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配法規體系
1. 我國已建立嬰配乳粉追溯體系,可掃碼查詢追溯信息,具有怎樣的意義
首先保證了消費者的利益,可以讓消費者放心,安全的去選課我國生產的奶粉,可以方便辨別真偽!
其次如果奶粉的質量出現問題,可以對於相關的人員進行追責,並且對於相應的條鏈進行檢查,更有助於有關部門進行檢查和防控。
最後通過這種方式也可以讓我國的國產奶粉樹立起品牌,因為現在我國市場上國有奶粉占的比例非常的小,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外國的奶粉,就是因為之前我國的奶粉出現過一些的問題,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國產奶粉受到人們的歡迎!
最後希望我國的國產奶粉能夠在未來的發展中能夠越來越好,並且品質也越來越高,能夠受到人們的歡迎,希望我國的奶粉也能夠走出國門,為世界各國所接受,而對於那些奶粉存在質量問題的廠家,要進行嚴厲的懲罰。
有哦,國內首個母嬰室規范性標准——廣東省嬰童用品標准化技術委員會所歸口管理的地方標准《母嬰室安全技術規范》(DB44/T 2279-2021)(下稱「技術規范」)於2021年3月正式發布,將於2021年6月6日實施。這對於寶媽跟寶寶們來說都是好消息!還是倍兒行參與起草的呢!如果您認可我的回答,請採納
3. 主要的母嬰保健法律法規有哪些
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規定母嬰保健技術服務主要包括有關母嬰保健的科普宣傳、教育和咨詢;婚前醫學檢查;產前診斷和遺傳病診斷;助產技術等等。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第三條母嬰保健技術服務主要包括下列事項:
(一)有關母嬰保健的科普宣傳、教育和咨詢;
(二)婚前醫學檢查;
(三)產前診斷和遺傳病診斷;
(四)助產技術;
(五)實施醫學上需要的節育手術;
(六)新生兒疾病篩查;
(七)有關生育、節育、不育的其他生殖保健服務。
(3)嬰配法規體系擴展閱讀:
違反規定的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幼保健法實施辦法》
第四十條醫療和衛生保健機構或人員沒有獲得許可的母嬰保健技術進行婚前醫學檢查、遺傳病診斷、產前診斷、手術和終止妊娠或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相關醫療證書簽發,是由衛生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在五千元以上的,處以違法所得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在五千元以下的,處以五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一條母嬰保健技術服務人員出具虛假的醫學證明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原發證部門吊銷相應的《母嬰保健技術執業許可證》或者《醫師執業證書》:
(一)延誤診治,造成嚴重後果的;
(二)對當事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後果的;
(三)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
第四十二條違反本辦法規定:
進行胎兒性別鑒定的,由衛生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對醫療衛生機構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兩次以上或者以營利為目的進行胎兒性別鑒定的,由發證機關吊銷相應的《母嬰保健技術執業許可證》或者醫師執業證書。
4. 婦幼保健法律法規
衛生部關於印發來《婦幼保健機源構管理辦法》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及計劃單列市衛生局: 婦幼保健是公共衛生的一項重要內容,婦幼保健機構是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進一步明確婦幼保健機構的性質和功能定位,加強婦幼保健機構的規范化管理,我部制定了《婦幼保健機構管理辦法》。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二○○六年十二月十九日 婦幼保健機構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婦幼保健機構的規范化管理,保障婦女兒童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質,依據《母嬰保健法》、《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等制定本辦法。、、、、、 所以:- -請參考:《母嬰保健法》、《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
5. 執業葯師《法規》的各章節的分值佔比情況是怎樣的
一、法規近四年各章分值分布如下:
二、具體的分值對比如下:
第一章執業葯師與葯品安全
第一節執業葯師管理2015年出題量是5道,2016年出題量是2道,2017年的出題量是1道,2018年的出題量是2道。重點考查內容是:執業葯師管理部門、執業葯師考試注冊管理部門、執業葯師注冊有效期、執業葯師職責、參加執業葯師考試的條件。
第二節執業葯師的職業道德與服務規范2015~2017年出題量均是0道,2018年的出題量是1道。重點考查內容:執業葯師的職業道德准則。
第三節葯品與葯品安全管理2015、2016年出題量均是2道,2017年出題量是2道,2018年的出題量是1道。重點考查內容是:葯品的界定、葯品質量特性、葯品風險分類、風險管理措施、葯品安全規劃指標。
第二章醫葯衛生體制改革與葯品供應保障制度
第一節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2015、2016、2018年出題量是0道,2017年的出題量是1道。重點考查內容是: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基本原則、2020年的總體目標、建立國家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內容。
第二節葯品供應保障制度2015、2016年出題量是0道,2017年的出題量是4道,2018年的出題量是2道。重點考查內容是:改革完善葯品生產流通使用政策,葯品供應保障制度的總體要求。
第三節國家基本葯物制度2015年出題量是4道,2016年出題量是3道,2017年出題量是2道,2018年出題量是1道。重點考查內容是:基本葯物的遴選原則、基本葯物管理部門及職能、應當從目錄中調出的品種、基本葯物優先選擇和合理使用制度。
第三章葯品監督管理體制與法律體系
第一節葯品監督管理機構2015年出題量是4道,2016年出題量是3道,2017年出題量是3道,2018年的出題量是0道。重點考查內容是:衛生計生部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門、商務部的職責。
第二節葯品監督管理技術支撐機構2015~2016年出題量均是1道,2017年出題量是3道,2018年的出題量是0道。重點考查內容是:中國食品葯品檢定研究院、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葯品審評中心的職責。
第三節葯品管理立法2015~2018年出題量均是1道,2018年的出題量是4道。重點考查內容是:法律淵源、葯品管理法律體系、法律效力層次。
第四節葯品監督管理行政法律制度2015~2016年出題量是2道,2017年出題量是3道,2018年出題量是6道。重點考查內容是:行政許可的原則、葯品行政許可事項、行政處罰的決定和程序、行政復議的范圍、行政復議定義、行政訴訟定義。
第四章葯品研製與生產管理
第一節葯品研製與注冊管理2015年出題量是6道,2016年出題量是5道,2017年出題量是9道,2018年出題量是6道。重點考查內容是:葯物臨床試驗的分期和目的、葯品注冊申請界定、葯品批准文件、新葯監測期、葯品再評價。
第二節葯品生產管理2015年出題量是5道,2016年出題量是7道,2017年出題量是3道,2018年出題量是2道。重點考查內容是:葯品的原輔料要求、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核準的許可事項、委託生產的品種限制、葯品召回主體、召回時間規定。
第五章葯品經營與使用管理
第一節葯品經營管理2015年出題量是22道,2016年出題量是10道,2017年出題量是15道,2018年的出題量是10道。重點考查內容是:批發和零售的許可事項變更、人員資質的要求、批發企業儲存與養護管理、零售企業的陳列要求、經營企業的禁止購銷行為、互聯網經營的管理。
第二節葯品使用管理2015年出題量是9道,2016年出題量是10道,2017年出題量是15道,2018年的出題量是14道。重點考查內容是:葯事管理及葯物治療學委員會職責、葯師職責、處方書寫規則、處方限量、處方適宜性審核、處方保存年限、處方銷毀批准、醫療機構制劑的定義及特徵、醫療機構制劑許可證核發部門、制劑配發記錄、制劑收回記錄、抗菌葯物分級。
第三節葯品分類管理2015年出題量是3道,2016年出題量是5道,2017、2018年的出題量均為6道。重點考查內容是:非處方葯的分類依據、非處方葯印刷要求、非處方葯專有標識顏色、九大類葯店不得零售葯品、國家非處方葯目錄遴選部門。
第四節醫療保障用葯管理2015年出題量是3道,2016年出題量是2道,2017年的出題量是1道,2018年的出題量是2道。重點考查內容是:不能納入基本醫療保險用葯范圍的葯品,予以支付、不予支付葯品,甲類、乙類目錄調整。
第五節葯品不良反應報告與監測管理2015年出題量是4道,2016年出題量是3道,2017年的出題量是2道,2018年的出題量是3道。重點考查內容是:不良反應報告范圍、不良反應報告主體、嚴重不良反應界定、新的不良反應界定。
第六章中葯管理
第一節中葯和中葯創新發展2015~2018年出題量均是0道。本節內容以了解為主。
第二節中葯材管理2015年出題量是3道,2016年出題量是6道,2017年的出題量是4道,2018年的出題量是5道。重點考查內容是:國家重點保護野生葯材名錄、中葯材種植及產地初加工、GAP、中葯材專業市場的管理措施、進口葯材的批件。
第三節中葯飲片管理2015年出題量是3道,2016年出題量是1道,2017年的出題量是2道,2018年的出題量是0道。重點考查內容是:生產經營管理標簽規定和嚴禁行為、毒性中葯飲片定點生產和經營管理。
第四節中成葯與醫療機構中葯制劑管理2015年出題量是2道,2016年出題量為3道,2017年的出題量是3道,2018年的出題量是0道。重點考查內容是:中葯品種保護等級劃分、保護年限要求、《中葯品種保護條例》的適用范圍。
第七章特殊管理的葯品管理
第一節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的管理2015年出題量是7道,2016年出題量是6道,2017年的出題量是7道,2018年的出題量是4道。重點考查內容是: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目錄、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購進渠道管理、印鑒卡管理、第二類精神葯品的儲存專用賬冊管理、定點經營資格審批。
第二節醫療用毒性葯品的管理2015、2016、2018年出題量均是1道,2017年的出題量是2道。重點考查內容是:使用和調配要求中的處方劑量、處方應付。
第三節葯品類易制毒化學品的管理2015年出題量是1道,2016年出題量是2道,2017年的出題量是1道,2018年的出題量是0道。重點考查內容是:易制毒化學品品種、禁止現金或者實物交易。
第四節含特殊葯品復方制劑的管理2015年出題量是0道,2016年出題量為1道,2017年的出題量是2道,2018年的出題量是4道。重點考查內容是:含麻黃鹼類復方制劑的銷售管理、含特殊葯品復方制劑經營管理。
第五節興奮劑的管理2015年出題量是1道,2016年出題量是2道,2017、2018年的出題量均是4道。考查重點內容是:蛋白同化制劑、葯品零售企業可以經營的興奮劑品種,蛋白同化制劑、肽類激素的經營管理。
第六節疫苗的管理2015年出題量是1道,2016年出題量是3道,2017年的出題量是3道,2018年的出題量是2道。重點考查內容是:疫苗的分類、疫苗銷售范圍和限制。
第八章葯品標准與葯品質量監督檢驗
第一節葯品標准管理2015年出題量是1道,2016年出題量是0道,2017、2018年的出題量均是1道。重點考查內容是葯品標準的分類和效力。
第二節葯品說明書和標簽管理2015年出題量是3道,2016年出題量6道,2017年的出題量是2道,2018年的出題量是5道。重點考查內容是:葯品說明書標簽核准單位、印有或貼有標簽、葯品名稱和注冊商標的標注和使用要求、葯品說明書格式和書寫要求的基本內容、列出全部輔料名稱的葯品。
第三節葯品質量監督檢驗和葯品質量公告2015年出題量是1道,2016年出題量是3道,2017年的出題量是4道,2018年的出題量是3道。重點考查內容是:四種質量監督檢驗的對比。
第九章葯品廣告管理與消費者權益保護
第一節葯品廣告管理2015年出題量是2道,2016年出題量是5道,2017年出題量3分,2018年的出題量是7道。重點考查內容是:葯品廣告審查機關、不得發布廣告的葯品、葯品廣告發布媒體的限制、葯品廣告的內容(科學性要求)、廣告監督管理機關(處罰機關)、提供虛假材料騙取許可證處罰。
第二節反不正當競爭法2015年出題量是2道,2016、2018年出題量均是1道,2017年出題量是0道。重點考查內容是:不正當競爭行為認定。
第三節消費者權益保護2015年出題量是3道,2016年出題量是2道,2017年出題量是2道,2018年出題量是4道。重點考查內容是:消費者的權益與經營者的義務、爭議的解決途徑。
第十章葯品安全法律責任
第一節葯品安全法律責任與特徵2015年出題量是4道,2016年出題量是2道,2017年的出題量是0道,2018年的出題量是1道。重點考查內容是:葯品安全法律責任的種類。
第二節生產、銷售假葯、劣葯的法律責任2015年出題量是7道,2016年出題量是10道,2017年出題量是4道,2018年出題量是8道。重點考查內容是:假劣葯的界定、假劣葯的刑事責任、假葯的行政責任、從重處罰情形。
第三節違反葯品監督管理規定的法律責任2015年出題量是0道,2016年出題量是1道,2017年出題量是1道,2018年的出題量是4道。重點考查內容是:無證生產、經營葯品的法律責任,騙取許可證或批准證明文件的法律責任,偽造、變造、買賣、出租、出借許可證或者葯品批准證明文件的法律責任,違反葯品質量管理規范的法律責任。
第四節違反特殊管理葯品規定的法律責任2015、2016、2018年出題量均為1道,2017年出題量為0道。重點考查內容是:走私、非法買賣麻黃鹼類復方制劑等行為的法律責任。
第五節違反中醫葯法相關規定的法律責任2017年新增章節,2018年的出題量是0道。
第十一章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和化妝品的管理
第一節醫療器械管理2015年出題量是4道,2016年出題量是3道,2017年出題量是1道,2018年的出題量是2道。重點考查內容是:醫療器械注冊、備案分類管理、醫療器械經營分類管理、醫療器械定義、醫療器械分類依據、醫療器械說明書管理。
第二節保健食品管理2015年出題量是1道,2016年出題量是4道,2017年出題量是2道,2018年的出題量是3道。重點考查內容是: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和嬰幼兒配方食品管理、保健食品的批准文號及定義。
第三節化妝品管理2015~2017年出題量均是1道,2018年的出題量是0道。重點考查內容是:化妝品的分類、化妝品的批准文號。
6. 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護法的法規內容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第二條 國家發展母嬰保健事業,提供必要條件和物質幫助,使母親和嬰兒獲得醫療保健服務。國家對邊遠貧困地區的母嬰保健事業給予扶持。
第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領導母嬰保健工作。母嬰保健事業應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第四條 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主管全國母嬰保健工作,根據不同地區情況提出分級分類指導原則,並對全國母嬰保健工作實施監督管理。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配合衛生行政部門做好母嬰保健工作。
第五條 國家鼓勵、支持母嬰保健領域的教育和科學研究,推廣先進、實用的母嬰保健技術,普及母嬰保健科學知識。
第六條 對在母嬰保健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和在母嬰保健科學研究中取得顯著成果的組織和個人,應當給予獎勵。
第二章 婚前保健
第七條 醫療保健機構應當為公民提供婚前保健服務。婚前保健服務包括下列內容:
(一)婚前衛生指導:關於性衛生知識、生育知識和遺傳病知識的教育;
(二)婚前衛生咨詢:對有關婚配、生育保健等問題提供醫學意見;
(三)婚前醫學檢查:對准備結婚的男女雙方可能患影響結婚和生育的疾病進行醫學檢查。
第八條 婚前醫學檢查包括對下列疾病的檢查:
(一)嚴重遺傳性疾病;
(二)指定傳染病;
(三)有關精神病。經婚前醫學檢查,醫療保健機構應當出具婚前醫學檢查證明。
第九條 經婚前醫學檢查,對患指定傳染病在傳染期內或者有關精神病在發病期內的,醫師應當提出醫學意見;准備結婚的男女雙方應當暫緩結婚。
第十條 經婚前醫學檢查,對診斷患有醫學上認為不宜生育的嚴重遺傳性疾病的,醫師應當向男女雙方說明情況,提出醫學意見;經男女雙方同意,採取長效避孕措施或者施行結扎手術後不生育的,可以結婚。但《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規定禁止結婚的除外。
第十一條 接受婚前醫學檢查的人員對檢查結果持有異議的,可以申請醫學技術鑒定,取得醫學鑒定證明。
第十二條 男女雙方在結婚登記時,應當持有婚前醫學檢查證明或者醫學鑒定證明。
第十三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婚前醫學檢查制度實施辦法。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對婚前醫學檢查應當規定合理的收費標准,對邊遠貧困地區或者交費確有困難的人員應當給予減免。
第三章 孕產期保健
第十四條 醫療保健機構應當為育齡婦女和孕產婦提供孕產期保健服務。孕產期保健服務包括下列內容:
(一)母嬰保健指導:對孕育健康後代以及嚴重遺傳性疾病和碘缺乏病等地方病的發病原因、治療和預防方法提供醫學意見;
(二)孕婦、產婦保健:為孕婦、產婦提供衛生、營養、心理等方面的咨詢和指導以及產前定期檢查等醫療保健服務;
(三)胎兒保健:為胎兒生長發育進行監護,提供咨詢和醫學指導;
(四)新生兒保健:為新生兒生長發育、哺乳和護理提供醫療保健服務。
第十五條 對患嚴重疾病或者接觸致畸物質,妊娠可能危及孕婦生命安全或者可能嚴重影響孕婦健康和胎兒正常發育的,醫療保健機構應當予以醫學指導。
第十六條 醫師發現或者懷疑患嚴重遺傳性疾病的育齡夫妻,應當提出醫學意見。育齡夫妻應當根據醫師的醫學意見採取相應的措施。
第十七條 經產前檢查,醫師發現或者懷疑胎兒異常的,應當對孕婦進行產前診斷。
第十八條 經產前診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醫師應當向夫妻雙方說明情況,並提出終止妊娠的醫學意見
(一)胎兒患嚴重遺傳性疾病的;
(二)胎兒有嚴重缺陷的;
(三)因患嚴重疾病,繼續妊娠可能危及孕婦生命安全或者嚴重危害孕婦健康的。
第十九條 依照本法規定施行終止妊娠或者結扎手術,應當經本人同意,並簽署意見。本人無行為能力的,應當經其監護人同意,並簽署意見。依照本法規定施行終止妊娠或者結扎手術的,接受免費服務。
第二十條 生育過嚴重缺陷患兒的婦女再次妊娠前,夫妻雙方應當到縣級以上醫療保健機構接受醫學檢查。
第二十一條 醫師和助產人員應當嚴格遵守有關操作規程,提高助產技術和服務質量,預防和減少產傷。
第二十二條 不能住院分娩的孕婦應當由經過培訓合格的接生人員實行消毒接生。
第二十三條 醫療保健機構和從事家庭接生的人員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出具統一制發的新生兒出生醫學證明;有產婦和嬰兒死亡以及新生兒出生缺陷情況的,應當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第二十四條 醫療保健機構為產婦提供科學育兒、合理營養和母乳喂養的指導。醫療保健機構對嬰兒進行體格檢查和預防接種,逐步開展新生兒疾病篩查、嬰兒多發病和常見病防治等醫療保健服務。
第四章 技術鑒定
第二十五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設立醫學技術鑒定組織,負責對婚前醫學檢查、遺傳病診斷和產前診斷結果有異議的進行醫學技術鑒定。
第二十六條 從事醫學技術鑒定的人員,必須具有臨床經驗和醫學遺傳學知識,並具有主治醫師以上的專業技術職務。醫學技術鑒定組織的組成人員,由衛生行政部門提名,同級人民政府聘任。
第二十七條 醫學技術鑒定實行迴避制度。凡與當事人有利害關系,可能影響公正鑒定的人員,應當迴避。
第五章 行政管理
第二十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加強母嬰保健工作,提高醫療保健服務水平,積極防治由環境因素所致嚴重危害母親和嬰兒健康的地方性高發性疾病,促進母嬰保健事業的發展。
第二十九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母嬰保健工作。
第三十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醫療保健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母嬰保健監測和技術指導。
第三十一條 醫療保健機構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負責其職責范圍內的母嬰保健工作,建立醫療保健工作規范,提高醫學技術水平,採取各種措施方便人民群眾,做好母嬰保健服務工作
第三十三條 從事本法規定的遺傳病診斷、產前診斷的人員,必須經過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的考核,並取得相應的合格證書。從事本法規定的婚前醫學檢查、施行結扎手術和終止妊娠手術的人員以及從事家庭接生的人員,必須經過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的考核,並取得相應的合格證書。
第三十四條 從事母嬰保健工作的人員應當嚴格遵守職業道德,為當事人保守秘密。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五條 未取得國家頒發的有關合格證書的,有下列行為之一,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予以制止,並可以根據情節給予警告或者處以罰款:
(一)從事婚前醫學檢查、遺傳病診斷、產前診斷或者醫學技術鑒定的;
(二)施行終止妊娠手術的;
(三)出具本法規定的有關醫學證明的。
上款第(三)項出具的有關醫學證明無效。
第三十六條 未取得國家頒發的有關合格證書,施行終止妊娠手術或者採取其他方法終止妊娠,致人死亡、殘疾、喪失或者基本喪失勞動能力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一百三十五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七條 從事母嬰保健工作的人員違反本法規定,出具有關虛假醫學證明或者進行胎兒性別鑒定的,由醫療保健機構或者衛生行政部門根據情節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的,依法取消執業資格。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八條 本法下列用語的含義:指定傳染病,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規定的艾滋病、淋病、梅毒、麻風病以及醫學上認為影響結婚和生育的其他傳染病。嚴重遺傳性疾病,是指由於遺傳因素先天形成,患者全部或者部分喪失自主生活能力,後代再現風險高,醫學上認為不宜生育的遺傳性疾病。有關精神病,是指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鬱型精神病以及其他重型精神病。產前診斷,是指對胎兒進行先天性缺陷和遺傳性疾病的診斷。
第三十九條 本法自1995年6月1日起施行。
7. 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護法的法規協同作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護法》、《醫療機構管理條理》及其《實施細則》、《醫療事故處理條理》、《臨床輸血技術規范》、《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病歷書寫基本規范》等各項法律法規,從多個層次、多個角度對我國醫療告知同意原則作出了廣泛而又明確的規定。可見,依法履行告知義務,尊重患者的自主決定權是依法行醫的核心內容之一。
「醫療風險提示」——醫生重要的注意義務
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民事審判二庭庭長、《醫療告知手冊》作者之一馬軍認為,法官無論處理何種案件,其基本的思維過程是,首先判斷被告是否負有某種義務,這種義務可能是由法律明確規定,也可能是當事人所約定,甚至是法官在司法過程中發展出來的。醫療行為因為系作為專家的醫務人員所實施的行為,故確定醫生的專家責任,即在醫療活動中醫生應該負有什麼義務,對醫患雙方如何行使權利和法官認定醫生是否存在醫療過失具有重大意義。醫療過失的認定標准應當具備科學性、可操作性。因為,不同認定標準直接關繫到醫方的過錯程度、責任范圍與大小,也關繫到司法實踐的准確定性和正確適用法律。
馬軍說,一般認為對專家需課以高度的注意義務,在審判實踐中這種專家義務產生於以下考慮:第一,醫生受過長期嚴格的專門訓練,其從事的工作又有高度的專業性;第二,其他人無法從事該行業,而醫生有從業資格證書才能行業;第三,醫生的工作是智力為主的勞動,患者因醫方的知識而與之建立一種信賴關系;第四,醫生工作關系的利益極大,醫療行為決定人們的生死、健康。
馬軍認為,認定專家注意義務的具體標准體現在醫生實施醫療行為時應遵守的程序、方式和規則。它的法律規范形式具體表現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及其衛生行政部門制定的行政法律法規、部門規章以及診療護理規范、常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院工作人員職責》、《醫院工作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等。這些行政法律法規規定了醫生在診療護理過程中應遵循的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
馬軍提醒,在醫生的注意義務中,風險提示是一項經常被醫生忽略、但又十分重要的義務。患者因患病、保健或身體健康受損而到醫院進行治療,由於不具備醫學知識和技術手段,其希望通過醫院的醫療行為使自身的健康狀況得到恢復或避免不利後果的發生。在這個治療過程中,由於醫療行為對患者生命健康具有重大影響,醫院在針對每一患者採取的醫療行為中都負有與之相對應的注意義務,故而醫生只有嚴格履行注意義務,合理地進行醫療行為才可能避免不良後果或損害的發生。反之,醫院因未盡到注意義務,不符合常規醫療水準的醫療行為則會造成患者損害。風險提示實際上是基於患者不知、不懂、不了解醫學知識,比如手術風險、不及時治療風險、用葯風險。在此情況下,醫生應當主動告知患者,其行為可能引發的後果,使患者主動規避風險。如果醫生沒有盡到風險提示義務,則可能導致患者喪失救治的機會,故而醫生因為沒有履行風險提示的義務,而將承擔相應的責任。
中國醫師協會會長殷大奎在會上指出,中國醫師協會自成立以來,做過多次有關醫師執業環境的相關調查,在最近的一次針對醫師換位思考的「假如我是患者」的調研中超過80%的醫師對當前的醫患關系不滿意,尤其是近年來醫患糾紛不斷增多,醫師缺乏安全感的問題最為突出,該問題已經成為影響醫師隊伍穩定的重要因素之一,直接制約了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損害了廣大民眾的健康權益和醫務人員的合法權益。廣大醫務人員亟須社會支持和法律援助、尋求維權途徑。而由於歷史原因,我國衛生法制建設和衛生法學研究,相對於其他領域起步較晚,這無疑加深了醫患之間的隔閡。醫療告知選擇問題的研究在國內起步更晚,臨床實際工作也因此存在種種的問題。回顧以往,也沒有專門的理論研究專著和實用工具書面世以指導臨床工作的完善。近兩年多來,中國醫師道德建設與法律援助百洋基金在全國開展了衛生法學知識的講座,並結合《醫師宣言》的推廣活動提高了醫師對執業操守和職業道德的認識能力。
衛生部醫政司副司長張宗久在會上說,《醫療告知手冊》可以指導醫務人員依法行醫,幫助法律工作者正確處理醫療糾紛、促進醫院尊重患者權益、降低醫療風險。醫療告知不僅僅是個文書、文件,也是醫生重要的工作過程。
8. 關於母嬰食品方面國家有哪些法律法規要求
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版品質量安全法
中華人權民共和國農業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修正)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
法規
《國務院關於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國務院令第503號)
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管理辦法
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試行條例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
糧食流通管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
散裝食品衛生管理規范
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
糧食收購條例
生豬屠宰管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葯管理條例
食鹽專營辦法
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
學校衛生工作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實施細則
9. 育嬰師的國家標准
國家職業標准制定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適時推出育嬰師(員)國家職業標准
在這樣一個社會需求的大背景環境下,為了盡快提高從業人員素質,理順中國早期教育市場,使嬰幼兒父母真正了解早期教育的重要意義,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於2002年7月開始組織國內嬰幼兒衛生保健、營養、教育、心理專家,制定了《育嬰員國家職業標准》(以下簡稱標准),編寫了《育嬰員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於2003年2月正式頒布。提出了科學育嬰的理念和知識體系以及訓練方法,突出了科學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並從育嬰職業的活動范圍、工作內容、知識水平和技能要求等方面提出了標准化的要求,首次將從事0-3歲嬰兒護理和教育的人員作為一種社會職業來認定,為了保證嬰幼兒的健康成長,全面推出國家育嬰師(員)職業就業准入制度。形成了科學、規范的育嬰職業資格培訓鑒定認證體系。
育嬰教育是適應中國社會發展和需求應運而生的新興職業,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根據社會發展需要,適時地制定育嬰師《國家職業標准》、《培訓教程》、《考試題庫》到教學方法、課件平台、考試鑒定採用國家統一標准,並形成規范的培訓鑒定認證體系、做到統一標准、統一培訓、統一考試、統一質量。通過系統的專業培訓,可以使准備就業、擇業的人員獲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使已經在職人員充實知識、提高技能和綜合素質,在日益規范、競爭、有序的勞動力市場中實現個人價值,實現育嬰職業社會化、服務職業化,促進中國早期教育市場的發展。
育嬰員國家職業標准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制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有關規定,為了進一步完善國家職業標准體系,為職業教育培訓提供科學、規范的依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組織有關專家,制定了《育嬰員國家職業標准》(以下簡稱《標准》)。
一、本《標准》以客觀反映現階段本職業的水平和對從業人員的要求為目標,在充分考慮經濟發展、科技進步和產業結構變化對本職業影響的基礎上,對職業的活動范圍、工作內容、技能要求和知識水平都作了明確規定。
二、本《標准》的制定,遵循了有關技術規程的要求,既保證了《標准》體例的規范化,又體現了以職業活動為導向、以職業技能為核心的特點,符合培訓、鑒定和就業工作的需要。
三、本《標准》依據有關規定將本職業分為育嬰員、育嬰師和高級育嬰師三個等級:每個等級均包括職業概況、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四個方面的內容。
四、本《標准》是在各有關專家和實際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參加編寫和審定的人員有:丁宗一、萬燕、王練、王書荃、王麗瑛、吳鳳崗、杜麗蓉、張斌、張立中、陳英、陳蕾、陳學鋒、胡紅星。本《標准》制定過程中,得到了北京華夏匯才教育咨詢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在此一並致謝。
五、本《標准》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批准。自2003年1月23日起施行。
六、本職業在2005年起開始在北京培訓,由北京金童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承擔相應培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