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條例
㈠ 西雙版納是一夫一妻制度嗎
當然!中國法律規定的。
㈡ 西雙版納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重要意義
全面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
州委、州政府:竭力構建平安和諧西雙版納
長期以來,西雙版納州委、州政府團結帶領全州各族人民,認真貫徹黨的民族宗教政策,牢固樹立「三個離不開」的思想,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的民族工作主題,正確處理好自治民族與其他少數民族之間、農場與地方之間、軍警民之間的關系,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不斷鞏固和發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明顯成效,全州呈現出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文化繁榮、民族團結、邊疆安寧、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良好局面。
一、加強黨對民族工作的領導,大力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活動,促進各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穩定
州委、州政府不斷加強對民族工作的領導。一是州、縣市委均成立了民族宗教工作領導小組,並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新時期民族工作的決定》、《中共西雙版納州委、西雙版納州人民政府關於貫徹〈中共雲南省委、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民族工作,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的實施意見》;二是每5年召開一次全州民族團結進步表彰會。三是每年9月開展全州「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四是實施民族團結目標管理責任制。
二、正確處理好「三個關系」,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歷屆州委、州政府牢固樹立「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的思想。在主體民族與其他少數民族之間的關繫上,立足民族團結平等原則,互相幫助,積極倡導各民族共存共榮,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在農墾和地方的關繫上,多年來西雙版納農墾與地方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場群共建兩個文明建設活動,農場與各少數民族群眾團結協作、互相支持、互相幫助,為西雙版納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在軍民關繫上,各族群眾和駐軍相互支持和幫助,同呼吸、共命運,維護了邊疆的穩定。
三、狠抓經濟建設,努力縮小各民族之間的差距
州委、州政府在民族工作中始終突出發展這一主題、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2008年全州國內生產總值達122.8億元,連續5年增長10%以上;人均生產總值突破1萬元,提前3年實現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的目標;地方財政收入9.5億元,比2002年增長6.1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21元,增長13.5%。糧、膠、糖、茶成為支柱產業,電力、雲麻、竹藤等新型產業取得突破性進展;旅遊二次創業和再創輝煌行動成效顯著。加大扶貧攻堅力度,共解決了2.19萬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和9.7萬人的飲水困難或飲水安全問題。堅持把推進新農村建設作為戰略任務,州級財政投入1000萬元,實施了100個新農村示範村。全面啟動「興邊富民工程」,實施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和克木人發展項目,著力改善各少數民族村寨基礎設施和生產生活條件。200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213元,比2002年增長17.8%。同時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設立民族機動金和民族鄉補助金。州級財政每年安排民族機動金、民族鄉補助金和培養少數民族幹部資金100多萬元。
四、堅持「科教興州」思路,民族教育、科技、文化、醫療衛生等事業全面發展
建立健全了從幼兒教育到大專教育的教育體系,使全州各級各類學校由解放前的7所10多名教師,發展到現在的450多所12000多名教職工,在校學生人數達17.17萬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12萬多人;全州共建立各類民族學校7所;29個鄉鎮基本實現「普九」。積極開展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和科普活動周等活動;加大科技投入,轉化科技成果,科技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達到45.5%;抓好以傣族貝葉文化為重點的少數民族歷史文化遺產和優秀民族民間文化的搶救、保護和利用工作。搜集、整理、編譯、出版《中國貝葉經全集》等一批少數民族古籍,傣族貝葉經製作技藝等12項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與老、緬、泰等東盟各國的文化交流不斷加強,成功舉辦了中、老、緬、泰、越邊境地區文化藝術節;加強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規范化和信息化建設,做好少數民族語言、電影、電視節目的譯制和播映。傣文字元國際化標准建設通過國際認定,有傣、漢兩種文字的雜志、報紙發行。傣文報發行量居全省民族語文報發行之首。
五、堅持以人為本,推進民生不斷改善,社會和諧得到鞏固
認真抓好就業再就業工作,努力拓寬就業渠道,全面啟動特殊困難群體社會保險補貼發放和下崗失業人員小額擔保貸款工作。建立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制度,建立農村低保制度,將4萬農村貧困人口納入低保范圍,建立醫療救助制度。實施廉租住房建設工程,著力解決城鎮低收入群眾住房困難問題。實施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著力做好因災受損民房恢復重建工作。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建設」工程,著力解決制約農村群眾消費和商品流通領域的突出問題。扎實推進全州「解五難」工程。建立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體系,加強食品執法監督體系建設,全州已建成村衛生室222個,57萬多農業人口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為93.5%。全州數字電視用戶為20.8萬戶,其中農村用戶有13.6萬戶,電視綜合覆蓋率分別為90%和96%。
六、大力培養少數民族幹部,少數民族幹部隊伍不斷壯大
州、縣(市)黨委、政府先後制定了《關於進一步做好培養選拔年輕幹部、少數民族幹部、婦女幹部和黨外幹部工作的意見》等,對培養選拔使用少數民族幹部的措施辦法、制度保障和組織領導等問題作了具體的規定和要求。採取各種措施從當地少數民族中大量培養各級幹部和各類科技、經濟管理專業人才。2008年底,全州少數民族幹部達1萬多人,已由建州時占幹部總數的2%,發展到占幹部總數的55.6%。
七、推動民族法制建設,依法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權利
我州制定了一系列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地方性法規、單行條例及行政規章,相繼制定和頒布了《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自治條例》、民族教育條例、野生動物保護條例、旅遊管理條例等13個單行條例。州人大先後對傣族的「潑水節」、哈尼族的「嘎湯帕節」、基諾族的「特懋克」節等民族傳統節日作出決定,使各項工作納入法制軌道,依法保障了各民族的合法權利。
㈢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培訓制度怎麼做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員工教育培訓制度 一、總則 第一條 為進一步開發人力資源,樹立公司良好的企業形象,以提高員工素質,不斷為各崗位培養和輸送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以實現公司戰略目標,特製訂本制度。 第二條 教育培訓體系由以下兩部分組成: 1.新員工崗前統一教育培訓; 2.員工在崗教育培訓。 二、崗前培訓 第三條 新錄用員工報到後應接受人力資源部組織的崗前培訓,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參加。培訓結果將作為今後定職定級的參考。 第四條 崗前培訓的目的: 1.使員工了解和掌握公司的經營目標、各項方針、政策和規章制度,盡早融合到員工隊伍中去,順利開始其職業生涯。 2.使新員工盡早掌握工作要領和工作程序、方法,達到工作質量標准,完成崗位職責創造提高公司經濟效益和個人收人的條件。 第五條 崗前培訓的內容: 1.講解公司歷史、現狀、經營范圍、特色和奮斗目標; 2.講解公司組織機構設置、介紹各部門人員; 3.講解各項辦公流程,組織學習各項規章制度; 4.介紹工作環境和工作條件,輔導使用辦公設備; 5.解答疑問; 6.組織撰寫心得體會及工作意向。 第六條 專業技術性要求較強的崗位,由部門經理根據需要另行組織崗前專業培訓。培訓計劃及結果報行政部備案。 三、在崗培訓 第七條 在崗培訓的目的: 1.提高、完善和充實員工各項技能,使其具備多方面的才乾和更高水平的工作能力,為工作輪換和橫向調整以及日後的晉升創造條件; 2.減少工作中失誤、工傷事故和災害的發生,降低失誤造成的損失,保障員工人身安全; 3.減少員工工作中的消耗和浪費,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 73.提高員工的工作熱情和合作精神,建立良好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氣氛。 四、附則 第八條 本條例由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解釋。 第九條 本制度自xx 年xx月xx日起實施。 但願這個可以幫助你
㈣ 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什麼不讓參公
建議去州信訪局 問一下
㈤ 西雙版納對舉辦婚宴有什麼規定
沒什麼規定吧,都是按照當地的習俗舉辦,哪裡的規矩就按照哪裡的辦 。
㈥ 諸葛亮為什麼去西雙版納交給了傣族人建竹樓的辦法
傣族的竹樓根本不是諸葛亮教的,諸葛亮歷史上也沒到過西雙版納,這都回是民間傳說,當不答得真。
傣族的竹樓學名叫「干闌式」建築,這種建築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在南方流行了,是由樹屋進一步發展來的。
傣族的祖先是東南沿海的百越人,本身就有這個房屋形式。
㈦ 關於西雙版納景洪市對於病毒有什麼規定
西雙版納的景洪市對於病毒跟國家執行的規定一致就是出入一定要嚴格安檢
㈧ 西雙版納旅遊旅遊局規定必須去的傣族村寨叫什麼名字
其他倒是沒復什麼要帶制的這個季節去版納應該不會變天,還容易買到假貨,貴的要命。\r\n 總之遊玩在外,不過還是帶些衣服。其他就沒什麼咯,一般不要賣,西雙版納蟲子比較多,如果是外省人的話。\r\n 還有就是要注意那邊兜售玉石的,帶點花露水之類的,自己多多注意安全
㈨ 西雙版納萬達主題樂園規定身高體重項目有哪些
沒有需要規定身高體重的項目吧,我覺得基本上都是可以玩的嘛,大人,小孩,老人都可以玩的,基本上每個項目都沒什麼特別的身高體重要求,不過如果實在太高太重的可以自己看著辦嘛。
㈩ 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工傷倍付標準是多少
《雲南省工傷保險條例》
工傷十級傷殘可以領取社保支付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工資按平均工資計算。
在與企業解除勞動關系時,還可以領取一次性就業補助金由企業支付。一次性醫療補助金。一次性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就業補助金根據地方法規進行計算。以浙江省為例,10級傷殘可領取的一次性就業補助金為2個月的全省職工平均工資,一次性醫療補助金為2個月的全省職工平均工資。
法規:《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七條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浙江省工傷保險條例實施細則》
五、五級至十級工傷職工工傷待遇處理辦法。五級、六級工傷職工,經本人書面要求,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含輔助器具費,下同),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七級至十級工傷職工,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書面要求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標准為:五級30個月,六級25個月,七級10個月,八級7個月,九級4個月,十級2個月。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標准為:五級30個月,六級25個月,七級10個月,八級7個月,九級4個月,十級2個月。
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按勞動關系(勞動、聘用合同)解除或者終止時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計發。2011年1月1日前按工傷保險法規政策規定完成工傷認定、2011年1月1日後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的,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已經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工傷職工距按月享受基本養老金年齡不足5年的,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全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每滿一周年遞減20%;工傷職工辦理退休手續且按月享受基本養老金的,不享受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