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中央問責條例全文

中央問責條例全文

發布時間: 2021-03-07 22:35:34

Ⅰ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自什麼時間起施行

中國共產黨問責來條例自2019年9月4日開始自施行。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是為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規范和強化黨的問責工作,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制定。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經2016年6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由中共中央印發於2019年9月4日修訂發布,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認真遵照執行。

(1)中央問責條例全文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中規定:

第二十一條問責決定作出後,發現問責事實認定不清楚、證據不確鑿、依據不充分、責任不清晰、程序不合規、處理不恰當,或者存在其他不應當問責、不精準問責情況的,應當及時予以糾正。必要時,上級黨組織可以直接糾正或者責令作出問責決定的黨組織予以糾正。

黨組織、黨的領導幹部濫用問責,或者在問責工作中嚴重不負責任,造成不良影響的,應當嚴肅追究責任。

Ⅱ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有哪幾種問責方式

1、對黨組織的問責方式

檢查,對履行職責不力、情節較輕的,應當責令其作出書面檢查並切實整改;通報,對履行職責不力、情節較重的,應當責令整改,並在一定范圍內通報;改組,對失職失責,嚴重違反黨的紀律、本身又不能糾正的,應當予以改組。

2、對黨的領導幹部的問責方式包括:

通報,對履行職責不力的,應當嚴肅批評,依規整改,並在一定范圍內通報;誡勉,對失職失責、情節較輕的,應當以談話或者書面方式進行誡勉;

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對失職失責、情節較重,不適宜擔任現職的,應當根據情況採取停職檢查、調整職務、責令辭職、降職、免職等措施;紀律處分,對失職失責應當給予紀律處分的,依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追究紀律責任。

(2)中央問責條例全文擴展閱讀:

1、條例制定意義

問責條例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利器。條例貫徹黨章,堅持問題導向,緊緊圍繞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維護黨的紀律、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開展問責。

要緊緊圍繞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強化問責,倒逼責任落實,確保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確保黨中央政令暢通,確保黨的團結統一。

2、條例問責形式

黨的領導弱化,在推進各項建設中,或者處置重大問題中領導不力,出現重大失誤等情形;

黨的建設缺失,黨組織軟弱渙散,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不落實,作風建設流於形式等削弱黨執政的政治基礎的問題;

全面從嚴治黨不力,主體責任、監督責任落實不到位,管黨治黨失之於寬松軟等情形;維護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不力,特別是維護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失職等情形;

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不堅決、不扎實,管轄范圍內腐敗蔓延勢頭沒有得到有效遏制等情形;

其他應當問責的失職失責情形等。

3、制定過程

2016年1月,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工作報告提出,要把問責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抓手,研究制定《中國共產黨黨內問責條例》。

2016年6月,王岐山在北京主持召開部分中央部委負責同志座談會,並到遼寧省召開座談會,就制定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徵求意見。

2016年6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

Ⅲ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規定問責對象有哪些

對象為:各級黨委(黨組)、紀委(紀檢組)、黨的工作部門「三類組織」及其領導成員,重點是主要負責人。

根據《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第四條 :

黨的問責工作是由黨組織按照職責許可權,追究在黨的建設和黨的事業中失職失責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幹部的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和領導責任。

問責對象是各級黨委(黨組)、黨的工作部門及其領導成員,各級紀委(紀檢組)及其領導成員,重點是主要負責人。

(3)中央問責條例全文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的幾個重點方面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是繼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黨員紀律處分條例》,以及《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之後的又一次黨內制度創新,是深入推進從嚴管黨治黨的有力舉措,是確保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堅強保障。那麼,要抓住「四個突出」,嚴格問責。


首先,突出主體責任。《問責條例》條例是對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的問責處罰,「落實責任」是《問責條例》的關鍵。各級黨組織肩負著管黨治黨的主體責任,而黨員領導幹部則是推進管黨治黨的「關鍵少數」,二者相配合、齊使勁,才能真正管好黨治好黨。《問責條例》無疑是把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的紀律規矩挺在了前面,勾勒出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的「底線」。

其次,突出擔當精神。「權力就是責任,責任就要擔當,忠誠干凈擔當是黨對領導幹部提出的政治要求。」「把管黨治黨責任擔當起來」,是《問責條例》的核心。構建權力與責任相適應的問責機制,是制度治黨的必然要求,也是推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的內在要求。喚醒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的責任意識、擔當意識,找准責任邊界,最終形成責任倒逼機制。

再次,突出問題導向。《問責條例》對於問責的范圍作出了明確劃定,主要圍繞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維護黨的紀律、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等方面開展問責,對失職造成嚴重後果的、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和損害黨執政的政治基礎的,既要追求主體責任、監督責任,還要追究領導責任。首次從黨的制度層面規定,嚴肅追究三方責任。

最後,突出凝心聚力。《問責條例》的導向需要各級領導幹部牢記使命、忠誠擔當,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強化廣大黨員領導幹部和黨員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必須較真碰硬、傳導壓力。領導幹部要履職盡責,黨員要身體力行,只有心往一處想,才能勁往一處使,只有「步調一致」,才能確保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不斷鞏固和加強黨的團結統一。

Ⅳ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有哪幾種問責方式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的問責方式具體如下:

一、對黨組織的問責方式包括:

(一)檢查。對履行職責不力、情節較輕的,應當責令其作出書面檢查並切實整改。

(二)通報。對履行職責不力、情節較重的,應當責令整改,並在一定范圍內通報。

(三)改組。對失職失責,嚴重違反黨的紀律、本身又不能糾正的,應當予以改組。

二、對黨的領導幹部的問責方式包括:

(一)通報。對履行職責不力的,應當嚴肅批評,依規整改,並在一定范圍內通報。

(二)誡勉。對失職失責、情節較輕的,應當以談話或者書面方式進行誡勉。

(三)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對失職失責、情節較重,不適宜擔任現職的,應當根據情況採取停職檢查、調整職務、責令辭職、降職、免職等措施。

(四)紀律處分。對失職失責應當給予紀律處分的,依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追究紀律責任。

(4)中央問責條例全文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規定:

第七條 黨組織和黨員違反黨章和其他黨內法規,違反國家法律法規,違反黨和國家政策,違反社會主義道德,危害黨、國家和人民利益的行為,依照規定應當給予紀律處理或者處分的,都必須受到追究。

重點查處黨的十八大以來不收斂、不收手,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的腐敗案件,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問題。 

第十條 黨員受到警告處分一年內、受到嚴重警告處分一年半內,不得在黨內提升職務和向黨外組織推薦擔任高於其原任職務的黨外職務。 

Ⅳ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中對黨的領導幹部的問責方式有哪些

對黨的領導幹部的問責方式包括:

(一)通報。對履行職責不力的,應當嚴肅批評,依規整改,並在一定范圍內通報。

(二)誡勉。對失職失責、情節較輕的,應當以談話或者書面方式進行誡勉。

(三)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對失職失責、情節較重,不適宜擔任現職的,應當根據情況採取停職檢查、調整職務、責令辭職、降職、免職等措施。

(四)紀律處分。對失職失責應當給予紀律處分的,依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追究紀律責任。

(5)中央問責條例全文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制定的意義

問責制度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有力工具。《條例》貫徹黨章精神,堅持問題導向,從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保持黨的紀律、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反對腐敗等方面落實問責。

凡是不履行職責造成嚴重後果的,人民反應強烈的,破壞黨的執政政治基礎的,都必須追究責任。他們不僅要對自己的疏忽負責,而且要對自己的監督和領導負責。要把責任下放到各級黨組織,下放到黨組織、宣傳、統一戰線、政法等黨務部門,發出嚴肅問責、嚴格問責的強烈信號。

問責制度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制度。這個制度的生命在於它的實施。全面從嚴治黨、標本兼治,關鍵是各級領導幹部承擔起治黨治黨的責任。

黨的各級組織都要樹立負責任的地位。根據實際情況和上述比率,要敢於自己動手,從一層到另一層施加壓力,讓失敗的責任成為常態。要加強問責,確保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確保中央行政暢通,確保黨的團結統一。

Ⅵ 《中國共產黨 問責條例》 全文呢

網路看去,網路搜索一應該出來才對啊,

Ⅶ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規定問責對象有

對象為:各級黨委(黨組)、紀委(紀檢組)、黨的工作部門「三類組織」及其領導成員,重點是主要負責人。

根據《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第四條 :

黨的問責工作是由黨組織按照職責許可權,追究在黨的建設和黨的事業中失職失責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幹部的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和領導責任。

問責對象是各級黨委(黨組)、黨的工作部門及其領導成員,各級紀委(紀檢組)及其領導成員,重點是主要負責人。

(7)中央問責條例全文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的幾個重點方面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是繼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黨員紀律處分條例》,以及《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之後的又一次黨內制度創新,是深入推進從嚴管黨治黨的有力舉措,是確保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堅強保障。那麼,要抓住「四個突出」,嚴格問責。


首先,突出主體責任。《問責條例》條例是對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的問責處罰,「落實責任」是《問責條例》的關鍵。各級黨組織肩負著管黨治黨的主體責任,而黨員領導幹部則是推進管黨治黨的「關鍵少數」,二者相配合、齊使勁,才能真正管好黨治好黨。《問責條例》無疑是把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的紀律規矩挺在了前面,勾勒出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的「底線」。

其次,突出擔當精神。「權力就是責任,責任就要擔當,忠誠干凈擔當是黨對領導幹部提出的政治要求。」「把管黨治黨責任擔當起來」,是《問責條例》的核心。構建權力與責任相適應的問責機制,是制度治黨的必然要求,也是推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的內在要求。喚醒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的責任意識、擔當意識,找准責任邊界,最終形成責任倒逼機制。

再次,突出問題導向。《問責條例》對於問責的范圍作出了明確劃定,主要圍繞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維護黨的紀律、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等方面開展問責,對失職造成嚴重後果的、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和損害黨執政的政治基礎的,既要追求主體責任、監督責任,還要追究領導責任。首次從黨的制度層面規定,嚴肅追究三方責任。

最後,突出凝心聚力。《問責條例》的導向需要各級領導幹部牢記使命、忠誠擔當,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強化廣大黨員領導幹部和黨員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必須較真碰硬、傳導壓力。領導幹部要履職盡責,黨員要身體力行,只有心往一處想,才能勁往一處使,只有「步調一致」,才能確保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不斷鞏固和加強黨的團結統一。

熱點內容
刑法二百八十七 發布:2025-09-13 05:59:59 瀏覽:487
行政法律關系的變更有幾種情況 發布:2025-09-13 05:49:33 瀏覽:915
工商法律法規種類 發布:2025-09-13 05:46:43 瀏覽:499
法治思維四中全會 發布:2025-09-13 05:44:24 瀏覽:399
法治天地的 發布:2025-09-13 05:39:25 瀏覽:32
司法精神病鑒 發布:2025-09-13 05:38:42 瀏覽:302
大學生如何樹立法治理念 發布:2025-09-13 05:34:19 瀏覽:995
描寫法官的成語 發布:2025-09-13 05:30:45 瀏覽:685
股權糾紛的管轄法院 發布:2025-09-13 05:26:06 瀏覽:252
楊帆國際經濟法音頻 發布:2025-09-13 05:21:50 瀏覽: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