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高等教育法規案例與學生的權利與義務

高等教育法規案例與學生的權利與義務

發布時間: 2021-03-06 01:09:30

A. 教育法律法規之學生的權利與義務有哪些

一、學生的權利
具體來說,作為社會權利主體,青少年兒童主要享有人身權、財產權、受教育權。
(一)人身權
人身權是公民權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內涵最為豐富的一項權利。這里需要注意的是,考試中如果問到受教育者的最基本的權利,對應的是受教育權而不是人身權,因為人身權對應的是受教育者作為公民的最基本的權利。人身權主要包括下面四種,這里主要是以單選題的形式考察知識。
1.生命健康權
生命健康權是人身權的最基本權利,主要包括學生的生命健康、人身安全等方面的內容。有時在題目當中會遇到另一種表述:身心健康權。
2.隱私權
隱私權一般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對自己的個人秘密和個人私生活進行支配並排除他人干涉的權利。這個知識點的考察主要牽扯以下幾種形式:教師和家長私拆學生的信件、日記。還有一種考法是教師公布學生的成績名次,也屬於侵犯學生隱私權的表現。
3.人身自由權
學校和教師不得以任何理由隨意對學生進行搜查,不得對學生關禁閉。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對學生搜查侵犯的並不是隱私權,因為搜查會干涉到學生的人身自由。
4.人格尊嚴權
學校、教師應當尊重學生尊嚴,不得對學生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這里凡是牽扯到體罰的行為都是侵犯學生的人格尊嚴權。
(二)財產權
在財產權當中,考試涉及較多的知識點是著作權。如果題干中說明教師利用學生的作品發表論文獲獎,侵犯的就是學生的著作權。
(三)受教育權
受教育權是受教育者最基本的權利。包括:參加教育教學權、獲得經濟資助權、獲得學業證書權、申訴起訴權、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權。
這里比較常見的考法包括:教師講不聽話的學生趕出教室,侵犯的就是學生的受教育權。教師讓考試不及格的學生在家自習不用來參加公開課了,侵犯的也是學生的受教育權。
二、學生的義務
根據我國《教育法》第四十三條的規定,「受教育者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遵守法律、法規;
(二)遵守學生行為規范,尊敬師長,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
(三)努力學習,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
(四)遵守所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的管理制度」。
這些義務是我國《教育法》對學生應盡義務的最基本要求。這里需要注意的就是多選題考察,有的時候會把權利和義務混在一起考察,需要注意的是二者之間的區分。

B.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規定,受教育者的權利和義務是什麼 內容要簡要,概括!

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權利:

(一)參加教育教學計劃安排的各種活動,使用教育教學設施、設備、圖書資料;

(二)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獲得獎學金、貸學金、助學金;

(三)在學業成績和品行上獲得公正評價,完成規定的學業後獲得相應的學業證書、學位證書;

(四)對學校給予的處分不服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訴,對學校、教師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提出申訴或者依法提起訴訟;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四十三條規定,受教育者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遵守法律、法規;

(二)遵守學生行為規范,尊敬師長,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

(三)努力學習,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

(四)遵守所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的管理制度。

(2)高等教育法規案例與學生的權利與義務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規定:

第三十六條 受教育者在入學、升學、就業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權利。

第四十一條 國家鼓勵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社會組織採取措施,為公民接受終身教育創造條件。

第五十條 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文化館、美術館、體育館( 場) 等社會公共文化體育設施,以及歷史文化古跡和革命紀念館( 地) ,應當對教師、學生實行優待,為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提供便利。

第七十八條 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費用的,由教育行政部門責令退還所收費用;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七十九條 在國家教育考試中作弊的,由教育行政部門宣布考試無效,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C. 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的第二章 學生的權利與義務

第五條襲 學生在校期間依法享有下列權利:
(一) 參加學校教育教學計劃安排的各項活動,使用學校提供的教育教學資源;
(二) 參加社會服務、勤工助學,在校內組織、參加學生團體及文娛體育等活動;
(三) 申請獎學金、助學金及助學貸款;
(四) 在思想品德、學業成績等方面獲得公正評價,完成學校規定學業後獲得相應的學歷證書、學位證書;
(五) 對學校給予的處分或者處理有異議,向學校、教育行政部門提出申訴;對學校、教職員工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提出申訴或者依法提起訴訟;
(六) 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第六條 學生在校期間依法履行下列義務:
(一) 遵守憲法、法律、法規;
(二) 遵守學校管理制度;
(三) 努力學習,完成規定學業;
(四) 按規定繳納學費及有關費用,履行獲得貸學金及助學金的相應義務;
(五) 遵守學生行為規范,尊敬師長,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
(六) 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

D. 高等學校學生行為准則的學生的權利與義務

1.參加學校教育教學計劃安排的各項活動,使用學校提供的教育教學資源;
2.參加社會服務,勤工助學,在校內組織,參加學生團體及文娛體育等活動;
3.申請獎學金,助學金及助學貸款;
4.在思想品德,學業成績等方面獲得公正評價,完成學校規定學業後獲得相應的學歷證書,學位證書;
5.對學校給予的處分或者處理有異議,向學校,教育行政部門提出申訴;對學校,教職員工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提出申訴或者依法提起訴訟;
6.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1.遵守憲法,法律,法規;
2.遵守學校管理制度;
3.努力學習,完成規定學業;
4.按規定繳納學費及有關費用,履行獲得貸學金及助學金的相應義務;
5.遵守學生行為規范,尊敬師長,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
6.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

E. 如何看待學生的權利 3.高等教育法規概論

我國教育法律年3月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它作為國家教育的根本大法,為我國實現依法治教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據,對進一步落實教育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推進教育改革和發展,維護學校、教師以及受教育者等教育關系主體的合法權益,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都發揮著重大的影響和作用。1986年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對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作出了法律規范。義務教育是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適齡兒童、青少年的學校教育。義務教育法對人民政府作為實施義務教育的主體應當履行的職責,其他社會組織和公民在實施義務教育中的責任,以及家庭、父母所應承擔的責任都作出了明確規定,用法律來保障我國適齡兒童、青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1993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是一部保障教師及其他教育工作者合法權益的重要法律,規定了教師的權利、義務和地位;教師隊伍的建設;教師的待遇和教師的管理制度以及侵犯教師合法權益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對進一步提高教師和其他教育工作者的社會地位,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供了全面具體的法律依據。1996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該法規定了職業教育管理體制、職業教育機構的設立、條件、標准和審批,以及全社會發展職業教育的責任等重大問題,對於建立職業教育制度,培養各種應用人才和具有專業技能知識的勞動者,提高勞動者的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具有重要意義。1998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進一步推動了科教興國戰略的發展,為高等教育的健康、全面發展,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和教育教學改革,培養跨世紀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合格的高級專門人才,提供了切實的法律依據和法律保障。此外,國務院制定了十幾個有關教育方面的行政法規,如《教學成果獎勵條例》、《殘疾人教育條例》等。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單獨或者與其他部委聯合發布了數百個有關教育的規章。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和人民政府以及有地方立法權的城市,也制定了大量的有關教育方面的地方性法規和規章。有關教育方面的法律與這些教育法規和規章共同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教育法律體系的框架,結束了在教育領域中無法可依的現象。‍

F.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規定了學生們的權利與義務有哪些

1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是為了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保證義務教育的實施,提高全民族素質,根據憲法和教育法而制定的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由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1986年7月1日起施行。

當前版本是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修改。[1]

中文名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制訂機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發布日期
1986年4月12日
實施日期
1986年7月1日
當前版本
2018年12月29日修正版
快速
導航
法律全文
法律修訂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
2006年6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修訂
根據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等五部法律的決定》第一次修正[2]
根據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等五部法律的決定》第二次修正[1] [3]
法律全文
目錄
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學生
第三章學校
第四章教師
第五章教育教學
第六章經費保障
第七章法律責任
第八章附則
條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保證義務教育的實施,提高全民族素質,根據憲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
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
實施義務教育,不收學費、雜費。
國家建立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保證義務教育制度實施。
第三條 義務教育必須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使適齡兒童、少年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為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礎。
第四條 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適齡兒童、少年,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並履行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
第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履行本法規定的各項職責,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

G. 《教育法》規定學校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是什麼

第四章


第二十八條
教師享有法律規定的權利,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應當為人師表,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
全社會應當尊重教師。
第二十九條
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當平等對待學生,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充分發展。
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人格,不得歧視學生,不得對學生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不得侵犯學生合法權益。
第三十條
教師應當取得國家規定的教師資格。
國家建立統一的義務教育教師職務制度。教師職務分為初級職務、中級職務和高級職務。
第三十一條
各級人民政府保障教師工資福利和社會保險待遇,改善教師工作和生活條件;完善農村教師工資經費保障機制。
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應當不低於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
特殊教育教師享有特殊崗位補助津貼。在民族地區和邊遠貧困地區工作的教師享有艱苦貧困地區補助津貼。
第三十二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教師培養工作,採取措施發展教師教育。
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均衡配置本行政區域內學校師資力量,組織校長、教師的培訓和流動,加強對薄弱學校的建設。
第三十三條
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鼓勵和支持城市學校教師和高等學校畢業生到農村地區、民族地區從事義務教育工作。
國家鼓勵高等學校畢業生以志願者的方式到農村地區、民族地區缺乏教師的學校任教。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依法認定其教師資格,其任教時間計入工齡。
下面可以看該法全文: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1.asp?id=163284

H. 簡述教育法律權利和義務的關系

1.權利和義務是抄統一的
2.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有權利就有義務,有義務就有權利;每個公民既是權利的享有者,也義務的承擔者。不能只享有權利不履行義務,也不能只履行義務而不享有權利。
3.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確保權力的實現,公民正確的行使權力,忠誠的履行義務,做出貢獻,國家才能更加富強,愛能提供更好的條件來保障公民權利。
4.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相互結合的。

I.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規定學生應盡的義務有哪些

一、遵守法律、法規;

二、遵守學生行為規范,尊敬師長,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

三、努力學習,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

四、遵守所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的管理制度。

熱點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及司法解釋 發布:2025-09-12 05:59:37 瀏覽:631
新泰法院繼成 發布:2025-09-12 05:46:38 瀏覽:561
道德逆淘汰 發布:2025-09-12 05:37:24 瀏覽:516
2014段波民法一 發布:2025-09-12 05:37:21 瀏覽:870
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碩士考妍難嗎 發布:2025-09-12 05:31:44 瀏覽:246
高敏敏法院 發布:2025-09-12 05:22:25 瀏覽:570
定西找律師 發布:2025-09-12 05:21:42 瀏覽:335
民刑先修班刑法 發布:2025-09-12 05:15:01 瀏覽:848
普陀區法院領導 發布:2025-09-12 05:14:31 瀏覽:217
注銷公司的法律依據 發布:2025-09-12 05:09:01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