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簡易程序治罪條例
『壹』 急求校園高空拋物案例!!!!!!因為要寫徵文!!!!!急求!!!
對於高空拋物這種陋習,道德約束始終是軟性的,想要引起人們對此種行為的足夠重視,最好是有剛性的手段———制度保障。這方面,國外有眾多值得我們借鑒的經驗。
日本:從小就教育強調嚴禁亂扔垃圾。日本是一個高樓林立、人口密度極大的國家,禁止高空拋物的教育非常嚴格。日本人從小在家庭教育及學校教育中就強調嚴禁亂扔垃圾,人為高空拋物致人傷害或亡的事件極少。日本民法規定,有關建築物的附屬物如玻璃等(非人為故意)落下致人傷害或亡,建築物的佔有者對被害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是佔有者對損害的發生採取了必要的注意義務,建築物所有人應對被害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香港:在香港,高空拋物主要依據《簡易程序治罪條例》進行處理。該法規定「如有人自建築物掉下任何東西,或容許任何東西自建築物墜下,以致對在公眾地方之內或附近的人造成危險或損傷者,則掉下該東西或容許該東西墜下的人,即屬犯罪,可處罰款一萬港幣及監禁6個月。如在任何建築物或其部分進行興建、修葺或粉飾工程的過程中,有人自該建築物掉下任何東西,或容許任何東西自該建築物墜下,以致對公眾地方之內或附近的人造成危險或損傷者,則該地盤的主要承建商以及進行有關興建、修葺或粉飾工程的承建商,即屬犯罪,可處罰款5萬港幣及監禁1年。」香港房屋署將高空拋物行為分為兩類:一是對公眾衛生造成損害的物件(如紙巾、衛生巾、水、垃圾及熟食等),另一種是可能引致他們亡或受傷的物件(如木板、玻璃瓶、菜刀等)。對於這兩類行為分別有詳細的處罰辦法。房屋署還於2003年成立了「偵查高空擲物特別任務隊」,聘請3名警察在不同案發地點巡邏及部署。特別任務隊成立18個月來,利用攝像機、望遠鏡及夜視望遠鏡,在空置單位內不分晝夜監視,搜集證據,共偵破12宗高空擲物案。
新加坡:新加坡法律對高空擲物行為予以明確法律認定,只要對公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構成潛在威脅的行為,都必須予以約束和管制。新加坡有關部門還專門制定了相關法規,高樓拋物肇事者不僅要坐牢、罰款,而且根據情節的輕重,新加坡國家建屋局還可按原來的售房價格或建屋局規定的價格強行收購肇事家庭的住宅。
美國:在美國,高空拋物屬於侵權法范疇。在「高空墜物」案件中,美國法官經常使用的一個詞叫「注意義務」(Duty of Care)。法官們認為,如果一個人由於過失或疏忽而沒有盡到「注意義務」導致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他應承擔相應的責任。按照紐約州的法律,業主對某些由於自然或天氣等情況導致的侵權事故是免責的,如業主不需要為棲居在建築物旁樹木上的黃蜂蜇傷人承擔責任,也不需要為建築物旁人行道上自然結成的冰導致行人滑倒而承擔責任。但是,如果因為過失或疏忽而使得從其屋頂流下的水在人行道上結成冰而造成人員傷亡,那麼就可能要承擔相關責任了,更不用說掉下其他致命的物件了。
中國的現在只是停留教育上
追問:
那請問、中國對此有什麼法律嗎?
回答:
每個地方不一樣,主是罰款
『貳』 香港受害者本人可以直接提起刑事案件起訴嗎
當然可以呀。
但需要通過相關機構去提起,而不是自己直接提起。
你需要通過對應的機構去提起起訴。
這樣受理了就沒問題,剩下的按流程走就行。
『叄』 【急急急】請問外國對於高空向下亂拋擲雜物是怎麼進行處分的呢國內呢請詳細點給講解
對於高空拋物這種陋習,道德約束始終是軟性的,想要引起人們對此種行為的足夠重視,最好是有剛性的手段———制度保障。這方面,國外有眾多值得我們借鑒的經驗。 日本:從小就教育強調嚴禁亂扔垃圾。日本是一個高樓林立、人口密度極大的國家,禁止高空拋物的教育非常嚴格。日本人從小在家庭教育及學校教育中就強調嚴禁亂扔垃圾,人為高空拋物致人傷害或死亡的事件極少。日本民法規定,有關建築物的附屬物如玻璃等(非人為故意)落下致人傷害或死亡,建築物的佔有者對被害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是佔有者對損害的發生採取了必要的注意義務,建築物所有人應對被害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香港:在香港,高空拋物主要依據《簡易程序治罪條例》進行處理。該法規定「如有人自建築物掉下任何東西,或容許任何東西自建築物墜下,以致對在公眾地方之內或附近的人造成危險或損傷者,則掉下該東西或容許該東西墜下的人,即屬犯罪,可處罰款一萬港幣及監禁6個月。如在任何建築物或其部分進行興建、修葺或粉飾工程的過程中,有人自該建築物掉下任何東西,或容許任何東西自該建築物墜下,以致對公眾地方之內或附近的人造成危險或損傷者,則該地盤的主要承建商以及進行有關興建、修葺或粉飾工程的承建商,即屬犯罪,可處罰款5萬港幣及監禁1年。」香港房屋署將高空拋物行為分為兩類:一是對公眾衛生造成損害的物件(如紙巾、衛生巾、水、垃圾及熟食等),另一種是可能引致他們死亡或受傷的物件(如木板、玻璃瓶、菜刀等)。對於這兩類行為分別有詳細的處罰辦法。房屋署還於2003年成立了「偵查高空擲物特別任務隊」,聘請3名警察在不同案發地點巡邏及部署。特別任務隊成立18個月來,利用攝像機、望遠鏡及夜視望遠鏡,在空置單位內不分晝夜監視,搜集證據,共偵破12宗高空擲物案。
新加坡:新加坡法律對高空擲物行為予以明確法律認定,只要對公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構成潛在威脅的行為,都必須予以約束和管制。新加坡有關部門還專門制定了相關法規,高樓拋物肇事者不僅要坐牢、罰款,而且根據情節的輕重,新加坡國家建屋局還可按原來的售房價格或建屋局規定的價格強行收購肇事家庭的住宅。
美國:在美國,高空拋物屬於侵權法范疇。在「高空墜物」案件中,美國法官經常使用的一個詞叫「注意義務」(Duty of Care)。法官們認為,如果一個人由於過失或疏忽而沒有盡到「注意義務」導致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他應承擔相應的責任。按照紐約州的法律,業主對某些由於自然或天氣等情況導致的侵權事故是免責的,如業主不需要為棲居在建築物旁樹木上的黃蜂蜇傷人承擔責任,也不需要為建築物旁人行道上自然結成的冰導致行人滑倒而承擔責任。但是,如果因為過失或疏忽而使得從其屋頂流下的水在人行道上結成冰而造成人員傷亡,那麼就可能要承擔相關責任了,更不用說掉下其他致命的物件了。
中國的現在只是停留教育上
『肆』 高處拋物傷人的法律責任的民法原理
《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六條規定:建築物或其他設施以及建築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生倒塌、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是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但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
我國民事法律、法規雖未有建築物上拋物行為的明確規定,但就民事責任而言,拋物和墜物行為無本質區別。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六條規定,在對高空拋物侵權行為進行認定時,應採用過錯推定的原則,即只要被告不能證明自己無過錯,便推定其具有主觀上的過錯。
共同侵權情況下,即加害人為二人或二人以上的情況,加害人除應承擔一般高空拋(墜)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責任外,還應承擔共同侵權所負的連帶責任。根據《侵權責任法》第八條的規定,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在加害人無法確認情況下,也是採用過錯推定的原則,要被告證明自己沒有過錯,如果無法證明自己沒有過錯,便推定其具有主觀上的過錯。根據《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七條的規定,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
《侵權責任法》
第六條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根據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伍』 高空拋物為什麼總是屢見不鮮
不久前,深圳一名5歲男童被高空墜物砸中導致身亡。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沒想到最近又發生了一起慘劇。
7月2日,貴陽10歲男童高空拋滅火器,一名女子被砸中身亡。
『陸』 八戒都犯過什麼罪
主要是貪 貪心重。阿彌陀佛
『柒』 香港17歲女生襲警潛逃機場被捕,惡意襲警犯什麼法
最近幾個月以來,香港一直不太平,不時有襲警事件發生。根據香港媒體報道,就在本月16日,一名17歲的女嫌犯在機場過關時被捕,她因被控違反擔保條件,將於17日在屯門法院出庭。據報道,這名17歲的孫姓女子涉嫌在去年9月25日晚在港鐵沙田站非法集會,並惡意咬傷一名警員。此後,這名孫姓女子被控襲警,不過,由於年齡問題,還是獲準保釋。原本相關法院將在今年的3月25日和5月4日對她的案件進行審理,下一次的出庭時間是在21日。然而,這名孫姓女子擔心受到處罰,便打算乘坐英國航班逃到英國倫敦。
4、故意傷害他人身體,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這里是指實施其他故意犯罪,而其行為又傷害他人身體的行為。具體說來,即在本法條文標有「致人重傷」、「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等字樣的犯罪,應當按照本法各該條的規定,定罪量刑,不再適用本條的規定。
總而言之,不管是在內地還是在香港,只要是襲警都是違法的。
『捌』 在香港騎單車有什麼規定沒有
在香港騎單車和在內地騎單車是一樣的,只是在車輛監管上有相應規定。
香港特區政府的運輸及房屋局等相關部門聯手,於2017年6月、7月及9月約見有關共享單車商家,申明其運作必須遵守香港的《道路交通(泊車)規例》《土地(雜項條文)條例》《簡易程序治罪條例》等法律。
同時,於2017年10月至12月共執行了458次清理違規停泊單車的行動,並稱「如有必要,會進一步規管共享單車」。
2018年1月,HobaBike共享單車公司因違泊嚴重,被香港運輸署叫停在港島區的租賃服務,公司收到通知後,已將港島區的單車由200輛減少至50輛。香港元朗區區議員李月民建議,特區政府應進一步制定處理共享單車違泊的條例,堵塞法例漏洞。
(8)香港簡易程序治罪條例擴展閱讀:
共享單車走入香港,發展之路又與內地不同,情況相對特殊。香港的城市規劃屬於步行友好,建築之間大多步行可達,市民出行主要靠步行與小型巴士,很多小巴線路就是從居民區到地鐵站。至於單車,一般不作為通勤使用,而是作為在沿海、山間、郊區等地旅遊娛樂時的騎行工具,是一種娛樂休閑活動。
沒有騎行「剛需」,香港市民平日對單車的依賴度很低,很多人甚至不會騎。當狹窄街頭的共享單車如山般涌現,本來平日就是人車爭路,現在更遭遇「共享單車圍城」,市民日常生活十分不便,以至於有人發出「香港地少人多,阻礙行人啦,停止這種商業活動吧」的聲音。
在香港強悍的投訴文化下,共享單車一時「泛濫」引發多數行人的強烈投訴,怨氣重的人甚至將其惡意毀壞,有新聞爆出一些單車被人扔進河裡,還有的被放火燒成廢鐵。
『玖』 撞死5人僅判6年,高空扔下3把刀難以構罪,公共安全怎樣治理才好
2019年7月16日上午,杭州西湖區人民法院對杭州「730交通肇事案」做出一審宣判,被告人陳某,犯交通肇事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年。2018年7月,杭州女子陳某穿拖鞋開車,錯踩油門交通肇事致五人死亡、四人輕傷、三人輕微傷和多人受傷及財產損失。
於前者而言,香港尚有《簡易程序治罪條例》規定可以入罪。對於後者,相關規定是不是可以與時俱進該改一改了?法律雖然注重寬嚴相濟,但寬容的不應該是這些情況,您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