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安全條例規定
Ⅰ 湖北省安全生產條例的第二章
第九條 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具備法律法規和國家標准、行業標准規定的安全生產條件;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不得從事生產經營活動。?
礦山企業、建築施工企業和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產經營企業應當依法分別申請領取安全生產、經營許可證。未經許可
,不得從事生產經營活動。?
第十條 生產經營單位必須遵守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度,落實安全生產
保障措施。?
第十一條 生產經營單位必須保證本單位安全生產所必需的資金投入和有效使用,並對因安全生產必需的資金投入不足所導致的後果承擔責
任。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資金投入的具體標准由省人民政府規定。?
生產經營單位安排年度各項費用預算時,應當優先安排安全生產投入資金(包括安全費用,下同),不得以任何理由縮減正常的安全生產
投入。安全生產資金投入項目經費應當設立專項科目,計入生產成本,先提後用,專款專用,不得以任何理由挪作他用。?
礦山、建築施工、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等高危行業生產的企業實行安全費用提取制度。安全費用由生產經營企業按照有
關標准提取,專項用於安全生產。具體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二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資金投入應當專項用於下列安全生產事項:?
(一)安全生產措施工程建設項目;?
(二)安全設備、設施的更新維護和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應用;?
(三)安全生產管理;?
(四)重大危險源、重大事故隱患的評估、整改、監控;?
(五)勞動保護設施、用品及職業危害防治費用;?
(六)安全生產教育、培訓、獎勵費用;?
(七)應急救援器材、設備;?
(八)保障安全生產的其他費用。?
第十三條 礦山、道路交通運輸、建築施工、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等領域的生產經營單位實行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制度。
生產經營單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用於事故搶險救災和善後處理所需資金的不足,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的存儲、使用和
監督管理,按照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四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履行下列職責:?
(一)貫徹執行有關安全生產及勞動保護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和規章,組織制定、完善並監督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
操作規程;?
(二)組織編制並落實本單位安全生產措施、教育培訓計劃,保證安全生產投入資金的有效使用;?
(三)定期召開本單位安全生產會議,督促、檢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消除生產安全事故隱患;?
(四)落實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及其職責;?
(五)組織制定本單位應急救援預案,並在本單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時,立即組織搶救,不得在事故調查處理期間擅離職守;?
(六)及時、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
第十五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對重大危險源登記、建檔、監控、定期檢測、評估,制定應急預案,並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備
案。?
生產經營單位發現本單位存在生產安全事故隱患的,應當立即採取措施,予以消除;對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或者有關部門限期整改的重
大、特大事故隱患,必須在規定的期限內按照安全生產的要求完成整改,並報告整改情況,接受檢查。?
第十六條 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和處置廢棄危險物品的單位以及礦山、建築施工單位等應當按照法律規定建立應急救援組織,配備
救援人員和相應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開展應急救援知識培訓,定期進行事故救援演練。沒有專門救援組織的單位,應當與就近的應急救援
組織簽訂應急救援協議。?
第十七條 礦山、建築施工單位和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必須設置專門的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從業人員超過300人的,其專職
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按照不低於從業人員1%的比例配備;從業人員300人以下的,其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配備不得少於2人。? 前款規定以外
的其他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超過300人的,應當確定專門的安全生產管理機構並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從業人員300人以下的,應當
配備與安全生產相適應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第十八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安全生產要求的作業場所和符合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安全防護設施及勞動防護用品,並
教育、監督從業人員按照規定正確使用、佩戴。禁止以貨幣或者其他物品替代應按照規定配備的勞動防護用品。?
第十九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制度,制定年度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計劃,定期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
和崗位安全技能操練,建立健全從業人員安全教育和培訓檔案。對從業人員中的農民工以及使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的人員,必
須進行專門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
礦山、建築施工單位和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必須經過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具備相應的安
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經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或者法律、法規規定的有關主管部門考核合格後,方可任職。?
生產經營單位的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專門的安全技術培訓,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方可從事特種作業。?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應當為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提供指導和服務,並對中小企業、從業人員中的農民工的教育
培訓重點予以幫助。?
負責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安全生產培訓的機構必須具備相應的資質條件,並經省級以上安全生產
監督管理部門審查批准。?
第二十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在作業場所或者工作崗位明確公示和標識危險因素、防範措施、應急措施等,並督促從業人員嚴格遵守安全生
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
第二十一條 生產經營單位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以下統稱建設項目)的安全設施必須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與主體工程同時
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國家規定需要進行安全條件論證和安全評價的建設項目,其設計文件應當有安全生產專篇,並按照法律法規經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或者
有關部門審查。審查部門及其審查人員對審查結果負責。?
前款規定建設項目的安全設施應當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經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驗收合格後,方可投入使用。驗收部
門及其驗收人員對驗收結果負責。?
第二十二條 安全設備、生產作業場所必須符合下列安全規定:
(一)使用機械電器設備應當嚴格執行使用、檢修、保養、報廢制度,不得違章運行,對人體易造成傷害的危險部位應當設有防護裝置,
對不符合要求又無法改造的設備必須停止使用;?
(二)設備安裝、採光照明、物品堆放、通道設置等應當符合相關技術要求;?
(三)建築施工現場的運輸道路、機械設施、供水排水、供電系統、材料堆放、腳手架、工作平台、食宿場所等,應當符合國家有關安全
生產的規定和要求;?
(四)存在有毒有害物質的生產作業場所應當配備監測設施,並採取通風、除塵、凈化、隔離操作等防護措施,預防和減少職業危害的發
生;?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安全措施。?
第二十三條 生產、經營、運輸、儲存、使用危險物品或者處置廢棄危險物品的,必須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規定或者標准,建立專門的安全管
理制度,採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接受有關主管部門依法實施的監督管理。?
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企業及使用劇毒化學品或者使用其他危險化學品數量構成重大危險源的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登記,危險化學
品生產單位應當提供中文安全標簽和安全技術說明書。?
第二十四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生產區域、生活區域、儲存區域之間的安全距離以及周邊防護安全距離應當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
在下列范圍安全距離內不得規劃和建造居民區(樓)、學校、集貿市場及其他公眾聚集的建築物:?
(一)危險物品生產、儲存區域;?
(二)重大危險源危及的區域;?
(三)礦山塌陷區危及的區域;?
(四)礦山尾礦庫(矸石山)危及的區域;?
(五)輸油、燃氣管線安全距離內;?
(六)高壓輸電線路安全距離內;?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區域。?
第二十五條 生產經營單位必須與從業人員訂立具有保障勞動安全、防止職業危害等事項的勞動合同,並依法為從業人員辦理工傷保險。法
律、法規規定應當為從業人員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生產經營單位應當遵照執行。?
生產經營單位不得以任何形式與從業人員訂立免除或者減輕其對從業人員因生產安全事故傷亡依法應當承擔的責任條款。?
第二十六條 生產經營活動中,從業人員享有下列權利:?
(一)在集體合同、勞動合同中,載明勞動安全、防止職業危害和工傷社會保險等事項;?
(二)參加安全生產教育培訓,了解其作業場所、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及防範、應急措施,獲得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準的勞動防
護用品;?
(三)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批評、檢舉和控告,有權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冒險作業;?
(四)發現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時,有權停止作業或者在採取可能的應急措施後撤離作業場所;?
(五)因生產安全事故受到損害後提出賠償要求;?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生產經營活動中,從業人員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嚴格遵守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
(二)接受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
(三)及時報告事故隱患和不安全因素;?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
生產經營單位不得拒絕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合理要求和對有關人員打擊報復。有關監督管理部門和工會應當維護從業人員依法享有的安全
生產權利,及時制止和依法查處生產經營單位侵害從業人員安全生產權利的行為。?
Ⅱ 湖北省安全生產條例的第四章
?
第三十二條 生產經營單位發生安全事故後,應當迅速採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並按照規定立即報告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或者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其他部門。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接到事故報告後,應當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組織救助和調查,
並按照國家及省有關規定立即上報。有關部門接到不屬於本部門處理的事故報告後,應當立即轉告有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消防、建築施工、特種設備、民用爆破、道路交通、鐵路交通、水上交通、民用航空等重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由省有關部門報告省人民
政府和國務院有關部門,並同時通報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其他重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由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報告省人民政府和國務
院有關部門;特別重大的生產安全事故由省人民政府報告國務院。?
生產安全事故的報告和統計時限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執行。?
生產經營單位、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和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對事故情況不得隱瞞、謊報或者拖延不報。?
第三十三條 下列生產安全事故的調查處理實行分級負責:?
(一)重傷事故和一次死亡1至2人的死亡事故,由縣級人民政府組織調查處理;?
(二)一次死亡3至9人的重大死亡事故,由市(州)人民政府組織調查處理;?
(三)一次死亡10至29人的特大死亡事故,由省人民政府組織調查處理;?
(四)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別重大事故,按照國務院規定組織調查處理。?
國家對安全事故處理另有規定的,按照其規定執行。?
上級人民政府可以派員參加或者直接調查處理應當由下級人民政府組織調查處理的安全事故。
第三十四條 本條例第三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安全事故調查報告經上一級人民政府委託同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批復後,由事故發生地的人民政府作出責任追究決定。?
第三十五條 事故調查組有權向發生事故的生產經營單位及有關人員了解情況,調閱有關資料。任何單位和個人應當如實反映情況,不得拒
絕、阻撓和干涉對事故的依法調查處理。事故調查組在事故發生之日起45日內向同級人民政府報送事故調查報告。事故調查報告包括事故發生
的原因、過程、人員傷亡與經濟損失情況、性質和責任劃分、事故處理以及防範措施意見。?
事故處理結案工作應當在90日內完成;遇有特殊情況,經報上一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批准,可以適當延長時間,但致遲不超過150日。
?
第三十六條 上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有權對下級批復結案的事故進行復查,重新做出調查報告,提出處理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