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城鄉規劃條例
A. 有較大的城市這一提法嗎
沒有這一提法。現在最新的提法是: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一、二、三線城市的提法也是媒體在報道中較為模糊的提法。
目前,我國城市數量達650個左右,按照1989年的《城市規劃法》,我國城市共劃分為3級。大城市是指市區和近郊區非農業人口50萬以上的城市,中等城市是指
市區和近郊區非農業人口20萬以上、不滿50萬的城市,小城市是指市區和近郊區非農業人口不滿,20萬的城市。
2014年10月,隨著推進新型城鎮化工作部際聯席會第一次會議召開,《城市規模劃分標准調整方案》、《居住證管理辦法》等將進入實施階段,根據新的城市標準的設定,有4級城市,屆時城區人口超過500萬人口的城市,將被定義為特大城市。那麼新的城市規模劃分標準是什麼呢?
1、小城市。城區人口50萬以下的城市,被設定為小城市。按此標准,中國將會增加許多小城市,這些小城市可以全面放開落戶限制。
2、中等城市。
城區人口為50-100萬的為城市,被設定為中等城市。這些中等城市需要有序放開城區人口。
3、大城市。
城區人口為100-500萬的被設定為大城市。這些大城市需要合理控制城區人口。
4、特大城市。
城區人口為500萬以上的被設定為特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重慶、武漢、成都、西安、哈爾濱等。按此標准,以往被稱為特大城市的,比如青島、鄭州、徐州、贛州、唐山等,由於城區人口不到500萬的,因此不被定義為特大城市。
按照上述劃分標准,全國大部分城市將會被降級。因此可以看出,中國城市規模的劃分標准逐漸理性化、科學化。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改變,將對以往的城市等級劃分「重新洗牌」,一些城市的定性和發展,也將因此而重新引發思考。
B. 唐山市關於物業管理用房面積的規定
第六十來一條 城鄉規劃行政部門自應當將物業管理用房的位置和面積,納入建設項目修建性詳細規劃或者建設項目設計方案的審查內容並徵求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部門的意見。
建設單位應當將物業管理用房納入居住小區或者組團建設內容,與建設項目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交付使用。
建設單位應當依照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載明的地上總建築面積3‰的比例配置物業管理辦公用房,按比例計算少於120平方米的,按120平方米執行;按照4‰的比例配置物業管理經營用房。物業管理用房的面積和具體位置應當在初步設計方案審查時徵求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部門的意見,在建設項目修建性詳細規劃中確定,不得任意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