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先建法規

先建法規

發布時間: 2021-12-27 20:48:21

㈠ 先建設商品房還是先建設回遷房,有這方面的法律法規

關於加快和規范城中村改造回遷房建設的意見》。該意見規定,城中村改造項目應先建設村(居)民回遷用房,後進行商品房開發。

《意見》中明確要求,要簡化手續,加快城中村改造回遷房建設。審批手續前置,對列入計劃的需回遷安置項目,在對村(居)民房屋實施拆遷前,按照「先規劃、後拆遷」的原則,由建設單位先辦理完規劃條件、總平面審查、環評、立項核准等相關手續後,再實施拆遷。市國土、發改委、規劃、建設、環保、房管等相關部門應簡化辦事程序,縮短審批時間。各審批部門實行「提前介入」和「缺乏承諾辦理制」,對報批材料不全,但不影響審查的應提前介入審查,先行受理。

《意見》明確規定,城中村改造項目應先建設村(居)民回遷用房,後進行商品房開發。凡回遷房沒有開工建設的,國土部門不得辦理出讓用地手續;回遷房沒有竣工驗收的,商品房不得辦理竣工驗收。屬地政府是城中村改造的責任主體,要對回遷房建設嚴格把關,全程監督。在整個項目實施拆遷之前與建設單位簽訂項目責任書,並審查《拆遷補償安置方案》。凡回遷安置標准不合理,保證措施不到位的,不得簽訂項目責任書,不允許項目實施。

同時,《意見》還明確,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全面落實回遷房建設的優惠政策。國土部門要優先安排用地指標,財政部門要優先安排行政事業性收費減免補貼。

㈡ 未立項 先建設 違反什麼規定

《城市規劃管理條例
未經立項的工程屬於違章建設,土地部門責令收回土地,建設規劃部門責令停工並拆除已建建築.

㈢ 先建後批和少批多建違反法律規定那一條

《建築工程施工許可管理辦法》第十二條:對於未取得施工許可證或者為規避辦理施工許可證將工程項目分解後擅自施工的,由有管轄權的發證機關責令停止施工,限期改正,對建設單位處工程合同價款1%以上2%以下罰款;對施工單位處3萬元以下罰款。

㈣ 處罰未批先建」行為應注意哪些法律問題

對企業實施行政處罰必須有法律依據,與「未批先建」行政處罰相關的法律規定主要如下:

  • 舊環評法第三十一條:

  1. 建設單位未依法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或者未依照本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重新報批或者報請重新審核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擅自開工建設的,由有權審批該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建設,限期補辦手續;逾期不補辦手續的,可以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2. 對建設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經批准或者未經原審批部門重新審核同意,建設單位擅自開工建設的,由有權審批該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建設,可以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3. 對建設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海洋工程建設項目的建設單位有前兩款所列違法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的規定處罰。

  • 新環保法第六十一條規定:

    建設單位未依法提交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或者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經批准,擅自開工建設的,由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責令停止建設,處以罰款,並可以責令恢復原狀。

  • 新環評法第三十一條規定:

  1. 建設單位未依法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或者未依照本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重新報批或者報請重新審核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擅自開工建設的,由縣級以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建設

  2. 根據違法情節和危害後果,處建設項目總投資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的罰款,並可以責令恢復原狀;

  3. 對建設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未經批准或者未經原審批部門重新審核同意,建設單位擅自開工建設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處分。

㈤ 關於未批先建的法律責任,新環境保護法增加了什麼內容

關於未批先建的法律責任,新《環境保護法》增加了責令恢復原狀。

新《環境保護法》規定:

第六十一條 建設單位未依法提交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或者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經批准,擅自開工建設的,由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責令停止建設,處以罰款,並可以責令恢復原狀。

(5)先建法規擴展閱讀:

新增內容

受限於原有的法律規定,長期以來,中國環保部門的處罰力度、執法手段都相當有限,相對於公安甚至稅務和工商部門來說,環保部門一直都是一個"軟衙門",難以震懾日益猖獗的環境違法行為。剛剛出台的新《環境保護法》,提供了一系列足以改變現狀、有針對性的執法利器。

1、新增"按日計罰"的制度,即對持續性的環境違法行為進行按日、連續的罰款。這意味著,非法偷排、超標排放、逃避檢測等行為,違反的時間越久,罰款越多。

之前法律規定的針對環境違法的罰款,是一個定數,數額並不大,導致違法成本較低,不少企業因而怠於治污。新法施行"按日計罰"之後,罰款數額上不封頂,將倒逼違法企業迅速糾正污染行為。

2、新的《環境保護法》作為一部行政法律,罕見地規定了行政拘留的處罰措施,對污染違法者將動用最嚴厲的行政處罰手段。

新法規定:對情節嚴重的環境違法行為適用行政拘留;對有弄虛作假行為的環境監測機構以及環境監測設備和防治污染設施維護、運營機構,規定承擔連帶責任。

3、個別地方企業的污染行為之所以肆無忌憚,背後是當地官員基於畸形政績觀的默許縱容,對此新《環境保護法》將拿"保護傘"開刀。其具體規定是:領導幹部虛報、謊報、瞞報污染情況,將會引咎辭職;面對重大的環境違法事件,地方政府分管領導、環保部門等監管部門主要負責人將」引咎辭職"。

新《環境保護法》還是一部開放的立法,將民間力量有序地納入環境治理的機制中,設立了環保公益訴訟制度。

在修訂草案二審時,曾將環保公益訴訟的主體限定為一家"國字型大小"環保組織;在之後的幾次修訂中,法律訴訟主體得到進一步擴大,最終被規定為:"依法在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專門從事環境保護公益活動連續五年以上且信譽良好的社會組織"。

同時,新法還規定:"符合規定的社會組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㈥ 「後建服從先建」的原則出自國家什麼法律或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
第四章 管道建設工程與其他建設工程相遇關系的處理

第四十四條 管道建設工程與其他建設工程的相遇關系,依照法律的規定處理;法律沒有規定的,由建設工程雙方按照下列原則協商處理,並為對方提供必要的便利:

(一)後開工的建設工程服從先開工或者已建成的建設工程;

(二)同時開工的建設工程,後批準的建設工程服從先批準的建設工程。

依照前款規定,後開工或者後批準的建設工程,應當符合先開工、已建成或者先批準的建設工程的安全防護要求;需要先開工、已建成或者先批準的建設工程改建、搬遷或者增加防護設施的,後開工或者後批準的建設工程一方應當承擔由此增加的費用。

管道建設工程與其他建設工程相遇的,建設工程雙方應當協商確定施工作業方案並簽訂安全防護協議,指派專門人員現場監督、指導對方施工。

法規同理,可以借於類推 。也可以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的相關規定。

㈦ 論述建設法規體系的組成

從縱向來說。來
1首先是建設法律,源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其常委會頒布。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城鄉規劃法》《房地產管理法》《招標投標法》等。
2建設行政法規。第二層次是國務院頒布的各類行政法規。比如《建設工質量管理條例》《建設工程安全管理條例》
3 建設規章。包括國務院各部委發布的部門規章。還有地方人民政府發布的政府規章。
4 地方性法規。是指地方人民代表大會或常委會出台的在其區域內實行的法規。
5還有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比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的意見》等。
這些大大小小法律效力不同的一系列法規組成了建設法規體系。

熱點內容
法院被收監了 發布:2025-07-13 13:34:13 瀏覽:304
案件法律服務方案範本 發布:2025-07-13 13:24:22 瀏覽:881
墮胎道德嗎 發布:2025-07-13 13:18:00 瀏覽:428
行政訴訟法司法解釋13 發布:2025-07-13 13:14:37 瀏覽:444
大學生對依法治國 發布:2025-07-13 13:12:17 瀏覽:686
經濟法調控主體 發布:2025-07-13 13:07:59 瀏覽:878
內蒙古鄉鎮法律服務收費標准 發布:2025-07-13 13:03:31 瀏覽:295
下城法院王斌法官 發布:2025-07-13 13:03:23 瀏覽:879
鄭州經開區法律援助電話是多少 發布:2025-07-13 12:52:25 瀏覽:479
人大中法學院貼吧 發布:2025-07-13 12:39:37 瀏覽: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