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條例正式實施的時間是
① 護士條例考試,護士申請延續注冊的時間應為多久
護士資格證注冊有效期為5年。護士資格證注冊有效期屆滿需要繼續執業的,應當在有效期屆滿前30日,向原注冊部門申請延續注冊。
護士申請延續注冊,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護士延續注冊申請審核表。
(二)申請人的《護士執業證書》。
(三)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醫療機構出具的申請人6個月內健康體檢證明。
② 1、「衛生行政法規」是指由以下哪個機構制定的法律文件 2、《護士條例》施行的時間是 3、《護士條例》制定
法律: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
行政法規:國務院制定的。
地方性法規:省級人大及其常委會、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
三者區別:1、制定的機關不同;2、法律效力不同;3、適用的范圍不同。
③ 護士資格證什麼時候考
護士資格證什麼時候考?中公醫考網小編為您解答:
1、考試時間。2021年4月24、25、26日(具體時間安排以准考證為准)
2、考生網上列印准考證時間:2021年4月7日—26日
3、相關事宜
(一)報考者學歷要求,是指在中等職業學校、高等學校完成國務院教育主管部門和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規定的普通全日制3年以上的護理、助產專業課程學習,包括在教學、綜合醫院完成8個月以上護理臨床實習,並取得相應學歷證書的(包括2021年應屆畢業生),可以申請參加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關於兩年制護理學歷問題:入學時間在2008年5月12日《護士條例》實施之日前,在中等職業學校、高等學校取得普通全日制護理、助產專業兩年制學歷證書的,可以准予注冊。在2008年5月12日後入學的,應當符合《護士條例》第七條有關規定。
(二)報考護理學(師)的考生須參加全國護士執業資格考試。一次考試通過兩個科目為考試成績合格。各科目成績當年有效,不再進行滾動管理。
(三)2021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報名申請表填寫單位名稱一欄需准確,規范填寫所在省、市、州、縣、區,
(四)2021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實行人機對話考試。
(五)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成績合格證明全部實行電子化,考試成績合格者均需在規定時間內通過中國衛生人才網下載列印成績合格證明。
(六)考生網上報名時須嚴格按照網上照片製作要求上傳照片。
(七)成績發布及成績合格證明列印。 考生於考後45個工作日後登錄中國衛生人才網憑本人准考證號和有效證件號進行成績查詢並下載列印成績單。考試合格線公布後,合格考生需列印合格證明,作為申請護士執業注冊的有效證明。
④ 護士條例實行的時間是
護士條例自2008年5月12日開始實施。
⑤ 我國衛生法法律以及頒布時間
目前我國沒有專門的衛生法,只有以公共衛生與醫政管理為主的單個法律法規構成的一個相對完整的衛生法體系。 醫療方面主要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及其實施細則、《護士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及其實施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獻血法》等法律法規構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 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於1998年6月26日修訂通過,自1999年5月1日起施行。 醫療機構管理條例自1994年9月1日起施行。母嬰保健法自1995年6月1日起施行
⑥ 護士條例頒布日期
《護士條例》是於2008年1月23日國務院第206次常務會議通過,自2008年5月12日起施行的條版例法規。此條例共六章權三十五條。此條例的制定旨在維護護士的合法權益,規范護理行為,促進護理事業發展,保障醫療安全和人體健康。
⑦ 護士條例的條例解答
問:國務院為什麼要專門制定一部有關護士的行政法規?答:護理是一項涉及維護和促進人的健康的醫療活動,具有專業性、服務性的特點。近年來,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我國護理事業發展比較迅速。護理工作為維護和促進人民群眾的健康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護理工作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護士的合法權益缺乏法律保障。護理職業缺乏足夠的吸引力,護士隊伍不能滿足人民群眾對護理服務的需求。目前,在人事制度改革中新老體制並行的情況下,部分醫療機構存在著正式編制人員和編外聘用合同制人員的雙軌管理,為降低護士人力成本,大量減少正式編制的護士,增加編外聘用的合同制護士。一些醫療機構聘用的合同制護士不享有參加繼續教育、職稱晉升的權利,不享有國家規定的節假日待遇。這些問題不僅侵犯了護士的勞動權益,而且嚴重影響了護士隊伍的穩定,不利於護理專業的發展,不利於對病人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二是,一些護士不能全面、嚴格地履行護理職責,忽視基礎護理工作,主動服務意識不強,導致護患關系緊張,影響了醫療質量,甚至引發醫療事故。少數護士「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沒有完全付諸行動,對患者的態度不熱情。一些醫院的護理工作簡單化,護士僅注重執行醫囑,完成打針、發葯的工作,忽視了主動觀察病人病情變化、巡視病房和基礎護理等工作,忽視了對病人的生活照顧、心理護理和康復指導,忽視了與病人的溝通、交流。三是,部分醫療衛生機構重醫療、輕護理,隨意減少護士職數,醫護比例嚴重失調。特別是有些醫院認為護士不能為醫院帶來較大的經濟效益,因此對護士隊伍建設和護理工作發展沒有納入醫院整體發展規劃中。由於病房護士少,病人需要的生活照顧不能滿足,基礎護理工作不到位,醫院就讓病人花錢聘護工,雖然滿足了病人的生活照顧需要,但對危重病人的護理帶來了安全隱患,特別是由於護工承擔部分帶有治療性的護理工作,使護士應履行的觀察病人病情變化的職責成為虛有,給醫療安全帶來很多隱患。為了維護護士的合法權益,規范護理行為,促進護患關系和諧發展,保障醫療安全和人體健康,有必要制定一部有關護士的行政法規。問:制定條例的總體思路是什麼?答:條例在總體思路上把握了以下三點:一是,充分保障護士的合法權益。通過明確護士應當享有的權利,規定對優秀護士的表彰、獎勵措施,來激發護士的工作積極性;鼓勵社會符合條件的人員學習護理知識,從事護理工作。在全社會形成尊重護士、關愛護士的良好氛圍。二是,嚴格規范護士的執業行為。通過細化護士的法定義務和執業規范,明確護士不履行法定義務、不遵守執業規范的法律責任,促使廣大護士盡職盡責,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的健康服務。三是,強化醫療衛生機構的職責。通過規定醫療衛生機構在配備護士、保障護士合法權益和加強在本機構執業護士的管理等方面的職責,促使醫療衛生機構加強護士隊伍建設,保障護士的合法權益,規范護士護理行為,為促進護理事業發展發揮應有的積極作用。問:護理工作直接關繫到病人身體健康和醫療安全。護士從事護理工作,應當具備什麼樣的條件?答:護士以其專業化知識和技術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滿足人民群眾的健康服務需求。護士的專業水平、整體素質與醫療安全、患者的康復、患者對醫院服務的滿意程度關系密切。臨床工作中,與病人接觸最多的也是護士。為了確保從事護理工作的護士具有保障病人健康和醫療安全的執業水平,條例總結我國護士管理的經驗,參照國際通行做法,規定,只有受過專門訓練並經執業注冊取得護士執業證書的人員才能從事護理工作。申請護士執業注冊應當具備四個條件。一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二是,在中等職業學校、高等學校完成教育部和衛生部規定的普通全日制3年以上的護理、助產專業課程學習,包括在教學、綜合醫院完成8個月以上護理臨床實習,並取得相應學歷證書;三是,通過衛生部組織的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四是,符合衛生部規定的健康標准。問:為了穩定護士隊伍,鼓勵人們從事護理工作,滿足人民群眾對護理服務的需求,條例作了哪些規定?答:為了保證護士安心工作,鼓勵人們從事護理工作,滿足人民群眾對護理服務的需求,條例強調了政府的職責,規定:國務院有關部門、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以及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改善護士的工作條件,保障護士待遇,加強護士隊伍建設,促進護理事業健康發展。此外,條例還著重規定了護士執業應當享有的合法權利和對護士的表彰、獎勵。關於護士的合法權利,條例作了四方面的規定:一是,有按照《工傷保險條例》、《國務院關於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關於事業單位、民間非營利組織工作人員工傷有關問題的通知》、勞動部《關於護士工齡津貼的若干規定》等國家有關規定獲取工資報酬、享受福利待遇、參加社會保險的權利。二是,有獲得與其所從事的護理工作相適應的衛生防護、醫療保健服務的權利。從事直接接觸有毒有害物質、有感染傳染病危險工作的護士,有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接受職業健康監護的權利;患職業病的,有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獲得賠償的權利。三是,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獲得與本人業務能力和學術水平相應的專業技術職務、職稱的權利;有參加專業培訓、從事學術研究和交流、參加行業協會和專業學術團體的權利。四是,有獲得疾病診療、護理相關信息的權利和其他與履行護理職責相關的權利,可以對醫療衛生機構和衛生主管部門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關於護士的表彰、獎勵,條例規定:國務院有關部門對在護理工作中做出傑出貢獻的護士,應當授予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或者頒發白求恩獎章,受到表彰、獎勵的護士享受省部級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待遇;對長期從事護理工作的護士應當頒發榮譽證書。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做出突出貢獻的護士,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問:為了規范護士執業行為,提高護理質量,改善護患關系,條例作了哪些規定?答:護患關系是指以護理工作者為一方,以病人為另一方,病人在醫療過程中與護士結成的人際關系。護患關系從病人就診即建立,直至出院後才告完結,因此,可以說護患關系貫穿於護理的全過程。規范護士執業行為、提高護理質量,是保障醫療安全、防範醫療事故、改善護患關系的重要方面。據此,條例明確規定護士應當承擔五方面的義務:一是,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規章和診療技術規范的規定。這是護士執業的根本准則,即合法性原則。這一原則涵蓋了護士執業的基本要求,包含了護士執業過程中應當遵守的大量具體規范和應當履行的大量義務。通過法律、法規、規章和診療技術規范的約束,護士履行對患者、患者家屬以及社會的義務。如,嚴格地按照規范進行護理操作;為患者提供良好的環境,確保其舒適和安全;主動徵求患者及家屬的意見,及時改進工作中的不足;認真執行醫囑,注重與醫生之間相互溝通;積極開展健康教育,指導人們建立正確的衛生觀念和培養健康行為,喚起民眾對健康的重視,促進地區或國家健康保障機制的建立和完善。二是,在執業活動中,發現患者病情危急,應當立即通知醫師;在緊急情況下為搶救垂危患者生命,應當先行實施必要的緊急救護。三是,發現醫囑違反法律、法規、規章或者診療技術規范規定的,應當及時向開具醫囑的醫師提出;必要時,應當向該醫師所在科室的負責人或者醫療衛生機構負責醫療服務管理的人員報告。四是,應當尊重、關心、愛護患者,保護患者的隱私。這實質上是對患者人格和權利的尊重,有利於與患者建立相互信任,以誠相待的護患關系。五是,有義務參與公共衛生和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發生自然災害、公共衛生事件等嚴重威脅公眾生命健康的突發事件,護士應當服從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或者所在醫療衛生機構的安排,參加醫療救護。此外,為了加強對護士執業行為的監督管理,促進護理行為的規范,條例要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建立本行政區域的護士執業良好紀錄和不良記錄,並將該記錄記入護士執業信息系統;護士執業良好紀錄包括護士受到的表彰、獎勵以及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務的情況等內容;護士執業不良記錄包括護士因違反條例以及其他法律、法規、規章或者診療技術規范的規定受到行政處罰、處分的情況等內容。問:醫療衛生機構在規范護理行為、保障護士合法權益,促進護理事業發展方面負有哪些責任?答:目前,護士都是在一定的醫療衛生機構中執業,護士義務的履行需要醫療衛生機構直接進行監督,護士權利的實現有賴於醫療衛生機構提供物質保障。據此,條例設專章規定了醫療衛生機構三方面的職責:一是,按照衛生部的要求配備護士。護士配備是否合理,直接關繫到醫院的工作質量,更直接影響到護理質量、患者安全。因此,條例規定,醫療衛生機構配備護士的數量不得低於衛生部規定的護士配備標准。條例施行前,尚未達到護士配備標準的醫療衛生機構,應當按照衛生部規定的實施步驟,自條例施行之日起3年內達到護士配備標准。二是,保障護士合法權益。(1)應當為護士提供衛生防護用品,並採取有效的衛生防護措施和醫療保健措施。(2)應當執行國家有關工資、福利待遇等規定,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為在本機構從事護理工作的護士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用。(3)對在艱苦邊遠地區工作,或者從事直接接觸有毒有害物質、有感染傳染病危險工作的護士,所在醫療衛生機構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津貼。(4)應當制定、實施本機構護士在職培訓計劃,並保證護士接受培訓;根據臨床專科護理發展和專科護理崗位的需要,開展對護士的專科護理培訓。三是,加強護士管理。(1)應當按照衛生部的規定,設置專門機構或者配備專(兼)職人員負責護理管理工作;不得允許未取得護士執業證書的人員、未依照條例規定辦理執業地點變更手續的護士以及護士執業注冊有效期屆滿未延續執業注冊的護士在本機構從事診療技術規范規定的護理活動;在教學、綜合醫院進行護理臨床實習的人員應當在護士指導下開展有關工作。(2)應當建立護士崗位責任制並進行監督檢查。護士因不履行職責或者違反職業道德受到投訴的,其所在醫療衛生機構應當進行調查;經查證屬實的,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對護士作出處理,並將調查處理情況告知投訴人。條例的公布施行,將極大地激發廣大護士的工作熱情,促進護理工作的規范化,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從事護理工作。我們國家的護理事業將更加健康、快速地發展,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將得到更好的滿足。
⑧ 《護士條例》是什麼時候頒布的
由國務院於2008年1月31日發布,自2008年5月12日起施行。
《護士條例》是為維護護士的合法權益,規范護版理權行為,促進護理事業發展,保障醫療安全和人體健康制定。適用人員經執業注冊取得護士執業證書,依照本條例規定從事護理活動,履行保護生命、減輕痛苦、增進健康職責的衛生技術人員。
護士人格尊嚴、人身安全不受侵犯。護士依法履行職責,受法律保護。全社會應當尊重護士。國務院有關部門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鼓勵護士到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
(8)護士條例正式實施的時間是擴展閱讀:
為了維護護士的合法權益,規范護理行為,促進護患關系和諧發展,保障醫療安全和人體健康,有必要制定一部有關護士的行政法規。
充分保障護士的合法權益。通過明確護士應當享有的權利,規定對優秀護士的表彰、獎勵措施,來激發護士的工作積極性;鼓勵社會符合條件的人員學習護理知識,從事護理工作。在全社會形成尊重護士、關愛護士的良好氛圍。
嚴格規范護士的執業行為。通過細化護士的法定義務和執業規范,明確護士不履行法定義務、不遵守執業規范的法律責任,促使廣大護士盡職盡責,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的健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