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鴉片規章制度

鴉片規章制度

發布時間: 2021-03-03 05:25:30

A.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毒品的有關法律規定有哪些

毒品犯罪是指違反國家和國際有關禁毒法律、法規,破壞毒 品管制活動,應該受到刑法處罰的犯罪行為。《刑法》具體規定了10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條 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無論數量多少,都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予以刑事處罰。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一)走私、販賣、運輸、製造鴉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數量大的;

(二)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集團的首要分子等。

第三百四十八條 非法持有鴉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數量大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

非法持有鴉片二百克以上不滿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滿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數量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第三百五十一條 非法種植罌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的,一律強制鏟除。

第三百五十二條 非法買賣、運輸、攜帶、持有未經滅活的罌粟等毒品原植物種子或者幼苗,數量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第三百五十四條 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

(1)鴉片規章制度擴展閱讀

一般吸毒行為會被強制戒毒,根據《治安處罰法》第七十二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二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非法持有鴉片不滿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滿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

(二)向他人提供毒品的。

(三)吸食、注射毒品的。

(四)脅迫、欺騙醫務人員開具麻醉葯品、精神葯品的。

《禁毒法》

而一般的吸毒者,根據《禁毒法》的精神,其法律地位既是違法者,也是被救助者,對於吸毒人員,應該給與更多的挽救和幫助。如果吸毒人員主動接受戒毒治療,將不予處罰。對吸毒成癮人員要進行戒毒治療。

《禁毒法》第三十八條吸毒成癮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作出強制隔離戒毒的決定:

(一)拒絕接受社區戒毒的;

(二)在社區戒毒期間吸食、注射毒品的;

(三)嚴重違反社區戒毒協議的;

(四)經社區戒毒、強制隔離戒毒後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的。

對於吸毒成癮嚴重,通過社區戒毒難以戒除毒癮的人員,公安機關可以直接作出強制隔離戒毒的決定。

吸毒成癮人員自願接受強制隔離戒毒的,經公安機關同意,可以進入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戒毒。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B. 關於毒品法律上有那些規定拜託各位大神

《治安管理處罰法》中的規定: 第11條 辦理治安案件所查獲的毒品、淫穢物品等違禁品,賭具、賭資,吸食、注射毒品的用具以及直接 用於實施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本人所有的工具,應當收繳,按照規定處理。 第19條 違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減輕處罰或者不予處罰: 一:情節特別輕微的; 二: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後果,並取得被侵害人諒解的; 三:出於他人脅迫或者誘騙的; 四:主動投案,向公安機關如實陳述自己的違法行為的; 五:有立功表現的。 第20條 違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從重處罰: 一:有較嚴重後果的; 二:教唆、脅迫、誘騙他人違反治安管理的; 三:對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證人打擊報復的; 四:六個月內曾受過治安管理處罰的。 第22條 違反治安管理行為在六個月內沒有被公安機關發現的,不再處罰。 前款規定的期限,從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下 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第71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三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非法種植罌粟不滿五百株或者其他少量毒品原植物的; 二:非法買賣、運輸、攜帶、持有少量未經滅活的罌粟等毒品原植物種子或者幼苗的; 三:非法運輸、買賣、儲存、使用少量罌粟殼的。 有前款第一項行為,在成熟前自行鏟除的,不予處罰。 第72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二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非法持有鴉片不滿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滿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 二:向他人提供毒品的; 三:吸食、注射毒品的; 四:脅迫、欺騙醫務人員開具麻醉葯品、精神葯品的。 第73條 教唆、引誘、欺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第74條 旅館業、飲食服務業、文化娛樂業、出租汽車業等單位的人員,在公安機關查處吸毒、賭博、賣淫、嫖娼活動時,為違法犯罪行為人通風報信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關於毒品的規定: 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罪(第374條) a.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無論數量多少,都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予以刑事處罰。 b.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有以下幾種情況之一的,要被判處十五年的有期徒刑, 無期徒刑,甚至被判處死刑,並且還要被判處沒收財產: 1:走私、販賣、運輸、製造鴉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 或者其他毒品數量大的。 2: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集團的首要分子。 3:武裝掩護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的。 4:以暴力抗拒檢查、拘留、逮捕,情節嚴重的。 5:參與有組織的國際販毒活動的。 c.走私、販賣、運輸、製造鴉片二百克以上不滿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 不滿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數量較大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d.走私、販賣、運輸、製造鴉片不滿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滿十克或者其他數 量毒品的,要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同時還要被判罰金。但如果有嚴 重情節的,要被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時還要被判罰金。 e.對於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 會從重處罰。 f.對多次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未經處理的,毒品數量累計計算。 (情節嚴重:「主要包括:1.走私、販賣、運輸、製造鴉片140克以上不滿200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7克以上不滿10克或者其他數量相當的毒品;2.國家工作人員走私、製造、運輸、販賣毒品的;3.在戒毒監管場所販賣毒品的;4.向多人販毒或者多次販毒的;5.其他情節嚴重的行為。」) 非法持有毒品罪(第348條) a.非法持有毒品:無論是走私、販賣、運輸還是製造毒品,都有攜帶毒品的行為,這就是非法持有毒品。除了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生產、管理、運輸、使用麻醉葯品、精神葯品的以外,持有毒品的都是非法持有毒品。 b.非法持有毒品罪是非法持有的毒品,數量較大,但因各種原因不能判走私、販賣、運輸、製造罪,而按照非法持有毒品罪處理的情況。由於現實生活中非法持有毒品的人,具有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的可能性。因此只有在確實難以查實是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證據的情況下才能以非法持有毒品予以處罰: ①:非法持有鴉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數量大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 ②:非法持有鴉片二百克以上不滿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滿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數量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引誘、教唆、欺騙、強迫他人吸毒罪(第353條) ①不管被引誘、教唆、欺騙者是否因此形成毒癮,均構成犯罪。都將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 ②有多次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等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③以暴力、脅迫等手段強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④引誘、教唆、欺騙、強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將要受到從重處罰。 容留他人吸毒罪(第354條) 只要明明知道他人吸食、注射毒品而為其提供場所以供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就是犯罪行為,就要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窩藏、轉移、隱瞞毒品、毒贓罪(第349條) ⒈包庇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為犯罪分子窩藏、轉移、隱瞞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財物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⒉輯毒人員或者其他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掩護、包庇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⒊犯前兩款罪,事先通謀的,以走私、販賣、隕石、製造毒品罪的共犯論處。

C. 關於禁毒的法律法規要簡短的。

根據《刑法》規定:

第三百四十七條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無論數量多少,都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予以刑事處罰。

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一)走私、販賣、運輸、製造鴉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數量大的;

(二)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集團的首要分子;

(三)武裝掩護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的;

(四)以暴力抗拒檢查、拘留、逮捕,情節嚴重的;

(五)參與有組織的國際販毒活動的。

走私、販賣、運輸、製造鴉片二百克以上不滿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滿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數量較大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走私、販賣、運輸、製造鴉片不滿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滿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3)鴉片規章制度擴展閱讀:

其他相關法律法規: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規定:

第七十一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三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非法種植罌粟不滿五百株或者其他少量毒品原植物的;

(二)非法買賣、運輸、攜帶、持有少量未經滅活的罌粟等毒品原植物種子或者幼苗的;

(三)非法運輸、買賣、儲存、使用少量罌粟殼的。

有前款第一項行為,在成熟前自行鏟除的,不予處罰。

第七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二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非法持有鴉片不滿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滿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

(二)向他人提供毒品的;

(三)吸食、注射毒品的;

(四)脅迫、欺騙醫務人員開具麻醉葯品、精神葯品的。

第七十三條教唆、引誘、欺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第七十四條旅館業、飲食服務業、文化娛樂業、出租汽車業等單位的人員,在公安機關查處吸毒、賭博、賣淫、嫖娼活動時,為違法犯罪行為人通風報信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D. 公職人員吸毒處理條例

第一條 為嚴肅黨紀政紀,加強黨風政風建設,堅決懲處吸毒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等法律法規,結合我縣實際,特製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吸毒行為,是指吸食或注射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家規定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的行為。
第三條 吸毒行為通過公安機關依照相關法律法規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來認定。
第四條 本辦法適用對象:
(一)黨員。指組織關系在我縣內,及省、市駐縣單位的中國共產黨黨員。
(二)國家公職人員。指全縣各級機關、人民團體、國有企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
(三)村委會、社區居委會成員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五條 對吸毒的黨員、國家公職人員的處理:
(一)凡經公安機關認定為吸毒的黨員,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一百六十條第一款之規定,給予撤銷黨內職務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留黨察看或者開除黨籍處分。
(二)凡經公安機關認定為吸毒的國家公職人員,依據《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第三十一條、《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第二十一條之規定,給予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三)凡經公安機關認定為吸毒的村委會、社區居委會成員,責令其辭職;拒不辭職的,按程序予以罷免。
第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為吸毒情節嚴重。
(一)曾經因吸毒被公安機關查獲並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的;
(二)採取注射方式使用毒品或者多次使用兩類以上毒品的;
(三)使用毒品後伴有聚眾淫亂、自傷自殘或者暴力侵犯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等行為的。
第七條 對吸毒的黨員、國家公職人員的處理,按照隸屬關系、管理許可權歸口分級處理。
(一)組織關系在縣內的黨員、監察對象,由公安機關認定後,移交同級紀檢監察機關處理;組織關系不在縣內的黨員、監察對象,經公安機關認定後,移交所屬單位或上級紀檢監察機關處理。
(二)在縣內國家公職人員中的非中國共產黨黨員、非監察對象,由公安機關認定後,移交所屬單位及其主管部門處理。
(三)村委會、社區居委會成員,由公安機關認定後,移交所屬鄉(鎮)依照職責許可權和相關規定處理。
(四)省、市屬駐衡陽縣各單位工作人員,由公安機關認定後,移交所屬單位及其主管部門處理。
第八條 公安機關可以對涉嫌吸毒的人員進行必要的檢測,被檢測人員應當予以配合;對拒絕接受檢測的,經縣公安局或者其派出機構負責人批准,可以強制檢測。
對因吸毒被公安機關行政處罰的黨員、國家公職人員,應確定其為重點管控對象,由所屬單位會同公安機關,每月對其進行三次以上毒品尿樣檢測,拒不執行尿樣檢測者,有關單位應採取相關措施予以配合。
公安機關應當對吸毒人員進行登記。
第九條 對吸毒的黨員、國家公職人員的清理、查處結果,必須及時通報縣紀委和縣禁毒委。
第十條 清理和查處黨員、國家公職人員吸毒工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該鄉(鎮)、單位年度考核不得評定為合格以上等次,並追究鄉(鎮)、單位主要負責人及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一)持應付、觀望態度,不作為的;
(二)虛報、瞞報吸毒人員信息、壓案不查、包庇袒護的;
(三)因工作不力、措施不到位、教育監管不嚴,導致本地區、本單位吸毒問題反彈、吸毒人員管理失控的。
第十一條 為吸毒的黨員、國家公職人員說情或干擾調查處理的,一經查實,將嚴肅追究責任。
第十二條 本辦法如與衡陽縣原制定下發的文件規定相沖突的,以本辦法為准。
第十三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執行。

E. 我國有關禁毒的法律法規主要有哪些

我國有關禁毒主要有以下幾個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七至第三百五十七條是關於禁毒的條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禁毒的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七十一條、第七十二條、第七十三條、 第七十四條是關於吸毒販毒的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

《戒毒條例》

《戒毒葯品管理辦法》;

《強制戒毒辦法》;

《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管理條例》。

(5)鴉片規章制度擴展閱讀

1、吸毒行為會被強制戒毒,根據《治安處罰法》第七十二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二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非法持有鴉片不滿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滿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

(二)向他人提供毒品的。

(三)吸食、注射毒品的。

(四)脅迫、欺騙醫務人員開具麻醉葯品、精神葯品的。

2、一般的吸毒者,根據《禁毒法》的精神,其法律地位既是違法者,也是被救助者,對於吸毒人員,應該給與更多的挽救和幫助。

如果吸毒人員主動接受戒毒治療,將不予處罰。對吸毒成癮人員要進行戒毒治療。

《禁毒法》第三十八條吸毒成癮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作出強制隔離戒毒的決定:

(一)拒絕接受社區戒毒的;

(二)在社區戒毒期間吸食、注射毒品的;

(三)嚴重違反社區戒毒協議的;

(四)經社區戒毒、強制隔離戒毒後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的。

對於吸毒成癮嚴重,通過社區戒毒難以戒除毒癮的人員,公安機關可以直接作出強制隔離戒毒的決定。

吸毒成癮人員自願接受強制隔離戒毒的,經公安機關同意,可以進入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戒毒。

參考總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

參考總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參考總資料來源:網路-戒毒條例

F. 關於違禁物品的相關規定

一般指國家各行業法規和法律規定的限制生產、購買、運輸和持有的槍支彈葯、刀具、爆炸物品、劇毒化學品、竊聽竊照專用器材、迷葯等。
編輯本段類別
禁止和限制寄遞的物品:
1、爆炸性、易燃性、腐蝕性、毒性、強酸鹼性和放射性的各種危險物品,如雷管、火葯、爆竹、汽油、酒精、煤油、桐油、生漆、火柴、農葯等所有列入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 「化學危險品實用手冊」中的化工產品;如你交寄的化工產品未列入「化學危險品實用手冊」中的,你必須提供地市以上一級化工產品鑒定部門出具的鑒定書,證實相關物品屬非危險化工產品方可交寄,相關鑒定部門必須對鑒定結果負責。 2、麻醉葯物和精神物品,如鴉片、嗎啡、可卡因(高根)等;國家法令禁止流通或寄遞的物品,如軍火武器、貨幣等。 3、容易腐爛的物品、各種活的動物(如鮮魚、鮮肉等)。 4、妨礙公共衛生的物品,如屍骨(包括已焚化的屍骨)、未經硝制的獸皮、未經葯制的獸骨等。 5、反動報刊、書籍、窗口或者淫穢物品等。
違禁入境
1、新鮮、脫水或罐裝的肉類、肉製品。 2、植物種子、蔬菜、水果及土壤。 3、昆蟲及其它對植物有害之蟲類。 4、非罐裝或腌熏之魚類及魚子。 5、野生動物及標本。 6、毒品及危險葯品。 7、盜印(無版權)書籍及錄音、錄影帶。 8、彩券。 9、軍火彈葯。 隱形眼鏡,隱形眼鏡葯水、洗發水、沐浴露可以放在行李箱里托運。 入境海關行李是抽查,不必緊張。 赴美旅客的免費行李額為兩件,每件不超過23公斤,一件行李的長、寬、高總和不超158厘米,兩件行李的長、寬、高總和不超過273厘米。行李內禁止托運打火機、火柴、液態物品以及紙質資料、貨幣、有價證券、電子器材等。行李上應拴掛小卡片,記錄旅客姓名、聯系電話以及往返城市。不能上鎖。
鐵路違禁品
禁止旅客隨身攜帶或者托運的物品有槍支、軍用或警用械具類(含主要部件)及其仿製品;爆炸物品類及其仿製品;易燃、易爆物品;毒害品;腐蝕性物品;放射性物品;管制刀具;強磁化、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等危害安全的物品以及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禁止攜帶、運輸的物品。 禁止旅客隨身攜帶但可作為行李托運的物品有生活用刀、專業刀具、酒類、表演用具以及各種可能用來危害安全的銳器、鈍器等。有關特殊行李(如小動物、危險品等)的運輸,應與鐵路部門聯系。旅客可以限量隨身攜帶飲料兩瓶(合共不超過1000毫升)和一些日常生活用品.
航空違禁品
威脅航空飛行安全的物品,指在航空運輸中,可能明顯地危害人身健康、安全或對財產造成損害的物品或物質。 主要有以下幾類: 一、槍支和警械:各種類型的軍用、民用槍支、運動槍、獵槍、信號槍、麻醉注射槍、樣品槍和逼真的玩具槍等。 二、彈葯和爆炸物品:炸彈、手榴彈、子彈、照明彈、教練彈、煙幕彈、炸葯、引信、雷管、導火索、導雷索及其他爆炸物品和縱火器材。 三、管制刀具、匕首、三棱刀(包括機械加工用的三棱刮刀、帶有自鎖裝置的彈簧刀以及其他屬於管制刀具類的單刃、雙刃、三棱刀)。 四、管制刀具以外的利器或鈍器:菜刀、大剪刀、大水果刀、大餐刀、工藝品刀、劍、文藝體育單位表演用刀、矛、釵、戟、少數民族生活用的佩刀、佩劍、斧子、短棍、加重或有尖釘的手杖、鐵頭登山杖、以及其他被認為可能危害航空安全的各種器械。 五、易燃易爆物品:酒精、煤油、汽油、硝化甘油、硝銨、松香油、橡膠水、油漆、白酒(限一公斤)、丁烷液化氣罐及其他瓶裝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硫化磷,閃光粉、黃磷、硝化纖維膠片,金屬鈉,金屬鉀、煙花、鞭炮等。 六、毒害品:氰化鉀、砷 、有毒農葯,氯氣、有毒化學試劑,滅鼠葯劑等各種有機、無機毒品。 七、氧化劑、煙霧劑、發光劑、過氧化鈉、過氧化鉀、硝酸銨 、過氧化鉛、過氧醋酸等各種無機、有機氧化劑和過氧化物。 八、腐蝕物品:硫酸、硝酸、鹽酸、氫氧化鉀、氫氧化鈉、有液蓄電池等具有腐蝕作用的物品。 九、放射性物品:放射性同位素等放射性物品。 十、易傳播病毒的物品:傳染性細菌、病毒和帶有活病原體的物質等。 十一、其他危害民用飛機飛行安全的危險物品,包括有特殊刺激性氣味的物品和強磁性物品。 十二、未加消磁防護包裝的磁鐵、磁鋼等含強磁的製品。
編輯本段物流運輸違禁品范圍
禁止和限制寄遞的物品
1、爆炸性、易燃性、腐蝕性、毒性、強酸鹼性和放射性的各種危險物品,如雷管、火葯、爆竹、汽油、酒精、煤油、桐油、生漆、火柴、農葯等所有列入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化學危險品實用手冊」中的化工產品; 2、麻醉葯物和精神物品,如鴉片、嗎啡、可卡因(高根)等;國家法令禁止流通或寄遞的物品,如軍火武器、本國或外國貨幣等; 3、容易腐爛的物品、各種活的動物(如鮮魚、鮮肉等); 4、妨礙公共衛生的物品,如屍骨(包括已焚化的屍骨)、未經硝制的獸皮、未經葯制的獸骨等; 5、反動報刊、書籍、窗口或者淫穢物品等; 6、如你交寄的化工產品未列入「化學危險品實用手冊」中的,你必須提供地市面上一級化工產品鑒定部門出具的鑒定書,證實相關物品屬非危險化工產品方可交寄,相關鑒定部門必須對鑒定結果負責。
國家禁止進、出口(境)物品
1、禁止進境的物品: (1)、各種武器、彈葯、模擬武器及爆炸物品; (2)、仿造的貨幣及仿造的有價證券等; (4)、對中國政治經濟文化道德有害的印刷品、膠卷、照片、唱片、影片、錄音帶、激光視盤、計算機存儲介質及其他物品; (4)、各種烈性毒葯; (5)、鴉片、嗎啡、海洛英、大麻及其它能使人成癮的麻醉品、精神葯物; (6)、帶有危險性病菌、害蟲及其它有害生物的動物、植物及其它產品; (7)、有礙人畜健康的來自疫區的及其它能傳播疾病的食品、葯品或其它物品。 2、禁止出境的所有物品: (1)、列入禁止進境范圍的所有物品; (2)、內容涉及國家秘密的手稿、印刷品、膠卷、照片、唱片、影片、錄音帶、激光視盤、計算機存儲介質及其他物品; (3)珍貴文物及其它禁止出境的文物; (4)、瀕臨的和珍貴的動物、植物(均含標本)及其種子和繁殖材料。
對分公司違規的處理(罰)規定
1、汽運線:嚴禁一切水劑(液態)之類和國家規定的禁運物品上網路車的處理規定: (1)、通過偽裝,混上網路車的,不管有無引起後果,一經發現,處以100元/次罰款,送件方在徵得網管核實同意後,作就地消毀處理; (2)、通過偽裝,混上網路車,產生後果並將其它快件損壞的,按網管遺失件相關條例賠償,並處以1000—5000元/次的罰款,導致人身傷害和致殘的,承擔一切醫療費和誤工費,並處以5000—10000元/次罰款,後果嚴重的按國家相關規定處理,追究其刑事責任; 2、航空線:按航空部門有關規定的禁運物品為標准: (1)、在各轉部內發現的,處以200元/票罰款,不是水劑和易燃易爆物品的,件予以考慮退回; (2)、在航空公司安檢時被發現的,未引起後果的,處以500元/票的罰款,件按航空公司相關規定處理; (3)、有航空公司安檢時被發現的,或引起後果的,除承擔航空部門所有罰款及其它法律責任外,網管對其另處1000—5000元/次的罰款。
編輯本段法規:
保護動植物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第三十條:禁止使用炸魚、毒魚、電魚等破壞漁業資源的方法進行捕撈。禁止製造、銷售、使用禁用的漁具。禁止使用小於最小網目尺寸的網具進行捕撈。捕撈的漁獲物中幼魚不得超過規定的比例。 2、《野生動物保護法》 第三章 野生動物獵捕管理,第十一條:禁止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第五章 野生動物經營利用管理,第二十七條:禁止在集貿市場出售、收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 3、《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四十四條 禁止國有文物收藏單位將館藏文物贈與、出租或者出售給其他單位、個人。 4、《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第十八條 禁止出售、收購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 出售、收購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的,必須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的機構批准。
編輯本段常見危品標識
第一類:爆炸物質和物品 第二類:氣體 第2.1類 易燃氣體 符號(火焰):黑色或白色;底色:紅色 第2.2類 非易燃,無毒氣體 符號(氣瓶):黑色或白色;底色:綠色 第2.3類 有毒氣體 符號(骷髏和交叉的骨頭棒):黑色;底色:白色 第三類:易燃液體 第四類:易燃固體 第4.1類 易燃固體 第4.2類 易自燃物質 第4.3類 遇水放出易燃氣體的物質 第五類:氧化劑 第5.1類 氧化劑(物質) 第5.2類 有機過氧化物 第六類 第6.1類 有毒物質 第6.2類 感染性物質 第七類:放射性物質 I級----白色 II級----黃色 III級----黃色 第7類裂變性物質 第八類:腐蝕性物質 第九類:雜類危險物質和物品

G. 中國販毒法律有哪些規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條 【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罪】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無論數量多少,都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予以刑事處罰。
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一)走私、販賣、運輸、製造鴉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數量大的;
(二)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集團的首要分子;
(三)武裝掩護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的;
(四)以暴力抗拒檢查、拘留、逮捕,情節嚴重的;
(五)參與有組織的國際販毒活動的。
走私、販賣、運輸、製造鴉片二百克以上不滿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滿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數量較大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走私、販賣、運輸、製造鴉片不滿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滿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單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第四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從重處罰。
對多次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未經處理的,毒品數量累計計算。

H. 禁毒法律法規條款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預防和懲治毒品違法犯罪行為,保護公民身心健康,維護社會秩序,制定本法。

第二條本法所稱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家規定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

根據醫療、教學、科研的需要,依法可以生產、經營、使用、儲存、運輸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

第三條禁毒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和公民,應當依照本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履行禁毒職責或者義務。

第四條禁毒工作實行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禁種、禁制、禁販、禁吸並舉的方針。

禁毒工作實行政府統一領導,有關部門各負其責,社會廣泛參與的工作機制。

第五條國務院設立國家禁毒委員會,負責組織、協調、指導全國的禁毒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根據禁毒工作的需要,可以設立禁毒委員會,負責組織、協調、指導本行政區域內的禁毒工作。

第六條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禁毒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並將禁毒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

第七條國家鼓勵對禁毒工作的社會捐贈,並依法給予稅收優惠。

第八條國家鼓勵開展禁毒科學技術研究,推廣先進的緝毒技術、裝備和戒毒方法。

第九條國家鼓勵公民舉報毒品違法犯罪行為。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對舉報人予以保護,對舉報有功人員以及在禁毒工作中有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十條國家鼓勵志願人員參與禁毒宣傳教育和戒毒社會服務工作。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志願人員進行指導、培訓,並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

第二章禁毒宣傳教育

第十一條國家採取各種形式開展全民禁毒宣傳教育,普及毒品預防知識,增強公民的禁毒意識,提高公民自覺抵制毒品的能力。

國家鼓勵公民、組織開展公益性的禁毒宣傳活動。

第十二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經常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禁毒宣傳教育。

工會、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應當結合各自工作對象的特點,組織開展禁毒宣傳教育。

第十三條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應當將禁毒知識納入教育、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禁毒宣傳教育。公安機關、司法行政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應當予以協助。

第十四條新聞、出版、文化、廣播、電影、電視等有關單位,應當有針對性地面向社會進行禁毒宣傳教育。

第十五條飛機場、火車站、長途汽車站、碼頭以及旅店、娛樂場所等公共場所的經營者、管理者,負責本場所的禁毒宣傳教育,落實禁毒防範措施,預防毒品違法犯罪行為在本場所內發生。

第十六條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應當加強對本單位人員的禁毒宣傳教育。

第十七條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協助人民政府以及公安機關等部門,加強禁毒宣傳教育,落實禁毒防範措施。

第十八條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對未成年人進行毒品危害的教育,防止其吸食、注射毒品或者進行其他毒品違法犯罪活動。

第三章毒品管制

第十九條國家對麻醉葯品葯用原植物種植實行管制。禁止非法種植罌粟、古柯植物、大麻植物以及國家規定管制的可以用於提煉加工毒品的其他原植物。禁止走私或者非法買賣、運輸、攜帶、持有未經滅活的毒品原植物種子或者幼苗。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發現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的,應當立即採取措施予以制止、鏟除。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發現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的,應當及時予以制止、鏟除,並向當地公安機關報告。

第二十條國家確定的麻醉葯品葯用原植物種植企業,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種植麻醉葯品葯用原植物。

國家確定的麻醉葯品葯用原植物種植企業的提取加工場所,以及國家設立的麻醉葯品儲存倉庫,列為國家重點警戒目標。

未經許可,擅自進入國家確定的麻醉葯品葯用原植物種植企業的提取加工場所或者國家設立的麻醉葯品儲存倉庫等警戒區域的,由警戒人員責令其立即離開;拒不離開的,強行帶離現場。

第二十一條國家對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實行管制,對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的實驗研究、生產、經營、使用、儲存、運輸實行許可和查驗制度。

國家對易制毒化學品的生產、經營、購買、運輸實行許可制度。

禁止非法生產、買賣、運輸、儲存、提供、持有、使用麻醉葯品、精神葯品和易制毒化學品。

第二十二條國家對麻醉葯品、精神葯品和易制毒化學品的進口、出口實行許可制度。國務院有關部門應當按照規定的職責,對進口、出口麻醉葯品、精神葯品和易制毒化學品依法進行管理。禁止走私麻醉葯品、精神葯品和易制毒化學品。

第二十三條發生麻醉葯品、精神葯品和易制毒化學品被盜、被搶、丟失或者其他流入非法渠道的情形,案發單位應當立即採取必要的控制措施,並立即向公安機關報告,同時依照規定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公安機關接到報告後,或者有證據證明麻醉葯品、精神葯品和易制毒化學品可能流入非法渠道的,應當及時開展調查,並可以對相關單位採取必要的控制措施。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衛生行政部門以及其他有關部門應當配合公安機關開展工作。

第二十四條禁止非法傳授麻醉葯品、精神葯品和易制毒化學品的製造方法。公安機關接到舉報或者發現非法傳授麻醉葯品、精神葯品和易制毒化學品製造方法的,應當及時依法查處。

第二十五條麻醉葯品、精神葯品和易制毒化學品管理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二十六條公安機關根據查緝毒品的需要,可以在邊境地區、交通要道、口岸以及飛機場、火車站、長途汽車站、碼頭對來往人員、物品、貨物以及交通工具進行毒品和易制毒化學品檢查,民航、鐵路、交通部門應當予以配合。

海關應當依法加強對進出口岸的人員、物品、貨物和運輸工具的檢查,防止走私毒品和易制毒化學品。

郵政企業應當依法加強對郵件的檢查,防止郵寄毒品和非法郵寄易制毒化學品。

第二十七條娛樂場所應當建立巡查制度,發現娛樂場所內有毒品違法犯罪活動的,應當立即向公安機關報告。

第二十八條對依法查獲的毒品,吸食、注射毒品的用具,毒品違法犯罪的非法所得及其收益,以及直接用於實施毒品違法犯罪行為的本人所有的工具、設備、資金,應當收繳,依照規定處理。

第二十九條反洗錢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法加強對可疑毒品犯罪資金的監測。反洗錢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依法負有反洗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機構發現涉嫌毒品犯罪的資金流動情況,應當及時向偵查機關報告,並配合偵查機關做好偵查、調查工作。

第三十條國家建立健全毒品監測和禁毒信息系統,開展毒品監測和禁毒信息的收集、分析、使用、交流工作。

第四章戒毒措施

第三十一條國家採取各種措施幫助吸毒人員戒除毒癮,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員。

吸毒成癮人員應當進行戒毒治療。

吸毒成癮的認定辦法,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公安部門規定。

第三十二條公安機關可以對涉嫌吸毒的人員進行必要的檢測,被檢測人員應當予以配合;對拒絕接受檢測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或者其派出機構負責人批准,可以強制檢測。

公安機關應當對吸毒人員進行登記。

第三十三條對吸毒成癮人員,公安機關可以責令其接受社區戒毒,同時通知吸毒人員戶籍所在地或者現居住地的城市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社區戒毒的期限為三年。

戒毒人員應當在戶籍所在地接受社區戒毒;在戶籍所在地以外的現居住地有固定住所的,可以在現居住地接受社區戒毒。

第三十四條城市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負責社區戒毒工作。城市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可以指定有關基層組織,根據戒毒人員本人和家庭情況,與戒毒人員簽訂社區戒毒協議,落實有針對性的社區戒毒措施。公安機關和司法行政、衛生行政、民政等部門應當對社區戒毒工作提供指導和協助。

城市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以及縣級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對無職業且缺乏就業能力的戒毒人員,應當提供必要的職業技能培訓、就業指導和就業援助。

第三十五條接受社區戒毒的戒毒人員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自覺履行社區戒毒協議,並根據公安機關的要求,定期接受檢測。

對違反社區戒毒協議的戒毒人員,參與社區戒毒的工作人員應當進行批評、教育;對嚴重違反社區戒毒協議或者在社區戒毒期間又吸食、注射毒品的,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告。

第三十六條吸毒人員可以自行到具有戒毒治療資質的醫療機構接受戒毒治療。

設置戒毒醫療機構或者醫療機構從事戒毒治療業務的,應當符合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條件,報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批准,並報同級公安機關備案。戒毒治療應當遵守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的戒毒治療規范,接受衛生行政部門的監督檢查。

戒毒治療不得以營利為目的。戒毒治療的葯品、醫療器械和治療方法不得做廣告。戒毒治療收取費用的,應當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會同衛生行政部門制定的收費標准執行。

第三十七條醫療機構根據戒毒治療的需要,可以對接受戒毒治療的戒毒人員進行身體和所攜帶物品的檢查;對在治療期間有人身危險的,可以採取必要的臨時保護性約束措施。

發現接受戒毒治療的戒毒人員在治療期間吸食、注射毒品的,醫療機構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告。

第三十八條吸毒成癮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作出強制隔離戒毒的決定:

(一)拒絕接受社區戒毒的;(二)在社區戒毒期間吸食、注射毒品的;(三)嚴重違反社區戒毒協議的;(四)經社區戒毒、強制隔離戒毒後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的。

對於吸毒成癮嚴重,通過社區戒毒難以戒除毒癮的人員,公安機關可以直接作出強制隔離戒毒的決定。

吸毒成癮人員自願接受強制隔離戒毒的,經公安機關同意,可以進入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戒毒。

第三十九條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不滿一周歲嬰兒的婦女吸毒成癮的,不適用強制隔離戒毒。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吸毒成癮的,可以不適用強制隔離戒毒。

對依照前款規定不適用強制隔離戒毒的吸毒成癮人員,依照本法規定進行社區戒毒,由負責社區戒毒工作的城市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加強幫助、教育和監督,督促落實社區戒毒措施。

第四十條公安機關對吸毒成癮人員決定予以強制隔離戒毒的,應當製作強制隔離戒毒決定書,在執行強制隔離戒毒前送達被決定人,並在送達後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被決定人的家屬、所在單位和戶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被決定人不講真實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公安機關應當自查清其身份後通知。

被決定人對公安機關作出的強制隔離戒毒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四十一條對被決定予以強制隔離戒毒的人員,由作出決定的公安機關送強制隔離戒毒場所執行。

強制隔離戒毒場所的設置、管理體制和經費保障,由國務院規定。

第四十二條戒毒人員進入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戒毒時,應當接受對其身體和所攜帶物品的檢查。

第四十三條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應當根據戒毒人員吸食、注射毒品的種類及成癮程度等,對戒毒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生理、心理治療和身體康復訓練。

根據戒毒的需要,強制隔離戒毒場所可以組織戒毒人員參加必要的生產勞動,對戒毒人員進行職業技能培訓。組織戒毒人員參加生產勞動的,應當支付勞動報酬。

第四十四條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應當根據戒毒人員的性別、年齡、患病等情況,對戒毒人員實行分別管理。

強制隔離戒毒場所對有嚴重殘疾或者疾病的戒毒人員,應當給予必要的看護和治療;對患有傳染病的戒毒人員,應當依法採取必要的隔離、治療措施;對可能發生自傷、自殘等情形的戒毒人員,可以採取相應的保護性約束措施。

強制隔離戒毒場所管理人員不得體罰、虐待或者侮辱戒毒人員。

第四十五條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應當根據戒毒治療的需要配備執業醫師。強制隔離戒毒場所的執業醫師具有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處方權的,可以按照有關技術規范對戒毒人員使用麻醉葯品、精神葯品。

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對強制隔離戒毒場所執業醫師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

第四十六條戒毒人員的親屬和所在單位或者就讀學校的工作人員,可以按照有關規定探訪戒毒人員。戒毒人員經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批准,可以外出探視配偶、直系親屬。

強制隔離戒毒場所管理人員應當對強制隔離戒毒場所以外的人員交給戒毒人員的物品和郵件進行檢查,防止夾帶毒品。在檢查郵件時,應當依法保護戒毒人員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第四十七條強制隔離戒毒的期限為二年。

執行強制隔離戒毒一年後,經診斷評估,對於戒毒情況良好的戒毒人員,強制隔離戒毒場所可以提出提前解除強制隔離戒毒的意見,報強制隔離戒毒的決定機關批准。

強制隔離戒毒期滿前,經診斷評估,對於需要延長戒毒期限的戒毒人員,由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提出延長戒毒期限的意見,報強制隔離戒毒的決定機關批准。強制隔離戒毒的期限最長可以延長一年。

第四十八條對於被解除強制隔離戒毒的人員,強制隔離戒毒的決定機關可以責令其接受不超過三年的社區康復。

社區康復參照本法關於社區戒毒的規定實施。

第四十九條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根據戒毒工作的需要,可以開辦戒毒康復場所;對社會力量依法開辦的公益性戒毒康復場所應當給予扶持,提供必要的便利和幫助。

戒毒人員可以自願在戒毒康復場所生活、勞動。戒毒康復場所組織戒毒人員參加生產勞動的,應當參照國家勞動用工制度的規定支付勞動報酬。

第五十條公安機關、司法行政部門對被依法拘留、逮捕、收監執行刑罰以及被依法採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吸毒人員,應當給予必要的戒毒治療。

第五十一條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會同公安機關、葯品監督管理部門依照國家有關規定,根據鞏固戒毒成果的需要和本行政區域艾滋病流行情況,可以組織開展戒毒葯物維持治療工作。

第五十二條戒毒人員在入學、就業、享受社會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視。有關部門、組織和人員應當在入學、就業、享受社會保障等方面對戒毒人員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幫助。

第五章禁毒國際合作

第五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根據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按照對等原則,開展禁毒國際合作。

第五十四條國家禁毒委員會根據國務院授權,負責組織開展禁毒國際合作,履行國際禁毒公約義務。

第五十五條涉及追究毒品犯罪的司法協助,由司法機關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辦理。

第五十六條國務院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加強與有關國家或者地區執法機關以及國際組織的禁毒情報信息交流,依法開展禁毒執法合作。

經國務院公安部門批准,邊境地區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可以與有關國家或者地區的執法機關開展執法合作。

第五十七條通過禁毒國際合作破獲毒品犯罪案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可以與有關國家分享查獲的非法所得、由非法所得獲得的收益以及供毒品犯罪使用的財物或者財物變賣所得的款項。

第五十八條國務院有關部門根據國務院授權,可以通過對外援助等渠道,支持有關國家實施毒品原植物替代種植、發展替代產業。

第六章法律責任

第五十九條有下列行為之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一)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的;(二)非法持有毒品的;(三)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的;(四)非法買賣、運輸、攜帶、持有未經滅活的毒品原植物種子或者幼苗的;(五)非法傳授麻醉葯品、精神葯品或者易制毒化學品製造方法的;(六)強迫、引誘、教唆、欺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七)向他人提供毒品的。

第六十條有下列行為之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一)包庇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的犯罪分子,以及為犯罪分子窩藏、轉移、隱瞞毒品或者犯罪所得財物的;(二)在公安機關查處毒品違法犯罪活動時為違法犯罪行為人通風報信的;(三)阻礙依法進行毒品檢查的;(四)隱藏、轉移、變賣或者損毀司法機關、行政執法機關依法扣押、查封、凍結的涉及毒品違法犯罪活動的財物的。

第六十一條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或者介紹買賣毒品,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三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第六十二條吸食、注射毒品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吸毒人員主動到公安機關登記或者到有資質的醫療機構接受戒毒治療的,不予處罰。

第六十三條在麻醉葯品、精神葯品的實驗研究、生產、經營、使用、儲存、運輸、進口、出口以及麻醉葯品葯用原植物種植活動中,違反國家規定,致使麻醉葯品、精神葯品或者麻醉葯品葯用原植物流入非法渠道,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給予處罰。

第六十四條在易制毒化學品的生產、經營、購買、運輸或者進口、出口活動中,違反國家規定,致使易制毒化學品流入非法渠道,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給予處罰。

第六十五條娛樂場所及其從業人員實施毒品違法犯罪行為,或者為進入娛樂場所的人員實施毒品違法犯罪行為提供條件,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給予處罰。

娛樂場所經營管理人員明知場所內發生聚眾吸食、注射毒品或者販毒活動,不向公安機關報告的,依照前款的規定給予處罰。

第六十六條未經批准,擅自從事戒毒治療業務的,由衛生行政部門責令停止違法業務活動,沒收違法所得和使用的葯品、醫療器械等物品;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七條戒毒醫療機構發現接受戒毒治療的戒毒人員在治療期間吸食、注射毒品,不向公安機關報告的,由衛生行政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

第六十八條強制隔離戒毒場所、醫療機構、醫師違反規定使用麻醉葯品、精神葯品,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給予處罰。

第六十九條公安機關、司法行政部門或者其他有關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在禁毒工作中有下列行為之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處分:

(一)包庇、縱容毒品違法犯罪人員的;(二)對戒毒人員有體罰、虐待、侮辱等行為的;(三)挪用、截留、剋扣禁毒經費的;(四)擅自處分查獲的毒品和扣押、查封、凍結的涉及毒品違法犯罪活動的財物的。

第七十條有關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在入學、就業、享受社會保障等方面歧視戒毒人員的,由教育行政部門、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當事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七章附則

第七十一條本法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禁毒的決定》同時廢止。

I. 1839年6月()頒布的《欽定嚴禁鴉片煙條例》,是中國和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整的禁毒法規

1839年6月清道光皇帝頒布的《欽定嚴禁鴉片煙條例》,是中國和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整的禁毒法規。

世界禁毒立法始於鴉片泛濫的近代。中國是世界上禁毒立法最早的國家。1729年清朝雍正皇帝頒布的關於禁止鴉片煙的條例是中國最早的禁毒法規。1839年6月清道光皇帝頒布的《欽定嚴禁鴉片煙條例》共39條,是中國和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整的禁毒法規。

《欽定嚴禁鴉片煙條例》中規定:所有吸毒人員,在一年半之內必須戒煙,不能禁煙者將被判刑,絞監候。鴉片煙販,就地正法,斬立決;所有開設煙館、提供吸煙場所,以及包庇販毒的官員,就地正法,絞監候。鴉片煙販,就地正法,斬立決;

為國內走私提供貨源的洋人,就地正法,首犯斬立決,從犯絞立決。除了吸毒人員是死緩以外,其它凡是參與鴉片銷售的相關人員,無論洋人還是中國人,都要就地正法。

(9)鴉片規章制度擴展閱讀:

《欽定嚴禁鴉片煙條例》的背景:

道光十九年正月廿五(1839年3月10日),林則徐正式抵粵,受九響禮炮之禮,所有廣東高官員皆來迎接。

眾鴉片煙商以為賄賂就能打動新來的欽差大臣林則徐,偏是林則徐就與歷來的官員不同,視錢財如無物,他限定所有煙商三日內交出全數鴉片,並簽切結書,聲明以後不販鴉片,保證:「嗣後來船永不敢夾帶鴉片,如有帶來,一經查出,貨盡沒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少數的煙商屈服,但大部分的煙商,皆無所動。

林則徐便宣告:「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林則徐不假差役胥吏之手,知識界的士人與他同一陣線,召粵秀書院、越華書院、羊城書院三大書院六百四十五學子入貢院「考試」。

這次名為考試,實為問卷調查,試題四道:鴉片集散地及經營者姓名;零售商;過去禁煙弊端;禁絕之法。自此林則徐掌握了所有煙商、貪官污吏之名單。

禁煙期間,林則徐寫了一封致維多利亞女王的照會,質問女王明知鴉片有害,在國土上包括倫敦、蘇格蘭和愛爾蘭等地不產鴉片,嚴禁國民吸食。但卻在其管轄的印度種植生產鴉片,批准國民在中國進行鴉片貿易。

他要求女王去除印度的鴉片,並通知女王中國已經通過《欽定嚴禁鴉片煙條例》,全面禁煙,使英國國民放棄鴉片貿易。

熱點內容
山東司法廳原 發布:2025-09-09 21:54:25 瀏覽:107
公司安全員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9-09 21:38:59 瀏覽:339
2015司法考試真題解析 發布:2025-09-09 21:33:56 瀏覽:456
轉移公司資產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09 21:17:29 瀏覽:309
司法雇員計含 發布:2025-09-09 21:01:47 瀏覽:772
以下法規性文件法律效力最低的是 發布:2025-09-09 20:47:25 瀏覽:309
法律援助月分解表 發布:2025-09-09 20:37:50 瀏覽:62
司考刑法歷年真題 發布:2025-09-09 20:21:20 瀏覽:175
行政法律關系屬於思想社會關系 發布:2025-09-09 20:16:18 瀏覽:662
職業農民政策法規 發布:2025-09-09 20:15:39 瀏覽: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