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跨境電商出口法律法規

跨境電商出口法律法規

發布時間: 2022-01-07 04:07:13

㈠ 跨境電商政策

跨境電商行業因涉及國家多個部門的業務范疇,除國務院和海關總署外,商務部版、質檢總局、外匯權管理局等政府主管部門也紛紛出台或參與出台相關跨境電商政策,涉及的國家相關部門包括: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工信部、農業部、商務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質檢總局、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交通運輸部、國家工商總局、國家郵政局、國家外匯管理局、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中央網信辦、瀕管辦、密碼局等多達17個部門。更多樓主可到環球華品網詳細了解。

㈡ 美國跨境電商需要了解哪些法律法規

雖然我國跨境電子商務形勢很好,但尚處於初級階段,還存在問題。有學者指出制約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的主要問題:一是法律體系亟需建立;二是信用評價和標識需統一;三是在線支付須安全;四是物流短板;五是品牌化瓶頸;六是其它,如稅收等。解決問題的關鍵是建立相關法律體系。在缺乏相應法律法規以及相關政策的情況下,更容易使其他問題惡化,從而不利於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推動我國跨境電子商務迅猛發展的主力軍是企業,此外還有個人從業者以及發揮著重要作用的網路平台。作為跨境電子商務主要參與者的企業,也存在著諸多問題,包括:人才的匱乏、信用缺失、質量問題等。跨境電商網路平台也有著問題。第一,信用問題。第二,跨境稅收的問題。第三,第三方支付不便,成為跨境電商平台進一步做大做強的一大障礙。而境外電子商務的法律風險較之於國內的法律風險而言,可能涉及到不同的法律領域。由於我國境外電子商務的發展經驗比較的少,法律法規建設還不夠完善,因此,產生了一系列的風險問題。 (一)隱私風險
由於用戶在進行商務交易的過程中,大多數的網路經驗者都會要求消費者在交易的過程中登記個人信息資料。但是如果企業並沒有對用戶的私人信息進行保密而有所泄露,從一定程度上會引起消費者的不滿情緒,造成消費者對企業產生不滿情緒。同時在境外電子商務過程中,企業會將消費者的個人信息進行整理從而建立起消費者信息資料資料庫,並且還會通過一種有價的形式向第三方出售,這就違反了電子商務活動的相關法律制度。 (二)知識產權法風險 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互聯網銷售書本和報刊已經被眾多的企業所應用,從一定程度上就會隱藏著關於著作權的法律風險。由於傳統的著作權法是以實物為著作載體,而境外電子商務開始出現一種電子文檔和課件瀏覽的銷售方式。在進行電子交易過程中,企業無法從根本上保證購買者對書本和報刊信息的隨意傳播,同時也無法保證對其他用戶的復制和拷貝,極易對原作者的著作權造成一定的侵犯,從而引發著作權法律問題。 (三)商務交易風險
電子商務作為互聯網發展的產物,在交易的過程中需進行電子支付,從一定程度上就會面臨著巨大的虛擬詐騙風險。境外電子商務中的交易風險主要是一種國際性的非法交易活動,參與境外電子商務的企業,並沒有按照合法的方式來進行貿易交易,造成企業與用戶之間經濟利益的損害。根據實際數據資料顯示,大約有1億的境內在線消費者受到虛假信息的侵害,所騙取的金額也是相當的高。由於跨境電子商務在國際上並沒有建立一個統一的信用評判標准,從一定程度上給許多的不法企業以及個人提供了洗錢的可能性。由於我國第三方支付的平台比較多,從而給個別機構提供了詐騙和違法違規的機會,使得銀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在跨境消費上存在較大的安全漏洞,導致境外電子商務交易存在法律風險。 (四)貨物稅收風險
由於跨境電子商務在郵遞物品的過程中會存在個體小,以及總量大和種類比較分散的現象。企業為了能夠逃避稅收問題,開始進行多次郵遞以及螞蟻搬家的形式進行運送大量的貨物。而小型電商開始以混淆自用物品與代購物品的方式來逃避稅收。從整體問題上來看使得海關征稅難度系數變高,導致國家的征稅問題存在較大的漏洞。針對規模較大的企業,為了能夠減少生產成品,降低稅費,不惜採取一種走私的方式來進行逃避稅收,導致國家稅款流失現象越來越嚴重,對整個國家經濟運行安全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㈢ 跨境電商相關政策有哪些不足

近年,跨境電商發展迅速,電商相關政策仍舊存在一些不足,首先一是稅收體系問題;二是消費者權益保護問題;三是物流時間與成本問題;四是支付安全問題。

三是物流時間與成本問題。

跨境電商與跨境物流密切相關,由於目前中國跨境物流體系不完善,所以貨物配送周期較長。同時,跨境電商物流路程遠時間長,容易造成物件破損甚至丟失,加上主要依賴航空運輸,導致物流成本偏高。

四是支付安全問題。

雖然跨境電商結算支付方式越來越多,越來越方便,但在信息傳送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系統故障造成支付信息丟失,電子支付的安全性,相當多消費者還是不很放心。

㈣ 中國海關對居民的跨境進口有什麼政策規定

第一條 為了規范進出口貨物的申報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以下簡稱《海關法》)及國家進出口管理的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中的"申報"是指進出口貨物的收發貨人、受委託的報關企業,依照《海關法》以及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的要求,在規定的期限、地點,採用電子數據報關單和紙質報關單形式,向海關報告實際進出口貨物的情況,並且接受海關審核的行為。

第三條 除另有規定外,進出口貨物的收發貨人或者其委託的報關企業向海關辦理各類進出口貨物的申報手續,均適用本規定。

第四條 進出口貨物的收發貨人,可以自行向海關申報,也可以委託報關企業向海關申報。

向海關辦理申報手續的進出口貨物的收發貨人、受委託的報關企業應當預先在海關依法辦理登記注冊。

第五條 申報採用電子數據報關單申報形式和紙質報關單申報形式。電子數據報關單和紙質報關單均具有法律效力

電子數據報關單申報形式是指進出口貨物的收發貨人、 受委託的報關企業通過計算機系統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報關單填制規范》的要求向海關傳送報關單電子數據並且備齊隨附單證的申報方式。

紙質報關單申報形式是指進出口貨物的收發貨人、受委託的報關企業,按照海關的規定填制紙質報關單,備齊隨附單證,向海關當面遞交的申報方式。

進出口貨物的收發貨人、受委託的報關企業應當以電子數據報關單形式向海關申報,與隨附單證一並遞交的紙質報關單的內容應當與電子數據報關單一致;特殊情況下經海關同意,允許先採用紙質報關單形式申報,電子數據事後補報,補報的電子數據應當與紙質報關單內容一致。在向未使用海關信息化管理系統作業的海關申報時可以採用紙質報關單申報形式。

第六條 為進出口貨物的收發貨人、受委託的報關企業辦理申報手續的人員,應當

㈤ 你好,能否向你請教做跨境電商呢

現在做跨境電商的很多這樣的平台也很多有一個速賣通也做了很久了

㈥ 跨境電商出口退稅怎麼辦理

跨境電子商務現在可以辦理出口退稅了!眾所周知,出口退稅一直是出口企業關注的焦點,出口退稅可以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也可以給企業帶來一定的利潤,所以跨境電子商務可以申請出口退稅無疑是一個令人興奮的好消息,AMZCFO跨境電商財稅專家為大家總結了出口退稅的操作步驟。

跨境電子商務出口退稅操作步驟

1.審查相關文件和領取登記表

企業取得有關部門批準的出口產品經營文件和工商部門頒發的工商登記證後,應當在三十日內辦理出口企業退稅登記手續。

2.申報和受理退稅登記

企業收到出口企業退稅登記表後,應當按照登記表和法律法規的要求填寫登記表,並在加蓋企業公章和有關人員的印章後,連同公司出口產品經營權批准文件,向當地稅務機關提交工商登記文件和其他資料。

3.填寫並簽發出口退稅登記證

稅務機關接到企業的正式申請後,經審查確定後,按照規定的程序批准,然後發給企業「出口退稅登記」資格。

4.更改或注銷出口退稅登記

企業經營情況發生變化或者退稅政策發生變化的,應當根據實際需要辦理退稅登記。


以上是跨境電子商務出口退稅運作過程和政策的具體內容。那麼哪些條件的企業可以享受退稅政策呢?

一、電子商務出口企業屬於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已向申請出口退稅(免稅)資格的地方稅務主管部門申請。

二、取得海關出口貨物的報關單(出口退稅專用),且與海關出口貨物報關單的信息一致。

三、出口貨物應當在申報退稅(免徵)期限滿前接受外匯。

四、電子商務出口企業為外貿企業購買進出口貨物,應當取得相應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消費稅特別付款單、海關進口增值稅或消費稅特別支付表,上述憑證的有關內容與出口貨物報關單的有關內容相匹配。

㈦ 我國有哪些跨境電子商務法律法規請注意是跨境的,急求

2013《關於實施支持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有關政策意見的通知》
2014《關於支持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意見》
《十三五跨境電商行業研究與產業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2015《質檢總局關於跨境電商零售進口通關單政策的說明》

㈧ 我國有關跨境電商發展政策有哪些

一、支持國內企業更好地利用電子商務開展對外貿易。加快建立適應跨境電子商務特點的政策體系和監管體系,提高貿易各環節便利化水平。鼓勵企業間貿易盡快實現全程在線交易,不斷擴大可交易商品范圍。

支持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企業加強與境外企業合作,通過規范的「海外倉」、體驗店和配送網店等模式,融入境外零售體系,逐步實現經營規范化、管理專業化、物流生產集約化和監管科學化。通過跨境電子商務,合理增加消費品進口。

二、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做大做強。培育一批影響力較大的公共平台,為更多國內外企業溝通、洽談提供優質服務;培育一批競爭力較強的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為跨境電子商務企業提供全面配套支持;培育一批知名度較高的自建平台,鼓勵企業利用自建平台加快品牌培育,拓展營銷渠道。鼓勵國內企業與境外電子商務企業強強聯合。

三、優化配套的海關監管措施。在總結前期試點工作基礎上,進一步完善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境貨物、物品管理模式,優化跨境電子商務海關進出口通關作業流程。研究跨境電子商務出口商品簡化歸類的可行性,完善跨境電子商務統計制度。



四、完善檢驗檢疫監管政策措施。對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商品實施集中申報、集中查驗、集中放行等便利措施。加強跨境電子商務質量安全監管,對跨境電子商務經營主體及商品實施備案管理制度,突出經營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開展商品質量安全風險監管。進境商品應當符合我國法律法規和標准要求,對違反生物安全和其他相關規定的行為要依法查處。

五、明確規范進出口稅收政策。繼續落實現行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退稅或免稅政策。關於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由財政部按照有利於拉動國內消費、公平競爭、促進發展和加強進口稅收管理的原則,會同海關總署、稅務總局另行制訂。

六、完善電子商務支付結算管理。穩妥推進支付機構跨境外匯支付業務試點。鼓勵境內銀行、支付機構依法合規開展跨境電子支付業務,滿足境內外企業及個人跨境電子支付需要。推動跨境電子商務活動中使用人民幣計價結算。支持境內銀行卡清算機構拓展境外業務。加強對電子商務大額在線交易的監測,防範金融風險。加強跨境支付國內與國際監管合作,推動建立合作監管機制和信息共享機制。

七、提供積極財政金融支持。鼓勵傳統製造和商貿流通企業利用跨境電子商務平台開拓國際市場。利用現有財政政策,對符合條件的跨境電子商務企業走出去重點項目給予必要的資金支持。為跨境電子商務提供適合的信用保險服務。向跨境電子商務外貿綜合服務企業提供有效的融資、保險支持。

八、建設綜合服務體系。支持各地創新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引導本地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向規模化、標准化、集群化、規范化方向發展。鼓勵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為跨境電子商務企業提供通關、物流、倉儲、融資等全方位服務。支持企業建立全球物流供應鏈和境外物流服務體系。充分發揮各駐外經商機構作用,為企業開展跨境電子商務提供信息服務和必要的協助。

九、規范跨境電子商務經營行為。加強誠信體系建設,完善信用評估機制,實現各監管部門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構建跨境電子商務交易保障體系。推動建立針對跨境電子商務交易的風險防範和預警機制,健全消費者權益保護和售後服務制度。

引導跨境電子商務主體規范經營行為,承擔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加強執法監管,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堅決打擊跨境電子商務中出現的各種違法侵權行為。通過有效措施,努力實現跨境電子商務在發展中逐步規范、在規范中健康發展。

熱點內容
護士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7-08 00:08:57 瀏覽:705
聘用法律顧問的好處 發布:2025-07-07 23:44:52 瀏覽:68
朱雲法官 發布:2025-07-07 23:44:45 瀏覽:993
民法典培訓機構 發布:2025-07-07 23:40:12 瀏覽:294
龍宮司法局 發布:2025-07-07 23:32:19 瀏覽:405
關於律師的作文 發布:2025-07-07 23:29:12 瀏覽:766
安慶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7-07 23:24:59 瀏覽:604
移民法條例 發布:2025-07-07 23:17:07 瀏覽:568
行賄受賄律師 發布:2025-07-07 22:59:01 瀏覽:454
新冠肺炎額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7 22:58:58 瀏覽: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