賬外資產法規
㈠ 行政單位設置賬外賬違反了哪些法律法規
設置賬外賬沒有違法,只能說是違規,如果查實,可以受到所在機關紀律處分,如果情況重大,領導可能會被免職,但是賬外賬如果有貪污行為就另當別論了。
㈡ 賬外資產 違反什麼規定
賬外固定資產屬於賬外資產。此現象容易使資產流失。
賬外資產的3個特點:
1.賬外產多表現為新上的固定資產如設備、廠房、土地不在賬目上反映。
2.盤虧。盤虧做為賬外資產存在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比如產成品出售後不計收入,一方面是產成品盤虧,而另一方面則是收入的隱瞞。
3.賬外資產的存在具有周期循環性。一般情況講當企業的賬外資產足夠多時,造成實際經營規模與賬目反映情況相距甚遠,此時,企業有可能採取再次注資等其它合法的形式將賬外資產轉為賬內資產,所以賬外資產的存在具有一定的時限性,同時,企業如重復以往的偷稅行為,則會又出現新的賬外資產。
而賬外資產是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
會計法規定下列事項,應當辦理會計手續,進行會計核算:
(一)款項和有價證券的收付;
(二)財物的收發、增減和使用;
(三)債權債務的發生和結算;
(四)基金的增減和經費的收支;
(五)收入、費用、成本的計算;
(六)財務成果的計算和處理;
(七)其他需要辦理會計手續、進行會計核算的事項。
所謂帳外資產應包含在上述內容所述中了吧,據此,對於應入賬而未入賬的帳外資產行為屬於違反會計法不為過了。
(2)賬外資產法規擴展閱讀:
表現形式
企業由於偷逃稅行為而行成的賬外資產最初為貨幣資金,當又投入到再生產時,就會存在於各個生產和流通環節,表現為不同的資金形態。
1、賬外固定資產。多表現為新上的固定資產如設備、廠房、土地不在賬目上反映。
2、存貨溢余。包括產成品、在產品、原材料等貨物,在實際盤點時實際數量大於賬面數量。
3、虛假應付賬款。主要表現是企業賬面上的「應付賬款」大於實際對應客戶的「應付賬款」,而實際上已用賬外資金部分和全部償付,原因是企業按約定期限償付債務時,賬面資金沒有足夠的余額用於支付。另一種情況最常見的是「其它應付款」。企業為防止出現虛假應付款而引起的風險,多採取虛擬人名或以股東及經營者的身份,做為應付款的對方,並根據賬外現金情況轉為企業賬內資金重新進入現金流轉。
4、隱瞞賬戶。即將賬外的貨幣資金存放於未向稅務機關報告的銀行賬戶,或存放在個人儲蓄賬戶之中。
5、盤虧。盤虧做為賬外資產存在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比如產成品出售後不計收入,一方面是產成品盤虧,而另一方面則是收入的隱瞞。
賬外資產的存在具有周期循環性。一般情況講當企業的賬外資產足夠多時,造成實際經營規模與賬目反映情況相距甚遠,此時,企業有可能採取再次注資等其它合法的形式將賬外資產轉為賬內資產,所以賬外資產的存在具有一定的時限性,同時,企業如重復以往的偷稅行為,則會又出現新的賬外資產。但是,任何企業也不可能對賬外資產做到及時處置以轉入賬內資產,由此產生賬外資產的周期性。
㈢ 行政單位八項規定後,查處下屬單位帳外帳資金,怎麼處理
你好!違反公務接待管理規定,超標經查處,應給予什麼處分?這個問題是,如果在接待違反規定,超標准安排用餐的,一經查實,其處理是,用餐所有費用由參加人員自行負責,不準報銷,造成嚴重影響的,給予黨紀,政紀的處分。祝你生活愉快!
㈣ 賬外資產的賬外資產的成因
1.成本中列支形成賬外資產。
這是形成賬外資產的主要原因,並且成本形成賬外資產的渠道非常多,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會計制度改革後,對企業購置資產不再劃分資金來源,企業可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購置,但必須劃清資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界限。在實際運作中,購置固定資產由於受制度的限制而不能實現,部分企業為了自身利益,違反《會計准則》規定的要區分資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界限,用各種手段購置固定資產。這部分資產經過變通,沒有在財務賬上反映而形成了賬外資產。如:假發票、假工程結算單等形成的賬外資產。
(2)會計制度改革後,取消提取大修理基金。不再劃分大中小修理的范圍,發生的修理費用直接在成本中列支,也可採用預提或待攤的辦法,這說明企業修理費用的使用權增大了。《企業財務通則》規定固定資產的修理費用在核算上屬收益性支出。在實際工作中,每年都編制大修計劃、並且每年都對大修理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導致一些企業為了完成大修理計劃,以大修理名義搞計劃外工程、計劃外購置。制度規定修理費用是不增加固定資產的。這是不斷形成新的賬外資產的又一原因。
(3)實行專業化管理後,生產所需物資統一由供應處管理,基層不設倉庫,給生產帶來一些不便。第一,有些單位為了方便生產,多列材料領用計劃,月底多領的材料財務上也不做假退庫手續,以領代耗,造成賬外資產;第二,賬外資產形成後,這些單位或用來調節當期損益,或在賬外資產上做假,來偷粱換柱,使得賬外資產失去了監督;第三,有些單位嫌購置資產的手續繁瑣,於是便到供應處領配件,回來組裝,從而形成賬外資產。
(4)虛列支出,套取現金。一些單位通過虛列人員工資,開假發票等套取現金,形成賬外資產。
2.往來賬戶形成賬外資產
(1)有些單位利用往來賬戶作為截留收入和上繳款項的避風港,各種收入和上繳款記應付賬款或其他應付款,一旦時機成熟,就將此款轉其他地方。或者,對那些債權不明、無人要的債務,利用年終上下年接轉的機會,多次變化戶頭,一旦時機成熟,便轉「小金庫」,形成賬外資產。
(2)有些單位為了購買小汽車、行動電話等專控商品,把發生的支出長期掛在往來賬上,甚至通過往來賬戶把資金轉移到可代為購買專控商品的單位購買專控商品。或者,將本單位的部分收入轉入往來賬戶,用於購置資產,並將轉進的收入和支出直接在往來賬中沖銷,從而形成賬外資產。
3.截留收入形成賬外資產
(1)截留對外提供各項服務和勞務收入,如為油田以外單位或油田第三產業提供加工維修、運輸等勞務的收入,由於對這些單位提供勞務,直接收取現金,很容易成為被截留的對象。提供勞務的單位為了截留這部分收入,不惜採取降價、給回扣等手段,內外勾結,坑害企業整體利益,使應成為企業收入的資金成了賬外資產。
(2)截留私自變賣資產收入。有些單位目無法紀,私自變賣報廢資產、廢舊物資、剩餘材料。有的甚至將生產用的緊俏物資私自變賣,如各種油料、鋼材等。所得收入流入「小金庫」從而形成賬外資產。
(3)截留職工水電費收入。將職工水電費從成本中列支。職工個人交納的水電費存入賬外,不沖減費用 。另外,還有一些截留收入的現象。比如,截留保險公司保險賠款,截留各種形式的回扣傭金、截留單位公房、場地、儀器設備等出租收入,截留職工罰沒收入等。
㈤ 國企賬外資產怎麼處理
正規方式處理,賬外資產只能說明這個企業管理混亂,但作為財務部門,應當按規章制度辦理。
㈥ 帳外資產
帳外資產:沒有納入正軌會計核算的財產物資及款項。 帳外固定資產:沒有納入正軌會計核算的物資,應該列入固定資產的部分。 淺陋的見解,希望拋磚引玉。
㈦ 工作中遇到的:產權的界定與賬外資產的處理
重新登記,賬外資產並入企業.需要補交稅款後,以新的公司名義經續經營
㈧ 企業賬外財產可保嗎
您好!
隨著我國企業數量的增多,特別是中小企業的大量興起,為了轉嫁企業財產所面臨的未知風險,越來越多的企業單位會選擇購買一份企業財產保險。但是仍有很多人對企業財產保險不是很了解,今天就借著樓主的提問讓更多人了解企業財產保險的保障范圍。
可保財產
這是指保險人根據保險條款規定認為可以承保的財產。可保財產通常可用以下兩種不同的方式加以反映:一是用會計科目來反映,如固定資產、流動資產(存貨)、專項資產、投資資產、賬外或已攤銷的資產、代保管財產等;二是以企業財產項目類別來反映,如房屋、建築物及附屬裝修設備、機器設備、工具、儀器、生產用具,交通運輸工具及設備、低值易耗品、原材料、半成品、在產品、產成品或庫存商品、特種儲備商品、建築物和建築材料等。
特約可保財產
這是指那些價值不易確定,或在一般情況下因遭受保險事故而導致損壞的可能性小,經保險雙方特別約定後,在保險單明細表上載明品名和金額的保險人可以承保的財產。特約可保財產又可分為不提高費率的特約可保財產和需要提高費率的特約可保財產。不提高費率的特約可保財產是指市場價格變化較大或無固定價格的財產,如金銀、珠寶、玉器、首飾、古玩、字畫、郵票、藝術品、稀有金屬和其他珍貴財物、堤堰、水閘、鐵路、涵洞、橋梁、碼頭等;需提高費率或需附加保險特約條款的特約可保財產一般包括礦井及礦坑的地下建築物、設備和礦下物資等。
不可保財產
不可保財產是指保險人不予承保的財產。不可保財產主要包括:
(1)不屬於一般性的生產資料或商品的財產,如土地、礦藏、礦井、礦坑、森林、水產資源等。
(2)缺乏價值依據或很難鑒定其價值的財產,如貨幣、票證、有價證券、文件、賬冊、圖表、技術資料等。
(3)承保後會產生不良社會影響或會與政府的有關法律法規相抵觸的財產,如違章建築、非法佔用的財產等。
(4)由於種種原因,暫時不能承保的財產。
(5)必然會發生危險的財產,如危險建築。
(6)應投保其他險種的財產,如運輸過程中的物資應投保貨物運輸保險,領取執照正常運行的機動車應投保機動車輛保險,畜禽類應投保養殖業保險等。
企業財產保險的保障范圍是非常廣泛的,但仍有不少財產是不保的,因此投保人在投保過程中須仔細閱讀保險條款,如果您是在中民保險網上這樣專業的第三方保險銷售平台上購買保險,會有專門的客服人員為您服務,解答您的各種問題,可以幫助您找到最合適的保障。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