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抗檢條例
㈠ 如何應對暴力抗法
1.要保持冷靜,做到科學執法,文明執法,絕對不能出現以暴制暴的現象。
2.不能因為個人安危對暴力抗法群眾妥協.
3.保持沉著冷靜,積極穩定好暴力抗法者的情緒,耐心誠懇地勸說其冷靜,要保持理智!
㈡ 香港《家庭暴力條例》全文
《家庭暴力條例》的第一次修訂
《家暴條例》在香港沿用了二十多年也沒有作過任何修改,基於社會變化,原有的家暴條例根本不足以保障家暴受害人,家庭問題也日益嚴重。《家暴條例》自1986年訂立以來,婦女團體一直批評政府的家暴政策傾向重視維護家庭完整多於保障婦女的人身安全,未能及時採取行動,防止悲劇發生。另外法例及政策亦未有對受害人提供適切的保障,前線社工和警察由於缺乏處理家庭暴力的培訓,也無法有效運用相關條例保障受害人,結果令受害人在求助過程中遇到困難重重。在2004年發生了多宗家庭暴力慘案後,政府表示願意檢討《家暴條例》,立法會]最終在2008年6月通過修改家暴條例,修訂後的《家暴條例》在2008年8月1日正式執行。[4]
修訂後的《家暴條例》擴闊了條例的涵蓋范圍,由原來只針對配偶和異性同居者之間的騷擾行為,延伸至包括前配偶、前異性同居者,以及直系及延伸家庭關系的成員。經修訂的《家暴條例》也賦權法院可在發出《禁制騷擾令》中,規定施虐者參與「反暴力計劃」,協助他們改變其暴力態度和行為。
《家暴條例》經修訂後,發出強制令的數字獲得明顯升幅。 2008年首7個月,法院根據舊有的《家暴條例》發出的強制令共13宗,但在8月份修訂法例實施後兩個月內,已發出7宗強制令。
[編輯]《家庭暴力條例》的第二次修訂
經歷第一次的條例修訂後,不少增取婦女及同性戀權益的組織對於《家暴條例》仍有不滿之處。由於早在1986年,《家暴條例》已經保障沒有婚姻基礎的異性同居男女,同性伴侶卻沒有獲得有關條例的保障,引起了性傾向歧視的嫌疑。
另外,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在 2008年5月27日之《2007年家庭暴力(修訂)條例草案》委員會會議上承諾,在當個立法年度的9-10月間在立法會上提出草案,修訂家暴保障伸延至「同性同居者」,並得到張超雄、劉慧卿、梁國雄、吳靄儀、劉健儀、楊森及余若薇等立法會議員同意,以換來《2008年家庭暴力(修訂)條例》得以趕及在2008年8月1日生效。[5][6]
由於把「同性同居者」列入家暴保障范圍之內,猶如將同性同居者界定為家庭看待,所以引來了基督教團激烈的抗議。
立法會2009年12月16日三讀通過《2009家庭暴力(修訂)條例草案》[7],2010年1月1日生效,[8]將同性同居者及前同性同居者納入《家庭暴力條例》的保障范圍,讓同居關系一方,不論同性或異性,可向法院申請強制令,免受另一方的騷擾。條例同時更名為《家庭及同居關系暴力條例》。[9]
[編輯]《家庭暴力條例》在進行第二次修訂時引起的爭論
《家暴條例》在進行第二次修訂時引起了一些爭論,事緣是條例中有不少受爭議的地方,爭議處如下:
家庭的定義民主黨的觀點:「民主黨認為必須把《家庭暴力條例》內家庭暴力的定義擴闊,把現時條例的婚姻居所(Matrimonial Home)改為家庭居所(Domestic Home),適用的范圍亦應由配偶及子女伸延至前配偶、前同居者、翁姑、媳婦、叔嫂等共同居住在同一居所內的人,讓更多家庭成員免受暴力對待。民主黨處理這問題重點在這是「家居問題」(Domestic Home),凡住在同一居所內,不論其婚姻狀況及性取向的人士,都應免受於暴力對待。」[10]恩福堂教會(以蘇穎智代表)觀點:「同性同居」並不能被視為「家庭」,一個家庭的價值是建基於異性婚姻之上。[11]香港女同盟會、香港十分一會、午夜藍及還我本色的批評:「……他們(教會)倡議的家庭定義非常狹窄,只是反映某一宗教的家庭婚姻觀,作為俗世社會的香港,應否罔顧社會實況(亦即各種家庭形式早已存在),而為某一個宗教信仰服務,把別人的人身安全以至性命置之不顧?」[12]
對「同性同居」所採取的態度教會(以蘇穎智為首)觀點:「同性同居」是不應受到鼓勵的行為,不應對此推行相關的保護政策。李銳華的看法:「如今我們思想啟蒙了,理應平等的對待同性戀的伴侶。即使我們把他們組成的生活單位,也稱作家庭,是否就會危害到大部分是一男一女組成的家庭?我們是不是對「家庭」,哪麼的缺乏信心?如果我們真的是哪麼的害怕「家庭」這一個價值會倒下去, 我們豈不應該立法禁止離婚? 亦應該立法禁止同居(異性戀的和同性戀的都不準)? 也要懲罰終身獨身的人士? 如果同意的話, 我們會不會是在走回頭路, 走向政教合一, 回到以前國家機器事事要過問家庭和私人事務的日子?我相信, 人類社會的觀念是」[13]
應把「家庭暴力條例」改為「居所條例」教會(以蘇穎智為首)觀點:以居所條例取代家庭暴力條例可保護同性同居者免受於暴力對待,同時避免家庭定義的混淆。不應騎劫「家庭暴力條例」來把同性同居視為家庭。香港女同盟會、香港十分一會、午夜藍及還我本色的觀點:把「家庭暴力條例」改為「居所條例」根本毫無意義,多此一舉。所謂的爭議其實純粹因為(故意)錯誤解釋法例所引致,是一個不理性的情緒反應。而且把「同性同居伴侶」猶如「異性同居伴侶」般加進法例,並不會對婚姻制度和定義構成任何影響。
㈢ 孫楊被禁賽的原因是暴力抗檢,其為何要追加新上訴
其實孫楊這個事件真正原因並不是因為他拒絕抗檢,在當天是因為孫楊覺得給他安排的檢察官是不合格的,所以堅持等符合標準的檢察官來為他做檢查。但是此事件發出來之後被說是拒絕抗檢,所以孫楊才會堅持上訴。對於這個事件孫楊本人也是在微博平台上發表了聲明,解釋了事情的經過以及原委。
在長達很長時間的上訴過程,雖然孫楊沒有勝訴。但是小編還是希望無論是誰在遭受到不公平對待時,都要遵從法律合法維護自己的權益。還大家一個真相!
㈣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347條第172條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347條是關於走私、販賣、運輸、製造 毒 品罪的規定,第172條是關於持有、使用假 幣罪,其條文內容分別為:
《刑法》
第三百四十七條走私、販賣、運輸、製造 毒 品,無論數量多少,都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予以刑事處罰。
走私、販賣、運輸、製造 毒 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一)走私、販賣、運輸、製造 鴉 片一千克以上、海洛 因或者甲 基苯 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 品數量大的;
(二)走私、販賣、運輸、製造 毒 品集團的首要分子;
(三)武裝掩護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 品的;
(四)以暴力抗拒檢查、拘留、逮捕,情節嚴重的;
(五)參與有組織的國際販毒活動的。
走私、販賣、運輸、製造 鴉 片二百克以上不滿一千克、海洛 因或者甲基 苯丙 胺十克以上不滿五十克或者其他毒 品數量較大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走私、販賣、運輸、製造 鴉 片不滿二百克、海洛 因或者甲基 苯 丙胺不滿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 品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單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第四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 品,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毒 品的,從重處罰。
對多次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 品,未經處理的,毒 品數量累計計算。
第一百七十二條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持有、使用,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㈤ 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又以暴力方法抗拒檢查定什麼罪
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又以暴力、威脅方法抗拒檢查的,涉嫌違反《刑法》第三百一十八條第二款(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仍然以涉嫌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罪定罪;如果還造成他人身體傷害達到輕傷以上程度的,同時涉嫌故意傷害罪,依照數罪並罰的規定(總和刑期以下,最高刑期以上)處罰。
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罪,非法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的行為。這里的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根據2002年1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組織、運送他人偷越國(邊)境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條的規定,是指領導、策劃、指揮他人偷越國(邊)境或者在首要分子指揮下,實施拉攏、引誘、介紹他人偷越國(邊)境。
《刑法》第三百一十八條【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罪】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集團的首要分子;
(二)多次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或者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人數眾多的;
(三)造成被組織人重傷、死亡的;
(四)剝奪或者限制被組織人人身自由的;
(五)以暴力、威脅方法抗拒檢查的;
(六)違法所得數額巨大的;
(七)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
犯前款罪,對被組織人有殺害、傷害、強奸、拐賣等犯罪行為,或者對檢查人員有殺害、傷害等犯罪行為的,依照數罪並罰的規定處罰。
㈥ 孫揚「暴力抗檢」事件據說有三大證據對孫楊非常不利,究竟是哪三大證劇
這三個人分別都看到了孫楊的暴力舉動,而且好像也知道孫楊抗檢查的具體證據。
㈦ 孫楊案重審聽證會不公開舉行,「暴力抗檢」真的存在嗎
不存在。
孫楊不存在暴力抗檢其實孫楊事件的真正原因並不是因為他拒絕抗拒檢查,而是因為孫楊覺得安排給他的檢察官不合格,所以堅持要等符合標準的檢察官給他做檢查。但這件事發出後,卻被說成是拒絕抵制檢查,所以孫楊堅持申訴。對於這一事件,孫楊本人在微博平台上發表了聲明,說明了事情的經過和原因。
孫楊案拖了很久,很多人其實對這個案子有點反感。不公開,就不佔用公共資源,對大家都很有利。無論孫楊案的結果如何,我們都必須反思這件事,按照國際規則參加國際比賽,減少誤解和傷害。
㈧ 孫揚暴力抗檢!是事實還是誣陷
孫揚暴力抗檢的事情引起了很多人都關注,他們都希望能夠盡快了解事情的真實情況。畢竟孫楊是中國著名的運動員,他的事情大家自然會十分的注意!但是這件事情卻顯得撲朔迷離,一直沒有一個很明確的信息。所以大家的好奇心自然越來越重,而且各種亂七八糟的消息也出來了,甚至有的人說出一些不符合實際情況的話,今天我看到一個問題,這就是孫楊暴力抗檢,是事實還是誣陷?我就把一些情況和大家詳細的分析一下,希望能夠得到大家的喜歡,另外我們要尊重事實,不要相信謠言!
現在孫楊的事情將在九月舉辦聽證會,到時候很可能才有結果出現,另外反興奮劑組織上訴成功的話,孫楊將會受到很大的打擊!不過我們要相信一點,中國的運動員會受到國家的保護,只要沒有犯錯,不可能被誣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