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蘇州

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蘇州

發布時間: 2022-03-13 10:33:40

Ⅰ 求助,蘇州吳江房屋拆遷遵循哪個條例來補償的

吳江市人民政府文件
關於印發《吳江市城鎮房屋拆遷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各鎮人民政府,吳江經濟開發區、汾湖旅遊度假區,市各委辦局(公司),市各直屬單位:
《吳江市城鎮房屋拆遷管理暫行辦法》已經市政府第1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二○○三年三月三日
主題詞:城鄉建設 房屋 拆遷△ 辦法 通知
抄送:市委各部委辦局,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市政協辦公室,
市紀委辦公室,市法院、檢察院,市人武部,市各人民
團體,存檔。
吳江市城鎮房屋拆遷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城鎮房屋拆遷管理,維護拆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建設項目順利進行,根據《國務院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江蘇省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和《蘇州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在本市城鎮規劃區內國有土地上實施房屋拆遷,並需要對被拆遷人補償、安置的,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城鎮房屋拆遷必須符合城鎮建設規劃,有利於城鎮建設和發展,有利於城鎮舊區改造和生態環境改善,保護文物古跡。
第四條 拆遷人應當依照本辦法,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安置;被拆遷人應當在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 本辦法所稱的拆遷人,是指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單位。 本辦法所稱的被拆遷人,是指被拆除房屋的所有人。
第五條 吳江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是本市城鎮房屋拆遷行政主管部門,吳江市人民政府動遷辦公室(以下簡稱市動遷辦)受吳江市拆遷行政主管部門委託具體負責城鎮房屋拆遷日常管理工作。
吳江經濟開發區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受吳江市拆遷行政主管部門委託,負責本區域內房屋拆遷日常管理工作。
各鎮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依照本辦法,互相配合,保證房屋拆遷工作的順利進行。 吳江市國土資源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負責城鎮房屋拆遷有關的土地管理工作。
第二章 拆遷管理
第六條 需要拆遷房屋的單位,應當向市動遷辦提出書面申請,並提交下列材料: (一) 建設項目批准文件;
(二) 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含規劃定點紅線圖) (三) 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四) 國有土地使用權批准文件;
(五) 拆遷計劃、拆遷方案和補償安置方案; (六) 本市銀行出具的補償安置資金存款證明;
(七) 拆遷人委託拆遷的,應當提供委託合同;
(八) 動遷辦認為需要提供的其他資料。 市動遷辦應當自收到申請書及上述材料之日起30日內,對申請事項進行審查。符合條件的,頒發房屋拆遷許可證;不能辦理的,應書面答復申請人。
拆遷人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後,方可實施拆遷。拆遷人在領取房屋拆遷許可證時,應按規定交納拆遷管理費。
第七條 市動遷辦在發放房屋拆遷許可證之日起7日內,應當將房屋拆遷許可證載明的拆遷人、拆遷范圍、拆遷期限等事項,以登報等形式公告。
市動遷辦收到申請人提交的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後,應及時書面通知工商、城建規劃、房產、國土等有關部門暫停辦理拆遷范圍內的工商營業執照,新建、擴建、改建房屋,交易、轉讓、租賃、抵押房屋,改變房屋和土地用途等手續。
暫停辦理期限一般不超過一年,逾期自然解凍。特殊情況拆遷人需延長暫停期限的,須經市動遷辦批准,但延長的期限不得超過一年。
市動遷辦在公告之日起7日內向被拆遷人發送《房屋拆遷通知書》。 市動遷辦和拆遷人應當向被拆遷人做好拆遷政策、拆遷補償安置方案等宣傳、解釋工作。
第八條 拆遷人應當在房屋拆遷許可證確定的拆遷范圍內實施拆遷,不得擅自擴大或縮小。確需擴大和縮小范圍的,應當按規定辦理規劃、土地變更批准手續後向市動遷辦申請變更范圍。市動遷辦批准變更的,市動遷辦應當將變更後的房屋拆遷許可證的相應內容予以公告。
拆遷人應當在拆遷許可證確定的期限內實施拆遷。因特殊情況需延長的,應在原拆遷期限屆滿15日前,向市動遷辦提出延期拆遷申請。市動遷辦在收到申請之日起10日內給予答復,批準的應將變更後的房屋拆遷許可證的相關內容予以公告。尚未完成拆遷補償安置的建設項目轉讓的,應當報市動遷辦辦理許可證變更手續,原拆遷補償安置協議中有關權利、義務隨之轉移給受讓人,市動遷辦應當公告拆遷許可證變更內容。
第九條 拆遷人可以自行拆遷,也可以委託具有省房屋拆遷主管部門核發的房屋拆遷資質證書的單位實施拆遷。
拆遷人委託拆遷的,應當向被委託的拆遷單位出具委託書,並訂立拆遷委託合同,並自合同訂立之日起15日內將拆遷委託合同報市動遷辦備案。被委託單位按市物價局、市建設局核準的標准向委託拆遷人收取拆遷服務費。
被委託單位不得轉讓拆遷業務。 拆遷實施單位工作人員必須持有市動遷辦核發的《拆遷工作證》才能上崗工作。
第十條 在房屋拆遷公告規定期限內,拆遷人應當依照本辦法的規定與被拆遷人簽訂補償安置書面協議。協議應載明補償形式、補償金額、安置用房面積和地點、搬遷期限、搬遷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違約責任及當事人認為需要明確的其他條款。拆遷協議書應報市動遷辦鑒證備案。
第十一條 被拆除房屋為代管房的,代管人應當提交委託文書和有關證明材料。代管人是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的,補償安置協議必須經公證機關公證,並辦理證據保全。
被拆遷房屋為共有產權的,共有人應書面推選代表人或委託代理人與拆遷人簽訂房屋拆遷協議。 被拆遷房屋所有人已死亡的,由繼承人或繼承人委託的代表出具具結書,與拆遷人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第十二條 在房屋拆遷公告期限內遇到下列情況之一的,可由拆遷人提出補償安置方案,經市房屋拆遷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後先行實施拆遷,拆遷前市動遷辦應組織拆遷人對房屋作勘察記錄,並向公證機關辦理證據保全:
(一) 接到拆遷書面通知後被拆遷人逾期不到又不委託代理人 處理的;
(二) 被拆遷房屋產權人不明或房產權屬有糾紛一時難以解決 的;
(三) 被拆遷人因下落不明無法通知到,雖經登報公告仍無消 息的。
第十三條 拆遷房屋的評估工作由拆遷人委託經建設行政主管
部門認可的具有相應房地產評估資質的機構進行,拆遷人不得自行評估。被拆遷人對評估結果有異議的,可自收到評估報告之日起3日內,向房屋評估機構申請復核,房屋評估機構應在收到申請之日起3日內出具書面復核結果。當事人對復核仍有異議的,可在收到復核結果之日起3日內向市房產管理部門申請鑒定。被拆遷人在實行產權交換安置後,應及時到房地產管理部門辦理房屋所有權和土地使用權的變更登記手續,與原拆除房屋面積相等部分免繳房地產契稅和房屋、土地權屬登記變更手續費。對被拆遷人實行貨幣補償方式的,拆遷人按貨幣補償金額或房屋面積計算對被拆遷人補償購房契稅和房屋土地權屬登記費,被拆遷人自行購房所需稅費自理。
第十四條 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簽訂後,被拆遷人或房屋承租人在搬遷期限內拒絕搬遷的,拆遷人可依法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也可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訴訟期間,拆遷人可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先予執行。
第十五條 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或拆遷人、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達不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經當事人申請,由市房屋拆遷行政主管部門裁決,被拆遷人是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的,由市人民政府裁決。裁決應當在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 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可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十六條 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裁決規定的搬遷期限內未完成搬遷的,由市房屋拆遷行政主管部門提請市人民政府責成有關部門強制拆遷,或者由市房屋拆遷行政主管部門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拆遷。 實施強制拆遷前,拆遷人應當就被拆遷房屋有關事項向公證機關辦理證據保全。
第十七條 拆遷中涉及軍事設施、宗教場所、文物古跡、古樹名木和歸僑、僑眷、華僑、外國人私有房屋等另有規定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
第十八條 市動遷辦應當對房屋拆遷活動進行監督檢查,建立健全拆遷檔案管理制度。拆遷人應在拆遷項目結束後30天內將拆遷文件、資料匯總後報送市動遷辦。
第三章 拆遷補償與安置
第十九條 拆遷人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本辦法規定,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拆除違章建築和超過批准使用期限的臨時建築不予補償;拆除未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按照殘存價值和剩餘使用期限給予適當補償。
第二十條 拆遷補償方式可實行貨幣補償,也可實行房屋產權調換。拆遷非公益性事業房屋的附屬物,由拆遷人給予貨幣補償。 拆遷住宅住房,除本辦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外,被拆遷人可以選擇拆遷補償方式。
第二十一條 貨幣補償的金額,根據被拆遷房屋的區位、用途、建築面積等因素,由房屋評估機構評估確定,以現金方式直接支付給被拆遷人。
貨幣補償費由房屋補償金和區位補償金二部分組成:
房屋補償金=基本重置單價×(1+層高增減率)×建築面積+附屬物殘值+裝修評估值
區位補償金=區位單價×區位調節系數×建築面積(建築面積小於土地使用面積的,按土地使用面積計算)
以劃撥方式取得用地的工業、倉儲、辦公用房的區位補償金實行劃撥用地折扣,拆扣率為50%。折扣的金額屬政府土地收入,由國土管理部門負責向拆遷人收取。
住宅房屋自竣工之日起至拆遷許可證頒布之日止,不滿五年被拆遷的,拆遷人應當對被拆遷人增加補償費,增加補償的比例為原補償費的15%。
房屋基本重置單價,由市物價局、建設局定期公布。拆遷區位、區位單價和區位調節系數按以下規定確定:
(一)松陵市區由市物價局、建設局、國土局按房屋所在區位和不同用途分類確定定期公布;
(二)盛澤市區及各鎮區由所在地鎮人民政府確定,經市物價局、建設局、國土局審核同意後公布。
第二十二條 私有房、單位房以房屋所有權證認定所有人和建築面積;直管公房以房屋管理部門提供的資料認定房屋承租人和建築面積;土地使用面積以國有土地使用權證認定。農村住房未領取房屋權證的,以原鄉(鎮)人民政府建房批復或《村鎮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認定所有人和建築面積,實際建築面積小於批准面積的以實際面積計算,實際建築面積大於批准面積的,以批准面積計算,土地使用面積以宅基地證或原批準的用地面積認定。
被拆遷房屋為住宅房屋或非住宅房屋,以房屋所有權記載用途或《建設工程許可證》記載功能認定。被拆遷的非住宅房屋為生產、商業用房或非生產、商業用房,以營業執照上記載的經營范圍和經營方式認定。
第二十三條 實行房屋產權調換的,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按被拆遷房屋貨幣補償金額和所調換房屋的市場價格,結清產權調換差價。
第二十四條 拆遷公益性事業用房的,拆遷人應當依照法律、法規規定和城鎮規劃要求予以重建或者給予貨幣補償。
第二十五條 拆遷租賃住房,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解除租賃關系的,或者被拆遷人對房屋承租人進行安置的,拆遷人可對被拆遷人給予貨幣補償;被拆遷人與承租人未能達成解除租賃關系的,拆遷人應當對被拆遷人實行產權調換,調換的住房由原承租人承租,被拆遷人應當與原承租人重新訂立住房租賃合同。 拆遷以政府規定的標准租金租賃給國有集體單位或城鎮居民戶的直管公房和單位自有房屋,被拆遷人和房屋承租人共同選擇貨幣補償的,被拆遷房屋的重置評估補償金支付給被拆遷人,房屋裝修補償金支付給原裝修出資方,其餘部分支付給房屋承租人。
第二十六條 被拆遷人或直管公房、單位自有房屋的城鎮居民戶承租人確無能力購房的,可以向拆遷人提出申請,由拆遷人安排不小於原住房面積的房屋,供被拆遷人或承租人以政府規定的標准租金租住。拆遷人將扣除50%區位補償金後的房屋貨幣補償金額支付給被拆遷人,承租人不享受第二十五條第二款規定的貨幣補償金。
第二十七條 拆遷設有抵押權的房屋,抵押人與抵押權人應按抵押有關規定,就抵押權及其所擔保債權的處理進行協商,並向拆遷人提交有關書面協議後,方可取得補償或安置房。 抵押人與抵押權人在市動遷辦規定期限內達不成協議的,拆遷人應將對被拆遷人的貨幣補償款向公證機關辦理提存。
第二十八條 原非生產、經營性房屋改作生產、經營性房屋使用的,按下列條件認定:
(一)產權人自己開業經營的:開業經營部位在房屋所有權證記載的合法建築面積范圍內,已經房屋管理部門和土地管理部門辦理房屋、土地使用性質變更手續,有產權人、產權共有人或者親屬的有效工商營業登記執照和稅務登記記錄等有效批准文件;
(二)私房、單位自有房屋出租開業的:開業經營部位在房屋所有權證記載的合法建築面積范圍內,已經房屋管理部門和土地管理部門辦理房屋、土地使用性質變更手續,有經營房屋租賃許可證,有與房屋租賃合同戶名一致的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等有效批准文件; (
三)直管公房承租人開業經營的:有原住房租賃證、經營房屋租賃許可證、有與承租人或者同住父母、子女及配偶戶名一致的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等有效批准文件。
第二十九條 用於產權調換的安置房屋交付使用時,拆遷人必須向被拆遷人提供辦理房屋所有權證和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所需的有關文件資料。 拆遷人用預售房屋進行產權調換的,按照國家商品房銷售管理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十條 被拆遷人或房屋承租人在規定的期限內提前搬遷的,拆遷人應對被拆遷人適當發放獎勵費,獎勵標准由拆遷人確定,經市動遷辦批准後公布。
第三十一條 拆遷人對被拆遷人或房屋承租人應當適當給予搬遷補助費。 拆遷人以期房對被拆遷人或承租人安置,由被安置人自行解決臨時安置房的,拆遷人應給予被安置人臨時安置補助費,計算期限自被安置人搬出拆遷房屋至安置房屋交付被安置人。
實行貨幣補償的,被拆遷人或房屋承租人必須自行過渡,拆遷人一次性付6個月的臨時安置補助費。 搬遷補助費、臨時安置補助費和電話移機等其他費用補償標准由物價局與建設局核定公布。
第三十二條 拆遷住宅房屋按照以下辦法計戶: (一)自有私房憑房屋所有權證計戶;
(二)租住私房憑租住憑證和戶口簿計戶; (三)租住直管公房憑公有住房租賃證計戶;
(四)租住單位自有住房憑住房租賃證或出租單位證明計戶。 拆遷非住宅房屋按照以下辦法計戶:
(一)非住宅房屋自用的,憑房屋所有權證和營業執照計戶; (二)非住宅房屋出租的,憑經營房屋租賃許可證和營業執照計戶。
第三十三條 因拆遷生產、商業用房造成被拆遷人或房屋承租人停產、停業的,拆遷人應當給予一次性停產、停業補助費,具體補助標准由市物價局、建設局核定公布。
第三十四條 房屋拆遷中涉及供電、供水、供氣、廣電、電信等設施遷移的,由產權單位或管理單位按規劃要求負責遷移,拆遷人應補償其拆遷成本費用。
第三十五條 因房屋拆遷需要拆除交通崗亭、護欄、郵箱、廢物箱、車輛站點、消防、人防等公共設施及公共綠化的,拆遷人應預先告知產權單位或管理單位,拆遷人應按照城鎮規劃要求予以重建或作價補償。
第三十六條 房屋拆遷中涉及城鎮居民戶樹木及其他種植物,由種植人在拆遷期限內自行處理,種植人超過期限未處理的,由拆遷人報市動遷辦同意後處理,不予經濟補償;涉及農村居民樹木及其它種植物的,由種植人自行處理,或由拆遷人作價補償後處理。 房屋拆遷中涉及墳墓的,墓主應在拆遷期限內遷移,拆遷人予以適當補償,補償標准由市動遷辦確定,逾期不遷移的,按無主墳墓處理。
第三十七條 本辦法涉及的價格標准適用時間,以房屋拆遷許可證核發之日為准。
第四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八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未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擅自實施拆遷的,由市房屋拆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拆遷,予以警告,並處以已拆除房屋建築面積每平方米20元以上50元以下的罰款;以欺騙手段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由市房屋拆遷行政主管部門吊銷拆遷許可證,並處拆遷補償安置資金1%以上3%以下罰款。
第三十九條 拆遷人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市房屋拆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拆遷,予以警告,並可處拆遷補償安置資金3%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房屋拆遷許可證:
(一)擅自擴大房屋拆遷許可證規定的拆遷范圍的:
(二)委託不具有拆遷資格的單位實施拆遷的;
(三)擅自延長拆遷期限的。
第四十條 接受委託的拆遷單位轉讓拆遷業務的,由市房屋拆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合同約定的拆遷服務費25%以上50%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一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當事人有下列行為之一,造成被拆遷人或房屋承租人財產損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一)未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實施拆遷的;
(二)以欺騙手段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實施拆遷的;
(三)未按照房屋拆遷許可證規定的拆遷范圍實施拆遷的。
第四十二條 拆遷房屋評估機構與一方當事人相互串通,故意壓低或抬高被拆遷房屋的房地產評估價格,對另一方當事人造成損失的,拆遷房屋評估機構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並由上級行政管理部門對拆遷房屋評估機構和有關責任人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三條 拆遷實施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弄虛作假、濫用職權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由其所在單位或上級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的,由市房屋拆遷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吊銷其拆遷許可證,並可處1千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四條 脅迫、侮辱、毆打房屋拆遷工作人員、阻礙房屋拆遷工作依法拆遷房屋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五條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辦法規定,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由其單位或上級管理部門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對當事人造成損害的應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六條 被行政處罰當事人對行政處罰不服的,可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申請行政復議或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逾期不申請復議,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由房屋拆遷行政主管部門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五章 附 則
第四十七條 在城鎮規劃區外國有土地上實施房屋拆遷,並需要對被拆遷人補償安置的,參照本辦法執行。 因城市開發建設徵用集體土地而拆遷的農村房屋,其拆遷補償安置辦法另行制定。
第四十八條 本辦法由吳江市建設局負責解釋。
第四十九條 本辦法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

Ⅱ 蘇州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的第三章

拆遷補償與安置
第十八條拆遷人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條例規定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拆除未超過批准使用期限的臨時建築,按照使用期內的殘存價值參考剩餘期限給予補償;拆除違法建築、超過批准使用期限的臨時建築不予補償。?
第十九條拆遷補償的方式,可以實行貨幣補償,也可以實行房屋產權調換,由被拆遷人選擇。?
第二十條被拆遷房屋貨幣補償的金額,根據下列因素,以房地產市場評估價格確定,具體辦法由市人民政府根據省有關規定製定:?
(一)被拆遷房屋重置價、房屋裝修評估值、附屬物評估值,以及房屋成新程度、層高、樓層等調節因素;?
(二)被拆遷房屋區位基準價、劃撥用地折扣,以及房屋的周邊環境、交通和商業服務便利程度、公共事業設施配套狀況等區位調節因素;?
(三)被拆遷房屋建築面積。自竣工之日起至拆遷許可證頒發之日止不滿五年的住宅房屋被拆遷的,拆遷人應當對被拆遷人增加百分之十的貨幣補償金額。?
第二十一條被拆遷房屋重置價僅指房屋重置建安成本價,由市和縣級市物價、房產管理部門根據房屋的結構和等級確定,按年度公布。拆遷區位及其區位基準價,按照以下規定確定:?
(一)蘇州市區的拆遷區位,由市人民政府參照土地級別分類確定公布;區位基準價由市人民政府按照房屋所在區位和用途分類確定。其中,蘇州工業園區、蘇州新區、吳中 區、相城區的拆遷區位及其區位基準價,由所在區的管理委員會或者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市人民政府確定或者批準的區位基準價以及補償計算辦法,應當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後按年度公布。?
(二)縣級市的拆遷區位及其區位基準價,由縣級市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公布,並報蘇州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備案。?
(三)被拆遷房屋建築面積小於土地使用面積的,區位補償按照土地使用面積計算。劃撥用地折扣是指在區位補償中應當扣除的劃撥用地土地出讓金。劃撥用地折扣適用於拆遷以劃撥方式取得用地的工業、倉儲、辦公用房。劃撥用地折扣率由國土管理部門會同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確定公布。折扣的金額屬政府土地收益。?
第二十二條私房、單位自有房屋以房屋所有權證認定所有人和建築面積,直管公房以房產管理部門提供的資料認定房屋承租人和建築面積;土地使用面積以國有土地使用權證認定。?
第二十三條被拆遷房屋分為住宅房屋和非住宅房屋,以房屋所有權證記載的用途或者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記載的功能認定。房屋所有權證未明確用途的,以房屋檔案記載的用途認定。被拆遷的非住宅房屋分為商業用房和非商業用房,以營業執照記載的經營范圍和經營方式認定。?
第二十四條住宅房屋改作非住宅房屋使用的,按照下列條件認定:?
(一)私房自營開業:開業部位在房屋所有權證記載的合法建築面積范圍內,並已辦理土地使用權性質變更手續,有所有人、共有人或者直系親屬(含配偶)的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證等效批准文件。?
(二)私房、單位自有房屋出租開業:開業部位在房屋所有權證記載的合法建築面積范圍內,有房屋租賃許可證、土地使用權租賃許可證,有與房屋租賃合同戶名一致的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證等有效批准文件。?
(三)直管公房原承租戶開業:有原住房租賃證、房屋租賃許可證,有與原承租戶或者同住父母、子女及其配偶戶名一致的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證等有效批准文件。非商業用房改作商業用房自營或者出租營業的,參照前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條件認定。各縣級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制定認定標准。?
第二十五條拆遷人應當委託市和縣級市房產、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審定公布的拆遷房屋評估機構對被拆遷房屋進行評估,並訂立委託合同。評估費用由拆遷人承擔。接受委託的評估機構應當按照委託合同約定的時間出具估價報告。當事人對評估結果有異議的,可以自收到估價報告之日起三日內,向原評估機構書面申請復核;原評估機構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三日內進行復核,並出具書面復核報告。當事人對復核結果仍有異議的,可以自收到復核報告之日起三日內,向房產管理部門申請鑒定。鑒定費用由過錯方承擔。評估機構不得串通一方當事人,損害另一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拆遷房屋的評估技術規范、評估爭議處理辦法,由市房產管理部門根據國家和省有關規定製定。?
第二十六條實行房屋產權調換的,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第二十條的規定,評估確定被拆遷房屋貨幣補償的金額與所調換房屋的市場價格,結清產權調換的差價。拆遷非公益事業房屋的附屬物,不作產權調換,由拆遷人給予貨幣補償。?
第二十七條拆遷用於公益事業的非生產經營性房屋及其附屬物的,拆遷人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城市規劃的要求予以重建;被拆遷人也可以選擇貨幣補償,仍用於公益事業建設。?
第二十八條拆遷以標准租金租賃的直管公房和單位自有房屋,被拆遷人選擇貨幣補償,與房屋承租人解除租賃關系的,拆遷人按照下列辦法給予補償:?
(一)住宅房屋:貨幣補償的金額(不含房屋裝修評估值)的百分之二十給被拆遷人,百分之八十給房屋承租人,房屋裝修補償金額給裝修出資人;?
(二)非住宅房屋:貨幣補償的金額(不含房屋裝修評估值)的百分之三十給被拆遷人,百分之七十給房屋承租人,房屋裝修補償金額給裝修出資人。?
第二十九條被拆遷人不選擇本條例第十九條規定的拆遷補償方式,又無力購房的,可以向拆遷人提出申請,由拆遷人提供不小於原住房面積的房屋以標准租金租住。拆遷人將扣除區位補償部分後的房屋貨幣補償金額支付給被拆遷人。直管公房、單位自有房屋承租人不選擇本條例第二十八條第(一)項規定的拆遷補償方式,又無力購房的,可以向拆遷人提出申請,由拆遷人安排不小於原住房面積的房屋以標准租金租住。?
第三十條用於產權調換的安置房屋交付使用時,拆遷人必須向被拆遷人提供辦理房屋所有權證和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所需的有關文件資料。拆遷人用預售房屋進行產權調換的,按照國家商品房銷售管理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十一條拆遷住宅房屋按照以下辦法計戶:?
(一)自住私房憑房屋所有權證計戶;?
(二)租住私房憑租用憑證和戶口簿計戶;?
(三)租住直管公房憑公有住房租賃證計戶;?
(四)租住單位自有房屋憑公有住房租賃證或者出租單位證明計戶。拆遷非住宅房屋按照以下辦法計戶:?
(一)非住宅房屋自用的,憑房屋所有權證和營業執照計戶;?
(二)非住宅房屋出租的,憑房屋租賃許可證和營業執照計戶。?
第三十二條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規定的搬遷期限內提前搬遷的,拆遷人應當適當發給搬遷獎勵費。獎勵標准由拆遷人確定,並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批准後公布實施。
第三十三條拆遷人應當按照規定付給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搬遷補償費。實行貨幣補償的,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必須自行過渡,拆遷人一次性付給六個月的臨時安置補償費。被拆遷人實行房屋產權調換自行過渡的,拆遷人按照約定的過渡期限付給臨時安置補償費;因拆遷人責任延長過渡期限的,應當自逾期之月起增加臨時安置補償費。搬遷補償費、臨時安置補償費和電話移機等其他費用的補償標准,由市和縣級市物價、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根據省有關規定核定公布。?
第三十四條因拆遷非住宅房屋造成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停產、停業的,拆遷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具體補償標准,由市和縣級市物價、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核定公布。?
第三十五條本條例涉及的價格標准適用時點,以房屋拆遷許可證頒發之日為准。?

Ⅲ 蘇州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的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城市房屋拆遷管理,維護拆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建設項目順利進行,根據國務院《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在本市城市規劃區內國有土地上實施房屋拆遷,並需要對被拆遷人補償、安置的,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城市房屋拆遷必須按照城市規劃進行,有利於保護古城、古鎮和文物古跡,有利於改善生態環境。?
第四條拆遷人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本條例規定,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安置;被拆遷人應當在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本條例所稱拆遷人,是指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單位。本條例所稱被拆遷人,是指被拆遷房屋的所有人。?
第五條市和縣級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是本行政區域內的城市房屋拆遷工作的管理部門。蘇州市人民政府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公室受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的委託,對城市房屋拆遷工作實施監督管理。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可以委託吳中區和相城區的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其行政區域內城市房屋拆遷工作實施監督管理。市和縣級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負責與城市房屋拆遷有關的土地管理工作。?

Ⅳ 2007蘇州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

蘇州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

(2002年5月29日蘇州市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六次會議制定2002年8月20日江蘇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批准2002年11月 1日施行)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城市房屋拆遷管理,維護拆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建設項目順利進行,根據國務院《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在本市城市規劃區內國有土地上實施房屋拆遷,並需要對被拆遷人補償、安置的,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城市房屋拆遷必須按照城市規劃進行,有利於保護古城、古鎮和文物古跡,有利於改善生態環境。

第四條 拆遷人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本條例規定,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安置;被拆遷人應當在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本條例所稱拆遷人,是指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單位。本條例所稱被拆遷人,是指被拆遷房屋的所有人。

第五條 市和縣級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是本行政區域內的城市房屋拆遷工作的管理部門。蘇州市人民政府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公室受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的委託,對城市房屋拆遷工作實施監督管理。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可以委託吳中區和相城區的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其行政區域內城市房屋拆遷工作實施監督管理。市和縣級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負責與城市房屋拆遷有關的土地管理工作。

第二章 拆遷管理

第六條 需要拆遷房屋的單位,必須向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提出申請,領取房屋拆遷許可證,按照規定繳納拆遷管理費申請領取房屋拆遷許可證,應當提交下列文件、資料:

(一)建設項目批准文件;

(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含規劃定點紅線圖);

(三)國有土地使用權批准文件;

(四)拆遷計劃和拆遷方案;

(五)金融機構出具的拆遷補償安置資金存款證明;

(六)拆遷人委託拆遷的,應當提供委託合同。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人提交的全部文件、資料之日起三十日內,對申請事項進行審查;經審查,對符合條件的頒發房屋拆遷許可證,對不符合條件的應當書面答復申請人。

第七條 拆遷范圍確定後,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書面通知工商、規劃、房管、國土等有關部門暫停辦理拆遷范圍內的營業執照,新建、擴建、改建房屋,轉讓、租賃、抵押房屋和房屋析產,改變房屋和土地用途等相關手續。暫停期限最長不得超過一年;拆遷人需要延長暫停期限的,必須經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批准,延長的期限不得超過一年。

第八條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自頒發房屋拆遷許可證之日起七日內,將拆遷人、拆遷范圍、拆遷期限等有關事項登報公告。拆遷人應當自公告之日起七日內,向被拆遷人發送房屋拆遷通知書,並及時做好宣傳、解釋工作。

第九條 拆遷人應當在房屋拆遷許可證確定的拆遷期限內,實施房屋拆遷。因特殊情況需要延長拆遷期限的,拆遷人應當在拆遷期限屆滿十五日前,向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提出延期拆遷申請;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十日內給予答復。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批准延期拆遷的,應當登報公告。

第十條 拆遷人可以自行拆遷,也可以委託拆遷。委託拆遷的,被委託人必須具有房屋拆遷資格證書。被委託人不得轉讓房屋拆遷業務。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不得作為拆遷人,不得接受拆遷委託。拆遷實施單位的管理人員必須持有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核發的拆遷上崗證。

第十一條 拆遷人應當與被拆遷人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書應當採用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統一的文本格式。拆遷以標准租金租賃的直管公房和單位自有房屋的,拆遷人應當與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被拆除房屋為代管房的,代管人應當提交委託文書或者有關證明材料。代管人是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的,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必須經公證機關公證,並辦理證據保全。被拆除房屋為共有產權的,共有人應當共同書面委託代理人與拆遷人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被拆除房屋所有人已死亡的,由繼承人或者繼承人委派的代表提供合法繼承證明或者出具具結書,與拆遷人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第十二條 拆遷補償安置協議訂立後,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搬遷期限內拒絕搬遷的,拆遷人可以依法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訴訟期間,拆遷人可以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先予執行。

第十三條 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或者拆遷人、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達不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當事人可以向批准拆遷的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申請裁決。被拆遷人是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的,由同級人民政府裁決。進行裁決應當先予調解。裁決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十四條 在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裁決規定搬遷期限內,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未完成搬遷的,由市、縣級市人民政府責成有關部門強制拆遷,或者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申請人民法院強制拆遷。

第十五條 拆遷人實施房屋拆遷的補償安置資金應當全部用於房屋拆遷的補償安置,不得挪作他用。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與拆遷人、出具拆遷補償安置資金存款證明的金融機構訂立拆遷補償安置資金使用監管協。拆遷補償安置資金使用應當經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審核。金融機構應當配合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做好監督管理工作。

第十六條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房屋拆遷活動的監督,拆遷工作結束後,應當組織對拆遷項目進行檢查驗收。

第十七條 法律、法規對拆遷軍事設施、教堂寺廟、文物古跡、古樹名木和歸僑、僑眷、華僑私有房屋等另有規定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

第三章 拆遷補償與安置

第十八條 拆遷人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條例規定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拆除未超過批准使用期限的臨時建築,按照使用期內的殘存價值參考剩餘期限給予補償;拆除違法建築、超過批准使用期限的臨時建築不予補償。

第十九條 拆遷補償的方式,可以實行貨幣補償,也可以實行房屋產權調換,由被拆遷人選擇。

第二十條 被拆遷房屋貨幣補償的金額,根據下列因素,以房地產市場評估價格確定,具體辦法由市人民政府根據省有關規定製定:

(一)被拆遷房屋重置價、房屋裝修評估值、附屬物評估值,以及房屋成新程度、層高、樓層等調節因素;

(二)被拆遷房屋區位基準價、劃撥用地折扣,以及房屋的周邊環境、交通和商業服務便利程度、公共事業設施配套狀況等區位調節因素;

(三)被拆遷房屋建築面積。自竣工之日起至拆遷許可證頒發之日止不滿五年的住宅房屋被拆遷的,拆遷人應當對被拆遷人增加百分之十的貨幣補償金額。

第二十一條 被拆遷房屋重置價僅指房屋重置建安成本價,由市和縣級市物價、房產管理部門根據房屋的結構和等級確定,按年度公布。拆遷區位及其區位基準價,按照以下規定確定:

(一)蘇州市區的拆遷區位,由市人民政府參照土地級別分類確定公布;區位基準價由市人民政府按照房屋所在區位和用途分類確定。其中,蘇州工業園區、蘇州新區、吳中區、相城區的拆遷區位及其區位基準價,由所在區的管理委員會或者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市人民政府確定或者批準的區位基準價以及補償計算辦法,應當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後按年度公布。

(二)縣級市的拆遷區位及其區位基準價,由縣級市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公布,並報蘇州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備案。

(三)被拆遷房屋建築面積小於土地使用面積的,區位補償按照土地使用面積計算。劃撥用地折扣是指在區位補償中應當扣除的劃撥用地土地出讓金。劃撥用地折扣適用於拆遷以劃撥方式取得用地的工業、倉儲、辦公用房。劃撥用地折扣率由國土管理部門會同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確定公布。折扣的金額屬政府土地收益。

第二十二條 私房、單位自有房屋以房屋所有權證認定所有人和建築面積,直管公房以房產管理部門提供的資料認定房屋承租人和建築面積;土地使用面積以國有土地使用權證認定。

第二十三條 被拆遷房屋分為住宅房屋和非住宅房屋,以房屋所有權證記載的用途或者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記載的功能認定。房屋所有權證未明確用途的,以房屋檔案記載的用途認定。被拆遷的非住宅房屋分為商業用房和非商業用房,以營業執照記載的經營范圍和經營方式認定。

第二十四條 住宅房屋改作非住宅房屋使用的,按照下列條件認定:

(一)私房自營開業:開業部位在房屋所有權證記載的合法建築面積范圍內,並已辦理土地使用權性質變更手續,有所有人、共有人或者直系親屬(含配偶)的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證等效批准文件。

(二)私房、單位自有房屋出租開業:開業部位在房屋所有權證記載的合法建築面積范圍內,有房屋租賃許可證、土地使用權租賃許可證,有與房屋租賃合同戶名一致的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證等有效批准文件。

(三)直管公房原承租戶開業:有原住房租賃證、房屋租賃許可證,有與原承租戶或者同住父母、子女及其配偶戶名一致的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證等有效批准文件。非商業用房改作商業用房自營或者出租營業的,參照前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條件認定。各縣級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制定認定標准。

第二十五條 拆遷人應當委託市和縣級市房產、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審定公布的拆遷房屋評估機構對被拆遷房屋進行評估,並訂立委託合同。評估費用由拆遷人承擔。接受委託的評估機構應當按照委託合同約定的時間出具估價報告。當事人對評估結果有異議的,可以自收到估價報告之日起三日內,向原評估機構書面申請復核;原評估機構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三日內進行復核,並出具書面復核報告。當事人對復核結果仍有異議的,可以自收到復核報告之日起三日內,向房產管理部門申請鑒定。鑒定費用由過錯方承擔。評估機構不得串通一方當事人,損害另一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拆遷房屋的評估技術規范、評估爭議處理辦法,由市房產管理部門根據國家和省有關規定製定。

第二十六條 實行房屋產權調換的,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第二十條的規定,評估確定被拆遷房屋貨幣補償的金額與所調換房屋的市場價格,結清產權調換的差價。拆遷非公益事業房屋的附屬物,不作產權調換,由拆遷人給予貨幣補償。

第二十七條 拆遷用於公益事業的非生產經營性房屋及其附屬物的,拆遷人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城市規劃的要求予以重建;被拆遷人也可以選擇貨幣補償,仍用於公益事業建設。

第二十八條 拆遷以標准租金租賃的直管公房和單位自有房屋,被拆遷人選擇貨幣補償,與房屋承租人解除租賃關系的,拆遷人按照下列辦法給予補償:

(一)住宅房屋:貨幣補償的金額(不含房屋裝修評估值)的百分之二十給被拆遷人,百分之八十給房屋承租人,房屋裝修補償金額給裝修出資人;

(二)非住宅房屋:貨幣補償的金額(不含房屋裝修評估值)的百分之三十給被拆遷人,百分之七十給房屋承租人,房屋裝修補償金額給裝修出資人。

第二十九條 被拆遷人不選擇本條例第十九條規定的拆遷補償方式,又無力購房的,可以向拆遷人提出申請,由拆遷人提供不小於原住房面積的房屋以標准租金租住。拆遷人將扣除區位補償部分後的房屋貨幣補償金額支付給被拆遷人。直管公房、單位自有房屋承租人不選擇本條例第二十八條第(一)項規定的拆遷補償方式,又無力購房的,可以向拆遷人提出申請,由拆遷人安排不小於原住房面積的房屋以標准租金租住。

第三十條 用於產權調換的安置房屋交付使用時,拆遷人必須向被拆遷人提供辦理房屋所有權證和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所需的有關文件資料。拆遷人用預售房屋進行產權調換的,按照國家商品房銷售管理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十一條 拆遷住宅房屋按照以下辦法計戶:

(一)自住私房憑房屋所有權證計戶;

(二)租住私房憑租用憑證和戶口簿計戶;

(三)租住直管公房憑公有住房租賃證計戶;

(四)租住單位自有房屋憑公有住房租賃證或者出租單位證明計戶。拆遷非住宅房屋按照以下辦法計戶:

(一)非住宅房屋自用的,憑房屋所有權證和營業執照計戶;

(二)非住宅房屋出租的,憑房屋租賃許可證和營業執照計戶。

第三十二條 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規定的搬遷期限內提前搬遷的,拆遷人應當適當發給搬遷獎勵費。獎勵標准由拆遷人確定,並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批准後公布實施。

第三十三條 拆遷人應當按照規定付給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搬遷補償費。實行貨幣補償的,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必須自行過渡,拆遷人一次性付給六個月的臨時安置補償費。被拆遷人實行房屋產權調換自行過渡的,拆遷人按照約定的過渡期限付給臨時安置補償費;因拆遷人責任延長過渡期限的,應當自逾期之月起增加臨時安置補償費。搬遷補償費、臨時安置補償費和電話移機等其他費用的補償標准,由市和縣級市物價、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根據省有關規定核定公布。

第三十四條 因拆遷非住宅房屋造成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停產、停業的,拆遷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具體補償標准,由市和縣級市物價、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核定公布。

第三十五條 本條例涉及的價格標准適用時點,以房屋拆遷許可證頒發之日為准。

第四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予以行政處罰:

(一)未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實施拆遷的;

(二)以欺騙手段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

(三)未按照房屋拆遷許可證確定的拆遷范圍實施房屋拆遷的;

(四)委託不具有拆遷資格的單位實施房屋拆遷的;

(五)擅自延長拆遷期限的;

(六)接受委託的拆遷實施單位違反規定轉讓房屋拆遷業務的。拆遷人、拆遷實施單位有前款行為之一,造成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財產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第三十七條 拆遷房屋評估機構與一方當事人相互串通,故意壓低或者抬高被拆遷房屋的房地產市場評估價格,對另一方當事人造成損失的,拆遷房屋評估機構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並由房產管理部門收回資質(格)證書或者公告資質(格)證書作廢,對拆遷房屋評估機構可以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對有關責任人員可以處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八條 拆遷實施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弄虛作假、濫用職權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的,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吊銷其拆遷上崗證,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九條 脅迫、侮辱、毆打房屋拆遷工作人員,阻礙房屋拆遷工作人員依法拆遷房屋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的法律規定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條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反規定核發房屋拆遷許可證以及其他批准文件的;

(二)核發房屋拆遷許可證以及其他批准文件後不履行監督管理職責或者對違法行為不予查處的;

(三)未按照本條例規定發布公告的;

(四)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作為拆遷人或者接受委託實施房屋拆遷的;

(五)違反本條例規定作出拆遷裁決的;

(六)違反本條例規定實施強制拆遷的。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有前款行為之一,給拆遷當事人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章 附 則

第四十一條 在城市規劃區外國有土地上實施房屋拆遷,並需要對被拆遷人補償、安置的,參照本條例執行。交通、能源、水利等國家和省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拆遷補償安置辦法,國家和省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因城市開發建設徵用集體土地實施房屋拆遷的,其拆遷補償安置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後公布實施。

第四十二條 本條例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1998年11月9日蘇州市人大常委會公布的《蘇州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同時廢止。

Ⅳ <<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全文

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

第305號

《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已經2001年6月6日國務院第40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1年11月1日起施行。

總 理 朱鎔基

二00一年六月十三日

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城市房屋拆遷的管理,維護拆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建設項目順利進行,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在城市規劃區內國有土地上實施房屋拆遷,並需要對被拆遷人補償、安置的,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城市房屋拆遷必須符合城市規劃,有利於城市舊區改造和生態環境改善,保護文物古跡。
第四條 拆遷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安置;被拆遷人應當在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
本條例所稱拆遷人,是指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單位。
本條例所稱被拆遷人,是指被拆遷房屋的所有人。
第五條 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全國城市房屋拆遷工作實施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管理房屋拆遷工作的部門(以下簡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城市房屋拆遷工作實施監督管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互相配合,保證房屋拆遷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負責與城市房屋拆遷有關的土地管理工作。

第二章 拆遷管理

第六條 拆遷房屋的單位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後,方可實施拆遷。
第七條 申請領取房屋拆遷許可證的,應當向房屋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提交下列資料:
(一)建設項目批准文件;
(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三)國有土地使用權批准文件;
(四)拆遷計劃和拆遷方案;
(五)辦理存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出具的拆遷補償安置資金證明。
市、縣人民政府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對申請事項進行審查;經審查,對符合條件的,頒發房屋拆遷許可證。
第八條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在發放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同時,應當將房屋拆遷許可證中載明的拆遷人、拆遷范圍、拆遷期限等事項,以房屋拆遷公告的形式予以公布。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和拆遷人應當及時向被拆遷人做好宣傳、解釋工作。
第九條 拆遷人應當在房屋拆遷許可證確定的拆遷范圍和拆遷期限內,實施房屋拆遷。
需要延長拆遷期限的,拆遷人應當在拆遷期限屆滿15日前,向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提出延期拆遷申請;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自收到延期拆遷申請之日起10日內給予答復。
第十條 拆遷人可以自行拆遷,也可以委託具有拆遷資格的單位實施拆遷。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不得作為拆遷人,不得接受拆遷委託。
第十一條 拆遷人委託拆遷的,應當向被委託的拆遷單位出具委託書,並訂立拆遷委託合同。拆遷人應當自拆遷委託合同訂立之日起15日內,將拆遷委託合同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備案。
被委託的拆遷單位不得轉讓拆遷業務。
第十二條 拆遷范圍確定後,拆遷范圍內的單位和個人,不得進行下列活動:
(一)新建、擴建、改建房屋;
(二)改變房屋和土地用途;
(三)租賃房屋。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就前款所列事項,書面通知有關部門暫停辦理相關手續。暫停辦理的書面通知應當載明暫停期限。暫停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年;拆遷人需要延長暫停期限的,必須經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批准,延長暫停期限不得超過1年。
第十三條 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就補償方式和補償金額、安置用房面積和安置地點、搬遷期限、搬遷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等事項,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拆遷租賃房屋的,拆遷人應當與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第十四條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代管的房屋需要拆遷的,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必須經公證機關公證,並辦理證據保全。
第十五條 拆遷補償安置協議訂立後,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搬遷期限內拒絕搬遷的,拆遷人可以依法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訴訟期間,拆遷人可以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先予執行。
第十六條 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或者拆遷人、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達不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經當事人申請,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裁決。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是被拆遷人的,由同級人民政府裁決。裁決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
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可以自裁決書送達之日起3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拆遷人依照本條例規定已對被拆遷人給予貨幣補償或者提供拆遷安置用房、周轉用房的,訴訟期間不停止拆遷的執行。
第十七條 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裁決規定的搬遷期限內未搬遷的,由房屋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責成有關部門強制拆遷,或者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拆遷。
實施強制拆遷前,拆遷人應當就被拆除房屋的有關事項,向公證機關辦理證據保全。
第十八條 拆遷中涉及軍事設施、教堂、寺廟、文物古跡以及外國駐華使(領)館房屋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
第十九條 尚未完成拆遷補償安置的建設項目轉讓的,應當經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同意,原拆遷補償安置協議中有關權利、義務隨之轉移給受讓人。項目轉讓人和受讓人應當書面通知被拆遷人,並自轉讓合同簽訂之日起30日內予以公告。
第二十條 拆遷人實施房屋拆遷的補償安置資金應當全部用於房屋拆遷的補償安置,不得挪作他用。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拆遷補償安置資金使用的監督。
第二十一條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建立、健全拆遷檔案管理制度,加強對拆遷檔案資料的管理。

第三章 拆遷補償與安置

第二十二條 拆遷人應當依照本條例規定,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
拆除違章建築和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不予補償;拆除未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第二十三條 拆遷補償的方式可以實行貨幣補償,也可以實行房屋產權調換。
除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二款、第二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外,被拆遷人可以選擇拆遷補償方式。
第二十四條 貨幣補償的金額,根據被拆遷房屋的區位、用途、建築面積等因素,以房地產市場評估價格確定。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十五條 實行房屋產權調換的,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第二十四條的規定,計算被拆遷房屋的補償金額和所調換房屋的價格,結清產權調換的差價。
拆遷非公益事業房屋的附屬物,不作產權調換,由拆遷人給予貨幣補償。
第二十六條 拆遷公益事業用房的,拆遷人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城市規劃的要求予以重建,或者給予貨幣補償。
第二十七條 拆遷租賃房屋,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解除租賃關系的,或者被拆遷人對房屋承租人進行安置的,拆遷人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
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對解除租賃關系達不成協議的,拆遷人應當對被拆遷人實行房屋產權調換。產權調換的房屋由原房屋承租人承租,被拆遷人應當與原房屋承租人重新訂立房屋租賃合同。
第二十八條 拆遷人應當提供符合國家質量安全標準的房屋,用於拆遷安置。
第二十九條 拆遷產權不明確的房屋,拆遷人應當提出補償安置方案,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審核同意後實施拆遷。拆遷前,拆遷人應當就被拆遷房屋的有關事項向公證機關辦理證據保全。
第三十條 拆遷設有抵押權的房屋,依照國家有關擔保的法律執行。
第三十一條 拆遷人應當對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支付搬遷補助費。
在過渡期限內,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自行安排住處的,拆遷人應當支付臨時安置補助費;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使用拆遷人提供的周轉房的,拆遷人不支付臨時安置補助費。
搬遷補助費和臨時安置補助費的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三十二條 拆遷人不得擅自延長過渡期限,周轉房的使用人應當按時騰退周轉房。
因拆遷人的責任延長過渡期限的,對自行安排住處的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應當自逾期之月起增加臨時安置補助費;對周轉房的使用人,應當自逾期之月起付給臨時安置補助費。
第三十三條 因拆遷非住宅房屋造成停產、停業的,拆遷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第四章 罰則

第三十四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未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擅自實施拆遷的,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責令停止拆遷,給予警告,並處已經拆遷房屋建築面積每平方米20元以上50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五條 拆遷人違反本條例的規定,以欺騙手段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吊銷房屋拆遷許可證,並處拆遷補償安置資金1%以上3%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六條 拆遷人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責令停止拆遷,給予警告,可以並處拆遷補償安置資金3%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房屋拆遷許可證:
(一)未按房屋拆遷許可證確定的拆遷范圍實施房屋拆遷的;
(二)委託不具有拆遷資格的單位實施拆遷的;
(三)擅自延長拆遷期限的。
第三十七條 接受委託的拆遷單位違反本條例的規定,轉讓拆遷業務的,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合同約定的拆遷服務費25%以上50%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八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屋拆遷管理部門違反本條例規定核發房屋拆遷許可證以及其他批准文件的,核發房屋拆遷許可證以及其他批准文件後不履行監督管理職責的,或者對違法行為不予查處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章 附 則

第三十九條 在城市規劃區外國有土地上實施房屋拆遷,並需要對被拆遷人補償、安置的,參照本條例執行。
第四十條 本條例自2001年11月l日起施行。1991年3月22日國務院公布的《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同時廢止。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15353

Ⅵ 江蘇房屋拆遷管理條例

蘇州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

蘇州市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公 告

《蘇州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已由蘇州市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六次會議於2002年5月29日制定,並經江蘇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於2002年8月20日批准,現予公布,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2002年8月26日

蘇州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城市房屋拆遷管理,維護拆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建設項目順利進行,根據國務院《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在本市城市規劃區內國有土地上實施房屋拆遷,並需要對被拆遷人補償、安置的,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城市房屋拆遷必須按照城市規劃進行,有利於保護古城、古鎮和文物古跡,有利於改善生態環境。

第四條 拆遷人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本條例規定,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安置;被拆遷人應當在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

本條例所稱拆遷人,是指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單位。

本條例所稱被拆遷人,是指被拆遷房屋的所有人。

第五條 市和縣級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是本行政區域內的城市房屋拆遷工作的管理部門。

蘇州市人民政府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公室受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的委託,對城市房屋拆遷工作實施監督管理。

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可以委託吳中區和相城區的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其行政區域內城市房屋拆遷工作實施監督管理。

市和縣級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負責與城市房屋拆遷有關的土地管理工作。

第二章 拆遷管理

第六條 需要拆遷房屋的單位,必須向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提出申請,領取房屋拆遷許可證,按照規定繳納拆遷管理費。

申請領取房屋拆遷許可證,應當提交下列文件、資料:

(一)建設項目批准文件;

(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含規劃定點紅線圖);

(三)國有土地使用權批准文件;

(四)拆遷計劃和拆遷方案;

(五)金融機構出具的拆遷補償安置資金存款證明;

(六)拆遷人委託拆遷的,應當提供委託合同。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人提交的全部文件、資料之日起三十日內,對申請事項進行審查;經審查,對符合條件的頒發房屋拆遷許可證,對不符合條件的應當書面答復申請人。

第七條 拆遷范圍確定後,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書面通知工商、規劃、房管、國土等有關部門暫停辦理拆遷范圍內的營業執照,新建、擴建、改建房屋,轉讓、租賃、抵押房屋和房屋析產,改變房屋和土地用途等相關手續。暫停期限最長不得超過一年;拆遷人需要延長暫停期限的,必須經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批准,延長的期限不得超過一年。

第八條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自頒發房屋拆遷許可證之日起七日內,將拆遷人、拆遷范圍、拆遷期限等有關事項登報公告。

拆遷人應當自公告之日起七日內,向被拆遷人發送房屋拆遷通知書,並及時做好宣傳、解釋工作。

第九條 拆遷人應當在房屋拆遷許可證確定的拆遷期限內,實施房屋拆遷。因特殊情況需要延長拆遷期限的,拆遷人應當在拆遷期限屆滿十五日前,向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提出延期拆遷申請;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十日內給予答復。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批准延期拆遷的,應當登報公告。

第十條 拆遷人可以自行拆遷,也可以委託拆遷。委託拆遷的,被委託人必須具有房屋拆遷資格證書。被委託人不得轉讓房屋拆遷業務。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不得作為拆遷人,不得接受拆遷委託。

拆遷實施單位的管理人員必須持有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核發的拆遷上崗證。

第十一條 拆遷人應當與被拆遷人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書應當採用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統一的文本格式。

拆遷以標准租金租賃的直管公房和單位自有房屋的,拆遷人應當與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被拆除房屋為代管房的,代管人應當提交委託文書或者有關證明材料。代管人是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的,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必須經公證機關公證,並辦理證據保全。

被拆除房屋為共有產權的,共有人應當共同書面委託代理人與拆遷人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被拆除房屋所有人已死亡的,由繼承人或者繼承人委派的代表提供合法繼承證明或者出具具結書,與拆遷人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第十二條 拆遷補償安置協議訂立後,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搬遷期限內拒絕搬遷的,拆遷人可以依法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訴訟期間,拆遷人可以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先予執行。

第十三條 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或者拆遷人、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達不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當事人可以向批准拆遷的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申請裁決。被拆遷人是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的,由同級人民政府裁決。進行裁決應當先予調解。裁決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十四條 在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裁決規定的搬遷期限內,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未完成搬遷的,由市、縣級市人民政府責成有關部門強制拆遷,或者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申請人民法院強制拆遷。

第十五條 拆遷人實施房屋拆遷的補償安置資金應當全部用於房屋拆遷的補償安置,不得挪作他用。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與拆遷人、出具拆遷補償安置資金存款證明的金融機構訂立拆遷補償安置資金使用監管協議。拆遷補償安置資金使用應當經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審核。金融機構應當配合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做好監督管理工作。

第十六條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房屋拆遷活動的監督,拆遷工作結束後,應當組織對拆遷項目進行檢查驗收。

第十七條 法律、法規對拆遷軍事設施、教堂寺廟、文物古跡、古樹名木和歸僑、僑眷、華僑私有房屋等另有規定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

第三章 拆遷補償與安置

第十八條 拆遷人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本條例規定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

拆除未超過批准使用期限的臨時建築,按照使用期內的殘存價值參考剩餘期限給予補償;拆除違法建築、超過批准使用期限的臨時建築不予補償。

第十九條 拆遷補償的方式,可以實行貨幣補償,也可以實行房屋產權調換,由被拆遷人選擇。

第二十條 被拆遷房屋貨幣補償的金額,根據下列因素,以房地產市場評估價格確定,具體辦法由市人民政府根據省有關規定製定:

(一)被拆遷房屋重置價、房屋裝修評估值、附屬物評估值,以及房屋成新程度、層高、樓層等調節因素;

(二)被拆遷房屋區位基準價、劃撥用地折扣,以及房屋的周邊環境、交通和商業服務便利程度、公共事業設施配套狀況等區位調節因素;

(三)被拆遷房屋建築面積。

自竣工之日起至拆遷許可證頒發之日止不滿五年的住宅房屋被拆遷的,拆遷人應當對被拆遷人增加百分之十的貨幣補償金額。

第二十一條 被拆遷房屋重置價僅指房屋重置建安成本價,由市和縣級市物價、房產管理部門根據房屋的結構和等級確定,按年度公布。

拆遷區位及其區位基準價,按照以下規定確定:

(一)蘇州市區的拆遷區位,由市人民政府參照土地級別分類確定公布;區位基準價由市人民政府按照房屋所在區位和用途分類確定。其中,蘇州工業園區、蘇州新區、吳中區、相城區的拆遷區位及其區位基準價,由所在區的管理委員會或者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Ⅶ 《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

拆遷條例多久修改一次沒有固定的期限。現行的拆遷條例是2001年公布的《城市房內屋拆遷管理條例容》,在2007年開始修改,擬出台新的拆遷管理條例,2010年1月份,國務院法制辦發布《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草案)》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2010年12月15日,國務院法制辦公布了《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二次公開徵求意見稿)》全文,再度就「新拆遷條例」立法徵求公眾意見。

Ⅷ 蘇州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的第五章

附則
第四十一條在城市規劃區外國有土地上實施房屋拆遷,並需要對被內拆遷人補償、安置的,參照本容條例執行。交通、能源、水利等國家和省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拆遷補償安置辦法,國家和省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因城市開發建設徵用集體土地實施房屋拆遷的,其拆遷補償安置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後公布實施。?
第四十二條本條例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1998年11月9日蘇州市人大常委會公布的《蘇州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同時廢止。

Ⅸ 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的章節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城市房屋拆遷的管理,維護拆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建設項目順利進行,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城市規劃區內國有土地上實施房屋拆遷,並需要對被拆遷人補償、安置的,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城市房屋拆遷必須符合城市規劃,有利於城市舊區改造和生態環境改善,保護文物古跡。
第四條:拆遷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安置;被拆遷人應當在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
本條例所稱拆遷人,是指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單位。
本條例所稱被拆遷人,是指被拆遷房屋的所有人。
第五條:
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全國城市房屋拆遷工作實施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管理房屋拆遷工作的部門(以下簡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城市房屋拆遷工作實施監督管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互相配合,保證房屋拆遷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負責與城市房屋拆遷有關的土地管理工作。
第二章 拆遷管理
第六條:拆遷房屋的單位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後,方可實施拆遷。
第七條:
申請領取房屋拆遷許可證的,應當向房屋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提交下列資料:
(一)建設項目批准文件;
(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三)國有土地使用權批准文件;
(四)拆遷計劃和拆遷方案;
(五)辦理存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出具的拆遷補償安置資金證明。
市、縣人民政府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對申請事項進行審查;經審查,對符合條件的,頒發房屋拆遷許可證。
第八條: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在發放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同時,應當將房屋拆遷許可證中載明的拆遷人、拆遷范圍、拆遷期限等事項,以房屋拆遷公告的形式予以公布。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和拆遷人應當及時向被拆遷人做好宣傳、解釋工作。
第九條:
拆遷人應當在房屋拆遷許可證確定的拆遷范圍和拆遷期限內,實施房屋拆遷。
需要延長拆遷期限的,拆遷人應當在拆遷期限屆滿15日前,向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提出延期拆遷申請;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自收到延期拆遷申請之日起10日內給予答復。
第十條:拆遷人可以自行拆遷,也可以委託具有拆遷資格的單位實施拆遷。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不得作為拆遷人,不得接受拆遷委託。
第十一條:
拆遷人委託拆遷的,應當向被委託的拆遷單位出具委託書,並訂立拆遷委託合同。拆遷人應當自拆遷委託合同訂立之日起15日內,將拆遷委託合同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備案。
被委託的拆遷單位不得轉讓拆遷業務。
第十二條:
拆遷范圍確定後,拆遷范圍內的單位和個人,不得進行下列活動:
(一)新建、擴建、改建房屋;
(二)改變房屋和土地用途;
(三)租賃房屋。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就前款所列事項,書面通知有關部門暫停辦理相關手續。暫停辦理的書面通知應當載明暫停期限。暫停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年;拆遷人需要延長暫停期限的,必須經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批准,延長暫停期限不得超過1年。
第十三條:
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就補償方式和補償金額、安置用房面積和安置地點、搬遷期限、搬遷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等事項,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拆遷租賃房屋的,拆遷人應當與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第十四條: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代管的房屋需要拆遷的,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必須經公證機關公證,並辦理證據保全。
第十五條:拆遷補償安置協議訂立後,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搬遷期限內拒絕搬遷的,拆遷人可以依法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訴訟期間,拆遷人可以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先予執行。
第十六條:
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或者拆遷人、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達不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經當事人申請,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裁決。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是被拆遷人的,由同級人民政府裁決。裁決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
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可以自裁決書送達之日起3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拆遷人依照本條例規定已對被拆遷人給予貨幣補償或者提供拆遷安置用房、周轉用房的,訴訟期間不停止拆遷的執行。
第十七條:
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裁決規定的搬遷期限內未搬遷的,由房屋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責成有關部門強制拆遷,或者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拆遷。
實施強制拆遷前,拆遷人應當就被拆除房屋的有關事項,向公證機關辦理證據保全。
第十八條:拆遷中涉及軍事設施、教堂、寺廟、文物古跡以及外國駐華使(領)館房屋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
第十九條:尚未完成拆遷補償安置的建設項目轉讓的,應當經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同意,原拆遷補償安置協議中有關權利、義務隨之轉移給受讓人。項目轉讓人和受讓人應當書面通知被拆遷人,並自轉讓合同簽訂之日起30日內予以公告。
第二十條:拆遷人實施房屋拆遷的補償安置資金應當全部用於房屋拆遷的補償安置,不得挪作他用。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拆遷補償安置資金使用的監督。
第二十一條: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建立、健全拆遷檔案管理制度,加強對拆遷檔案資料的管理。
第三章 拆遷補償
第二十二條:
拆遷人應當依照本條例規定,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
拆除違章建築和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不予補償;拆除未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第二十三條:拆遷補償的方式可以實行貨幣補償,也可以實行房屋產權調換。
除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二款、第二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外,被拆遷人可以選擇拆遷補償方式。
第二十四條:貨幣補償的金額,根據被拆遷房屋的區位、用途、建築面積等因素,以房地產市場評估價格確定。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十五條:
實行房屋產權調換的,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第二十四條的規定,計算被拆遷房屋的補償金額和所調換房屋的價格,結清產權調換的差價。
拆遷非公益事業房屋的附屬物,不作產權調換,由拆遷人給予貨幣補償。
第二十六條:拆遷公益事業用房的,拆遷人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城市規劃的要求予以重建,或者給予貨幣補償。
第二十七條:
拆遷租賃房屋,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解除租賃關系的,或者被拆遷人對房屋承租人進行安置的,拆遷人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
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對解除租賃關系達不成協議的,拆遷人應當對被拆遷人實行房屋產權調換。產權調換的房屋由原房屋承租人承租,被拆遷人應當與原房屋承租人重新訂立房屋租賃合同。
第二十八條:拆遷人應當提供符合國家質量安全標準的房屋,用於拆遷安置。
第二十九條:拆遷產權不明確的房屋,拆遷人應當提出補償安置方案,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審核同意後實施拆遷。拆遷前,拆遷人應當就被拆遷房屋的有關事項向公證機關辦理證據保全。
第三十條:拆遷設有抵押權的房屋,依照國家有關擔保的法律執行。
第三十一條:
拆遷人應當對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支付搬遷補助費。
在過渡期限內,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自行安排住處的,拆遷人應當支付臨時安置補助費;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使用拆遷人提供的周轉房的,拆遷人不支付臨時安置補助費。
搬遷補助費和臨時安置補助費的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三十二條:
拆遷人不得擅自延長過渡期限,周轉房的使用人應當按時騰退周轉房。
因拆遷人的責任延長過渡期限的,對自行安排住處的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應當自逾期之月起增加臨時安置補助費;對周轉房的使用人,應當自逾期之月起付給臨時安置補助費。
第三十三條:因拆遷非住宅房屋造成停產、停業的,拆遷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第四章 罰 則
第三十四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未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擅自實施拆遷的,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責令停止拆遷,給予警告,並處已經拆遷房屋建築面積每平方米20元以上50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五條:拆遷人違反本條例的規定,以欺騙手段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吊銷房屋拆遷許可證,並處拆遷補償安置資金1%以上3%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六條:
拆遷人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責令停止拆遷,給予警告,可以並處拆遷補償安置資金3%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房屋拆遷許可證:
(一)未按房屋拆遷許可證確定的拆遷范圍實施房屋拆遷的;
(二)委託不具有拆遷資格的單位實施拆遷的;
(三)擅自延長拆遷期限的。
第三十七條:接受委託的拆遷單位違反本條例的規定,轉讓拆遷業務的,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合同約定的拆遷服務費25%以上50%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八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屋拆遷管理部門違反本條例規定核發房屋拆遷許可證以及其他批准文件的,核發房屋拆遷許可證以及其他批准文件後不履行監督管理職責的,或者對違法行為不予查處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章 附 則
第三十九條:在城市規劃區外國有土地上實施房屋拆遷,並需要對被拆遷人補償、安置的,參照本條例執行。
第四十條:本條例自2001年11月1日起施行。1991年3月22日國務院公布的《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同時廢止。

Ⅹ 蘇州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的介紹

《蘇州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是蘇州市為了加強城市房屋拆遷管理,維護拆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而制定的條例。

熱點內容
就業歧視與勞動法 發布:2025-05-21 16:21:05 瀏覽:97
醫療服務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21 16:09:05 瀏覽:839
民航規章對術語的解釋 發布:2025-05-21 16:07:36 瀏覽:121
經濟法推薦書籍 發布:2025-05-21 16:06:51 瀏覽:4
法律援助去司法局嗎 發布:2025-05-21 16:05:19 瀏覽:232
建設工程設備機械租賃經營管理規章制度全集 發布:2025-05-21 15:56:12 瀏覽:321
會計法律責任的內容 發布:2025-05-21 15:49:40 瀏覽:860
關於我國歷代立法監察 發布:2025-05-21 15:48:19 瀏覽:24
法院根基 發布:2025-05-21 15:38:24 瀏覽:888
宜昌法律咨詢熱線電話 發布:2025-05-21 15:28:57 瀏覽: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