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信訪條例7月1日起
1. 村幹部正常正常離職生活補助申請
關於村幹部正常正常離職生活補助申請:
一、補助對象條件
享受一般離職村幹部生活補助的對象須同時具備如下條件:
1、連續擔任一般村幹部滿9年及以上的定工幹部;
2、男年滿60周歲及以上,女年滿55周歲及以上(現仍健在的);
3、鎮村(街)逐級審查並公示無異議。
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得享受一般離職村幹部生活補助:
1、因觸犯法律被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2、離職後不支持鎮村(街)工作,有違法、違紀行為或參加越級上訪的
二、補助標准
1、以擔任一般村幹部的職務和任職年限為依據,確定年補助標准。凡是年滿三屆(九年)的定工幹部每年補助360元,每增加一年增加40元,最高不超過760元。
2、間斷任職的,以最長連續任職時間為任職年限,不作累加計算。
3、連續任正職不足9年的,又擔任過其他職務的,按副職累加計算年限。
4、連續任職8年以下正、副職,未辦理養老保險,家庭困難的黨員村幹部鎮黨委、政府在黨內溫暖工程中給予一定的照顧。
5、補助對象在任職期間已辦理村幹部養老保險,現領取的養老金達到或超過本辦法規定的補助標准不再享受一般離職村幹部生活補助,不足的可以補齊,但不得重復享受;參加低保的以此類推。
6、曾經享受過一次性生活補助的離職村幹部,其當時補助抵消後,依據本辦法繼續享受。
7、補助對象去世的,停止發放生活補助。
三、資金來源及發放辦法
1、生活補助資金每年發放一次,由鎮政府統一在次年的春節前打卡發放到位。
2、一般離職村幹部生活補助資金,由鎮、村按1:2的比例共同承擔,其中鎮財政承擔1/3,村級轉移支付承擔2/3。
四、審批程序
1、個人申請。符合享受補助條件的一般離職村幹部向所在村「兩委」提出書面申請,任職簡歷、任職文件或其他機關證明材料。
2、離職村幹部、黨員及村民代表評議。村(街)成立一般離職村幹部評議小組,對提出申請的一般離職村幹部所任職務、任職年限及離職原因進行評議,在此基礎上,村「兩委」組織黨員議事會成員、村民代表進行民主評議。
3、村「兩委」初審。評議會議後,結合評議情況,村「兩委」會對申請人的具體情況進行初審並將審查結果在黨務、村務公開欄及申請人所在的村民組公示,公示時間為7天,公示無異議後上報鎮黨委。
4、鎮集中審核。鎮成立由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組織委員、黨政辦和農組辦工作人員組成的審核小組,對補助對象逐人進行審核,提出明確意見。
5、鎮黨委政府審批。召開鎮黨委擴大會議審批,將補助對象的姓名、性別、年齡、擔任職務、任職年限及享受補助標准等分別在鎮村(街)公開欄內同時進行公示,公示時間不少於7天,廣泛接受群眾監督,公示無異議後,報鎮黨委、政府審批。公示期間接受群眾舉報,並及時復核,並將復核結果予以公布。
五、相關要求
1、村(街)黨總支書記是第一責任人,文書是具體責任人,對享受生活補助的人要逐人檢查,嚴格把關,確保補助對象全部符合條件。享受生活補助的一般離職村幹部,須帶頭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思想上,行動上與鎮黨委、政府保持一致,今後,凡違法亂紀以及違反《信訪條例》等規定參與串聯活動,聚眾上訪的一經發現,立即停發其生活補助。
2、精心操作,規范程序。各村(街)要結合自身實際,嚴格按照程序進行操作,做到「四不準」:即:不準簡化程序走捷徑;不準隨意擴大補助對象和范圍;不準擅自提高或降低補助標准;不準弄虛作假。否則,一經發現,將嚴肅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對群眾舉報補助對象年齡、職務、任職年限不實等問題,鎮黨委在接到舉報後一個月內,認真調查、核實,並根據情況妥善處理。
3、建立檔案,完善資料,以村(街)為單位,將一般離任村幹部個人申請、簡歷、戶口本和身份證復印件、黨員議事會成員和村民代表民主評議材料、生活補助審批表、一般離任村幹部摸底登記表及證明材料分類歸檔,作為村幹部檔案管理的內容之一,逐步規范完善。
2. 中央對截訪法規是怎樣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信訪條例》:
第四十條因下列情形之一導致信訪事項發生,造成嚴重後果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超越或者濫用職權,侵害信訪人合法權益的;
(二)行政機關應當作為而不作為,侵害信訪人合法權益的;
(三)適用法律、法規錯誤或者違反法定程序,侵害信訪人合法權益的;
(四)拒不執行有權處理的行政機關作出的支持信訪請求意見的。
第四十六條打擊報復信訪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
從以上法律條款可以看出截訪者侵害信訪人員會受到處分,嚴重的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截訪問題在一些地方長期存在且觸目驚心,早已是「公開的秘密」。截訪伴生的一些「黑監獄」以及非法拘禁等問題,造成的社會影響極其惡劣。以截訪的形式限制甚至剝奪公民上訪的權利,更有甚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是赤裸裸的違法行為,是對公民權利的「搶劫」。
截訪最惡劣之處,就是未經任何法律程序就非法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情節嚴重的甚至構成非法拘禁的刑事犯罪。
憲法第37條明確規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經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決定或者人民法院決定,並由公安機關執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
刑法第238條規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具有毆打、侮辱情節的,從重處罰。」
(2)廣東省信訪條例7月1日起擴展閱讀
也有地方性信訪條例,例如廣東:
《廣東信訪條例》
第七十三條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導致信訪事項發生且造成嚴重後果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反法律、法規或者其他有關規定進行決策,嚴重損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
(二)超越或者濫用職權,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
(三)依法應當作為而不作為,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
(四)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導致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法規錯誤,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
(五)違反法定程序,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
3. 遇事怎麼樣正確信訪
誰遇到事情應該要正確的冷靜態度?雖說更好地效仿了我們的正確希望更加好的促進這些內容經濟
4. 廣東省保監局投訴電話
根據《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信訪工作辦法》(中國保監會2005年第號令)的規定,現將廣東保監局信訪投訴渠道的有關事項公布如下:一、聯系方式1、單位地址:廣州市東風東路767號東寶大廈21樓、22樓2、受理機構:廣東保監局辦公室法律事務科3、郵政編碼:5106204、投訴電話:(020)383611195、傳真:(020)38361210二、來訪接待地點廣東保監局信訪接待室(東寶大廈21樓2103室)。三、來訪接待時間每個工作日的上午9∶00—11∶30,下午2∶00—4∶30。四、其他相關事項1、為方便信訪人提出信訪事項、查詢信訪事項辦理情況,中國保監會正在抓緊進行保險信訪信息系統建設。一旦正式運行,廣東保監局將通過適當方式向社會公布。2、保險信訪工作的核心原則是:「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中國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按照職責分工,分別受理不同范圍的信訪事項。在一般情況下,請信訪人將發生於廣東保監局轄區的信訪事項向廣東保監局提出。具體職責分工情況可以登錄中國保監會網站(),查詢與保險信訪工作相關的管理規定。3、目前,信訪人一般應當採用書信、傳真形式提出信訪事項,並要注意載明信訪人的真實姓名或者單位名稱、住址、郵編、電話等聯系方式,以便回復。提出投訴請求的,還應當寫清楚被投訴的單位或人員、投訴請求、事實及理由,並盡可能附相關證明材料。4、因無法提供相關證明材料、無法核查反映情況的真實性,除咨詢法律、法規和政策外,信訪人應盡可能避免採用電話投訴方式提出信訪事項。5、根據國務院《信訪條例》的規定,信訪人採用走訪形式提出信訪事項,應當到中國保監會或者派出機構指定的接待場所辦理登記手續。多人採用走訪形式提出共同信訪事項,應當推選代表。代表人數不得超過5人。6、信訪人對所提供材料內容的真實性負責,不得捏造、歪曲事實,不得誣陷他人。7、信訪人在信訪過程中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自覺維護社會公共秩序和保險信訪秩序。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5. 國家應急管理的法律、法規
省級總體應急預案 1.北京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2. 天津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3. 河北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4.山西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5. 內蒙古自治區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6. 遼寧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7. 吉林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8.黑龍江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9. 上海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10. 江蘇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11. 浙江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12. 安徽省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試行) 13. 福建省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14. 江西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15.山東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16.河南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17. 湖北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18. 湖南省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19.廣東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20. 廣西壯族自治區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簡本) 21. 海南省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22. 重慶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23. 四川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24.貴州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25.雲南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26.西藏自治區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27. 陝西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28. 甘肅省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29. 青海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30.寧夏回族自治區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3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國家專項應急預案 1. 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 2.國家防汛抗旱應急預案 3. 國家地震應急預案 4.國家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5. 國家處置重、特大森林火災應急預案 6. 國家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 7. 國家處置鐵路行車事故應急預案 8. 國家處置民用航空器飛行事故應急預案 9. 國家海上搜救應急預案 10. 國家處置城市地鐵事故災難應急預案 11. 國家處置電網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預案 12.國家核應急預案 13. 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14.國家通信保障應急預案 15. 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16. 國家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預案 17. 國家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 18. 國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19.國家糧食應急預案(待發布) 20.國家金融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待發布) 21.國家涉外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待發布) 《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於2007年8月30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自然災害類 ·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 水法 · 防汛條例 · 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 · 蓄滯洪區運用補償暫行辦法 · 防沙治沙法 · 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 · 軍隊參加搶險救災條例 · 防震減災法 · 破壞性地震應急條例 · 森林法 · 森林防火條例 · 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 · 森林法實施條例 · 草原防火條例 · 自然保護區條例 · 地質災害防治條例 · 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環境保護管理條例 事故災難類 ·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 · 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 · 建築法 · 消防法 · 礦山安全法實施條例 · 國務院關於預防煤礦生產安全事故的特別規定 · 煤礦安全監察條例 · 國務院關於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 ·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 · 工傷保險條例 ·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 ·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 道路運輸條例 · 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 · 漁業船舶檢驗條例 · 河道管理條例 · 海上交通安全法 · 海上交通事故調查處理條例 · 鐵路運輸安全保護條例 · 電力監管條例 · 電信條例 · 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 ·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 · 環境保護法 · 民用核設施安全監督管理條例 · 防治海岸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 · 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 · 大氣污染防治法 · 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 · 水污染防治法 ·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 海洋環境保護法 · 防止拆船污染環境管理條例 ·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暫行條例 · 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條例 ·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 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 核電廠核事故應急管理條例 · 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 公共衛生事件類 · 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 · 傳染病防治法 · 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辦法 ·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 · 食品衛生法 · 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 · 動物防疫法 · 國境衛生檢疫法 · 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 · 植物檢疫條例 · 國境衛生檢疫法實施細則 社會安全事件類 · 民族區域自治法 · 戒嚴法 · 人民警察法 · 集會遊行示威法 · 監獄法 · 信訪條例 · 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 · 行政區域邊界爭議處理條例 · 殯葬管理條例 · 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 · 中國人民銀行法 · 商業銀行法 · 保險法 · 證券法 · 銀行業監督管理法 · 期貨交易管理暫行條例 · 預備役軍官法 · 領海及毗連區法 · 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法 · 國防交通條例 · 民兵工作條例 · 民用運力國防動員條例 · 退伍義務兵安置條例 · 軍人撫恤優待條例 · 價格法 · 農業法 · 糧食流通管理條例 · 中央儲備糧管理條例 · 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條例 · 種子法 · 野生動物保護法 · 民用航空安全保衛條例 · 農葯管理條例 · 獸葯管理條例 · 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 · 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 · 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
採納哦
6. 舉報信怎麼郵寄
可以到郵政點免費投遞舉報信。
舉報貪腐、瀆職,或者向檢察機關提出建議……2013年11月全國首個「郵政信訪綠色通道」在成都開通,市民可到成都317個郵政點免費投遞舉報信。對於不願意暴露身份的舉報者而言,通過傳統投遞渠道投遞舉報信,就不需要和調查人員直接打交道了,減少了被打擊報復的風險。
(6)廣東省信訪條例7月1日起擴展閱讀:
根據《信訪條例》第二十條信訪人在信訪過程中應當遵守法律、法規,不得損害國家、社會、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利,自覺維護社會公共秩序和信訪秩序,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在國家機關辦公場所周圍、公共場所非法聚集,圍堵、沖擊國家機關,攔截公務車輛,或者堵塞、阻斷交通的;
(二)攜帶危險物品、管制器具的;
(三)侮辱、毆打、威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或者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
(四)在信訪接待場所滯留、滋事,或者將生活不能自理的人棄留在信訪接待場所的;
(五)煽動、串聯、脅迫、以財物誘使、幕後操縱他人信訪或者以信訪為名借機斂財的;
(六)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國家和公共安全的其他行為。
7. 什麼是訴訪分離,分類處理
《廣東省信訪條例》規定了「訴訪分離、分類處理」的原則,並將其作為《廣東回省信訪條例》的核心答制度之一。訴訪分離是指將依法可以通過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定途徑解決的訴求從普通的信訪事項中分離出來,不作為普通信訪事項進行受理和辦理,而是按照法定的程序進行辦理。分類處理是指根據信訪事項的性質,區分不同的處理方式和程序。訴訪分離旨在劃分普通信訪與涉法信訪,分類處理則是對信訪事項本身也要區分建議意見、投訴和訴求三類事項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分類進行處理。
實施訴訪分離,不是限制信訪人的權利,而是要改變經常性集中交辦、過分依靠行政推動、通過信訪啟動法律程序的工作方式,把解決涉法涉訴信訪問題納入法治軌道,更好地綜合運用法治的方式來保障信訪人的合法權益,實現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與維護司法權威的統一。
8. 什麼是信訪復查復核工作
信訪來事項復查復核是《源信訪條例》確定的一項基本工作制度,是維護信訪人合法權益的程序保障。
根據《廣東省信訪事項復查復核辦法》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的復查,是指信訪人對本省行政機關作出的信訪事項處理意見不服而提出申請,依法由原辦理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對該信訪事項處理意見及有關情況進行審查,並提出復查意見的行為。
本辦法所稱的復核,是指信訪人對本省行政機關作出的信訪事項復查意見不服或復查機關未在法定期限內作出復查意見而提出申請,依法由原復查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對該信訪事項復查意見及有關情況進行審查,並提出復核意見的行為。
(8)廣東省信訪條例7月1日起擴展閱讀:
不得申請復查復核的事項
根據《信訪條例》第十四條第二款、第二十一條第一款第(一)項和《辦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下列事項不得申請復查復核:
1、已經或者應當通過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定途徑解決的。
2、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縣級以上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職權范圍內的。
3、已經終結或者正在處理、復查、復核的。
4、提出意見、建議的。
5、已經超過相關法律政策規定的救濟時效的。
6、不屬於本省行政機關行政職權范圍內的。
7、其他不符合受理條件的。
9. 今年的普法考試有沒有刷時間的軟體
、考試象
全校副科級幹部
二、考試內容
憲、公務員、行政訴訟、行政處罰、行政復議、家賠償、行政許、行政機關公務處條例、廣東省信訪條例等
三、考試間、點式
201411月利用普考試紙化系統進行考試(具體考試間、點式待通知)
四、考試題型
題型單項選擇題、項選擇題、判斷題題干形式案例主
10. 對訴訪分離改革有什麼 意見建議
《廣東省信訪條例》規定了「訴訪分離、分類處理」的原則,並將其作為版《廣東省信訪條例》的權核心制度之一。訴訪分離是指將依法可以通過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定途徑解決的訴求從普通的信訪事項中分離出來,不作為普通信訪事項進行受理和辦理,而是按照法定的程序進行辦理。分類處理是指根據信訪事項的性質,區分不同的處理方式和程序。訴訪分離旨在劃分普通信訪與涉法信訪,分類處理則是對信訪事項本身也要區分建議意見、投訴和訴求三類事項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分類進行處理。
實施訴訪分離,不是限制信訪人的權利,而是要改變經常性集中交辦、過分依靠行政推動、通過信訪啟動法律程序的工作方式,把解決涉法涉訴信訪問題納入法治軌道,更好地綜合運用法治的方式來保障信訪人的合法權益,實現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與維護司法權威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