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公路安全保護條例
① 江門市台山公路事務中心怎麼樣
江門市台山公路事務中心是在廣東省江門市台山市注冊成立的,注冊地址位於台版山市台城鎮台海路91號。權
江門市台山公路事務中心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124407004561629057,企業法人周偉強,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江門市台山公路事務中心的經營范圍是:貫徹執行國家和部、省有關公路工作的方針政策和《公路法》、《公路安全保護條例》、《廣東省公路條例》等法律法規和規章;實施上級主管部門關於公路交通建設規劃和相關制度、規定;按照分級管理原則,負責本區域范圍。
通過愛企查查看江門市台山公路事務中心更多信息和資訊。
② 路政執法和交通綜合執法有什麼區別
路政執復法包括在交通制綜合執法,簡而言之交通綜合指法范圍較廣。
路政執法是指交通主管機關及其授權的公路管理機構根據國家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為保護公路、公路用地、公路設施維護、公路管理機構的合法權益,對高速公路使用者以及其他相對人所採取的直接產生法律效果的行政行為。
交通綜合執法將原來的運政、路政、治理超限(不是超載),客運企業管理、車輛維修企業、駕校等行政執法權集中在一起。
拓展資料:
公路路政執法是交通行政執法的有機組成部分,是交通行政執法的重要內容,也是路政行業管理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中間環節。任何行政管理活動都可以事先管理與事後補救兩個過程。在前一個過程中,行政機關根據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預先設定行為規劃,主動地干予社會生活,調整社會關系。
在後一過程中,由於相對人對 具體行政行為提出不服,有關國家機關必須對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查,作出維護或撤銷原決定的裁決,從而解決行政爭議。在這兩個過程中,行政執法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它是前已過程中能夠不可缺乏的中間環節,抓住這一環節,對於把握路政行業管理的全過程,實現高速公路路政管理的合法化有著重要的意義。
③ 路政開罰單是自己訂多少錢是多少錢還是國家規定的
任何執法處罰,國家均有統一法定依據標准
④ 高速路公司和路政有什麼區別
一、性自質不同
1、高速路公司:屬於有限責任公司(國有控股)。
2、路政:路政管理是我國行政管理的組成部分。
二、主要職責不同
1、高速路公司:對高速公路及其配套設施的投資、項目營運和管理,與高速公路配套的加油、零配件供應的組織管理。
2、路政:負責依法保護路產路權,依法查處各類違反路政管理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行為,檢查監督公路養護作業、道路施工,依法開展公路兩側建築控制區管理,檢查監督所轄路段公路標志標線設置情況等工作。
三、特點不同
1、高速路公司:屬於盈利組織。
2、路政:目的是為了保障公路使用的質量,屬於國家服務單位。
⑤ 《公路安全保護條例》的制定依據是
A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
該條例第一條就是回答該問題的。
第一條 為了加強公路保護,保障公路完好、安全和暢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制定本條例。
【釋義】本條是關於本條例立法目的和立法依據的規定。
⑥ 廣東省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第五章第45條和第46條
《廣東省道路交通安全條例》第五章 交通事故處理
第四十五條發生交通事故後,當事人為了逃避法律追究,駕駛車輛或者遺棄車輛逃離交通事故現場的,逃逸的當事人應當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
第四十六條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一)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無事故責任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
(二)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負事故次要責任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百分之八十的賠償責任;
(三)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負事故同等責任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百分之六十的賠償責任;
(四)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負事故主要責任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百分之四十的賠償責任;
(五)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負事故全部責任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
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責任。
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與處於靜止狀態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機動車一方無交通事故責任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未參加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由機動車方在該車應當投保的最低保險責任限額內予以賠償,對超過最低保險責任限額的部分,按照第一款的規定賠償。
溫馨提示:如果我的回答能幫助到您,請樓主麻煩點擊一下右上角的【採納回答】或【滿意】按鈕。謝謝哈!
⑦ 廣東省公路條例的內容介紹
第一條為加強公路的建設、養護和管理,促進公路事業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以下簡稱公路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公路(包括公路橋梁、公路隧道和公路渡口)的規劃、建設、養護、經營、使用和管理,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主管全省公路工作,負責本條例的組織實施;市、縣(區)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公路工作。
省公路管理機構按照省人民政府的規定,對國道、省道行使公路行政管理職責。
市、縣公路管理機構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對所管轄的公路行使公路行政管理職責。
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鄉道、村道的建設和養護工作。
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規劃、建設、國土、工商、公安、水利、環保等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協助交通主管部門、公路管理機構做好公路的建設和管理工作。 第五條公路規劃的編制和審批,按照公路法執行。
公路穿越城鎮規劃區的,其穿越路段的選線定位等應當與當地城鎮規劃相協調,並徵求當地人民政府規劃主管部門意見。
第六條規劃和新建村鎮、開發區、廠礦、學校、集市貿易場所等建築群,應當與公路用地邊界外緣保持以下間距:高速公路、國道、省道不少於二百米,縣道不少於一百米,鄉道不少於五十米;並避免在公路兩側對應進行。
第七條規劃建設鐵路、管線等各類設施涉及跨越、穿越或者與規劃公路並行的,應當徵得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同意。涉及的規劃公路屬國道、省道、高速公路的,應當徵得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同意。 第八條公路建設應當執行國家有關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規,按照國家規定的基本建設程序和省的有關規定進行。公路建設項目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實行法人負責制度、招標投標制度、工程監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市場准入管理制度和工程質量、工程造價監督管理制度。
第九條公路建設使用土地應當按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
公路建設用地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等費用標准,按照省人民政府的有關規定執行,具體實施由工程項目所在地人民政府負責。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按照有關規定按時足額發放各項補償費用,不得截留或者挪作他用,並向被徵用單位或者村民委員會張榜公布各項補償費標准、總額等事項。
不收費公路建設需要使用國有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予以劃撥。
第十條具備施工條件的公路建設項目,由公路建設項目法人按照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向有管轄權的交通主管部門提出施工申請,經批准後方可施工。
第十一條公路的安全設施、標志、標線和綠化工程,養護配套設施及其用地,按照國家公路工程技術標准實施,並與公路工程同期建設。超出技術標准或者要求增加項目的,由提出單位提供土地和建設、養護資金。
第十二條收費公路交通標志、標線的設置、維護,由收費公路經營管理者負責。
不收費公路交通標志、標線的設置,由建設單位負責;其維護和更新由該公路的養護單位負責。
公路標志、標線必須清晰、准確、易於識別。通行信息應當提前提示,重要的通行信息應當重復提示。
第十三條公路建設項目驗收分為交工驗收和竣工驗收兩個階段。
公路建設項目完工後,項目法人應當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組織交工驗收;交工驗收合格的,報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的交通主管部門備案,交通主管部門在十五天內未提出異議的,項目法人可以試運營,試運營期不得超過三年;試運營期計入收費期限。
試運營期滿前,項目法人應當按照規定辦理竣工決算申報審批工作。政府審計、環保等部門應當及時組織審計和環保等單項驗收。單項驗收合格後,項目法人應當按照管理許可權及有關規定申請竣工驗收,竣工驗收合格的,方可正式運營。
公路建設項目竣(交)工驗收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公路工程竣(交)工驗收標准。
第十四條各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和有關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公路建設的監督管理,維護公路建設市場秩序,依法查處公路建設中的違法、違規行為。
任何單位和個人對公路建設中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以及工程質量問題,有權向有關部門投訴、檢舉、控告。
第十五條公路養護應當執行國家和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規定的技術規范和操作規程,保持公路良好的技術狀態。公路養護應當積極推向市場,實行管理和養護相分離。
公路路面養護及有關交通設施維修時,需要封閉半幅路面的,公路養護單位或者經營管理者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報公路管理機構批准後實施,公路管理機構和公安部門應當共同做好施工現場的車輛疏導工作;需要全封閉路面的,由公路管理機構和公安部門共同發布通告後實施。 第十六條各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公路管理機構應當認真履行職責,依法管理和保護公路,保障公路的完好、安全和暢通。
第十七條各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公路管理機構有權檢查、制止侵佔或者損壞公路、公路用地和公路附屬設施(以下統稱路產)等違反公路法和本條例的行為。
公路監督檢查人員依法在公路、建築控制區、車輛停放場所、車輛所屬單位等進行監督檢查時,被檢查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配合檢查,並為其提供方便。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阻撓。
公路監督檢查人員執行公務,應當出示有效的行政執法證件,佩戴統一標志。
公路監督檢查的執法專用車輛,應當設置統一的標志和示警燈。
第十八條在公路及公路用地范圍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非法設置路障,擺攤設點,設點修車、洗車,堆放物品,打穀曬糧,積肥制坯及其他影響公路暢通的行為;
(二)傾倒垃圾余泥,向公路或者利用公路排水設施排污,車輛裝載泥砂石、雜物散落路面及其他污染公路的行為;
(三)擅自設置廣告、標牌,毀壞、擅自移動或者塗改公路附屬設施;
(四)堵塞公路排水系統,擅自利用橋梁、涵洞或者公路排水設施設閘、築壩蓄水;
(五)利用公路橋梁、隧道鋪設輸送易燃、易爆、有毒的氣體或者液體的管道;
(六)其他侵佔、破壞、損壞公路路產,危及公路安全的行為。
第十九條 超過公路、公路橋梁、公路隧道或者汽車渡船的限載、限高、限寬、限長標準的車輛,不得在有限定標準的公路、公路橋梁和公路隧道行駛,不得使用汽車渡船。
超過公路或者公路橋梁限載標准確需行駛的,應當經公路管理機構按照有關規定批准,並按要求採取有效的防護措施。運載不可解體的超限物品的,應當按照指定的時間、路線、時速行駛,並懸掛明顯標志。
第二十條公路監督檢查人員應當依法對在公路上行駛的車輛進行超限檢測,對未經批準的超限車輛可以指定其在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或者公路管理機構確定的地點停放,卸載至符合軸載質量及其他限值,按照有關規定補交已行駛里程的補償費。
公路監督檢查人員進行超限運輸檢查時,應當確保公路安全和暢通。被檢查人員應當配合,接受檢查,不得強行通過。
第二十一條利用、佔用公路和公路用地的下列行為,應當經公路管理機構批准:
(一)公路接線設置道口;
(二)拆除分隔帶;
(三)埋設管線、設置電桿、變壓器和類似設施;
(四)修建跨(穿)越公路的各種橋梁、牌樓、涵洞、渡槽、隧道、管線等設施;
(五)履帶車、鐵輪車及其他有損公路路面的車輛上路行駛;
(六)其他利用、佔用公路和公路用地的行為。
從事前款第(三)項、第(四)項行為,影響交通安全的,還須徵得有關公安機關的同意。
第二十二條在國道、省道上增設的平面交叉道口與公路搭接的路段,應當鋪設長度不少於五十米的次高級以上路面。
第二十三條損壞路產、污染公路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佔用、利用公路路產或者超限運輸的,應當承擔經濟補償責任。賠償、補償費標准由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會同省財政、價格部門制定。
交通事故造成損壞路產或者污染公路的,公安部門應當及時通知公路管理機構處理。
第二十四條公路建築控制區的范圍,指從公路兩側邊溝(截水溝或者坡腳護坡道;無邊溝的,防撞欄或者防撞牆外側五米,下同)外緣起算的以下間距:高速公路不少於三十米;國道不少於二十米,省道不少於十五米,縣道不少於十米,鄉道不少於五米。
建築控制區的具體范圍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確定並予公告後,由公路管理機構設置標樁、界樁。禁止在公路建築控制區內修建建築物和地面構築物,但公路防護、養護需要的除外。
第二十五條 自公路兩側邊溝外緣起算,高速公路八十米范圍內廣告標牌設施的位置,應當由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統一規劃,並按照有關規定批准。
國道五十米、省道三十米范圍內廣告標牌設施的位置,應當由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統一規劃,並按照有關規定批准。
縣道二十米、鄉道十米范圍內廣告標牌設施的位置,應當由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統一規劃,並按照有關規定批准。
第二十六條新建、改建公路線路確定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應當知會當地人民政府規劃、建設、國土等有關部門,在建築控制區內不再審批建築物、構築物的建設。
對已經立項即將開工或者正在建設的公路,公路管理機構應當予以公告並依法實施路政管理。任何單位和個人自公告之日起不得在公路建設用地范圍內搶建、搶種。
第二十七條根據城市規劃或者其他建設工程需要。國道、省道和收費公路需改線的,報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批准;不收費縣道需改線的,報市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批准;影響交通安全的,還須徵得有關公安機關的同意。當地人民政府或者建設單位應當按照不低於該段公路原等級標准負責改線工程的投資。改線工程竣工驗收後一年內辦理新舊路產移交手續。
穿城(鎮)公路需轉為城市道路的,應當按照公路管理許可權審批並辦理有關手續。
第二十八條公路竣工驗收前,建設單位或者項目法人應當辦理公路和公路用地土地使用權的登記,並按照規定取得土地使用權證。
第二十九條公路改建及渡口改橋後處於建築控制區內的原路產,繼續作為公路規劃建設用地管理;在建築控制區外的原路產,可依法換取新建路橋需用的土地;改變用途和報廢的,依法辦理變更或者報廢手續,手續辦妥前,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佔用。
第三十條公路改建、擴建和養護大修、中修,施工單位應當按照公路施工、養護規范堆放材料,施工人員應當穿著統一安全標志,作業車輛、機械必須設置明顯作業標志,並在施工路段按照規定設置施工標志、安全標志或者繞道行駛標志,採取措施疏導交通。完工後應當及時清理施工現場,保證車輛和行人的安全通行。
因惡劣天氣、自然災害、工程施工等原因需關閉公路的廠公路管理機構和公安部門應當提前發布通告,並採取措施疏導交通。
第三十一條公路管理機構應當按照路產管理許可權加強對公路標志、標線的監督管理,發現設置錯誤、不完善或者損壞的,應當責令公路經營者、管理者限期改正、修復或者更換。
第三十二條公路綠化工作,由公路管理機構按照公路工程技術標准組織實施。
公路用地上的樹木不得任意砍伐;確需更新砍伐的,必須經公路管理機構同意,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並完成更新補種任務。 第三十三條收費公路,是指符合公路法和《收費公路管理條例》規定,經批准依法收取車輛通行費的公路(含橋梁、隧道和渡口)。
收費公路包括政府還貸公路和經營性公路。
第三十四條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政府還貸公路,可以實行統一管理、統一貸款、統一還款。
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可在一定區域內實行車輛通行費年票制。
第三十五條收費公路的設立應當符合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由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會同省有關部門審核後,報省人民政府審批。省人民政府應當對收費公路的數量進行控制。
設立經營性收費公路應當依法採用招標投標的方式選定投資者。
轉讓收費公路收費權,屬國道的,應當報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批准;屬國道以外其他公路的,應當報省人民政府批准,並報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備案。
第三十六條收費公路收費站的設置,由省人民政府按照《收費公路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審查批准。
收費站站址的變更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審核逐級報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批准;站名變更的還需到價格部門換領收費許可證。
收費公路單向收費改為雙向收費的,由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會同省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審核後報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十七條收費公路交工驗收合格方可收費;收費公路終止收費後,收費公路經營管理者應當自終止收費之日起十五日內拆除收費設施。
第三十八條車輛通行費的收費標准,按照《收費公路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審查批准。
車輛通行費的收費標准,應當根據公路的技術等級、投資總額、當地物價指數、償還貸款或者有償集資款的期限和收回投資的期限以及交通量等因素計算確定。
公路建設項目試運營申請核定收費標準的,其建設項目投資總額按照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審批的設計概算計算;收費公路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後申請核定收費標准,其建設項目的投資總額按照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審批的竣工決算計算。涉及財政性資金的投資項目的投資總額按照財政部門審批的竣工決算計算。
修建與收費公路經營管理無關的設施、超標准修建的公路經營管理設施和服務設施的費用,在核定收費標准時,應當從投資總額中扣除。
第三十九條收費公路的收費期限,由省人民政府按照《收費公路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審查批准。收費期限屆滿,必須終止收費。
政府還貸公路在批準的收費期限屆滿前已經還清貸款、還清有償集資款的,必須終止收費。
依照本條前兩款的規定,收費公路終止收費的,省人民政府應當向社會公告,接受社會監督。
第四十條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負責對全省公路聯網收費的規劃、設計、建設和運營實施管理。
第四十一條收費站必須懸掛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統一監制的收費站站牌、標牌和省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統一制發的收費許可證;並公布審批機關、收費單位、收費標准、收費起止年限、監督電話等內容。
第四十二條收費公路經營管理者應當加強對收費站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收費人員應當做到文明禮貌,規范服務。
第四十三條收費公路經營管理者應當建立健全財務、審計、統計、票據管理制度和報表制度。省人民政府財政、交通、稅務、審計、價格、監察主管部門應當加強監督檢查。
第四十四條收費公路路政管理職責由公路管理機構行使,具體管理辦法由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制定,報省人民政府批准。收費公路的養護、綠化由該公路的經營者負責,公路管理機構應當加強監督、檢查。
交通、公安機關根據執法需要,可以查閱公路收費監控系統信息。
第四十五條政府還貸公路收費站的管理費提取辦法由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會同省人民政府財政、價格部門提出意見後報省人民政府批准。
不得將政府還貸公路收費站發包給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承包收費。
第四十六條經營性收費公路經營期間,等級公路技術狀況指數(MQI)應當保持七十以上、高速公路技術狀況指數(MQI)應當保持八十以上。
第四十七條收費公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責令經營管理者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停止其收費:
(一)收費公路路面嚴重殘損,連續三個月達不到規定的等級公路或者高速公路技術狀況指數(MQI)的;
(二)不按照規定上報財務報表達六個月或者瞞報、虛報財務收支情況的;
(三)試運營期滿仍未申請竣工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
(四)經營和管理違反相關法律法規,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
收費公路經整改後符合收費要求,申請恢復收費的,應當經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四十八條收費公路經營管理者應當加強對收費站的管理,按照規定合理設置收費通道,具備條件的應當設置復式收費。
公路收費站應當根據車流量及時開足通道,保障收費通道的暢通;因未開足通道而造成在用通道平均五台以上車輛堵塞的,應當免費放行並開足通道。
第四十九條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應當在公路收費站公布投訴電話。
公路收費站違反第四十八條第二款規定的,群眾有權進行投訴、舉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應當認真調查,並按照第五十八條的規定追究有關人員的法律責任,並把處理結果告知投訴舉報人。 第五十條違反本條例第十八條規定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採取補救措施,並可以按照下列規定處罰:
(一)違反第(一)項、第(二)項規定,尚未造成路產損壞的,處以五百元以下罰款;造成路產損壞的,處以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
(二)違反第(三)項規定的,處以五千元以下罰款;危及行車或者公路安全,情節嚴重的,處以五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
(三)違反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的,責令限期拆除,處以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逾期不拆除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拆除,費用由構築者承擔。
第五十一條違反本條例第十九條規定,車輛在公路上擅自超限行駛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處一千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強制卸載,可以處一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二條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一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擅自與公路接線設置道口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恢復原狀,並處以五萬元以下罰款。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一條第一款第(二)項、第(三)項、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處五千元以下罰款;造成公路損壞的,責令恢復原狀,可以處五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並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三條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二款規定,在公路建築控制區內修建建築物或者地面構築物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拆除,並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罰款;逾期不拆除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拆除,有關費用由建築者、構築者承擔。
第五十四條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未經批准設置廣告標牌設施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拆除,可以處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五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逾期不拆除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拆除,有關費用由設置者承擔。
第五十五條違反本條例第三十條第一款規定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影響公路暢通或者危及行車安全的,可以處五千元以下罰款;造成損失的,由施工單位承擔民事責任。
第五十六條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二條第二款規定,擅自砍伐公路樹木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責令賠償損失。
第五十七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責令其限期改正,沒收已收取的車輛通行費,上繳國庫,用於公路建設:
(一)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五條第三款規定,未經批准擅自轉讓收費公路收費權的;
(二)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七條規定,未經交工驗收合格開始收費的;
(三)違反本條例第四十五條第二款規定,將政府還貸公路收費站發包給單位或者個人承包收費的。
第五十八條違反本條例第四十八條第二款規定,因未開足通道造成車輛堵塞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對收費公路經營管理者處以五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依法給予處分。
第五十九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擅自在公路上設卡、收費或者應當終止收費而不終止的,由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違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二萬元以下罰款;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依法給予處分。
第六十條交通主管部門、公路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濫用職權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一條國家採用依法征稅籌集公路養護資金的具體辦法實施前,實行現行的公路養路費徵收辦法。公路養路費專項用於公路的養護和改建。
第六十二條本條例規定的公路養護和收費公路等事項,需要制定具體辦法的,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六十三條本條例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⑧ 高速路養護質量管理辦法
近年來,我國高速公路建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養護管理工作做為高速路建設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卻處於相對滯後的階段,山東省高速公路里程位居全國首位,高速公路的養護管理工作就更凸現其重要性,作為一名高速公路養護管理工作者,我根據在實際工作中的經驗,談一下在這方面自己的一些心得。
一、養護管理的重要作用
1、正確了解及評價公路的運營狀況及服務水平,根據實際情況安排養護維修,創建暢、安、舒、美的良好行車環境。
2、預防道路及設施病害的發生,及時修復隨時出現的道路病害及設施損壞,盡可能延長道路及設施的使用壽命,延緩大修周期,降低運營管理成本。
3、發現並及時彌補由於設計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道路及其設施的先天不足和使用缺陷,逐步形成高速公路較完善的使用及服務功能。
4、減少或杜絕由於道路及設施維護不當給用戶及使用者帶來的意外損害,避免為此引發的不必要的法律糾紛。
二、高速公路養護的特點
1、養護工作的經常性、及時性
由於我國高速公路既是國家基礎設施又具有收費的特性,因此,必須經常保持高速公路的完整狀態,及時修復損壞部分,保證行車安全、暢通、舒適,以提高運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對養護工作的任何懈怠和疏忽,不僅會對道路及其設施本身造成潛在危害,也會對高速行車的駕乘人員構成嚴重生命威脅。
2、高速公路行車密度大、車速快,養護作用具有較大的危險性。
3、養護對象的廣泛性
高速公路的養護對象除道路、橋涵、隧道及其沿線附屬設施之外,還應當包括交通工程設施,監控、通信、照明設施,綠化、環保、園林設施,棚亭建築設施,以及各種生活服務設施等等。這些設施的養護和管理幾乎涵蓋了道橋、建築、園林、機電、光電、機械、計算機等多種專業,形成了一個內容廣泛、互有聯系、缺一不可的綜合養護體系。
4、養護的高成本性、復雜性及科技性
高速公路養護標准較高、機械規模及使用比例較大,成本較高。同時施工工序復雜,並應不斷探索和推行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和新技術。
三、高速公路養護原則、方針
高速公路養護必須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為方針,堅持「機械化養護為主,防止中斷交通」的原則。同時在養護技術措施中應遵循「調查研究、科技創新、協調發展」的原則。
四、目的和主要任務
採取正確有效的技術措施,提高公路的使用質量,延長公路的使用期限,保持公路及沿線設施的完好狀態。及時維修損壞的路產,達到行車安全、舒適、暢通,以提高公路的運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五、現今高速公路養護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養護信息化、機械化水平較低。
2、職工總體素質不適應高速公路養護科學化、現代化水平要求。
養護管理人員專業技術水平普遍較低,一般從事養護的技術人員比例不足30%,掌握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能力差,直接影響了養護的質量和水平。
3、缺乏對高速路總體養護管理狀況的研究、了解。
4、規范建設不完善。
目前還沒有統一的養護管理辦法、技術規范、質量評定標准等,使具體工作內容不統一,標准不一致。
5、內部體制建設不夠完善。
內部關系不理順,工作效率低下,單位內部缺乏活力和競爭力,從而影響到養護工作的總體水平。
六、需要做好的幾點工作
鑒於養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為使高速公路充分發揮其應有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日後應做好以下幾點重要工作:
1、加大資金投入,全面提升養護管理信息化、機械化水平,並在工作中合理運用信息管理系統、養護機械設備,提高工作效率。
2、普遍提高養護職工素質,建立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養護隊伍。可以通過對職工進行教育、培訓等方式,使養護人員經過學習,增加專業技術知識及責任意識,達到高速公路養護對人員的要求。
3、在日常養護工作中多了解、多總結,在實際工作中掌握系統、全面的養護狀況,為養護工作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
4、盡快制定和完善高速公路有關養護管理規范和管理辦法,使養護管理科學化、規范化。
5、加強養護體制內部改革,理順關系,提高工作效率。
總之,發展高速公路,必須堅持建、管、養並重原則,不能因等級高、質量好而放鬆正常養護管理。實踐證明,只有科學、嚴格的養護管理,才能提高高速公路的運行質量和經濟效益。
⑨ 關於新建高速公路旁邊多少米內建築需要拆遷補嘗的
廣東省是按照公路邊溝外緣來計算的,高速公路外緣30米范圍內屬於不準建築區。在此區域內已建的建築,按照相關規定給予補償。
根據《廣東省公路條例》第二十四條公路建築控制區的范圍,指從公路兩側邊溝(截水溝或者坡腳護坡道;無邊溝的,防撞欄或者防撞牆外側五米,下同)外緣起算的以下間距:高速公路不少於三十米;國道不少於二十米,省道不少於十五米,縣道不少於十米,鄉道不少於五米。
建築控制區的具體范圍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確定並予公告後,由公路管理機構設置標樁、界樁。禁止在公路建築控制區內修建建築物和地面構築物,但公路防護、養護需要的除外。
(9)廣東省公路安全保護條例擴展閱讀:
條例保障公路安全的區域范圍。《條例》在《公路法》的基礎上,對保障公路安全的區域范圍作出了細化規定,明確了對相關區域的保護義務。具體包括:
一是公路建築控制區制度,明確了建築控制區的劃定標准並規定了一系列的保護性制度;
二是集鎮規劃控制區制度,《條例》規定新建村鎮、貨物集散地、農貿市場等公共場所,應當與公路保持一定距離,並盡可能在公路一側建設,通過對規劃、建設等源頭環節實行有效管控,防止造成公路街道化,降低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務標准;
三是其他保護區域,如橋梁周邊一定范圍內禁止采砂,嚴格限制進行抽取地下水、架設浮橋等危害性活動,公路周邊一定區域嚴格監管採石、取土、爆破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