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機構管理條例
㈠ 濟南市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條例(2010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保障城鎮企業職工離退休後的基本生活,加強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征繳、管理、發放與監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規定的基本養老保險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城鎮各類企業、民辦非企業單位 (以下稱用人單位)及其職工。國家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三條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遵循權利與義務相對應、保障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承受能力相適應的原則,完善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制度。
鼓勵和支持企業根據其經濟效益和承受能力為職工建立企業年金,作為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補充。第四條用人單位及其職工應當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並按時足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用人單位(以下稱參保單位)和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職工(以下稱參保人),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征繳、管理與發放具有知情權和監督權。
參保單位和參保人的基本養老保險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第五條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將基本養老保險管理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統籌安排,加強對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宣傳,協調解決基本養老保險管理工作中的重大事項,確保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第六條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是本市用人單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全市用人單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工作的統一管理。
縣(市、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負責本轄區內用人單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管理工作。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所屬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具體辦理用人單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業務工作。
鄉(鎮)、街道辦事處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機構負責本區域內用人單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有關社會化服務工作。第七條發改委、財政、審計、統計、質監、人事、民政、稅務、國資委、工商、公安、建委、經委、監察和工會等有關部門和社會團體,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用人單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管理工作。第八條市人民政府應當每年向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告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管理情況。第二章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籌集第九條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社會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金兩部分組成,實行全市社會統籌。國家和省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十條社會統籌基金由以下部分組成:
(一)參保單位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
(二)社會統籌基金的增值部分;
(三)滯納金;
(四)財政補貼;
(五)省級調劑金;
(六)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應當納入社會統籌基金的其他資金。第十一條個人賬戶金由以下部分組成:
(一)參保人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
(二)二○○六年三月三十一日前,從參保單位繳費中按照職工繳費基數一定比例劃轉的基本養老保險費;
(三)個人賬戶金的利息;
(四)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應當納入個人賬戶金的其他資金。第十二條參保單位、參保人均應當以其上月工資總額為基數,按照國家、省規定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參保人月工資收入低於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百分之六十的,以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百分之六十為基數,按比例繳納;超過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百分之三百的,以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為基數,按比例繳納,高於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百分之三百的部分不計入繳費工資基數。國家和省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十三條參保單位應當按月在參保人工資中代為扣繳其個人應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與單位應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一並按月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足額繳納。第十四條新設立的用人單位,應當自領取營業執照或者成立之日起三十日內,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參保單位分立、合並或者其社會保險登記事項發生變更時,應當自分立、合並或者變更之日起三十日內,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變更或者注銷社會保險登記手續,並結清應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滯納金。
參保單位因破產、解散、被撤銷或者其他原因終止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清償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㈡ 布局智慧康養 甘肅這項《條例》7月1日施行
原標題:《甘肅省養老服務條例》7月1日起正式施行
持續推動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
蘭州晚報訊 4月21日,記者從省民政廳獲悉,《甘肅省養老服務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於2020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作為甘肅省針對養老服務出台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規,對養老服務規劃和建設、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養老服務、醫養結合、養老服務人才培養、扶持保障以及相應的法律和監督責任等方面作出了具有前瞻性、建設性的規定。
《條例》明確了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的職責,充分體現鄉鎮、街道及社區、居委會、村委會在養老服務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同時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發展養老服務事業納入本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農村養老服務納入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建立健全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保障養老服務事業發展經費、激發各類養老服務主體活力,促進我省養老服務事業健康發展。
《條例》規定了養老機構或個人、相關工作人員應承擔的相關責任,同時指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加快推進養老服務領域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健全養老服務評估制度;不斷創新養老方式,持續推動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拓展科技信息技術在養老領域的應用;建立舉報投訴制度,依法受理對養老服務有關問題的舉報和投訴。
據悉,我省60歲以上老年人達436.2萬人,佔全省人口的16.5%,人口已步入老齡化行列。《條例》的出台實施,將嚴格規范養老服務管理,持續提升養老服務水平,對進一步增強老年人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蘭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