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電頻率管理條例
1. 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的第二章
管理機構及其職責 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在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的領導下負責全國無線電管理工作,其主要職責是:
(一)擬訂無線電管理的方針、政策和行政法規
(二)制訂無線電管理規章
(三)負責無線電台(站)、頻率的統一管理
(四)協調處理無線電管理方面的事宜
(五)制定無線電管理方面的行業標准
(六)組織無線電管理方面的科學研究工作
(七)負責全國的無線電監測工作
(八)統一辦理涉外無線電管理方面的事宜。 中國人民解放軍無線電管理機構負責軍事系統的無線電管理工作,其主要職責是:
(一)參與擬訂並貫徹執行國家無線電管理的方針、政策、法規和規章,擬訂軍事系統的無線電管理辦法
(二)審批軍事系統無線電台(站)的設置,核發電台執照
(三)負責軍事系統無線電頻率的規劃、分配和管理
(四)核准研製、生產、銷售軍用無線電設備和軍事系統購置、進口無線電設備的有關無線電管理的技術指標
(五)組織軍事無線電管理方面的科研工作,擬制軍用無線電管理技術標准
(六)實施軍事系統無線電監督和檢查
(七)參與組織協調處理軍地無線電管理方面的事宜。 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設區的市無線電管理機構在上級無線電管理機構和同級人民政府領導下負責轄區內除軍事系統外的無線電管理工作,其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國家無線電管理的方針、政策、法規和規章
(二)擬訂地方無線電管理的具體規定
(三)協調處理本行政區域內無線電管理方面的事宜
(四)根據審批許可權審查無線電台(站)的建設布局和台址,指配無線電台(站)的頻率和呼號,核發電台執照
(五)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無線電監測。 國務院有關部門的無線電管理機構負責本系統的無線電管理工作,其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國家無線電管理的方針、政策、法規和規章
(二)擬訂本系統無線電管理的具體規定
(三)根據國務院規定的部門職權和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的委託,審批本系統無線電台(站)的建設布局和台址,指配本系統無線電台(站)的頻率、呼號,核發電台執照
(四)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委託行使的其他職責。 設置、使用無線電台(站),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無線電設備符合國家技術標准
(二)操作人員熟悉無線電管理的有關規定,並具有相應的業務技能和操作資格
(三)必要的無線電網路設計符合經濟合理的原則,工作環境安全可靠
(四)設台(站)單位或者個人有相應的管理措施。 設置、使用下列無線電台(站),應當按照本條規定報請相應的無線電管理機構審批:
(一)通信范圍或者服務區域涉及兩個以上的省或者涉及境外的無線電台(站),中央國家機關(含其在京直屬單位)設置、使用的無線電台(站),其他因特殊需要設置、使用的無線電台(站),由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審批。
(二)在省、自治區范圍內跨地區通信或者服務的無線電台(站),省、自治區機關(含其在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直屬單位)設置使用的無線電台(站),由省、自治區無線電管理機構審批。
在直轄市范圍內通信或者服務的無線電台(站),由直轄市無線電管理機構審批。
(三)在設區的市范圍內通信或者服務的無線電台(站),由設區的市無線電管理機構審批。
依照前款規定申請設置固定無線電台(站)的,事先還應當經其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同意。
設置、使用特別業務的無線電台(站),由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委託國務院有關部門審批。 電台呼號由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編制和分配,並由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地方無線電管理機構或者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委託的國務院有關部門指配。
經國務院有關部門指配的電台呼號,應當抄送無線電台(站)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無線電管理機構備案。
經無線電管理機構指配的船舶電台呼號,應當抄送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備案。 無線電台(站)經批准使用後,應當按照核定的項目進行工作,不得發送和接收與工作無關的信號;確需變更項目的,必須向原批准機構辦理變更手續。
無線電台(站)停用或者撤銷時,應當及時向原批准機構辦理有關手續。 使用無線電台(站)的單位或者個人,必須嚴格遵守國家有關保密規定。
2. 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的第七章
涉外無線電管理
第三十四條
無線電頻率劃分、分配、協調的涉外事宜,以及我國電台和境外電台的相互有害干擾,由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統一與有關的國際組織或者國家、地區交涉。
第三十五條
外國駐中國使領館、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和其他享有外交特權的國際組織駐中國代表機構設置、使用無線電台(站),攜帶或者運載無線電設備入境,必須事先通過外交途徑向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申請批准。
其他駐華代表機構、來華團體、客商等外籍用戶設置、使用無線電台(站),攜帶或者運載無線電設備入境,事先由業務主管部門或者接待單位根據本條例第十三條的規定報請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或者地方無線電管理機構批准。
第三十六條
外國船舶(含海上平台)電台、航空器電台、車載電台等在我國領域內使用時,應當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和規章。
第三十七條
國際電信聯盟要求提送的無線電台(站)資料,由有關部門報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統一辦理。
第三十八條
未經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批准,外國組織或者人員不得運用電子監測設備在我國境內進行電波參數測試。
3. 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的第四章
頻率管理
第二十二條
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對無線電頻率實行統一劃分和分配。
國家無線電管專理機屬構、地方無線電管理機構根據設台(站)審批許可權對無線電頻率進行指配。
國務院有關部門對分配給本系統使用的頻段和頻率進行指配,並同時抄送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或者有關的地方無線電管理機構備案。
第二十三條
指配和使用頻率,必須遵守國家有關頻率管理的規定。
業經指配的頻率,原指配單位可以在與使用單位協商後調整或者收回。
頻率使用期滿,需要繼續使用的,必須辦理續用手續。
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或者地方無線電管理機構批准,不得轉讓頻率。禁止出租或者變相出租頻率。
第二十四條
因國家安全和重大任務需要實行無線電管制時,管制區域內設有無線電發射設備和其他輻射無線電波設備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有關管制的規定。
第二十五條
對依法設置的無線電台(站),無線電管理機構應當保護其使用的頻率免受有害干擾。
處理無線電頻率相互有害干擾,應當遵循帶外讓帶內、次要業務讓主要業務、後用讓先用、無規劃讓有規劃的原則;遇特殊情況時,由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根據具體情況協調、處理。
4. 無線電管理條例應當向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申請什麼
無線電管理條例應當向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申請型號核准。
跟據相關規定,除微功率短距離無線電發射設備外,生產或者進口在國內銷售、使用的其他無線電發射設備,應當向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申請型號核准。無線電發射設備型號核准目錄由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公布。使用無線電頻率應當取得許可,但下列頻率除外:
(一)業余無線電台、公眾對講機、制式無線電台使用的頻率;
(二)國際安全與遇險系統,用於航空、水上移動業務和無線電導航業務的國際固定頻率;
(三)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規定的微功率短距離無線電發射設備使用的頻率。
取得無線電頻率使用許可,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所申請的無線電頻率符合無線電頻率劃分和使用規定,有明確具體的用途;
(二)使用無線電頻率的技術方案可行;
(三)有相應的專業技術人員;
(四)對依法使用的其他無線電頻率不會產生有害干擾。
無線電管理機構應當自受理無線電頻率使用許可申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審查完畢,依照相關規定的條件,並綜合考慮國家安全需要和可用頻率的情況,作出許可或者不予許可的決定。予以許可的,頒發無線電頻率使用許可證;不予許可的,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第四十四條 除微功率短距離無線電發射設備外,生產或者進口在國內銷售、使用的其他無線電發射設備,應當向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申請型號核准。無線電發射設備型號核准目錄由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公布。生產或者進口應當取得型號核準的無線電發射設備,除應當符合本條例第四十三條的規定外,還應當符合無線電發射設備型號核准證核定的技術指標,並在設備上標注型號核准代碼。
5. 國家的無線電管理條例是什麼
第一條
為了加強無線電管理,維護空中電波秩序,有效利用無線電頻譜資專源,保證各種無線電業務的屬正常進行,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置、使用無線電台(站)和研製、生產、進口無線電發射設備以及使用輻射無線電波的非無線電設備,必須遵守本條例。
第三條
無線電管理實行統一領導、統一規劃、分工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貫徹科學管理、促進發展的方針。
第四條
無線電頻譜資源屬國家所有。國家對無線電頻譜實行統一規劃、合理開發、科學管理、有償使用的原則。
第五條
國家鼓勵對無線電頻譜資源的開發、利用和科學研究,努力推廣先進技術,提高管理水平。
對在無線電管理工作和科學研究中作出重大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給予獎勵。
6. 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頻率劃分規定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頻率劃分規定
總則
第一條為了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無線電頻譜資源,保證無線電業務的正常運行,防止各種無線電業務、無線電台站和系統之間的相互干擾,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國際電信聯盟《無線電規則》(2012年版)和我國無線電業務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港澳台地區除外)研製、生產、進口、銷售、試驗和設置使用各種無線電設備,應當遵守本規定,並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等規定辦理相應的手續。
第三條在中國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內使用無線電頻率,應當分別遵守中國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有關無線電管理的法律規定。
本規定中列入的中國香港、澳門無線電頻率劃分表由中國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分別制定和執行,相關資料和規定以中國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法定文本為准。
本規定暫未列入中國台灣地區無線電頻率劃分表。
第四條本規定自2014年2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2010年10月18日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頻率劃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令第16號)同時廢止。
目錄
第1章無線電管理的術語與定義
1.1 一般術語
1.2 有關頻率管理的專用術語
1.3 無線電業務
1.4 無線電台與系統
1.5 操作術語
1.6 發射與無線電設備的特性
1.7 頻率共用
1.8 空間技術術語
1.9 無線電頻帶和波段的命名
1.10 常用字母代碼和業務頻段對應表
1.11 國際電信聯盟(ITU)區域劃分
第2章電台的技術特性
第3章無線電頻率劃分規定
3.1 引言
3.2 業務種類與劃分
3.3 一般規定
3.4 無線電頻率劃分表
3.5 國際電信聯盟無線電頻率劃分腳注
3.6 中國無線電頻率劃分腳注
附錄
附錄1發射機頻率容限
附錄2發射設備雜散域發射功率限值要求
附件1確定雜散域發射和帶外域發射界限的補充規定
附件2固定業務參考測量帶寬的規定值
附件3陸地移動業務參考測量帶寬的規定值
附錄3發射標識和必要帶寬
(以上目錄內容略,詳情請登錄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
7. 無線電類類型及頻率范圍謝謝
無線電按波長和頻率分:
長波:波長>1000,頻率300KHz-30KHz
中波:波長100M-1000M,頻率300KHz-3000KHz
短波:波長100M-10M,頻率3MHz~30MHz
超短波:波長1M-10M,頻率30MHz-300MHz,亦稱甚高頻(VHF)波、米波
微波:波長1M-0.1MM,頻率300MHz-3THz
無線電波含有迅速振動的磁場。振動的速度就是波的頻率,以赫茲(Hz)為單位。1赫茲等於每秒振動一下。一千赫(kHz)等於1000赫茲。不同頻率的波段用來發射各種不同的信息。
(7)無線電頻率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發明過程:
麥克斯韋最早在他遞交給英國皇家學會的論文《電磁場的動力理論》中闡明了電磁波傳播的理論基礎。他的這些工作完成於1861年至1865年之間。
1864年,英國科學家麥克斯韋在總結前人研究電磁現象的基礎上,建立了完整的電磁波理論。他斷定電磁波的存在,推導出電磁波與光具有同樣的傳播速度。
1887年德國物理學家赫茲用實驗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之後,人們又進行了許多實驗,不僅證明光是一種電磁波,而且發現了更多形式的電磁波,它們的本質完全相同,只是波長和頻率有很大的差別。
海因里希·魯道夫·赫茲(Heinrich Rudolf Hertz)在1886年至1888年間首先通過試驗驗證了麥克斯韋的理論。他證明了無線電輻射具有波的所有特性,並發現電磁場方程可以用偏微分方程表達,通常稱為波動方程。無線電的發明人是美籍塞爾維亞裔科學家尼古拉·特斯拉。
1893年,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在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首次公開展示了無線電通信。在為「費城富蘭克林學院」以及全國電燈協會做的報告中,他描述並演示了無線電通信的基本原理。他所製作的儀器包含電子管發明之前無線電系統的所有基本要素。
尼古拉·特斯拉於1897年在美國獲得了無線電技術的專利。然而,美國專利局於1904年將其專利權撤銷,轉而授予馬可尼發明無線電的專利。這一舉動可能是受到馬可尼在美國的經濟後盾人物,包括托馬斯·愛迪生,安德魯·卡耐基影響的結果。
1906年聖誕前夜,雷吉納德·菲森登(Reginald Fessenden)在美國麻薩諸塞州採用外差法實現了歷史上首次無線電廣播。
菲森登廣播了他自己用小提琴演奏「平安夜」和朗誦《聖經》片段。位於英格蘭切爾姆斯福德的馬可尼研究中心在1922年開播世界上第一個定期播出的無線電廣播娛樂節目。
古列爾莫·馬可尼(Guglielmo Marconi)(又譯伽利爾摩·馬可尼)擁有通常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個無線電技術的專利,英國專利12039號,「電脈沖及信號傳輸技術的改進以及所需設備」,實際上馬可尼只是改進了無線電。
1909年,馬可尼和卡爾·費迪南德·布勞恩(Karl Ferdinand Braun)由於「發明無線電報的貢獻」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43年,在尼古拉·特斯拉去世後不久,美國最高法院重新認定尼古拉·特斯拉的專利有效,宣布馬可尼的無線電專利無效。美國最高法院承認了尼古拉·特斯拉的發明在馬可尼的專利之前就已完成,認可他對無線電關鍵技術的專利優先權。
有些人認為作出這一決定是出於經濟原因,這樣二戰中的美國政府就可以避免付給馬可尼公司專利使用費。1898年,馬可尼在英格蘭切爾姆斯福德的霍爾街開辦了世界上首家無線電工廠,僱傭了大約50人。
無線電經歷了從電子管到晶體管,再到集成電路,從短波到超短波,再到微波,從模擬方式到數字方式,從固定使用到移動使用等各個發展階段,無線電技術已成為現代信息社會的重要支柱。但是俄羅斯人認為俄國的發明家波波夫在1895年也發明了無線電。
8. 無線電管理條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
2005-12-10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令(第128號)
現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國務院總理: 李鵬
中央軍委主席: 江澤民
一九九三年九月十一日
9. 無線電管理都有什麼規定,對講機的使用要求,限制(具體電),還有什...
規定向樓上說的一樣很多 具體的你可以去參考的網站去看看
對講機要求頻率在業余段手台針對的主要是 144-145.8 430-435 438-440 還有少量手台有 29.6 和50M
但是根據最新的相關規定 好像4級 A級 只能使用144-145.8 430-435 438-440這幾個波段了吧
手台要求不得高於5W 且必須有核准代碼
必須辦理無線電執照(加入合法商業中繼的除外)
免照機 就是一般的玩具 也有很專業的 不需要執照 業余 和專業 還有免照機 你主要看天線 天線擰不下來的 就是後者
公眾對講機,頻率在409.750-409.9975mhz,功率小於0.5W,天線不可拆卸,頻道是固定16-20個不可更改的。就不需要執照買來就好用,就是小對講機。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頻率劃分規定的解讀
《劃分規定》是依法管理無線電頻率資源的重要依據,對促進無線電頻率資源合理高效利用、規范無線電設備管理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為了適應無線電技術和業務的發展,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無線電頻率資源的需求,2012年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WRC-12)對國際電信聯盟(ITU)《無線電規則》中的國際無線電頻率劃分規定進行了修訂,自2013年1月起生效。我國已在大會的最後文件上簽字。同時,隨著我國無線電技術及應用的迅猛發展,各行業、各部門對無線電頻率依賴日益增強,頻率使用需求急劇增加。為了加強對頻率資源的管理,緩解頻率資源供需矛盾,並與國際無線電頻率劃分規定相銜接,亟需對《劃分規定》進行修訂。 此次修訂共涉及535處。其中,針對腳注的修訂196處,針對劃分表的修訂339處。在腳注修訂方面,針對國際腳注的修訂有190處,其中修改135條,新增38條,廢止12條,勘誤5條;針對中國腳注的修訂有6處,其中修改3條,新增3條。在劃分表修訂方面,涉及我國無線電業務20種,涉及相關頻段161個。
依據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WRC-12)議題結論對無線電定位業務、航空業務、水上業務、空間研究業務、氣象輔助業務和衛星氣象業務、衛星廣播業務、衛星無線電測定業務、固定、移動和廣播業務、275GHz以上頻率劃分等方面的內容進行了修訂。根據國內無線電業務發展規劃和交通運輸部、中科院國家天文台、全軍頻管辦、氣象局意見對劃分表和腳注的相關內容進行了修訂。 以規章公布的《劃分規定》是我國劃分無線電頻率的法定依據,它為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無線電頻譜資源,保證無線電業務的正常運行,防止各種無線電業務、無線電台站和系統之間的相互干擾提供了依據。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港澳台地區除外)研製、生產、進口、銷售、試驗和設置使用各種無線電設備,應當遵守《劃分規定》的規定,並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等規定辦理相應的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