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兩個群眾性組織條例

兩個群眾性組織條例

發布時間: 2021-12-20 21:06:50

『壹』 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管理條例的條例內容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大型群眾性活動的安全管理,保護公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維護社會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所稱大型群眾性活動,是指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面向社會公眾舉辦的每場次預計參加人數達到1000人以上的下列活動:
(一)體育比賽活動;
(二)演唱會、音樂會等文藝演出活動;
(三)展覽、展銷等活動;
(四)游園、燈會、廟會、花會、焰火晚會等活動;
(五)人才招聘會、現場開獎的彩票銷售等活動。
影劇院、音樂廳、公園、娛樂場所等在其日常業務范圍內舉辦的活動,不適用本條例的規定。
第三條大型群眾性活動的安全管理應當遵循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持承辦者負責、政府監管的原則。
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負責大型群眾性活動的安全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主管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負責大型群眾性活動的有關安全工作。 第五條大型群眾性活動的承辦者(以下簡稱承辦者)對其承辦活動的安全負責,承辦者的主要負責人為大型群眾性活動的安全責任人。
第六條舉辦大型群眾性活動,承辦者應當制訂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工作方案。
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工作方案包括下列內容:
(一)活動的時間、地點、內容及組織方式;
(二)安全工作人員的數量、任務分配和識別標志;
(三)活動場所消防安全措施;
(四)活動場所可容納的人員數量以及活動預計參加人數;
(五)治安緩沖區域的設定及其標識;
(六)入場人員的票證查驗和安全檢查措施;
(七)車輛停放、疏導措施;
(八)現場秩序維護、人員疏導措施;
(九)應急救援預案。
第七條承辦者具體負責下列安全事項:
(一)落實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工作方案和安全責任制度,明確安全措施、安全工作人員崗位職責,開展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宣傳教育;
(二)保障臨時搭建的設施、建築物的安全,消除安全隱患;
(三)按照負責許可的公安機關的要求,配備必要的安全檢查設備,對參加大型群眾性活動的人員進行安全檢查,對拒不接受安全檢查的,承辦者有權拒絕其進入;
(四)按照核準的活動場所容納人員數量、劃定的區域發放或者出售門票;
(五)落實醫療救護、滅火、應急疏散等應急救援措施並組織演練;
(六)對妨礙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的行為及時予以制止,發現違法犯罪行為及時向公安機關報告;
(七)配備與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工作需要相適應的專業保安人員以及其他安全工作人員;
(八)為大型群眾性活動的安全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
第八條大型群眾性活動的場所管理者具體負責下列安全事項:
(一)保障活動場所、設施符合國家安全標准和安全規定;
(二)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應急廣播、應急照明、疏散指示標志符合法律、法規、技術標準的規定;
(三)保障監控設備和消防設施、器材配置齊全、完好有效;
(四)提供必要的停車場地,並維護安全秩序。
第九條參加大型群眾性活動的人員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遵守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德,不得妨礙社會治安、影響社會秩序;
(二)遵守大型群眾性活動場所治安、消防等管理制度,接受安全檢查,不得攜帶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等危險物質或者非法攜帶槍支、彈葯、管制器具;
(三)服從安全管理,不得展示侮辱性標語、條幅等物品,不得圍攻裁判員、運動員或者其他工作人員,不得投擲雜物。
第十條公安機關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審核承辦者提交的大型群眾性活動申請材料,實施安全許可;
(二)制訂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監督方案和突發事件處置預案;
(三)指導對安全工作人員的教育培訓;
(四)在大型群眾性活動舉辦前,對活動場所組織安全檢查,發現安全隱患及時責令改正;
(五)在大型群眾性活動舉辦過程中,對安全工作的落實情況實施監督檢查,發現安全隱患及時責令改正;
(六)依法查處大型群眾性活動中的違法犯罪行為,處置危害公共安全的突發事件。 第十一條公安機關對大型群眾性活動實行安全許可制度。《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對演出活動的安全管理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舉辦大型群眾性活動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承辦者是依照法定程序成立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二)大型群眾性活動的內容不得違反憲法、法律、法規的規定,不得違反社會公德;
(三)具有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安全工作方案,安全責任明確、措施有效;
(四)活動場所、設施符合安全要求。
第十二條大型群眾性活動的預計參加人數在1000人以上5000人以下的,由活動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實施安全許可;預計參加人數在5000人以上的,由活動所在地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或者直轄市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實施安全許可;跨省、自治區、直轄市舉辦大型群眾性活動的,由國務院公安部門實施安全許可。
第十三條承辦者應當在活動舉辦日的20日前提出安全許可申請,申請時,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承辦者合法成立的證明以及安全責任人的身份證明;
(二)大型群眾性活動方案及其說明,2個或者2個以上承辦者共同承辦大型群眾性活動的,還應當提交聯合承辦的協議;
(三)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工作方案;
(四)活動場所管理者同意提供活動場所的證明。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有關主管部門對大型群眾性活動的承辦者有資質、資格要求的,還應當提交有關資質、資格證明。
第十四條公安機關收到申請材料應當依法做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對受理的申請,應當自受理之日起7日內進行審查,對活動場所進行查驗,對符合安全條件的,做出許可的決定;對不符合安全條件的,做出不予許可的決定,並書面說明理由。
第十五條對經安全許可的大型群眾性活動,承辦者不得擅自變更活動的時間、地點、內容或者擴大大型群眾性活動的舉辦規模。
承辦者變更大型群眾性活動時間的,應當在原定舉辦活動時間之前向做出許可決定的公安機關申請變更,經公安機關同意方可變更。
承辦者變更大型群眾性活動地點、內容以及擴大大型群眾性活動舉辦規模的,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重新申請安全許可。
承辦者取消舉辦大型群眾性活動的,應當在原定舉辦活動時間之前書面告知做出安全許可決定的公安機關,並交回公安機關頒發的准予舉辦大型群眾性活動的安全許可證件。
第十六條對經安全許可的大型群眾性活動,公安機關根據安全需要組織相應警力,維持活動現場周邊的治安、交通秩序,預防和處置突發治安事件,查處違法犯罪活動。
第十七條在大型群眾性活動現場負責執行安全管理任務的公安機關工作人員,憑值勤證件進入大型群眾性活動現場,依法履行安全管理職責。
公安機關和其他有關主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向承辦者索取門票。
第十八條承辦者發現進入活動場所的人員達到核准數量時,應當立即停止驗票;發現持有劃定區域以外的門票或者持假票的人員,應當拒絕其入場並向活動現場的公安機關工作人員報告。
第十九條在大型群眾性活動舉辦過程中發生公共安全事故、治安案件的,安全責任人應當立即啟動應急救援預案,並立即報告公安機關。 第二十條承辦者擅自變更大型群眾性活動的時間、地點、內容或者擅自擴大大型群眾性活動的舉辦規模的,由公安機關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未經公安機關安全許可的大型群眾性活動由公安機關予以取締,對承辦者處10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一條承辦者或者大型群眾性活動場所管理者違反本條例規定致使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治安案件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對安全責任人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治安管理處罰,對單位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二條在大型群眾性活動舉辦過程中發生公共安全事故,安全責任人不立即啟動應急救援預案或者不立即向公安機關報告的,由公安機關對安全責任人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三條參加大型群眾性活動的人員有違反本條例第九條規定行為的,由公安機關給予批評教育;有危害社會治安秩序、威脅公共安全行為的,公安機關可以將其強行帶離現場,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四條有關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和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在履行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管理職責中,有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行為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五條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門直接舉辦的大型群眾性活動的安全保衛工作,由舉辦活動的人民政府、國務院部門負責,不實行安全許可制度,但應當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責成或者會同有關公安機關制訂更加嚴格的安全保衛工作方案,並組織實施。
第二十六條本條例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貳』 居委會作為城市基層群眾性自治性組織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憲法》 第一百一十一條 城市和農村按居民居住地區設立的居民委員會或者村民委員會是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由居民選舉。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基層政權的相互關系由法律規定。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設人民調解、治安保衛、公共衛生等委員會,辦理本居住地區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調解民間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並且向人民政府反映群眾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
《居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條 居民委員會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
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機關對居民委員會的工作給予指導、支持和幫助。居民委員會協助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機關開展工作。

『叄』 如何發揮黨的兩個群眾性組織職能

團支部和軍人委員會是連隊的兩個群眾組織, 是連隊黨 支部開展工作的助手, 是黨支部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 基 層團支部、 軍人委員會作用發揮不好的主要原因我認為有以 下兩個方面問題: 一是有組織、沒地位。部分單位存在黨支部漠視、自 身輕視的問題。 有的認為團支部、 軍人委員會有個組織就行 了,抓基層主要是把黨支部建設好,抓不抓團支部、軍人委 員會關系不大; 要解決「有組織、缺地位」的問題,關鍵是基層主官要 自覺把團支部和軍人委員會這兩個群眾組織的建設納入黨 支部議事議程,對團支部、軍人委員會的活動安排權、事務 處理權、業務時間支配權、官兵利益代表權、基層重大問題 處理的建議權給予充分尊重。 二是活動找不到位。這方面主要表現在一些基層幹部 對團支部和軍人委員會兩個組織, 不能合理分工, 使它們各 司其職。導致團支部和軍人委員會找不到自己的工作重點。 有一些工作應該開展的沒有開展, 應該協調配合的互相推諉 扯皮,影響了兩大組織的職能發揮。 要解決活動找不到位的問題, 就是要切實明確團支部和 軍人委員會的各自職責。 在基層, 團支部和軍人委員會職責 是不相同的, 作用也有區別。 團支部應著重圍繞 「當好助手」 , 開展適合團員青年特點的教育和活動, 提高官兵的政治覺悟 和思想水平, 「四有」 培養 新人; 軍人委員會應著重圍繞 「搞 好民主」 ,開展群眾性的監督評議活動,激發官兵的積極性 和創造性,維護他們的正當權益和合法利益。我想,只要職 責清楚了, 就能更好地發揮團支部和軍人委員會的作用, 來 用活「兩助手」 ,唱好「兩台戲」 。

『肆』 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管理條例是屬於法規還是法律

被稱為「條例」的基本上都是行政法規,如果是全國人大立的法律,全名叫中華人民共和國XX法

『伍』 兩個<條例>什麼時候提出的

兩個《條例》是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於2014年1月1日發布,並於當日生效。2014年頒布的《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共5章,即總則、監督職責、監督制度、監督保障、附則,共47條。

2016年10月27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修改後的《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共8章,即總則、黨的中央組織的監督、黨委(黨組)的監督、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的監督、黨的基層組織和黨員的監督、黨內監督和外部監督相結合、整改和保障、附則,共47條。

(5)兩個群眾性組織條例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的修訂歷史:

2003年12月,中共中央印發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對維護黨的章程和其他黨內法規,嚴肅黨的紀律等發揮了重要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形勢發展,該條例已不能完全適應全面從嚴治黨新的實踐需要,為此,黨中央決定予以修訂。2015年10月正式印發。

新修訂《條例》堅持依規治黨與以德治黨相結合,圍繞黨紀戒尺要求,明確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等六類違紀行為。

開列負面清單,重在立規,將黨的十八大以來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組織紀律、落實八項規定、反對「四風」等從嚴治黨的實踐成果制度化、常態化,劃出了黨組織和黨員不可觸碰的底線。

《條例》分為總則、分則、附則3編,共11章、133條,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2018年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審議《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8月26日,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公布,從2018年10月1日起實施。

『陸』 群眾自治性組織(村委會)是否屬於公共場所,有無法律規定

根據《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公共場所包括7個大類,28個小類。分別為:賓館、飯館、旅店、招待所、車馬店、咖啡館、酒吧、茶座;公共浴室、理發店、美容店;影劇院、錄像廳(室)、游藝廳(室)、舞廳、音樂廳;體育場(館)、游泳場(館)、公園;展覽館、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商場(店)、書店;候診室、候車(機、船)室,公共交通工具等。所以村委會不屬於公共場所,他是屬於村級辦公用地。

『柒』 黨的兩個《條例》是什麼

兩個條例是《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中國共產黨紀律處罰條例》。

《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是一部十分重要的黨內法規,它的頒布實施,對於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發展黨內民主,加強黨內監督,維護黨的團結統一,保持黨的先進性,始終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必將起到重要作用。

頒布實施《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是加強黨的建設的一個重要舉措,對於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推動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開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中共中央的通知要求,全黨一定要認真學習、廣泛宣傳、嚴格遵守。

(7)兩個群眾性組織條例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的修訂歷史:

2003年12月,中共中央印發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對維護黨的章程和其他黨內法規,嚴肅黨的紀律等發揮了重要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形勢發展,該條例已不能完全適應全面從嚴治黨新的實踐需要,為此,黨中央決定予以修訂。2015年10月正式印發。

新修訂《條例》堅持依規治黨與以德治黨相結合,圍繞黨紀戒尺要求,明確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等六類違紀行為。

『捌』 軍隊兩個群眾性組織的總結寫作方法

我軍的群眾組織有兩個:一個是共青團組織,一個是連隊軍人委員會。在軍隊中建立這兩個群眾組織,並充分發揮它們的作用,是我軍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團支部和武警委員會,是武警部隊基層黨支部領導下的兩個群眾組織,是黨組織聯系廣大官兵的橋梁和紐帶,是黨支部開展工作的有力助手。新時期,做好團支部和武警委員會工作,充分發揮團支部和武警委員會在部隊建設中的作用,對於按照《軍隊基層建設綱要》,全面加強基層建設。

『玖』 《侵權責任法》37條中的群眾性活動組織者,怎麼界定,標準是什麼,有沒有相關法律規定或解釋,謝謝

在法律上並沒有明確的界定,屬於漏洞。
群眾性活動蓬勃發展,不但數量多、類型新穎,其主體的多元化、時空間范圍的廣泛性均導致法官在審理涉及組織者安全保障義務的案件時往往難於掌握。

涉及安全保障義務糾紛的案由非常廣泛,除安全保障義務糾紛外,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旅遊合同糾紛等各種涉及侵權的糾紛,都可能涉及安全保障義務問題。法官在審理這類案件時,首先會確定損害事實的存在,進而認定造成損害的原因,並將原因歸為一種或幾種作為或不作為的行為,而後就需要判斷該行為是否屬於安全保障義務的范圍之內。而這時如何界定安全保障義務的合理范圍就成為了法官必須面對的問題。

在解決這一問題時法官會面對這樣三個難點,一是適用原則模糊且缺乏內容細化的規則及運用方法。侵權責任法第37條僅原則性的規定了安全保障義務制度的權利、義務主體和責任承擔方式,但對安全保障義務的范圍甚至都沒有原則性的指引,更沒有相關的司法解釋,學界通過比較法研究提出了一些司法中可以借鑒的原則和規則,但對於法律適用而言還不夠明確和細化。

二是缺乏統一的、合理的思考模型。要界定安全保障義務的合理范圍需要考慮諸如法律規定、行業規范、合理注意、主體性質、活動性質、客觀條件等多種層面的諸多因素,目前缺乏一個基礎的整合多重因素的較為規范便於適用的思考模型。

三是在組織者與管理人安全保障義務競合的情形下,義務范圍的界定缺乏明確的規范。在組織者與管理人安全保障義務競合的情形下,無論是義務主體直接侵權還是第三人侵權,都必須將二者加以區分,才可能對不同的義務主體確定其是否侵權以及應承擔的責任比例。而這也需要明確的區分規則以及規范的審理方式作為司法工作的指引。

『拾』 如何加強對兩個群眾性組織的領導,充分發揮助手作用

不斷加強基層」兩個群眾性組織」建設,保證了」助手」作用的較好發揮,但也存在制度堅持不夠經常,活動質量不夠高,內容落實不夠規范,作用發揮不夠明顯等問題,必須採取有力措施,進一步加大」兩個群眾性組織」抓建力度,解決好功能退化,作用弱化問題,確保」助手」作用充分發揮. 抓教育明責任,統一抓建思想.把解決認識不高,重視不夠作為首要問題來解決,切實在統一抓建思想上下功夫.一是在加強理論武裝中統一思想.結合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抓好專題教育,引導官兵認清抓好」兩個群眾性組織」建設,是落實以人為本要求的重要體現,是維護官兵民主權力的重要保證,是推進基層建設科學發展的重要途徑,是各級肩負的重要政治責任.二是在強化傳統教育中統一思想.把發揮」兩個群眾性組織」作用的傳統教育納入主題教育,黨團課和經常性教育之中,通過經常性教育引導,幫助官兵深刻認識新形勢下大力加強」兩個群眾性組織」建設的緊迫性,重要性.三是在對照檢查反思中統一思想.組織官兵深入分析基層建設形勢,查找存在問題,總結經驗教訓,增強抓建緊迫感.二,抓隊伍強素質,提高抓建能力.堅持把提高」兩個群眾性組織」骨幹隊伍素質,作為規范工作,強化功能的關鍵緊抓不放.

熱點內容
業主反價的法律責任法院 發布:2025-07-17 09:26:39 瀏覽:550
礦產資源法實施條例 發布:2025-07-17 09:25:53 瀏覽:156
西政法學類 發布:2025-07-17 09:21:36 瀏覽:466
陶鑫良律師 發布:2025-07-17 08:59:15 瀏覽:556
寶安法治之夢 發布:2025-07-17 08:54:49 瀏覽:12
法官總裁 發布:2025-07-17 08:54:08 瀏覽:641
栩銳律師 發布:2025-07-17 08:41:10 瀏覽:333
香港司法權英國 發布:2025-07-17 08:26:14 瀏覽:772
新邵手機法院 發布:2025-07-17 08:25:23 瀏覽:998
找人收賬注意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7 08:25:22 瀏覽: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