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門診管理規章制度
A. 中醫診所診室規章制度
中醫診室工作制度
一、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回
二、中醫以繼承、發掘、整理答、提高祖國醫學技術為宗旨,謙虛學習,互相幫助,注意溝通、友愛、團結、積極搞好診療工作。
三、文明禮貌、態度和藹、熱情接待,耐心、細致、負責地做好各項工作,同情、關心和體貼病人。
四、中醫診斷、治療以中醫方法為主,必要時可請西醫協助。救死扶傷,對於危重病人要及時送上級醫院搶救。
五、認真書寫中醫或中西醫結合病歷。病歷記載要完整、准確、整潔,要簽全名、寫日期。
六、積極弘揚中醫的特長,積極採集民間土、單、驗方,進行整理、篩選、驗證,對確有療效的要推廣應用。
七、常見病、慢性病可以運用中葯、針灸、按摩、理療或西葯等方法綜合治療,努力提高治療效果。
八、治療醫師未見患者,一概不得給病人開處方和抄方。
九、為病人保守醫密,不得泄露病人隱私和秘密。
十、對於特殊的煎葯方法及服葯時間,醫師要向患者交代清楚,並在處方上註明。
十一、做好常見病、慢性病的預防與中醫診療等健康知識教育,使更多的群眾少患病、不患病,更健康。
十二、加強與各級醫療機構的溝通和合作。
B. 診所規章制度都有哪些
衛生工作制度 1、把愛國衛生運動列入衛生室工作日程,認真抓落實,成為愛國衛生先進單位。 2、使用門診日誌,有重復使用醫療器械、用品消毒、滅菌記錄,對消毒產品、一次性醫療器械進行索證、驗收、登記。 3、認真搞好室內、環境和個人衛生,認真執行隔離消毒制度,搞好污物、垃圾處理,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 4、建立每日清掃和每周大清掃的衛生制度,節假日大搞衛生活動。 5、認真抓好衛生檢查、競賽、評比,定期公布檢查結果。 診斷室工作制度 1、遵守工作紀律,不遲到,不早退,工作時間不脫崗。 2、認真填寫門診日誌,按規定建立各類檔案,要求管理規范化。 3、遵守無菌操作規程,堅持查對制度。 4、保持環境整潔,落實消毒措施。 5、開展便民服務,服務熱情、耐心,樹立良好醫德。 治療室工作制度 1、經常保持室內清潔,凡做完一項處置,要隨時清理。每天消毒一次,除工作人員及治療患者外,不許在室內逗留。 2、器械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各種葯品分類放置,標簽明顯,字跡清楚。 3、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進入治療室必須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 4、無菌持物鉗浸泡液每天更換1次(器械消毒液),頭皮針、靜脈導管酒精浸泡液經常保持75%的濃度。 5、已用過的注射用具要隨手清理、清點,每日更換。 6、無菌物品須註明滅菌日期,超過1周者重新滅菌。 處置室工作制度 1、凡各種注射應按處方或醫囑執行。對過敏的葯物必須按規定做好注射前的過敏試驗。 2、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對患者熱情、體貼。 3、密切觀察注射後的情況,發生注射反應或意外,應及時進行處置,並報告醫師。 4、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定,操作時應戴口罩、帽子。器械要定期消毒和更換。保證消毒液的有效濃度。注射應做到每人一針一管。 5、准備搶救葯品器械,放於固定位置,定期檢查,及時補充更換。 6、室內每天要消毒,定期采樣培養。 7、嚴格執行隔離消毒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8、換葯時除固定敷料外(綳帶等),一切換葯物品均需保持無菌,並註明滅菌日期,超過1周者重新滅菌。無菌溶液超過3日要重新消毒。 9、器械浸泡液每周更換2次。 10、換葯時,先處理清潔傷口,後處理感染傷口。 11、特殊感染不得在處置室內處理。 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制度 1、診所負責人為責任疫情報告人。責任疫情報告人發現法定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攜帶者應在規定的時限內,向縣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2、診所人員要認真學習《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和傳染病防治知識,熟練掌握傳染病診斷、報告、隔離消毒及疫情處理的程序,切實增強傳染病疫情報告意識,發現傳染病例要認真做好傳染病登記,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在規定時限內向縣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3、任何單位和個人對突發事件和傳染病疫情,不得隱瞞、緩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否則將依法追究責任。 4、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甲型H1N1流感病人、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時,必須在2小時內以最快的方式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C. 求個體診所的規章制度。
診斷室工作制度
1、遵守工作紀律,不遲到,不早退,工作時間不脫崗。
2、認真填寫門診日誌,按規定建立各類檔案,要求管理規范化。
3、遵守無菌操作規程,堅持查對制度。
4、保持環境整潔,落實消毒措施。
5、開展便民服務,服務熱情、耐心,樹立良好醫德。
治療室工作制度
1、經常保持室內清潔,凡做完一項處置,要隨時清理。每天消毒一次,除工作人員及治療患者外,不許在室內逗留。
2、器械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各種葯品分類放置,標簽明顯,字跡清楚。
3、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進入治療室必須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
4、無菌持物鉗浸泡液每天更換1次(器械消毒液),頭皮針、靜脈導管酒精浸泡液經常保持75%的濃度。
5、已用過的注射用具要隨手清理、清點,每日更換。
6、無菌物品須註明滅菌日期,超過1周者重新滅菌。
處置室工作制度
1、凡各種注射應按處方或醫囑執行。對過敏的葯物必須按規定做好注射前的過敏試驗。
2、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對患者熱情、體貼。
3、密切觀察注射後的情況,發生注射反應或意外,應及時進行處置,並報告醫師。
4、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定,操作時應戴口罩、帽子。器械要定期消毒和更換。保證消毒液的有效濃度。注射應做到每人一針一管。
5、准備搶救葯品器械,放於固定位置,定期檢查,及時補充更換。
6、室內每天要消毒,定期采樣培養。
7、嚴格執行隔離消毒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8、換葯時除固定敷料外(綳帶等),一切換葯物品均需保持無菌,並註明滅菌日期,超過1周者重新滅菌。無菌溶液超過3日要重新消毒。
9、器械浸泡液每周更換2次。
10、換葯時,先處理清潔傷口,後處理感染傷口。
11、特殊感染不得在處置室內處理。
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制度
1、診所負責人為責任疫情報告人。責任疫情報告人發現法定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攜帶者應在規定的時限內,向縣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2、診所人員要認真學習《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和傳染病防治知識,熟練掌握傳染病診斷、報告、隔離消毒及疫情處理的程序,切實增強傳染病疫情報告意識,發現傳染病例要認真做好傳染病登記,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在規定時限內向縣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3、任何單位和個人對突發事件和傳染病疫情,不得隱瞞、緩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否則將依法追究責任。
4、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甲型H1N1流感病人、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時,必須在2小時內以最快的方式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D. 診所規章制度都有哪些
診所規章制度
一、注射室工作職責
1、凡各種注射應按處方和醫囑執行,護士應掌握常用注射葯的葯理作用,毒性反應和過敏反應的臨床表現及處理原則。
2、對病人要熱情、體貼,注射前應向病人作好解釋,取得合作,並詢問病人有無過敏史。如有過敏史,禁止使用該葯。
3、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
4、密切觀察注射後的情況,如發生過敏反應或其他意外應及時進行處理並通告醫生。
5、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操作前後應洗手,操作時應戴帽子、口罩。器械要定期消毒更換,保持消毒液的有效濃度。注射應做到一人一針一管。
6、准備搶救葯品、器械,專人保管、定位放置、定期檢查,及時補充更換。
7、保持室內清潔整齊,每日紫外線消毒一次,定期細菌培養。
8、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二、消毒葯械使用管理制度
1、使用的消毒葯械必須是獲得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衛生許可證》的合格產品。
2、根據消毒目的選擇適宜的消毒葯械和處理方法。
3、注意影響消毒效果的因素。
4、消毒液瓶應保持密閉,保證消毒葯品的有效質量(濃度)。
5、加強消毒效果監測。
6、防止消毒液的再次污染。
7、物體表面按規定用消毒液擦拭,地面濕式清掃,用「84」消毒液拖地。
三、醫師工作職責
1、堅持依法執業,嚴格執行各項工作制度及技術操作規程。
2、嚴格執行門診工作制度,戴口罩、帽子,穿好工作服。
3、要熱情接待每一位患者,耐心細致詢問病情、病史、用葯情況及葯物過敏史等,並對病人做認真仔細的檢查。
4、醫師必須認證填寫門診病歷,做好門診登記,向患者交代治療方面的注意事項,對需要轉診的患者及時提出處理意見。
5、醫師應根據需要按照診療規范葯品說明書中的適應症、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等開據處方。
6、根據社區疾病發生、流行的特點,負責社區健康狀況調查和社區健康診斷,做好社區居民的衛生宣傳工作。
7、負責疫情登記、報告工作,做到及時發現、及時報告。
8、負責社區的健康咨詢門診工作。
9、積極參加有關部門組織的培訓,刻苦鑽研業務技術,精益求精,努力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提高專業技術水平。
四、醫務人員醫德醫風規范
(一)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1、加強學習,牢記宗旨,熱愛本職。
2、工作認真、負責、細致,責任心強。
(二)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權利,為患者保守醫療秘密
1、平等對待患者,做到一視同仁,不得歧視患者。
2、尊重患者知情權、選擇權和隱私權,為患者保守醫療秘密。
(三)文明禮貌,優質服務,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1、服務熱情周到,態度和藹可親,無「生、冷、硬、頂、推、拖」現象。
2、著裝整潔,舉止端莊,語言文明規范。
3、認真踐行醫療服務承諾,加強與患者的交流溝通,自覺接受監督,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四)遵紀守法,廉潔行醫
1、堅持依法執業,嚴格執行各項工作制度及技術操作規程,無差錯、事故。
2、堅持廉潔行醫,自覺抵制各種形式的商業賄賂,嚴格執行《十不準》規定。
3、不開具虛假醫學證明,不參與虛假醫療廣告宣傳和葯品醫療器械促銷,不隱匿、偽造或違反規定塗改、銷毀醫學文書及有關資料。
4、遵守規定,不私自外出行醫。
(五)因病施治,規范醫療服務行為
1、堅持合理檢查、合理治療、合理用葯。
2、認真落實有關控制醫葯費用的制度措施。
3、嚴格執行醫療服務和葯品價格政策,不多收、亂收和私自收取費用。
(六)顧全大局,團結協作,和諧共事
1、服從指揮、調配,積極參加上級安排的指令性醫療任務和社會公益性的扶貧、義診、助殘、支農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醫療活動。
2、團結同志,互相尊重,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勉勵,互相配合,取長補短,共同進取,無鬧糾紛現象。
(七)嚴謹求實,努力提高專業技術水平
1、積極參加在職培訓,刻苦鑽研業務技術,精益求精,努力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提高專業技術水平。
2、增強責任意識,防範醫療差錯、醫療事故的發生。
五、傳染病報告制度
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執業醫師有義務做好傳染病的登記、報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瞞報、遲報、謊報或授權他人瞞報、遲報、謊報。
1、臨床醫生必須按規定做好門診日誌的登記工作,填寫專卡和轉卡,要項目齊全、字跡清楚,住址詳細,不得有缺項、漏項。
2、發現甲類及按甲類管理的傳染病必須在兩小時內報告防疫科,乙類及丙類傳染病須在六小時內報告。
3、發現傳染病暴發,食物中毒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首診醫生須以最快的速度報告防疫科。
4、防疫科每月對轄區內的門診和住院日誌進行一次檢查核對。
5、醫院防保人員應根據《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對甲、乙、丙類傳染病疫情按要求時限網上直報。
6、醫務工作者在醫療過程中,對疑似或確診甲、乙、丙類傳染病不按要求瞞報、緩報、謊報,一經查實將給予教育、經濟處罰,並及時補報,情節嚴重者按《傳染病防治法》規定追究行政和法律責任。
六、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管理制度
為了保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防止醫源性疾病的傳播,加強對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的管理工作,制定本制度。
1、由診所負責人負責購貨、驗收、使用、銷毀等環節的管理工作。
2、購買時必須到有《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經營公司進貨,購進後經驗收三證齊全(衛生許可證、生產許可證、醫療器械注冊證號)。必須取得省級以上葯品監督管理部門頒發《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許可證》、《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和衛生行政部門頒發衛生許可證的生產企業或取得《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的經營企業購進合格產品。
3、物品存放於陰涼乾燥、通風良好的物架上,距離地面≥20cm,距牆壁≥5cm。不得將包裝破損、失效、霉變的產品發放使用。
4、使用前檢查包裝有無破損、失效、霉變、標識是否清楚,無可疑現象方可使用。否則,禁止使用。
5、使用後立即就地毀形,用固定的容器浸泡消毒後,塑料類盛於專用回收袋(黃色)內,非塑料類盛於(黑色)醫療垃圾回收袋內,不得混入其他醫療垃圾。每天焚燒一次,作好記錄。醫療廢物存放室由專人管理,定期消毒。做到夏、秋防蚊、蠅,並注意防火。
6、衛生員要做好自身防護。在工作時,必須穿隔離衣、戴口罩、隔離帽及手套。每次工作完要洗手消毒一次。
7、使用時若發生熱原反應,感染或其他異常情況時,必須及時留取樣本送檢,按規定詳細記錄,報告葯品監督管理部門。
8、診所發現不合格產品、質量可疑產品時,應立即停止使用,並及時報告當地葯品監督管理部門,不得自行作退、換貨處理。
E. 診所衛生規章制度 誰能給我一份診所衛生規章制度。
衛生工作制度
1、把愛國衛生運動列入衛生室工作日程,認真抓落實,成為愛國衛生先進單位。
2、使用門診日誌,有重復使用醫療器械、用品消毒、滅菌記錄,對消毒產品、一次性醫療器械進行索證、驗收、登記。
3、認真搞好室內、環境和個人衛生,認真執行隔離消毒制度,搞好污物、垃圾處理,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
4、建立每日清掃和每周大清掃的衛生制度,節假日大搞衛生活動。
5、認真抓好衛生檢查、競賽、評比,定期公布檢查結果。
診斷室工作制度
1、遵守工作紀律,不遲到,不早退,工作時間不脫崗。
2、認真填寫門診日誌,按規定建立各類檔案,要求管理規范化。
3、遵守無菌操作規程,堅持查對制度。
4、保持環境整潔,落實消毒措施。
5、開展便民服務,服務熱情、耐心,樹立良好醫德。
治療室工作制度
1、經常保持室內清潔,凡做完一項處置,要隨時清理。每天消毒一次,除工作人員及治療患者外,不許在室內逗留。
2、器械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各種葯品分類放置,標簽明顯,字跡清楚。
3、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進入治療室必須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
5、無菌持物鉗浸泡液每天更換1次(器械消毒液),頭皮針、靜脈導管酒精浸泡液經常保持75%的濃度。
6、已用過的注射用具要隨手清理、清點,每日更換。
7、無菌物品須註明滅菌日期,超過1周者重新滅菌。
處置室工作制度
1、凡各種注射應按處方或醫囑執行。對過敏的葯物必須按規定做好注射前的過敏試驗。
2、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對患者熱情、體貼。
3、密切觀察注射後的情況,發生注射反應或意外,應及時進行處置,並報告醫師。
4、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定,操作時應戴口罩、帽子。器械要定期消毒和更換。保證消毒液的有效濃度。注射應做到每人一針一管。
5、准備搶救葯品器械,放於固定位置,定期檢查,及時補充更換。
6、室內每天要消毒,定期采樣培養。
7、嚴格執行隔離消毒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8、換葯時除固定敷料外(綳帶等),一切換葯物品均需保持無菌,並註明滅菌日期,超過1周者重新滅菌。無菌溶液超過3日要重新消毒。
9、器械浸泡液每周更換2次。
10、換葯時,先處理清潔傷口,後處理感染傷口。
11、特殊感染不得在處置室內處理。
口腔診所消毒隔離制度
一、建立、健全消毒管理責任制,做到落實至專人管理、專人消毒、專人監督,確保消毒工作準確,無一遺漏。
二、進入病人口腔內的所有診療器械,達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滅菌」的要求。
三、凡接觸病人傷口、血液、破損粘膜或者進入人體無菌組織的各類口腔診療器等,使用前達到滅菌,各類用於輔助治療的物理測量儀器、印模托盤、漱口杯等,使用前達到消毒。
四、凡接觸病人體液、血液的修復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全經過消毒。
五、牙科綜合治療台及其配套設施每日清潔、消毒,遇到污染時清潔、消毒。
六、醫務人員進行口腔治療操作時必須佩戴口罩、帽子,每次操作前及操作後應當進行洗手或者手消毒。每次治療一個病人必須更換一副手套。
七、口腔診療過程中產生的醫療廢物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及有關法規、規章的規定進行處理。
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制度
1、診所負責人為責任疫情報告人。責任疫情報告人發現法定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攜帶者應在規定的時限內,向縣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2、診所人員要認真學習《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和傳染病防治知識,熟練掌握傳染病診斷、報告、隔離消毒及疫情處理的程序,切實增強傳染病疫情報告意識,發現傳染病例要認真做好傳染病登記,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在規定時限內向縣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3、任何單位和個人對突發事件和傳染病疫情,不得隱瞞、緩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否則將依法追究責任。
4、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甲型H1N1流感病人、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時,必須在2小時內以最快的方式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下面還有一份參考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http://apps.hi..com/share/detail/16606588
F. 診療室管理制度
一、村衛生室的建築與布局:村衛生室醫療區與生活區嚴格分開,總面積不少於60m2,四室獨立並掛牌,房間寬敞明亮,三面光潔,有污物分類的處置間。(一)診室診室寬敞,布局合理,應具備診斷桌、診查床、診查凳、候診椅、血壓計、聽診器、脈診枕、手電筒、清潔口表、肛表、一次性壓舌板、身高體重儀、針灸、火罐、艾條、人體穴位掛圖,診查用物規范放置,診查記錄書寫及時、清楚、詳細,並設置資料櫃分類放置。(二)治療室治療室為相對無菌區,室內寬敞,光線充足,無色透明,四面光潔(地面、牆面、天花板、桌面),便於清潔消毒,備有葯物配伍禁忌表、葯敏配製表。治療台寬敞,方便無菌操作。治療台上方1m~1.5m處按平均1.5W/m3安裝無反光罩的紫外線燈管,定時消毒、監測並登記。治療台上擺放無菌持物鉗、缸、治療盤、彎盤、消毒缸。有無菌物品櫃,並將無菌物品貯存在離地面25cm、離天花板50cm、離牆壁5cm,清潔乾燥密閉之處。無菌物品要分類擺放,與清潔物品嚴格分開。靜脈輸液與安瓶、口服葯品分類擺放。設置急救葯品專櫃,所有葯品定期檢查並按有效期先後使用。如開展外科診療者,另需准備外科的換葯器械、敷料缸、有蓋方盤等,各種型號的輸液管、注射器、吸氧管、針頭、消毒棉簽配備齊全,並配備壓脈帶、輸液網袋、啟瓶器、剪刀、膠布、夾板、輸液卡、簽字筆、消毒泡手水或消毒毛巾等。(三)處置間室內三面光潔,為污物分類、處置的地方。一般在治療室近處。作為污染的體溫表、回收輸液管、注射器、輸液瓶、玻璃瓶、壓脈帶、輸液袋、外科換葯器械等一切醫療物品的處置之所,已用過的醫療物品按四類分類消毒,盛放在有蓋容器內並標記,醫療廢棄物消毒後及時毀形、登記並規范處置。室內設處置櫃,內盛消毒液、量杯、手套等外用物品。(四)留觀室留觀室光線充足,留觀床兩張以上,床位為標準的病床(高60~65cm,寬85~90cm,)。每床佔用面積5~7m2,床旁桌、床旁椅、褥墊、棉被、毛毯、枕芯、被單、被套統一整潔,並配備輸液架、氧氣瓶(袋)、留觀椅、痰盂,有條件的安裝電視機、天軌輸液架,房內設置廁所、洗手池等。(五)葯房葯櫃整齊清潔,中成葯、西葯分類分開擺放,明碼標價,正名正字。調劑台寬敞、透明,中葯調劑設備齊全,清潔,擺放適宜位置。冰箱清潔無污漬,溫度適宜。無過期葯品。中葯飲片不少於50種或中成葯不少於30種,無過期葯品、變質葯品及假葯。二、村衛生室的診療規范(一)病歷有門診病人登記本,詳細、准確記錄病人姓名、性別、年齡、地址、合作醫療證號、症狀、體征、擬診及處理等,有中醫診斷和中醫處理,門(急)診、留觀病人有病歷,危重病人要告知並有簽字。出診有記錄,分別寫明被叫(接電話)時間、出診時間及到達時間,處理經過及結果。(二)處方用葯使用新格式處方。處方各欄填寫完整,處方內容書寫規范,使用通用名。中西葯處方按日按月裝訂並保存。中葯(中成葯)處方量占總處方量的總比例不少於30%。(三)傳染病報告制度有傳染病人時,應及時做好相應的處置和登記,並及時報告。報告內容、項目齊全。(四)發票、清單收費有電腦發票並蓋章,並列印電腦清單。(五)機構執業規范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懸掛,醫務人員要有執業資格並注冊,執業地點符合要求。機構有制度並上牆,工作時工作服、口罩、帽子等著裝整齊、清潔,掛牌上崗。(六)信息管理規范村衛生室開通寬頻或光纖,統一配製電腦、列印機、復印機,安裝湘合軟體及門診統籌軟體。(七)中醫工作建設積極開展中醫葯適宜技術,並有光碟,病例不少於每年50例,並有相應的登記。中醫工作台帳登記齊全,事跡清楚。(八)公示宣傳積極開展健康教育及農合宣傳,有底稿備查。每月公示門診補償情況,及時公示農合政策、葯品目錄、收費標准等。三、合作醫療門診定點醫療點、村衛生室的基本條件:(一)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及相關專業診療技術服務准入許可,專業技術人員具有相應的執業資格,鄉鎮衛生院醫療點醫生必須具備執業助理醫生以上資格,村衛生室醫生必須具備鄉村醫生或執業助理醫生以上資格。(二)衛生院醫療點須實行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統一核算、統一分配,村衛生室須實行一體化管理。(三)具備與相應級別相適應的規模、功能、技術人員、醫療設備和技術水平,技術人員村衛生室須配備一至三人,衛生院醫療點須三人以上,醫療服務行為管理規范,制度健全。(四)嚴格執行國家基本醫療服務價格政策、收費標准和葯品統一招標配送及最高限價規定,承諾按一級醫院收費標准80%收費。(五)願意成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療機構,並承諾嚴格執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相關政策、制度和規定。(六)具有承擔合作醫療定點醫療服務管理的信息化設施。須在2008年12月31日前啟用湘鄉市新農合信息平台軟體,並與合醫局介面,2009年1月1日開始,一律採用電腦發票、電腦清單。(七)符合湘鄉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門診定點醫療點、村衛生室評審驗收標准(見第一部分一、二)。四、門診定點醫療點、村衛生室的職責:(一)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嚴格執行疾病診療技術規范,確保參合農民得到優質、價廉、方便、安全的醫療服務。(二)認真貫徹執行中央、省、地、市關於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有關文件政策的規定,做好合作醫療相關政策、用葯目錄及規定不予補償項目、補償程序、月補償公示等宣傳工作,積極參加農合知識的培訓,嚴格執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本葯品目錄和基本診療項目等有關規定,堅持因病施治、合理用葯、合理收費的原則;無自費葯品;嚴格控制醫療費用的不合理增長。(三)熱情接待參合農民,准確查驗參合身份,及時為參合病人做好門診登記,書寫好門診病歷,准確、完整記錄診療過程,按照病歷(病案)管理及合作醫療管理的有關規定,妥善保存病歷(病案)、處方等資料;按規定向參合農民提供正規電腦醫葯費收據、電腦日清單、診斷證明;及時辦理補償兌付,並按規定時間向市合醫局報送資料,建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病人補償台賬。 (四)公開懸掛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療點、村衛生室的標牌,設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投訴箱」,指導參合農民准備補償相關資料,在適當位置公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基本政策和基本葯品目錄、基本診療項目及住院補償標准等相關程序。(四)統計和上報合作醫療有關的信息資料並做好市合醫局布置的其它工作。五、申報審批程序(一)醫療點、村衛生室按市合醫局規定的時間提出書面申請,提供相應申報材料。 (二)經鄉鎮合醫站、衛生院初驗合格者方可上報,由市衛生局、市合醫局組織驗收評審合格後,報市合管委審核批准,行文公告。(三)經審核、批准確認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門診定點醫療點、村衛生室,向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局簽署並遞交《湘鄉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門診定點醫療點、村衛生室服務協議書》。六、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門診定點醫療點、村衛生室的有效期限:定點醫療點、村衛生室的有效期限為二年。在有效期內被衛生行政部門注銷了醫療機構許可證和執業證的以及違規套取合作醫療資金者,其定點資格同時取消。定點醫療點、村衛生室應當於有效期限到期前三個月申請延續,逾期不申請延續或經審查,評估達不到定點醫療機構基本條件的或評審不合格者,由市衛生局及市合醫局取消其定點醫療點、村衛生室資格並予以公告。七、凡有承包或租賃性質的衛生院醫療點一律不得申報為合作醫療門診定點醫療點,定點村衛生室一律不得租賃、轉讓、承包給他人。村衛生室必須設立在本村轄區內,每村只設立一個定點醫療機構。
G. 中醫診所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怎麼書寫
我也要問相關的問題。不過在訊問過程中不斷學習一些。比如工作制度、員工管理、衛生、消毒、應急等項制度均可以涉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