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解釋與部門規章的效力
您好,根據我國憲法以及行政法的規定,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部門規章的,如果發生沖突時可以提交國務院裁決!
『貳』 部門規章和地方規章的效力等級如何
廣義上的地方性法規包括地方法規和地方政府規章。地方法規是地方人大制定的,專及權力機關制定。地屬方政府規章是地方政府制定的,即行政機關制定。部門規章是由國務院內的具體部門制定的,及中央政府的職能部門制定,也是行政機關。 一般來說,地方法規的效力等級高於地方規章(人大高於政府)。部門規章一般是針對某一特定領域的規定,全國均需遵守,具有專項性。而地方法規和規章是針對某一特定地域內的具體規定,具有地緣性。部門規章和地方法規規章間沒有嚴格的等級高低之分。 如果部門規章和地方規章發生沖突,由國務院裁決適用。因為兩者都是政府體系內制定的,所以國務院作為中央政府,是兩者的共同上級有裁決權。如果部門規章和地方法規發生沖突,國務院可以決定適用地方性法規,若國務院認為應適用部門規章,則需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裁決。因為此時是政府文件和人大文件出現了沖突,作為中央政府的國務院可以決定放棄適用政府文件,服從人大的規定。如果國務院支持適用部門規章的話,則需要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裁決,因為此時全國人大常委會是兩者的共同上級。
『叄』 衛生部的規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哪個的法律效力更大
因為最高院的司法解釋,是對法律的適用方面做出的解釋,其本質是在適用法律內,既然司法解釋容具有法律效力,就應具有普遍的約束力。而部門規章屬於行政法規,是低於法律的一種規范性文件。
司法解釋,是對法律適用的解釋,按照中央政法委員會下發文件對司法解釋效力的說明:「司法解釋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制定的具有普遍效力的法律適用方面的文件」,「是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統一適用的執法辦案依據,具有法律效力。」
部門規章,是國務院各部門、各委員會、審計署等根據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和國務院的決定,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制定和發布的調整本部門范圍內的行政管理關系的、並不得與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相抵觸的規范性文件。
『肆』 法律解釋與條例哪個效力等級高
在一國之內同一法域之中,法律體系呈現出縱橫交錯的特徵。在單一制專的國家結構中屬,為了維持法律體系的內在統一,不但各種法律部門在橫向上要相互銜接,而且各種法律淵源在縱向上要保持協調。從法的效力上看,一切法律淵源都具有法的形式效力,該效力本身並不存在差異;但是,不同淵源的法律規范卻存在等級。所謂法律位階,是指每一部規范性法律文本在法律體系中的縱向等級。下位階的法律必須服從上位階的法律,所有的法律必須服從最高位階的法.
在我國,按照憲法和立法法規定的立法體制,法律位階共分六級,它們從高到低依次是:根本法律、基本法律、普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規章。
部委規章屬於最底法律位階,所以省級條例法律效力大。
『伍』 請問司法解釋和規章沖突,怎麼適用
司法解釋是最高的。因為它是後於規章出現的。它出現的目的也是在實踐中對規章有不合適的條款給予補充性的解釋(實際上就是更改)
『陸』 請問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是屬於法律還是部門規章如果與法律規定相悖怎麼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起權力屬於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這些表明,在我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和最高國家立法機關,其有權制定並修改、解釋憲法和法律。國務院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國家最高的行政機關。國務院有權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有關行政機關的活動准則、行政許可權以及行政工作制度和各種行政管理制度等方面的規范性文件。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法律效力低於憲法和法律,其內容不能與 憲法和法律相抵觸,否則無效。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在工作中對所遇到的法律的條文所作的司法解釋有時特指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根據法律賦予的職權,對審判和檢察工作中具體應用法律所作的具有普遍司法效力的解釋。
由此可見,我國的憲法是母法,是根本大法,一切法律法規均不得與其相抵觸。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修改和解釋的法律,是全國人民利益的體現,要充分予以尊重和保護。國務院及其部門的法規,對國家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發揮著及其重要的作用。
最高人民法院的關於法律性的文件,屬於司法解釋的范疇。
如果遇到法律規定相悖的情況,記住:上位法優於下位法;特殊法優於普通法。
明白了嗎?
『柒』 地方性法規的效力與部門規章的效力
由法院決定。
『捌』 部門規章有法律效力嗎
一般情況下,地方規章和部門規章在各自領域內發生法律效力。
《立法法》第八十二版條規定:部門規權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許可權范圍內施行。
《立法法》第八十六條第三項規定: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時,由國務院裁決。
『玖』 法律法規、法規性文件、部門規章和司法解釋等之間的矛盾之處
你想問的是如果有矛盾怎麼解決嗎?
法律法規大於部門規章,如果法律法規之間矛盾,特別法優於普通法,再然後就是新法優於舊法,司法解釋一般是對法條的解釋和補償,不存在矛盾問題。
『拾』 刑事訴訟的司法解釋與部門規章誰的效力高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百五十七條 第二審內人民法容院審理被告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辯護人、近親屬提出上訴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罰,並應當執行下列具體規定:
(一)共同犯罪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提出上訴的,既不能加重提出上訴的被告人的刑罰,也不能加重其他同案被告人的刑罰;
(二)對原判認定事實清楚、證據充分,只是認定的罪名不當的,在不加重原判刑罰的情況下,可以改變罪名;
(三)對被告人實行數罪並罰的,不得加重決定執行的刑罰,也不能在維持原判決決定執行的刑罰不變的情況下,加重數罪中某罪的刑罰;
(四)對被告人判處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宣告緩刑的,不得撤銷原判決宣告的緩刑或者延長緩刑考驗期;
(五)對事實清楚、證據充分,但判處的刑罰畸輕,或者應當適用附加刑而沒有適用的案件,不得撤銷第一審判決,直接加重被告人的刑罰或者適用附加刑,也不得以事實不清或者證據不足發回第一審人民法院重新審理。必須依法改判的,應當在第二審判決、裁定生效後,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
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或者自訴人提出上訴的案件,不受前款規定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