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標准化法條例

標准化法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3-05 19:30:09

⑴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實施條例廢止了嗎

沒有,目前還在實施。
不過今年標准化法應該要更新了,這個條例是根據標准化法來制定的,屆時應該也會更新,到時候跟一下法律法規網站的公布情況。
http://www.chinalaw.gov.cn/article/cazjgg/201603/20160300480477.shtml這個網址是國務院法制辦公室關於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

⑵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規定:我國標准分為( )。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規定,我國標准分為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地方標准和團體標准、企業標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第二條本法所稱標准(含標准樣品),是指農業、工業、服務業以及社會事業等領域需要統一的技術要求。標准包括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地方標准和團體標准、企業標准。國家標准分為強制性標准、推薦性標准,行業標准、地方標準是推薦性標准。強制性標准必須執行。國家鼓勵採用推薦性標准。

(2)標准化法條例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第十條對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國家安全、生態環境安全以及滿足經濟社會管理基本需要的技術要求,應當制定強制性國家標准。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依據職責負責強制性國家標準的項目提出、組織起草、徵求意見和技術審查。

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強制性國家標準的立項、編號和對外通報。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擬制定的強制性國家標準是否符合前款規定進行立項審查,對符合前款規定的予以立項。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可以向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強制性國家標準的立項建議,由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決定。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以及公民可以向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強制性國家標準的立項建議,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認為需要立項的,會同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決定。

⑶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規定我國標准分為( )級。

正確答案:B
解析:選擇B。我國標准分為四級,即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地方標准和企業標准。

⑷ 標准化法的主要內容

《標准化法》分為五章二十六條,其主要內容是:確定了標准體系和標准化管理體制,規定了制定標準的對象與原則以及實施標準的要求,明確了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和處罰辦法。
《標准化法》的性質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項重要法律,《標准化法》規定了中國標准化工作的方針、政策、任務和標准化體制等。它是國家推行標准化,實施標准化管理和監督的重要依據。
頒布《標准化法》的重要意義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是中國標准化工作的基本法。頒布《標准化法》的重要意義是:①《標准化法》是制定標准,推行標准化,實施標准化管理和監督的依據。《標准化法》的頒布,標志著中國標准化工作已進入法制管理的新階段;②標准化是組織專業化生產的技術紐帶。《標准化法》的頒布,有利於發展社會化大生產,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③標準是科研、生產、交換和使用的技術依據。《標准化法》規定,企業必須按標准組織生產,對於那些涉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產品,必須強制執行,違反者,要追究其法律責任。《標准化法》的頒布,有利於維護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的利益。
《標准化法》何時通過,何時開始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於1988年12月29日通過,1989年4月1日起實施。1990年4月6日國務院第53號令發布施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實施條例》,標志著我國的標准化工作從此走上法制化軌道。

⑸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的內容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標準的制定
第三章 標準的實施
第四章 法律責任
第五章 附 則 第一條 為了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促進技術進步,改進產品質量,提高社會經濟效益,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使標准化工作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發展對外經濟關系的需要,制定本法。
第二條 對下列需要統一的技術要求,應當制定標准:
(一)工業產品的品種、規格、質量、等級或者安全、衛生要求。
(二)工業產品的設計、生產、檢驗、包裝、儲存、運輸、使用的方法或者生產、儲存、運輸過程中的安全、衛生要求。
(三)有關環境保護的各項技術要求和檢驗方法。
(四)建設工程的設計、施工方法和安全要求。
(五)有關工業生產、工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技術術語、符號、代號和制圖方法。
重要農產品和其他需要制定標準的項目,由國務院規定。
第三條 標准化工作的任務是制定標准、組織實施標准和對標準的實施進行監督。
標准化工作應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第四條 國家鼓勵積極採用國際標准。
第五條 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管理全國標准化工作。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分工管理本部門、本行業的標准化工作。
省、自治區、直轄市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管理本行政區域的標准化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分工管理本行政區域內本部門、本行業的標准化工作。
市、縣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規定的各自的職責,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標准化工作。 第六條 對需要在全國范圍內統一的技術要求,應當制定國家標准。國家標准由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對沒有國家標准而又需要在全國某個行業范圍內統一的技術要求,可以制定行業標准。行業標准由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制定,並報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在公布國家標准之後,該項行業標准即行廢止。對沒有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統一的工業產品的安全、衛生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標准。地方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制定,並報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和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在公布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之後,該項地方標准即行廢止。
企業生產的產品沒有國家標准和行業標準的,應當制定企業標准,作為組織生產的依據。企業的產品標准須報當地政府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已有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準的,國家鼓勵企業制定嚴於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準的企業標准,在企業內部適用。
法律對標準的制定另有規定的,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
第七條 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分為強制性標准和推薦性標准。保障人體健康,人身、財產安全的標准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強制執行的標準是強制性標准,其他標準是推薦性標准。
省、自治區、直轄市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的工業產品的安全、衛生要求的地方標准,在本行政區域內是強制性標准。
第八條 制定標准應當有利於保障安全和人民的身體健康,保護消費者的利益,保護環境。
第九條 制定標准應當有利於合理利用國家資源,推廣科學技術成果,提高經濟效益,並符合使用要求,有利於產品的通用互換,做到技術上先進,經濟上合理。
第十條 制定標准應當做到有關標準的協調配套。
第十一條 制定標准應當有利於促進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和對外貿易。
第十二條 制定標准應當發揮行業協會、科學研究機構和學術團體的作用。
制定標準的部門應當組織由專家組成的標准化技術委員會,負責標準的草擬,參加標准草案的審查工作。
第十三條 標准實施後,制定標準的部門應當根據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經濟建設的需要適時進行復審,以確認現行標准繼續有效或者予以修訂、廢止。 第十四條 強制性標准,必須執行。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產品,禁止生產、銷售和進口。推薦性標准,國家鼓勵企業自願採用。
第十五條 企業對有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準的產品,可以向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授權的部門申請產品質量認證。認證合格的,由認證部門授予認證證書,准許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使用規定的認證標志。
已經取得認證證書的產品不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準的,以及產品未經認證或者認證不合格的,不得使用認證標志出廠銷售。
第十六條 出口產品的技術要求,依照合同的約定執行。
第十七條 企業研製新產品、改進產品,進行技術改造,應當符合標准化要求。
第十八條 縣級以上政府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標準的實施進行監督檢查。
第十九條 縣級以上政府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根據需要設置檢驗機構,或者授權其他單位的檢驗機構,對產品是否符合標准進行檢驗。法律、行政法規對檢驗機構另有規定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處理有關產品是否符合標準的爭議,以前款規定的檢驗機構的檢驗數據為准。 第二十條 生產、銷售、進口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產品的,由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行政主管部門依法處理,法律、行政法規未作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沒收產品和違法所得,並處罰款;造成嚴重後果構成犯罪的,對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一條 已經授予認證證書的產品不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而使用認證標志出廠銷售的,由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銷售,並處罰款;情節嚴重的,由認證部門撤銷其認證證書。
第二十二條 產品未經認證或者認證不合格而擅自使用認證標志出廠銷售的,由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銷售,並處罰款。
第二十三條 當事人對沒收產品、沒收違法所得和罰款的處罰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復議決定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在接到處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逾期不申請復議或者不向人民法院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二十四條 標准化工作的監督、檢驗、管理人員違法失職、徇私舞弊的,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五條 本法實施條例由國務院制定。
第二十六條 本法自1989年4月1日起施行。

⑹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實施條例》有沒有被取代

應該不會,一般都會被完善!!

⑺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實施條例的簡介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標准化工作的管理
第三章 標準的制定
第四章 標準的實施與監督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六章 附則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以下簡稱《標准化法》)的規定,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對下列需要統一的技術要求,應當制定標准:
(一)工業產品的品種、規格、質量、等級或者安全、衛生要求 ;
(二)工業產品的設計、生產、試驗、檢驗、包裝、儲存、運輸、使用的方法或者生產、儲存、運輸過程中的安全、衛生要求;
(三)有關環境保護的各項技術要求和檢驗方法;
(四)建設工程的勘察、設計、施工、驗收的技術要求和方法;
(五)有關工業生產、工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技術術語、符號、代號、制圖方法、互換配合要求;
(六)農業(含林業、牧業、漁業,下同)產品(含種子、種苗、種畜、種禽,下同)的品種、規格、質量、等級、檢驗、包裝、儲存、運輸以及生產技術、管理技術的要求;
(七)信息、能源、資源、交通運輸的技術要求。
第三條
國家有計劃地發展標准化事業。標准化工作應當納入各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第四條
國家鼓勵採用國際標准和國外先進標准,積極參與制定國際標准。 第五條
標准化工作的任務是制定標准、組織實施標准和對標準的實施進行監督。
第六條
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管理全國標准化工作,履行下列職責:
(一)組織貫徹國家有關標准化工作的法律、法規、方針、政策;
(二)組織制定全國標准化工作規劃、計劃;
(三)組織制定國家標准;
(四)指導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的標准化工作,協調和處理有關標准化工作問題;
(五)組織實施標准;
(六)對標準的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七)統一管理全國的產品質量認證工作;
(八)統一負責對有關國際標准化組織的業務聯系。
第七條
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分工管理本部門、本行業的標准化工作,履行下列職責:
(一)貫徹國家標准化工作的法律、法規、方針、政策,並制定在本部門、本行業實施的具體辦法;
(二)制定本部門、本行業的標准化工作規劃、計劃;
(三)承擔國家下達的草擬國家標準的任務,組織制定行業標准,
(四)指導省、自治區、直轄市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的標准化工作;
(五)組織本部門、本行業實施標准;
(六)對標准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七)經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授權,分工管理本行業的產品質量認證工作。
第八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管理本行政區域的標准化工作,履行下列職責;
(一)貫徹國家標准化工作的法律、法規、方針、政策,並制定在本行政區域實施的具體辦法;
(二)制定地方標准化工作規劃、計劃;
(三)組織制定地方標准;
(四)指導本行政區域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的標准化工作,協調和處理有關標准化工作問題;
(五)在本行政區域組織實施標准;
(六)對標准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九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分工管理本行政區域內本部門、本行業的標准化工作,履行下列職責:
(一)貫徹國家和本部門、本行業、本行政區域標准化工作的法律、法規、方針、政策,並制定實施的具體辦法;
(二)制定本行政區域內本部門、本行業的標准化工作規劃、計劃;
(三)承擔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下達的草擬地方標準的任務;
(四)在本行政區域內組織本部門、本行業實施標准;
(五)對標准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十條
市、縣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的職責分工,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十一條
對需要在全國范圍內統一的下列技術要求,應當制定國家標准(含標准樣品的製作):
(一)互換配合、通用技術語言要求;
(二)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技術要求;
(三)基本原料、燃料、材料的技術要求;
(四)通用基礎件的技術要求;
(五)通用的試驗、檢驗方法;
(六)通用的管理技術要求;
(七)工程建設的重要技術要求;
(八)國家需要控制的其他重要產品的技術要求。
第十二條
國家標准由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編制計劃,組織草擬,統一審批,編號、發布。
工程建設、葯品、食品衛生、獸葯、環境保護的國家標准,分別由國務院工程建設主管部門、衛生主管部門、農業主管部門、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組織草擬、審批;其編號、發布辦法由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法律對國家標準的制定另有規定的,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
第十三條
沒有國家標准而又需要在全國某個行業范圍內統一的技術要求,可以制定行業標准(含標准樣品的製作)。制定行業標準的項目由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確定。
第十四條
行業標准由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編制計劃、組織草擬,統一審批、編號、發布,並報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行業標准在相應的國家標准實施後,自行廢止。
第十五條
對沒有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統一的工業產品的安全、衛生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標准。制定地方標準的項目,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確定。
第十六條 地方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編制計劃,組織草擬,統一審批、編號、發布,並報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和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法律對地方標準的制定另有規定的,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
地方標准在相應的國家標准或行業標准實施後,自行廢止。
第十七條 企業生產的產品沒有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和地方標準的,應當制定相應的企業標准,作為組織生產的依據。企業標准由企業組織制定(農業企業標准制定辦法另定),並按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規定備案。
對已有國家標准、行業標准或者地方標準的,鼓勵企業制定嚴於國家標准、行業標准或者地方標准要求的企業標准,在企業內部適用。
第十八條 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分為強制性標准和推薦性標准。
下列標准屬於強制性標准:
(一)葯品標准,食品衛生標准,獸葯標准;
(二)產品及產品生產、儲運和使用中的安全、衛生標准,勞動安全、衛生標准,運輸安全標准;
(三)工程建設的質量、安全、衛生標准及國家需要控制的其他工程建設標准;
(四)環境保護的污染物排放標准和環境質量標准;
(五)重要的通用技術術語、符號、代號和制圖方法;
(六)通用的試驗、檢驗方法標准;
(七)互換配合標准;
(八)國家需要控制的重要產品質量標准。
國家需要控制的重要產品目錄由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確定。
強制性標准以外的標準是推薦性標准。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的工業產品的安全、衛生要求的地方標准,在本行政區域內是強制性標准。
第十九條 制定標准應當發揮行業協會、科學技術研究機構和學術團體的作用。
制定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和地方標準的部門應當組織由用戶、生產單位、行業協會、科學技術研究機構、學術團體及有關部門的專家組成標准化技術委員會,負責標准草擬和參加標准草案的技術審查工作。未組成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的,可以由標准化技術歸口單位負責標准草擬和參加標准草案的技術審查工作。
制定企業標准應當充分聽取使用單位、科學技術研究機構的意見。
第二十條 標准實施後,制定標準的部門應當根據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經濟建設的需要適時進行復審。標准復審周期一般不超過五年。
第二十一條 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和地方標準的代號、編號辦法,由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統一規定。企業標準的代號、編號辦法,由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規定。
第二十二條 標準的出版、發行辦法,由制定標準的部門規定。 第二十三條 從事科研、生產、經營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嚴格執行強制性標准。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產品,禁止生產、銷售和進口。
第二十四條 企業生產執行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地方標准或企業標准,應當在產品或其說明書、包裝物上標注所執行標準的代號、編號、名稱。
第二十五條 出口產品的技術要求由合同雙方約定。出口產品在國內銷售時,屬於我國強制性標准管理范圍的,必須符合強制性標準的要求。
第二十六條 企業研製新產品、改進產品、進行技術改造,應當符合標准化要求。
第二十七條 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組織或授權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建立行業認證機構,進行產品質量認證工作。
第二十八條 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統一負責全國標准實施的監督。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分工負責本部門、本行業的標准實施的監督。
省、自治區、直轄市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統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標准實施的監督。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分工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本部門、本行業的標准實施的監督。
市、縣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各自的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標准實施的監督。
第二十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根據需要設置檢驗機構,或者授權其他單位的檢驗機構,對產品是否符合標准進行檢驗和承擔其他標准實施的監督檢驗任務。檢驗機構的設置應當合理布局,充分利用現有力量。
國家檢驗機構由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規劃、審查。地方檢驗機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省級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規劃、審查。
處理有關產品是否符合標準的爭議,以本條規定的檢驗機構的檢驗數據為准。
第三十條 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根據需要和國家有關規定設立檢驗機構,負責本行業、本部門的檢驗工作。
第三十一條 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及全體公民均有權檢舉、揭發違反強制性標準的行為。 第三十二條 違反《標准化法》和本條例有關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或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在各自的職權范圍內責令限期改進,並可通報批評或給予責任者行政處分:
(一)企業未按規定製定標准作為組織生產依據的;
(二)企業未按規定要求將產品標准上報備案的;
(三)企業的產品末按規定附有標識或與其標識不符的;
(四)企業研製新產品、改進產品、進行技術改造,不符合標准化要求的;
(五)科研、設計、生產中違反有關強制性標准規定的。
第三十三條 生產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產品的,應當責令其停止生產,並沒收產品,監督銷毀或作必要技術處理;處以該批產品貨值金額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五十的罰款;對有關責任者處以五千元以下罰款。
銷售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商品的,應當責令其停止銷售,並限期追回已售出的商品,監督銷毀或作必要技術處理;沒收違法所得;處以該批商品貨值金額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的罰款;對有關責任者處以五千元以下罰款。
進口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產品的,應當封存並沒收該產品,監督銷毀或作必要技術處理;處以進口產品貨值金額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五十的罰款;對有關責任者給予行政處分,並可處以五千元以下罰款。
本條規定的責令停止生產、行政處分,由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決定;其他行政處罰由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據職權決定。
第三十四條 生產、銷售、進口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產品,造成嚴重後果,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
第三十五條 獲得認證證書的產品不符合認證標准而使用認證標志出廠銷售的,由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其停止銷售,並處以違法所得二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認證部門撤銷其認證證書。
第三十六條 產品未經認證或者認證不合格而擅自使用認證標志出廠銷售的,由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其停止銷售,處以違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罰款,並對單位負責人處以五千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七條 當事人對沒收產品、沒收違法所得和罰款的處罰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復議決定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在接到處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逾期不申請復議或者不向人民法院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三十八條 本條例第三十二條至第三十六條規定的處罰不免除由此產生的對他人的損害賠償責任。受到損害的有權要求責任人賠償損失。賠償責任和賠償金額糾紛可以由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處理,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三十九條 標准化工作的監督、檢驗、管理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有關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反本條例規定,工作失誤,造成損失的;
(二)偽造、篡改檢驗數據的;
(三)徇私舞弊、濫用職權、索賄受賄的。
第四十條 罰沒收入全部上繳財政。對單位的罰款,一律從其自有資金中支付,不得列入成本。對責任人的罰款,不得從公款中核銷。 第四十一條 軍用標准化管理條例,由國務院、中央軍委另行制定。
第四十二條 工程建設標准化管理規定,由國務院工程建設主管部門依據《標准化法》和本條例的有關規定另行制定,報國務院批准後實施。
第四十三條 本條例由國家技術監督局負責解釋。
第四十四條 本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⑻ 《標准化法》中對制定標准規定了哪些原則

制定標准應當有利於來保障安全和人源民的身體健康保護消費者的利益 保護 環境。
制定標准應當有利於合理利用國家資源推廣科學技術成果提高經濟效益並符合使用要求有利於產品的通用互換做到技術上先進經濟上合理。
制定標准應當做到有關標準的協調配套。制定標准應當有利於促進對外經濟技 術合作和對外貿 易。
制定標准應當發揮行業協會、科學研究機構和學術團體的作用。制定標準的部 門應當組織由專家組成的標准化技術委員會負責標準的草 擬參加標准草案的審查 工作。

⑼ 《標准化法》、《標准化法實施條例》和《工程建設國家標准管理辦法》按法律體系和法的形式劃分

都是經濟法
第一個是法律,級別最高;第二個是行政法規,是細則;第三個是規章,僅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有效。

熱點內容
海南產權式酒店法規 發布:2025-05-25 05:37:30 瀏覽:994
福建警察學院司法鑒定 發布:2025-05-25 05:31:01 瀏覽:862
國際經濟法的調整主體 發布:2025-05-25 05:22:27 瀏覽:992
法律碩士法學論述題 發布:2025-05-25 05:22:26 瀏覽:989
法律碩士法學是不是受歧視 發布:2025-05-25 05:21:41 瀏覽:634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歸來大結局 發布:2025-05-25 05:18:39 瀏覽:595
要約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25 05:18:08 瀏覽:924
裸貸的道德分析 發布:2025-05-25 05:18:06 瀏覽:28
周文雋律師 發布:2025-05-25 04:59:14 瀏覽:37
百姓法治寶典下載 發布:2025-05-25 04:57:58 瀏覽: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