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名家講堂
『壹』 2019年縣法院向人大的工作報告
2019年縣法院向人大的工作報告
2019年,在縣委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有力監督和縣政府、縣政協以及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縣人民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堅持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線,忠實履行憲法法律職責,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新進展。全院受理各類案件22145件,同比下降2.15%,結案19536件,同比上升1.61%,法官人均結案444件。先後有6個集體和16名個人獲得市級以上表彰,我院被市中院確定為全市唯一申報集體立功的法院,法官劉向遠被省委宣傳部授予江蘇「最美法治人物」榮譽稱號,法官楊菁被最高人民法院評為「全國法院先進個人」。
一、擔當作為,履職盡責,推進和深化平安建設
一年來,我們充分發揮司法審判職能,打防並舉、懲教結合,努力維護全縣和諧穩定的社會秩序,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安全感。
嚴懲犯罪維護社會穩定。依法嚴厲打擊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犯罪,針對「盜搶騙」「黃賭毒」「套路貸」犯罪活動,重拳出擊,審結案件238件408人,其中李傑等72人特大電信詐騙案,系全市歷年來被告人數最多、庭審時間最長的一起案件,主犯李傑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嚴懲非法金融犯罪,聚焦涉眾型經濟犯罪大案、要案,先後審結大眾醫院、金圓家電等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4件4人。強化對特殊群體的司法保護,依法從嚴從重判處侵害未成年人、殘疾人等犯罪案件8件8人。深入開展「套路貸」虛假訴訟專項治理,完成對2016年以來審結的12369件民間借貸案件的梳理審查,對其中涉嫌「套路貸」虛假訴訟的143件依法予以糾正;
建立《疑似職業放貸人名錄》,加強對職業放貸行為的法律規制和管控,有效遏制金融領域違法犯罪高發態勢,切實守護好人民群眾「錢袋子的安全」。
縱深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咬定三年目標不放鬆,貫徹依法嚴懲的方針,選優配強刑事審判力量,聚桐消力「大案攻堅」「積案清零」「打傘破網」,形成強力掃除的壓倒態勢。先後審結涉黑惡罪名的九類刑事案件53件152人,鏟除2個惡勢力犯罪集團和1個惡勢力犯罪團伙;
組織對沈傑等9人惡勢力犯罪集團案進行公開宣判,判處涉「套路貸」犯罪的首要分子沈傑有期徒刑十五年。突出「打財斷血」,對28名涉黑涉惡案件被告人判處罰金213萬元,追繳違法所得218.95萬元。聚焦源頭治理,對審理過程中發現的管理漏洞和突出問題,向有關部門發送司法建議4份,確保打准打實,打深打透。
積極參與社會綜合治理。探索與學校、婦聯等職能部門建立未成年人聯動保護機制,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先後組織7名法官深入到聯系點學校,開展「法制教育校園行」活動,教育和引導未成年人遠離犯罪。認真落實「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專題召開嚴懲毒品犯罪、打灶悶擊「套路貸」虛假訴訟等新聞發布會5次,通過《說法隱輪彎》《法治泗陽進行時》等電視節目和法院微信公眾號,發布典型案例120餘件,以案釋法,講好法治故事,傳播法治正能量。
二、圍繞大局,聚焦中心,服務和護航高質量發展
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六增六強」,找准服務全縣經濟發展大局的切入點、落腳點,為泗陽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著力保障重大戰略實施。圍繞城鄉公共空間治理、農房改善、退圩還湖等重點工作,積極參與前期糾紛化解,強力推進涉農案件審理,審結土地流轉、承包、互換等類型案件48件,引導鄉鎮街道通過非訴方式依法確權收回被長期侵佔的國有和集體土地。向縣委報送《關於進一步規范與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建議》,得到縣委主要領導的批示肯定。保障全縣重點項目建設,對城區涉棚戶區改造和「三水」管網改造工程地塊上兩處拒不騰退房屋的被執行人進行強制搬遷,保障了工程的順利推進和實施。
積極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堅持「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強化對中小企業的保護和合同糾紛案件的審理、執行。貫徹落實服務企業家創新創業發展保障措施12條,激發企業家創業活力。強化規則之治,充分發揮司法審判的指引作用,審結經濟領域各類合同糾紛1019件,訴訟標的5.82億元,樹立起誠實守信、公平規范的市場交易秩序。堅持平等保護的原則,全力維護中小企業的合法權益,開通「執行綠色通道」,全年為維格新材料等涉訴企業執行到位案款2.17億元。通過逐案清理,將符合條件的427家企業從「失信」名單中移除;
對5家涉訴企業以查封應收賬款等債權的形式替代凍結流動資金,最大限度減少司法行為對企業經營的影響。努力在全縣構建起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讓企業家專心創業、放心投資、安心經營。
全力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健全法治化保障、市場化導向的破產案件審判工作模式,在全市率先提出建立破產處置府院協調聯動機制的建議,得到縣政府及職能部門的大力配合支持。強化破產審判力度,審結江蘇萬興紙業有限公司破產清算案和泗陽桃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破產重整案,通過重整,泗陽桃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引入第三方注資2.5億元,企業重新煥發生機。暢通執行轉破產銜接渠道,將長期停產停業、資不抵債、執行不能的義烏商貿城等15家企業轉入破產審查程序,盤活潤天復合材料等6家「僵屍企業」存量資產1.58億元,釋放閑置土地239.57畝、低效廠房11萬平方米。
三、關注訴求,回應期待,維護和保障民生權益
牢記人民的立場就是新時代政法工作的根本立場,不斷創新為民、便民和利民舉措,努力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實到各項工作實踐中。
強化民生福祉保護。聚焦群眾關心的家庭、就業、交通、住房等民生領域,審結一審民事案件9305件。全面推進家事審判方式改革,審結婚姻家庭類糾紛1725件,發出人身安全保護令3件,適用「感情冷靜期」調解和好離婚糾紛38件,有效修補了家庭關系,維護了社會穩定。妥善處置瑞禾陽光城等商品房逾期交房、逾期辦證糾紛586件;
按照省市法院要求,以示範訴訟的方式審結物業糾紛64件,通過司法審判的規范指引,形成訴外聯動化解合力,推動物業糾紛的有效解決;
加大與縣勞動仲裁委的裁訴銜接,聯合化解環宇光伏、國禾木製品等企業的勞資糾紛6批次151件。優化訴訟服務功能區設置,把多元解紛、登記立案、司法輔助等功能整合至訴訟服務中心,為當事人提供「一次辦好」的服務。強化司法救助,推動訴前調解,全年為當事人緩減免和節約訴訟費352.14萬元,讓群眾真切感受到司法的溫度。
鞏固執行力度不減。不斷夯實「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基礎,新收執行案件7577件,結案7885件,執行到位金額6.2億元。優化執行聯動機制,與房管處、不動產登記中心數據埠全面對接,實現了對被執行人存款、車輛、不動產等財產信息的「一網打盡」,全年查詢不動產信息9081條,扣押車輛61輛。集中開展涉企、涉民生、涉金融、涉財產刑執行專項活動。常態化實施錯時執行,出動警力646人次、拘留360人、罰款10人;
「網拍」處置資產315件,成交金額2.09億元,對129套房屋進行強制搬遷騰退。規范執行行為,完善執行分段實施、分段負責的管理模式,實行執行結果「一案雙查」,以嚴格的管理和監督推動執行工作高水平、規范化運行,保障當事人勝訴權的有效實現。
化解涉訴信訪矛盾。以「信訪積案化解專項行動」為抓手,全力做好信訪積案的化解工作,19件信訪積案得到實質性解決。以最嚴的標准、最實的舉措做好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慶期間的安保維穩各項工作。同時,會同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形成合力,加大對非法信訪涉嫌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
四、探索實踐,破解難題,創新和完善審判機制
一年來,我們堅持將改革創新作為破解法院工作難題的根本出路,大力開展以「減負、提速、增效」為目標的綜合配套改革,辦案效能全面提升。
持續深化審判方式改革。繼續完善「兩級甄別、梯度速裁」繁簡分流模式,組建涵蓋全院各業務部門的18個速裁審判團隊,審結案件7198件,佔到全部民商事案件的77.30%。完善刑事速裁審理機制,出台《關於適用速裁程序辦理刑事案件的實施辦法》,速裁程序適用率達39.92%,為全市最高,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中院、鎮江中院、淮安清江浦法院等省內外多家法院先後至我院交流學習。提升審判管理效能,落實「三會三查一評析月點評」的審判管理機制,實現案件發改率、一審服判息訴率等核心指標連續兩年保持全市基層法院第一,相關做法被省高院工作簡報刊登並轉發學習。
促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以「兩個一站式」建設為抓手,著力打造駐院調解「泗陽樣本」,先後擇優遴選12名駐院人民調解員,設立4個以調解員個人命名的調解工作室,全年訴前委派調解案件5618件,成功化解1874件,為全市基層法院最多;
訴源治理取得明顯成效,一審民商事案件同比下降18.59%,降幅居於全省第七位。駐院調解特色做法被《人民法院報》《江蘇法制報》等多家媒體宣傳報道,並被省高院工作簡報刊登;
駐院調解工作室被省高院、省司法廳、省律協聯合表彰為「優秀人民調解工作室」,調解員臧波、田林清被表彰為全省「優秀人民調解員」。創新開展類案聯調平台建設,協調縣司法局設立「非訴訟服務法院分中心」,引進縣律協等八家單位共建「第三方駐法院一站式糾紛解決平台」,入駐53名特邀律師調解員,成功化解專業性、行業性法律糾紛27件。與縣仲裁委建立的「勞動爭議裁訴銜接」機制、與縣工商聯搭建的「法商互聯微平台」等解紛機制獲評全市政法創新獎。助力基層社會治理,持續深化「無訟村居」建設,在人民法庭開展「巡迴審判進村居、員額法官進網格、法律講堂進社區」活動,設立22個審務工作站,構建起覆蓋城鄉的立體調解工作網路;
全年開展巡迴審判43次,通過「行走的天平」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基層村居形成風清氣正的良好氛圍。
加快智慧法院建設步伐。全面啟用電子送達平台,累計發送簡訊39145條,送達成功率83.73%,極大提高了送達效率、節約了送達成本。打造「互聯網+審務」新模式,初步建立集網上立案、網上查詢、跨域立案、遠程接訪等功能的信息化辦案系統,相繼向海門、鹽城等地法院「跨域立案」26件,通過視頻遠程化解跨省糾紛7件,減少當事人訴訟奔波。啟用「無書法庭」和音視頻閱卷輔助系統,對庭審錄像、音視頻證據進行智能轉寫,為審判增添全方位智能服務,極大地減輕了法官事務性工作負擔,有效地提升了辦案效率。
五、從嚴治院,從嚴管理,打造和錘煉過硬隊伍
堅決貫徹全面從嚴治黨,圍繞「五個過硬」總要求,突出思想引導,強化監督管理,努力樹立風清氣正、幹事創業的良好院風,建設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法院隊伍。
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教育引導全院幹警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扎實開展「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主題教育 ,圍繞「三個怎麼辦」「四個問一問」開展大討論大檢視大落實。強化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制定出台《黨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實施細則》,嚴格落實「一崗雙責」,守好司法領域意識形態安全關。
把紀律規矩挺在前面。完善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制度,自覺接受派駐紀檢監察組監督。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發現的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活動,梳理整改具體問題11條。創新監督管理機制,認真實施《宿遷市法官業外行為公約》。狠抓執紀問責,對1名幹警給予行政記過處分,對1名違紀聘用制人員予以辭退;
常態化運用「第一種形態」,對2個部門進行問題函詢,對5名個人進行提醒談話,不斷將紀律作風建設引向深入。
把能力建設作為關鍵。厚積法學理論素養,著力提升法官履職能力。先後派遣4批次35名法官至國家、省法官學院以及知名政法院校進行專項培訓;
通過法學名家視頻大講堂對全體員額法官進行一次全員輪訓;
邀請2名審判業務專家來院授課,有效提升了幹警的專業能力。在全院開展「三爭三創樹旗幟立標桿」競賽活動,樹立起對標一流、爭創一流的鮮明導向,營造出學標兵、趕先進的創先爭優氛圍。新袁法庭的「無訟村居」建設經驗和法官楊如春「纏著綳帶去執行」事跡先後被「學習強國」平台轉發,有3條工作信息分別被省委辦公廳和市委辦公室採用,2篇學術論文獲得省級優秀獎,10篇先進經驗介紹被省市法院工作簡報刊登。
六、接受監督,改進工作,促進和提升司法公信
一年來,我們牢固樹立「監督就是支持」的理念,不斷完善接受監督工作機制,把各方意見建議作為改進法院工作的強大動力。
主動接受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始終堅持重大部署、重點工作、重要事項向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制度。先後向縣人大常委會專題報告刑事審判工作和審議意見落實情況。加強與人大代表的聯絡,開展「千名代表聽百案」活動,邀請人大代表旁聽評議案件25件、監督執行活動8場,共計179人次。對縣人大常委會轉辦、交辦的群眾信訪事項,認真辦理、及時反饋。
積極接受政協、檢察及社會監督。認真接受政協民主監督,邀請政協委員旁聽評議案件12件47人次。自覺接受檢察機關訴訟監督,邀請檢察長列席審委會2次,及時回復檢察建議,糾正瑕疵案件6件,進入再審依法改判1件。堅持「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原則,自覺接受社會監督,上網發布裁判文書9396篇,直播庭審8078件,點擊觀看量累計突破101.81萬人次。積極推進司法民主,增補人民陪審員104名,全年一審普通程序案件陪審率達到99.32%。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法院工作的發展進步,既是全院幹警敬業奉獻、頑強拼搏的結果,更是縣委正確領導,人大及其常委會有力監督和政府、政協以及社會各界大力支持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縣人民法院向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及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社會各屆人士致以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當前法院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一是訴源治理的成效有待提升,外部借力形成合力不夠,「兩個一站式」建設進度不快,轄區民事案件萬人訴訟率仍然偏高,法院人案矛盾未得到根本緩解。二是司法配套改革措施推進較慢,少數當事人不實投訴和惡意誹謗法官的現象時有發生,司法人員職業保障機制建設還有待完善。三是執行長效機制亟待健全,執行聯動與基層社會網格化治理融合的不夠深入,存在「聯而不暢」的問題。對於這些問題和困難,我們將切實採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決。
2020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20年是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面對新的形勢、新的任務,做好今年的審判工作,我們深感意義深遠,責任重大。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服務全縣高質量發展為己任,以提升群眾安全感、滿意度為追求,發揚「咬定青山不放鬆」「斗罷艱險再出發」的奮斗精神,強化履職擔當,戮力攻堅克難,在新起點上開創法院審判工作新局面,為建設「強富美高」新泗陽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一是著力加強政治建設,凝聚法院工作向心力。持續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推動司法服務大局、服務群眾的具體舉措見行見效。以省高院確定我院為基層黨建聯系點為契機,以黨建帶隊建,堅持把支部建在庭上、先鋒亮在崗上,扎實開展黨員「示範崗、責任區、突擊隊」活動,充分發揮黨員的戰斗堡壘作用。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前移監督關口,強化執紀問責,確保法官清正、法院清廉、司法清明。
二是著力防範化解風險,增強改革發展保障力。繼續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保持對嚴重刑事犯罪高壓態勢。加大對非法金融、網路傳銷、電信詐騙等涉眾型犯罪的打擊力度,依法嚴懲扶貧領域違法犯罪,堅決遏制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行為,切實保障群眾安居樂業。圍繞「六增六強」,推動服務保障措施落在實處。優化營商環境,依法審理好各類商事案件,強化對中小企業的權益保障,持續推動破產審判工作,強化府院聯動,化解過剩產能,破除各類要素流動壁壘。
三是著力推動訴源治理,形成多元化解聚合力。緊緊依靠縣委領導和政府支持,推動建立和完善矛盾糾紛訴前分流、訴外調解、訴調對接機制和信息化工作平台建設,繼續加強駐院調解、律師調解工作,努力將多元化解從法院一枝獨秀的「盆景」,發展成全縣遍地開花的「風景」,切實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堅持壓降案件存量和控制案件增量相結合,加強對高發、多發案件特別是「職業放貸人」違法放貸行為的綜合治理,遏制民間借貸案件過快增長態勢。
四是著力抓好審判管理,提升嚴格司法公信力。堅持把審判質量作為法院工作生命線,深化司法責任制改革,保障法官、合議庭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完善違法審判責任認定和錯案責任追究機制,確保「放權不放任」。加強以案釋法和普法宣傳工作,在執法辦案中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五是著力優化基礎建設,激發創優發展內動力。以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準為要求,加快智慧法院建設步伐,有序推進審判綜合大樓基礎功能提升、訴訟服務中心硬體設施改善和開發區人民法庭改建工程。圍繞「兩個一站式」建設,強力推動集中送達和無紙化辦公,強化網上調解系統、自助訴訟服務系統和跨域訴訟服務系統等信息化辦案平台的建設,為法官減負,為辦案提速。
各位代表,風正潮平,自當揚帆破浪;
任重道遠,更需策馬奮蹄。新的一年,在縣委堅強領導和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有力監督下,縣人民法院將緊緊圍繞縣委十二屆十三次全會確定的目標任務,夙興夜寐,苦幹實干,砥礪奮進,創新爭優,以高水平的司法服務保障泗陽高質量發展,努力為「強富美高」新泗陽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貳』 想學習法律實務課程,可是不知道哪裡有這樣的課程可以學
您好,法律實務課程分為線上和線下
線下的實務課程一般由培訓中心在全國各地和律協合作,招生講課,或者是大律所內訓。優點是面對面,缺點是可能你想學的課在其他城市,吃住行住宿這很折騰,培訓費高,車旅費也貴。還有一點就是當場吸收多少就是多少,不然還得拿錄音筆錄音反復聽,音效不好。
線上的實務課程比較方便,可以自由挑選,價格都在幾個小時的課程一般幾十塊錢。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老師,現在線上的課程有的是大咖主講,視頻課程,可以反復聽還有課件。隨時隨地,車上睡覺前都可以。
那麼線上的實務課程就推薦法律名家講堂,基本上法律所有領域的課都有,比較全面,而且名家也很多像人民法學法學院教授楊立新、北大法學院教授馬憶南、公司法專家劉俊海、清華法學院崔建遠教授、原最高院高級法官田朗亮、楊征宇太多了,可以上去看看,都是針對法律人研發的實務課,適合法官、律師、檢察院法務等等,在手機微信上關注公眾號:法律名家講堂就能進入主頁。網頁鏈接
『叄』 法律名家講堂是做什麼的
法律名家講堂就是法律行業各領域的專家,在上面講法律實務,案例分析,是一個法律人學習的平台,裡面資源比較全,老師也多是牛人大咖。清華北大法學教授,博導的課裡面也有,很全面系統。對法律行業工作者是非常有幫助的。利用碎片時間,學點系統知識還是相當不錯的,我們律所的都在用。
法律名家講堂和法苑在線是一個平台,法律名家講堂是做公眾號的,法苑在線是在頭條專欄、愛奇藝、騰訊課堂、優酷課堂、喜馬拉雅
用手機觀看的話就關注「法律名家講堂」公眾號
『肆』 許前飛為什麼被降級
許前飛同志身為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應與其關系密切的律師和私營企業主請托,干預和插手具體案件審判工作,以案謀私,嚴重損害司法公信力和人民法院形象;嚴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違規出入私人會所和打高爾夫球,接受公款宴請;違反組織紀律,違規選拔任用幹部,不按規定報告個人有關事項;違反廉潔紀律,收受禮品、禮金。
7月10日,全國司法體制改革推進會在貴州省貴陽市舉行,全國各省級高院院長均到場,只有許前飛缺席。
據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官網消息,7月21日下午江蘇省人大常委會經過表決,決定接受許前飛辭去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職務、辭去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職務。
『伍』 類似 百家講壇 還有什麼節目
法律講堂
《法律講堂》是CCTV12的一檔法律知識類欄目,通過專家主題講座加背景簡介的形式,講述相關法律法規所蘊涵的法理及立法背景、中外司法史話。寓法理和觀點於故事中,貼近生活、貼近百姓。作為法制頻道的一檔談話節目,《法律講堂》是怎樣找准電視和法制的切入點,探求電視手段和法制教育的內在聯系,最大限度地發揮電視的教育作用。從創辦至今,《法律講堂》把普及法律知識作為自己的「靈魂」。針對老百姓購房問題,請中國房地產領域的資深律師秦兵上電視,十次「秦兵說房」;針對離婚問題,請著名律師郝惠珍上電視,十五次說「離婚爭奪戰」等。
欄目錄制現場 《法律講堂》是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全力打造與重點推出的一檔欄目,《法律課堂》關注中國的立法進程,寓法理和個性思考於案例中,以名家講座的方式,將現實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法律問題展現在普通百姓面前,是百姓學法,用法的指導手冊。通過回顧司法歷程、認識法理內涵、普及法律知識、弘揚法制精神,提高民主法制意識。一、欄目宗旨 透視立法背景、解讀立法依據,《法律講堂》關注中國的立法進程。二、欄目定位 受眾群:渴望獲取法律知識的普通大眾。內容:相關法律法規所蘊涵的法理及立法背景、中外司法史話。寓法理和觀點於故事中,貼近生活、貼近百姓。風格:高品位,輕松而不失莊重。突出主講內容,營造「講堂」氛圍。三、欄目特色 特色:知識性、權威性、服務性。特色體現:「講」的方式,獨特的法制節目形態,「史」的內容,獨特的法制節目視角詮釋法理內涵,凸顯節目特有權威性,弘揚法制精神,彰顯節目特有高品位。四、節目形式 時長:30分鍾。拍攝地點:學術報告廳。形式:專家主題講座+串片形式的背景簡介。五、選題范圍 1、司法領域內的相關知識點(法理的高度)。2、相關法律、法規(或其具體條款)內容及其出台或修正過程中的社會背景情況以及在此過程中發生的故事。3、司法制度發展史話。4、注重把理論和實踐、法律和生活、歷史和現實進行有機的融合。
品位與權威性並駕齊驅
《法律講堂》欄目的品位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真實;二是情感。真實,是電視美的基本要求。電視真實是再造的真實,與現實生活並不是同步的,但電視真實必須符合歷史和生活的邏輯。以輕松而不失莊重、突出主講內容、營造「講堂」氛圍,是《法律講堂》的欄目特色。這個欄目的真實美,主要體現在內容和情感兩個方面。這個欄目內容的真實美,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主講人的品位高。來到《法律講堂》欄目主講的,都是一些社會名流:他們有豐厚的學術根基,以往有著作,有一套自己獨到的完整理論;他們有一定的媒體公眾形象基礎,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如主講「離婚爭奪戰」的郝惠珍,就是主任律師、中華律師協會會員、中國法學會婚姻家庭研究會理事。像她這樣的專家的主講,當然是有的放矢。另一方面,所講的內容品位高。《法律講堂》欄目播出的內容,深入淺出,觀眾聽得懂,記得牢,用得上。從這個欄目的定位進行分析,一個終身難忘的執法故事、一段牽腸掛肚的執法經歷、一份刻骨銘心的情感等,構成了這個節目的主體。影視、文藝作品允許虛構、假設,以營造一個又一個精彩的故事。然而,現實生活中真實的況味所凝聚起的力量,往往更為令人震撼,更為發人深思。王岳在主講「醫患之爭」時,一開始就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動聽的故事:「某日,王某因腹痛去醫院看病,經檢查得知他患的是急性闌尾炎,後醫院決定對王某進行闌尾切除手術,但在傷口縫合階段,醫院卻將一塊紗布留在了王某的腹腔內」這個故事造成的懸念,一下子就抓住了觀眾的心。相對內容的真實,情感的真實更不容易做到。《法律講堂》欄目獨具匠心,將故事相關的細節,通過主講人慢慢地、一步一步地展開,娓娓道來,讓觀眾觸摸到生活的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