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

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

發布時間: 2020-12-19 01:06:31

㈠ 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

上海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實施細則
(2001年10月2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11號發布)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目的和依據)
為了加強對城市房屋拆遷的管理,維護拆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建設項目順利進行,根據《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 (適用范圍)
凡在本市國有土地上實施房屋拆遷,並需要對被拆遷人補償、安置的,適用本細則。
第三條 (有關用語的含義)
下列用語在本細則中的含義:
(一)拆遷人,是指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單位。
(二)被拆遷人,是指被拆除房屋的所有人。
(三)房屋承租人,是指與被拆遷人具有合法租賃關系的單
位和個人。
第四條 (基本原則)
城市房屋拆遷必須符合城市規劃,有利於城市舊區改造和生態環境改善,保護文物古跡。
第五條 (拆遷當事人的權利義務)
拆遷人應當依照本細則規定,對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給予補償安置;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應當在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
第六條 (拆遷管理部門)
上海市房屋土地資源管理局(以下簡稱市房地資源局)對本市房屋拆遷工作實施監督管理。
區、縣房屋土地管理部門(以下簡稱區、縣房地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房屋拆遷工作實施監督管理,業務上受市房地資源局的領導。
第七條 (協同實施)
市和區、縣人民政府有關部門依照本細則的規定,互相配合,保證房屋拆遷工作的順利進行。

第二章 拆遷管理
第八條 (拆遷范圍內不得進行的活動)
規劃管理部門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確定拆遷范圍後,拆遷范圍內的單位和個人不得進行下列活動:
(一)新建、改建和擴建房屋及其附屬物;
(二)改變房屋和土地用途;
(三)建立新的房屋租賃關系;
(四)分列房屋租賃戶名。
第九條 (停止建設的通知和暫停辦理有關手續的申請和公告)
規劃管理部門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後,應當通知拆遷范圍內已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件的單位和個人停止房屋及其附屬物的新建、改建和擴建。
建設單位可以憑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向拆遷房屋所在地的區、縣房地局申請暫停辦理改變房屋和土地用途的審批手續,以及房屋租賃合同的登記備案手續。暫停辦理有關手續的期限不超過一年。
區、縣房地局收到建設單位申請後,應當在拆遷范圍內以公告形式公布本細則第八條規定的事項和暫停辦理有關手續的期限。
第十條 (重大市政建設項目暫停辦理有關手續的申請)
因重大市政建設項目拆遷房屋的,建設單位可以憑市發展計劃委員會或者市建設和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市建委)的批准文件,向規劃管理部門申請辦理停止房屋及其附屬物的新建、改建和擴建的通知手續,並向拆遷房屋所在地的區、縣房地局申請暫停辦理改變房屋和土地用途的審批手續,以及房屋租賃合同的登記備案手續。
第十一條 (暫停辦理有關手續的期限順延、解除和延期)
暫停辦理有關手續的期限內,建設單位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暫停辦理有關手續的期限順延至拆遷期限屆滿日;暫停辦理有關手續的期限屆滿時,建設單位未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暫停措施自行解除。
建設單位需要延長暫停辦理有關手續的期限,應當在期限屆滿日的30日前向拆遷房屋所在地的區、縣房地局提出申請。經審核批準的,由區、縣房地局在期限屆滿日的10日前予以公告。
延長暫停辦理有關手續的期限累計不超過六個月的,由區、縣房地局審批;累計超過六個月的,由區、縣房地局報經市房地資源局審核後批准。
第十二條 (房屋拆遷許可證的申請)
需要拆遷房屋的建設單位應當向拆遷房屋所在地的區、縣房地局提出申請,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後,方可拆遷房屋。重大市政建設項目拆遷房屋的,應當向市房地資源局提出申請。
建設單位申請領取房屋拆遷許可證時,應當提交下列文件:
(一)建設項目批准文件;
(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三)國有土地使用權批准文件;
(四)拆遷計劃和拆遷方案;
(五)本市銀行出具的補償安置資金專用存款帳戶的存款證明;
(六)產權清晰、無權利負擔的安置用房證明。
本條第二款第五項規定的存款金額不得低於補償安置資金總額的30%。該存款金額與安置用房價值之和不足補償安置資金總額的,建設單位應當在拆遷方案中明確資金分期到位的時間。
本條第二款第六項規定的安置用房應當符合國家質量安全標准和本市公共建築設施配套要求。
第十三條 (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審核和頒發)
市房地資源局和區、縣房地局應當自收到拆遷房屋申請之日起30日內,對申請事項進行審核。經審核符合條件的,由區、縣房地局頒發房屋拆遷許可證。
拆遷房屋申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區、縣房地局頒發房屋拆遷許可證應當報經市房地資源局審核:
(一)被拆除房屋建築類型為新式里弄、成套獨用新工房、花園住宅、公寓的;
(二)拆遷期限超過一年的;
(三)市人民政府規定由市房地資源局審核的其他情形。
房屋拆遷許可證應當載明拆遷人、拆遷范圍和拆遷期限等事項。
第十四條 (拆遷公告)
區、縣房地局頒發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同時,應當將房屋拆遷許可證中載明的拆遷人、拆遷范圍、拆遷期限等事項,以房屋拆遷公告的形式予以公布。
區、縣房地局和拆遷人應當及時做好拆遷政策、拆遷方案的宣傳解釋工作。
第十五條 (拆遷范圍的變更)
拆遷人應當按照房屋拆遷許可證確定的拆遷范圍實施拆遷,不得擅自擴大或者縮小。確需擴大或者縮小拆遷范圍的,應當按規定辦理規劃、土地批准手續,並向頒發原拆遷許可證的區、縣房地局申請變更拆遷范圍。
拆遷范圍經批准變更的,區、縣房地局應當將變更後的房屋拆遷許可證的相關內容予以公告。
第十六條 (拆遷期限的延長)
拆遷人應當在拆遷期限內完成拆遷。確需延長拆遷期限的,應當在拆遷期限屆滿日的15日前,向區、縣房地局提出延期拆遷申請,區、縣房地局應當在收到延期拆遷申請之日起10日內給予答復。
拆遷期限累計超過一年的,延期拆遷申請由區、縣房地局報經市房地資源局審核後給予答復。
拆遷期限經批准延長的,區、縣房地局應當將變更後的房屋拆遷許可證的相關內容予以公告。
第十七條 (自行拆遷和委託實施拆遷)
拆遷人可以自行拆遷,也可以委託取得市房地資源局頒發的房屋拆遷資格證書的單位(以下簡稱拆遷單位)實施拆遷。區、縣房地局不得作為拆遷人,也不得接受委託實施拆遷。
拆遷人委託拆遷的,應當向被委託的拆遷單位出具委託書,並訂立拆遷委託合同。拆遷人應當自拆遷委託合同訂立之日起15日內,將拆遷委託合同報區、縣房地局備案。
被委託的拆遷單位實施拆遷時,應當出示委託書。
被委託的拆遷單位按其實施的拆遷勞務收取拆遷服務費,拆遷服務費標准由市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市房地資源局制定。
被委託的拆遷單位不得轉讓拆遷業務。
第十八條 (拆遷工作人員的培訓和考核)
拆遷人和拆遷單位內從事拆遷工作的人員應當通過有關法律、業務知識的培訓考核,取得市房地資源局頒發的上海市房屋拆遷工作人員上崗證後,方可從事拆遷工作。
第十九條 (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當事人)
拆遷人應當與被拆遷人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拆遷租賃房屋的,拆遷人應當與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共同訂立
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拆遷人應當與被拆遷人、
房屋承租人分別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一)拆遷執行政府規定租金標準的公有出租房屋且被拆遷
人選擇貨幣補償的;
(二)拆遷執行政府規定租金標準的私有居住房屋的;
(三)拆遷房管部門依法代管的房屋的;
(四)拆遷宗教團體委託房管部門代理經租的房屋的。
第二十條 (被拆遷人和房屋承租人的確定)
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以房屋拆遷許可證核發之日合法有效的房地產權證、租用公房憑證、房屋租賃合同計戶,由拆遷人按戶進行補償安置。
與拆遷人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以房地產權證所載明的所有人和租用公房憑證、房屋租賃合同所載明的房屋承租人為准。
第二十一條 (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主要內容)
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內容應當包括:
(一)被拆除房屋的建築面積;
(二)貨幣補償金額;
(三)補償安置方式;
(四)搬遷期限;
(五)當事人需要約定的其他事項。
實行房屋調換的,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內容還應當包括安置房屋的價值金額、面積、地點和層次等事項。
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示範文本由市房地資源局制訂,供拆遷當事人參照使用。
拆遷期限屆滿後的30日內,拆遷人應當將其訂立的所有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報區、縣房地局備案。
第二十二條 (居住在拆遷范圍外的私房所有人的通知)
被拆除私房的所有人居住在拆遷范圍外的,由其代理人、房屋使用人負責通知該私房所有人辦理拆遷補償安置手續;屬於空關房屋的,由拆遷人負責通知。
房屋拆遷許可證第一次經批準的拆遷期限屆滿,仍無法通知到被拆除私房的所有人的,拆遷人做好被拆除房屋的勘察記錄,向公證機關辦理證據保全、補償費提存,並提出對房屋使用人的臨時安置方案,經區、縣房地局核准後,可先行拆遷騰地。
第二十三條 (仲裁、訴訟和先予執行)
拆遷補償安置協議訂立後,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未在協議約定的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的,拆遷人可以依法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訴訟期間,拆遷人提供相應安置房屋的,可以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先予執行。
第二十四條 (裁決)
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達不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經當事人申請,由被拆除房屋所在地的區、縣房地局裁決。裁決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
居住房屋的拆遷補償安置爭議,應當裁決以房屋調換。非居住房屋的拆遷補償安置爭議,可以裁決以房屋調換,也可以裁決以貨幣補償。
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可以在裁決書送達之日起60日內向有管轄權的行政機關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在裁決書送達之日起3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拆遷人依照本細則規定已對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提供安置房屋或者給予貨幣補償的,行政復議、訴訟期間不停止裁決的執行。
第二十五條 (裁決後的強制執行)
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裁決規定的搬遷期限內未完成搬遷的,經區、縣房地局申請,由區、縣人民政府責成區、縣房地局和公安機關等有關部門強制執行;或者由區、縣房地局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區、縣人民政府責成有關部門強制執行的,應當提前通知當事人。
實施強制執行前,拆遷人應當就被拆除房屋的有關事項,向公證機關辦理證據保全。
第二十六條 (市政建設項目的拆遷糾紛處理)
市政建設項目拆遷房屋,按照先拆遷騰地、後處理糾紛的原則辦理。被拆遷人及其上級主管單位必須服從建設需要,按工程建設要求,保證按期搬遷。
第二十七條 (遷出房屋使用人的義務)
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應當在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或者裁決確定的搬遷期限內,負責將房屋使用人遷出。房屋使用人未遷出的,視同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未完成搬遷。
第二十八條 (特別規定的執行)
拆遷中涉及軍事設施、教堂、寺廟、文物古跡以及外國駐華使(領)館房屋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
第二十九條 (建設項目轉讓的處理)
建設項目在拆遷期限內發生轉讓,應當經區、縣房地局同意後,辦理房屋拆遷許可證變更手續;區、縣房地局應當將變更後的房屋拆遷許可證的相關內容予以公告。
建設項目轉讓人尚未將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或者裁決載明的有關權利、義務履行完畢的,由受讓人繼續履行;項目轉讓人與受讓人應當書面通知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並自轉讓合同簽訂之日起30日內予以公告。
因其他情形引起建設單位在拆遷期限內發生變更的,均按本條規定處理。
第三十條 (拆遷補償安置資金使用的監督)
拆遷補償安置資金應當全部用於房屋拆遷的補償安置,不得挪作他用。
市房地資源局和區、縣房地局應當加強對拆遷補償安置資金使用的監督,出具拆遷補償安置資金存款證明的銀行應當協助監督。
第三十一條 (拆遷活動的監督檢查和檔案管理)
市房地資源局和區、縣房地局應當加強對房屋拆遷活動的監督檢查。拆遷人、拆遷單位有義務如實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
市房地資源局和區、縣房地局應當建立、健全房屋拆遷檔案管理制度,加強對房屋拆遷檔案資料的管理。拆遷人和拆遷單位應當根據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建立房屋拆遷檔案,及時報送有關資料,並接受監督檢查。

第三章 拆遷補償與安置
第三十二條 (拆遷補償安置方式)
拆遷補償安置可以實行貨幣補償,也可以實行與貨幣補償金額同等價值的產權房屋調換(以下稱價值標准房屋調換);拆遷居住房屋,還可以實行以房屋建築面積為基礎,在應安置面積內不結算差價的異地產權房屋調換(以下稱面積標准房屋調換)。
拆遷用於非公益事業房屋的附屬物,不作房屋調換,由拆遷人給予貨幣補償。
拆遷補償安置方式,由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按照本章規定進行選擇。
實行房屋調換的,拆遷人應當提供兩處以上經區、縣房地局審核的安置用房,供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選擇。
第三十三條 (居住房屋的貨幣補償金額)
拆遷居住房屋,貨幣補償金額應當根據被拆除房屋的房地產市場評估單價和被拆除房屋的建築面積確定。
執行本細則第三十五條、第三十六條、第三十七條第一款和第三款規定時,適用被拆除房屋的房地產市場單價和價格補貼。被拆除房屋的房地產市場單價為房地產市場評估單價,房地產市場評估單價低於最低補償單價標準的,按最低補償單價標准計算。
最低補償單價標准,為被拆除房屋同區域已購公有居住房屋上市交易的平均市場單價。
本條所稱的單價,是指每平方米建築面積的價格。
已購公有居住房屋上市交易的平均市場單價,由各區、縣政府按其劃定的區域范圍定期公布。
價格補貼標准,由市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市建委、市房地資源局制定。
第三十四條 (價值標准房屋調換的差價結算)
實行價值標准房屋調換的,應當按照本章規定的貨幣補償金額與安置房屋的房地產市場價結算差價。
第三十五條 (未出租私有居住房屋的補償安置)
拆遷未出租的私有居住房屋,拆遷人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安置,其貨幣補償金額的計算公式為:(被拆除房屋的房地產市場單價+價格補貼)×被拆除房屋的建築面積。
第三十六條 (協商議定租金標準的出租居住房屋的補償安置) 拆遷由租賃雙方協商議定租金標準的出租居住房屋,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協議解除租賃關系的,拆遷人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安置,其貨幣補償金額的計算公式為:(被拆除房屋的房地產市場單價+價格補貼)×被拆除房屋的建築面積。
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對解除租賃關系未達成協議的,拆遷人應當對被拆遷人實行房屋調換。安置房屋由原房屋承租人承租,被拆遷人應當與原房屋承租人重新訂立房屋租賃合同。
第三十七條 (執行政府規定租金標準的公有出租居住房屋的補償安置)
拆遷執行政府規定租金標準的公有出租居住房屋,被拆遷人選擇房屋調換的,由被拆遷人安置房屋承租人,租賃關系繼續保持,其貨幣補償金額的計算公式為:(被拆除房屋的房地產市場單價+價格補貼)×被拆除房屋的建築面積。
拆遷執行政府規定租金標準的公有出租居住房屋,被拆遷人選擇貨幣補償的,租賃關系終止,其貨幣補償金額的計算公式為:被拆除房屋的房地產市場評估單價×被拆除房屋的建築面積×20%。
拆遷執行政府規定租金標準的公有出租居住房屋且被拆遷人選擇貨幣補償的,拆遷人應當按下列規定對房屋承租人進行補償安置:
(一)房屋承租人選擇貨幣補償或者價值標准房屋調換的,其貨幣補償金額的計算公式為:(被拆除房屋的房地產市場單價×80%+價格補貼)×被拆除房屋的建築面積;
(二)符合本細則第三十九條規定的,房屋承租人還可以選擇面積標准房屋調換。
第三十八條 (執行政府規定租金標準的私有出租居住房屋的補償安置)
拆遷執行政府規定租金標準的私有出租居住房屋,租賃關系終止。
被拆遷人可以選擇貨幣補償或者價值標准房屋調換,其貨幣補償金額的計算公式為:被拆除房屋的房地產市場評估單價×被拆除房屋的建築面積×100%。
房屋承租人的補償安置按照本細則第三十七條第三款規定執行。
第三十九條 (面積標准房屋調換)
被拆除房屋屬於舊式里弄房屋、簡屋以及其他非成套獨用居住房屋,符合拆遷房屋所在地的區、縣人民政府規定條件的下列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可以選擇面積標准房屋調換:
(一)未出租私有居住房屋的所有人;
(二)執行政府規定租金標準的公有居住房屋承租人,但被拆遷人選擇房屋調換的除外;
(三)執行政府規定租金標準的私有居住房屋、由房管部門代理經租的宗教團體房屋、由房管部門依法代管房屋的承租人。
面積標准房屋調換的應安置面積,以被拆除房屋的建築面積為依據,按照下表所列的百分率增加安置面積:
第五章 附 則
第六十六條 (被拆遷居民的公假)
在職職工因房屋拆遷搬家,憑區、縣房地局的證明,所在單位可給公假兩天。
第六十七條 (征地後的房屋補償安置)
徵用集體所有土地後拆遷房屋及其附屬物的,補償安置辦法另行規定。
第六十八條 (具體應用解釋)
本細則的具體應用問題,由市房地資源局負責解釋。
第六十九條 (施行日期)
本細則自2001年11月1日起施行,1991年7月19日市人民政府發布的《上海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實施細則》、1997年4月22日市人民政府發布的《上海市個體工商戶營業用房拆遷安置補償辦法》以及1997年12月8日市人民政府發布的《上海市危棚簡屋改造地塊居住房屋拆遷補償安置試行辦法》同時廢止。市人民政府其他有關拆遷管理的規定與本細則不一致的,以本細則為准。

㈡ [1991年]上海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

*註:本篇法規已被《上海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實施細則》(發布日期:2001年10月29日 實施日期:2001年11月1日)廢止

上海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實施細則
(1991年7月1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布)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城市房屋拆遷管理,保障城市建設順利進行,保護拆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 凡在本市國有土地上,因城市建設需要拆遷房屋及其附屬物的,適用本細則。

第三條 本細則所稱拆遷人是指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建設單位或者個人。
本細則所稱被拆遷人是指被拆除房屋及其附屬物的所有人(包括代管人、國家授權的國有房屋及其附屬物的管理人,下同)和被拆除房屋及其附屬物的使用人。

第四條 城市房屋拆遷必須符合城市規劃和有利於城市舊區改建。

第五條 拆遷人必須依照本細則規定,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和安置;被拆遷人必須服從城市建設需要,在規定的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

第六條 上海市房產管理局(以下簡稱市房管局)主管本市的房屋拆遷工作:
區、縣房產管理局(以下簡稱區、縣房管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房屋拆遷工作,業務上受市房管局領導。

第七條 市或區、縣房管局對房屋拆遷管理的主要職責是:
(一)執行房屋拆遷管理的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
(二)制訂本市房屋拆遷的規范性文件;
(三)審核房屋拆遷計劃和拆遷方案,核發房屋拆遷許可證,發布房屋拆遷公告;
(四)負責對房屋拆遷被委託人的資質審查,核發房屋拆遷資格證書;
(五)負責對房屋拆遷活動的監督檢查;
(六)裁決拆遷房屋的補償、安置爭議;
(七)對無正當理由拒絕拆遷的被拆遷人,申請人民法院強制拆遷;
(八)對違反本細則的行為進行處罰。

第八條 市建設委員會(以下簡稱市建委)和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房屋拆遷工作的領導。對在房屋拆遷工作中有突出貢獻的單位或者個人給予獎勵。各有關單位應當積極協助做好房屋拆遷的安置工作。
第二章 拆遷管理一般規定

第九條 規劃管理部門在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確定拆遷范圍後,應通知拆遷范圍內已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件的被拆遷人停止房屋及其附屬物的改建、擴建等工程,並通知被拆遷房屋所在地的區、縣房管局。

第十條 區、縣房管局接到規劃管理部門的通知後,應在拆遷范圍內做好下列工作,並以公告形式予以公布:
(一)通知有關部門暫停辦理房屋的買賣、交換、析產、分割、贈與、分戶、出租、調配等手續;
(二)通知公安部門暫停辦理居民常住戶口的遷入和分戶手續;
(三)通知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暫停核發營業執照。

第十一條 在暫停居民常住戶口遷入的拆遷范圍內,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經區、縣人民政府批准後,可准予辦理常住戶口遷入手續:
(一)居住在拆遷范圍內,有常住戶口的婦女所生的嬰兒;
(二)按規定分配的高等院校、中等學校的畢業生和批准退學、休學以及取消畢業分配資格的學生遷回拆遷范圍家中的;
(三)未安置住房的軍隊轉業幹部、復員退伍軍人遷回拆遷范圍家中的;
(四)公派或因私出國(境)人員遷回拆遷范圍家中的;
(五)遠洋海員遷回拆遷范圍家中的;
(六)經市人事勞動部門批准從市外調回本市或從郊縣調入市區的幹部、職工及其隨遷家屬,需在拆遷范圍內直系親屬處落戶的;
(七)幹部、職工因離休、退休、退職從市外遷回拆遷范圍家中的;
(八)歸國華僑、港澳台同胞遷回拆遷范圍直系親屬處定居的;
(九)被撤銷失蹤、死亡宣告的人員,返回拆遷范圍家中的;
(十)刑滿釋放人員和解除勞教、少管人員遷回拆遷范圍家中的;
(十一)在暫停辦理居民常住戶口遷入手續前,已辦理完房屋的買賣、交換、析產、分割、贈與、分戶、調配等手續,尚未辦理戶口登記手續的;
(十二)市人民政府規定準予辦理戶口遷入手續的其他情況。

第十二條 本細則第十條規定暫停辦理有關手續的期限為十二個月。需要延長暫停辦理有關手續期限的,拆遷人應在期滿之日的二十日前向拆遷房屋所在地的區、縣房管局提出申請;經批准同意的,由區、縣房管局在期滿之日的十日前通知有關部門。延長時間一般不超過六個月;超過六個月的,必須經市房管局批准。
暫停期滿或者拆遷人逾期未申請辦理延長手續的,暫停措施自行解除。

第十三條 需要拆遷房屋的建設單位和個人必須持下列文件和材料,向拆遷房屋所在地的區、縣房管局提出申請,領取房屋拆遷許可證後,方可拆遷房屋:
(一)建設項目的計劃批准文件;
(二)規劃管理部門核發的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三)區、縣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使用批准文件;
(四)拆遷計劃和拆遷方案。

第十四條 拆遷房屋申請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應報市房管局審核後,由區、縣房管局核發房屋拆遷許可證:
(一)拆遷居民超過三百戶或臨時過渡安置超過一百戶的;
(二)拆遷居民自行臨時過渡超過十戶的;
(三)拆遷外國組織和外國人、外商投資企業的房屋及其附屬物的。

第十五條 區、縣房管局接到申請後,應驗證建設項目的計劃批准文件、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使用土地批准文件;審核拆遷計劃和拆遷方案,在收到申請之日的二十日內發給房屋拆遷許可證,或作出暫緩發證的書面決定,並說明理由。

第十六條 區、縣人民政府可以組織統一拆遷,也可由拆遷人自行拆遷或者委託拆遷。拆遷人委託拆遷的,被委託人應當是取得市房管局頒發的房屋拆遷資格證書的單位。
市和區、縣房管局不得接受房屋拆遷委託。

第十七條 區、縣房管局在核發房屋拆遷許可證後,應在拆遷區域范圍內將拆遷人、拆遷范圍、搬遷期限等以房屋拆遷公告或者其他形式予以公布。區、縣房管局和拆遷人應當及時向被拆遷人做好宣傳、解釋工作。

第十八條 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應依照本細則的規定簽訂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協議應當規定補償形式,補償金額,應安置人口,安置用房的面積、地點、層次、搬遷過渡方式、過渡期限,違約責任和當事人認為需要訂立的其他內容。
補償、安置協議訂立後,可以向公證機關辦理公證。
拆除依法代管的房屋,補償、安置協議必須經公證機關公證,並辦理證據保全。

第十九條 拆遷私有房屋,拆遷人應事先書面通知被拆遷房屋的所有人徵求是否保留房屋產權的意見。通知書應包括互換房屋的地點、價格。私房所有人應在接到書面通知的兩個月內,提交房屋產權和土地使用的有關證件,提出是否保留房屋產權的書面意見。無正當理由逾期不作答復的,作放棄保留房屋產權處理。

第二十條 私房所有人在境外(包括在港、澳、台)的,由代理人負責通知私房所有人徵求對私房產權是否保留的意見;無代理人的,由使用人負責通知私房所有人徵求對私房產權是否保留的意見。超過三個月未予答復,或無法通知私房所有人的,經區、縣房管局審核,拆遷人向公證機關申請辦理證據保全後,可先行拆遷騰地,對使用人給予臨時安置。被先行拆遷騰地的私房所有人是否保留房屋產權的答復期限可適當延長。
前款規定的被拆遷私房的補償費由拆遷人向公證機關辦理提存公證;有關被拆私房資料,由拆遷人移送區、縣房管局保存備查。

第二十一條 實施房屋拆遷不得超越經批準的拆遷范圍。因特殊情況需擴大拆遷范圍,應按規定辦理規劃、土地批准手續後,向區、縣房管局申請辦理房屋拆遷調整手續。

第二十二條 拆遷期限自公告之日起計算,不超過一年。
拆遷工業企業,被拆遷人因遷建等情況需延長拆遷期限的,應經批准拆遷的區、縣房管局批准,報市房管局備案。

第二十三條 拆遷人與被拆遷人經協商達不成協議的,由批准拆遷的區、縣房管局裁決。被拆遷人是批准拆遷的區、縣房管局的,由同級人民政府裁決。其中,市政建設拆遷非居住房屋,協商達不成協議的,由市房管局裁決。
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在訴訟期間,如拆遷人已給被拆遷人作了安置或者提供了周轉用房的,不停止拆遷的執行。

第二十四條 在按本細則第二十三條作出裁決規定的搬遷期限內或在房屋拆遷公告規定的搬遷期限內已簽訂協議,被拆遷人無正當理由拒絕拆遷的,拆遷人可向區、縣房管局申請限期拆遷,由區、縣房管局報請同級人民政府作出責令限期拆遷的決定。
被拆遷人逾期不拆遷的,由區、縣人民政府責成區、縣房管局和區、縣公安局等有關部門強制拆遷,或者由區、縣房管局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二十五條 法律、法規對拆遷使(領)館房屋、軍事設施、教堂、寺廟、文物古跡等另有規定的,依照有關的法律、法規執行。

第二十六條 市或區、縣房管局應當對房屋拆遷活動進行檢查。被檢查者應當如實提供情況和資料。檢查者有責任為被檢查者保守技術和業務秘密。

第二十七條 市或區、縣房管局應當建立、健全拆遷房屋檔案制度,加強對房屋拆遷檔案資料的管理。
第三章 拆遷補償

第二十八條 拆遷人應當對被拆除房屋及其附屬物的所有人,依照本細則規定給予補償。
拆遷補償實行產權調換、作價補償、或者產權調換和作價補償相結合的形式。
產權調換的面積按照所拆房屋的建築面積計算。
作價補償的金額按照所拆房屋建築面積計算。具體估價標准由市建委會同市物價局等部門按重置價格結合成新的原則制定。

第二十九條 拆除用於公益事業的房屋及其附屬物,拆遷人應當按照其原性質、原規模予以重建,或者按照重置價格給予補償,或者按照城市規劃統籌安排。

第三十條 拆遷公有非居住房屋的,凡新建安置房屋產權交給所有人的,不另行補償;新建安置房屋擴大建築面積和提高房屋結構質量所增加的費用,由被拆遷人負擔。
經協商新建安置房屋產權不交給所有人的,拆遷人應按估價標准作價補償給所有人。

第三十一條 拆遷出租的公有居住房屋,實行產權調換,新建或調換安置的房屋產權交給所有人,新建或調換安置房屋擴大面積和提高結構質量所增加的費用不另行補償。原租賃關系繼續保持,按規定重新辦理租賃手續。

第三十二條 拆除違章建築、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或雖未規定期限但使用兩年以上的臨時建築,不予補償,也不計算建築物面積和土地面積。拆除未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給予適當補償。
被拆遷人接到規劃管理部門暫停建設通知後,繼續進行房屋及其附屬物改建、擴建等工程的部分和房屋裝飾,不予補償。

第三十三條 拆遷單位的非居住房屋,拆遷人應補償下列費用:
(一)被拆除的房屋及其附屬物按估價標准結算的費用和無法恢復使用的設備按重置價結合成新結算的費用;
(二)因移地遷建而發生的徵用或調撥原面積土地所需費用;
(三)按國家和本市規定的貨物運輸價格和設備安裝價格計算的設備搬遷費用;
(四)企業因拆遷而停產待工人員按實際停產時間結算的工資性補貼;
(五)法律、法規規定補償的其他費用。
補償費按被拆遷人移地遷建的工程進展分期支付,前期工程開始時支付百分之三十;工程開工時支付百分之七十。但對原基地上房屋及其附屬物已全部拆除的,補償費可一次付給。

第三十四條 按照規劃要求,調整產業結構或工業布局而關、停、並、轉的被拆遷人,其上級主管部門應在本系統內部做好調整安置工作。拆遷人應按規定的標准給予補償。

第三十五條 被拆遷人委託拆遷人代建的,補償費不再支付給被拆遷人。擴大建築面積、用地面積和提高房屋結構質量而增加的費用,由被拆遷人支付給拆遷人。

第三十六條 拆遷私有房屋作價補償的金額應補償給所有人。拆遷人應將被拆遷私房的房屋所有權證移送原發證部門予以注銷,土地使用證移送土地管理部門注銷。

第三十七條 被拆遷私房所有人保留房屋產權的,拆遷人可參照被拆除房屋建築面積,用新建房屋或其他住房互換產權。私房所有人與拆遷人應按照互換房屋面積、質量的差異結算差額價款。互換的新房在人均建築面積二十四平方米以內、不超過原建築面積的,按新房成本價的三分之一出售;人均建築面積二十四平方米以上、不超過原建築面積的,二十四平方米以上的部分按新房的成本價出售。互換房屋的差額價款應一次付清。
私房所有人須付清互換房屋差額價款方能取得房屋所有權,並向區、縣房產登記機關和土地管理部門申請領取房屋產權證和土地使用證。

第三十八條 按照原面積互換房屋後,私房所有人居住仍有困難的,可按下列規定超面積購房,超過原面積的部分按成本價計算:
(一)原人均建築面積八平方米以下,可照顧到人均建築面積十至十二平方米;
(二)原人均建築面積八至十二平方米的,可照顧到人均建築面積十四到十六平方米。

第三十九條 被拆遷私房所有人不保留產權,要求用公房安置的,按估價標准給予補償;私房所有人不保留產權,也不要求用公房安置的,除按估價標准給予補償外,再給予補償標准百分之五十的獎勵。
屬兩人以上共有的被拆遷私房,仍按共有財產予以保留產權;不要求保留產權的按估價標准給予補償。

第四十條 拆遷補償協議簽訂後或經區、縣房管局裁決後,被拆遷人拒絕受領補償費的,拆遷人可向公證機關辦理提存公證。

第四十一條 拆除有產權糾紛的房屋,在區、縣房管局公布的規定期限內糾紛未解決的,由拆遷人提出補償安置方案,報區、縣房管局批准後實施拆遷。區、縣房管局在拆遷前應當組織拆遷人對被拆遷房屋作勘察記錄,並向公證機關辦理證據保全。

第四十二條 對拆遷設有抵押權的房屋實行產權調換的,由抵押權人和抵押人重新簽訂抵押協議。抵押權人和抵押人在區、縣房管局公布的規定期限內達不成抵押協議的,由拆遷人參照前條的規定實施拆遷。
對拆遷設有抵押權的房屋實行作價補償的,由抵押權人和抵押人重新設立抵押權或者由抵押人清償債務後,方可給予補償。
第四章 拆遷安置

第四十三條 拆遷人對應當安置的被拆除房屋使用人,依照本細則規定給予安置。安置用房不能一次解決的,可用周轉房過渡或自行臨時過渡,過渡期限應當在協議中明確。但非公益事業的建設項目拆遷房屋不得採取自行臨時過渡形式。
臨時過渡周轉房應具備正常的居住條件和基本生活設施。
被拆遷房屋使用人是指在拆遷范圍內具有常住戶口的公民和拆遷范圍內具有營業執照或者作為正式辦公地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

第四十四條 拆遷居住房屋應安置人口,以拆遷公告公布之日拆遷范圍內常住戶口為計算標准,但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不予計入:
(一)他處另有住房且居住不困難的;
(二)因入托、入學等原因,戶口報在拆遷范圍內親屬處,而父母在本市有住房的。

第四十五條 拆遷范圍內有下列非常住戶口的居民應予計入安置人數,但不分戶安置:
(一)原有常住戶口,已應征入伍的現役軍人(不包括已在外地結婚的);
(二)夫婦一方支援外地單位工作的;
(三)按規定戶口報在大、中專學校的學生和報在本市工作單位的海員、船員、野外勘測人員;
(四)未在當地結婚的農村插隊和市郊農場的知識青年;
(五)夫婦一方住在工作單位集體宿舍的;
(六)出國留學在簽證期內的(包括自費留學,但不包括在國外定居的);
(七)未成年子女因入托入學等原因,常住戶口不在父母或監護人處的;
(八)符合晚婚年齡的夫婦,一方居住在拆遷范圍內,另一方居住在拆遷范圍外且居住有困難的;
(九)市人民政府規定應予計入安置人數的其他情況。

第四十六條 被拆遷房屋使用人中凡已領取本市獨生子女證的獨生子女,根據建設單位房屋規格,安置時可增加二至四平方米;但獨生子女已結婚的除外。

第四十七條 用公房安置的被拆遷房屋使用人,原租住公房的,按《租用公房憑證》計戶;原私房所有人按《房屋所有權證》計戶;原租住私房的,按常住戶口計戶;一般不分戶安置。但三對以上夫婦同住一處生活不便,要求分戶的,在符合規定標准安置的居住面積內,可分戶安置。原已分列的常住戶口,可分戶遷入。

第四十八條 對被拆除房屋使用人的安置地點,應當根據城市規劃對建設地區的要求和建設工程的性質,按照有利於實施城市規劃和城市舊區改建的原則統籌安排,被拆遷人應當服從。
拆遷人應向被拆遷人公布安置房屋地點。

第四十九條 按市建設委員會批準的地區規劃進行的舊區改建項目,凡原址建造非居住房屋的,被拆遷的居住房屋所有人、使用人應遷移到市區的邊緣地區安置;凡原址建造商品居住房屋的,被拆遷的居住房屋所有人、使用人一般應遷移到市區邊緣地區安置;如所有人、使用人要求原地安置的,應按原址建造的商品居住房屋成本價與邊緣地區建造的商品居住房屋成本價之間的差價購買居住房屋。

第五十條 拆除公有居住房屋,安置房屋的結構、質量、設備條件等和被拆遷房屋類型相似的,按照被拆遷房屋使用人原建築面積予以分配。對從市中心建成區遷到市區邊緣地段的被拆遷房屋使用人,分配的房屋面積可以酌情增加,但每人平均增加的建築面積不超過二平方米。

第五十一條 拆遷棚戶、簡屋或舊式里弄的公有居住房屋,因新建房屋輔助面積增加,設備條件改善,其安置被拆遷房屋使用人的標准為:
被拆遷房屋使用人原有 分配給被拆遷房屋使用人的
居住面積(平方米/人) 居住面積(平方米/人)
在市中心建成 由市中心建成區
區內或在拆房 內遷出安排在市
原址和就近地 區邊緣地段安置
段安置的 的
小於四 維持原面積 四
大於四小於七 四至五 五至六
大於七小於十 五至六 六至七
大於十小於十三 六至七 七至八
大於十三小於十六 七至八 八至九
大於十六小於十九 八至九 九至十
大於十九小於廿二 九至十 十至十一
大於廿二小於廿五 十至十一 十一至十二
大於廿五小於三十 十一至十二 十二
原人均居住面積大於三十平方米的,分配新建住房的居住面積人均不得超過十二平方米。
被拆遷居住房屋使用人去郊縣城鎮或獨立工業區安置的,按人口分配的平均居住面積可按上述標准增加一至二平方米。

第五十二條 被拆遷私房所有人要求用公有房屋安置的,安置標准按本細則第五十條和第五十一條執行。

第五十三條 被拆遷私房的所有人和使用人分屬兩人的,拆遷人應按下列規定分別對所有人和使用人進行安置:
(一)部分出租、部分自住的私房所有人不保留產權的,應按實際居住狀況和規定標准分別對所有人和使用人進行安置。
(二)私房所有人要求保留自住或空關部分產權的,按保留產權部分的面積互換房屋。對放棄產權的出租部分予以估價補償;並按規定安置房屋使用人。
(三)私房所有人保留自住和出租私房全部產權的,所有人與使用人應繼續保持原租賃關系,並應按照《上海市私有居住房屋租賃管理暫行辦法》重新協商簽訂租賃合同。
(四)全部出租的私房所有人不保留產權的,按規定安置房屋使用人;對私房所有人僅作價補償,不再安置。

第五十四條 用新建房屋互換產權安置被拆遷私房使用人的,應相對集中,盡可能安置在一個單元。

第五十五條 拆遷個體工商戶作為固定營業點的自用私有房屋或租用的公有房屋,可以按照本規定用適宜於營業的沿街底層房屋安置;也可以由區、縣人民政府統一安排營業場所,按照本規定用其他居住房屋安置。
對以經營為生的六十周歲以上的個體工商戶,因拆遷不能繼續營業並繳銷營業執照的,拆遷人可按本市養老規定安置。

第五十六條 被拆除房屋使用人因拆遷而遷出的,由拆遷人付給搬家補助費。
在規定的過渡期限內,被拆除房屋使用人自行臨時過渡的,拆遷人應當付給臨時安置補助費;由拆遷人提供周轉房過渡的,不付給臨時安置補助費。
搬家補助費、臨時安置補助費的標准,由市房管局另行規定。

第五十七條 拆遷人、被拆除房屋使用人應當遵守協議約定的過渡期限,拆遷人不得擅自延長過渡期限。由拆遷人提供周轉房的被拆除房屋使用人到期不得拒絕遷往安置用房、騰退周轉房。

第五十八條 由於拆遷人的責任使被拆除房屋使用人延長過渡期限的,對自行過渡的被拆除房屋使用人,從逾期之月起增加臨時安置補助費。增加標准為:逾期半年以內的增加25%;逾期半年到一年以內的增加50%;逾期一年到二年以內的增加75%;逾期二年以上的增加100%;逾期三年以上的,拆遷人應採取措施予以安置。

第五十九條 由於拆遷人的責任使被拆除房屋使用人延長過渡期限的,對由拆遷人提供周轉房的被拆除房屋使用人,從逾期之月起應當付給臨時安置補助費;逾期一年以內的付給25%;逾期一年到二年以內的付給50%;逾期二年以上的付給75%;逾期三年以上的,拆遷人應採取措施予以安置。
第五章 市政建設拆遷

第六十條 市政建設項目系指已批准列入計劃的道路交通,上水、雨水、污水、煤氣、供熱、供電、通訊、公交的管網和輸變電站,電話局房,排水泵站,公共停車場、站,公交、環衛、消防設施,公共綠地及其相關的動遷用房等為社會各方面服務的市政基礎設施項目。
市政建設項目拆遷房屋,按照先拆遷騰地、後處理糾紛的原則辦理。被拆遷人及其上級主管部門必須服從建設需要,按工程建設要求,保證按期搬遷、安置。

第六十一條 重大市政建設項目因工程需要,可憑市計劃委員會或市建委批準的文件在拆遷范圍內提前按本細則第十條規定暫停辦理有關手續。

㈢ 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是哪條明文規定拆遷人不能與產權使用人簽定協議

您好,拆遷人與產權使用人有聯系嗎?過去都說福利分房,產權都是單位的,這是歷史形成的,拆遷人與產權人沒有關系。

㈣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的司法解釋

1、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23條至27條: 第二十三條 拆遷補償的方式可以實行貨幣補償,也可以實行房屋產權調換。 除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二款、第二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外,被拆遷人可以選擇拆遷補償方式。 第二十四條 貨幣補償的金額,根據被拆遷房屋的區位、用途、建築面積等因素,以房地產市場評估價格確定。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十五條 實行房屋產權調換的,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第二十四條的規定,計算被拆遷房屋的補償金額和所調換房屋的價格,結清產權調換的差價。 拆遷非公益事業房屋的附屬物,不作產權調換,由拆遷人給予貨幣補償。 第二十六條 拆遷公益事業用房的,拆遷人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城市規劃的要求予以重建,或者給予貨幣補償。 第二十七條 拆遷租賃房屋,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解除租賃關系的,或者被拆遷人對房屋承租人進行安置的,拆遷人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 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對解除租賃關系達不成協議的,拆遷人應當對被拆遷人實行房屋產權調換。產權調換的房屋由原房屋承租人承租,被拆遷人應當與原房屋承租人重新訂立房屋租賃合同。 2、建設部關於加強城市房屋拆遷管理工作的通知。 三、要認真執行國務院頒布的《條例》第十二條的規定,在房屋拆遷前,拆遷人與被拆遷人一定要先簽協議後拆遷,不能先拆後簽或者不簽就拆。當拆遷人與被拆遷人就補償安置等問題達不成協議的,要按照《條例》第十四條處理。要允許被拆遷人採取「產權調換」形式進行補償。 3、建設部建設部關於印發《城市房屋拆遷估價指導意見》的通知。 第二十八條 以產權調換作為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方式的,對所調換房屋的房地產市場價格進行的評估,參照本意見執行。 4、建設部建設部關於商業網點建設問題的通知。 三、在商業網點的拆遷中,應安置的面積要結算結構差價,超過應安置面積的部分,一律按商品房價格結算。《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規定,「拆除非住宅房屋,按照原建築面積安置」,「以產權調換形式償還的非住宅房屋償還面積與原建築面積相等的部分,按照重置價格結算結構差價;償還建築面積超過原建築面積的部分,按照商品房價格結算」

㈤ 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現在廢除了嗎

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現在廢除了。
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三十五條的規定,本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01年6月13日國務院公布的《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同時廢止。

㈥ 《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 內容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城市房屋拆遷的管理,維護拆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建設項目順利進行,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在城市規劃區內國有土地上實施房屋拆遷,並需要對被拆遷人補償、安置的,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城市房屋拆遷必須符合城市規劃,有利於城市舊區改造和生態環境改善,保護文物古跡。
第四條 拆遷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安置;被拆遷人應當在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
本條例所稱拆遷人,是指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單位。
本條例所稱被拆遷人,是指被拆遷房屋的所有人。
第五條 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全國城市房屋拆遷工作實施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管理房屋拆遷工作的部門(以下簡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城市房屋拆遷工作實施監督管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互相配合,保證房屋拆遷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負責與城市房屋拆遷有關的土地管理工作。
第二章 拆遷管理
第六條 拆遷房屋的單位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後,方可實施拆遷。
第七條 申請領取房屋拆遷許可證的,應當向房屋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提交下列資料:
(一)建設項目批准文件;
(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三)國有土地使用權批准文件;
(四)拆遷計劃和拆遷方案;
(五)辦理存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出具的拆遷補償安置資金證明。
市、縣人民政府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對申請事項進行審查;經審查,對符合條件的,頒發房屋拆遷許可證。
第八條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在發放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同時,應當將房屋拆遷許可證中載明的拆遷人、拆遷范圍、拆遷期限等事項,以房屋拆遷公告的形式予以公布。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和拆遷人應當及時向被拆遷人做好宣傳、解釋工作。
第九條 拆遷人應當在房屋拆遷許可證確定的拆遷范圍和拆遷期限內,實施房屋拆遷。
需要延長拆遷期限的,拆遷人應當在拆遷期限屆滿15日前,向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提出延期拆遷申請;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自收到延期拆遷申請之日起10日內給予答復。
第十條 拆遷人可以自行拆遷,也可以委託具有拆遷資格的單位實施拆遷。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不得作為拆遷人,不得接受拆遷委託。
第十一條 拆遷人委託拆遷的,應當向被委託的拆遷單位出具委託書,並訂立拆遷委託合同。拆遷人應當自拆遷委託合同訂立之日起15日內,將拆遷委託合同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備案。
被委託的拆遷單位不得轉讓拆遷業務。
第十二條 拆遷范圍確定後,拆遷范圍內的單位和個人,不得進行下列活動:
(一)新建、擴建、改建房屋;
(二)改變房屋和土地用途;
(三)租賃房屋。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就前款所列事項,書面通知有關部門暫停辦理相關手續。暫停辦理的書面通知應當載明暫停期限。暫停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年;拆遷人需要延長暫停期限的,必須經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批准,延長暫停期限不得超過1年。
第十三條 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就補償方式和補償金額、安置用房面積和安置地點、搬遷期限、搬遷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等事項,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拆遷租賃房屋的,拆遷人應當與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第十四條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代管的房屋需要拆遷的,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必須經公證機關公證,並辦理證據保全。
第十五條 拆遷補償安置協議訂立後,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搬遷期限內拒絕搬遷的,拆遷人可以依法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訴訟期間,拆遷人可以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先予執行。
第十六條 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或者拆遷人、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達不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經當事人申請,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裁決。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是被拆遷人的,由同級人民政府裁決。裁決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
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可以自裁決書送達之日起3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拆遷人依照本條例規定已對被拆遷人給予貨幣補償或者提供拆遷安置用房、周轉用房的,訴訟期間不停止拆遷的執行。
第十七條 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裁決規定的搬遷期限內未搬遷的,由房屋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責成有關部門強制拆遷,或者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拆遷。
實施強制拆遷前,拆遷人應當就被拆除房屋的有關事項,向公證機關辦理證據保全。
第十八條 拆遷中涉及軍事設施、教堂、寺廟、文物古跡以及外國駐華使(領)館房屋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
第十九條 尚未完成拆遷補償安置的建設項目轉讓的,應當經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同意,原拆遷補償安置協議中有關權利、義務隨之轉移給受讓人。項目轉讓人和受讓人應當書面通知被拆遷人,並自轉讓合同簽訂之日起30日內予以公告。
第二十條 拆遷人實施房屋拆遷的補償安置資金應當全部用於房屋拆遷的補償安置,不得挪作他用。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拆遷補償安置資金使用的監督。
第二十一條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建立、健全拆遷檔案管理制度,加強對拆遷檔案資料的管理。
第三章 拆遷補償與安置
第二十二條 拆遷人應當依照本條例規定,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
拆除違章建築和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不予補償;拆除未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第二十三條 拆遷補償的方式可以實行貨幣補償,也可以實行房屋產權調換。
除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二款、第二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外,被拆遷人可以選擇拆遷補償方式。
第二十四條 貨幣補償的金額,根據被拆遷房屋的區位、用途、建築面積等因素,以房地產市場評估價格確定。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十五條 實行房屋產權調換的,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第二十四條的規定,計算被拆遷房屋的補償金額和所調換房屋的價格,結清產權調換的差價。
拆遷非公益事業房屋的附屬物,不作產權調換,由拆遷人給予貨幣補償。
第二十六條 拆遷公益事業用房的,拆遷人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城市規劃的要求予以重建,或者給予貨幣補償。
第二十七條 拆遷租賃房屋,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解除租賃關系的,或者被拆遷人對房屋承租人進行安置的,拆遷人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
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對解除租賃關系達不成協議的,拆遷人應當對被拆遷人實行房屋產權調換。產權調換的房屋由原房屋承租人承租,被拆遷人應當與原房屋承租人重新訂立房屋租賃合同。
第二十八條 拆遷人應當提供符合國家質量安全標準的房屋,用於拆遷安置。
第二十九條 拆遷產權不明確的房屋,拆遷人應當提出補償安置方案,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審核同意後實施拆遷。拆遷前,拆遷人應當就被拆遷房屋的有關事項向公證機關辦理證據保全。
第三十條 拆遷設有抵押權的房屋,依照國家有關擔保的法律執行。
第三十一條 拆遷人應當對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支付搬遷補助費。
在過渡期限內,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自行安排住處的,拆遷人應當支付臨時安置補助費;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使用拆遷人提供的周轉房的,拆遷人不支付臨時安置補助費。
搬遷補助費和臨時安置補助費的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三十二條 拆遷人不得擅自延長過渡期限,周轉房的使用人應當按時騰退周轉房。
因拆遷人的責任延長過渡期限的,對自行安排住處的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應當自逾期之月起增加臨時安置補助費;對周轉房的使用人,應當自逾期之月起付給臨時安置補助費。
第三十三條 因拆遷非住宅房屋造成停產、停業的,拆遷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第四章 罰則
第三十四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未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擅自實施拆遷的,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責令停止拆遷,給予警告,並處已經拆遷房屋建築面積每平方米20元以上50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五條 拆遷人違反本條例的規定,以欺騙手段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吊銷房屋拆遷許可證,並處拆遷補償安置資金1%以上3%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六條 拆遷人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責令停止拆遷,給予警告,可以並處拆遷補償安置資金3%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房屋拆遷許可證:
(一)未按房屋拆遷許可證確定的拆遷范圍實施房屋拆遷的;
(二)委託不具有拆遷資格的單位實施拆遷的;
(三)擅自延長拆遷期限的。
第三十七條 接受委託的拆遷單位違反本條例的規定,轉讓拆遷業務的,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合同約定的拆遷服務費25%以上50%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八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屋拆遷管理部門違反本條例規定核發房屋拆遷許可證以及其他批准文件的,核發房屋拆遷許可證以及其他批准文件後不履行監督管理職責的,或者對違法行為不予查處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在城市規劃區外國有土地上實施房屋拆遷,並需要對被拆遷人補償、安置的,參照本條例執行。
第四十條 本條例自2001年11月l日起施行。1991年3月22日國務院公布的《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同時廢止。

㈦ 2017最新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的規定是怎樣的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城市房屋拆遷的管理,維護拆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內障建設項容目順利進行,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在城市規劃區內國有土地上實施房屋拆遷,並需要對被拆遷人補償、安置的,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城市房屋拆遷必須符合城市規劃,有利於城市舊區改造和生態環境改善,保護文物古跡。
第四條
拆遷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安置;被拆遷人應當在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
本條例所稱拆遷人,是指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單位。
本條例所稱被拆遷人,是指被拆遷房屋的所有人。
第五條
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全國城市房屋拆遷工作實施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管理房屋拆遷工作的部門(以下簡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城市房屋拆遷工作實施監督管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互相配合,保證房屋拆遷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負責與城市房屋拆遷有關的土地管理工作。

㈧ 《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是否已經作廢

《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已經廢止,取代它的是《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內例》。
根據《容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
附則
第三十五條本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01年6月13日國務院公布的《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同時廢止。本條例施行前已依法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項目,繼續沿用原有的規定辦理,但政府不得責成有關部門強制拆遷。

㈨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和補償條例》與《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的區別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即國務院590號令,業內稱新條例,《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業內稱老條例,新條例與老條例有幾下 幾點重大調整和區別:
1、適用范圍的不同。新條例規定了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適用於所有國有土地上的房屋,不管是否屬於規劃區域內或規劃區域外。而老條例規定了城市規劃區域內房屋拆遷都適用這條例,一些城中村在規劃區域內而土地性質屬集體土地,拆遷時會出現應用法律交叉問題,往往在拆遷補償時對集體土地性質拆遷戶在同一批拆遷中要制定不同的補償方式。
2、拆遷的法律主體不同。新條例規定了市級人民政府是徵收人,房屋產權人是被徵收人,而老條例是拆遷許可證制度,取得拆遷許可證的是拆遷人,房屋產權人是被拆遷人,同時規定了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是兩個平等的民事法律主體,政府是第三方裁判員。
3、拆遷的目的不同。新條例規定只有公共利益的需要才能徵收老百姓的房屋,徵收變成了政府行為。而老條例只要是城市規劃的需要,開發商看中的土地政府發了拆遷許可證就可以拆老百姓的房屋,拆遷中商業氣息很濃,開發商有錢就能去拆老百姓的房屋對老百姓的個人房產保護成了空話,明顯與《物權法》相抵觸。
4、新條例取消了政 府行政強制拆遷的權利,在規定期限內徵收人與被徵收不能達成徵收補償協議政府作出《補償決定》報人民法院行政裁定後才能決定是否強制搬遷。而老條例規定政府可以對不能達成拆遷補償協議的可以作出《裁決書》,沒有申請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的政府可以直接行政強制拆遷。政府在拆遷工作主實際上起著主導作用,因為拆遷許可證是政府發的,土地出讓協議是政府簽的,政府簽訂的出讓協議中都規定了交地期限,政府違約會賠償,這種情況下政府不可能站中間公平、公正的保護拆遷人和被拆遷人利益,往往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調動一切行政權利來加快拆遷進度,經常出現侵害被拆遷利益的事件。
5、被拆遷人權益保戶不同。新條例規定了徵收補償方案需公示30天以上征示公眾意見,對舊區改建項目還要半數以上被徵收人同意,如果沒有達到多數同意可以召開聽證會,仍然不通過方案的政府必須暫緩徵收,還規定了舊城區改建被徵收人可以選擇原地安置。對先取評估機構規定了由被徵收人選定,不能達成一致的由公證機關搖號確定,大大增加了被徵收人的參與性。而老條例沒有這些規定。
6、評估方式有了重大改變。新條例規定了房屋補償價格是類似於當地房地產市場價格,取消了政府劃區位制定土地價格的做法。而老條例對評估沿襲了傳統的政府定價的思維,評估機構是政府選定,評估價格是政府擬定,評估時政府制定了不同區位的土地價格,往往房屋拆遷補償款在市場上買不到相同質量的商品房,只能選擇拆遷安置房,限制了被拆遷人自主選房的權利,拆遷時拿貨幣補償明顯不劃算。形成了補償是低價格,安置房也是低價格,即低補低安,執行中出現了不少有權人惡意分戶,買賣拆遷戶頭,造成非拆遷戶拿到很好的安置房,賺取巨大差價的腐敗行為。
7、司法監察紀檢審計更加完善。新條例引進了法院作為裁決機構更加公平、公正。監察、紀檢中、審計部門對工作人員跟蹤隨機審查,大大減少了違紀徵收,還增加了社會穩定風險評估,使徵收工作與社會穩定相結合,減少了徵收中的各項不穩定因素的發生。而老條例的不完善一些地方出現了違法行為被查處,或出現一些突發事件和過激行為。供參考

㈩ 《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里最重要的內容

第十四條 拆遷人與被拆遷人對補償形式和補償金額、安置用房面積和安置地點、搬遷過版渡方式和過渡期限,經權協商達不成協議的,由批准拆遷的房屋拆遷主管部門裁決。被拆遷人是批准拆遷的房屋拆遷主管部門的,由同級人民政府裁決。

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在訴訟期間如拆遷人已給被拆遷人作了安置或者提供了周轉用房的,不停止拆遷的執行。

熱點內容
實質主義商法 發布:2024-05-19 13:42:13 瀏覽:211
新聞導火線中的行政法 發布:2024-05-19 12:26:12 瀏覽:436
倫理提供道德 發布:2024-05-19 10:39:50 瀏覽:586
新勞動法社保 發布:2024-05-19 10:26:25 瀏覽:245
降薪是否違反勞動法 發布:2024-05-19 09:54:12 瀏覽:518
法院判決書和裁定書 發布:2024-05-19 09:25:36 瀏覽:944
省司法廳馬 發布:2024-05-19 09:08:13 瀏覽:799
貴陽白雲區律師事務所排名 發布:2024-05-19 04:16:28 瀏覽:833
日本書法學校 發布:2024-05-19 03:50:37 瀏覽:511
公司法47 發布:2024-05-19 03:40:58 瀏覽: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