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園林綠化條例
㈠ 與園林有關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共7章70條,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同時廢止。
2、《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
1999年8月30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 。
根據2017年12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的決定》修正。
3、《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
1979年9月13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原則通過 1979年9月13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令第二號公布試行。
4、《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根據1998年4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的決定》修正。
5、《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
1985年6月7日由國務院發布,共17條。
6、《城市園林綠化資質標准》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頒發,本辦法自一九九五年十月一日起施行。
7、《城市綠化條例》
經1992年5月20日國務院第104次常務會議通過,自1992年8月1日起施行。根據2011年1月8日《國務院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修訂。
(1)重慶市園林綠化條例擴展閱讀:
園林古建築行業作為受固定資產影響較大的行業,在城鎮化進程的大背景下保持了較快的增長勢頭。以大唐芙蓉園為代表的城市園林古建築運營模式、以宋城文化為代表的影視文化園林古建築運營模式紛紛取得超額收益,並得到業界認可。
與此同時,隨著環境問題日益凸顯,促使全社會日益重視生態環境。2001-2010年,全國城市綠化固定資產投資保持了快速增長態勢,投資額從163.2億元增加至1235.90億元,平均增長速度達到22%左右,充分顯示城市園林綠化行業是一個朝陽行業。
到2010年,中國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達149.45萬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8.22%,綠地率34.17%,城市人均擁有公園綠地面積10.66平方米。
園林古建築不但能很好的繼承了傳統文化,也對城市綠化和環境保護起到了積極地促進作用。在「十二五」期間,國家振興文化產業並更加強調環境保護的大趨勢下,園林古建築也將得到更加長足的發展。
㈡ 城市園林綠化工程屬於政府哪個部門管現在還有園林局這個部門嗎
城市綠化工程由園林部門管理,各個城市的園林部門設置不盡同,有些是城市的一級部門,如重慶市園林局,是正廳級;有些是住建局下面的二級局或者處,區縣一級的大多屬於城管局管理,還有一種是和林業局合並成一個部門,如成都市園林局。
園林局機構屬社會公益類事業單位。裡面的專業技術人員屬於事業編制,專業技術人員占園林局職工總數的大部分。非專業技術人員,比如:局長、副局長、科長等行政管理人員則為公務員編制,但所佔園林局職工人數比例比較低。
(2)重慶市園林綠化條例擴展閱讀:
園林局的主要職能有:
承辦市政市容、環境衛生、園林綠化、路燈、戶外燈飾、戶外廣告、公園廣場、城區管網布局的規劃管理和督查工作;
承擔佔用(臨時佔用)城市綠地和移、伐樹木以及集中綠化事項的管理;
審核城鎮建設項目設計方案中園林綠化用地的比例指標和綠化方案;
擬訂公共綠化規劃建設方案;審核公共區域園林綠化工程的設計方案及施工圖;
依法審核城市園林綠化地和風景點(含規劃綠地)內建設項目的立項工作;
承擔城市園林綠化工程設計和施工單位的資質管理;
參與制定園林綠化工程設計和施工招、投標;
參與制定園林綠化工程定額標准並組織實施;
審核園林綠化工程的質量管理工作;
監督城區市政基礎設施、路燈建設、城區道路的管理維護工作,負責城區非交通佔道臨時停車點、臨街門市固定店牌、城區戶外廣告、停車場(點)、洗車場(點)、臨時廣告媒體設置、道路設施佔用挖掘的規劃、規范管理、審批;
負責園林「三創」工作;負責各鎮街城鎮管理的指導工作。
㈢ 重慶市市政設施管理條例的養護維修
市政設施的養護維修應當執行國家和本市有關技術標准、技術規范,加強日常巡查,定期進行養護維修和檢測,發現問題立即整改,保證市政設施處於正常使用狀態。
市政設施的養護維修工程質量依照國家和本市建築工程質量管理的有關規定執行。 市政設施的養護維修應當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實行招標投標。
市政設施維護管理單位應當具備相應的資質及專業技術人員,配備專用養護維修設備。 市政設施維護管理單位負責各自管理的市政設施的養護維修工作。
社會單位投資建設的市政設施由建設單位負責移交前的養護維修。
實行特許經營的市政設施,由經營管理單位按照特許經營合同和有關規定負責養護維修。 市政設施養護維修施工現場應當設置規范的警示標志,標明修復期限,採取安全防護措施,保障行人、車輛安全;施工時應當採取低雜訊、防揚塵的施工設備和施工方法,符合環境保護要求。
施工現場影響交通安全、暢通的,依照《重慶市道路交通安全條例》的相關規定執行。
對位於繁華地段、窗口地區主幹道的重大養護維修工程,應當提前五日向社會發布公告,同時要避開交通高峰期。
城市道路養護維修專用車輛應當使用統一標志,執行應急任務時,在保證交通安全暢通的情況下,不受行駛路線和行駛方向的限制。 市政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市政設施養護維修的監督檢查,建立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重大市政設施的維護管理,由具備相應建設資質的單位承擔。
市政設施維護管理單位應當建立市政設施使用管理巡查制度及接報制度。發現損毀、丟失的,應在二十四小時內進行處置。 在城市道路設施上,禁止下列行為:
(一)沖洗機動車或在人行道上行駛機動車;
(二)測試剎車;
(三)排放污水、傾倒垃圾、渣土以及撒漏其他固體、流體物質等;
(四)堆放易燃、易爆、有毒、惡臭、易飛揚物品或焚燒垃圾等;
(五)移動、損毀路牌等道路設施;
(六)直接在路面攪拌水泥砂漿、混凝土及其他拌和物;
(七)行駛鐵輪車、履帶車,不採取防護措施的;
(八)其他侵佔、損害城市道路設施的行為。
在城市道路非規劃地段不得佔道從事經營活動。 在城市道路設施上,未經市政行政主管部門批准不得進行下列佔用、挖掘行為:
(一)設置佔道停車點;
(二)在人行道上停放機動車;
(三)堆放物品、設置標牌或廣告;
(四)開設車行坡道或進出道口;
(五)建設各種建(構)築物;
(六)其他佔用、挖掘城市道路設施的行為。 新建、改建、擴建的城市道路設施交付使用後五年內,大修的城市道路設施竣工後三年內,不得挖掘。確需挖掘的,按照城市道路設施的管轄許可權報經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或者市人民政府批准。
在法定重大節日和全市性重大活動期間,不得新開挖城市道路設施。已經開挖的,應當停止施工。
埋設地下管線等符合非開挖條件的,應當採取非開挖技術;能夠結合施工的,應當交叉合並施工,減少對城市道路設施的挖掘。
新建、改建、擴建或者大修城市主、次幹道,應當預埋地下管線,建設綜合管溝,禁止設置架空管線。舊城改造時,管線單位應當與道路改造、建設同步實施管線遷移、下地。 新建、改建、擴建地下管線等需要挖掘城市道路設施的單位,應當在每年十月三十一日前將下一年度的挖掘計劃報市政行政主管部門,由市政行政主管部門結合道路設施養護維修需要統一制訂並公布年度挖掘計劃。
城市道路設施大修改造應當納入年度挖掘計劃,大修改造時市政設施維護管理單位應當至少提前十五日通報各相關單位;有管網建設需要的,應當同步實施。 臨時佔用、挖掘城市道路設施經市政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後實施;涉及消防、園林綠化以及電力、通信等設施的,還應徵求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園林行政主管部門和設施產權單位的意見;影響交通安全、暢通的,還應當徵得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同意。
臨時佔用城市道路設施應當繳納城市道路佔用費,挖掘城市道路設施應當繳納挖掘修復費,費用的收取按照價格行政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執行,上繳財政,專款專用。 申請挖掘城市道路設施,應當提交申請書、施工方案和擬施工范圍示意圖;因管線建設、道路改建及大型工程建設申請挖掘許可的,還應當提交施工設計圖以及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核發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及其附件、附圖。
申請臨時佔用城市道路設施應當提交申請書和佔道平面圖。 經批准臨時佔用、挖掘城市道路設施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將批准文書在現場顯著位置公示;
(二)按照批準的地域、范圍、用途、時限佔用或挖掘;
(三)挖掘現場應實行封閉施工,並設置安全警示標志;
(四)採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揚塵和路面污染;
(五)臨時佔道堆放施工材料、建築渣土和搭建臨時工棚應當保持規范、整潔;
(六)臨時佔用或挖掘道路設施期限屆滿時,應當拆除障礙物,恢復道路設施功能,並經市政行政主管部門和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驗收合格,符合通行要求後,方可恢復通行。 因緊急搶修供水、供氣、供電、通信、軌道交通等設施需要挖掘城市道路設施不能事先辦理審批手續的,應當立即通知市政行政主管部門,並且自挖掘道路設施後二十四小時內補辦手續,補繳挖掘修復費。
因意外事故損壞城市道路設施的,責任人在採取應急保護措施的同時,應當及時向市政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鐵輪車、履帶車以及超高、超寬、超長和超重的車輛通過城市道路設施的,應當按照要求採取有效防護措施行駛、停車;運載不可解體的超限物品的,應當按照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指定的時間、路線、時速行駛、停車,並懸掛明顯標志。
承運人不能按照前款規定採取防護措施的,由市政設施維護管理單位幫助其採取防護措施,所需費用由承運人承擔。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交通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及時告知市政行政主管部門:
(一)在已建成的城市道路設施上增設、遷移交通設施、管線等;
(二)設置和移動城市公交站點、站台、亭房等。
前款規定的設施在城市道路設施擴建、改建、維修時可以一並建設的,市政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及時與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交通行政主管部門協調,予以一並建設。 市政設施維護管理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委託具有相應資質的橋梁檢測評估機構對橋梁進行檢測評估。
橋梁檢測評估機構應當根據有關技術規范,提供真實、准確的檢測數據和評估結論,評定橋梁技術等級。
安全檢測結果應當報市市政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經過檢測評估,確定橋梁承載能力下降但尚未構成危橋的,市政設施維護管理單位應當立即採取加固等安全措施。
經檢測評估判定為危橋的,市政設施維護管理單位應當向社會公告,設置顯著的警示標志,採取措施及時排除危險;危橋在危險排除之前禁止使用。 在城市橋涵設施上禁止下列行為:
(一)擅自佔用城市橋涵設施;
(二)移動、損壞城市橋涵設施和測量標志;
(三)進行危及城市橋涵設施安全的作業;
(四)擅自搭建建(構)築物;
(五)其他損壞、侵佔、盜竊城市橋涵設施的行為。
城市橋涵設施安全保護區內禁止任何危及橋梁、地通道、隧道安全的作業行為。 城市公共停車場的設置應當遵循適應城市發展水平並適度超前的原則,科學規劃,合理配置,保證公眾出行安全和便利。
鼓勵單位和個人投資建設公共停車場,鼓勵建設立體式公共停車場和利用地下空間建設公共停車場。 城市公共停車場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停車場出入口、停車帶、通行道等符合設計要求;
(二)具有與停車場規模相適應的專業管理人員;
(三)配置必要的照明、消防、通訊設備和其他經營管理設施;
(四)有車輛停放、安全保衛、消防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和安全防範措施。 市政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城市公共停車信息系統建設,推進停車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主城各區市政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將公共停車場停車信息納入全市公共停車信息系統,幫助停車人便捷、及時、准確地掌握停車信息。 城市公共停車場應當在投入使用的三十日內,報所在區縣(自治縣)市政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城市公共停車場不得擅自停止使用或者改作他用。 城市公共停車場的經營管理單位應當履行以下職責:
(一)在停車場出入口的顯著位置明示停車場標志、服務項目、監督電話、停車場管理責任和管理制度;
(二)負責進出車輛的查驗、登記;
(三)維護場內車輛停放和行駛秩序;
(四)做好停車場防火、防盜等安全防範及保管工作;
(五)協助疏導停車場出入口的交通。
城市公共停車場實行有償服務的,應當按照價格行政主管部門有關規定執行停車場收費標准,並在停車場的醒目位置明碼標價。
市政、公安、價格等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分工加強對停車場管理有關工作的監督檢查。 市政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公安等相關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和城市道路交通規劃以及區域停車狀況和交通條件,統籌安排,按照下列規定編制臨時佔道停車點的設置方案:
(一)不影響行人和車輛的正常通行;
(二)符合區域道路停車總量控制要求;
(三)與車輛通行條件和道路承載能力相適應;
(四)劃設規定車型的停車泊位標志,有停放時段限制的應當標明停放時段;
(五)佔用人行道設置臨時停車泊位的,限定停放時段,並對地面進行加固處理。
臨時佔道停車點的設置方案應當向社會公示,徵求社會意見,公示期不得少於七日。公示期滿後,公示單位應當採納公眾合理意見和建議,對設置方案進行完善,並由市政行政主管部門和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聯合向社會公告。 下列城市道路設施范圍內不得設置臨時佔道停車點:
(一)道路交叉口和學校、醫院出入口以及公共交通站點附近五十米范圍內的路段;
(二)可能損害城市綠地或樹木的路段;
(三)消防通道、消防撲救場地、盲人專用通道;
(四)城市主幹道、快速路沿線及主、次幹道之間的連接道;
(五)雙向通行低於六米、單向通行少於兩個行車道的車行道;
(六)寬度在五米以下的人行道;
(七)附近兩百米范圍內有公共停車場且能滿足公共停車需要的地段;
(八)其他不宜設置的路段。 臨時佔道停車點的管理者應當遵守下列服務規范:
(一)工作人員佩戴服務標識,持證上崗;
(二)在臨時佔道停車點劃設明顯的車位標志,配備必要的照明設施,做好車輛的防火防盜等安全防範及保管工作;
(三)按照價格行政主管部門核定的標准收取停車費,使用稅務統一發票,將停車種類、收費時間、收費方式、監督電話等事項在臨時佔道停車點的顯著位置予以公告;
(四)不得擅自變更佔道位置、擴大佔用面積或改變用途;
(五)公示臨時佔道停車點的決定部門、臨時佔道停車點的設置范圍和有效期限。
臨時佔道停車點的管理部門應當加強日常監督管理。 臨時佔道停車收費按照價格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執行,所得收入上繳財政,實行收支兩條線。
在限時段的佔道停車點,臨時停車的時間不得超過兩個小時,其收費標准應當高於周邊公共停車場;超過兩個小時停車的,實行雙倍收費。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政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及時撤除臨時佔道停車點並恢復道路設施原狀:
(一)道路交通狀況發生變化,臨時佔道停車已影響行人和車輛正常通行的;
(二)道路周邊的公共停車場已能滿足停車需要的;
(三)其他對城市道路通行存在影響的;
(四)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按照規定執行。
臨時佔道停車點被調整或者撤除的,應當就地採用書面形式向社會公告。
遇有自然災害、惡劣氣候、重大安全事故或者組織重大活動等嚴重影響交通安全,採取其他措施難以保證交通安全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決定暫時停止臨時佔道停車點的使用,並告知有關部門。處置完畢後,應當恢復臨時佔道停車點的使用。 車輛停放者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服從管理人員的指揮,有序將車輛停放在泊位線內;
(二)按規定支付機動車停放服務費;
(三)不得停放載有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或污染物品的車輛。
㈣ 有什麼園林綠化規范
了對城市綠化植物種植工程施工技術和質量進行控制,提高城市綠化種植成活率,建造城市優美園林景觀,節約園林綠化建設資金和資源,突出本土城市園林綠化特色,確保城市園林綠化工程施工質量,創建良好和諧的城市生態環境,制定本規范。
包括施工前准備,種植材料和播種材料,種植前土壤處理,種植穴、槽的挖掘,苗木運輸和假植,苗木種植前的修剪,樹木種植,大樹移植,行道樹種植,水生植物種植,草坪、花卉、地被種植,垂直綠化,屋頂綠化,綠化工程的附屬設施等項目。
作為地區園林綠化施工組織和檢查驗收時的技術標准。為綠化工程配套的構築物和市政設施工程,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城市園林綠化植物栽植工程的施工除符合本規范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強制性標準的規定。
綠化栽植工程:樹木、花卉、草坪、地被、藤本植物等的植物種植工程。
喬木:主幹明顯而直立,植株高大的木本植物。
灌木:無明顯主幹或主幹甚短,植株相對低矮的木本植物。
常綠樹:終年具有綠葉的樹木,包括常綠喬木和常綠灌木。
落葉樹:在秋季或者冬季休眠落葉的樹木。
藤本植物:莖干細長,不能直立,攀附或垂掛在大樹或它物質上生活的植物。
地被:主要指覆蓋地面作用的草本或灌木,一般高度為45厘米。
草坪:主要指覆蓋地面作用的草本植物,一般以禾本科植物為主。
花卉:指在綠地中開花的各類植物。
垂直綠化:是泛指用攀援植物裝飾建築物外牆和各種圍牆的一種立體綠化形式。
種植土:理化性能好,結構疏鬆、通氣,保水、保肥能力強,適宜於園林植物生長的土壤。
客土:將栽植地點或種植穴中不適合種植的土壤更換成適合種植的土壤,或摻入某種土壤改善理化性質。
種植土層厚度:植物根系正常發育生長的土壤深度。
種植穴(槽):種植植物挖掘的坑穴。坑穴為圓形或方形稱種植穴,長條形的稱種植槽。
規則式種植:按規則圖形對稱配植,或排列整齊成行的種植方式。
自然式種植:株行距不等,採用不對稱的自然配植形式。
土球:挖掘苗木時,按一定規格切斷根系保留土壤呈圓球狀,加以捆紮包裝的苗木根部。
裸根苗木:挖掘苗木時根部不帶土或帶宿土(即起苗後輕抖根系保留的土壤)。
假植:苗木不能及時種植時,將苗木根系用濕潤土壤臨時性填埋的措施。
修剪:在種植前對苗木的枝乾和根系進行疏枝和短截。對枝乾的修剪稱修枝,對根的修剪稱修根。
定干高度:喬木從地面至樹冠分枝處即第一個分枝點的高度。
魚鱗穴:為防止水土流失,對樹木進行澆水時,在山坡陡地築成的眾多類似魚鱗壯的土堰。
浸穴:種植前的樹穴灌水。疏剪:將枝條從分枝的基部剪除稱疏剪或疏枝。
短截:從枝條上選留一合適的芽後將枝條剪短,以刺激側芽萌發。
分枝點高度:喬木從地表面至樹冠第一個分枝點的高度。
成活率:樹苗種植後成活株數占種植總數的百分比。
非植樹季節植樹:正常植樹季節以外的時間植樹。
軟容器囤苗:將苗木種入軟容器(軟容器為可降解的材料)中,掩入土中常規養護,移植時連同軟容器一起埋入土中。
木箱移植:指移植大樹時,根部帶土塊重量較大,為確保移植過程土塊的完好,採取用木箱包裝移植。
縮根法:在大樹移植前1~2年,將根系按預定移植時的大小,環樹挖60~80cm寬的溝,將根切斷,再還回鬆散的營養土,使其在根的斷口處癒合生新根,利於移植時成活。
修坨:指土球或木箱移植時對土球,按規格標准修理整形。掏底:對土球底部進行挖去土壤和斷根。
腰繩:在土球高的中間部位,纏繞草繩。
雙股雙軸:指土球包裝時,草繩兩根並用纏繞兩層。鐵板條:用0.1公分厚鐵板加工成寬3cm,長60~100cm左右的代孔鐵條,用於連接木箱板用,也稱鐵皮(俗稱鐵腰子)。原土壤:樹木在原栽植地的土壤。
觀賞面:樹冠具有較美的觀賞的一面。
後期養護:植物定植竣工後(或三次澆水後)的養護管理,一般養護時間為一年。
打包:將土球用蒲包裹嚴,用草繩捆緊
(4)重慶市園林綠化條例擴展閱讀 :
植物種植設計遵循的基本原則:
一、遵循藝術構圖的基本原則。
二、符合園林綠化的性質和功能要求。
三、符合園林總體規則形式。
四、四季景色的變化。
五、充分發揮園林植物的觀賞特徵。
六、滿足園林植物的生態要求。
㈤ 有什麼園林綠化規范
園林綠化規范有:
1、國家園林城市系列標准:2016年10月28日,住房城鄉建設部以建城〔2016〕235號印發《國家園林城市系列標准》。該《標准》分國家園林城市標准、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標准、國家園林縣城標准、國家園林城鎮標准、相關指標解釋5部分。
2、園林綠化工程工程量計算規范:本規范適用於園林綠化工程發承包及實施階段計價活動中的工程計量和工程量清單編制。2013-07-01實施。
3、國家園林城市標准:《國家園林城市標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編寫,旨在評選分布均衡、結構合理、功能完善、景觀優美,人居生態環境清新舒適、安全宜人的國家園林城市。
4、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本規范適用於公園綠地、防護綠地、附屬綠地及其他綠地的新建、擴建、改建的各類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及質量驗收。2013-05-01實施。
5、園林綠化建設法規與標准:《園林綠化建設法規與標准》包括上下兩篇內容,上篇為法律規章,包括《佛羅倫薩憲章》、《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等內容。
下篇為技術規范及標准,包括《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准》、《公園設計規范》、《城市道路綠化規劃與設計規范》、《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等內容。
㈥ 園林綠化需要哪些規范
我將北京的一些政策法規寫給你吧
《北京市綠化條例》、
《北京市建設工程綠化用地面積比例實施辦法的規定及補充規定》
《市政道路設計規范》
《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
CJJ/ T91-2002 《園林基本術語標准》
CJJ 48-92 《公園設計規范》
JGJ46-2005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程》
CJJ/ 67-95 《風景園林圖例圖示標准》
CJJ/ 75-97 《城市道路綠化規劃與設計規范》
國家標准
GBJ85-85 《噴灌工程技術規范》
GBJ 301 《建築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統一標准》
GB50194-93 《建設工程施工現場供用電安全規范》
GB50420-2007 《城市綠地設計規范》
北京市地方標准
DB 11/T213-2003 《城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標准》
DB11/T 211-2003 《城市園林綠化用植物材料木本苗》
DB11/T214-2003 《居住區綠地設計規范》
DB11/T212-2003 《城市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DB11/T281-2005 《屋頂綠化規范》
DB11/366-2006 《種植屋面防水施工技術規程》
《北京市綠化植物保護技術規程》
《北京市垂直綠化技術規程》
《北京地區地下設施覆土綠化指導書》
《北京市大樹移植技術規程》
㈦ 重慶破壞園林綠化應該向哪個部門舉報
重慶市城市綜合執法管理隊或者重慶市園林管理局
㈧ 城市綠地建設背景及條例
用地紅線後退范圍綠地建設情況的調查
目前,鄞州新城區各類建設項目正在如火如荼的展開,在項目建設完成後,其配套的用地紅線後退范圍的建設卻往往被各家單位所忽視,雜草叢生的周邊環境不僅影響了建設項目的品質,也對新城區總體環境的提升帶來了不利影響,特別是處於斷頭路(四明路、科技路等)末端的建設項目,其用地紅線後退的范圍經常成為環境整治的重點地段。根據此現象,我科室在幾天的調查過程中,對新城區紅線後退范圍內的用地做了分類和初步統計,現將分類結果總結如下:
一、已經由建設單位建成永久性綠化,但是長期未得到正常養護的綠地:
用地紅線後退范圍的區域從性質定位上屬於城市公共用地,一部分建設單位在配套建設中根據相關部門的建議把該區域的環境建設納入到項目的配套建設中,特別是一些房地產項目,外圍區域的環境狀況從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房地產項目的品質,為了提升房產項目的品質,其紅線後退范圍往往由房產公司代為建設。由於該區域屬於附屬建設的項目,在綠地的建設過程中,建設單位一般不會投入很大的成本,特別是在養護方面,基本沒有配備專門的養護隊伍進行日常養護。城管局作為新城區綠化行業主管部門,已在每月的定期和不定期的考核中,把該部分的綠地養護情況列入考核通報的范疇,從每月的考核通報中反映,該部分的綠地情況基本上處於無人養護的狀態,特別是四明春曉西側綠地、中翠家園南側綠地、鄞州體育館、博物館東側綠地等,長期的疏於管理使綠地內雜草叢生,嚴重影響道路沿線的視覺效果乃至整個新城區的景觀質量。
針對該現象,我科室將同綠地的建設單位銜接,把該綠地作為群眾性綠化的素材,開展建設單位綠地認養活動,並通過媒體的宣傳把該綠地認養的知名度提高到適當的高度,讓社會各界都來關注該綠地的養護狀況,提高建設單位綠地管護的責任感,如果可能,雙方可簽訂認養綠地養護協議,在認養活動期間,認養單位須按照養護標准對綠地進行合理的養護。通過摸底、調查,把所有該類型的綠地列入新城區養護綠地的范圍並核撥養護費用,防止因為責任不明確導致綠地養護出現真空。
二、落戶單位正在施工建設或還未建設,紅線後退區域以臨時綠化過渡:
這種情況在新城區內遍布情況最為廣泛,鑒於目前新城區正處於大規模的建設時期,雖然城市管理力度在區政府的支持下不斷加大,但是由於建設造成的綠地被侵佔、破壞的現象還是屢屢發生。為了不使施工外圍區域成為垃圾、渣土的傾倒地,同時也為了避免重復建設造成資金的浪費,對於該種情況的紅線後退區域基本實行臨時綠化過渡的原則,從2004至今,我局為配合各類迎檢工作的順利開展,根據路段的重要、次要情況分類別,分階段的已實行了將近28035平方米的臨時綠化,臨時綠化的形式按照區域的大小分別以草坪、草坪+灌木、草坪+灌木+球類三種形式為主,對於實施臨時綠化的施工單位必須按照施工合同要求對實施的綠化進行一年的養護,如在養護期內發生各類苗木死亡或者養護不力的現象,施工單位必須根據合同的約定負責補種和更換,養護期滿後如該綠地仍然存在,經城管局驗收合格後移交給養護單位進行養護。由於環境整治具有階段性,並非所有的建設施工項目外圍都實施了臨時綠化,對於未實施綠地的部分,進行全面統計,系統分析後確定需要實施臨時綠化的區域和地塊,並落實臨時綠化的方案。
三、建設項目已完成,但是紅線後退區域未同步建設:
該類區域主要由兩種情況組成,一種情況是由於市政配套設施人行道的建設滯後,導致原先布置有臨時綠化的後退紅線范圍因為人行道的建設被全部開挖,如新城區東部的春園路,由於早期道路建設定位為工業區支路,沒有按照標準的道路斷面進行實施,隨著中心城區定位的轉變,道路等配套設施的功能也日漸完善,人行道的設置也重新被提到了日程,目前,人行道實施後留下的200米長,1.5米寬的空餘用地一直處於黃土露天的狀態。對於該類情況,道路建設單位應承擔該紅線後退部分綠化重新建設的費用。另一種情況是建設項目完成後未根據相關部門的要求把周邊環境的改造列入配套設施的范圍,如春江花城東側約5000平方米的區域,從小區交付至今短短的兩個月時間,該區域儼然已成為建築、裝潢等各類垃圾的傾倒地,為避免各類不文明的現象愈演愈劣,對於該類綠地,應盡快明確設計方案後落實永久性綠化。
縱觀目前新城區用地紅線後退范圍實施的綠地情況,建設標准普遍較低,形式上也以單一的中層綠化和小灌木綠化為主,再加上施工單位養護力度不夠,未能形成有效的綠色隔離屏障效果,我科室將在下一步的綠化實施過程中,在植物品種的選擇和上中下層苗木搭配方面拓寬新的思路,用簡易的植物品種展現出良好的景觀效果。
㈨ 園林綠化適用的法律法規
園林綠化國家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綠化版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權100號令;
1992年8月1日起施行。
2、《城市綠線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令第112號;
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3、《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後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412號,
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㈩ 城市綠化歸什麼部門管
城市綠化歸園林綠化局管理。以北京為例,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首都綠化辦)是負責本市園林綠化工作的市政府直屬機構。市園林綠化局(首都綠化辦)設17個內設機構和北京市園林綠化局森林公安局,機關行政編制122名。
根據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關於組建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的批復》(中央編辦復字〔2006〕1號)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組建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和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的通知》(京政辦發〔2006〕6號),組建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簡稱市園林綠化局),掛首都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簡稱首都綠化辦)牌子。
主要負責本市公園、風景名勝區的行業管理;組織編制公園、風景名勝區發展規劃,監督、指導公園、風景名勝區的建設和管理;負責公園、風景名勝區資源調查和評估工作。依法負責本市園林綠化行政執法工作。研究提出本市林業產業發展的有關政策,擬訂相關發展規劃;負責林果、花卉、蜂蠶、森林資源利用、林木種苗等行業管理。
(10)重慶市園林綠化條例擴展閱讀:
《城市綠化條例》第八條規定城市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和城市綠化行政主管部門等共同編制城市綠化規劃,並納入城市總體規劃。
城市綠化規劃應當從實際出發,根據城市發展需要,合理安排同城市人口和城市面積相適應的城市綠化用地面積,城市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和綠化覆蓋率等規劃指標,由國務院城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根據不同城市的性質、規模和自然條件等實際情況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