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安全及健康條例
A. 職業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職業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涉及多個層面,國家法律、地方政府法規與規章共同構成了這一領域的重要框架。
國家層面,主要有關於安全生產與職業衛生的法律與法規。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明確規范了企業安全生產的法律責任、管理責任和從業人員的安全權利,強調了安全生產是企業的首要任務。《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則詳細規定了職業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和管理等內容,確保了勞動者的職業健康權益。
地方政府在國家法律的基礎上,制定了更加具體的地方性法規與規章,進一步細化職業健康安全的管理措施。例如,《北京市安全生產條例》和《上海市安全生產條例》等,從地方特色出發,對特定行業、特定領域的職業健康安全進行了更為細致的規定。
環境保護法律與法規,也是職業健康安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對職業健康安全與環境保護進行了關聯性規定,強調企業在生產活動中要充分考慮環境影響,採取有效措施減少污染物排放,保護勞動者健康。
消防法律與規程,同樣是職業健康安全的重要保障。《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規定了消防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則、責任和措施,確保了生產、儲存、運輸等環節的安全。同時,各行業內部也應制定相應的消防規程,以適應不同場所、不同設備的特點。
應急管理規定也是職業健康安全法律法規體系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等法律文件,為應對職業健康安全突發事件提供了制度保障,確保了在緊急情況下能夠迅速有效地採取措施,保護勞動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綜上所述,職業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是一個多維度、多層次的體系,涵蓋了國家法律、地方政府法規與規章、環境保護、消防管理以及應急管理等多個方面,共同為保護勞動者健康、保障生產安全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B. 我國職業安全衛生法律法規有哪些
1、憲法:憲法第42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國家通過各種途徑,創造勞動就業條件,加強勞動保護,改善勞動條件,並在發展生產的基礎上,提高勞動報酬和福利待遇。國家對就業前的公民進行必要的勞動就業訓練」。第43條,48條均有規定。
2、刑法:刑法第115條規定「違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物品的管理規定在生產、儲存、運輸,使用中發生重大事故,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中113條(交通)114、187條均有職業安全衛生有關的內容」。
3、勞動保護基本法:由於目前,我國暫時沒有建立《職業安全衛生法》因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起到了勞動安全衛生領域的基本法作用,也是我國制定各項勞動安全衛生專項法律的依據。
4、勞動保護專項法:是針對特定的安全生產領域和特定保護對象而制訂的單項法律,目前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5、勞動保護行政法規:《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塵肺病防治條例》等由國務院發布
6、各部門發布的有關勞動安全衛生規章:如勞動部《爆炸危險場所安全規定》、《違反的行政處罰辦法》、《建設工程項目職業安全衛生監察規定》、《勞動防護用品規定》。
7、勞動保護地方性法規和地方政府規章:各地方不同。
8、安全及衛生標准:包括產品標准、基礎標准、方法標准、作業場所分級標准。
9、其他要求:指產業實施規范與政府機構的協定,非法規性指南。
(2)職業安全及健康條例擴展閱讀:
法律制度內容:
1.職業安全衛生工作的方針和制度。
2.女職工的特殊勞動保護。
禁止安排女職工從事礦山井下作業、國家規定的第四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其他禁忌從事的勞動;
不得安排女職工在經期從事高處、高溫、低溫、冷水作業和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
不得安排女職工在懷孕期間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孕期禁忌從事的勞動;
對懷孕7個月以上的女職工,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女職工生育享受不少於90天的產假;
不得安排女職工在哺乳未滿1周歲的嬰兒期間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哺乳期禁忌從事的其他勞動,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
3.未成年工的特殊勞動保護。
未成年工是指年滿16周歲未滿18周歲的勞動者。對未成年工特殊勞動保護的措施主要有:
(1)上崗前培訓。未成年工上崗,用人單位應對其進行有關的職業安全衛生教育、培訓。
(2)禁止安排未成年工從事有害健康的工作。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從事礦山井下、有毒有害、國家規定的第四級體力勞動強度和其他禁忌從事的勞動。
(3)提供適合未成年工身體發育的生產工具等。
(4)對未成年工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職業安全衛生法
C. 職業健康檢查管理辦法的管理辦法
XXXX發〔2010〕40號
XXXX關於印發二○一○年職業健康查體管理辦法和計劃的通知
為了更好的貫徹執行《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辦法》和《XXX職業衛生和職業病防治實施辦法》,結合我礦生產和人員的實際,不斷增強職工的職業衛生意識,全面提高在職人員的健康水平,降低職業病及其它疾病的發病率,促進全年生產和各項經營任務的完成,特製定本辦法。
一、查體范圍
1、對全礦所有接觸職業危害(包括粉塵、放射性和有毒有害物質)的人員進行計劃安排全面體檢。
2、對新招上崗前的人員按規定進行體檢。
3、對離崗人員應進行離崗體檢。
4、其它的應急檢查。
5、對以上人員的查體工作要按規定在有資質的專業醫療機構分類、分人員、分項檢查。
二、體檢管理
1、按照《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辦法》填寫《職業健康檢查表》和《職業健康監護表》。
2、建立職業衛生檔案和職業健康監護檔案。
3、採用多種形式降低工作場所有害因素。
4、採用有效防護設施,為職工提供個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
5、採用多種形式加大職業衛生健康的宣傳教育力度。
6、把職業衛生健康列入職工安全培訓的課程內容。
三、其它要求
1、未經上崗前檢查的勞動者一律不得上崗作業。
2、體檢結果發現有職業禁忌勞動者嚴禁從事所禁忌作業。
3、不安排未成年人和孕婦從事接觸職業危害和對胎兒有危害的作業。
4、發現健康損害或需要復查的,應及時告知勞動者本人。
5、按規定妥善保存職業健康監護檔案。
6、礦各有關單位應按公司和礦今年體檢的計劃安排,認真組織好當期的生產和參加體檢工作,保證如期足額派員參加體檢。
7、年終礦將對年度職工體檢工作進行一次總結,對好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對差的進行處罰。
2010年3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