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剋扣工資法律責任
『壹』 單位惡意剋扣工資責任是什麼
用人單位惡意剋扣職工工資,也是屬於「沒有及時支付勞動報酬的情形」之一。因此,按照《勞動合同法》檔中的規定,此時單位需要限期支付被剋扣的工資。若是在限期內還不支付的話,則勞動行政部門可以責令單位按應付金額50%以上100%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單位惡意剋扣工資責任是什麼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85條的規定,用人單位未依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未依照本法規定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50%以上100%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在用人單位拖欠或未足額發放勞動者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二、剋扣工資可以申請解除勞動合同嗎
可以。
公司剋扣工資員工可以要求解除合同並支付經濟補償金。
公司剋扣工資,屬於《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的「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情形,勞動者可以書面告知(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並要求支付經濟補償金。
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八條 勞動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剋扣工資是一種違法行為,一般是指在勞動者提供了正常勞動的情況下,用人單位沒有任何正當理由,就扣減勞動者相應的工資報酬。不過,我們要注意,對於單位依法代扣代繳費用的情況,如社會保險費中由勞動者承擔的部分、勞動者的個人所得稅等等。這些並不在剋扣工資之列。
『貳』 公司剋扣工資合法嗎
公司剋扣工資是不合法的。
理由如下:
- 違反《勞動法》規定:根據《勞動法》第九十一條,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是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的行為,將面臨法律責任。
- 侵害勞動者財產權:工資是勞動者付出勞動後應得的報酬,剋扣工資直接侵害了勞動者的財產權。
- 違背勞動法基本原則:勞動法的基本原則之一是保障勞動者通過勞動獲取合理報酬的權利,剋扣工資違背了這一原則。
勞動者應對措施:
- 要求勞動行政部門介入:當公司剋扣工資時,勞動者有權要求勞動行政部門介入,要求公司支付工資報酬、經濟補償,並在必要時支付賠償金。
- 增強法律意識:勞動者應增強法律意識,保護自己的勞動權益,在簽訂勞動合同時仔細審查合同條款,確保工資支付等勞動權益的明確與保障。
- 尋求法律保護:遇到工資問題時,應及時與僱主溝通協商解決,若無法達成一致,應通過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或者訴訟等途徑,尋求法律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