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海塘管理條例
㈠ 浙江省錢塘江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錢塘江河道管理,發揮錢塘江水資源綜合效益,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錢塘江流域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錢塘江河道水資源開發、利用、保護、管理和水害防洪及相關的活動,適用本條例。
錢塘江河道內通航河段,同時適用航道管理的有關法律、法規。第三條本條例所稱錢塘江河道包括常山港與江山港的匯合處至平湖金絲娘橋與慈溪庵東的連線之間的幹流和錢塘江的支流。
錢塘江河道按照本條例第三十九條的規定劃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河段。第四條錢塘江河道實行按水系統一管理與分級管理相結合的制度。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認真貫徹實施錢塘江河道規劃,採取切實措施,增加投入,支持、督促有關部門和單位做好本行政區域內的水資源開發、利用、保護、管理和水害防治工作。第六條省水行政主管部門是錢塘江河道的主管機關。
市(地)、縣(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按照規定的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錢塘江河道的管理工作。第七條省水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省錢塘江管理機構按照本條規定的職責,負責錢塘江部分河段的河道管理工作:
(一)省直管江堤、海塘的建設、維護和管理;
(二)一級河段和浦陽江臨浦高田陳以下、曹娥江百官老公路橋以下的二級河段河道管理范圍內涉河、涉堤建設項目的審批;
(三)蕭山市聞家堰小礫山與杭州市西湖袁浦東江嘴連線以下的一級河段和浦陽江臨浦高田陳以下、曹娥江百官老公路橋以下的二級河段的有關河道管理工作;
(四)省水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錢塘江河道其他管理職責。
省直管江堤、海塘的范圍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報省人民政府批准。
本條第一款第(三)項所指的河道管理工作的范圍和內容,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門商有關市(地)、縣(市、區)人民政府後規定。第八條各級計劃、交通、環境保護、水產、土地管理、建設、林業等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協同水行政主管部門做好錢塘江河道管理工作。第九條錢塘江流域內市(地)、縣(市、區)之間發生水事糾紛,應當協商解決,其共同的上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可以予以協調;有關市(地)、縣(市、區)協商不成的,由其共同的上級人民政府處理。第二章開發、利用和保護第十條錢塘江河道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保護和水害防治,應當根據防洪的總體安排和興利與除害相結合的原則統一規劃。
經批準的規劃是錢塘江河道水資源開發、利用、保護和水害防治活動的基本依據。有關部門和有關市(地)、縣(市、區)必須遵守。第十一條省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和有關市(地)、縣(市、區)人民政府編制錢塘江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保護和水害防治的綜合規劃(以下簡稱綜合規劃)和河道整治規劃、河口治理規劃,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在錢塘江河道從事防洪、治澇、灌溉、航運、供水、漁業生產、圍墾和建設水力發電設施、水污染防治設施以及旅遊開發、港口建設、地下水開發利用等活動,應當符合綜合規劃和河道整治規劃、河口治理規劃。
在錢塘江河道從事前款活動的,應當兼顧上下游、左右岸的利益,維護江河的合理流量,確保正常的供水、養殖、航運的需要,保護生態環境。第十二條錢塘江流域內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將錢塘江水環境保護工作納入計劃,採取有效措施,防治水污染。
省環境保護部門應當會同省水行政主管部門等有關部門和有關市(地)、縣(市、區)人民政府編制錢塘江河道水污染防治規劃,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省環境保護部門應當會同省水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水污染防治規劃,提出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河段和控制方案,徵求有關部門和有關市(地)、縣(市、區)人民政府意見,並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縣級以上環境保護部門應當按照批準的排放總量控制方案核定排污單位的排放指標,抄送同級水行政主管部門。
在錢塘江河道設置、擴大和改建排污口的,環境保護部門在批准前,應當徵求水行政主管部門意見。水行政主管部門有異議的,環境保護部門應當充分考慮,不予批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