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場條例
① 豬場的管理制度
規模豬場各階段飼養管理制度
員工守則及獎罰條例
符合下列條件者受獎勵:
關心集體,愛護公物,提合理化建議,主動協助領導搞好工作者。
在特定環境中見義勇為者,敢於揭發壞人壞事者。
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操作水平較高者
認真執行豬場各項規章制度,遵守勞動紀律者.
勝任本職工作,生產成績特別顯著,貢獻很大者。
符合下列條件者受罰(警告、罰款、開除)
01. 違反勞動紀律者。
02. 違反操作規程者.
03. 出現責任事故、造成損失者。
04. 不愛護公物,損壞公物者。
05. 挑撥離間、無理取鬧、搞分裂者。
06. 對壞人壞事知情不報者,見危不救、袖手旁觀者。
07. 以權謀私、化公為私者
08. 貪污受賄、挪用公款、收取回佣及厚禮者。
09. 盜竊、賭博者。
10. 語言行為粗暴及欺騙者。
11. 不請假出場者。
12. 隨便將場內物資拿出場者。
13. 發現外來人員進場不阻止者。
員工休請假考勤制度
休假制度
01. 員工每月休假2天,正常情況不得超休。
02. 正常休假由組長、生產線主管逐級批准,安排輪休。
03. 有薪假:婚假7天,喪假(直系親屬)5天,產假45天,人流休假6天,上環休假3天,下環休假1天,女結扎休假13天,男結扎休假5天。
04. 法定節假日上班的,可領取加班補貼。
05. 休假天數積存多的由生產線主管、場長安排補休,省內可積休8天,跨省12天。
請假制度
一、 除正常休假,一般情況不得請假,病假等例外。
二、 請假需寫《員工請假單》,層層報批,否則作曠工處理;曠工1天,扣薪2天,連續曠工5天以上作自動離職處理。
三、 員工請假期間無工資,因公負傷者可報公司批准,治療期間工資照發。
四、 生產線員工請假2天以內者由主管批准,3天以上者須由場長批准。
考勤制度
1、 生產線員工由生產線主管負責考勤,生產線主管、後勤人員由場長負責考勤,月底上報。
2、 員工須按時上下班,遲到或早退2次扣1天工資。
3、 有事須請假。
4、 嚴禁消極怠工,一旦發現經批評教育仍不悔改者按扣薪處理,態度惡劣者上報公司做開除處理。
頂班制度
1. 員工休假(請假)由組長安排人員頂班,組長負責。
2. 組長休假(請假)由生產線主管頂班,生產線主管負責。
3. 生產線主管休假(請假)由場長頂班,場長負責。
4. 各級人員休假必須安排好交接工作,保證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出現特殊情況如外界有疫情需要封場,則不可正常休假,只能安排積休
妊娠空懷母豬飼養管理技術操作規程
一. 工作目標。
1. 保證配種分娩率在85%以上。
2. 保證經產母豬合格率在95%以上。
3. 保證後備母豬合格率在90%以上(轉入基礎群為准)
4. 月產弱仔率不得高於10%
二. 工作日程
日班工作時間為:
上午 7:30─11:30
下午 14:00─18:00
工作時間隨季節變化,工作日程作相應的前移或後移。
7:30~ 8:00 觀察豬群,清理食槽,檢查飲水
8:00~ 9:00 拌料
9:00~10:00 飼喂
10:00~11:30 清理衛生、其他工作
14:00~14:30 觀察豬群,清理食槽,檢查飲水
14:30~16:30 拌料,飼喂
16:30~18:00 沖洗豬欄豬體、其他工作
(三)斷奶母豬的飼養管理
1、 斷奶母豬的膘情至關重要,要做好哺乳後期的飼養管理,使其斷奶時保持較好的膘情。
哺乳後期不要過多削減母豬喂料量;抓好仔豬補飼、哺乳,減少母豬哺乳的營養消耗;適當提前斷奶。
2、 斷奶前後1周內適當減少哺乳次數,減少喂料量以防發生乳房炎。
3、 有計劃地淘汰7胎以上或生產性能低下的母豬。確定淘汰豬最好在母豬斷奶時進行。
4、 母豬斷奶後一般在3~7天開始發情,此時注意做好母豬的發情鑒定和公豬的試情工作。母豬發情穩定後才可配種,不要強配。
5、 斷奶母豬可喂哺乳料、日喂二餐,日喂2.5-3Kg,推遲發情的斷奶母豬優飼,日喂3-4Kg。
(四)反情、超期空懷、不發情母豬飼養管理
1 .配種後21天左右用公豬對母豬做返情檢查,以後每月做一次妊娠診斷。
2 .妊檢空懷情豬放在觀察區,及時復配。妊檢空懷豬轉入配種區要重新建立母豬卡。
3 .每頭每日喂料3公斤左右,日喂2次。過肥過瘦的要調整喂料量,膘情恢復正常再配.
4 .超期空懷、不正常發情母豬要集中飼養,每天放公豬進欄追逐10分鍾或放運動場公母混群運動,觀察發情情況。
5 .體況健康、正常的不發情母豬,先採取飼養管理綜合措施
(見誘情方法),然後再選用激素治療。
6 .不發情或屢配不孕的母豬可對症使用PG600、血促性素、絨促性素、排卵素、氯前列烯醇等外源性激素。
7 .長期病弱或空懷2個情期以上的,應及時淘汰。
(五)妊娠母豬的飼養管理
1、 所有母豬配種後按配種時間(周次)在妊娠定位欄編組排列。懷孕料分三階段按標准飼喂。
2、 每次投放飼料要准、快,以減少應激。要給每頭豬足夠的時間吃料,盡量減少飼料浪費。根據母豬的膘情調整投料量。
母豬的膘情分級系統
瘦弱級 脊柱、腰角、肋骨非常明顯,脊椎歷歷可數
十分瘦級 尖脊、削肩,不用壓力便可辨脊柱,膘薄,大腿少肌肉
稍瘦級 脊柱尖,稍有背膘(配種最低條件)
標准級 身體稍圓,肩膀發達有力(配種理想條件)
稍肥級 平背圓膘、胸肉飽滿,肋部豐厚(分娩前理想狀態)
肥胖級 太肥,體型橫、背膘厚
3、 不喂發霉變質飼料,防止中毒。
4、 減少應激,防流保胎。
5、 妊娠診斷:在正常情況下,配種後21天左右不再發情的母豬即可確定妊娠。其表現為:貪睡、食慾旺、易上膘、皮毛光、性溫馴、行動穩、陰門下裂縫向上縮成一條線等。做好配種後18~65天內的復發情檢查工作。
6、 對妊娠母豬定期進行評估,按妊娠階段分三段區進行飼喂和管理。妊娠一個月內的喂料量為1.8~2.2公斤/天/頭, 妊娠中間二個月內的喂料量為2.0~2.5公斤/天/頭,最後一個月的喂料量為2.8~3.5公斤/天/頭,產前一周開始喂哺乳料,並適當減料。
妊娠階段 喂料量(公斤/天/頭)
妊娠一個月內 1.8~2.2
妊娠中期 2.0~2.5
妊娠最後一個月 2.8~3.5
7、 預防烈性傳染病的發生,預防中暑,防止機械性流產。
8、 按《免疫程序》做好各種疫苗的免疫接種工作。
9、 妊娠母豬臨產前一周轉入產房,轉入前沖洗消毒,並同時驅體內外寄生蟲。
第二節 分娩舍飼養管理技術操作規程
一.工作目標
1、 按計劃完成母豬分娩產仔任務。
2、 哺乳期成活率92%—95%以上。
3.4周齡斷奶平均體重6公斤以上.
二.工作日程
7:30~8:30 母豬、仔豬喂飼
8:30~9:30 治療、打耳號、剪牙、斷尾、補鐵等工作
9:30~11:30 清理衛生、其他工作
14:00~16:00 清理衛生、其他工作
16:00~17:00 治療
17:00~18:00 母豬、仔豬喂飼
三.操作規程
(一)產前准備
1、 空欄徹底清洗,檢修產房設備,之後用衛康、農福、消毒威等消毒葯連續消毒兩次,晾乾後備用。第二次消毒最好採用火焰消毒或薰蒸消毒。
2、 產房溫度最好控制在25℃左右,濕度65~75%,檢驗清楚預產期,母豬的妊娠期平均為114天。
3、 產前產後3天母豬減料,以後自由採食,產前3 天開始投喂維力康或小蘇打、芒硝,連喂1周,分娩前檢查乳房是否有乳汁流出,以便做好接產准備。
4、 准備好5%碘酊、0.1%KMnO4消毒水、抗菌素、催產素、保溫燈等葯品工具。
5、 分娩前用0.1%KMnO4消毒水清洗母豬的外陰和乳房。
6、 臨產母豬提前一周上產床,上產床前清洗消毒,驅體內外寄生蟲一次。
7、 產前肌注德力先等長效土黴素5毫升。
8、 產前產後母豬料添加1-2周呼腸舒、強力黴素等,以預防產後仔豬下痢。
(二)判斷分娩
1、 陰道紅腫,頻頻排尿。
2、 乳房有光澤、兩側乳房外漲,用手擠壓有乳汁排出,初乳出現後12~24小時內分娩。
(三)接產
1、 要求有專人看管,接產時每次離開時間不得超過半小時。
2、 仔豬出生後,應立即將其口鼻粘液清除、擦凈,用抹布將豬體抹乾,發現假死豬及時搶救,產後檢查胎衣是否全部排出, 如胎衣不下或胎衣不全可肌注催產素。
3、 斷臍用5%碘酊消毒。
4、 把初生仔豬放入保溫箱,保持箱內溫度30℃以上。
5、 幫助仔豬吃上初乳,固定乳頭,初生重小的放在前面, 大的放在後面。仔豬吃初乳前,每個乳頭的最初幾滴奶要擠掉。
6、 有羊水排出、強烈努責後1小時仍無仔豬排出或產仔間隔超過1小時,即視為難產,需要人工助產。
(四)難產的處理
1、 有難產史的母豬臨產前1天肌注律胎素或氯前列烯醇,或預產期當日注射縮宮素。
2、 臨產母豬子宮收縮無力或產仔間隔超過半小時者可注射縮宮素,但要注意在子宮頸口開張時使用。
3、 注射催產素仍無效或由於胎兒過大、胎位不正、骨盆狹窄等原因造成難產應立即人工助產。
4、 人工助產時,要剪平指甲,潤滑手、臂並消毒,然後隨著子宮收縮節律慢慢伸入陰道內;手掌心向上,五指並攏;抓仔豬的兩後腿或下頜部;母豬子宮擴張時,開始向外拉仔豬,努責收縮時停下,動作要輕;拉出仔豬後應幫助仔豬呼吸(假死仔豬的處理:將其前後軀以肺部為軸向內側並攏、放開反復數次)。產後陰道內注入抗生素,同時肌注得力先等抗生素一個療程,以防發生子宮炎、陰道炎。
5、 對難產的母豬,應在母豬卡上註明發生難產的原因,以便下一產次的正確處理或作為淘汰鑒定的依據。
(五)產後護理和飼養
1、 哺乳母豬每天喂2~3次,產前3天開始減料,漸減至日常量的1/2~1/3,產後3天恢復正常,自由採食直至斷奶前3天。喂料時若母豬不願站立吃料,應趕起。
2、 產前產後日糧中加0.75~1.5%的電解質、輕瀉劑(維力康、小蘇打或芒硝)以預防產後便秘、消化不良、食慾不振, 夏季日糧中添加1.2%的NaHCO3可提高採食量。
3、 哺乳期內注意環境安靜、圈舍清潔、乾燥,做到冬暖夏涼。隨時觀察母豬的採食量和泌乳量的變化,以便針對具體情況採取相應措施。
4、 仔豬初生後2天內注射血康或富來血、牲血素等鐵劑1.5ml,預防貧血;口服抗生素如獸友一針、慶大黴素2ml,以預防下痢。注射亞硒酸鈉VE0.5 ml,以預防白肌病,同時也能提高仔豬對疾病的抵抗力;如果豬場呼吸道病嚴重時,鼻腔噴霧卡那黴素加以預防。無乳母豬採用催乳中葯拌料或口服。
5、 新生仔豬要在吃初乳前剪牙、斷尾。斷臍以留下3cm為宜,斷端5%碘酊消毒;剪牙鉗5%碘酊消毒後齊牙根處剪掉上下兩側犬齒,弱仔不剪牙;斷尾時,尾根部留下3cm處剪斷、5%碘酊消毒。
6、 仔豬吃過初乳後適當過哺寄養調整,盡量使仔豬數與母豬的有效乳頭數相等,防止未使用的乳頭萎縮,從而影響下一胎的泌乳性能。寄養時,仔豬間日齡相差不超過3天,把大的仔豬寄出去,寄出時用寄母的奶汁擦抹待寄仔豬的全身。
7、 7-15日齡小公豬去勢,去勢時要徹底,切口不宜太大,術後5%碘酊消毒。
8、 產房適宜溫度,分娩後1周27℃,2周26℃,三周24℃,四周22℃。保溫箱溫度:初生36℃,體重2 kg 30℃,4 kg 29℃,6 kg28℃,6 kg以上~斷奶27℃,斷奶後三周24~26℃。
9、 產房要保持乾燥,產欄內只要有小豬,便不能用水沖洗。預防仔豬下痢,參照《黃白痢綜合防治措施》。
10、 補料:出生後5~7日齡開始誘補料,保持料槽清潔,飼料新鮮。勤添少添,晚間要補添一次料。每天補料次數為4~5次。
11、 產房人員不得擅自離崗,有其他工作不得已離崗時每次離開時間控制在1小時以內。
12、 仔豬平均25~28日齡斷奶,一次性斷奶,不換圈,不換料。斷奶前後連喂3天開食補鹽以防應激。
13、 斷奶後一周,逐漸過渡飼料,斷奶頭兩天注意限料,以防消化不良引起下痢。
在哺乳期因失重過多而瘦弱的母豬要適當提前斷奶,斷奶前3天需適當限料。
第三節 保育舍的操作規程
一.工作目標
1. 保育期成活率94%—97%以上。
2. 7周齡轉出體重14Kg以上。
3. 9周齡轉出體重20Kg以上。
二.工作日程
7:30~8:30 喂飼
8:30~10:30 清理衛生、其他工作
10:30~11:00 喂飼
14:00~14:30 喂飼
14:30~16:30 清理衛生、其他工作
16:00~17:00 喂飼
17:00~18:00 其它工作
三.操作規程
1、 轉入豬前,空欄要徹底沖洗消毒,空欄時間不少於3天。
2、 轉入、轉出豬群每周一批次,豬欄的豬群批次清楚明了,強弱分群。
3、 誘導仔豬飲水和吃料。經常檢查飲水器。
4、 頭兩天注意限料,以防消化不良引起下痢。以後自由採食,勤添少添,每天添料3-4次。
5、 及時調整豬群,強弱、大小分群,保持合理的密度,病豬、僵豬及時隔離飼養。注意鏈球菌病的防治。
6、 保持圈舍衛生,加強豬群調教,訓練豬群吃料、睡覺、排便「 三定位」。盡可能不用水沖洗有豬的豬欄(炎熱季節除外)。注意舍內濕度。
7、 頭一周,飼料中適當添加一些抗應激葯物
8、 清理衛生時注意觀察豬群排糞情況;喂料時觀察食慾情況;休息時檢查呼吸情況,發現病豬立即報告給技術員,嚴重病豬隔離飼養,統一用葯。
9、 按季節溫度的變化,做好通風換氣、防暑降溫及防寒保溫工作。注意舍內有害氣體濃度。
10、 分群合群時,為了減少相互咬架而產生應激,應遵守「 留弱不留強」,「拆多不拆少」,「夜並晝不並」的原則,可對並圈的豬噴灑葯液(如來蘇兒)或碘制劑消毒液,清除氣味差異,並後飼養人員要多加觀察(此條也適合於其它豬群)。
11、 每周消毒兩次,每周消毒葯更換一次。
第四節 生長育肥舍飼養管理技術操作規程
一.工作目標
1、生長豬成活率96%-99%。
2.育肥豬成活率98%-99%.
2、飼料轉化率(15~90千克階段):≤2.8:1。
3、日增重(15~90千克階段):≥650千克。
4、生長育肥階段(15~95千克)飼養日齡≤119天
(全期飼養日齡≤168天)。
二.工作日程
7:30~9:00 清理飼槽並飼喂
9:00~9:30 觀察豬群,將病豬報技術員
9:30~11:30 清理衛生、其他工作
14:00~15:30 清理飼槽並飼喂
15:30~16:00 觀察豬群,將病豬報技術員
16:00~18:00 清潔衛生、其他工作
三.操作規程
1、 轉入豬前,空欄要徹底沖洗消毒,空欄時間不少於3天。
2、 轉入、轉出豬群每周一批次,豬欄的豬群批次清楚明了。
3、 及時調整豬群,強弱、大小、公母分群,保持合理的密度,病豬及時隔離飼養。
4、 轉入第一周飼料添加土黴素鈣預混劑、呼諾玢、泰樂菌素等抗生素,預防及控制呼吸道病。
5、 小豬49~77日齡喂小豬料,78~119日齡喂中豬料,120~168 日齡喂大豬料,自由採食,喂料時參考喂料標准,以每餐不剩料為原則。
6、 保持圈舍衛生,加強豬群調教,訓練豬群吃料,睡覺,排便「 三定位」。
7、 干糞便要用車拉到化糞池,夏季每天沖洗一次。
8、 清理衛生時注意觀察豬群排糞情況;喂料時觀察食慾情況;休息時檢查呼吸情況,發現病豬立即報技術員,嚴重病豬隔離飼養,統一用葯。
9、 按季節溫度的變化,做好通風降溫工作,經常檢查飲水器,做好防暑降溫等工作。
10、 分群合群時,為了減少相互咬架而產生應激,應遵守「 留弱不留強」,「拆多不拆少」,「夜並晝不並」的原則,可對並圈的豬噴灑葯液(如來蘇兒)或碘制劑,清除氣味差異,並後飼養人員要多加觀察(此條也適合於其它豬群)。
11、 每周消毒1-3次,每周消毒葯更換一次。
12、 出欄豬要事先鑒定合格後才能出場,殘次豬特殊處理出售。
保育舍飼養管理技術操作規程
一.工作目標
4. 保育期成活率94%—97%以上。
5. 7周齡轉出體重14Kg以上。
6. 9周齡轉出體重20Kg以上。
二.工作日程
7:30~8:30 喂飼
8:30~10:30 清理衛生、其他工作
10:30~11:00 喂飼
14:00~14:30 喂飼
14:30~16:30 清理衛生、其他工作
16:00~17:00 喂飼
17:00~18:00 其它工作
三.操作規程
12、 轉入豬前,空欄要徹底沖洗消毒,空欄時間不少於3天。
13、 轉入、轉出豬群每周一批次,豬欄的豬群批次清楚明了,強弱分群。
14、 誘導仔豬飲水和吃料。經常檢查飲水器。
15、 頭兩天注意限料,以防消化不良引起下痢。以後自由採食,勤添少添,每天添料3-4次。
16、 及時調整豬群,強弱、大小分群,保持合理的密度,病豬、僵豬及時隔離飼養。注意鏈球菌病的防治。
17、 保持圈舍衛生,加強豬群調教,訓練豬群吃料、睡覺、排便「 三定位」。盡可能不用水沖洗有豬的豬欄(炎熱季節除外)。注意舍內濕度。
18、 頭一周,飼料中適當添加一些抗應激葯物
19、 清理衛生時注意觀察豬群排糞情況;喂料時觀察食慾情況;休息時檢查呼吸情況,發現病豬立即報告給技術員,嚴重病豬隔離飼養,統一用葯。
20、 按季節溫度的變化,做好通風換氣、防暑降溫及防寒保溫工作。注意舍內有害氣體濃度。
21、 分群合群時,為了減少相互咬架而產生應激,應遵守「 留弱不留強」,「拆多不拆少」,「夜並晝不並」的原則,可對並圈的豬噴灑葯液(如來蘇兒)或碘制劑消毒液,清除氣味差異,並後飼養人員要多加觀察(此條也適合於其它豬群)。
22、 每周消毒兩次,每周消毒葯更換一次。
第五節 生長育肥舍飼養管理技術操作規程
一.工作目標
1、育成階段成活率≥98%。
2、飼料轉化率(15~90千克階段):≤2.7:1。
3、日增重(15~90千克階段):≥650千克。
4、生長育肥階段(15~95千克)飼養日齡≤119天
(全期飼養日齡≤168天)。
二.工作日程
7:30~8:30 喂飼
8:30~9:30 觀察豬群、治療
9:30~11:30 清理衛生、其他工作
14:30~15:30 喂飼
15:30~16:30 清理衛生、其他工作
16:30~17:30 觀察豬群、治療、其他工作
三.操作規程
13、 轉入豬前,空欄要徹底沖洗消毒,空欄時間不少於3天。
14、 轉入、轉出豬群每周一批次,豬欄的豬群批次清楚明了。
15、 及時調整豬群,強弱、大小、公母分群,保持合理的密度,病豬及時隔離飼養。
16、 轉入第一周飼料添加土黴素鈣預混劑、呼諾玢、泰樂菌素等抗生素,預防及控制呼吸道病。
17、 小豬49~77日齡喂保育豬料,78~119日齡喂中豬料,120~168 日齡喂大豬料,自由採食,喂料時參考喂料標准,以每餐不剩料或少剩料為原則。
18、 保持圈舍衛生,加強豬群調教,訓練豬群吃料,睡覺,排便「 三定位」。
19、 干糞便要用車拉到化糞池,夏季每天沖洗一次。
20、 清理衛生時注意觀察豬群排糞情況;喂料時觀察食慾情況;休息時檢查呼吸情況,發現病豬,對症治療。嚴重病豬隔離飼養,統一用葯。
21、 按季節溫度的變化,調整好通風降溫設備,經常檢查飲水器,做好防暑降溫等工作。
22、 分群合群時,為了減少相互咬架而產生應激,應遵守「 留弱不留強」,「拆多不拆少」,「夜並晝不並」的原則,可對並圈的豬噴灑葯液(如來蘇兒),清除氣味差異,並後飼養人員要多加觀察(此條也適合於其它豬群)。
每周消毒一次,每周消毒葯更換
② 國家環保局對養豬場有哪些規定
你好,國家環保抄局對養豬場有襲以下規定:
(1)不能建在居民區。
(2)落實「三廢」處理,廢水廢渣和廢氣都要有完善的處理設施。
(3)水源地不能在上風口,對環保要求較嚴格。
(4)要有化糞池,沉澱處理。
③ 2020年新建豬場政策項目有哪些規定
2020年新建豬場政策項目如下幾點規定:
1,新建豬舍補貼。新建豬舍補貼范圍有圈舍新建、引種、糞污處理、貸款等方面進行補貼,補貼的標准為是新建圈舍每平米補貼40元,沼氣池每立方米補貼150元,引進良種母豬每頭補貼400~600元,貸款貼息50%。
2,規模養豬補貼。生豬養殖規模3000頭以上的,補貼80萬,生豬養殖規模2000到2999頭的,補貼60萬,生豬養殖規模1000到1999頭的,補貼40萬,生豬養殖規模500到999頭的,補貼20萬。
3,標准化養殖項目補貼。標准化養殖項目主要針對在生豬主產區採取「以獎代補」的方式,支持適度規模生豬養殖場進行標准化改擴建,在擴建時可以申請補貼。
4,能繁母豬補貼。對農戶飼喂的能繁母豬實施補貼,其補貼標准為每頭補貼50元。另外,對能繁母豬還進行保險補貼,補貼標准按照保險費檔次來決定,具體補貼詳情可以咨詢當地畜牧局,養殖場病死豬無害化處理補貼。
④ 農村禁止養豬法律法規
我住在齊齊哈爾市。龍沙區,明星村。養殖20來年。不在屯子里邊。在廢棄土地回上。由於查大棚房。和衛答星定點.地方有關部門。說我沒有執照。強制拆我豬舍。太難了,不是有病就是拆房子。。。今年5月份。大隊幫我向區里申請畜牧用地。我就有疑問,為什麼還要拆我豬舍,,是我沒送禮的原因嗎舍?
⑤ 公益林建豬場國務院是怎樣規定的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穩定生豬生產促進轉型升級的意見》
1、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完善生豬政策性保險,提高保險保額、擴大保險規模,並與病死豬無害化處理聯動,鼓勵地方繼續開展並擴大生豬價格保險試點。
2、保障生豬養殖用地。完善設施農用地政策,合理增加附屬設施用地規模,取消15畝上限,保障廢棄物處理等設施用地需要。
3、強化法治保障。加快修訂動物防疫法、生豬屠宰管理條例,研究修訂獸葯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健全生豬產業法律制度體系。
(5)豬場條例擴展閱讀
養豬場選址條件
1、養豬業為長期產業,必須進行長遠規劃。
2、水、電、交通條件:一個萬頭豬場日耗水量150~250 t,水質要符合飲用標准;用電量除飼料加工外,自裝機容量80~100 kw;物料運輸量大煷笥冢玻 t牭某〗煌ㄔ聳湟方便。
3、衛生防疫條件:綜合考慮地形,地勢,地點、水源、土壤、氣候條件等因素,要遠離居民區、養殖場、屠宰場、交通干線。
4、糞污處理及環保條件:要運用生態環保方案,盡量同菜地、魚塘、果園、農田相結合,使污水無害化和減量化。
選址原則
1、節約用地,盡量選用不宜耕作的土地,並為進一步發展留有餘地。
2、不在旅遊區、自然保護區、古建築保護區、水源保護區、畜禽疫病多發區和環境污染嚴重地區建場。
3、場址用地符合當地城鎮發展建設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要求和相關法規。
4、在城鎮居民區常年主導風向的下風向或側風向建場,避免氣味、廢水及糞肥堆置而影響居民區環境。
5、盡量靠近飼料供應和商品銷售地區,並且交通便利、水電供應可靠。
⑥ 法律規定養豬場建立在哪
你好
場址距主要交通干線和居民區的距離應滿足防疫要求。場界距離交通干線回不少於300米,距離居民區和答其它畜牧場不少於300米,距離屠宰場、畜禽加工廠、畜禽交易市場、垃圾處理場、風景旅遊區等區域不少於1000米。 各地區規定可能不一致 ,具體可向相關部門咨詢了解。
⑦ 環保局禁止養豬,是國家規定的嗎
不是的,是必須滿足要求才可以養豬。
法律依據:
《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和《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對禁養區劃定提出了明確要求。2016年上半年,全國20來個省份都已經公布了禁養時間表,大部分表示要在2016年底-2017年底實現畜禽養殖的規范布局,該禁養的禁養,該升級到養殖小區的要完全達到環保的標准。
養豬要求:
養豬場必須擁有這8個證件,否則一律關停處理:
1、養豬用地證明:到國土資源局辦理,一般符合養殖用地的都可以辦理。
2、環評手續:到環保局辦理,環保部門會有人員下來考察,只要排污合格的養豬場就可以。
3、規劃意見:養豬場設計好建設圖紙,然後到規劃局審核。
4、立案備案手續:到發改委辦理,這個是最好跟村委會的一起去。
5、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在畜牧局辦理,一般防疫到位的養豬場都可以拿到手。
6、養殖場備案登記手續:到畜牧局辦理,這個很簡單,登記一下就可以了。
7、生產經營取可證:先讓村委會證明,然後到畜牧局,畜牧局審核過後,直接到工商局辦理。
8、野生動物訓養繁殖許可證:取得生產經營取可證後,到畜牧局辦理檢疫證,然後到林業局辦理。
(7)豬場條例擴展閱讀:
養殖業的綜合利用與治理
國家鼓勵和支持採取糞肥還田、製取沼氣、製造有機肥等方法,對畜禽養殖廢棄物進行綜合利用。
國家鼓勵和支持採取種植和養殖相結合的方式消納利用畜禽養殖廢棄物,促進畜禽糞便、污水等廢棄物就地就近利用。
國家鼓勵和支持沼氣製取、有機肥生產等廢棄物綜合利用以及沼渣沼液輸送和施用、沼氣發電等相關配套設施建設。
將畜禽糞便、污水、沼渣、沼液等用作肥料的,應當與土地的消納能力相適應,並採取有效措施,消除可能引起傳染病的微生物,防止污染環境和傳播疫病。
從事畜禽養殖活動和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活動,應當及時對畜禽糞便、畜禽屍體、污水等進行收集、貯存、清運,防止惡臭和畜禽養殖廢棄物滲出、泄漏。
向環境排放經過處理的畜禽養殖廢棄物,應當符合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准和總量控制指標。畜禽養殖廢棄物未經處理,不得直接向環境排放。
染疫畜禽以及染疫畜禽排泄物、染疫畜禽產品、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屍體等病害畜禽養殖廢棄物,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務院農牧主管部門的規定,進行深埋、化制、焚燒等無害化處理,不得隨意處置。
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應當定期將畜禽養殖品種、規模以及畜禽養殖廢棄物的產生、排放和綜合利用等情況,報縣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備案。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定期將備案情況抄送同級農牧主管部門。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依據職責對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情況進行監督檢查,並加強對畜禽養殖環境污染的監測。
鄉鎮人民政府、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發現畜禽養殖環境污染行為的,應當及時制止和報告。
對污染嚴重的畜禽養殖密集區域,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制定綜合整治方案,採取組織建設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設施、有計劃搬遷或者關閉畜禽養殖場所等措施,對畜禽養殖污染進行治理。
因畜牧業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調整以及劃定禁止養殖區域,或者因對污染嚴重的畜禽養殖密集區域進行綜合整治,確需關閉或者搬遷現有畜禽養殖場所,致使畜禽養殖者遭受經濟損失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予以補償。
激勵措施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示範獎勵等措施,扶持規模化、標准化畜禽養殖,支持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進行標准化改造和污染防治設施建設與改造,鼓勵分散飼養向集約飼養方式轉變。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組織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過程中,應當統籌安排,將規模化畜禽養殖用地納入規劃,落實養殖用地。
國家鼓勵利用廢棄地和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未利用地開展規模化、標准化畜禽養殖。
畜禽養殖用地按農用地管理,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確定生產設施用地和必要的污染防治等附屬設施用地。
建設和改造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設施,可以按照國家規定申請包括污染治理貸款貼息補助在內的環境保護等相關資金支持。
進行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從事利用畜禽養殖廢棄物進行有機肥產品生產經營等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活動的,享受國家規定的相關稅收優惠政策。
利用畜禽養殖廢棄物生產有機肥產品的,享受國家關於化肥運力安排等支持政策;購買使用有機肥產品的,享受不低於國家關於化肥的使用補貼等優惠政策。
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的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設施運行用電執行農業用電價格。
國家鼓勵和支持利用畜禽養殖廢棄物進行沼氣發電,自發自用、多餘電量接入電網。電網企業應當依照法律和國家有關規定為沼氣發電提供無歧視的電網接入服務,並全額收購其電網覆蓋范圍內符合並網技術標準的多餘電量。
利用畜禽養殖廢棄物進行沼氣發電的,依法享受國家規定的上網電價優惠政策。利用畜禽養殖廢棄物製取沼氣或進而製取天然氣的,依法享受新能源優惠政策。
⑧ 建養豬場國家都有什麼政策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穩定生豬生產促進轉型升級的意見》
1、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完善生豬政策性保險,提高保險保額、擴大保險規模,並與病死豬無害化處理聯動,鼓勵地方繼續開展並擴大生豬價格保險試點。
2、保障生豬養殖用地。完善設施農用地政策,合理增加附屬設施用地規模,取消15畝上限,保障廢棄物處理等設施用地需要。
3、強化法治保障。加快修訂動物防疫法、生豬屠宰管理條例,研究修訂獸葯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健全生豬產業法律制度體系。
(8)豬場條例擴展閱讀
養豬場選址條件
1、養豬業為長期產業,必須進行長遠規劃。
2、水、電、交通條件:一個萬頭豬場日耗水量150~250 t,水質要符合飲用標准;用電量除飼料加工外,自裝機容量80~100 kw;物料運輸量大煷笥冢玻 t牭某〗煌ㄔ聳湟方便。
3、衛生防疫條件:綜合考慮地形,地勢,地點、水源、土壤、氣候條件等因素,要遠離居民區、養殖場、屠宰場、交通干線。
4、糞污處理及環保條件:要運用生態環保方案,盡量同菜地、魚塘、果園、農田相結合,使污水無害化和減量化。
選址原則
1、節約用地,盡量選用不宜耕作的土地,並為進一步發展留有餘地。
2、不在旅遊區、自然保護區、古建築保護區、水源保護區、畜禽疫病多發區和環境污染嚴重地區建場。
3、場址用地符合當地城鎮發展建設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要求和相關法規。
4、在城鎮居民區常年主導風向的下風向或側風向建場,避免氣味、廢水及糞肥堆置而影響居民區環境。
5、盡量靠近飼料供應和商品銷售地區,並且交通便利、水電供應可靠。
⑨ 養豬場與屠宰場的法律規定
涉及到哪方面的法律規定呢,說清楚點啊,是環保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