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內蒙古自治區公共圖書館管理條例

內蒙古自治區公共圖書館管理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3-09 23:04:50

A. 圖書館管理條例

圖書館借還書規則

一、借書
1.凡我館讀者來館借閱書刊,一律憑本人借書證。借書證僅供本人使用,不得轉借,一旦發現,應予扣證,由本人憑有效證件前來領取。
2.借書證應妥善保管,如有遺失應立即到圖書館掛失。
3.借閱范圍:本館出借圖書以普通圖書為限,特藏書(善本書、線裝書等)、樣本庫藏書及參考工具書等僅供室內閱覽,概不外借。
4.外借冊數:院士 50 冊;教職工、博士、碩士 12 冊;訪問學者、特殊學生(竺可楨學院、醫學院七年制學生、讀者協會成員等) 10 冊;企編教職工、離退休人員、本專科學生、校外讀者 5 冊。
5.外借期限為 40 天,逾期書刊每冊每天罰款 0.05 元。與本人專業有關的圖書,如有特殊需要,可在到期前來館辦理續藉手續,以續借一次為限;凡逾期圖書不得再辦理續借。
6.借書時應當面檢查,發現有污損、殘缺或與書名內容不符等情況,須立即向管理人員聲明,並加蓋印記,否則,在還書時發現以上情況,應由借書人負責。
7.館藏圖書不能滿足教師、研究生的教學、科研等需要時,可辦理有關手續,通過館際互借解決。
二、還書
1.讀者應按期歸還圖書,逾期按每冊每天0.05元罰款。
2.讀者歸還的圖書如有新的污損,應予批評教育,並按"圖書館有關罰款的規定"處理。
--------------------------
借書證發放工作細則

一、辦證
1.凡我校教工和學生都可憑有關證件辦理借書證;為擴大資源共享,校外讀者憑有關證件收費後,也可申請辦理本館借書證。
(1)教職工憑工作證、離退休教職工憑離退休證給予辦證;
(2)學生(含研究生)憑學生證給予辦證;新生按學生名冊集體辦證;
(3)外籍教師憑系科或外事處證明、國內訪問學者憑臨時工作證給予辦證;
(4)留學生憑留學生證;成教生、遠教生等按學生名冊或學生證集體辦證,如單獨辦證則按校外讀者辦理;
(5)進修生憑進修證給予辦證;
(6)校外讀者憑身份證或單位證明給予辦證。
2.讀者須交本人一寸半身脫冒近照一張。
3.按規定收取借書證成本費 18 元。
4.下列讀者須收押金:
(1)外籍教師、國內訪問學者、留學生、企編教職工等收押金 300 元;
(2)成教生、遠教生、進修生、二級學院轉到浙江大學的試讀生、校外讀者等收押金 200 元。
上述讀者中,校外讀者(包括進修生)需要繳納服務費,服務費收取標准見《圖書館關於校外讀者使用本館資源的規定》。
5.為便於發證工作的管理,需做好教職工、研究生、學生及其它人員(含外籍教師、國內訪問學者、留學生、企編教職工、進修生、成教生、遠教生、校外讀者等)等領發借書證的登記工作。
6.核對讀者有效證件的內容與借書證的各項內容是否吻合。
二、掛失和補證
1.讀者借書證遺失應及時前來圖書館掛失,否則如造成圖書財產損失應負賠償責任。
2.掛失登記免收任何費用。
3.如原證找回,憑工作證、學生證或有效證件和借書證解除掛失。
4.掛失補證,收取借書證成本費 18 元。
5.新證補好以後,應及時在電腦中消除原證條形碼,並將原證借閱的圖書轉錄到新證上。
6.借書證請妥善保管,嚴禁一人持多證,嚴禁轉借他人使用,如果發現非本人使用借書證,圖書館有權扣留此證,並通知借書證持有人憑有效證件前來領取。
三、借書證收回
1.教職工因調動、離退休、出國進修、探親等原因辦理離校手續時,需全部還清圖書以後,收回借書證,然後才能辦理離校手續。
2.學生畢業離校時,在規定日期內,還清所借圖書,統一集中辦理離校手續。
3.借書證收回後,應及時在電腦中將其條碼注消。
4.因各種原因失效的借書證,必須在條碼處剪角或穿孔,使其報廢。
5.收取押金的讀者在還清書後,憑押金收據和借書證退回押金。
6.讀者離校時,如借書證遺失,須交五元手續費。
--------------------------
流通書庫(圖書閱覽室)工作內容和職責及工作流程

1、工作內容和職責
A:主要工作:負責圖書的上架。
B:負責新書的上架工作。
C:參與書庫晚上和雙休日值班工作。每個時間段由一名工作人員帶領數名學生助理工作。
D:回答讀者的提問,指導學生使用書目和讀者信息檢索系統。

2、圖書閱覽室圖書整理工作總要求
A:每天上下午兩次從出納台上將還回的圖書拉回至書庫。
B:書架應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整齊。由於讀者在開放時間是動態的,要隨時隨地保證書架上圖書的整齊是有難度的。但是書架從齊到不齊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所以我們的要求是每天在幾個固定的時間段內,保持書架整齊,從而保證在總體上的書刊排架正確和書架整齊。具體要求如下:
每天有六個固定時間段要求對圖書進行整理,分別是上午、下午、晚上的上下班六個時間。具體來講是:
1) 上午9:30以前整理完成
2) 上午11:00以後整理完成
3) 下午13:30以後整理完成
4) 下午16:15以後整理完成
5) 晚上18:00以後整理完成
6) 晚上21:45之前整理完成
在六次整理中,其中第一次要求進行讀架,保證書刊排架的正確,同時保持書架的整齊。其餘五次要求是書刊保持整齊。
白天的整理工作由工作人員完成,晚上的整理工作由學生助理完成。

3、工作流程
A:每天上、下午上班(上午8:00、下午13:30)所有書庫工作人員把借閱大廳中還回的圖書歸入書庫,放於待上架中或直接開始上架。(註:雙休日圖書歸入書庫工作由學生助理完成。)
B:每天上午或下午將歸還圖書拉回後開始上架。上架的要求是當天的圖書當天上架。(這個當天是指工作日中24小時以內上架。)
C:對書刊的整理要求見第2項期刊和工具書閱覽室整理工作總要求。
D:晚上值班的工作人員與期刊工作組晚上值班的工作人員共同負責大廳咨詢台。書庫整理等工作由學生助理完成。工作人員在16:50之前到崗。學生助理在17:45左右到崗。
E:晚上開始播放閉館音樂時間為21:30。工作人員和學生助理下班時間是21:45。學生在閉館前半小時開始整理書庫。在讀者離開後開始整理閱覽座位上的圖書和座位。工作人員應該對學生助理的工作作一定程度的指導和監督。
F:21: 45分以後,關閉門窗後下班。(註:晚上下班校車時間為10:00)
附:上架要求。
A:除I、J、和有組配的類目(主要是H類語言)外,所有的圖書要求全細排,即排到著者號的最後一位止。
I大類要求排到分類號的最後一位止。
J大類圖書中的大開本或過薄的圖書考慮在工具書閱覽室提供閱覽服務,其餘圖書在開架書庫提供外借服務。排架要求到分類號的最後一位止。
有組配號碼的圖書主要是H類語言,要求排到組配號碼第一位。(如H319.4:I要與H319.4:J相區分。H319.4:I5與H319.4:I7不用區分。)
B:開架書庫的錯架率要求在3%以內。(註:兩本圖書次序換錯,算一本圖書上架錯誤。多卷書多冊之間次序錯誤不算錯架。)
C:每學期將不定期進行錯架率的檢查評比工作。
--------------------------
圖書館工作人員職業守則

1. 自覺遵守勞動紀律,維護圖書館的正常秩序。憑本人胸牌刷卡進館;無卡的,請在大門咨詢台登記後由保安代為刷卡入館。做到不遲到、不早退、不擅自離崗、不串崗聊天、不大聲喧嘩。
2. 保持室內整潔。工作台和檢索台上物品、沙發茶幾和窗簾等擺放整齊;每天下班前將閱覽椅歸位;室內上架書車排放在書庫和閱覽區域之間,禁放消防卷簾門下;及時上架、整架,做到圖書排列有序;堅持每天班前清掃,做到無灰塵、無碎紙果皮、無痰跡。創一流環境,為讀者提供一個衛生清爽安靜有序的學習場所。
3. 圖書館內工作人員書刊借閱規則與讀者一致。
4. 敬業愛崗,認真履行崗位職責,按照崗位標准積極主動、創造性地做好本職工作,為讀者提供良好的服務。禁止在上班時間和服務窗口上網聊天或游戲。
5. 保持"寬以待人,嚴於律己,謙和,誠懇,熱情,耐心,客觀,公正"的工作作風。對讀者的任何提問,無論是否與圖書館事務相關,均應盡自己最大努力予以回答,幫助解決。決不能以不知道敷衍了事。
6. 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不得與讀者爭吵,不得拒絕讀者的合理要求。虛心聽取讀者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服務工作。對於有爭議及感到難以處理的問題和圖書館的缺點以及讀者的建設性意見,應做必要記錄並盡快反饋給主管或館領導。
7. 遇到突發事件,業務人員及時從業務工作轉向維持秩序、解釋說服和人員疏散等工作,主管或組長按"各類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處理。
--------------------------
圖書館預約借書規定

1.凡圖書館確有,但已被人借走的圖書,研究生和教師以上讀者可以要求預約,每次預約一冊,借期為一個月。
2.讀者要求預約借書時,可在網上預約或來圖書館辦理預約手續。
3.凡預約的圖書,借閱者在使用期滿後,必須歸還,不得續借。
4.預約通知在網上公布一周,讀者須在一周內前來辦理借閱手續,過期不侯。
5.同一本書如有多人預約時,以辦理預約手續先後為序。

--------------------------
圖書館書刊遺失賠償規定

圖書館的書刊是國家財產, 是學校教學和科研的重要物質基礎,讀者應自覺愛護,妥善保管。如有遺失,讀者須負賠償責任。
(一)凡遺失書刊者,應主動在借期內到有關部門說明情況,辦理遺失申報手續。書刊逾期兩周,確實無法找回者,應到賠書處辦理賠書手續。
(二)遺失書刊,可以賠償相同版本或新版圖書,並繳納5元材料加工費。
(三)如抵賠原版書刊確有困難,按下列規定賠償:
1.5個復本以上普通中文圖書,按原價3-5倍賠償;
2.普通單本中文圖書、影印圖書、藝術類圖書等按原價5-10倍賠償;
3.進口原版圖書1987年以前按原價10倍賠償;1987年以後按原價3-5倍賠償;
4.港台版圖書、五年前出版的圖書按原價5-7倍賠償;
5.早期圖書(1987年以前)、辭典等綜合類圖書按原價的10倍償;底價不足1元按1元計,再賠10倍;
6.多卷書則按以上1-5條內容整套書價加倍賠償;
7.單本期刊,按該刊全年價格的1-3倍賠償;
8.單份報紙,按該報季價的3倍賠償;
9.合訂本報刊,按該報刊全年訂價的3-5倍賠償,另加裝訂費6元;
10.珍貴書刊、報紙、期刊、解放前出版的古舊圖書、線裝書,根據以上各條款內容,再加倍賠償。
(四)讀者如果在一個月內找到了已賠償的原書,可憑收據辦理退款手續,退款時須交手續費2元。用新書抵賠的不能退還。
--------------------------圖書館關於罰款的規定

根據國家教委頒發的《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關於「要教育讀者遵守規章制度,愛護文獻資料。對違章或污損、盜竊文獻資料者,應視情節輕重,分別給予批評教育、賠償、罰款以及行政處分等不同處理」的規定,為保護國家財產,保證學校教學和科研的需要,根據學校《關於同意調整圖書賠償、文獻檢索 及查新等收費標準的通知》浙大校辦(2000)5號文件精神,特製定本規定。
收費項目
收費標准

一、圖書賠償等

1、污損(批註、塗劃、圈點)書刊
視污損情況處理

2、撕頁、開天窗
書刊原價的1-100倍

3、損壞條形碼
5元/條

4、惡意私自修改或損壞計算機管理軟體
200元/次

5、外借圖書超期
0.05元/天·冊

6、閱覽室書刊外借超期
1元/工作段·冊 (上午、下午、晚上各為1個工作段)

7、遺失書刊、電子文獻,以相同版本或新版本賠償者
5元/冊(加工費)

8、辦理掛失、賠款退款、補證
2元/證·次

9、偷竊書刊
200元/本(冊)

10、偷竊電子出版物、計算機和視聽等設備
200元/件

二、文獻檢索、查新

1、中文文獻檢索(專刊、文獻、成果)
200元/課題

2、中、外文文獻檢索(專刊、文獻-聯機、光碟)
500元/課題

3、國內查新報告
400-600元/課題

4、國內、外查新報告
700-1200元/課題

三、電子文獻利用

1、人工助網費
5元/小時

2、自行上機費
2元/小時

3、視聽費
3元/小時(上午2元/小時) 二人一機加收1元/次

四、其它
在圖書館任意吐痰、亂丟紙屑、果殼、抽煙 罰款5元

--------------------------
紫金港圖書館文明守則

1. 自覺遵守本館的規章制度,支持工作人員按章辦事。禁止從事與本館職責無關的任何活動。
2. 憑本人借書證刷卡進館,嚴禁借用他人借書證入館;校外讀者憑介紹信及本人有效證件於咨詢台聯系入館。門禁出館。
3. 自覺維護館內秩序,不違規侵佔存包櫃,不用書包等物品搶佔位置。禁止隨意挪動閱覽桌椅。
4. 讀者舉止文明,衣裝整齊。禁止穿背心、拖鞋進館。
5. 保持大樓清潔。禁止在閱覽室內吃零食;禁止隨地吐痰,亂扔垃圾。
6. 保持安靜。不高聲喧嘩或朗讀;入館時請將通訊工具設置為振動。
7. 愛護公物。嚴禁隨意塗抹刻畫和破壞設備;禁止在圖書和報刊上塗畫、撕頁、開天窗;禁止將未辦理出藉手續的書刊帶出圖書館。未經許可,禁止在館內張貼或散發廣告及其他宣傳品。
8. 館內嚴禁吸煙、用火及違章用電。
9. 如違反上述規定,將受到批評、教育,直至校紀處罰(按學校2003年7月3日發的浙大發學(2003)47號《浙江大學學生違紀處分條例》的通知和《圖書館關於罰款》的規定執行)。
--------------------------
各類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紫金港校區圖書館處理突發事件的總協調人為行政幹事)

--------------------------------------------------------------------------------

停電的處理程序

1. 接到有關部門(水電中心)的停電通知後,及時在大門口的公告欄上張貼「圖書館停止借、還圖書和辦證」的通告
2. 遇到臨時停電或電力故障,物業公司、圖書館應及時聯系維修人員(白天撥打88206160 晚上撥打88206156)並通報總館和相關職能部門;配合物業公司立即檢查電梯等系統,並解救被困人員;業務人員及時從業務工作轉向維持秩序和解釋說明工作。
3. 造成財產損失或人員傷亡的,及時估計損失或送傷員到附近醫院(急救電話88206010/120)。協助有關部門一起找出停電原因,認定責任人,追究責任,並索賠損失。
4. 恢復供電後,及時協助物業公司調試電梯、三相設備等容易引發危險的設備,主機房由陳振宇作安全檢查,確定正常使用後報總館。
5. 雙休日、節假日發生停電或電力故障,還應及時通知不在館里的相關人員,包括分館館長、行政幹事、網路技術主管、流通主管,聯系方式在總咨詢台備查。(註:分館館長13003697554、行政幹事13957127740、網路技術主管13071813775、流通主管13819486268)

--------------------------------------------------------------------------------

網路故障處理流程

1. horizon系統不通(包括門禁),能瀏覽行政辦公網、圖書館主頁嗎,如果可以正常瀏覽,說明網路是通的,問題出在horizon伺服器上,打電話與系統部聯系,電話87951630,找老宓或陳敏俐,說明故障原因。
2. horizon系統不通(包括門禁),且不能瀏覽行政辦公網等玉泉校區的網頁,在電腦上PING一下本地的網關10.71.84.254,10.71.85.254,10.71.86.254,10.71.87.254,如果是通的,再PING一下10.10.71.2,看通不通,若不通,就打校區通訊中心電話88201112; PING本地的網關不通,也請拔打通訊中心,並將故障情況報給通訊中心。
3. horizon系統不通(包括門禁),不能瀏覽行政辦公網,但能PING通10.10.71.2,找本校區網辦劉老師,電話88206106。
4. horizon系統不通,不能正常瀏覽行政辦公網(感覺速度非常慢)但門禁是通的,PING本地的網關時有丟包,包括在不同的網段訪問本分館的WWW主頁也很慢,檢查交換機上信號燈情況,是否閃爍得很歷害。請排除網路廣播與區域網內病毒情況。
5. 能瀏覽行政辦公網,但門禁連不上,與系統部聯系。Horizon主機沒問題,則檢查門禁的應用軟體,可以先將軟體關閉後,再重新啟動一下。
6. 訪問校外是通的,但感覺較慢,這是由於校網的出口的帶寬問題,此問題一時是無法解決的。訪問新校區的其它的網關的延時如何,若都是在10ms以內,則是正常的。
7. 無法查詢的撥打88201112(行政樓1樓108室)。

註:IP10.10.71.2為電信與校網辦相連的一個口子。

附:電話清單
紫金港校區網辦:劉老師 88206106
浙大快威 朱深花 87901880轉 13906532466
董 穎 87901880轉 13336170701
中辰公司 柯廣全 13073614412
中國電信 高 書 13588028660
校區通訊服務中心 88201112

--------------------------------------------------------------------------------

發生火災應急措施

1、發現火情立即撲救,火情嚴重迅速撥打"119"報警電話,同時報告校區保衛辦(電話88206110)和本單位領導。
2、打開防火安全通道,組織人員疏散,並立即救護受傷人員,待人員撤離後立即關閉火災樓層的防火安全門,防止火勢蔓延。
3、切斷火災樓層的電源,並立即啟動消防水泵,組織人員滅火。
4、待消防部門到達後設立警戒區,以保證滅火工作的順利進行和火災現場的保護。

--------------------------------------------------------------------------------

水浸事故的處理程序

1. 接到報警後,火速派人前往現場觀察,查找出水源和控制閥門,並予以關閉。
2. 及時聯系人員維修(白天撥打88206160 晚上撥打88206156)。
3. 組織人員清理現場。
4. 有鎖的房間,及時聯系物業公司並領取鑰匙。
5. 情況嚴重時,第一時間撥打88206110/110。
6. 將情況及時通報館領導和相關部門。

--------------------------------------------------------------------------------

盜竊應急處理程序

1. 遇有(或接報)公開使用暴力或其他手段(如打、砸、搶、偷等)強行索取或毀環管理處和師生財物或威脅師生人身安全的犯罪行為時,要及時通報大樓保安,協助保安迅速制止犯罪,並及時報警(88206110/110)。
2. 保護案發現場,任何人不得擅自移動任何東西,不得讓外人進入現場。
3. 現場有人受傷,要設法盡快送附近醫院(急救電話88206010/120)。
4. 保安值班員必須做好現場記錄,並寫出書面報告上交圖書館和物業公司。
5. 將情況及時通報館領導和相關部門。

--------------------------------------------------------------------------------

遇到斗毆的處理程序

1. 勸阻雙方住手、停口,持有器械鬥毆的應先制止持械的一方。
2. 將雙方或一方勸離現場。
3. 有傷員的則先送傷員去醫院救治(急救電話88206010/120)。
4. 情況嚴重的及時撥打88206110/110。
5. 將情況及時通報館領導和相關部門。

--------------------------------------------------------------------------------

遇到急症病人的處理程序

1. 第一時間趕到病人所在現場,並通報給館領導和相關部門。
2. 在可能的情況下,通知單位、家屬,並及時送附近醫院。
3. 情況危急的速打120。

B. 哦根據內蒙古自治區《物業管理條例》,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侵害業主合法權益的受侵害的業

根據物業管理條例:如果業委會或者業主大會的決定,侵害業主合法權益,可以在當地人民法院起訴 申請撤銷相關決定。

C. 內蒙古自治區草原管理條例的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為了保護、建設和合理利用草原,改善生態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發展現代畜牧業,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所稱草原是指具有草原生態功能和適用於畜牧業生產的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
第三條在自治區行政區域內從事草原規劃、保護、建設、利用和管理活動,適用本條例。
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草原的保護、建設和利用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草原保護和建設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
第五條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草原監督管理工作。
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的草原監督管理機構,依法負責草原監督管理具體工作。下級草原監督管理機構接受上級草原監督管理機構的工作監督和指導。
蘇木鄉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草原保護、建設和利用情況的監督檢查,根據需要可以設專職或者兼職人員負責具體監督檢查工作。
第六條林業、水利、公安、工商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配合草原行政管理部門做好草原保護和建設的相關工作。
第七條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在草原管理、保護、建設、合理利用、科學研究和技術推廣等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給予表彰獎勵。

D. 內蒙古自治區草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的介紹

(1998年6月17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第5次常務會議通過,1998年8月4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令第86號發布,2006年1月12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第2次常務會議修訂)。《內蒙古自治區草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已經2006年1月12日自治區人民政府第2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予發布,自2006年5月1日起施行。

E. 內蒙古自治區圖書館的服務指南

內蒙古圖書館讀者卡簡稱「一卡通」是在圖書館自動化管理系統中建立起來的一項方便讀者的服務措施。
「一卡通」服務的功能與范圍 1、本項服務的有效范圍暫時設定為內蒙古圖書館館內使用。
2、持「一卡通」讀者服務卡,讀者可在內蒙古圖書館范圍內享受借書、閱覽、自學、查閱、復印服務。
3、讀者根據個人的不同需求,可在辦卡時賦予其不同的功能。
4、持「一卡通」讀者服務卡,讀者可免費閱覽參考文獻(412室)和工具書(411室)。
申請辦理「一卡通」的條件和手續:
1、中國公民與外籍人士均可申請辦理。
2、申請人須持本人身份證、軍人證、護照、駕駛證、戶口本等有效證件及身份證的復印件,領取辦證申請表,並按個人實際情況填寫完整。
3、辦理登記手續並交付100元押金。
4、讀者提供的身份證復印件和所填寫的申請表作為讀者檔案進行保存。
5、辦證當天即可憑卡借閱。

F. 內蒙古自治區礦產資源管理條例的介紹

《內蒙古自治區礦產資源管理條例》,共七章五十五條(含附則),為了加回強礦產資源的勘答查、開發利用和保護工作,促進自治區礦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內蒙古自治區實際而制定,凡在內蒙古自治區內勘查、開采礦產資源,必須遵守該條例。該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89年11月17日內蒙古自治區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通過的《內蒙古自治區礦產資源管理條例》同時廢止。

G. 內蒙古自治區機關事務管理辦法

《內蒙古自治區機關事務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已經於2018年12月13日內自治區人民政府第26次常務會議通過,以238號政府令公布,自2019年2月1日起施行。

為了規范自治區機關事務管理工作,保障機關正常運行,降低機關運行成本,建設節約型機關,根據《機關事務管理條例》《公共機構節能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辦法。

(7)內蒙古自治區公共圖書館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推進本級政府機關事務的統一管理,明確機關事務主管部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標准,統籌配置和節約利用資源。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各部門應當集中管理本部門的機關事務,嚴格執行機關事務管理制度和標准。

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推進機關事務信息化建設,建立和完善經費、資產、公務用車、能源資源節約以及後勤服務等管理信息平台,促進信息和資源共享。

H. 內蒙古統計管理條例

以下是內蒙古統計管理條例的內容:
內蒙古自治區統計管理條例
(1990年12月8日內蒙古自治區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通過,根據1994年11月19日內蒙古自治區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內蒙古自治區統計管理條例〉的決定》修正,根據1998年4月16日內蒙古自治區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關於修改〈內蒙古自治區統計管理條例〉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根據2017年7月22日內蒙古自治區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四次會議《關於修改〈內蒙古自治區統計管理條例〉的決定》第三次修正)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統計工作的管理和監督,保障統計資料的准確、及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自治區行政區域內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其他社會組織、承包經營戶和個體工商戶,必須依照本條例的規定準確、及時向統計機構提供統計資料。
群眾自治組織和公民有義務如實提供國家和自治區統計調查所需的資料。
第三條 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是本行政區社會經濟信息的主體部門和國民經濟核算的中心,是各級人民政府的統計監督和咨詢機構,是國家統計法律、法規和本條例的行政執法機關。
第四條 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依法獨立行使的統計調查權、報告權、監督權受法律保護。
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依法保障統計資料的准確性和及時性,保守統計秘密。
任何單位、任何人對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依照統計法律、法規提供的統計資料不得修改,不得授意、強迫統計人員修改。
第五條 一切單位和公民對違反統計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檢舉、揭發和控告,受法律保護,任何人不得打擊報復。
第二章 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
第六條 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必須單獨設立獨立的統計機構;蘇木、鄉鎮人民政府應當設立統計工作站或者專職統計人員,街道辦事處可以設兼職統計人員。
統計機構、統計工作站、專兼職統計人員依法行使統計管理、協調、監督、檢查的職權。
第七條 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各部門、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根據需要設置綜合統計機構,不具備設置統計機構條件的單位,應當設綜合統計人員,並指定統計負責人,負責組織領導和協調本單位、本部門以及管轄系統內所屬單位的統計工作。在業務上接受所在地人民政府統計機構的指導。
第八條 旗縣級以上統計局(處),正副局(處)長的任免、調動,須徵得上一級統計機關的同意;蘇木、鄉鎮、街道辦事處統計人員的變動,須徵得旗縣級人民政府統計機關的同意。
企事業單位統計人員調離統計崗位,須徵得上級主管部門統計機構的同意。
統計人員調離統計崗位時,必須按照調配銜接的原則辦理手續。
第九條 對未按統計制度規定期限上報統計資料的,統計機構應當發出《統計資料催報單》進行催報。被催報單位必須在限定期限內報送統計資料。
第十條 自治區、設區的市人民政府、盟行政公署統計機關內設統計檢查機構;旗縣級人民政府統計機關設專職統計檢查員,旗縣級以上的各主管部門設專(兼)職統計檢查員,大中型企業根據需要設統計檢查員,負責所屬單位的統計法律、法規執行情況的檢查工作。
蘇木、鄉鎮、街道辦事處的統計工作站和專兼職統計人員,負責本轄區統計法規執行情況的檢查工作。
第十一條 統計檢查員由各級統計機關和主管部門申報,由上一級統計機關審批。
統計檢查員執行任務時,應當出示《統計檢查證》,《統計檢查證》由自治區統計局核發。
第十二條 統計檢查員執行統計檢查任務時,有權發出《統計檢查查詢書》。被檢查單位自收到《統計檢查查詢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對所查詢的事項據實答復。
統計檢查機構和統計檢查員在進行統計檢查時,有權檢查被檢查單位的統計台帳、原始記錄及相關的會計憑證、會計帳簿、會計報表。
統計檢查人員應當為被檢查單位保守秘密。
第十三條 自治區、設區的市人民政府、盟行政公署統計機關,有權向下一級統計機關委派具備相應職務或者專業職稱的統計檢查特派員,代表委派機關查處所在地區內有重大影響和難於處理的違反統計法律、法規的案件。
第三章 統計調查及資料的管理
第十四條 全區性的國民經濟、社會及科技發展基本情況的統計調查表,由自治區統計局制定。
自治區各主管部門的專業統計報表,發給本部門所屬單位的報表需報自治區人民政府統計機關備案,涉及其他單位的報表均由自治區人民政府統計機關審批。
各級人民政府統計機構及各主管部門組織的統計調查,不得與上級人民政府統計機關和上一級主管部門的統計調查重復、矛盾。
第十五條 按規定程序批准或者備案的統計調查表,必須在調查表的右上角標明製表機關名稱、表號、批准或者備案機關名稱及其批准文號。不符合上述規定的統計調查表屬非法報表,有關單位或者個人有權拒絕填報,各級人民政府統計機關有權廢止。
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各主管部門,應當執行自治區人民政府統計機關制定的統計報表管理規定。
第十六條 各行政區域的國民經濟、社會和科技發展基本情況的統計資料,由各級人民政府統計機關管理和提供;各主管部門和企業、事業組織的統計資料,由本部門、本單位統計機構或者統計人員管理和提供。
各主管部門上報屬於國民經濟、社會和科技發展的統計報表、資料,必須同時抄送同級人民政府統計機關。
第十七條 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負責審定、公布、出版本行政區的國民經濟、社會和科技發展的統計資料,並以各種形式及時發布統計公報和其他統計資料。
各級人民政府主管部門、各行業公開發表本系統有關國民經濟、社會和科技的統計資料必須經本級人民政府統計機構核准。
新聞、出版單位發表尚未公布的經濟、科技、社會發展的基本統計資料,全區性的經自治區統計局核准,地區性的經同級人民政府統計機構核准。
被調查的單項調查資料,未經有關被調查者書面同意不得泄露。
第十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統計機構有權出版統計資料;組織專項調查和預測,承擔科研課題和項目可行性研究;接受委託,提供統計調查方案設計、計算技術和軟體開發咨詢等信息咨詢服務。
第十九條 涉及國家秘密的統計資料必須確定密級,並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的規定提供和公布。
第二十條 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的統計機構或者統計人員應當按照自治區的規定建立統計資料檔案制度,加強原始憑證和統計資料的管理,不得擅自銷毀。
第二十一條 根據國家規定,對人口、工業、農業第三產業、統計單位、投入產出實行周期性普查;
周期性普查,由自治區人民政府統一部署,組織統計機構和有關部門共同實施;
周期性普查所需經費,由自治區和盟市、旗縣財政分級負擔,列入年度財政預算。
第二十二條 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所屬各部門和下一級人民政府實行目標責任制的考核,以統計機關提供的統計數據為依據。
第二十三條 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關,有權對同級各主管部門和下級人民政府使用的統計資料進行監督、檢查。發現數據來源和計算有錯誤的應當責令糾正。
第四章 獎勵與處罰
第二十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統計機構,各主管部門,對在統計工作中有下列表現之一的單位或者個人,給予表彰或者獎勵:
(一)通過統計工作,為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提供優質服務成績突出的;
(二)在完成規定的統計調查任務中,能夠保證統計資料的准確性、及時性和全面性,並在推廣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方面做出顯著成績的;
(三)在宣傳、貫徹統計法律、法規及改革管理體制、完善制度方面成績突出的;
(四)依法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同違反統計法律、法規作斗爭表現突出的;
(五)統計檢查機構和統計檢查人員在統計檢查工作上成績顯著的。
第二十五條 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的負責人以及統計人員,有下列違法行為之一的,由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關予以通報批評,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建議有關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不依據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按照國家統計制度、方法所採集的統計資料,以集體研究或者個人臆斷確定統計數據自行修改統計資料的;
(二)利用職權指使、強令、授意統計機構、統計人員篡改統計資料或者編造虛假數據的;
(三)統計人員對領導人的統計違法行為不拒絕、不抵制,參與篡改統計資料或者編造虛假統計數據的。
第二十六條 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的領導人對拒絕、抵制篡改統計資料或者對拒絕、抵制編造虛假數據行為的統計人員進行打擊報復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七條 統計調查對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責令改正,予以通報批評;情節較重的,可以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違反統計法律、法規和統計制度,高於或者低於實際統計數據虛報或者瞞報統計資料的;
(二)違反統計法律、法規,偽造統計資料並報送的;
(三)利用職權或者工作上的便利條件,擅自組織非法調查或者篡改統計資料並報送的;
(四)拒不執行統計制度,不履行提供統計資料義務,在規定期限內對《統計檢查查詢書》和《催報單》不予答復,以及對統計機關要求履行的義務置之不理拒報統計資料的;
(五)違反統計制度,一年內累計三次遲報統計資料的。
第二十八條 企業事業組織、個體工商戶和個人有本條例第二十九條所列行為之一的,由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予以警告,並可以處以罰款。
統計機關可以委託符合法定條件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
第二十九條 凡違反統計法律、法規,弄虛作假騙取優惠待遇或者騙取榮譽稱號及獎金的,由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關提請有關部門或者單位予以撤銷和追回。
第三十條 統計檢查機構負責人和統計檢查員在行使職權中有違法行為的,要依法從重處理。
第三十一條 對違反國家統計法律、法規和本條例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二條 行政處分由統計機關向當事人的主管部門或者單位提出《統計違法案件行政處分意見書》,由當事人的主管部門或者單位處理並將結果抄送統計機關。三個月內未作處理決定的,統計機關可以直接報請監察部門或者人事部門處理。
第三十三條 被處罰單位或者個人對行政處罰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逾期不申請復議、不起訴也不履行的,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第五章 附 則
第三十四條 本條例具體實施辦法由自治區人民政府制定。
第三十五條 本條例自1991年1月1日起施行。

熱點內容
最新降職降薪勞動法 發布:2025-05-23 04:13:31 瀏覽:583
涉港國安立法通過內容 發布:2025-05-23 04:00:48 瀏覽:180
勞動法試用期開除員工需要提前通知 發布:2025-05-23 03:53:51 瀏覽:660
劉俊勞動與社會保障法 發布:2025-05-23 03:53:50 瀏覽:639
林業法律法規試題集 發布:2025-05-23 03:50:20 瀏覽:238
法官對應什麼級別 發布:2025-05-23 03:49:34 瀏覽:969
勞動法規定上班年齡 發布:2025-05-23 03:45:54 瀏覽:410
法治思維的主要特點 發布:2025-05-23 03:45:20 瀏覽:82
法院院長和庭長 發布:2025-05-23 03:44:34 瀏覽:817
刑法129條 發布:2025-05-23 03:37:09 瀏覽: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