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規章以外的規范性文件

規章以外的規范性文件

發布時間: 2022-03-15 02:15:56

A. 法律,法規以外的規范性文件指那些

行政規章

B. 請問「法」「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區別相關定義和解釋

1.法的廣義解釋,包含後幾種含義,而且還包括法律制度或法律文化等內其他內容。狹義容就是下面所說的狹義法律。
2.法律的廣義解釋和法相同,狹義指所有的法律規范,最狹義(在我國就是)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規范性法律文件。
3.法規(在我國)一般是指【行政法規 由國務院制定並修改】【地方法規 由省、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並修改、也有部分城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可以制定行政法規】
4.規章(在我國)一般指指國務院各部委以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國務院批準的較大市的人民政府根據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等制定和發布的規范性文件。國務院各部委制定的稱為部門行政規章,其餘的稱為地方行政規章。
5.規范性法律文件指表現法的內容的形式或者載體,它是普遍、多次和反復適用的法律文件,即通常所謂的法律,有憲法、法律、法規和規章等淵源形式。(也就是立法機關制定修改或認可的法律規范,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C. 行政機關制定的除行政法規和規章以外的其他規范性文件,在設定行政處罰上()

選D、沒有設定權。
法律依據:《行政處罰法》第十四條 除本法第九條、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二條以及第十三條的規定外,其他規范性文件不得設定行政處罰。
第九條 法律可以設定各種行政處罰。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只能由法律設定。
第十條 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處罰。
法律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行政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定。
第十一條 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銷企業營業執照以外的行政處罰。
法律、行政法規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地方性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定。
第十二條 國務院部、委員會制定的規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作出具體規定。
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的,前款規定的國務院部、委員會制定的規章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可以設定警告或者一定數量罰款的行政處罰。罰款的限額由國務院規定。
國務院可以授權具有行政處罰權的直屬機構依照本條第一款、第二款的規定,規定行政處罰。
第十三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以及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可以在法律、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作出具體規定。
尚未制定法律、法規的,前款規定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可以設定警告或者一定數量罰款的行政處罰。罰款的限額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規定。

D. 法律,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有什麼區別

一、區別:

1、概念含義不同:

(1)法律有廣義、狹義兩種理解。廣義上講,法律泛指一切規范性文件;狹義上講,僅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2)法規,在法律體系中,主要指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民族自治法規及經濟特區法規等。

(3)規章,是指有規章制定權的行政機關依照法定程序決定並以法定方式對外公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范性文件。

(4)規范性文件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一般是指屬於法律范疇(即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國務院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的立法性文件和除此以外的由國家機關和其他團體、組織制定的具有約束力的非立法性文件的總和。

狹義一般是指法律范疇以外的其他具有約束力的非立法性文件。

2、制定主體不同:

(1)法律一般是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如民法、刑法等;

(2)法規,指國務院、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民族自治機關和經濟特區人大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3)規章主要指國務院組成部門及直屬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區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和人民政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4)規范性文件一般指狹義的規范性文件,各級黨組織、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所屬工作部門,人民團體、社團組織、企事業單位、法院、檢察院等制定的,具有普遍適用效力的,非立法性文件。

3、效力等級不同:

(1)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2)法律的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

(3)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

(4)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的效力高於本行政區域內的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

(5)規章和規范性文件互有交叉,無法比較。

二、不能直接寫成"衛政法發[2006]228號 《衛生標准管理辦法》",因為黨政機關公文寫作,標題的格式應為XX(發文機關)關於XX(事項)的XX(文種)。

中國政府網-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E. 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區別

「規章」是指有規章制定權的行政機關依照法定程序決定並以法定方式對外公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范性文件。從廣義上講,規章也是一種規范性文件,但是它不同於我們所講的一般規范性文件。一般規范性文件指的是法律、法規和規章以外的規范性文件。我們在日常工作中所使用的「規范性文件」,實際上講的是一般規范性文件,或者稱為狹義的規范性文件。這里,規章與一般規范性文件的主要區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從內容上看,凡是法律、法規規定以規章形式規定的事項,應當制定規章,比如,設定行政處罰,出台法律、法規的配套制度,均屬於規章。至於一般規范性文件,主要用於部署工作,通知特定事項,說明具體問題。
1、制定主體不同。
①各級行政機關均有權制定規范性文件。
②市方政府規章只有省級政府和較大的市的政府才有權制定,本省范圍內,除省政府外,僅較大的市的政府有權制定地方政府規章。
2、兩者效力不同。
①制定規章屬於立法活動。
②規章效力高於政府規范性文件。
3、兩者內容不同。
①規章內容既包括為加強地方事務管理的創設性規范,也包括為執行法律、法規的執行性規范,所規定的權利義務較全面、系統。
②規范性文件則較專一、狹窄,有較強的針對性,更多地表現為對法律、法規、規章的執行、補充,以實現其所創設的權利義務,或使其更切合本地的實際情況。
4、兩者許可權不同。
①規章具有警告、一定數額罰款的設定權,而規范性文件不得設定處罰條款,行政機關可以通過規章委託符合法定條件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行政機關在其法定職權范圍內,可以依據規章委託其他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
②規范性文件不具有上述許可權。
5、兩者制定程序不同。
①市政府規章必須經市政府常務會議或者全體會議審議通過。
②規范性文件可以經政府常務會議審議,也可以由政府負責人直接簽署。
6、兩者結構不同。
規章一般有較為完整的章、節、條、款、項和總則、分則、附則等結構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
第九條 行政強制措施的種類:
(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二)查封場所、設施或者財物;
(三)扣押財物;
(四)凍結存款、匯款;
(五)其他行政強制措施。第十條 行政強制措施由法律設定。
尚未制定法律,且屬於國務院行政管理職權事項的,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除本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四項和應當由法律規定的行政強制措施以外的其他行政強制措施。
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且屬於地方性事務的,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本法第九條第二項、第三項的行政強制措施。
法律、法規以外的其他規范性文件不得設定行政強制措施。

F. 《行政處罰法》明確規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規章以外的規范性文件不得設定行政處罰。為什麼

不能籠統的認為其他規范性文件均不可作為行政處罰依據,實踐中應當有限制有條件地認可其效力。把握一個總的原則,即只要該規范性文件是對上位法內容的具體解釋和說明,一般來說是可作為行政處罰依據的。

我國法律結構呈多層次框架,其構成為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部門規章、地方規章等諸層次。除此之外,還有眾多的沒有立法權的市、地、縣區的規范性文件等。實際情況是越往下的規范性文件越直接關繫到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即「越管用」。為了從立法上解決濫處罰這一問題,本法對行政處罰的設定作了非常嚴格的限定:

《行政處罰法》第九條 法律可以設定各種行政處罰。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只能由法律設定。

第十條 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處罰。法律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行政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定。

第十一條 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銷企業營業執照以外的行政處罰。法律、行政法規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地方性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定。

第十二條 國務院部、委員會制定的規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作出具體規定。

(6)規章以外的規范性文件擴展閱讀

不論是法的正式淵源,還是非正式淵源,理論上應該均可作為行政處罰依據。但是,其他規范性文件作為行政處罰依據應當遵循兩個基本原則:

一是不得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如其他規范性文件不得設定行政處罰,一旦違反必然導致其本身無效,更不用談是否可作為行政處罰依據;

另一個是必須堅持法的效力位階,遵守下位法服從上位法,即其他規范性文件的內容本身不得與法律、行政法規等上位法的內容相沖突。因此,只要其他規范性文件的內容符合以上兩點要求,即應認定其效力。

針對此問題,雖然相關法律沒有明確,但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印發《關於審理行政案件適用法律規范問題的座談會紀要》的通知(法〔2004〕96號)中有所涉及。該會議紀要規定,其他規范性文件不是正式的法律淵源,對人民法院不具有法律規范意義上的約束力。

但是,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被訴具體行政行為依據的其他規范性文件合法、有效並合理、適當的,在認定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時應承認其效力;

人民法院可以在裁判理由中對其他規范性文件是否合法、有效、合理或適當進行評述。最高人民法院的會議紀要不是以司法解釋的形式頒布實施的,嚴格來說不具有正式的法律效力,僅僅具有指導意義。但是,領會該會議紀要的精神和旨意遠比其本身是否具有正式法律效力重要。

G. 法律、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有什麼區別效力哪個大

地方抄性法規和部門規章屬於襲同一效力位階,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如果出現沖突的話,由下面的方式進行選擇地方性法規或者部門規章:

1.先由國務院裁決,如果國務院認為適用地方性法規,則適用地方性法規的相關規定;

2.但是若國務院認為應適用部門規章,則需交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裁決。

PS:我國法律體系的法律位階共有五級,分別是:

1.憲法;

2.法律;

3.行政法規;

4.地方性法規;

5.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

H. 什麼是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

什麼是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
一、憲法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權威和最高法律效力。憲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據,普通法律的內容都必須符合憲法的規定。
二、法律
法律是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由國家主席簽署,並以國家主席令公布實施的規范性文件。其中,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的法律稱為「基本法律」,如《刑法》、《民法》。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的法律又稱為「一般法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
法律的效力僅次於憲法。
三、法規
法規通常是對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的總稱。
行政法規是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由國務院總理簽署,以國務院令發布實施的規范性文件,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行政法規的效力低於憲法和法律。
地方性法規有兩種。一種是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由大會主席團或者常務委員會用公告公布施行的規范性文件,如《江西省森林條例》、《江西省古樹名木保護條例》。地方性法規在本行政區域內有效,其效力低於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
另一種是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報省、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施行的規范性文件,如《濟南市科學技術進步條例》、《淄博市水資源管理辦法》。這些地方性法規在本市范圍內有效,其效力低於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
四、規章
規章包括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
部門規章是指國務院各部(局)、委員會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制定,由部(局)長或者委員會主任簽署發布的規范性文件,如《林業行政許可聽證辦法》、《林木種子質量管理辦法》。部門規章在全國范圍內有效,其效力低於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
地方政府規章是指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由省長、自治區主席、市長簽署,以政府令發布實施的規范性文件,如《江西省木材運輸監督管理辦法》、《江西省木材檢查站管理監督辦法》。地方政府規章在本行政區域內有效,其效力低於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效力,低於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
五、規范性文件
規范性文件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上的規范性文件包括憲法、法律、法規、規章以及國家機關在職權范圍內依法制定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文件。狹義上的規范性文件是指除憲法、法律、法規、規章以外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非立法性文件。
我們通常所說的規范性文件是指狹義上的規范性文件,也稱行政規范性文件,就是老百姓俗稱的「紅頭文件」,是指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在許可權范圍內,為實施法律、法規、規章和上級規范性文件按規定程序發布的在一定時間內相對穩定,規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權利義務,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政措施,包括規定、辦法、細則、通知、通告、布告等。如《國家林業局關於進一步加強木材運輸管理工作的通知》、《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目前我國法律法規對於規范性文件的涵義、制發主體、制發程序和許可權以及審查機制等,尚無全面、統一的規定。

I. 法律,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和標準的區別

一、區別:

1、概念含義不同:

(1)法律有廣義、狹義兩種理解。廣義上講,法律泛指一切規范性文件;狹義上講,僅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2)法規,在法律體系中,主要指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民族自治法規及經濟特區法規等。

(3)規章,是指有規章制定權的行政機關依照法定程序決定並以法定方式對外公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范性文件。

(4)規范性文件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一般是指屬於法律范疇(即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國務院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的立法性文件和除此以外的由國家機關和其他團體、組織制定的具有約束力的非立法性文件的總和。

狹義一般是指法律范疇以外的其他具有約束力的非立法性文件。

2、制定主體不同:

(1)法律一般是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如民法、刑法等;

(2)法規,指國務院、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民族自治機關和經濟特區人大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3)規章主要指國務院組成部門及直屬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區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和人民政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4)規范性文件一般指狹義的規范性文件,各級黨組織、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所屬工作部門,人民團體、社團組織、企事業單位、法院、檢察院等制定的,具有普遍適用效力的,非立法性文件。

3、效力等級不同:

(1)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2)法律的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

(3)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

(4)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的效力高於本行政區域內的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

(5)規章和規范性文件互有交叉,無法比較。

二、不能直接寫成"衛政法發[2006]228號 《衛生標准管理辦法》",因為黨政機關公文寫作,標題的格式應為XX(發文機關)關於XX(事項)的XX(文種)。

中國政府網-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J. 「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有什麼區別

收藏來推薦 小劉:甄律師,我在自學習統計法的過程中經常看到「規章」、「規范性文件」這樣的提法,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別,您能幫我解釋一下嗎? 甄律師:「規章」是指有規章制定權的行政機關依照法定程序決定並以法定方式對外公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范性文件。從廣義上講,規章也是一種規范性文件,但是它不同於我們所講的一般規范性文件。一般規范性文件指的是法律、法規和規章以外的規范性文件。我們在日常工作中所使用的「規范性文件」,實際上講的是一般規范性文件,或者稱為狹義的規范性文件。這里,規章與一般規范性文件的主要區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從內容上看,凡是法律、法規規定以規章形式規定的事項,應當制定規章,比如,設定行政處罰,出台法律、法規的配套制度,均屬於規章。至於一般規范性文件,主要用於部署工作,通知特定事項,說明具體問題。 小劉:《<北京市統計管理條例>罰款處罰辦法》、《北京市統計人員持證上崗管理辦法》就應當屬於與《北京市統計管理條例》相配套的地方規章。 甄律師:對。此外,行政管理的重大制度也應當制定規章。

熱點內容
法院調解書時間 發布:2025-05-21 01:32:49 瀏覽:317
法院賣的房子 發布:2025-05-21 01:29:50 瀏覽:528
大清刑事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5-21 01:29:07 瀏覽:661
歐洲關於汽車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5-21 01:12:13 瀏覽:298
長寧區免費法律援助 發布:2025-05-21 01:02:22 瀏覽:78
2017交通法56條法規 發布:2025-05-21 00:53:07 瀏覽:86
德國民事訴訟法的歷史嬗變 發布:2025-05-21 00:52:18 瀏覽:114
最好的民法學教材 發布:2025-05-21 00:37:37 瀏覽:371
警街條例 發布:2025-05-21 00:37:36 瀏覽:660
國家經濟政策及法律法規對企業的影響 發布:2025-05-21 00:34:35 瀏覽: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