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法規怎麼讀音

法規怎麼讀音

發布時間: 2021-11-17 05:33:58

Ⅰ 法律法規 英語怎麼說

法律法規

Laws and regulations

1、Laws :法律

2、regulations:n. [管理] 條例;規程(regulation的復數);章則。普通用詞,指用於管理、指導或控制某系統或組織的規則、規定或原則等。

3、and regulations:以及規章制度。

(1)法規怎麼讀音擴展閱讀:

法律專門術語

garnishee---第三債務人(指代被告保管財產並接到法院扣押令於訴訟未決期間不得處分所代管財產者)。

imputednegligence---轉嫁的過失責任(指可向與行為人有利害關系的人或有合同關系的另一方追究責任的過失)。

而廣義的法律術語包括在法律文體中被賦予特定法律意義的常用詞語,如:action(行動~訴訟)party(黨/晚會~當事人)。

此外,還有大量行話,如:on the bench(擔任法官職務)take silk(擔任王室法律顧問)。對於法律英語的初學者而言,在理解法律術語及行話時切忌望文生義。

在理解法律語言中的同義和近義術語時,應予以特別注意;鑒於法律用語的准確性要求,它們彼此一般情況下不能替換。

如:solicitor---初級律師(在英國指為當事人所聘請的一般辯護律師,承辦案件起訴和辯護等事物性工作)與barrister---出庭律師(在英國指有資格出席高等法院的律師)。

summon---普通傳喚(以傳票傳當事人、證人出庭)與subpoena---拘傳(強制到庭的或附有罰金的傳票)。

complaint(民事起訴狀或刑事自訴狀)與indictment(公訴起訴狀)等。

Ⅱ 小學英語讀音法規

英語國際音標共48個音素,其中母音音素20個,輔音音素28個。對於初學者來說版,若采權用集中教學,要學會48個音素的發音並區別開。確實不易。筆者對音標的教學採用了相對集中的方法,即從字母名稱教學過渡到部分音標教學。
小學英語課程的內容標准。
語言技能(Language skills)--------語言技能是語言運用能力的主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聽說讀寫等方面的技能以及這些技能的綜合運用。聽和讀是理解的技能,說和寫是表達的技能。他們在語言學習和交際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學生應通過大量的專項和綜合性語言時間活動,形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真實語言交際打基礎。因此,聽說讀寫既是學習的內容,又是學習的手段。語言技能標准以學生在某個級別「能做什麼」為主要內容,這不僅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也有利於科學,合理地評價學生的學習結果。

Ⅲ 違法的讀音是什麼

違法_詞語解釋
【拼音】:wéi fǎ

【解釋】:1.違犯法規。

【例句】:顯見,該公司在對廈門環境造成很大的污染的違法開工後一年,依然故我,沒有組織力量進行環保整改工作。

Ⅳ 請問法律的漢語拼音是falv 或 falu thx!

漢語拼音的話是fǎlǜ,打字輸入是falv。
法律是全體國民意志的體現,國家的統治工內具。由享有立法容權的立法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並頒布,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規范總稱。包括基本法律、普通法律。法律部門,包括1、憲法,2、法律,3、行政法規,4、地方性法規,5、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憲法是高於其它法律部門(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國家根本大法,它規定國家制度和社會制度最基本的原則,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家機構的組織及其活動的原則等.法律是從屬於憲法的強制性規范,是憲法的具體化。憲法是國家法的基礎與核心,法律則是國家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法律可劃分為基本法律,如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通則,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商法、國際法等。普通法律,如商標法、文物保護法等。行政法規,是國家行政機關(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的行政規范的總稱。

Ⅳ 法律的英文讀音

法律,是國家的產物,是指統治階級(泛指政治、經濟、思想形態上占支配地位的階級),為了實現統治並管理國家的目的,經過一定立法程序,所頒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國家的統治工具。法律英語為「law」

law的基本意思是「法」,指由至高無上的權威機構〔部門〕頒布並強制推行的,對被統治者具有約束力和義務性的原則,從狹義上說可指地方至國家立法機關所頒布的法令法規,也可指約定俗成的行為規范,指具體的某項法律時是可數名詞。表示法律整體時,是不可數名詞,有無定冠詞the都可以。當law表示某一類法律時,不加定冠詞the,而當確切地表示某國或某時的法律時,前面要加定冠詞。law引申還可表示「規則」「條例」。

  • law還可作「法學」解,是不可數名詞,一般情況下不加冠詞。

  • thelaw用於美國口語中,可表示「執法者,警察」,只用單數。thelaw還可作「律師界」解, follow thelaw的意思是「當律師」。

Ⅵ 法律和法規怎麼區分

法律、法規和規章三者的制定機關不同、效力不同,都是當代中國法律淵源。
1、法專律是指由全國人屬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頒布的規范性法律文件,即狹義的法律,其法律效力僅次於憲法。
2、法規包括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行政法規是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就有關執行法律和履行行政管理職權的問題,以及依據全國人大的特別授權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僅次於憲法和法律,但高於地方性法規和法規性文件。
地方性法規是指依法由有地方立法權的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就地方性事務以及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執行法律、行政法規的需要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有權制定地方性法規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包括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較大的市,指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市。地方性法規只在本轄區內有效。

Ⅶ 老說法律和法規怎麼怎麼樣,難道法律和法規不一樣嗎

不一樣,法律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是指所有具有法律效率的規范性文件,回而狹義僅指全國答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而法規分為兩個階層,第一階層的是行政法規,由國務院制定的。第二階層是地方性法規,是國務院各部委制定的。效力比較:法律(狹義)>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

Ⅷ 請問英語「政策法規」怎麼說啊

可以.我個人認為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更好.因為這兒的政策法規應該指比較特定的有針對性的法律法規,這種情況下,似乎REGULATION更好一些.

Ⅸ 三尺指代法律時的讀音

三尺 sānchǐ
1、指劍,劍約長三尺,故以「三尺」為劍的代稱。
2、指法律。古時把法律條文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故稱法律為「三尺法」,簡稱「三尺」
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明·高啟《書博雞者事》 或語公:「此弄臣,奈何窘之』?公奮曰:『吾知有三尺,何知弄臣』!」——明黃道周《節寰袁公傳》
3、代指人自身。
4、指南曲音樂的法度、准繩。

熱點內容
國際經濟法問題專論 發布:2025-09-18 07:24:00 瀏覽:678
2013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試題及答案 發布:2025-09-18 07:22:24 瀏覽:712
法律知識大全各類下載 發布:2025-09-18 07:14:50 瀏覽:657
行政責任體系是一個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8 07:09:43 瀏覽:268
英國公司法2006中文 發布:2025-09-18 07:07:33 瀏覽:274
龍泉市法院拍賣 發布:2025-09-18 07:07:33 瀏覽:56
劉繼峰經濟法錄音 發布:2025-09-18 07:07:26 瀏覽:825
宣傳民法典標語 發布:2025-09-18 07:06:58 瀏覽:39
半數以上經濟法 發布:2025-09-18 07:06:49 瀏覽:968
口頭作證是否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8 06:53:56 瀏覽: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