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醫院治療室規章制度
1. 醫院衛生管理制度範文3篇
隨著科技的進步,資訊科技對各行各業均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在醫院衛生管理領域,資訊科技也越來越受到關注並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醫院衛生管理制度範文,僅供參考。
醫院衛生管理制度範文一:
為全院職工及患者創造一個優雅、舒適、安靜、祥和的工作環境,讓醫護人員舒心,病人放心,溫馨的場所。對院內各辦公場所、門廳、走廊、衛生間、病房等區域衛生,特作如下管理制度,望全院職工人人遵守,努力做好。
一、各科室衛生管理
1、院內各辦公室、值班室、各類工作間,需要職工自己打掃,整理的區域,都有職工負責清理打掃。
2、門窗完好,損壞及時維修,紗窗齊全,窗明幾亮。室內無灰塵、污漬、水垢、地面清潔、物品擺放整齊、有序、無衛生死角。
3、室內無蚊、蠅、鼠害,無與工作無關物品,辦公用品干凈整齊,牆壁無亂掛物品,室內衛生無死角。
4、桌面保持整潔衛生,無與工作無關物品。風扇、照明裝置等無灰塵。門窗玻璃明亮,無污點、浮塵。
5、室內美化要講究整齊效果,莊重,高雅,整齊,不準亂貼亂掛醫院有統一規定的除外。
6、多人辦公室、值班室,應有衛生值日表,區域劃分明確,責任到人,張貼上牆。
二、科室以外區域清潔工分工明確,責任到人,所有工作區域的衛生由本部門負責,公共區域衛生安排如下:
1、門診部
導醫組:一樓大廳、一樓樓梯及所屬區域的花、窗戶玻璃等; 收費室:一樓診斷室衛生及所屬區域的花、窗戶玻璃等; 中葯房:二樓大廳、二樓樓道及所屬區域的花、窗戶玻璃等; 西葯房:三樓窗戶玻璃;門診護理組:輸液廳、二樓樓梯及所屬區域的花、窗戶玻璃等; 綜合辦公室:三樓樓道及所屬區域的花。
2、住院部
何小玲:一樓大廳、樓道及所屬區域的花、窗戶玻璃等; 徐金翠:會議室、樓梯及所屬區域的花、扶手、牆面等;
楊麗:餐廳、淋浴室、二樓大廳、樓道及所屬區域的花、窗戶玻璃等;
餐廳按時開關由楊麗和當天值班的人負責:
早上:7:30開 9:00關 10:30開 13:30關
下午:17:00開 19:00關
3、門診及住院部公共衛生間按排班值日表。
三、清潔工責任區具體要求
1、大門明亮無灰塵,各科室門窗清潔,明亮無灰塵。
2、地面清潔無污染物、 垃圾、菸頭、紙屑等,窗檯干凈無雜物、垃圾、菸頭、紙屑等,窗檯干凈無雜物。暖氣管道,水管無灰塵污物。
3、廢紙簍、痰盂干凈無污漬,清理及時。
4、洗手盆無污垢、菜渣、水漬,鏡面光亮無水漬污物。
5、拖布池無積水、污物、水垢、內外干凈,拖把擺放整齊,各類花草鮮艷,無灰塵。
6、樓梯,扶手光亮無灰塵。
7、牆壁、牆轉無蜘蛛網,無灰塵,無亂貼亂掛。
8、室內設施各角,面無灰塵、污漬,無衛生死角。
9、衛生間清潔無殘留大、小便,無水垢、尿漬,無異味。
10、室內無蚊、蠅。
醫院衛生管理制度範文二:
一、醫院提倡愛清潔、講衛生、講社會公德,全院員工應自覺維護醫院環境和室內衛生。
二、醫院轄區內禁止下列行為:
1、隨地吐痰、亂扔污物、拋棄廢物和亂潑污水。
2、在工作室記憶體放個人生活物品或食品。
3、在樓道記憶體放自行車、物品等。
4、亂貼標語、宣傳廣告。
5、診療區域內吸菸。
6、醫療廢物不按規定收集存放。
7、各部門按要求做好院內控煙工作。
三、環境衛生、室內衛生責任分工
1、醫院轄區內的環境衛生、樓道、會議室、衛生間、病房的清掃保潔工作由衛生員負責。
2、各科室室內衛生由各科室人員負責。
3、預防保健科負責組織相關人員,定期對辦公場所和病房及職工宿舍的衛生和安全進行檢查,並公布檢查結果,檢查結果將作為科室或個人績效考核的參考因素之一。
四、責任要求
1、衛生員按時清掃承擔的衛生區段,每日至少清掃兩次, 每周大清掃一次,並把清掃的垃圾及時清運到垃圾點,做到日產日清,無積存。清掃工具有序存放在規定地點。
2、衛生員定期做好洗刷和消毒垃圾箱和清掃工具、投葯滅鼠、滅蟑,噴葯滅蚊蠅等工作。
3、職工宿舍、科室辦公場所及病房內部的干凈整潔,屋內物品放置整齊,適時保持通風,保證空氣清新。
4、醫護人員定期向病員宣傳講解衛生知識,做好病員思想、生活管理等工作。
5、醫院各科室應認真執行衛生清掃活動,並服從衛生檢查人員的指導意見。辦公桌椅、地板每天至少清潔一次,門窗和牆面每月至少清潔一次。
6、醫療廢物管理按《醫療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及醫院有關規定執行。
五、全院衛生檢查由預防保健科牽頭,每周對各科室環境衛生保潔檢查不少於一次,並將檢查結果報院務會。
六、對維護醫院環境衛生表現突出的科室和個人,給予表揚和獎勵;對違反本規定的科室和個人,根據情節給予通報批評教育、警告、責令限期改正等處罰。對不能履行保潔協議的衛生員,按照衛生保潔檢查結果,予以扣罰工資或辭退。
醫院衛生管理制度範文三:
清潔范圍以及注意事項:
1. 目的:保持整個醫院清潔、優美、舒適的工作環境,輔助控制病源傳播速度工作,為患者提供良好的醫療環境。
2. 各清潔組負責醫院環境的清潔工作,每個醫院員工有義務保持環境的清潔。醫院職工工作的內容主要包括;
2.1 清除肉眼可見的積灰、斑點、污垢、油漬、垃圾等,用消毒劑對部分所清潔的物品進行消毒。
2.2 在清潔工作的同時,發現室內建築、設施有所損壞,應及時報告有關人員。
2.3 根據不同要求,處理生活垃圾、污染垃圾及其它垃圾。
3. 清潔組與其他有關部門的職責分工:
3.1 各清潔組負責清潔屬於自己的衛生區域。
3.2 醫療儀器由使用人員及專屬科室人員負責清潔保養。
3.3 消防器材由經過消防培訓的人員負責檢查、清潔。
3.4 運送病人的工具含救護車由司機負責清洗。
3.5各醫療科室的專業用具由供應室負責清洗消毒。
4. 清潔工作注意事項:
4.1 各衛生區的地面清潔。
4.2 清潔員在工作時不要將工具任意堆放,以至影響其他人員工作或引起道路堵塞。
4.3 清潔員在工作中不得任意撥去任何醫療器械或辦公室的電源插頭。
4.4 清潔辦公室、會議室及病房時,應先敲門明確是否有人,盡量在不使用的情況下清掃;如有人正在使用,應先徵得同意後再行清掃。
4.5 更換窗簾、沙發套時,盡量注意不要將灰塵揚起;
4.6 清潔員工作時,不要動用桌上的檔案及醫療用品。
4.7 各種清潔劑、消毒劑必須妥善保管。
4.8 清潔工作完畢,應及時鎖門。
4.9 清潔工具須保持干凈,每天清洗。醫療用房使用的工具須每天消毒。
5. 各部門負責人需和清潔組共同承擔起監督本部門環境衛生的責任,包括:
5.1 將觀察到的問題和關注的事項反饋給清潔人員。
5.2 進一步檢查清潔方面存在的問題是否得到改善或糾正。
1、 負責本作業區域的各項保潔工作,達到質量合格,符合貫標標准;
2、 按時巡視,對不合格項及時處理;
3、 努力鑽研業務,愛護車輛,熟練掌握操作技術;
4、 增強安全意識,嚴格執行各項操作規程,杜絕冒險蠻干,確保不發生任何裝置及人身安全事故;
5、 服從調動聽從指揮,自覺遵守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
6、 注意儀容儀表、禮貌用語,做到愛崗敬業、盡職盡責;
7、 配合其他員工做好公共設施的清掃保潔工作;
8、 按時、按質、按量全面完成上級領導交辦的各項臨時性任務。
各清潔組崗位職責
一. 門診清潔人員崗位職責
工作概要:專人負責門診、輔助科室的清潔衛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就診,檢查環境。 工作職責:
1. 負責各科室地面清潔情況。
2.做好桌椅、電腦及其他電器、儀器的表面清潔工作。
3.打掃門診樓梯、走廊、扶手及門窗、牆面的衛生。
4.及時消除病人的嘔吐物、分泌物等。
5.及時清理各診室的污物、垃圾。
二.小手術室清潔人員崗位職責
工作概要:及時全面地做好小手術室區域的清潔衛生,為急診醫療提供一個整潔的環境。 工作職責:
1.每日定時打掃小手術室地面衛生。
2.用消毒水及時清潔急診區域的地面、牆面的血跡和嘔吐液等。
3.保持醫療輔助儀器的外表清潔。
4.加強對急診醫療器械的重點消毒。
5.及時更換小手術室的垃圾袋及一次性床單。
6.完成臨時指派和各項任務。
三 病區保潔員崗位職責
工作概要:專門負責病區及醫護人員的辦公室,為病房提供一個舒適整潔的環境。
工作職責:
1.清潔病房內床、桌、椅、櫃、燈、裝置帶及門、窗、牆、地。
2.做好「二盆」洗臉盆、坐便盆的清潔衛生。
3.保持病區走廊、門、窗、牆面、地面、扶攔及樓梯和示意牌等潔凈。
4.保持護士站的桌、椅、水池及周邊環境的整潔。
5.負責醫生辦公室、值班室和治療室的門窗、桌椅和牆面、地面和衛生間的清潔。
6.對垃圾桶里的垃圾進行分類管理及銷毀。
四. 手術室保潔員崗位職責
工作概要:專門負責手術區域的清潔衛生,提供一個良好的手術環境。
工作職責
1.嚴格按照手術科室規定操作,上班前必須更換手術室工作衣、褲、帽、口罩和手套。
2.認真做好手術台、桌椅、牆面、地面和器械櫃外等清潔消毒工作。
3.充分做好術前准備室和術後復甦室的床、桌、椅、櫃和玻璃門窗的清潔消毒工作。
4.保持手術室、更衣室等處的清潔衛生。
5.及時處理手術室的垃圾,並按規定裝入相應顏色的垃圾袋。
6.統一堆放穿過的手術衣、褲,並集中裝入指定布袋內。
7.保持走廊地面、牆面、門窗等處的清潔。
8.嚴禁帶戒指、手錶等裝飾品操作,以防交叉感染。
2. 醫院成立乳腺中心如何管理及相關制度
一、科室設置
1、科室各實驗室設置及負責人
2、科室人員結構
3、檢驗中心平面圖
4、檢驗中心工作流程圖
二、檢驗中心工作職責
(一)檢驗中心各級人員工作職責
1、檢驗中心主任、副主任工作職責
2、主任檢驗師工作職責
3、主管檢驗師工作職責
4、檢驗師工作職責
5、檢驗士工作職責
(二)檢驗中心各實驗室工作職責
1、臨檢室人員崗位職責
2、生化室人員崗位職責
3、免疫室人員崗位職責
4、細菌室人員崗位職責
5、骨髓細胞室人員崗位職責
6、 急診檢驗人員崗位職責
三、檢驗中心各項規章制度
1、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2、檢驗質量管理制度
3、血型安全鑒定製度
4、差錯事故登記制度
5、安全制度
6、急診檢驗制度
7、技術管理制度
8、工作職責制度
9、試劑管理制度
10、天平稱量制度
11、實習生管理制度
12、儀器管理制度
13、標本管理制度
14、檔案管理制度
15、為民服務公約
16、細菌培養室無菌制度
17、同位素實驗室管理制度
18、會議學習制度
19、請示報告制度
20、保密守則
21、職工考勤制度
22、人事考核制度
23、治安保衛制度
24、消防安全制度
25、業務學習管理制度
26、物資報廢制度
27、賠償制度
28、獎罰制度
29、質量信息反饋制度
30、計算機使用管理制度
31、血常規復查制度
32、衛生制度
四、檢驗中心標准操作規程
(一)檢驗中心各類儀器標准操作規程
1、BECKMAN CX9生化操作規程
2、日立7600生化儀操作規程
3、RA-1000生化儀操作規程
4、644電解質儀操作規程
5、SP-4430乾式生化儀操作規程
6、拜耳248血氣分析操作規程
7、ACCESS化學發光操作規程
8、AXSYM化學發光儀操作規程
9、Array 360型全自動特定蛋白分析儀操作規程
10、BIO-RAD-Model 550酶標儀操作規程
11、FJ放射免疫γ計數儀操作規程
12、ACL200自動血凝儀操作規程
13、CoAg-A-MTX全自動血凝儀操作規程
14、HMX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操作規程
15、CD—1700全自動血細胞分析操作規程
16、Coulter EPICS XL流式細胞儀操作規程
17、MONITOR JI紅細胞沉降儀操作規程
18、NycoCard Reader II型多功能全定量金標檢測儀操作規程
19、UF-100全自動尿液分析儀操作規程
20、盈東尿十一項化學分析儀操作規程
21、ATB 細菌鑒定儀操作規程
22、二氧化碳孵箱操作規程
23、BacTAlert120全自動血培養操作規程
24、偉力彩色精子動態分析儀操作規程
25、DiaMed-ID Micro TyPing System達亞美微量定型系統操作規程
26、1575型微孔板清洗器操作規程
(二)檢驗中心檢測項目標准操作規程
A、臨檢室
A1、血常規檢驗標准操作規程
A2、嗜酸性粒細胞直接計數標准操作規程
A3、紅細胞沉降率測定標准操作規程
A4、血型鑒定標准操作規程
A5、尿常規標准操作規程
A6、一小時尿沉渣計數標准操作規程
A7、尿乳糜定性檢查標准操作規程
A8、大便常規標准操作規程
A9、蟲卵及包囊濃縮檢查標准操作規程
A10、隱血試驗標准操作規程
A11、腦脊液檢驗標准操作規程
A12、漿膜腔積液檢查標准操作規程
A13、精液檢查標准操作規程
A14、前列腺液檢查標准操作規程
A15、陰道分泌物檢查標准操作規程
A16、胃液檢查標准操作規程
B、生化室
B1、血氨測定標准操作規程
B2、17-KS測定標准操作規程
B3、17-OH測定標准操作規程
B4、VMA標准操作規程
B5、Insulin Autoantibadies(IAA) 胰島素自身抗體標准操作規程
B6、Islet Cell Autoantibodies (ICA) 胰島細胞自身抗體標准操作規程
B7、脯氨酸肽酶測定(Prolidase Test Kit) 標准操作規程
B8、I型糖尿病檢測(診斷酶聯試劑盒)標准操作規程
B9、血清Ⅳ膠原蛋白(PANASSAY Ⅳ. C)標准操作規程
B10、血清蛋白電泳標准操作規程
B11、N-乙醯葡萄糖苷酶(NAG) 標准操作規程
B12、腺苷脫氨酶(ADA) 標准操作規程
B13、尿肌酸測定標准操作規程
B14、肌鈣蛋白(TNT)測定標准操作規程
B15, 腫瘤相關物質測定標准操作規程
C、免疫室、發光、放免室
C1、HAVAbIgM標准操作規程
C2、PreS1標准操作規程
C3、HBSAg 標准操作規程
C4、HBSAb標准操作規程
C5、HBEAg標准操作規程
C6、HBcAb標准操作規程
C7、HBcAbIgM標准操作規程
C8、HCVIgG標准操作規程
C9、HCVIgM 標准操作規程
C10、HDVAg標准操作規程
C11、HDVIgG標准操作規程
C12、HDVIgM標准操作規程
C13、HEVAbIgG標准操作規程
C14、HEVAbIgM標准操作規程
C15、HGVAb標准操作規程
C16、TTV-IgG標准操作規程
C17、寒冷凝集反應標准操作規程
C18、ENA多肽抗體譜標准操作規程
C19、ANA標准操作規程
C20、ds-DNA標准操作規程
C21、幽門螺桿菌抗體標准操作規程
C22、嗜異性凝集試驗標准操作規程
C23、肥達氏反應標准操作規程
C24、胰島素測定標准操作規程標准操作規程
C25、C肽測定標准操作規程標准操作規程
C26、胰高血糖素測定標准操作規程標准操作規程
C27、α1-微球蛋白測定標准操作規程
C28、β2-微球蛋白測定標准操作規程
C29、THP-蛋白測定標准操作規程
C30、抗TG,TM抗體測定標准操作規程
C31、抗INS-抗體測定標准操作規
C32、人III型前膠原放射免疫測定標准操作規程
C33、逶明質酸放免測定標准操作規程
C34、Ⅳ型膠原放免測定標准操作規程
C35、內皮素放免測定標准操作規程
C36、肺腫瘤標記CY21-1放免測定標准操作規程
C37、T3 T4 TSH FT3 FT4 測定標准操作程序(SOP)
C38、AFP、CEA、Fer、BR、OV、GI、PSA、 fPSA,Ca-125,Ca-199,Ca-153測定標准操作程序(SOP)
C39、HCG、PRL、FSH、LH、E2、P(孕酮)、T(睾酮)測定標准操作程序(SOP)
C40、鐵蛋白、葉酸、VitB12測定標准操作程序(SOP)
C41、CKMB、cTnI、MYO測定標准操作程序(SOP)
C42、IgE測定標准操作程序(SOP)
C43、地高辛、茶鹼、皮質醇、卡馬西平、苯巴比妥、 苯妥英鈉,丙戊酸,安定,環胞黴素標准操作程序
C44、DPD測定標准操作程序(SOP)
C45、過敏原測定標准操作程序
D、血液、骨髓室、FCM
D1、D-二聚體標准操作規程
D2、3P試驗標准操作規程
D3、骨髓細胞學檢查標准操作規程
D4、過氧化物酶(POX)染色標准操作規程
D5、蘇丹黑B(SBB)染色標准操作規程
D6、中性粒細胞鹼性磷酸積分(NAP)染色改良GOmorI氏鈣鈷法標准操作規程
D7、中性粒細胞鹼性磷酸酶(NAP)染色偶氮偶聯法標准操作規程
D8、 糖原(PAS)染色標准操作規程
D9、 酯酶染色---中性非特異性脂酶(α-NAE)染色標准操作規程
D10、鐵染色標准操作規程
D11、酸性磷酸酶(ACP)染色標准操作規程
D12、紅細胞滲透脆性試驗標准操作規程
D13、自體溶血試驗標准操作規程
D14、血清酸化溶血試驗(Ham試驗) 標准操作規程
D15、熱溶血試驗(定性) 標准操作規程
D16、蔗糖溶血試驗(糖水試驗) 標准操作規程
D17、變性珠蛋白小體檢查(Heinz小體染色) 標准操作規程
D18、血漿游離血紅蛋白測定標准操作規程
D19、淋巴細胞亞群測定標准操作規程
D20、HLA B27 / HLA B7 測定標准操作規程
D21、活化細胞亞群測定標准操作規程
D22、活化血小板測定標准操作規程
D23、APO 2.7測定標准操作規程
D24、CD25/CD3 測定標准操作規程
D25、MDR(P—gP)多葯耐葯基因)測定標准操作規程
D26、TdT(MRD白血病殘留病灶)測定標准操作規程
D27、血小板糖蛋白測定標准操作規程
D28、CD23(Ige低親和力受體)測定標准操作規程
D29、CD95 / Fas 測定標准操作規程
D30、FCM試劑配製標准操作規程
D31、Bcl-2 測定標准操作規程
D32、ANNEXIN V 測定標准操作規程
D33、P53 測定標准操作規程
D34、λ鏈測定標准操作規程
D35、CD55 測定標准操作規程
D36、血小板抗體測定(PAIgG,PAIgM,PAIgA)標准操作規程
D37、DNA測定標准操作規程
D38、幹細胞CD34測定標准操作規程
D39、CD34+ 細胞絕對計數標准操作規程
D40、纖溶酶原激活劑抑制物(PAI)活性測定(發色底物法) 標准操作規程
D41、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t-PA)活性測定(發色底物法)標准操作規程
D42、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含量測定(ELISA)標准操作規程
E、細菌室
E1、革蘭氏陰性鑒定卡及葯敏卡(GNI及GNS卡的操作步驟)標准操作規程
E2、革蘭氏陽性鑒定卡及葯敏卡(GPI 及GPS卡的操作步驟)標准操作規程
E3、酵母菌鑒定卡(YBC卡) 標准操作規程
F、血庫
第一章 臨床輸血技術規范
第二章 輸血申請
第三章 受血者血樣採集與送檢
第四章 交叉配血
第五章 血液入庫、核對、貯存
第六章 發血
第七章 輸血
附件一 成分輸血指南
附件二 自身輸血指南
附件三 手術及創傷輸血指南
附件四 內科輸血指南
附件五 術中控制性低血壓技術指南
附件六 輸血治療同意書
附件七 臨床輸血申請單
附件八 輸血記錄單
附件九 輸血不良反應回報單
具體內容可看鏈接
http://bbs.bz01.com/dispbbs.asp?BoardID=56&ID=126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