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聯邦條例內容

聯邦條例內容

發布時間: 2021-11-16 07:22:32

1. 美國聯邦制原則的內容

1、聯邦政府與州政府分享政治權力。

聯邦政府行使憲法「列舉的權力」,以及根據聯邦最高法院解釋可以從「列舉的權力」中引申出來的權力,如調控州際及對外貿易、宣戰、制定條約、發行貨幣等。州政府擁有「保留的權力」,如以地方名義征稅、管理州內工商業和勞工、組織警衛力量、維持治安等。

2、聯邦政府與州政府在各自的權力范圍內享有最高權力。

聯邦政府設有最高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機關,有統一的憲法和法律,是國際交往的主體。各州政府也有自己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機關,有自己的憲法、法律。聯邦政府不能任命州政府的官員,不能監督、考核州政府的施政行為。州政府也不得干涉聯邦政府事務。

3、聯邦地位高於州。

各州的憲法、法律,若與聯邦憲法和法律發生沖突,聯邦憲法和法律優於州的憲法、法律。

(1)聯邦條例內容擴展閱讀:

聯邦制的利與弊:

1、聯邦制的優點:

調和矛盾,保持聯邦是一個強大、統一國家的同時確保州的靈活性和創造性。聯邦設有國家最高立法機關和行政機關、司法機關,行使國家最高權力,領導其聯邦成員。

2、聯邦制的弊端:

效率不高,聯邦政府與州政府相互扯皮,推諉,各自為政。當資產階級利益集團利益接近時,既保護州靈活性又保證中央權威。當資產階級利益集團有矛盾時,聯邦低效運轉。

2. 美國聯邦條例與美國憲法的區別

一、時間不同

1、聯邦條例:邦聯條例是獨立戰爭勝利後北美十三個殖民地代表回簽署的一份政治答協議。

2、美利堅合眾國憲法:美國聯邦憲法是1787年制定通過的。

二、作用不同

1、聯邦條例:通過它北美十三個殖民地組建了一個鬆散的國家聯盟,各州仍然保持獨立。

2、美利堅合眾國憲法:了應對邦聯帶來的危機而制定的,由於邦聯中央的軟弱,導致各州之間矛盾頻生,邦聯中央無力應對起義、財政及軍事的問題,所以各州選舉代表制定了美國聯邦憲法,該憲法確立了美國的聯邦制度,建立了一個真正的獨立國家。

(2)聯邦條例內容擴展閱讀:

兩個世紀以來,美國共制定了27條憲法修正案。重要的修改有:1791年9月由國會通過的包括保證信仰、言論、出版自由與和平集會權利在內的憲法前10條修正案,後通稱「民權法案」(或「權利法案」);1865年和1870年通過的關於廢除奴隸制度和承認黑人公民權利的第13條和15條修正案;1951年通過的規定總統如不能行使職權由副總統升任總統的第25條修正案。

憲法是一個國家的基本法,規定了一個國家的制度方向,說簡單點,就是聯邦條例必須遵循憲法,要在憲法的基礎上立法。

3. 美國歷史題:《聯邦條例》的問題是什麼制憲會議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

問題:一、各州保留了很大的獨立性,對條例的修正需要十三州一致同意。二、中央權力極小,邦聯過於鬆散。
解決:頒布1787年憲法,確立聯邦總統共和制政體。

4. 有關《邦聯條例》

1:對.
2:對,本來就是憲法.
3:不一定,因為聯邦政府還是權利大一些.
4:也不一定,因為州政府的不是行同虛設的.
(我感覺你的第3和4題前後矛盾了)

5. 美國《聯邦條例》提出時確定的國家體制是什麼

是的
美國的1787年憲法

6. 美國聯邦制度內容是什麼

聯邦制是若干個單位聯合組成的統一國家。
聯邦制國家的特點是:
第一,國家整體與組成部分之間是一種聯盟關系,聯邦政府行使國家主權,是對外交往的主體。
第二,聯邦設有國家最高立法機關和行政機關,行使國家最高權力,領導其聯邦成員。
第三,實行聯邦制的國家都認同於統一的聯邦憲法,遵從代表國家利益的統一法律。
第四,聯邦各成員國有自己的立法和行政機關,有自己的憲法、法律和國籍,管理本國內的財政、稅收、文化、教育等公共行政事務。
第五,聯邦和各成員國的許可權劃分,由聯邦憲法規定。如果聯邦憲法與成員國的憲法發生沖突,以聯邦憲法和法律為准。

聯邦制是兩個或多個分享權力的政府對同一地理區域及其人口行使權力的體制。
迄今為止,一元化政府體制仍然是世界上最常見的政府形式。這一體制只有一個權力來源,即中央或國家政府。盡管在聯邦制和一元化政府體制下,民主都可以發展壯大,但是這兩種形式的政府體制具有重大和實質性的區別。例如,英國是一個一元化政府。英國的議會對英國國內發生的一切事情擁有最後決定權。即使議會將地方事務的權力下放,也仍就可以命令英國的任何城鎮和縣郡做議會認為應該做的事;只要議會願意,議會甚至可以廢除或改變任何城鎮或縣郡的界限。
在美國,情形很不一樣。坐落在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國家政府的法律適用於任何生活在美國境內的人,但是美國五十個州的各州法律只適用於該州居民。根據美國《憲法》,國會無權廢除一個州,也沒有任何一個州可以僭越只有國家政府才可以行使的權力。事實上,在美國所實行的聯邦制下,美國憲法是國家政府和州政府的權威所在。反過來,憲法也反映了美國人民的意願,而人民的意願是民主政體中的最高權力所在。
在一個聯邦制國家,國家政府有明確的權利,對對外事務有完全的主權。但是,在國內事務上如何行使權力,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根據憲法,美國政府在管理州際和對外貿易、造幣、移民歸化、維持陸軍部隊或者海軍部隊等事務上,擁有非其莫屬的權力。美國聯邦制保證每個州政府都是共和政府,從而保證沒有任何州能夠建立其它政體,比如說,君主制。在上述這些領域,國家利益顯然超越各州利益,因而在這些領域的權力也相應地歸屬國家政府。國家政府還具有解決兩州或多州爭端、解決不同州公民之間爭端的司法權。
但是,在國內政策的其它領域,國家政府和州政府可能會有平行或者重疊的利益與需要。在這些領域,州政府與國家政府也許會同時行使權力;在這些並存權力中,最主要的是徵稅權。在《憲法》沒有就國家政府權威做出規定的領域,州政府可以在不與國家政府可合法行使的權力相沖突的情況下採取行動。在一些影響公民日常生活的重大問題上,如教育、罪行與懲罰、健康與安全等,《憲法》沒有做出直接的責任劃分。根據美國開國前輩所依據的共和原則,特別是約翰·洛克的理論,人民應該擁有這些權力,通過不同的州憲法,人民將這些權力委託給州政府。
《憲法》締造者認識到聯邦與州這兩級政府發生沖突的可能性,特別是在並行使用權力的領域,於是採納了幾種策略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首先,使美國《憲法》具有高於州憲法的地位,並得以通過聯邦法庭貫徹之。《憲法》中的一個條款規定,如果國家政府行使的憲法權力與州政府的合法行動發生沖突,那麼國家的權力至上。《憲法》還明確禁止州政府行使某些授予國家政府的權力。《憲法》締造者當時為了爭取使《憲法》獲得通過,同意支持旨在阻止國家干預個人自由權的《權利法案》,也就是《憲法》的前十個修正案。通過羅列州與州之間的相互義務,《憲法》為州與州的關系奠定了基本原則,並使得任何新加入聯邦的州與最早組成聯邦的州地位平等。最後一點是,通過給予各州在美國參議院、也就是國會上院,同等數量的議員席位,各州在國家政府得到平等代表。美國立國之父力圖通過所有上述方式,減少聯邦數層政府間的矛盾。
創建美國式聯邦制所依據的是一個新的主權,或曰最高統治權,觀念。在英國和歐洲的政治理論中,主權是一元的,不可分割的。但是,在1776年美國從英國獨立以前存在的帝國危機中,殖民地人提出,雖然英國議會控制帝國的整體事務,但是在實際中,各殖民地的立法機構制訂了自己的法律。不過,盡管如此,獨立戰爭時期的早期美國政府仍然是按照主權不可分割的舊觀念運作的。根據1783年的《邦聯條例》(Articles of Confederation),也就是美國的第一個憲法,每個州或每個前殖民地,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各州之間僅僅通過一種 "友好同盟" 關系來處理國家問題。然而,這種邦聯制政府在實踐中不盡人意,甚至在一些人看來,是危險的。有些州不僅剝奪它們的一些公民的自由權,而且還常常在損害國家整體利益的情況下謀求自己的利益。對《邦聯條例》的廣泛不滿導致1787年召開憲法會議,起草新憲法。
憲法會議產生的《憲法》以下列著名詞語開宗明義:"我們,合眾國人民……",從而顯示出新國家的主權所在。這個由人民創立的《憲法》,既沒有把主權交給國家,也沒有把它交給州政府。曾經看來不合邏輯的政府套政府的模式,在新《憲法》下成為可能,因為國家和州政府的權力都是由擁有主權的人民授予。這一授權是以書面《憲法》的形式表達出來,給不同層次的政府劃分出各自的角色。州與國家政府之所以可以對同一地域、同一人口同時行使權力,是因為它們的著重點不同:州著重於地方事務,國家著重於更廣泛的問題。美國試驗的政府形式是,讓州與國家政府作為互不相關的獨立實體並存,各自具有自己的許可權范圍;其道理在於,兩級政府同是為了服務於民。
http://ke..com/view/1329679.html?wtp=tt

7. 《聯邦條例》是由什麼機構通過的最明顯的弱點是什麼

1777大陸會議通過了《聯邦條例》,1781年3月開始生效。
聯邦政府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它的最明顯的弱點就是各州結合僅由一根「沙土做成的 繩索」所聯系。《聯邦條例》沒有建立一個有效的全國性政府,聯邦只是 13 個州組成的 鬆散聯盟

8. 求美國聯邦條例全文翻譯

1 美國有《邦聯條例》,沒有《聯邦條例》
2 我估計這玩意的中文翻譯99%敏感,就不發了。
a 你用google搜索《邦聯條例》,直接就有
b 你一定要用網路的話,有兩個吧里有,其他的基本都是亂七八糟的東西

9. 1776年美國《邦聯條例》的內容

1776年7月4日制定了憲法性文件《聯邦條例》。1787年5月制定了憲法草案,1789年3月第一屆國會宣布生效。它是世界上第一部作為獨立、統一國家的成文憲法。兩個世紀以來,共制定了27條憲法修正案。重要的修改有:1791年9月由國會通過的包括保證信仰、言論、出版自由與和平集會權利在內的憲法前10條修正案,後通稱「民權法案」(或「權利法案」);1865年和1870年通過的關於廢除奴隸制度和承認黑人公民權利的第13條和15條修正案;1951年通過的規定總統如不能行使職權由副總統升任總統的第25條修正案。憲法的主要內容是建立聯邦制的國家,各州擁有較大的自主權,包括立法權;實行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立法、行政、司法三部門鼎立,並相互制約大陸會議(一七七六年七月四日)

在有關人類事務的發展過程中,當一個民族必須解除其和另一個民族之間的政治聯系,並在世界各國之間依照自然法則和上帝的意旨,接受獨立和平等的地位時,出於人類輿論的尊重,必須把他們不得不獨立的原因予以宣布。

我們認為下面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為了保障這些權利,人類才在他們之間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當權力,是經被治理者的同意而產生的。當任何形式的政府對這些目標具破壞作用時,人民便有權力改變或廢除它,以建立一個新的政府;其賴以奠基的原則,其組織權力的方式,務使人民認為唯有這樣才最可能獲得他們的安全和幸福。為了慎重起見,成立多年的政府,是不應當由於輕微和短暫的原因而予以變更的。過去的一切經驗也都說明,任何苦難,只要是尚能忍受,人類都寧願容忍,而無意為了本身的權益便廢除他們久已習慣了的政府。但是,當追逐同一目標的一連串濫用職權和強取豪奪發生,證明政府企圖把人民置於專制統治之下時,那麼人民就有權利,也有義務推翻這個政府,並為他們未來的安全建立新的保障--這就是這些殖民地過去逆來順受的情況,也是它們現在不得不改變以前政府制度的原因。當今大不列顛國王的歷史,是接連不斷的傷天害理和強取豪奪的歷史,這些暴行的唯一目標,就是想在這些州建立專制的暴政。為了證明所言屬實,現把下列事實向公正的世界宣布--

他拒絕批准對公眾利益最有益、最必要的法律。

他禁止他的總督們批准迫切而極為必要的法律,要不就把這些法律擱置起來暫不生效,等待他的同意;而一旦這些法律被擱置起來,他對它們就完全置之不理。

他拒絕批准便利廣大地區人民的其它法律,除非那些人民情願放棄自己在立法機關中的代表權;但這種權利對他們有無法估量的價值,而且只有暴君才畏懼這種權利。

他把各州立法團體召集到異乎尋常的、極為不便的、遠離它們檔案庫的地方去開會,唯一的目的是使他們疲於奔命,不得不順從他的意旨。

他一再解散各州的議會,因為它們以無畏的堅毅態度反對他侵犯人民的權利。

他在解散各州議會之後,又長期拒絕另選新議會;但立法權是無法取消的,因此此這項項權力仍由一般人民來行使。其實各州仍然處於危險的境地,既有外來侵略之患,又有發生內亂之憂。

他竭力抑制我們各州增加人口;為此目的,他阻撓外國人入籍法的通過,拒絕批准其它鼓勵外國人移居各州的法律,並提高分配新土地的條件。

他拒絕批准建立司法權力的法律,藉以阻撓司法工作的推行。

他把法官的任期、薪金數額和支付,完全置於他個人意志的支配之下。

他建立新官署,派遣大批官員,騷擾我們人民,並耗盡人民必要的生活物質。

他在和平時期,未經我們的立法機關同意,就在我們中間維持常備軍。
他力圖使軍隊獨立於民政之外,並凌駕於民政之上。

他同某些人勾結起來把我們置於一種不適合我們的體制且不為我們的法律所承認的管轄之下;他還批准那些人炮製的各種偽法案來達到以下目的:

在我們中間駐扎大批武裝部隊;

用假審訊來包庇他們,使他們殺害我們各州居民而仍然逍遙法外;

切斷我們同世界各地的貿易;

未經我們同意便向我們強行征稅;

在許多案件中剝奪我們享有陪審制的權益;

羅織罪名押送我們到海外去受審;

在一個鄰省廢除英國的自由法制,在那裹建立專制政府,並擴大該省的疆界,企圖把該省變成既是一個樣板又是一個得心應手的工具,以便進而向這里的各殖民地推行同樣的極權統治;

取消我們的憲章,廢除我們最寶貴的法律,並且根本上改變我們各州政府的形式;

中止我們自己的立法機關行使權力,宣稱他們自己有權就一切事宜為我們制定法律。

他宣布我們已不屬他保護之列,並對我們們作戰,從而放棄了在這里的政務。

他在我們的海域大肆掠奪,蹂躪我們沿海地區,焚燒我們的城鎮,殘害我們人民的生命。

他此時正在運送大批外國傭兵來完成屠殺、破壞和肆虐的勾當,這種勾當早就開始,其殘酷卑劣甚至在最野蠻的時代都難以找到先例。他完全不配作為一個文明國家的元首。

他在公海上俘虜我們的同胞,強迫他們拿起武器來反對自己的國家,成為殘殺自己親人和朋友的劊子手,或是死於自己的親人和朋友的手下。

他在我們中間煽動內亂,並且竭力挑唆那些殘酷無情、沒有開化的印第安人來殺掠我們邊疆的居民;而眾所周知,印第安人的作戰規律是不分男女老幼,一律格殺勿論的。

在這些壓迫的每一陷階段中,我們都是用最謙卑的言辭請求改善;但屢次請求所得到的答復是屢次遭受損害。一個君主,當他的品格已打上了暴君行為的烙印時,是不配作自由人民的統治者的。

我們不是沒有顧念我們英國的弟兄。我們時常提醒他們,他們的立法機關企圖把無理的管轄權橫加到我們的頭上。我們也曾把我們移民來這里和在這里定居的情形告訴他們。我們曾經向他們天生的正義善感和雅量呼籲,我們懇求他們念在同種同宗的份上,棄絕這些掠奪行為,以免影響彼此的關系和往來。但是他們對於這種正義和血緣的呼聲,也同樣充耳不聞。因此,我們實在不得不宣布和他們脫離,並且以以對待世界上其它民族一樣的態度對待他們:和我們作戰,就是敵人;和我們和好,就是朋友。

因此,我們,在大陸會議下集會的美利堅合眾國代表,以各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義,非經他們授權,向全世界最崇高的正義呼籲,說明我們的嚴正意向,同時鄭重宣布;這些聯合一致的殖民地從此是自由和獨立的國家,並且按其權利也必須是自由和獨立的國家,它們取消一切對英國王室效忠的義務,它們和大不列顛國家之間的一切政治關系從此全部斷絕,而且必須斷絕;作為自由獨立的國家,它們完全有權宣戰、締和、結盟、通商和採取獨立國家有權採取的一切行動。

為了支持這篇宣言,我們堅決信賴上帝的庇佑,以我們的生命、我們的財產和我們神聖的名譽,彼此宣誓

10. 美國大陸會議通過的《聯邦條例》有什麼重要意義

題主想問的大概是《邦聯條例》。

誕生於1776年7月的《邦聯條例》從稱謂上就暗示了未來國家的性質:它將是一個鬆散的13州邦聯,而不是一個強大的全能政府。最諷刺的是,條例起草的委員會的負責人、賓夕法尼亞州代表約翰·狄金森拒絕在《獨立宣言》上面簽字,他認定一個缺少外部盟國和成文憲章的政權不足以稱可以為獨立的國家,而由他本人負責起草的條例對此並沒有多少實際補益。

但是即使這樣一部完全向州權投降的條例,在申請各州議會批准時候依然遭遇了重重阻力。1777年11月,大陸會議正式通過《邦聯條例》但紐約、弗吉尼亞、馬薩諸塞等7個州隨即提出疑問,到1781年3月,馬里蘭成為最後一個批准《邦聯條例》的州,大陸會議從此也正式更名為「邦聯議會」。

熱點內容
惠州市惠陽法院 發布:2025-09-18 00:01:53 瀏覽:186
法官婦女節 發布:2025-09-18 00:01:53 瀏覽:244
法治頻道12 發布:2025-09-17 23:54:45 瀏覽:449
血腥立法 發布:2025-09-17 23:53:49 瀏覽:114
根據刑法修正案九 發布:2025-09-17 23:52:41 瀏覽:448
17法律碩士考研免費視頻資料分享 發布:2025-09-17 23:51:48 瀏覽:438
抖音法治課程 發布:2025-09-17 23:37:16 瀏覽:692
道德主題活動心得 發布:2025-09-17 23:34:48 瀏覽:440
一體化衛生室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7 23:30:58 瀏覽:98
本科是工科的學生考法律碩士有什麼優勢 發布:2025-09-17 23:11:10 瀏覽: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