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遼寧新物業條例

遼寧新物業條例

發布時間: 2021-12-27 17:53:31

⑴ 遼寧省物業管理條例2021

⑵ 最新物業管理條例

物業管理條例
(2003年6月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79號公布根據2007年8月26日《國務院關於修改〈物業管理條例〉的決定》修訂)
第一條
為了規范物業管理活動,維護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的合法權益,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物業管理,是指業主通過選聘物業服務企業,由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約定,對房屋及配套的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進行維修、養護、管理,維護物業管理區域內的環境衛生和相關秩序的活動。
第三條
國家提倡業主通過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機制選擇物業服務企業。
第四條
國家鼓勵採用新技術、新方法,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物業管理和服務水平。
第五條
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物業管理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物業管理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1]
第六條
房屋的所有權人為業主。
業主在物業管理活動中,享有下列權利
(一)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接受物業服務企業提供的服務;
(二)提議召開業主大會會議,並就物業管理的有關事項提出建議;
(三)提出制定和修改管理規約、業主大會議事規則的建議;
(四)參加業主大會會議,行使投票權;
(五)選舉業主委員會成員,並享有被選舉權;
(六)監督業主委員會的工作;
(七)監督物業服務企業履行物業服務合同;
(八)對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使用情況享有知情權和監督權;
(九)監督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專項維修資金(以下簡稱專項維修資金)的管理和使用;
(十)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第七條
業主在物業管理活動中,履行下列義務:
(一)遵守管理規約、業主大會議事規則;
(二)遵守物業管理區域內物業共用部位和共用設施設備的使用、公共秩序和環境衛生的維護等方面的規章制度;
(三)執行業主大會的決定和業主大會授權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
(四)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交納專項維修資金;
(五)按時交納物業服務費用;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
第八條
物業管理區域內全體業主組成業主大會。
業主大會應當代表和維護物業管理區域內全體業主在物業管理活動中的合法權益。
第九條
一個物業管理區域成立一個業主大會。
物業管理區域的劃分應當考慮物業的共用設施設備、建築物規模、社區建設等因素。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第十條
同一個物業管理區域內的業主,應當在物業所在地的區、縣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的指導下成立業主大會,並選舉產生業主委員會。但是,只有一個業主的,或者業主人數較少且經全體業主一致同意,決定不成立業主大會的,由業主共同履行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職責。
第十一條
下列事項由業主共同決定:
(一)制定和修改業主大會議事規則;
(二)制定和修改管理規約;
(三)選舉業主委員會或者更換業主委員會成員;
(四)選聘和解聘物業服務企業;
(五)籌集和使用專項維修資金;
(六)改建、重建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
(七)有關共有和共同管理權利的其他重大事項。
第十二條
業主大會會議可以採用集體討論的形式,可以採用書面徵求意見的形式;但是,應當有物業管理區域內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過半數的業主且占總人數過半數的業主參加。
業主可以委託代理人參加業主大會會議。
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的決定,對業主具有約束力。
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侵害業主合法權益的,受侵害的業主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
第十三條
業主大會會議分為定期會議和臨時會議。
業主大會定期會議應當按照業主大會議事規則的規定召開。經20%以上的業主提議,業主委員會應當組織召開業主大會臨時會議。
第十四條
召開業主大會會議,應當於會議召開15日以前通知全體業主。
住宅小區的業主大會會議,應當同時告知相關的居民委員會。
業主委員會應當做好業主大會會議記錄。
第十五條
業主委員會執行業主大會的決定事項,履行下列職責:
(一)召集業主大會會議,報告物業管理的實施情況;
(二)代表業主與業主大會選聘的物業服務企業簽訂物業服務合同;
(三)及時了解業主、物業使用人的意見和建議,監督和協助物業服務企業履行物業服務合同;
(四)監督管理規約的實施;
(五)業主大會賦予的其他職責。
第十六條
業主委員會應當自選舉產生之日起30日內,向物業所在地的區、縣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和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備案。
業主委員會委員應當由熱心公益事業、責任心強、具有一定組織能力的業主擔任。
業主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在業主委員會成員中推選產生。
第十七條
管理規約應當對有關物業的使用、維護、管理,業主的共同利益,業主應當履行的義務,違反管理規約應當承擔的責任等事項依法作出約定。
管理規約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違反法律、法規或者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管理規約對全體業主具有約束力。
第十八條
業主大會議事規則應當就業主大會的議事方式、表決程序、業主委員會的組成和成員任期等事項作出約定。
第十九條
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應當依法履行職責,不得作出與物業管理無關的決定,不得從事與物業管理無關的活動。
第二十條
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應當配合公安機關,與居民委員會相互協作,共同做好維護物業管理區域內的社會治安等相關工作。
在物業管理區域內,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應當積極配合相關居民委員會依法履行自治管理職責,支持居民委員會開展工作,並接受其指導和監督。
住宅小區的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應當告知相關的居民委員會,並認真聽取居民委員會的建議。[1]
第二十一條
在業主、業主大會選聘物業服務企業之前,建設單位選聘物業服務企業的,應當簽訂書面的前期物業服務合同。
第二十二條
建設單位應當在銷售物業之前,制定臨時管理規約,對有關物業的使用、維護、管理,業主的共同利益,業主應當履行的義務,違反臨時管理規約應當承擔的責任等事項依法作出約定。
建設單位制定的臨時管理規約,不得侵害物業買受人的合法權益。
第二十三條
建設單位應當在物業銷售前將臨時管理規約向物業買受人明示,並予以說明。
物業買受人在與建設單位簽訂物業買賣合同時,應當對遵守臨時管理規約予以書面承諾。
第二十四條
國家提倡建設單位按照房地產開發與物業管理相分離的原則,通過招投標的方式選聘具有相應資質的物業服務企業。
住宅物業的建設單位,應當通過招投標的方式選聘具有相應資質的物業服務企業;投標人少於3個或者住宅規模較小的,經物業所在地的區、縣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可以採用協議方式選聘具有相應資質的物業服務企業。
第二十五條
建設單位與物業買受人簽訂的買賣合同應當包含前期物業服務合同約定的內容。
第二十六條
前期物業服務合同可以約定期限;但是,期限未滿、業主委員會與物業服務企業簽訂的物業服務合同生效的,前期物業服務合同終止。
第二十七條
業主依法享有的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建設單位不得擅自處分。
第二十八條
物業服務企業承接物業時,應當對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進行查驗。
第二十九條
在辦理物業承接驗收手續時,建設單位應當向物業服務企業移交下列資料:
(一)竣工總平面圖,單體建築、結構、設備竣工圖,配套設施、地下管網工程竣工圖等竣工驗收資料;
(二)設施設備的安裝、使用和維護保養等技術資料;
(三)物業質量保修文件和物業使用說明文件;
(四)物業管理所必需的其他資料。
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在前期物業服務合同終止時將上述資料移交給業主委員會。
第三十條
建設單位應當按照規定在物業管理區域內配置必要的物業管理用房。
第三十一條
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保修期限和保修范圍,承擔物業的保修責任。[1]
第三十二條
從事物業管理活動的企業應當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
國家對從事物業管理活動的企業實行資質管理制度。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第三十三條
從事物業管理的人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取得職業資格證書。
第三十四條
一個物業管理區域由一個物業服務企業實施物業管理。
第三十五條
業主委員會應當與業主大會選聘的物業服務企業訂立書面的物業服務合同。
物業服務合同應當對物業管理事項、服務質量、服務費用、雙方的權利義務、專項維修資金的管理與使用、物業管理用房、合同期限、違約責任等內容進行約定。
第三十六條
物業服務企業應當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提供相應的服務。
物業服務企業未能履行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導致業主人身、財產安全受到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第三十七條
物業服務企業承接物業時,應當與業主委員會辦理物業驗收手續。
業主委員會應當向物業服務企業移交本條例第二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資料。
第三十八條
物業管理用房的所有權依法屬於業主。未經業主大會同意,物業服務企業不得改變物業管理用房的用途。
第三十九條
物業服務合同終止時,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將物業管理用房和本條例第二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資料交還給業主委員會。
物業服務合同終止時,業主大會選聘了新的物業服務企業的,物業服務企業之間應當做好交接工作。
第四十條
物業服務企業可以將物業管理區域內的專項服務業務委託給專業性服務企業,但不得將該區域內的全部物業管理一並委託給他人。
第四十一條
物業服務收費應當遵循合理、公開以及費用與服務水平相適應的原則,區別不同物業的性質和特點,由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按照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的物業服務收費辦法,在物業服務合同中約定。
第四十二條
業主應當根據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交納物業服務費用。業主與物業使用人約定由物業使用人交納物業服務費用的,從其約定,業主負連帶交納責任。
已竣工但尚未出售或者尚未交給物業買受人的物業,物業服務費用由建設單位交納。
第四十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物業服務收費的監督。
第四十四條
物業服務企業可以根據業主的委託提供物業服務合同約定以外的服務項目,服務報酬由雙方約定。
第四十五條
物業管理區域內,供水、供電、供氣、供熱、通信、有線電視等單位應當向最終用戶收取有關費用。
物業服務企業接受委託代收前款費用的,不得向業主收取手續費等額外費用。
第四十六條
對物業管理區域內違反有關治安、環保、物業裝飾裝修和使用等方面法律、法規規定的行為,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制止,並及時向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報告。
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在接到物業服務企業的報告後,應當依法對違法行為予以制止或者依法處理。
第四十七條
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協助做好物業管理區域內的安全防範工作。發生安全事故時,物業服務企業在採取應急措施的同時,應當及時向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報告,協助做好救助工作。
物業服務企業雇請保安人員的,應當遵守國家有關規定。保安人員在維護物業管理區域內的公共秩序時,應當履行職責,不得侵害公民的合法權益。
第四十八條
物業使用人在物業管理活動中的權利義務由業主和物業使用人約定,但不得違反法律、法規和管理規約的有關規定。
物業使用人違反本條例和管理規約的規定,有關業主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第四十九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及時處理業主、業主委員會、物業使用人和物業服務企業在物業管理活動中的投訴。[1]
第五十條
物業管理區域內按照規劃建設的公共建築和共用設施,不得改變用途。
業主依法確需改變公共建築和共用設施用途的,應當在依法辦理有關手續後告知物業服務企業;物業服務企業確需改變公共建築和共用設施用途的,應當提請業主大會討論決定同意後,由業主依法辦理有關手續。
第五十一條
業主、物業服務企業不得擅自佔用、挖掘物業管理區域內的道路、場地,損害業主的共同利益。
因維修物業或者公共利益,業主確需臨時佔用、挖掘道路、場地的,應當徵得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的同意;物業服務企業確需臨時佔用、挖掘道路、場地的,應當徵得業主委員會的同意。
業主、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將臨時佔用、挖掘的道路、場地,在約定期限內恢復原狀。
第五十二條
供水、供電、供氣、供熱、通信、有線電視等單位,應當依法承擔物業管理區域內相關管線和設施設備維修、養護的責任。
前款規定的單位因維修、養護等需要,臨時佔用、挖掘道路、場地的,應當及時恢復原狀。
第五十三條
業主需要裝飾裝修房屋的,應當事先告知物業服務企業。
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將房屋裝飾裝修中的禁止行為和注意事項告知業主。
第五十四條
住宅物業、住宅小區內的非住宅物業或者與單幢住宅樓結構相連的非住宅物業的業主,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交納專項維修資金。
專項維修資金屬於業主所有,專項用於物業保修期滿後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維修和更新、改造,不得挪作他用。
專項維修資金收取、使用、管理的辦法由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財政部門制定。
第五十五條
利用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進行經營的,應當在徵得相關業主、業主大會、物業服務企業的同意後,按照規定辦理有關手續。業主所得收益應當主要用於補充專項維修資金,也可以按照業主大會的決定使用。
第五十六條
物業存在安全隱患,危及公共利益及他人合法權益時,責任人應當及時維修養護,有關業主應當給予配合。
責任人不履行維修養護義務的,經業主大會同意,可以由物業服務企業維修養護,費用由責任人承擔。[1]
第五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住宅物業的建設單位未通過招投標的方式選聘物業服務企業或者未經批准,擅自採用協議方式選聘物業服務企業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可以並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五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建設單位擅自處分屬於業主的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給業主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九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不移交有關資料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仍不移交有關資料的,對建設單位、物業服務企業予以通報,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六十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未取得資質證書從事物業管理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並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給業主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以欺騙手段取得資質證書的,依照本條第一款規定處罰,並由頒發資質證書的部門吊銷資質證書。
第六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物業服務企業聘用未取得物業管理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從事物業管理活動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給業主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六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物業服務企業將一個物業管理區域內的全部物業管理一並委託給他人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處委託合同價款30%以上50%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頒發資質證書的部門吊銷資質證書。委託所得收益,用於物業管理區域內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維修、養護,剩餘部分按照業主大會的決定使用;給業主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六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挪用專項維修資金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追回挪用的專項維修資金,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挪用數額2倍以下的罰款;物業服務企業挪用專項維修資金,情節嚴重的,並由頒發資質證書的部門吊銷資質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
第六十四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建設單位在物業管理區域內不按照規定配置必要的物業管理用房的,沒收違法所得,並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六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未經業主大會同意,物業服務企業擅自改變物業管理用房的用途的,並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有收益的,所得收益用於物業管理區域內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維修、養護,剩餘部分按照業主大會的決定使用。
第六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並按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處以罰款;所得收益,用於物業管理區域內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維修、養護,剩餘部分按照業主大會的決定使用:
(一)擅自改變物業管理區域內按照規劃建設的公共建築和共用設施用途的;
(二)擅自佔用、挖掘物業管理區域內道路、場地,損害業主共同利益的;
(三)擅自利用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進行經營的。
個人有前款規定行為之一的,處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單位有前款規定行為之一的,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六十七條
違反物業服務合同約定,業主逾期不交納物業服務費用的,業主委員會應當督促其限期交納;逾期仍不交納的,物業服務企業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六十八條
業主以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的名義,從事違反法律、法規的活動,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第六十九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財物或者其他好處,不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或者發現違法行為不予查處,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1]

5修改編輯
物業管理條例的修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的有關規定,國務院決定對《物業管理條例》作如下修改:
第十條
「同一個物業管理區域內的業主,應該在物業所在地的區、縣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的指導下成立業主大會,並選舉產生業主委員會。
但是,只有一個業主的,或者業主人數較少且經全體業主一致同意,決定不成立業主大會的,由業主共同履行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職責。」
刪除第十條第二款。
第十一條
下列事項由業主共同決定:
(一)制定和修改業主大會議事規則;
(二)制定和修改管理規約;
(三)選舉業主委員會或者更換業主委員會成員;
(四)選聘和解聘物業服務企業;
(五)籌集和使用專項維修資金;
(六)改建、重建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
(七)有關共有和共同管理權利的其他重大事項。
第十二條
「業主大會會議可以採用集體討論的形式,可以採用書面徵求意見的形式。」
「業主可以委託代理人參加業主大會會議。」
「業主大會決定本條例第十一條第(五)項和第(六)項規定的事項,應該經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2/3以上的業主且占總人數2/3以上的業主同意;決定本條例第十一條規定的其他事項,應當經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過半數的業主且占總人數過半數的業主同意。」
「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的決定,對業主具有約束力。」
「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侵害業主合法權益的,受侵害的業主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
第十九條
「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違反法律、法規的,物業所在地的區、縣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應當責令限期改正或者撤銷其決定,並通告全體業主。」
本決定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物業管理條例》根據本決定作相應的修訂,重新公布。

⑶ 遼寧省物業管理條例的4第四章 物業管理服務編輯

物業服務企業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取得資質證書。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在其資質等級范圍內承接物業服務業務。
從事物業管理的人員應當按照《物業管理師資格考試實施辦法》、《全國物業管理從業人員崗位證書管理辦法》等國家有關規定,取得職業資格證書。 業主委員會應當與業主大會選聘的物業服務企業訂立書面的物業服務合同。
物業服務合同應當約定下列主要內容:
(一)物業服務項目及其內容、服務標准;
(二)物業服務費用的標准、收取辦法及計費方式;
(三)雙方權利義務;
(四)違約責任;
(五)合同期限;
(六)合同爭議及糾紛的解決辦法。
物業服務項目一般包括:共用部位和共用設施設備的維護、公共秩序維護、保潔服務、綠化養護管理、車輛停放管理等。具體項目和服務標准由業主委員會與物業服務企業在合同中約定。 物業服務合同雙方應當參照省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制定的物業服務合同示範文本,簽訂物業服務合同。
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在物業服務合同簽訂之日起15日內,將物業服務合同副本報所在地縣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物業服務合同期滿前,物業服務企業和業主委員會無正當理由不得單方面提前解除合同。一方依法或者依據合同約定要求提前解除物業服務合同的,應當提前書面告知對方及物業所在地縣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
物業服務合同期滿2個月前,業主委員會應當召集業主大會會議,討論決定物業服務企業的聘用事項。業主大會決定繼續聘用的,應當依法與物業服務企業簽訂新的物業服務合同;不繼續聘用的,應當依法重新選聘新的物業服務企業。 物業服務合同期滿不再續訂以及依法解除或者依據合同約定提前解除物業服務合同的,原物業服務企業應當自合同終止之日起10日內退出該物業管理區域。在退出物業管理區域之前,應當按照國務院《物業管理條例》的規定,向業主委員會或者新聘的物業服務企業移交物業管理所需資料、預收的物業服務費用及其收支賬目和物業管理用房。
物業服務合同終止時,業主委員會與原物業服務企業應當成立移交小組,負責處理相關債權債務和物業管理資料移交等事務。原物業服務企業不得以未結清債權債務為由拒絕移交或者退出。 物業管理實行有償服務。物業服務收費應當遵循合理、公開以及費用與服務水平相適應的原則確定。
住宅的物業服務收費,實行政府指導價;非住宅的物業服務收費,實行市場調節價。 物業服務收費實行政府指導價的,市、縣價格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同級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物業服務等級標准等因素,制定本行政區域與物業服務等級標准相對應的基準價及其浮動幅度,並定期公布。具體收費標准由業主與物業服務企業根據規定的基準價和浮動幅度在物業服務合同中約定。
物業服務收費實行市場調節價的,由業主與物業服務企業自主協商確定收費標准。 價格主管部門和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制定政府指導價,應當開展價格、成本調查,聽取業主、物業服務企業和有關方面的意見。
政府指導價的價格水平,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經濟發展情況,按照規定的定價許可權和程序適時調整。
價格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對物業服務企業的服務內容和服務標准、收費項目和收費標准進行監督。 業主與物業服務企業可以採取包干制或者酬金制等形式約定物業服務費用。
包干制,是指由業主向物業服務企業支付固定物業服務費用,盈餘或者虧損由物業服務企業享有或者承擔的物業服務計費方式。
酬金制,是指在預收的物業服務資金中按約定比例或者約定數額提取酬金支付給物業服務企業,其餘全部用於物業服務合同約定的支出,結余或者不足均由業主享有或者承擔的物業服務計費方式。 業主應當根據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按時交納物業服務費用。業主與物業使用人約定由物業使用人交納物業服務費用的,從其約定,業主負連帶交納責任。
已竣工但尚未出售或者尚未交給物業買受人的物業,物業服務費用由建設單位交納。
違反物業服務合同約定,業主未按時交納物業服務費用的,業主委員會應當督促其限期交納;逾期仍不交納的,物業服務企業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業主出租物業的,應當在物業租賃合同中,對物業服務費用的交納作出約定,並在合同簽訂後10日內,將物業承租人、出租期限及物業服務費用的交納等約定事項書面告知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
物業產權發生轉移時,業主應當結算交納物業服務費用,也可以由物業產權交易雙方對物業服務費用的結算交納作出明確約定。業主與物業使用人約定由物業使用人交納物業服務費用的,由物業使用人結算交納物業服務費用,業主負連帶交納責任。 業主、業主委員會、物業使用人和物業服務企業在物業管理活動中發生矛盾和爭議的,可以向物業所在地的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或者居民委員會反映,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或者居民委員會應當及時進行調解。
縣以上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建立物業投訴制度,對業主、業主委員會、物業使用人和物業服務企業在物業管理活動中的投訴,應當依法及時調查、處理,並將調查或者處理結果及時回復投訴人;屬於其他行政管理部門職責的,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及時移交有關行政管理部門處理,並告知投訴人。

⑷ 網上傳的2014《新物業法》全文是全國通用的嗎國家有這樣的新法律嗎是否適用於遼寧省

有物業管理條例,沒有物業法
不會有任何法律是僅適用於一個省的(港澳台除外哈)
http://ke..com/link?url=-eZTbbehzcEokUfuJfr41ylCL1xH_

⑸ 遼寧省物業管理條例的第五章 物業的使用與維護

在物業管理區域內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擅自拆改房屋承重結構;
(二)侵佔、損壞公共場地、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
(三)擅自改變物業規劃用途;
(四)違反規定飼養家禽、寵物;
(五)違反規定擺攤設點、佔道經營;
(六)違反規定傾倒垃圾、污水和拋擲雜物;
(七)在建築物、構築物上違章搭建、塗寫、刻畫或者違反規定懸掛、張貼宣傳品;
(八)堆放易燃、易爆、劇毒或者含有放射性物質的物品,排放有毒、有害物質或者超過規定標準的噪音;
(九)違反規定從事妨礙業主正常生活的經營活動;
(十)法律、法規、規章和管理規約禁止的其他行為。
有前款所列行為之一的,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及時勸阻、制止,督促改正;拒不改正的,應當及時向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報告。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在接到報告後,應當依法對違法行為予以制止或者依法處理。 車輛在物業管理區域內公共場地或者佔用業主共有道路的停放、收費、管理和費用的使用辦法等事項,由業主大會決定。
在物業管理區域內停放車輛,不得佔用消防通道及影響其他車輛和行人的正常通行。 住宅物業、住宅小區內的非住宅物業或者與單幢住宅樓結構相連的非住宅物業的業主,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交納專項維修資金。
專項維修資金的交存、使用和監督管理,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⑹ 遼寧省物業管理條例的第三章 前期物業管理

在業主、業主大會選聘物業服務企業之前,建設單位應當選聘物業服務企業進行前期物業管理,簽訂書面前期物業服務合同,並在30日內報物業所在地的縣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前期物業服務合同應當包括下列主要內容:
(一)合同雙方的基本情況;
(二)物業的基本情況;
(三)物業服務事項和服務標准;
(四)物業服務費用的標准和收取辦法;
(五)建設單位、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的權利義務;
(六)物業的承接驗收情況;
(七)違約責任;
(八)爭議處理方式。
物業服務標准參照國家有關物業管理服務的等級標准執行。 前期物業服務事項應當包括下列主要內容:
(一)物業共用部位和共用設施設備的日常維護和管理;
(二)物業管理區域內安全防範、環境衛生、綠化、公共秩序和車輛停放管理;
(三)物業裝飾裝修管理;
(四)物業檔案資料管理。
業主有權拒絕接受前期物業服務合同中沒有約定的有償物業服務事項。 住宅物業的建設單位,應當通過招投標的方式選聘具有相應資質的物業服務企業;投標人少於3個或者住宅規模較小的,經物業所在地縣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可以採用協議方式選聘具有相應資質的物業服務企業。
前款規定的住宅規模標准由各市人民政府規定。 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組織對物業進行竣工驗收。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及其他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對工程質量及配套設施的完備情況進行監督。
物業服務企業承接物業時,建設單位應當依法向物業服務企業移交物業管理資料,交接雙方應當做好查驗記錄。物業服務企業發現資料、配套設施不完備,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出現質量和使用功能問題的,應當向物業所在地縣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報告,並書面告知建設單位。建設單位接到書面報告後,應當立即進行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應當制定整改方案。
建設單位依法向物業服務企業移交的物業管理資料,應當自移交之日起3日內到所在地縣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建築面積不少於建設工程項目總建築面積的3‰配置物業管理用房,物業管理用房最低建築面積標准由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規定。
建設單位提供的物業管理用房應當為地面以上能夠獨立使用的房屋,並具備水、電、供暖等基本使用功能。業主委員會的辦公用房從物業管理用房中調劑。
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在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時,應當對物業管理用房的位置、面積予以審查。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在核發房屋預售許可證和辦理房屋所有權初始登記時,應當核查並註明物業管理用房。
物業管理用房的所有權依法屬於全體業主。未經業主大會同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改變物業管理用房的用途。 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保修范圍和保修期限,承擔物業的保修責任。物業服務企業對屬於保修范圍和保修期內的房屋質量問題,應當及時通知建設單位。建設單位應當立即通知施工單位到現場核查情況,予以保修。建設單位無法通知施工單位或者施工單位不按工程質量保修書約定進行保修的,建設單位應當另行委託其他單位保修。
建設單位不履行保修義務或者拖延履行保修義務的,物業服務企業可以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反映,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依法進行監管。
保修期滿或者保修范圍以外的物業維修、保養由物業服務企業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承擔。

⑺ 請問沈陽市新出台的《物業條例》全文細則

可以看一下!近其也要簽購房的物業合同,正好我看到了你的提問,具體要求的查詢了一下,規定的實施時間訂在下個月。在下面的網址中看到的,內容我已給你COPY過來啦!
http://liaoning.nen.com.cn/77971867083735040/20050924/1764738.shtml

《沈陽市住宅物業管理規定》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住宅物業管理活動,維護業主和物業管理企業的合法權益,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根據國務院《物業管理條例》,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從事住宅物業管理活動,適用本規定。

第三條 本規定所稱住宅物業管理,是指住宅區內的業主通過選聘物業管理企業,由業主和物業管理企業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約定,對房屋及其配套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進行維修、養護、管理以及維護相關區域內的環境衛生和秩序的活動。

本規定所稱業主,是指房屋的所有權人。

本規定所稱物業使用人,是指物業的承租人或實際使用物業的其他人。

本規定所稱物業管理企業,是指依法設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從事物業管理服務活動的企業。

第四條 市房產局是本市物業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市物業管理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

區、縣(市)房產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內物業管理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

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對本轄區內物業管理活動實施監督管理;會同區、縣(市)房產行政主管部門指導監督本轄區內業主大會的成立及其日常工作;協調物業管理活動與社區管理中其他活動的關系。

市、區、縣(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按職責分工履行物業管理監管責任,為物業管理創造良好的環境。

第二章 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

第五條 建設單位應當在辦理《商品房預售許可證》之前或現房銷售之前,向區、縣(市)房產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劃分物業管理區域的要求。區、縣(市)房產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物業的共用設施設備、建築物規模、社區建設等因素劃分物業管理區域。建設單位應當向房屋買受人告知物業管理區域劃分情況。

分期建設的住宅區,其配套設施設備為共用的,應當劃分為一個物業管理區域。

尚未劃分或者需要調整物業管理區域的,區、縣(市)房產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進行劃分。

第六條 一個物業管理區域只能成立一個業主大會,並選舉產生業主委員會。同一物業管理區域,住宅房屋按套計算,業主入住率達50%以上,或自首套住宅房屋出售並交付使用之日起滿兩年的,應當由社區委員會組織業主代表、建設單位組成業主大會籌備組,負責業主大會的籌備及組建工作。

同一個物業管理區域分期開發建設的住宅區,首期建設的物業管理區域,住宅房屋按套計算,業主入住率達50%以上,由社區組織業主代表、建設單位組成業主大會籌備組,組建業主大會,成立業主委員會,並根據物業建設情況和業主入住情況增選業主委員會委員。

第七條 本規定施行前成立的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委員會任期屆滿後,應當按照本規定及有關規定組建業主大會,成立業主委員會。

第八條 業主在首次業主大會會議上的投票權數,按其擁有的住宅套數計算,每套住宅為一票。住宅區內的非住宅物業業主在首次業主大會會議上的投票權數,按其擁有的物業建築面積計算,不超過100平方米有單獨房屋所有權證的為一票;超過100平方米的,每超過100平方米計一票,超過部分不足100平方米的不計票。

單個業主在業主大會會議上所持的投票權,不得超過全部投票權的30%,剩餘投票權按照其他業主佔全部投票權的比例分攤給其他業主。

第九條 業主大會會議可以採用集體討論的形式,也可以採用書面徵求意見的形式;但應當有物業管理區域內持有1/2以上投票權的業主參加。

業主大會做出決定,必須經與會業主所持投票權1/2以上通過。業主大會做出制定和修改業主公約、業主大會議事規則、選聘和解聘物業管理企業的決定,必須經物業管理區域內全體業主所持投票權2/3以上通過。

業主大會做出專項維修資金使用和續籌方案的決定,需經涉及物業范圍內的全體業主所持投票權2/3以上通過。

第十條 業主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在業主委員會成員中選舉產生。業主委員會委員由五人以上單數組成。業主委員會委員任期為三年,可連選連任。任職期間發生變動,應及時進行補選。

業主委員會委員必須履行業主義務,公正廉潔。

第十一條 業主大會籌備組召開業主大會會議,應當於會議召開15日以前通知全體業主。並告知物業所在地的區、縣(市)房產行政主管部門和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社區委員會。

第十二條 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違反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房產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責令限期改正或者撤銷其決定,並通告全體業主。

第十三條 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應當配合公安機關,與社區委員會協作,共同做好維護物業管理區域內的社會治安等相關工作。

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應當配合社區委員會依法履行自治管理職責,支持社區委員會工作,並接受其指導和監督。

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作出決定,應當告知社區委員會,並認真聽取社區委員會的建議。

第三章 前期物業管理

第十四條 物業管理企業應當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後,向市、縣(市)房產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核定物業資質申請。房產行政主管部門對申請條件進行審查。符合條件的,按照有關規定核發資質證書。

第十五條 在業主、業主大會選聘物業管理企業之前,建設單位應當通過招投標方式選聘具有相應資質的物業管理企業,依法簽訂《前期物業服務合同》,由受聘的物業管理企業實施前期物業管理。

第十六條 住宅物業的建設單位,應當通過招投標的方式選聘具有相應資質的物業管理企業;投標人少於3個或者住宅建築面積少於2萬平方米的,經區、縣(市)房產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可以採用協議方式選聘具有相應資質的物業管理企業。

第十七條 物業管理企業與建設單位辦理物業承接驗收時,應當對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進行查驗。查驗中發現問題的,由建設單位負責,並由交接雙方書面認定。

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保修期限和保修范圍,承擔物業的保修責任。

第十八條 辦理物業承接驗收手續時,建設單位應當向物業管理企業移交下列資料:

(一)竣工總平面圖,單體建築、結構、設備竣工圖,配套設施、地下管網工程竣工圖等竣工驗收資料;

(二)設施設備的安裝、使用和維護保養等技術資料;

(三)物業質量保修文件和物業使用說明文件;

(四)物業管理用房、《商品房買賣合同》示範文本、《業主臨時公約》、書面承諾等物業管理所必需的其他資料。

物業管理企業應當在前期物業服務合同終止時將上述資料移交給業主委員會。

第十九條 建設單位在新建物業驗收合格後,應當向業主委員會移交竣工驗收資料;尚未成立業主委員會的,向物業管理企業移交資料。

第二十條 物業管理企業承接物業時,發現物業未經過驗收或驗收不合格的,不得承接。

第二十一條 建設單位應當在銷售物業之前,制定《業主臨時公約》,並在與買受人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時,向買受人明示,並予以說明。買受人應當對遵守《業主臨時公約》予以書面承諾。

《業主臨時公約》應當對物業的使用、維護、管理和業主的共同利益、業主應當履行的義務、違反業主臨時公約應當承擔的責任等事項依法作出約定,不得侵害物業買受人的合法權益。

第二十二條 建設單位與物業買受人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應當包含前期物業管理服務合同約定的內容。前期物業管理服務合同由建設單位提供。

第二十三條 建設單位應當按照不低於物業總建築面積0.3%的標准配置物業管理用房,但不得低於150平方米。

物業管理用房包括:物業辦公用房、物業清潔用房、物業儲藏用房、業主委員會辦公用房等。其中,物業辦公用房和業主委員會辦公用房應為地面以上的成套房屋,具備水、電、供熱等條件。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改變物業管理用房的使用用途。確需改變的,應當經業主大會同意,並依法辦理相關手續。

第二十四條 業主依法享有的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建設單位、物業管理企業不得擅自處分。

第二十五條 已建成物業管理區域內存在的開發建設遺留問題,由相關行政主管部門依法處理。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企業發現後,應當及時向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第二十六條 物業管理企業應當向物業所在地的區、縣(市)房產行政主管部門報送物業管理企業情況、物業服務合同、所承接物業情況、服務內容、收費標准等資料。

第四章 物業管理服務

第二十七條 業主大會可以通過招投標的方式或採用協議方式選聘具有相應資質的物業管理企業。業主委員會應當與業主大會選聘的物業管理企業訂立物業服務合同。

簽訂物業服務合同可以參照建設部示範文本,約定物業服務范圍、服務項目、收費標准、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違約責任等內容。

第二十八條 物業服務收費實行政府指導價和市場調節價。前期物業管理階段,由建設單位和受聘的物業管理企業參照物價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的政府指導價,協商議定收費標准;業主大會成立後,由業主委員會和物業管理企業協商議定收費標准。物業管理企業應當將議定的價格報物價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物業管理企業可以根據業主的委託提供物業服務合同約定以外的服務項目,服務報酬由雙方協商確定。

物業管理企業應當在物業管理區域內書面公布物業服務項目及其服務標准。

第二十九條 業主應當根據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交納物業服務費用。業主與物業使用人約定由物業使用人交納物業服務費用的,從其約定,業主負連帶交納責任。

已竣工但尚未出售或者尚未交給物業買受人的物業,物業服務費用由建設單位交納。

已竣工出售並辦理入住手續的物業,由物業買受人全額交納物業服務費用。

第三十條 物業管理企業應當協助公安機關做好物業管理區域內安全防範工作。物業管理企業可以聘用專業保安人員,也可以聘用其他人員。聘用的其他人員應當經過專業培訓合格。聘用的保安人員應當接受公安機關的監督管理。

第三十一條 物業管理企業提前解除合同的,應當於解除前60日內,通知業主委員會,並將退出的理由書面告知業主委員會,同時向物業所在地的房產行政主管部門報告,得到同意,按規定做好交接工作後,方可退出。

第三十二條 物業管理企業不得將物業管理區域的全部物業管理事項一並委託給他人。

第三十三條 實行物業管理的住宅區出現物業管理企業提前解除合同時,應當由社區委員會對小區的環境衛生和垃圾收集實施管理,並按未實施物業管理住宅區衛生費標准收費,直至業主大會選聘新的物業管理企業。

第五章 物業使用與維護

第三十四條 物業使用中禁止下列行為:

(一)破壞房屋承重結構;

(二)損壞或者擅自佔用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移動共用設備;

(三)破壞房屋外觀;

(四)違法搭建建築物、構築物;

(五)擅自改變物業的使用性質;

(六)侵佔綠地,損毀花草樹木;

(七)隨意停放車輛;

(八)隨意堆放、傾倒或者拋棄垃圾、雜物;

(九)違反規定生產、儲存易燃、易爆、毒害性、放射性物品,排放有毒、有害物質或者產生超過規定標準的雜訊;

(十)擅自設置攤點;

(十一)法律、法規、規章禁止的其他行為。

業主、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企業發現前款行為的,可以勸阻、制止。拒不改正的,應當向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報告。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應當依法處理。

第三十五條 供水、供電、供氣、供熱、通訊、有線電視等單位,應當依法承擔物業管理區域內相關管線和設施設備維修、養護的責任。責任劃分如下:

(一)供水設施:進戶管道第一閥門及閥門以外部分由供水公司負責,以內部分由業主負責。

(二)排水設施:住宅區規劃紅線范圍內的排水管道及窨井(不含市政管線)由業主負責;以外的由市政部門負責。住宅區內的化糞池由業主清掏、清運。

(三)供氣設施:由燃氣部門負責,維修、更新改造,費用按有關規定執行。

(四)供熱設施:由供熱企業負責。

(五)供電設施:架空線路維修管理的分界點為樓外牆橫擔(無橫擔以樓外牆電纜接頭為界),以內由業主負責,以外的用電設施(包括樓內用戶電表)的維護管理由供電部門負責。箱式變電站及箱變配出的低壓線路、住宅樓總電源配電櫃(包括用戶電表),由供電部門負責維護管理,樓總電源配電櫃負荷側以下200毫米處以內的配電設施由業主負責。

(六)通訊設施:由通訊部門負責。

(七)有線電視設施:由有線電視部門負責。

由業主負責維修養護的,可以委託物業管理企業實施維修養護。

第三十六條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擅自佔用、挖掘物業管理區域內的道路或者場地。確需臨時佔用、挖掘道路或者場地的,業主、物業管理企業應當徵得業主委員會的同意;其他單位或個人應當事先徵得業主委員會和物業管理企業的同意。臨時佔用、挖掘道路、場地完工後,要及時恢復原狀,造成損失的,應當予以賠償。

第三十七條 車輛在全體共用部分的停放、收費和管理等事項,由業主大會決定。業主大會決定對車輛停放收費的,可參照物價部門規定的收費標准收費。業主大會成立前,車輛在物業管理區域內停放的,其收費標准應當按照物價部門的規定執行。車主對車輛有保管要求的,由車主和物業管理企業另行簽訂保管合同。

公安、消防、搶險、救護、環衛等特種車輛執行公務時在物業管理區域內停放,不得收費。

物業管理區域內停放車輛,不得影響其他車輛和行人的正常通行。

第三十八條 業主裝飾裝修房屋時,應當事先告知物業管理企業。物業管理企業應當將房屋裝飾裝修中的禁止行為和注意事項書面告知業主。

物業管理企業發現業主、使用人在物業使用、裝飾裝修過程中有違反法律、法規、規章或者業主公約(業主臨時公約)的行為,應當依據有關規定或約定及時予以勸阻、制止,對拒不改正的,應當及時報告業主委員會和有關行政管理部門。

第三十九條 物業自用部位、自用設施設備存在安全隱患,危及公共利益及他人合法權益時,責任人應當及時維修養護,有關業主應當給予配合。

責任人不履行維修養護義務的,經業主大會同意,可以由物業管理企業維修養護,費用由責任人承擔。

責任人不履行維修養護義務,給其他業主造成損失的,由責任人承擔賠償責任。

第四十條 物業管理區域內的共用部位、共用設備設施存在安全隱患,危及公共利益及他人合法權益時,物業管理企業應立即維修,有關業主應配合。

第四十一條 住宅物業、住宅小區內的非住宅物業或者與單幢住宅樓結構相連的非住宅物業的業主,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交納專項維修資金。

專項維修資金屬業主所有,專項用於物業保修期滿後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維修和更新、改造,不得挪作他用。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二條 違反本規定的,由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和房產行政主管部門、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實施處罰和管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住宅物業的建設單位未通過招投標的方式選聘物業管理企業或者未經批准,擅自採用協議方式選聘物業管理企業的,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可以並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

(二)建設單位擅自處分屬於業主的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給業主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三)不移交有關資料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仍不移交有關資料的,對建設單位、物業管理企業予以通報,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四)未取得資質證書從事物業管理的,沒收違法所得,並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給業主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五)挪用專項維修資金的,追回挪用的專項維修資金,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挪用數額2倍以下的罰款;物業管理企業挪用專項維修資金,情節嚴重的,吊銷資質證書。

(六)建設單位在物業管理區域內不按照規定配置必要的物業管理用房的,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並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七)未經業主大會同意,物業管理企業擅自改變物業管理用房的用途的,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並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有收益的,所得收益用於物業管理區域內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維修、養護,剩餘部分按照業主大會的決定使用。

(八)擅自改變物業管理區域內按照規劃建設的公共建築和共用設施用途的;擅自佔用、挖掘物業管理區域內道路、場地,損害業主共同利益的;擅自利用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進行經營的,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對個人處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單位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所得收益,用於物業管理區域內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維修、養護,剩餘部分按照業主大會的決定使用。

(九)建設單位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保修義務的,責令改正,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並對在保修期內因質量缺陷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十)物業管理企業將一個物業管理區域內的全部物業管理一並委託給他人的,責令限期改正,處委託合同價款30%以上50%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資質證書。委託所得收益,用於物業管理區域內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維修、養護,剩餘部分按照業主大會的決定使用;給業主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四十三條 違反物業服務合同約定,業主逾期不交納物業服務費用的,業主委員會應當督促其限期交納,並按照規定繳納滯納金;逾期仍不交納的,物業管理企業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四十四條 業主以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的名義,從事違反法律、法規的活動,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第四十五條 違反本規定,房產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財物或者其他好處,不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或者發現違法行為不予查處,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七章 附則

第四十六條 非住宅物業管理活動可以參照本規定執行。

第四十七條 本規定所稱的區包括區、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渾南開發區、金融商貿開發區、棋盤山國際風景旅遊開發區、沈陽農業高新技術開發區。
第四十八條 本規定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⑻ 遼寧省物業管理條例的第一章 總 則

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省物業管理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
設區的市(以下簡稱市)、縣(含縣級市、區,下同)主管房地產的行政管理部門(以下稱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物業管理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
規劃、物價、工商、財政、公安、民政、環保等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依法做好物業管理的相關工作。 房屋的所有權人為業主。
業主在物業管理活動中享有法律、法規規定的權利,履行法律、法規規定的義務。 物業管理區域由物業所在地縣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會同街道辦事處或者鄉鎮人民政府根據物業的共用設施設備、建築規模、社區建設等因素劃分。物業管理區域的劃分,應當徵求居民委員會的意見。
分期建設或者有兩個以上建設單位開發建設的區域,其設置的配套設施設備共用的,一般應當劃分為一個物業管理區域。但該區域內已自然形成多個相對獨立、封閉小區的,可以劃分為不同的物業管理區域。 業主大會是代表和維護全體業主在物業管理活動中合法權益的組織。業主通過業主大會對全體業主的共同利益事項作出決定和進行管理,業主大會通過業主大會會議和業主委員會行使職權。
同一個物業管理區域內的業主應當依法成立一個業主大會,選舉產生一個業主委員會。 業主籌備成立業主大會的,應當向物業所在地縣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提出成立業主大會的書面意見。
縣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應當自接到業主書面意見之日起30日內,指導成立業主大會籌備組。籌備組負責業主大會籌備工作。 物業管理區域內業主人數較多的,可以以幢、單元、樓層等為單位,推選一名業主代表參加業主大會會議。推選業主代表參加業主大會會議的,業主代表應當於參加業主大會會議3日前,就業主大會會議擬討論的事項書面徵求其所代表的業主的意見。需投票表決的,業主贊同、反對及棄權的具體票數經本人簽字後,由業主代表在業主大會會議上代為投票。
業主可以委託代理人參加業主大會會議,代理人應當持業主書面委託書並根據委託內容進行投票表決。數人共有一個物業的,共有人可以推選其中一人參加業主大會會議。
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的決定,對業主具有約束力。 業主大會定期會議應當按照業主大會議事規則的規定由業主委員會組織召開。物業管理區域內有20%以上業主提議,或者經業主委員會決定,業主委員會應當組織召開業主大會臨時會議。
住宅小區召開業主大會會議前,業主委員會應當告知相關的居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可以派員列席。
業主委員會不按規定組織召開業主大會會議的,物業所在地的縣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責令業主委員會限期組織召開;逾期仍不召開的,由縣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指導業主召開。 業主委員會是業主大會的執行機構,應當依法維護業主合法權益,執行業主大會決定的物業管理事項。
業主委員會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召集業主大會會議,報告物業管理的實施情況;
(二)代表全體業主與業主大會選聘的物業服務企業簽訂物業服務合同;
(三)監督和協助物業服務企業履行物業服務合同,督促業主履行管理規約、交納物業服務費用;
(四)協調業主或者物業使用人與物業服務企業之間的矛盾糾紛;
(五)業主大會賦予的其他職責。
前款所稱物業使用人,是指物業承租人和其他實際使用物業的非所有權人。 業主委員會由委員5人以上15人以下單數組成,具體人數根據該物業管理區域的實際情況確定。業主委員會委員的任期由業主大會議事規則規定。
業主委員會應當自選舉產生之日起3日內召開首次業主委員會會議,推選產生業主委員會主任1人,副主任1至2人,並在物業管理區域內公告。
業主委員會委員本人、配偶及其近親屬不得在為本物業管理區域提供服務的物業服務企業任職。
業主大會在選舉業主委員會委員的同時,具備條件的,應當選舉出業主委員會候補委員。候補委員列席業主委員會會議,不具有表決權。在個別業主委員會委員資格終止時,經業主委員會決定,從候補委員中按照得票多少依次遞補,並在本物業管理區域內公示。 1/3以上業主委員會委員提議或者業主委員會主任認為有必要的,應當召開業主委員會會議。業主委員會會議每年至少召開一次。
召開業主委員會會議,應當有過半數委員出席。業主委員會作出決定應當經全體委員人數的半數以上同意。
業主委員會的決定應當自決定作出之日起3日內在物業管理區域內公告。 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工作經費由全體業主承擔。經費籌集、管理和使用的具體辦法,由業主大會議事規則規定,但不得要求物業服務企業提供。
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工作經費的使用情況應當定期在物業管理區域內公告,接受業主的監督和咨詢。 業主委員會委員、候補委員不再是本物業管理區域內業主的,其委員、候補委員資格自行終止。
業主委員會委員、候補委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業主委員會會議可以決定終止其委員、候補委員資格:
(一)以書面形式向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提出辭職的;
(二)因疾病等原因喪失履行職責能力的;
(三)不履行業主義務的;
(四)無正當理由連續3次不參加業主委員會會議的;
(五)不宜繼續擔任業主委員會委員、候補委員的其他情形。
業主委員會委員資格終止的,應當自終止之日起3日內將其保管的有關財務憑證、檔案等文件資料、印章及其他屬於全體業主所有的財物交還給業主委員會。

熱點內容
年假的計算勞動法 發布:2025-07-13 14:01:35 瀏覽:236
中國十大行政法案例評析pdf 發布:2025-07-13 13:48:21 瀏覽:25
法院被收監了 發布:2025-07-13 13:34:13 瀏覽:304
案件法律服務方案範本 發布:2025-07-13 13:24:22 瀏覽:881
墮胎道德嗎 發布:2025-07-13 13:18:00 瀏覽:428
行政訴訟法司法解釋13 發布:2025-07-13 13:14:37 瀏覽:444
大學生對依法治國 發布:2025-07-13 13:12:17 瀏覽:686
經濟法調控主體 發布:2025-07-13 13:07:59 瀏覽:878
內蒙古鄉鎮法律服務收費標准 發布:2025-07-13 13:03:31 瀏覽:295
下城法院王斌法官 發布:2025-07-13 13:03:23 瀏覽: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