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宰場管理條例
1. 生豬屠宰管理條例第二四條之規定
第二十四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未經定點從事生豬屠宰活動的,由商務主版管部門予以取權締,沒收生豬、生豬產品、屠宰工具和設備以及違法所得,並處貨值金額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貨值金額難以確定的,對單位並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並處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冒用或者使用偽造的生豬定點屠宰證書或者生豬定點屠宰標志牌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生豬定點屠宰廠(場)出借、轉讓生豬定點屠宰證書或者生豬定點屠宰標志牌的,由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取消其生豬定點屠宰廠(場)資格;有違法所得的,由商務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
2. 新修訂的《生豬屠宰管理條例》正式實施,該條列中明確的提出了哪些要求
新修訂的《生豬屠宰管理條例》主要規范了屠宰場,讓他們開始規范化管理,一些不合格的宰殺點將要被取締。其中比較明顯的要求是“一豬一身份”,確保市場上的每一塊豬肉,都能夠找到最終的源頭。另外還有召回機制,一旦發現豬肉有問題,必須快速召回並且進行無害化處理。
3、對普通人的影響
新條例對普通人影響最大的地方,就是屠宰場的規定。在很多地區,過年都有殺豬吃肉的習俗,有時候自己吃不完,會拿到市場上去賣。按照規定來說,自養、自宰、自吃沒有問題,可不能拿到市場上去。如果一定要上市場賣,就必須到規定的屠宰場。在新條例的影響下,一些不合格的屠宰場漸漸關閉,像是四川地區過年的殺豬宴,中間就多了一層步驟。現在有關部門正在建議,正規屠宰場下鄉殺豬,建立鄉下的屠宰點,以解決這一問題。
3. 生豬屠宰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生豬屠宰管理條例實施辦法
中華人抄民共和國商務襲部令2008 年 第 13 號
《生豬屠宰管理條例實施辦法》已經2008年7月16日商務部第9次部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8年8月1日起實施。
部長 陳德銘
二〇〇八年七月二十八日
4. 生豬屠宰管理條例的條例全文
(1997年12月1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38號公布2007年12月19日國務院第201次常務會議第一次修訂通過根據2016年2月6日《國務院關於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第三次修訂) 第五條生豬定點屠宰廠(場)的設置規劃(以下簡稱設置規劃),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以及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合理布局、適當集中、有利流通、方便群眾的原則,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訂,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第六條生豬定點屠宰廠(場)由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根據設置規劃,組織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以及其他有關部門,依照本條例規定的條件進行審查,經徵求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確定,並頒發生豬定點屠宰證書和生豬定點屠宰標志牌。
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應當將其確定的生豬定點屠宰廠(場)名單及時向社會公布,並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備案。第七條生豬定點屠宰廠(場)應當將生豬定點屠宰標志牌懸掛於廠(場)區的顯著位置。生豬定點屠宰證書和生豬定點屠宰標志牌不得出借、轉讓。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冒用或者使用偽造的生豬定點屠宰證書和生豬定點屠宰標志牌。第八條生豬定點屠宰廠(場)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有與屠宰規模相適應、水質符合國家規定標準的水源條件;(二)有符合國家規定要求的待宰間、屠宰間、急宰間以及生豬屠宰設備和運載工具;(三)有依法取得健康證明的屠宰技術人員;(四)有經考核合格的肉品品質檢驗人員;(五)有符合國家規定要求的檢驗設備、消毒設施以及符合環境保護要求的污染防治設施;(六)有病害生豬及生豬產品無害化處理設施;(七)依法取得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第九條生豬屠宰的檢疫及其監督,依照動物防疫法和國務院的有關規定執行。生豬屠宰的衛生檢驗及其監督,依照食品安全法的規定執行。第十條生豬定點屠宰廠(場)屠宰的生豬,應當依法經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檢疫合格,並附有檢疫證明。第十一條生豬定點屠宰廠(場)屠宰生豬,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操作規程和技術要求。第十二條生豬定點屠宰廠(場)應當如實記錄其屠宰的生豬來源和生豬產品流向。生豬來源和生豬產品流向記錄保存期限不得少於2年。第十三條生豬定點屠宰廠(場)應當建立嚴格的肉品品質檢驗管理制度。肉品品質檢驗應當與生豬屠宰同步進行,並如實記錄檢驗結果。檢驗結果記錄保存期限不得少於2年。經肉品品質檢驗合格的生豬產品,生豬定點屠宰廠(場)應當加蓋肉品品質檢驗合格驗訖印章或者附具肉品品質檢驗合格標志。經肉品品質檢驗不合格的生豬產品,應當在肉品品質檢驗人員的監督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並如實記錄處理情況;處理情況記錄保存期限不得少於2年。生豬定點屠宰廠(場)的生豬產品未經肉品品質檢驗或者經肉品品質檢驗不合格的,不得出廠(場)。第十四條生豬定點屠宰廠(場)對病害生豬及生豬產品進行無害化處理的費用和損失,按照國務院財政部門的規定,由國家財政予以適當補助。第十五條生豬定點屠宰廠(場)以及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對生豬或者生豬產品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質。生豬定點屠宰廠(場)不得屠宰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質的生豬。
第十六條生豬定點屠宰廠(場)對未能及時銷售或者及時出廠(場)的生豬產品,應當採取冷凍或者冷藏等必要措施予以儲存。第十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為未經定點違法從事生豬屠宰活動的單位或者個人提供生豬屠宰場所或者生豬產品儲存設施,不得為對生豬或者生豬產品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質的單位或者個人提供場所。第十八條從事生豬產品銷售、肉食品生產加工的單位和個人以及餐飲服務經營者、集體伙食單位銷售、使用的生豬產品,應當是生豬定點屠宰廠(場)經檢疫和肉品品質檢驗合格的生豬產品。第十九條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不得限制外地生豬定點屠宰廠(場)經檢疫和肉品品質檢驗合格的生豬產品進入本地市場。 第二十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生豬屠宰監督管理工作的領導,及時協調、解決生豬屠宰監督管理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第二十一條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嚴格履行職責,加強對生豬屠宰活動的日常監督檢查。
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依法進行監督檢查,可以採取下列措施:(一)進入生豬屠宰等有關場所實施現場檢查;(二)向有關單位和個人了解情況;(三)查閱、復制有關記錄、票據以及其他資料;(四)查封與違法生豬屠宰活動有關的場所、設施,扣押與違法生豬屠宰活動有關的生豬、生豬產品以及屠宰工具和設備。
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進行監督檢查時,監督檢查人員不得少於2人,並應當出示執法證件。對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依法進行的監督檢查,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配合,不得拒絕、阻撓。第二十二條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建立舉報制度,公布舉報電話、信箱或者電子郵箱,受理對違反本條例規定行為的舉報,並及時依法處理。第二十三條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在監督檢查中發現生豬定點屠宰廠(場)不再具備本條例規定條件的,應當責令其限期整改;逾期仍達不到本條例規定條件的,由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取消其生豬定點屠宰廠(場)資格。 第二十四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未經定點從事生豬屠宰活動的,由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予以取締,沒收生豬、生豬產品、屠宰工具和設備以及違法所得,並處貨值金額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貨值金額難以確定的,對單位並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並處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冒用或者使用偽造的生豬定點屠宰證書或者生豬定點屠宰標志牌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生豬定點屠宰廠(場)出借、轉讓生豬定點屠宰證書或者生豬定點屠宰標志牌的,由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取消其生豬定點屠宰廠(場)資格;有違法所得的,由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第二十五條生豬定點屠宰廠(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處2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不改正的,責令停業整頓,對其主要負責人處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一)屠宰生豬不符合國家規定的操作規程和技術要求的;(二)未如實記錄其屠宰的生豬來源和生豬產品流向的;(三)未建立或者實施肉品品質檢驗制度的;(四)對經肉品品質檢驗不合格的生豬產品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並如實記錄處理情況的。第二十六條生豬定點屠宰廠(場)出廠(場)未經肉品品質檢驗或者經肉品品質檢驗不合格的生豬產品的,由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業整頓,沒收生豬產品和違法所得,並處貨值金額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對其主要負責人處1萬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貨值金額難以確定的,並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嚴重後果的,由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取消其生豬定點屠宰廠(場)資格;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二十七條生豬定點屠宰廠(場)、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對生豬、生豬產品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質的,由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沒收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質的生豬、生豬產品、注水工具和設備以及違法所得,並處貨值金額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對生豬定點屠宰廠(場)或者其他單位的主要負責人處1萬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貨值金額難以確定的,對生豬定點屠宰廠(場)或者其他單位並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並處1萬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生豬定點屠宰廠(場)對生豬、生豬產品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質的,除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外,還應當由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業整頓;造成嚴重後果,或者兩次以上對生豬、生豬產品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質的,由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取消其生豬定點屠宰廠(場)資格。第二十八條生豬定點屠宰廠(場)屠宰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質的生豬的,由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質的生豬、生豬產品以及違法所得,並處貨值金額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對其主要負責人處1萬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貨值金額難以確定的,並處2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拒不改正的,責令停業整頓;造成嚴重後果的,由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取消其生豬定點屠宰廠(場)資格。第二十九條從事生豬產品銷售、肉食品生產加工的單位和個人以及餐飲服務經營者、集體伙食單位,銷售、使用非生豬定點屠宰廠(場)屠宰的生豬產品、未經肉品品質檢驗或者經肉品品質檢驗不合格的生豬產品以及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質的生豬產品的,由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沒收尚未銷售、使用的相關生豬產品以及違法所得,並處貨值金額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貨值金額難以確定的,對單位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處1萬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發證(照)機關吊銷有關證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條為未經定點違法從事生豬屠宰活動的單位或者個人提供生豬屠宰場所或者生豬產品儲存設施,或者為對生豬、生豬產品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質的單位或者個人提供場所的,由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對單位並處2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並處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第三十一條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在生豬屠宰監督管理工作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處分。 第三十二條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實行定點屠宰的其他動物的屠宰管理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參照本條例制定。第三十三條本條例所稱生豬產品,是指生豬屠宰後未經加工的胴體、肉、脂、臟器、血液、骨、頭、蹄、皮。第三十四條本條例施行前設立的生豬定點屠宰廠(場),自本條例施行之日起180日內,由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換發生豬定點屠宰標志牌,並發給生豬定點屠宰證書。第三十五條生豬定點屠宰證書、生豬定點屠宰標志牌以及肉品品質檢驗合格驗訖印章和肉品品質檢驗合格標志的式樣,由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統一規定。第三十六條本條例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
5. 2021最新生豬屠宰管理條例一個鄉鎮屠宰場不打算辦了,他想把屠宰許可證轉讓給另一個鄉鎮想辦屠宰場的
6. 新修訂的《生豬屠宰管理條例》正式實施,這一條例對哪些行業會產生影響
新修訂的《生豬屠宰管理條例》正式實施,這一條例對屠宰行業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新修訂的《生豬屠宰管理條例》正式實施,這被認為是史上“最嚴”的生豬屠宰條例!如果能夠嚴格執行,一定程度上能夠杜絕注水肉,病死豬肉在市場上的濫竽充數。
7. 生豬屠宰應遵守哪些規定
1.生豬在從購買點運回屠宰場的時候,應該靜養八個小時,生豬靜養的地方每頭豬的空間要開闊一些,讓豬得到充分靜養,其好處是生豬在運送的過程當中受到的顛簸及疲勞以及來到新環境的不適應都會影響到豬體內排出的黴素,如果不進行靜養屠宰的話,豬肉的質量與進行靜養的豬肉的質量有著很大的差別。
2.生豬在進行屠宰前進行淋浴工序,從待宰圈內出來的時候,人工趕豬,用比較軟的工具拍打豬體,這里要注意的是(趕豬道一定要寬一些讓豬都能看到對方,主要是為了讓豬不要過度害怕),在屠宰前一定要進行麻電,在這里可能出現的問題是,生豬在麻電過程當中斷尾骨,為什麼會出現這一問題,我這里就不解釋了,請到本站內(產品知識)當中查看其原因及解決方案。麻電過程是必須要進行的,這一點主要為了讓不能出現過激反應。過激反應的豬,體內會分泌一種霉(毒素)會影響到豬肉的質量。在這個環節麻電過程當中,主要提到一點的是,有很多人用到三點麻,但是出現的問題是,豬屠宰完後,豬胴本發紫並有出水現像。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案就到(產品知識)當中查詢,這里就不一一解釋了。
3.生豬進行刨毛前,燙池的溫度要實行控制,不能過高。現在很多屠宰企業為了節省時間,把水溫調的比規定水溫要高,這樣屠宰完後,豬肉發紅,並且預冷效果也不是很好。
4.同步衛生檢疫,這一點在屠宰中保證肉品品質的不出現重大問題的關鍵,這里進行豬的內臟檢疫,有病的生豬會經過流水線滑到病體間,屠宰企業應該進行細致的人工檢疫,確保不出現病體豬流入排酸間,這樣會影響到其他排酸的生豬。
5.這里談到排酸,在這里也說一下,一些小型屠宰企業如果沒有安裝急速預冷間的情況下,如果按規定要達到12小時。急速預冷情況下只需4小時左右。
主要方面就是這些,關於以後的冷藏等,這里就不首急說明了。這是筆者在一些大的屠宰場發現的問題,在這里說明一下,食品方面的安全健康,人身才會得到健康。放心肉工程需每一位公民監督,打擊劣質肉品,打擊非法屠宰。
8. 農業部規定的屠宰場11項管理制度是哪些
生豬屠宰廠(場)監督檢查規范
為加強生豬屠宰管理,規范生豬屠宰監督檢查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生豬屠宰管理條例》及有關法律、法規和標准制定本規范。
1.適用范圍
1.1本規范規定了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對生豬屠宰廠(場)進行監督檢查的內容和要求。
1.2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動物衛生監督機構依照法律、法規和本單位職能,適用本規范對生豬屠宰廠(場)進行監督檢查。
2.監督檢查事項
2.1屠宰資質
2.1.1取得生豬定點屠宰證書、生豬屠宰標志牌情況。
2.1.2取得《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情況。
2.2布局及設施設備
2.2.1布局
2.2.1.1廠區是否分為生產區和非生產區,生產區是否分為清潔區與非清潔區。
2.2.1.2生產區是否設置生豬與廢棄物的出入口,是否設置人員和生豬產品出入口。
2.2.1.3是否在場內設置生豬產品與生豬、廢棄物通道。
2.2.2設施設備
2.2.2.1屠宰設施設備能否正常運行。
2.2.2.2檢驗檢疫設施設備能否正常使用。
2.2.2.3無害化處理設施設備能否正常運轉。
2.2.2.4是否配備與生產規模和產品種類相適應的冷庫,是否配備符合要求的運輸車輛,且正常使用。
2.2.2.5是否配備與屠宰生產相適應的供排水、照明等設備。
2.2.2.6是否有充足的冷、熱水源。
2.2.2.7是否對設施設備進行檢修、保養。
2.3進場
2.3.1是否查驗《動物檢疫合格證明》。
2.3.2是否對進場生豬進行臨床健康檢查、畜禽標識佩戴情況檢查。
2.4 待宰
2.4.1是否按要求分圈編號。
2.4.2是否及時對生豬體表進行清潔。
2.4.3是否達到宰前停食靜養的要求。
2.4.4是否對臨床健康檢查狀況異常生豬進行隔離觀察或者按檢驗規程急宰。
2.4.5是否按規定進行檢疫申報。
2.4.6是否如實記錄待宰生豬數量、臨床健康檢查情況、隔離觀察情況、停食靜養情況,以及貨主等信息。
2.5 生豬屠宰
2.5.1屠宰生產
2.5.1.1 是否按淋浴、致昏、放血、浸燙、脫毛、編號、去頭、去蹄、去尾、雕圈、開膛、凈膛、劈半(鋸半)、整修復驗、整理副產品、預冷等工藝流程進行屠宰操作。
2.5.1.2是否回收畜禽標識,並按規定保存、銷毀。
2.5.2肉品品質檢驗
2.5.2.1是否按照檢驗規程對頭、體表、內臟、胴體進行檢驗。
2.5.2.2是否摘除腎上腺、甲狀腺、病變淋巴結,是否對檢驗不合格的生豬產品進行修割。
2.5.2.3 是否對待宰生豬或者在屠宰過程中進行「瘦肉精」等檢驗。
2.5.2.4是否對檢驗合格的生豬產品出具《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在胴體上加蓋檢驗合格印章。
2.5.2.5是否如實完整記錄肉品品質檢驗、「瘦肉精」等檢驗結果。
2.6 無害化處理
2.6.1是否對待宰死亡生豬、檢驗檢疫不合格生豬或者生豬產品,以及召回生豬產品進行無害化處理。
2.6.2是否採用密閉容器運輸病害生豬或生豬產品。
2.6.3是否如實記錄無害化處理病害生豬或生豬產品數量,以及處理時間、處理人員等。
2.7出場生豬產品
2.7.1出場生豬產品是否附有《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和《動物檢疫合格證明》。
2.7.2胴體外表面是否加蓋檢驗合格章、動物檢疫驗訖印章,經包裝生豬產品是否附具檢驗合格標志、加施檢疫標志。
2.7.3是否如實記錄出場生豬產品規格、數量、肉品品質檢驗證號、動物檢疫證明號、屠宰日期、銷售日期以及購貨者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信息。
2.8 肉品品質檢驗人員和屠宰技術人員條件要求
2.8.1肉品品質檢驗人員是否經考核合格。
2.8.2肉品品質檢驗人員和屠宰技術人員是否持有依法取得的健康證明。
2.9 消毒
2.9.1是否在運輸動物車輛出入口設置與門同寬,長4米、深0.3米以上的消毒池。
2.9.2入場動物卸載區域是否有固定的車輛消毒場地,並配有車輛清洗、消毒設備。
2.9.3屠宰間出入口是否設置人員更衣消毒室。
2.9.4加工原毛、生皮、絨、骨、角的,是否設置封閉式熏蒸消毒間。
2.9.5是否對屠宰車間、屠宰設備、器械及時清洗、消毒。
2.10管理制度
是否建立生豬進場檢查登記制度、待宰巡查制度、生豬屠宰和肉品品質檢驗制度、肉品品質檢驗人員持證上崗制度、生豬屠宰場證(章、標志牌)使用管理制度、生豬屠宰統計報表制度、無害化處理制度、消毒制度、檢疫申報制度、疫情報告制度、設施設備檢驗檢測保養制度等。
2.11信息報送
2.11.1是否按要求報告動物疫情信息。
2.11.2是否按照國家《生豬等畜禽屠宰統計報表制度》的要求,及時報送屠宰相關信息。
2.11.3是否按要求報告安全生產信息。
2.12檔案管理
是否及時將進場查證驗物登記記錄、分圈編號記錄、待宰記錄、肉品品質檢驗記錄、「瘦肉精」等檢驗記錄、無害化處理記錄、消毒記錄、生豬來源和產品流向記錄、設施設備檢驗檢測保養記錄等歸檔,並保存兩年以上。
3.監督檢查要求
3.1 監督檢查人員應當認真填寫《生豬屠宰廠(場)年度監督檢查記錄表》(附件1)或者《生豬屠宰廠(場)日常監督檢查記錄表》(附件2),經生豬屠宰廠(場)負責人或者指定人員簽字後將監督檢查記錄現場交給生豬屠宰廠(場)。
3.2 對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應當提出整改意見,並跟蹤整改。
3.3 對監督檢查過程中發現違法行為的,應當進行調查取證,依法處理。
3.4 對涉嫌犯罪的,應當按程序移送司法機關。
3.5對發現違法行為不屬於職能范圍內的,應當移送給有關部門。
4.監督檢查頻次
4.1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應當按照本規范,對生豬屠宰廠(場)進行全面監督檢查。全面監督檢查每年至少進行一次。
4.2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應當按照本規范,對生豬屠宰廠(場)進行日常監督檢查。檢查人員應當從執法人員庫中隨機抽調。
4.3在動物疫情排查、公共衛生和食品安全事件處置、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指派或者存在生豬產品質量安全隱患等特定條件下,應當增加對生豬屠宰廠(場)監督檢查的頻次。
5.監督檢查檔案管理
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應當建立生豬屠宰廠(場)監督檢查檔案管理制度。實行一廠(場)一檔,全面記錄監督檢查、問題整改落實和違法行為查處情況,做到痕跡化管理,並分年歸檔。
9. 新《生豬屠宰管理條例》正式實施,那麼殺年豬、年豬宴等還能繼續嗎
食品安全是全民關注的重要事項,為了規范生豬肉食用安全,《生豬屠宰管理條例》在進一步修改後頒布實施,新的條例中對有關屠宰場的相關證件,相關資質等進行更加明確的規定,禁止“無證經營”。
一、出發點很明確
此條例的修改和頒布的出發點是保證食品安全,作為我國主要的養殖產業,豬肉是我國最普遍的食材,因此保證豬肉的銷售規范,食用安全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我國國內主要銷售模式其實分為兩種:第一,較大專業的養殖場。第二,小型的家庭作坊。而且之前對於屠宰場的要求並不是很明確,僅僅針對豬肉進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