡查,及時控制險情,或組織加強抗旱工作。受災地區的各級防汛抗旱指揮機構負責人、成員單位負責人,應按照職責到分管的區域組織指揮防汛抗旱工作。相關省級防汛抗旱指揮機構應將工作情況上報當地人民政府主要領導和國家防總。相關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防汛抗旱指揮機構成員單位全力配合做好防汛抗旱和抗災救災工作。

Ⅲ級應急響應

1、出現下列情況之一者,為Ⅲ級響應

(1)數省(區、市)同時發生洪澇災害;

(2)一省(區、市)發生較大洪水;

(3)大江大河幹流堤防出現重大險情;

(4)大中型水庫出現嚴重險情或小型水庫發生垮壩;

(5)數省(區、市)同時發生中度以上的乾旱災害;

(6)多座大型以上城市同時發生中度乾旱;

(7)一座大型城市發生嚴重乾旱。

2、Ⅲ級響應行動

(1)國家防總秘書長主持會商,作出相應工作安排,密切監視汛情、旱情發展變化,加強防汛抗旱工作的指導,在2小時內將情況上報國務院並通報國家防總成員單位。國家防總辦公室在24小時內派出工作組、專家組,指導地方防汛抗旱。

(2)相關流域防汛指揮機構加強汛(旱)情監視,加強洪水預測預報,做好相關工程調度,派出工作組、專家組到一線協助防汛抗旱。

(3)相關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防汛抗旱指揮機構具體安排防汛抗旱工作;按照許可權調度水利、防洪工程;根據預案組織防汛搶險或組織抗旱,派出工作組、專家組到一線具體幫助防汛抗旱工作,並將防汛抗旱的工作情況上報當地人民政府分管領導和國家防總。省級防汛指揮機構在省級電視台發布汛(旱)情通報;民政部門及時救助災民。衛生部門組織醫療隊赴一線開展衛生防疫工作。其他部門按照職責分工,開展工作。

Ⅳ級應急響應

1、出現下列情況之一者,為Ⅳ級響應

(1)數省(區、市)同時發生一般洪水;

(2)數省(區、市)同時發生輕度乾旱;

(3)大江大河幹流堤防出現險情;

(4)大中型水庫出現險情;

(5)多座大型以上城市同時因旱影響正常供水。

2、Ⅳ級響應行動

(1)國家防總辦公室常務副主任主持會商,作出相應工作安排,加強對汛(旱)情的監視和對防汛抗旱工作的指導,並將情況上報國務院並通報國家防總成員單位。

(2)相關流域防汛指揮機構加強汛情、旱情監視,做好洪水預測預報,並將情況及時報國家防總辦公室。

(3)相關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防汛抗旱指揮機構具體安排防汛抗旱工作;按照許可權調度水利、防洪工程;按照預案採取相應防守措施或組織抗旱;派出專家組赴一線指導防汛抗旱工作;並將防汛抗旱的工作情況上報當地人民政府和國家防總辦公室。

Ⅱ 為什麼要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抗旱條例》

第一條就是闡述此問題的:為了預防和減輕乾旱災害及其造成的損失,保障生活用水,協調生產、生態用水,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制定本條例。

Ⅲ 《國家防總關於防汛抗旱值班的規定》

當前,我國從南到北陸續進入汛期,為加強全國防汛抗旱值班管理,做好防汛回抗旱工答作,國家防總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抗旱條例》,聯系防汛抗旱值班工作實際,於近日制定印發了《國家防總關於防汛抗旱值班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該《規定》對防汛抗旱值班工作遵循的原則、起止時間、值班人員組成、值班職責及要求等作了詳細規定,要求各級防汛抗旱指揮機構要根據《規定》並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制訂實施細則,流域、省級防汛抗旱指揮機構制定的實施細則報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備案。該《規定》的印發實施,將進一步推動防汛抗旱值班工作,促進防汛抗旱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

Ⅳ 特大防汛抗旱補助費管理辦法的具體內容

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特大防汛抗旱補助費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抗旱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特大防汛抗旱補助費(以下簡稱補助費),是由中央財政預算安排,用於補助遭受嚴重水旱災害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以下簡稱省(區、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部直屬墾區、水利部直屬流域機構開展防汛抗洪搶險、修復水毀水利設施以及抗旱的專項補助資金。
本辦法所稱水旱災害包括:江河洪水、漬澇、山洪(指由降雨引發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災害)、風暴潮、冰凌、台風、地震等造成的洪澇災害以及嚴重旱災。
第三條在遭受嚴重水旱災害時,地方各級財政部門要採取有力措施,切實落實責任,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增加防汛抗旱資金投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部直屬墾區、水利部直屬流域機構要積極調整部門預算支出結構籌集防汛抗旱資金。確有困難的,可向中央財政申請補助費。
第四條補助費的分配使用管理,要體現防汛抗旱應急機制的要求,體現以人為本的防災救災理念,突出政策性、及時性和有效性。 補助費使用范圍
第五條補助費用於特大防汛的支出,主要用於補助防汛抗洪搶險,應急度汛,水利工程設施(江河湖泊堤壩、水庫、蓄滯洪區圍堤、重要海堤及其涵閘、泵站、河道工程)水毀修復,水文測報設施設備修復,防汛通訊設施修復,搶險應急物資及設備購置,組織蓄滯洪區群眾安全轉移。
具體開支范圍:(一)伙食費。參加現場防汛抗洪搶險和組織蓄滯洪區群眾安全轉移的人員伙食費用。(二)物資材料費。應急度汛、防汛抗洪搶險及修復水毀水利工程設施所需物資材料的購置費用。(三)防汛搶險專用設備費。在防汛抗洪搶險期間,臨時購置用於巡堤查險、堵口復堤、水上救生、應急監測、預警預報等小型專用設備的費用,以及為防汛抗洪搶險租用專用設備的費用。(四)通信費。防汛抗洪搶險、組織蓄滯洪區群眾安全轉移、臨時架設租用報汛通信線路、通信工具及其維修的費用。(五)水文測報費。防汛抗洪搶險期間水文、雨量測報費用,以及為測報洪水臨時設置水文報汛站所需的費用。(六)運輸費。應急度汛、防汛抗洪搶險、修復水毀水利工程設施、組織蓄滯洪區群眾安全轉移、租用及調用運輸工具所發生的租金和運輸費用;(七)機械使用費。應急度汛、防汛抗洪搶險、修復水毀水利工程設施動用的各類機械的燃油料、台班費及檢修費和租用費。(八)中央防汛物資儲備費用。水利部購置、補充、更新中央防汛物資及儲備管理費用。(九)其他費用。防汛抗洪搶險耗用的電費和臨時防汛指揮機構在發生特大洪水期間開支的辦公費、會議費、郵電費等。
下列各項不得在特大防汛補助費中列支:
(一)灌溉渠道、渡槽等農田水利設施的水毀修復費用;
(二)列入基本建設計劃項目的在建水利工程水毀修復及應急度汛所需經費;
(三)其他應在預算中安排的經常性防汛業務經費。
第六條補助費用於特大抗旱的支出,主要用於補助遭受嚴重乾旱災害的區域旱情監測,興建應急抗旱水源和抗旱設施,添置提運水設備及運行的費用。
具體開支范圍:(一)抗旱設備添置費。因抗旱需要添置水泵、汽(柴)油發電機組、輸水管、找水物探設備、打井機、洗井機、移動澆灌、噴灌滴灌節水設備和固定式拉水車、移動凈水設備、儲水罐等抗旱設備發生的費用。(二)抗旱應急設施建設費。因抗旱需要應急修建的泵站、攔河壩、輸水渠道、水井、塘壩、集雨設施等費用。(三)抗旱用油用電費。抗旱期間,採取提水、輸水、運水等措施而產生的油、電費用。(四)抗旱設施應急維修費。抗旱期間,抗旱設施、設備應急維修發生的費用。(五)旱情信息測報費。抗旱期間臨時設置的旱情信息測報點及測報費用;(六)中央抗旱物資儲備費用。水利部購置、補充、更新中央抗旱物資及儲備管理費用。(七)其他費用。抗旱新技術新產品示範、推廣費用。
下列各項不得在特大抗旱補助費中列支:
(一)正常的人畜飲水和鄉鎮供水設施的修建費用;
(二)印發抗旱資料、文件等耗用的宣傳費用;
(三)各級抗旱服務組織的人員機構費用。 補助費申報分配
第七條各省(區、市)申請補助費,由省(區、市)財政、水利部門聯合向財政部、水利部申報。申報文件編財政部門文號,主送財政部、水利部。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申請補助費,由兵團財務、水利部門聯合向財政部、水利部申報,主送財政部、水利部。
農業部直屬墾區申請補助費,由農業部向財政部、水利部申報,主送財政部、水利部。
水利部直屬流域機構申請補助費,由水利部向財政部申報。
第八條補助費綜合下列水旱災情相關因素分配:
(一)洪澇成災面積;
(二)水利工程設施水毀損失情況;
(三)農作物受旱成災面積及待播耕地缺墒缺水面積;
(四)因旱臨時飲水困難人口、牲畜數量;
(五)地方(部門)防汛抗旱投入與財力狀況。
第九條分配給各省(區、市)的補助費,由財政部、水利部根據第八條相關因素商定,由財政部將預算下達給各省(區、市)財政部門,並抄送相關部門。
分配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及農業部直屬墾區的補助費,由財政部、水利部根據第八條相關因素商定,由財政部將預算下達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部,並抄送相關部門。
分配給水利部直屬流域機構的補助費,由財政部將預算下達給水利部,並抄送相關部門。
第十條中央財政撥付給各省(區、市)的補助費,由各省(區、市)財政、水利部門根據第八條相關因素商定資金分配方案後,按預算級次和程序及時下達預算。 監督管理
第十一條各省(區、市)財政、水利部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部、水利部要加強對補助費購置的防汛抗旱物資材料和設備、設施的管理。
補助費使用中屬於政府采購范圍的,按照政府采購有關規定執行。
補助費資金支付按照財政國庫管理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二條補助費專款專用,任何部門和單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擠占挪用。各級財政、水利部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部、水利部要加強監督管理,確保資金安全、規范、有效。
第十三條各省(區、市)財政部門要會同水利部門加強對補助費使用管理情況的監督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處理情況,及時上報財政部、水利部。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部要加強對本部門補助費使用管理情況的監督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處理情況,及時報送財政部、水利部。
水利部要加強對本部門補助費使用管理情況的監督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處理情況,及時報送財政部。
第十四條地方各級財政、水利部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部、水利部及經費使用單位,要自覺接受審計部門、財政部門以及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及時提供相關財務資料。存在財政違法行為的,依照《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國務院令第427號)進行處理。 附則
第十五條各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部可根據本辦法制定具體實施細則,報財政部、水利部備案。
第十六條本辦法自2011年12月1日起實施。
財政部水利部印發的《特大防汛抗旱補助費使用管理辦法》(財農字〔1999〕238號)及《特大防汛抗旱補助費分配暫行規定》(財農〔2001〕30號)同時廢止。

Ⅳ 材料一:2009年3月,國務院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抗旱條例》。按照《條例》,在緊急抗旱時期,有關地方

⑴?我國復政府的宗旨是制為人民服務,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是對人民負責;(2分)
(我國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性質,決定了我們的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
?農民遇上嚴重旱害,需要國家幫助救災,國家組織抗旱救災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必然要求;(2分)
(進一步提高政府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人民服務的能力和水平的必然要求)
?是政府依法履行職責,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2分)
(或打造一個能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的有權威的政府)
⑵?有關方面將繼續採取水庫供水、打井、調水等各項措施,確保旱區民眾用水安全,主要是履行了保障人民民主的職能。(3分)
?為了抗旱救災,政府調動公共資源救災保證糧食生產,主要履行的是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職能;(3分)?各級政府組織力量幫助農村抗旱救災,體現的是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 (3分)

熱點內容
名族法學 發布:2025-08-30 17:42:51 瀏覽:509
勞動法拖欠勞動報酬發 發布:2025-08-30 17:42:48 瀏覽:477
貴陽資深律師 發布:2025-08-30 17:37:51 瀏覽:959
條例新聞 發布:2025-08-30 17:32:11 瀏覽:566
第三人是否能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30 17:15:15 瀏覽:259
綏陽律師所 發布:2025-08-30 17:15:08 瀏覽:643
擬被司法拍賣暨被動減持漲停 發布:2025-08-30 17:10:25 瀏覽:163
敦煌市司法 發布:2025-08-30 17:10:23 瀏覽:764
司法考試性價比 發布:2025-08-30 17:10:23 瀏覽:622
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 發布:2025-08-30 17:00:30 瀏覽: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