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人民網法學報告會

人民網法學報告會

發布時間: 2025-07-13 23:27:02

Ⅰ 如何認識法律的歷史發展

法律的歷史發展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從奴隸制社會到封建制社會,再到資本主義社會,最後才到社會主義社會。

法律的歷史和文明的發展之間有著很密切的關連。古埃及的法律——可回溯至西元前3000年,有一部約可被分成十二篇的民法典。這部民法典是基於瑪特的概念,傳統、修辭語法、社會公平為其特色。

西元前約1760年時,在漢謨拉比的統治下,古巴比倫法成文法了,並將寫上法典的石碑放在市場上供眾人觀看;此一法典現被稱為漢謨拉比法典。

但和埃及法律是由歷史學家從爭訟紀錄中拼揍出來一樣,漢謨拉比法典也只有少許的文獻殘留下來,且大部份都已經隨著時間而流逝掉了。這些早期的法律對後世文明的影響力是很小的。

法律是一系列的規則,通常需要經由一套制度來落實。但在不同的地方,法律體系會以不同的方式來闡述人們的法律權利與義務。其中一種區分的方式便是分為歐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兩種。有些國家則會以他們的宗教法條為其法律的基礎。

(1)人民網法學報告會擴展閱讀:

法律的作用:

1、法律的最終作用:就是維護社會秩序,保障社會群眾的人身安全與利益。

2、法的指引功能(作用)是指法律作為一種行為規范,為人們提供某種行為模式,指引人們可以這樣行為、必須這樣行為或不得這樣行為,從而對行為者本人的行為產生的影響,也就是說,法的指引功能(作用)是通過規定人們的權利和義務來實現的,它涉及的對象主要是指本人的行為。

3、法的評價功能(作用)是指法律對人們的行為是否合法或違法及其程度,具有判斷、衡量的作用,也就是說,法的評價作用涉及的是法的律他作用,即對他人的行為的評價,這是區別指引作用(涉本人的行為)和評價作用(涉他人的行為)的關鍵所在。

4、法的預測作用是指人們可以根據法律規范的規定事先估計到當事人雙方將如何行為及行為的法律後果,也就是說,預測作用的對象是人們相互之間的行為,這里的人們應作廣義的理解,即包括國家機關的行為。

5、法的強製作用是指法為保障自己得以充分實現,運用國家強制力制裁、懲罰違法行為的作用,也就是說,法的強製作用只能針對違法犯罪人的行為,如果沒有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那麼法的強製作用就不能顯現。

6、法的教育作用是指通過法律的實施,法律規范對人們今後的行為發生的直接或間接的誘導影響,也就是說,法的教育作用針對的是一般人的行為,例如,通過對違法行為實施法律制裁不僅對違法者本人起到警示、警戒的作用,而且也對一般人產生了教育性影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律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法律的生命在於經驗

Ⅱ 省法學會是什麼單位裡面是行政編嗎去那兒工作如何

工作可以的。裡面是行政編。

中國法學會是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地(市),縣(市)法學會和各全國性學科,專業,專門研究會聯合組成的人民團體,所以省法學會也是一個人民團體。

為適應互聯網信息化發展形勢,實現對廣大中國法學會會員入會信息的科學管理,並為廣大會員提供良好服務,中國法學會於2014年8月建立了會員管理系統。經過一年多的試運營,中國法學會會員管理系統於近日正式開通並投入使用。

中國法學會會員管理系統的開通使用,實現了在網上即可辦理提交入會申請、個人信息修改、查詢審核情況反饋以及下載列印會員證書等功能,為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辦理申請加入中國法學會會員隊伍業務提供了便利。

(2)人民網法學報告會擴展閱讀:

省法學會注意事項:

申請人應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具有較強的法學研究能力,對申請課題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礎,並能夠承擔實質性研究任務。

申請人須具有正高級職稱或局級以上的行政職務。提倡課題組由法學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組成並實際承擔研究任務。

申請人須隨申請書一並提交職稱資格證書復印件或任職證明各一份。獲得博士學位者,請提交博士學位證書復印件一份。

每位主持人只能申報一項課題,且作為課題組成員只限參加中國法學會本專項課題一個課題組。超過的,按不合格申請處理。

Ⅲ 民法典心得體會例文大全

【 #心得體會# 導語】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內容廣泛,涉及到人民群眾的方方面面,有了它,我們可以更好的維護自身權益,有法可依,內心更加有了安全感和幸福感,作為教師黨員要將民法典的精神和內容內化於心、外踐於行,立德樹人,依法執教。以下是由 為您帶來的《民法典心得體會例文大全》,供您品鑒。

【篇一】民法典心得體會例文大全


《民法典》是一個囊括公民從出生到死亡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民事法律基本法。從學習中,我們了解到,《民法典》將綠色原則確立為基本原則,強化對胎兒民事權利的保護,完善了監護制度;增設了個人信息保護條款,加大了對網路虛擬財產的保護;增補了人格權部分,強調維護公民人格尊嚴,對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等權利進行保護;明確禁止高利放貸、禁止性騷擾,解決高空拋物難題,保障了見義勇為者的合法權益等等,對我們的實際生活將產生巨大影響,需要我們每一個人關注和了解。

【篇二】民法典心得體會例文大全


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的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民法典現在是草案,一共分為7編,包括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以及附則,總共84章、1260條,10萬多字。這部法律涵蓋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國家所有制、土地制度,小到家庭婚姻、鄰里糾紛等,都能從中找到依據。如在明確胎兒權利保護、住宅70年後自動續期、虛擬財產繼承權等方面,都是近年來社會上討論較多的話題。毫不誇張的講,一個人從出生到死去,一生中各個階段的權利,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答案。

【篇三】民法典心得體會例文大全


古語有雲「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歷發生過很多事情可以作為今天的鏡鑒,治理國家和社會,我們需要這種鏡鑒,需要這種法治,需要這種以人為本的價值觀。習主席強調:「只有堅持從歷史走向未來,從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才廳升明能做好今天的事業。」中國民法典是人類法律制度文明的偉大創造,中華民族優秀法律文化傳統是中國民法典的歷史根基。《民法典》與每位公民切身利益息息相關。我們每一個教師,都應該作為社會公民的良好示範,尊法守法,善於應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篇四】民法典心得體會例文大全


2020年7月29日下午,我在線收看學習了「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法治宣講活動專場報告會,此次活動由「人民網」直播。今天學習聆聽了報告會,對《民法典》的起草、制定、頒布以及實施的重大意義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和認識,對於我國健全法律法規體系有著重要意義,在我國法律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對於全面依法治國有著重要的標志性意義。作為一名黨員教師,要帶頭學習領會,遵紀守法,愛崗敬業,爭做《民法典》宣傳、貫徹、實施的「領航員」。

【篇五】民法典心得體會例文大全


民法典是一部體現對生命健康、財產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嚴等各方面權利平等等保護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的民法典。民法典與過去的法律規定相比有很多變化,新增對生命尊嚴、健康權、患者自主決定權、患者個人信息等規定,對患者的權利保障提供了更有力的依據,為衛生健康事業的內在宗旨和發展方向提供了指引。《民法典》宣示性地規定了生命權、身體權與健康權的權利內容,在一定程度上為醫療活動提供了一個行為准繩,即患者的生命權、身體權與健康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侵害。如果一個政府沒有民法觀念,就可能不是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更難說是一個法治的政府,如果一個人沒有民法觀念,那麼,他的人格觀念、權利觀念、利益觀念、自由觀念以及責任觀念就不可能完善。因此,民法意識的培養既是政府的責笑螞任,也是全民的自覺行為。

【篇六】民法典心得體會例扮告文大全


2020年5月28日,xx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民法典》施行後,《民法通則》、《民法總則》、《物權法》、《合同法》、《擔保法》、《婚姻法》、《繼承法》、《收養法》、《侵權責任法》九部法律同時廢止。

利用實施前的時間,開始學習《民法典》,首先通讀《物權編》。通讀一遍後,並未發現特別明顯的變化;通讀第二遍後確實感受到了一些變化,可以預見這些改變將對社會規范產生影響,小結膚淺的心得體會,如有錯誤,歡迎指正。

一、增強意思自治的范疇

意思自治,指在民事活動中,民事主體的意思表示是獨立且自由的,不受國家權力和其他當事人的非法干預。當事人根據自己的主觀判斷來決定民事法律關系的設立、變更和終止。《民法典》許多條文將當事人意思自治的范圍擴張更加廣泛且明確。例如第一分編第二百二十一條規定,將不動產預告登記的范圍擴大到了不動產物權協議,不再局限於買賣房屋協議可以預告登記,未來自然人之間的不動產抵押合同,完全可以預告登記,登記機關不得拒絕。第二分編第二百六十四條明確了農村集體成員的查閱權、復制權。查閱權、復制權原本出現在《公司法》、《刑事訴訟法》中,本條將其用在廣大的村集體中,體現了從民法上保障村集體成員的自治原則,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降低了村幹部的貪污腐敗發生。第二百七十八條關於業主共同決定的完善和修改,明確了小區業主的共決機制,增加了共決事項,降低了最低通過表決要求,有助於業主自治的操作性的提升,使得業主自治能夠更容易實現。第四分編中第四百零四條,將流押條款效力做了變更,從以前的無效條款變更為只能依法就抵押財產優先受償,這種相對緩和的改變,也體現了尊重當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則,更好在意思自治和維護抵押財產的交換價值兩者間做到了平衡。

二、橫空出世了居住權

常見的用益物權為「城市一個農村兩,還有一個管大家」,既城市一個為建設用地使用權,農村兩分別是宅基地使用權和土地承包經營權,一個管大家則是地役權。但是根據《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條規定,居住權成為了一項全新登場的用益物權。居住權人有權依照合同約定,對他人的住宅享有佔有、使用的用益物權,目的是滿足生活居住需要。居住權合同應當書面且登記設立。設立居住權的房屋不得出租,除非雙方當事人約定。感覺很像租賃關系,居住權與租賃合同不同點是,1居住權原則無償設立(除非當事人約定)。2居住房登記設立。3不受租賃合同租賃期限20年以上部分無效的限制。4居住權屬於物權范疇。由此可見不動產登記機構未來將承擔居住權登記的業務的辦理,與日常生活對應的是,城市中的廉租房、公租房、長租房,以及以房養老的無房老人。居住權的設立對不不動產的價值應當產生很大影響,如果購買已設立了居住權的不動產,佔有和使用仍為居住權人,勢必會導致不動產的價值受到影響,有可能體現為交易價格的腰斬。居住權的誕生將對房地產市場增加諸多不確定性,但肯定增加了執行不動產的難度。

三、擔保物權鼓勵登記

根據《民法典》第四百零三條規定,動產抵押的設立仍採用意思主義,但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這句話已從動產浮動抵押的條款中擴大了所有動產抵押。意義在於動產抵押鼓勵登記。第四百一十四條規定,同一財產設立多個抵押的,按照登記優先的原則,該原則未變,只是在兩處抵押都登記時,舊法按債權比例清償,本條則是嚴格按照登記的時間確定先後清償順序,同一清償順位從此退出了歷史舞台,進一步倒逼抵押權人不僅要登記而且還要快登記。第四百一十五條規定,質權和抵押權競合時,按照登記、交付的時間先後順序確定清償順序。

《民法典》物權編的變化雖不是,但對社會生活產生的影響是難以預料的。受認知所限,物權編小結中還有很多不全面的地方,原因是部分條文沒有完全領悟,有些認知甚至需要糾偏,無疑還需要進一步的學習和實踐,但對新事物的學習都是一個周而復始的過程,日積跬步,或許總有一刻能領悟之前不能領悟的,看到之前不曾看到的。

Ⅳ 法學專業就業前景

法學專業就業前景:

從法律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來看,他們擁有扎實的專業基礎,能夠在檢察機關、審判機關、行政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仲裁機構以及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服務工作。

法律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前景非常廣闊,做警官、檢察官、法官、行政機關公務員;到大公司主管法律事務、做律師;到高校做法學教師;到研究所做法學研究者都是不錯的選擇。

而從能力和綜合素質來看,社會各界對法學人才的要求更高了。這種要求不僅局限在傳統的學歷證書、學位證書上,更多地體現在能力和綜合素質等方面。

「凡進必考」的政策是畢業生就業求職中的公平競爭、一視同仁原則的體現。而能否「過關斬將」,更多的是靠自己的就業競爭力。國家司法考試制度的的實施,便是法律專業畢業生從事相關職業必須首要攻克的「難題」。


(4)人民網法學報告會擴展閱讀:

自2002年開始,從事法官、檢察官、律師、公證員職業必須通過國家統一的司法考試,只有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證書後才能從事這四大法律職業。而對於法律專業的就業形勢,隨著社會形式也在變化化。

在九十年代,法律專業畢業生在社會上比較搶手,社會需求旺盛,當時社會輿論也似乎一邊倒,法學是熱門專業似乎已是不爭的事實。加上辦學成本投入不大,於是乎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許多高校紛紛上馬興辦法律專業。

近年來法律專業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似乎是門庭冷落,一些學生紛紛抱怨社會需求的有限以及法學教育繁榮下面掩蓋的「泛濫」現象,一些法律專業畢業生甚至被迫放棄法律專業而從事其他工作。

Ⅳ 目前人民群眾對憲法的學習存在那些問題

在中國社會中,公民權利的保護,還存在許多問題。比如憲法中規定的公蠢襲知民私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

憲法對公民權利保護的欠缺,首先存在的問題是中國違憲審查制度的不完善。關於如何實施依憲治國,《決定》認為完善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憲法監督制度,健全憲法解釋程序機制。加強備案審查制度和能力建設,把所有規范性文件納禪敏入備案審查范圍,依法撤銷和糾正違憲違法的規范性文件,禁止地方制發帶有立法性質的文件。

(5)人民網法學報告會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國憲法第33條明確規定: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憲法第二章專章規定了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實現了人權與公民的基本權利在內涵上的有機統一,完善了公民基本權利的原則規定。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都由帶消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

Ⅵ 請從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法學四個維度去分析性別不平等現象產生的原因

一、社會學:

運用社會性別分析方法,學者有力地揭示了性別歧視的根源及危害。「性別歧視雖然源於原初兩性的自然分工,卻深深地根植於男權文化之中,並被男性統治的法律不斷地發揮至極並予以制度化。

同時,男性統治的法律理論也不斷地極盡其『科學』想像之能事,掩蓋社會性別,為法律披上了性別公正與性別中立的外衣,致使社會性別得以不斷的強化。」

對兩性不平等的現狀的揭示,有助於正確認識性別歧視的嚴重性及其解決的必要性、緊迫性。一些現行法律條文中,沒有加入性別意識,存在明顯的「性別盲點」。

二、心理學

以婚姻法為例,首先,該法規定了某些嚴重的性別歧視內容。例如,關於結婚年齡,規定男不得早於22周歲,女不得早於20周歲。

這種規定,肯定了傳統的「男大女小」婚配習俗,現實生活中男性可以與比自己小幾歲、十幾歲、幾十歲的女性結婚,而女性往往只能選擇比自己年齡大的男性結婚,使男女兩性形成了結婚對象的資源分配不平等。

三、法學:

運用社會性別理論考察婦女權益保障法,發現該法存在著缺乏救濟途徑的歧視。例如,在「法律責任」一章中,規定女性在就業、勞動待遇、保健等權益受到侵害時,「由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責令改正,或者給予行政處分

四、教育學:

公民在私人領域中的個人權利之一的隱私權保護,與公共領域中的公民的基本權利之一的平等權保護,往往會發生沖突。

前者嚴格限制公權力的介入,後者則要求充分發揮公權力的作用。在公共領域當中,法律主體的地位平等成為公民社會得以延續的基本保障;而在私人領域中,面對家庭成員之間的糾紛,法律似乎應該退避三舍。

(6)人民網法學報告會擴展閱讀

重要性:

男女平等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女性權益也通過各種制度和法律的完善而得到更多保障,但在公民個人層面,則更需要對這一國策的踐行。

而踐行的前提,離不開自始至終、正確全面的教育和引導。如果沒有系統全面的性別平等教育,不僅無法滿足社會對性別關系的認知和對性別平等的期待,也會對孩子們在未來處理婚姻家庭乃至社會關系方面產生影響。

Ⅶ 市法學會是什麼單位,干什麼的

法學會是人民團體、學術團體和群眾團體。

主要任務是:組織法學工作者、法律工作者學習和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方針和政策,學習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和憲法法律,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不斷提高政治素質、法律素質和業務素質;

引領、繁榮法學研究,推進法學理論創新、法律制度創新和法治文化創新,促進法學研究成果的推廣和應用轉化,為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提供理論支持和智力服務;參加國家政治協商、科學決策和

民主監督,對我國改革開放和法治中國建設中的重大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進行學術研討,提出對策和建議;組織法學工作者、法律工作者深入實際進行調查研究,總結新經驗,反映新情況,研究新

問題,加強信息的交流和傳播;參與國家和地方立法總體規劃的研究以及法律、法規、法律解釋的咨詢、論證、草擬、修改等工作,參與全國性、地方性和行業性法治評估工作;組織評選和表彰優秀法

學人才和優秀法學成果等活動,營造尊重人才、鼓勵創新的良好環境;參與法治宣傳,主管主辦本會法制、法學報刊和網站,編輯出版法學法律圖書、資料;參與法學教育,培養法學、法律人才;發揮人

才、智力優勢,開展多種形式的咨詢、培訓和法律服務發揮人才庫和思想庫的積極作用;反映會員和法學界、法律界的意見與要求,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

(7)人民網法學報告會擴展閱讀

市級法學會一般工作任務:

1、組織會員參加法學研究活動;

2、組織法學學術會議;

3、開展國內外法學學術交流與合作;

4、組織、推動會員開展調查研究工作;

5、 組織有關立法、執法、法律監督等問題的討論,提出建議或者咨詢意見;

6、參與法制宣傳和法學教育培訓工作;

7、編輯出版法學刊物、書籍和資料;

8、 反映會員的意見、建議和要求,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

9、開展法律服務;

10、承辦領導機關交辦的事項。

熱點內容
上海法院司法改革 發布:2025-07-14 07:37:54 瀏覽:158
2014公司法修改 發布:2025-07-14 06:49:42 瀏覽:624
河北省人民法院長 發布:2025-07-14 06:32:19 瀏覽:77
崇文法院 發布:2025-07-14 06:21:04 瀏覽:855
地名學法規 發布:2025-07-14 06:20:24 瀏覽:717
貫徹幹部選拔任用條例 發布:2025-07-14 06:18:04 瀏覽:291
基層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調研 發布:2025-07-14 06:09:02 瀏覽:760
桐柏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7-14 05:49:43 瀏覽:274
新條例違反財經紀律 發布:2025-07-14 05:44:42 瀏覽:706
法學院李揚 發布:2025-07-14 05:42:23 瀏覽: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