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險免責條例
❶ 保險公司法定免責條款
[內容提要]合同義務是否履行的舉證責任由履行方來承擔,免責條款的說明義務屬保險人之義務,所以該事項的舉證責任應由保險人承擔。免責條款說明義務的范圍及舉證程序應如何准確、合理的界定,保險人對免責條款履行明確說明義務的舉證問題,是司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通過免責條款及保險人的說明義務、保險實務中存在的問題幾個方面來進行闡述,以期對司法實踐中認定保險人是否履行免責條款的說明義務有所助益。[關鍵詞]保險合同、免責條款、說明義務一、免責條款及保險人的說明義務免責條款是指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排除或限制將來責任的條款。這種條款通過分解風險,平衡當事人間的利益關系,促使交易的成就。免責條款是保險合同中不可或缺的內容,它對保險人應承擔的風險責任做出限制,明確保險人不承保的風險及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況。但另一方面,免責條款往往被格式合同的提供者所利用,以逃避自身責任、擴大合同對方的義務或限制對方的權利,從而損害了交易關系中弱者方的合法利益。正因為如此,法律對免責條款的適用較為審慎、嚴格,免責條款受益方須在簽訂合同時提請對方注意並解釋說明合同中的免責條款,否則該條款不發生免責效力。我國《合同法》第39條規定:採用格式條款訂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應遵循公平原則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並採取合理的方式提請對方注意免除或限制其責任的條款,按照對方的要求對該條款予以說明。我國《保險法》第18條對此更是有明確的規定:保險合同中規定有關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的,保險人在訂立保險合同時應當向投保人明確說明,未明確說明的,該條款不產生效力。顯然,免責條款說明義務是保險人的法定義務,如果保險人違反此義務,該免責條款便會歸於無效。《保險法》之所以作如此規定,是因為保險合同一般是保險公司提供的格式合同,且合同條款中包含大量的保險術語,導致投保人在理解時存在一定困難。但是,保險公司在訴訟中負有舉證的責任,應出示有效證據證明其已履行上述法定義務,否則將承擔敗訴的不利後果。二、保險實務中存在的問題近幾年公眾的保險意識在不斷增強,但保險業競爭也在迅速加劇,尤其是入世後外國同行將搶灘國內保險市場,給國內保險業造成了很大的沖擊,在這種大環境下,以往只重規模擴張不重利潤的各保險公司的許多問題日益突現,特別是在業務營銷領域。實踐中,圍繞免責條款大致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1、免責條款用詞用語不明確、含義不清楚,容易導致歧義和誤解。如本案就存在這種情況。《合同法》第41條規定:「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生爭議的,應當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做出不利於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因此,只要存在這種問題,保險公司就面臨著要承擔原本不必承擔的風險和損失的可能。2、保險公司在與投保人簽訂保險合同時,常因未盡到免責條款的說明義務,導致糾紛增加,信譽下降。保險公司除了自身工作人員外,還有一大批保險代理人。這些保險代理人總體業務素質不高,而流動性卻很強,且常常唯利是圖,難免會違規展業。有時為了說服客戶購買保險產品,往往不主動向客戶提到免責事項。客戶一旦出險,如果屬保險條款中的免責情形,保險公司引用免責條款拒賠時勢必與客戶的心理期待相去甚遠,造成客戶心理落差太大,於是引出投訴與訴訟。如果免責條款含義非常明確,則法官很可能會以客戶在投保單上的簽名推定其對免責條款事項已明知而判其敗訴。但最終受害的其實是保險公司自身,因為這樣做會失去信譽、失去客戶。3、在許多案例中,保險公司因難以證明已履行免責條款說明義務而敗訴。由於有些免責條款語義不清。晦澀難懂,有的因技術性。專業性過強而超出了普通的理解能力,因此保險公司若適用此類條款免責將極易引起糾紛。碰到此類索賠案件對保險公司是非常不利的,除非能舉出有效證據證明已在客戶投保時向其解釋說明過這些免責條款。但保險公司事實上很難舉證,即使有工作人員證言也會因有利害關系而不被法院採信。造成舉證困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保險代理人流動性大給保險公司舉證造成了不便等等,但究其深層次的原因還在於保險公司風險意識不強,法律意識淡薄,只重前期展業不重後期管理,只重初期保費收入不重日後訴訟隱患。手續不規范、程序不到位是普遍存在的情況,更別談日後訴訟證據的收集和保管了。三、保險合同中免責或部分免責條款的認定標准關於免責條款之具體表現形式,即如何認定一個保險合同條款屬於免責條款的問題,實踐中仍存在一定的分歧。有觀點認為,只有保險合同中的責任免除部分才能被認定為責任免除條款;有觀點認為,保險合同中有關保險責任范圍的條款亦屬於免責條款;有觀點認為,免賠率或者免賠額以及合同約定的投保人或被保險人不履行義務時,保險人全部或者部分免責的條款應認定為責任免除條款;有觀點認為,保險單的特別約定欄中有關保險人免責的內容即屬於免責條款。筆者認為,對於那些明確規定在保險條款中的「責任免除」或「免責條款」或「除外責任」部分的條款,毫無疑問屬於責任免除條款。實踐中爭議較大也是較具有迷惑性的是另一種形式的保險條款。這類條款本身未被規定在保險條款中的「責任免除」部分,而是隱含在其他保險條款或者在保單正面以特別約定的形式出現,但其本身確實起到了免除保險人部分或全部理賠責任的效果。要確認某一條款是否屬於免責條款范疇,關鍵不在於該條款是否有免除責任的內容,而在於這種免除責任的約定是否超出了通常情況下一般理性人的認知范圍及法律的基本規定。因此,筆者認為免責或部分免責條款是指在發生保險事故後,保險人無須對發生事故造成的損失給予賠償或給付保險金或僅承擔某項責任范圍的條款。其具有如下特徵:第一,它是一種契約條款,免責或部分免責條款訂入保險合同是免除或部分免除保險人責任的前提和基礎。第二,它是當事人事先約定或制定的,在責任發生前訂立並於責任發生後才生效的條款。第三,免責或部分免責條款旨在免除或限制保險人對未來可能發生保險事故所產生的保險責任,具有免除責任或限制責任的功能,這是保險免責條款最主要的特徵。四、保險人已經履行提示、明確說明義務的裁量標准部分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是保險合同內容的一部分,對保險人而言,對部分免責條款的明確說明義務在實踐操作層面上還有更多的模糊問題需要解決。諸如:履行的方式,提示的程度等。(一)提示義務的履行形式根據《保險法》的規定,對於免責條款,保險人應在投保單、保險單或者其他保險憑證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如提示應具有「顯示標志(如字體加粗、加大、相異顏色等)」。同時,免責條款的字體可以採取加大、加黑、加粗、斜體或者採用不同顏色印製,以達到保險法要求的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程度。(二)明確說明義務的履行標准我國現行法對如何把握對於明確說明的內涵未作規定。對此,中國人民銀行和最高人民法院先後出現過三種意見:1、中國人民銀行的答復:「保險人在機動車輛保險單背面完整、准確的印上經中國人民銀行審批或備案的機動車輛保險條款,即被認為履行了保險法規定的告知義務。投保人在保險單上簽字,是投保人對保險單即保險條款的有關內容表示認可並接受約定義務的行為」。2、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的批復:明確說明是指保險人對於免責條款,除了在保險單上提示投保人注意外,還應當對有關免責條款的概念、內容及其法律後果等,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向投保人作出解釋,以使投保人明了該條款的真實含義和法律後果。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保險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徵求意見稿)第11條規定:明確說明是指保險人在與投保人簽訂保險合同時,對於保險合同中所約定的有關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應當在保險單或者其他保險憑證上對有關免責條款作出能夠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並且應當對有關免責條款的內容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向投保人作出解釋。比較上述三種意見,關於保險人明確說明義務的履行程度,中國人民銀行的要求最低,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的批復要求最高,司法解釋草案的要求與保險法接近。目前通說認為第二種意見比較合理,審判實踐中也基本採用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批復的意見。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❷ 交強險免責哪些險種條款
交強險免責條款有:駕駛人未取得駕駛資格或者醉酒的;被保險機動車被盜搶期間肇事的;被保險人故意製造道路交通事故的。上述情況為相對免責,相對免責是指保險公司會先行賠償給受害人,後再向致害人追償。
【法律依據】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二十一條被保險機動車發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車人員、被保險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依法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道路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保險公司不予賠償。
❸ 保險公司車險免責范圍
新保險法的頒布很大程度上保護了消費者的權益,但您說的這個條款,它是針對如實告知來說的,如果投保人沒有如實告知,兩年後保險公司才發現,而且符合理賠的條件(在理賠條款的范圍內)保險公司就必須理賠了,是這個意思。
這跟免責條款不一個概念的。
如果認為回答的可以,請採納。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❹ 車險免賠條款
所謂車險免賠條款,是車險理賠時的責任免除條款,具體是指根據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被保險車輛因不屬於保險合同約定的交通意外導致相應的事故,包括本車人員傷亡、財產損失乃至第三方人員傷亡、財產損失,保險公司將不承擔相應的保險理賠責任。
一、被保險機動車輛因下列原因導致的意外事故,按照車險條款約定,保險人不負責賠償:
(1)地震及其次生災害;
(2)戰爭、軍事沖突、恐怖活動、暴亂、扣押、罰沒、查封、政府徵用;
(3)核反應、核污染、核輻射;
(4)受害人與被保險人或駕駛人惡意串通;
(5)被保險人、駕駛人或受害人故意導致事故發生的。
二、發生意外事故時,保險車輛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保險人不負賠償責任:
(1)除非另有約定,發生保險事故時無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核發的合法有效的行駛證、號牌,或臨時號牌或臨時移動證;
(2)未在規定檢驗期限內進行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或檢驗未通過;
(3)保險車輛在競賽、檢測、修理、養護,被扣押、徵用、沒收,全車被盜竊、搶劫、搶奪期間;
(4)牽引其他未投保交強險的車輛或被該類車輛牽引;
(5)保險車輛轉讓他人,被保險人、受讓人未履行本保險合同第二部分「通用條款」第十五條規定的通知義務的,因轉讓導致保險車輛危險程度顯著增加而發生保險事故。
三、發生意外事故時,駕駛人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保險人不負賠償責任:
(1)未依法取得駕駛證、持未按規定審驗的駕駛證、駕駛與駕駛證載明的准駕車型不符的機動車的;
(2)駕駛人在駕駛證丟失、損毀、超過有效期或被依法扣留、暫扣期間或記分達到12分,仍駕駛機動車的;
(3)學習駕駛時無教練員隨車指導的;
(4)實習期內駕駛載有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學物品、劇毒或者放射性等危險物品的機動車的,或駕駛機動車牽引掛車的;
(5)飲酒或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葯品或麻醉葯品的;
(6)未經被保險人同意或允許而駕車的;
(7)利用保險車輛從事犯罪活動;
(8)事故發生後,被保險人或駕駛人在未依法採取措施的情況下駕駛保險車輛或者遺棄保險車輛逃離事故現場,或故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的;
(9)依照法律法規或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有關規定不允許駕駛保險車輛的其他情況下駕車。
❺ 車輛保險公司免責條款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一、酒後駕車。酒後駕車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將拒付賠償金。二、超載、無牌照車出險。對於超載車或沒有上牌的車輛出險,保險公司都會將其拒之門外。三、未年檢車輛出險。根據合同,保險只對合格車輛生效,未年檢的車輛視為不合格車輛,在此之下,消費者即使上了保險也不能得到相應賠付。四、駕駛人未年審。根據條款規定,駕駛員沒有年審所開車輛屬於不合格車輛,保險公司可根據保險合同拒絕理賠。五、在收費停車場中丟車、刮蹭。即使上了全險,若在收費停車場中丟車也不予賠付。因此無論是車丟了還是被劃了,保險公司一概不管。發生上述事件,消費者正確的方式是找停車場索賠。六、對方全責你不追償。一旦出險且責任在對方,一定要先找對方理賠,未果之後再找保險公司賠償。七、未及時報案或擅自對車輛進行修復。發生保險責任范圍內的事故後,被保險人應立即向公安部門報案,並在48小時內向保險公司報案。未經核損擅自對車輛進行修復,保險公司也會拒賠。
❻ 車輛第三者責任險免責條款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免責任險全稱不計免賠特約條款
車險中的不計免賠特約條款,它屬於商業附加險的一種。該險種通常是指經特別約定,保險事故發生後,按照對應投保的主險條款規定的免賠率計算的、應當由被保險人自行承擔的免賠額部分,保險人負責賠償的一種保險。投保後,車主不僅可以享受到按保險條款,應由保險公司承擔的那一部分賠償;還可享受到由於車主在事故中負有責任,而應自行承擔的那部分金額賠償。[簡單理解說明:就是出險後,客戶得到大部分保險理賠,自己還需承擔一部分(附加免責)轉嫁給保險公司]
❼ 保險免責協條款幾條
免責條款是指保險合同中的除外責任,又稱責任免除。指保險人依照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不承擔保險責任的范圍。免責條款是為了避免保險人過度承擔責任,以維護公平和最大誠信原則而對保險責任的限制。責任免除條款的內容一般都是以列舉的方式在保險合同中註明,條款中規定的免除責任是確定不給付保險金的責任范圍。主要的除外責任條款有以下幾條:(1)因戰爭、軍事行動、叛亂、罷工、暴動和核輻射等所致的傷殘或死亡;(2)因投保人、被保險人或受益人的故意行為造成的傷殘或死亡;(3)因被保險人的吸毒、酗酒、聚眾斗毆及犯罪行為造成的傷殘或死亡;(4)投保人、被保險人對投保時的告知事項有隱瞞或欺騙行為;(5)愛滋病、性病、先天性疾病或遺傳性疾病;(6)於被保險人在合同生效或復效之日起二年內自殺或自殘。由於人壽保險的種類繁多,各家保險公司的險種也各有特色,除了以上保險公司都一般不予承保的危險外,各保險公司的保險條款中都可能有一些特殊的除外責任是不予承保的。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❽ 車險免責條款包括哪些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根據《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三章賠償的規定
第二十一條被保險機動車發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車人員、被保險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依法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
這里大家需要區分一下本車人員和被保險人以外的受害人。
根據2006年國務院《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五條規定,交強險合同中的受害人是指因被保險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遭受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當事人,但不包括被保險機動車車上人員、被保險人。而車上人員與第三人系基於特定時空條件下的臨時身份,其身份會隨其時空條件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判斷因保險車輛發生意外交通事故中的受害人的身份,應當根據受害人在交通事故發生當時這一特定的時間其是否身處保險車輛之上為主要依據。事故發生時在車上即為車上人員,在車下即為笫三者,而交通事故發生的時間應從受害者受到傷害時起算。
然後交強險條款第9條明確規定以下四種情形,交強險法定免責:
1.駕駛未取得駕駛資格的,包括駕駛車輛與准駕車型不符(簡稱「無證」);
2.駕駛人醉酒的,即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在80mg/100mL以上的(簡稱「醉駕」);
3.被保險機動車被盜搶期間肇事的(僅墊付搶救費);
4.被保險人故意製造道路交通事故的。
❾ 平安車險免責條款有哪些
平安車損險條款中包括地震、戰爭、軍事沖突、恐怖活動等16種情況,無論任何原因造成的損失和經濟賠償責任,保險公司一律不賠;而對於車輪單獨損壞、玻璃單獨損壞等7種損失,保險公司也不賠償;對於自燃及不明原因火災等5種原因引起的車輛損失,保險公司同樣不賠。
即使買有汽車全險,發生以下幾種免責情況,車主也需要留神!
1. 酒後駕車、無照駕駛,行駛證、駕照沒年檢的不賠。
2.修車期間的損失不賠。如果車輛在送修期間發生了任何碰撞、被盜等損失,保險公司都會拒賠。
3. 發動機進水後導致的發動機損壞不賠。保險公司認為該損失是由於操作不當造成的。
4. 爆胎不賠。未發生車輛其他部位的損壞,只是車輪單獨損壞的情況不賠。
5. 玻璃單獨破碎車損險不賠。如果投保玻璃單獨破碎險,對於安裝、維修車輛過程中造成的玻璃單獨破碎損失也不賠。
6. 未經定損直接修車的不賠。如果車輛在外地出險,也要先定損再修車,否則保險公司會因為無法確定損失金額而拒絕賠償。
7. 車沒丟,輪胎、音響設備等丟了不賠。
8. 撞到自家人不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