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航法規南航
1. 飛機結構適航體現在哪部民航法規裡面,從哪幾個方面做出了要求
中國民航規章CCAR-25,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並且要滿足疲勞性能的要求。
飛機一般校裝項目
(1)機翼上反角、安裝角校裝檢查
(2)水平尾翼上反角、安裝角檢
(3)發動機校準
(4)垂直尾翼垂直度檢查
(5)飛機外形對稱性檢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器適航管理條例》
第五條民用航空器的適航管理,必須執行規定的適航標准和程序。
第六條任何單位或者個人設計民用航空器,應當持航空工業部對該設計項目的審核批准文件,向民航局申請型號合格證。民航局接受型號合格證申請後,應當按照規定進行型號合格審定;審定合格的,頒發型號合格證。
第七條任何單位或者個人生產民用航空器,應當具有必要的生產能力,並應當持本條例第六條規定的型號合格證,經航空工業部同意後,向民航局申請生產許可證。民航局接受生產許可證申請後,應當按照規定進行生產許可審定;審定合格的,頒發生產許可證,並按照規定頒發適航證。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按照前款規定取得生產許可證的,均不得生產民用航空器。但本條例第八條規定的除外。
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航空器適航技術專業本身怎麼樣,就業前景如何
我就是一名NUAAer,這個專業以前都沒有,10級才開設的,還是強化班性質的,屬於七院民航學院本科委託三院自動化和電氣專業的一起學(NUAA電氣很厲害的)。不過我聽學校里人議論過,這個專業前途不確定啊,為什麼這么說,因為這個專業是給飛機做鑒定啊,可是現在這活全是老外乾的,中國自己的民航大客機還沒成熟呢,更沒量產~~~目前還全是老美的波音和歐洲的空客啊。。。總之,自己想清楚了吧
3. 民用航空人員的法律責任有哪幾類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2適航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器適航管理條例,三,民用航空器適航,指令規定,是國內民用航空器,適航審查收費辦法是行,是民用航空油料四行是管理規定
4. 適航認證是民航客機安全的最低標准,那麼其他標准都是什麼
「適航認證是民航客機安全的最低標准」。是一句很籠統的話!它涉及到的標准回有好幾部!有商用飛機的、通答用飛機的、機載設備的等,這些都簡稱為初始適航標准,飛機投入運行後,還必須滿足持續適航標准等等。這里講的最低是指要達到適航的最低門檻標准。就好比小孩子上學必須滿6歲這個標准一樣的。10歲可以嗎?當然好但是那個家長願意呀!飛機標准高對旅客當然好了,可是廠家就遭殃了。所以才有這個標准,它是一個政府的法規文件。中國的適航從1985年開始已經有好些年了,民航界基本都比較了解,但是,我們的製作業還對此還有些滯後。
5. 關於南航
南方航空你那個航班是波音777來飛的
波音777是美國波音公司研製的雙發寬體客機。波音777是用以與包括空中客車A330、A340及A350競爭的機型。1990年10月29日項目正式啟動,1994年6月12日第1架波音777首次試飛,波音777首飛時是民用航空歷史上最大的雙發噴氣飛機。1995年4月19日獲得歐洲聯合適航證和美國聯邦航空局型號合格證,1995年5月30日獲准180分鍾雙發延程飛行,1995年5月17日首架交付用戶美國聯合航空公司。
波音777在大小和航程上介於B767-300和B747-400之間,具有座艙布局靈活、航程范圍大和不同型號能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的特點。波音777採用三級客艙布局,可載客301至368名。巡航高度11000、巡航時速0.84 馬赫(1029公里,高度35000英尺)。
6. 適航指令是航空法規哪一部規章中的一部分
CAD是39部的一部分。
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航空器適航技術 專業課程
你已經錄了南航的航空器適航技術了么?高考後的暑假還是好好放鬆一下吧,整個大一學的都是基礎課程,大二才開始有專業課程。你們大一大二應該是和三院電氣工程專業一起學。學的高數,C語言,英語,工程圖學,大學物理等等基礎課。圖上的必修課估計是大三大四時候回民航學院的
剛進教務處查的,我幫你截圖了,可是看不清楚啊,你留個郵箱我可以發給你啊
--------------------byNUAAer
8. 中國航空法律法規總共有哪些
涉及航空安全方面的法律和法規有很多,都是以民用航空法作為基礎制定的。回
其他法律規章答包括:
民用航空危險品運輸管理規定、公共航空運輸企業航空安全保衛規則、民用航空運輸機場航空安全保衛規則、民用機場建設管理規定、民用航空應急管理規定、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規定、公共航空旅客運輸飛行中安全保衛規則、飛行基本規則等等(涉及的法規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9. 誰給說說南航5.8空難的細節啊
航5.8空難網上最全資料 Post By:2008-7-13 20:58:12
■為什麼,它會掉下來?
即使這個記錄著35條生命消逝過程的黑匣子沒有曝光,那場驚心動魄的空難也不會被遺忘。
倖存者的回憶,黑匣子的記憶
1997年5月8日傍晚,重慶機場。時年49歲的商人蔣萬渝留住了送他進港的司機,「急什麼,我們先去
吃頓飯。就算飛機失事,好歹我也是個飽死鬼。」他說。
一語成讖——21:20,載著蔣萬渝等74人的CZ3456航班在深圳黃田機場(現改名為寶安機場)著陸時,
劇烈的震動讓人措手不及。坐在第16排靠窗位置的蔣萬渝甚至被彈了起來,頭頂撞向座位上方的行李艙。
「刺耳的轟鳴聲中,飛機在跑道上重重地連彈了三下。」蔣萬渝回憶道,「過道上的天花板裂開後吊
在半空中,第15排的地板凸了起來,引起乘客的一片大叫。」
事後流傳於網路的「黑匣子」,記錄了這架飛機失事的詳細信息——包括第一次觸地,此時,機艙開
始報警。
駕駛艙內慌亂了。乘客的情緒更為恐慌——蔣萬渝望著窗外,飛機內外的兩層窗戶已經錯開,內層窗
戶滑落了下來。10排到16排的座位開始像搖籃一樣晃動,狂風裹著黃豆粒般大小的雨點,從裂縫竟直灌機
艙。
「飛機變形了,我只能活幾分鍾了!」蔣萬渝閃過這樣的念頭。這個信息也應該被黑匣子記錄了:由
於機體變形,CZ3456不能正常飛行。
蔣萬渝解開安全帶,扶著椅背往機艙的尾部逃命,坐在了最後一排左邊靠過道的位置上。緊接著,又
有5個人跌跌撞撞跑到機尾。飛機的黑匣子就安放在這里,他們接近了它,同時遠離了死亡。
由於本架飛機沒有滿客,所有乘客都被安排在6排之後。前面座位的人試圖跟著往後逃生,但被乘務
員阻止了。飛機向前傾斜著開始降落,艙內一片安靜。大約過了5分鍾時間,突然有個女人驚叫:「我不
想死呀!」
12分鍾的黑匣子錄音就此結束,最後是駕駛艙里絕望的喊聲。
暴雨中墜落的飛機生生斷裂開來。蔣萬渝等人逃出了機艙。他們身後,這架波音737的尾部的殘骸像
一個巨大的煙囪橫卧在地,而中部和頭部斷裂開,相距近百米;尤其是中部的那截,冒出滾滾濃煙,濃煙
上方燃起了十幾米高的紅色火焰,照亮了散落在草地上的三截飛機殘海沒有人知道黑匣子滾到了哪裡——
或許還存在於機艙中,但肯定是完好無損——有關機構規定了它的製作標准,必須能防火、耐壓、耐沖擊
振動、耐海水浸泡等。
5個男人、4個女人——包括蔣萬渝,由於事先跑到了飛機尾部,成為最幸運的人。
「我們活了!」蔣萬渝對大家喊。他看了一下表:21:40。
「追究原因已沒有意義」
兩輛車分別接走了這9位倖存者——前面的帶走了兩位空姐,7名乘客是另一組。就醫之後,就是封閉
式的調查。
「我們住的醫院外面,幾個警察走來走去,不讓閑雜人進來。」蔣萬渝說,「但3個從重慶趕來的記
者不知怎麼混了進來,有倖存者趕緊叫記者把采訪的東西藏起來,不然會被警察趕出去。」
5月9日凌晨,5個男子敲開了蔣萬渝的房門。為首者自稱是深圳市公安局刑偵處處長趙光毛,來了解
飛機失事時的情況。「他們做了一夜筆錄才走,」蔣萬渝回憶到,「之後,再也沒有人向我們調查過關於
飛機失事的具體細節。」南航財務科一個名叫張迎的男子,每天都會過來看看他,但沒有詢問失事時的現
場情況。
而在現場,對黑匣子的搜索也開始了。黑匣子有兩種:一是飛行數據記錄儀,記錄飛行的一切資料,
包括速度、方向、高度、機艙壓力等;另一種是艙聲錄音器,錄有機務人員的聲音。當飛機失事、無人生
還時,它們能幫助解開飛機失事的原因之謎。在網上流傳的「黑匣子」,是後面一種。
住院7天後,蔣萬渝提出要回重慶。他得到了南航的賠償,一共約兩萬元。此後,蔣萬渝再未見到過
一起從死亡線上逃出的另外6人。
經歷了生死的蔣萬渝沒有再追問空難的原因。「航空公司對我們還是負責的。如果是飛行員錯了,他
們也已經用生命來承擔這個錯誤,我原諒他們了。」他說。
2008年年初,蔣萬渝得到了「5·8」空難「黑匣子錄音」在網上出現的消息。看過這個最重要資料後
,很多人在罵駕駛員:「是他們的錯誤判斷,導致了飛機失事。」
但蔣萬渝沒有去聽「黑匣子的錄音」,只是在電腦前讀完錄音的文字記錄。「已經沒有意義了,10年
過去了,人都死了。」他甚至在為駕駛員找理由,「是機長救了我們的命,如果不是他將飛機停在草坪,
我們可能都會死。」
「稀里糊塗」的十年
蔣萬渝再沒有去看過他逃生的現場。但對於一些死難者的親屬,卻希望從任何蛛絲馬跡中捕捉到親人
最後的影子。
傷者入院次日,兩輛中巴車開進機場的事故現場。震天的哭聲傳來,車里是遇難者親人。但他們不準
下車,只能打開車窗看。
飛機的殘骸已被拉走。每隔5分鍾,就有一架飛機從頭上起降,氣浪和馬達聲震耳欲聾。
1997年5月9日,張洋和他的母親張英在新聞里看到了飛機失事的消息。當年只有10歲的他,眼淚一下
子迸發出來——父親張永生乘坐的正是這趟航班。
5月10日,不幸被證實了。這對母子被簇擁著,接到了深圳的西麗湖度假村。在這里,張英正式接到
了南航的《旅客遇難通知書》。隨後的10天,張洋和母親開始正視這場災難:看事故現場之後,是認屍、
領遺物、簽協議、領補償金……
每天,都會有航空公司的人員過來安慰張英。但她更想弄清事故原因,見見倖存者,聊聊當天的情況
。這些要求沒有得到回應,她甚至找不到機會與其他遇難家屬交談——每個遇難者家屬,都有專門人員負
責照顧;與航空公司談善後補償,大家也各自分開。10天後,她與航空公司簽訂了協議。這是份一次性解
決家屬與航空公司糾紛的協議。她帶著丈夫的骨灰和航空公司賠償的14萬,和兒子回到了重慶。
「協議希望我們不再追問了,這些似乎就把丈夫從空難中抹掉了。」張英說。
一晃10年,航空公司最終都沒告訴她事故發生的原因,也沒讓她見到這場事故的倖存者。盡管她心有
不甘地數次打電話去南航詢問。
兒子張洋從此開始關注民航。現在,他每個月都會去機場的跑道邊,看起起落落的飛機。
2007年5月8日——父親去世十周年,他在民航愛好者的論壇中發了一篇名為《5·8空難十周年祭》的
帖子,紀念在那場事故中死去的父親。不久,有人將「空難的黑匣子錄音」發到他的郵箱。
張洋和母親終於從陌生人傳來的郵件中知道了那場事故的「真相」。但至今,南航等有關部門仍未明
確:這個流傳的版本是真是假。
得到「黑匣子錄音」時,張洋已在成都一所大學讀大二,他對民航飛機著迷了近十年。「這完全是因
為駕駛員判斷失誤,沒對准跑道,撞擊後又復飛造成的。」他自認為。
秘密即將揭開的那個晚上,他壓抑不住自己的激動,關掉房間的燈,關掉電腦顯示屏,帶上耳機,在
黑暗中閉上眼睛,靜靜地聽完這12分鍾44秒的「錄音」。
他邊聽邊在腦中模擬當時的飛行情況。此後很長一段時間,他不停在電腦前用模擬飛行器一遍又一遍
嘗試當時的情形。一樣的速度、一樣的角度,讓飛機沖向地面:著陸,撞擊,損壞;再加油門,升空,俯
沖,再著陸,解體……可惜,南航仍未告訴他:這段錄音是真是假。(文中張英為化名)
中國民用航空局對本刊的答復
就有關「5·8」空難黑匣子的有關問題,2008年4月1日,中國民用航空局對《中國新聞周刊》予以了
書面回復。以下為回復原文。
飛機駕駛艙艙音(指黑匣子錄音)是駕駛艙音響的真實記錄,只能用於事故調查,不得對社會公布,國
際民航共約和有關法規對此有明確的規定。
民航總局認為擅自發布事故飛機駕駛艙艙音的做法,嚴重違反了國際民航公約和有關法規的規定,是
對事故罹難者及其家屬及不負責任的行為。未經事故調查部門的許可,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擅自發布事故
調查資料。任何擅自發布事故調查資料的組織和人員,都將受到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