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有權制定地方政府規章
㈠ 省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門有權制定地方政府規章嗎
根據《立抄法法》規定,省襲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門,是無權制定地方政府規章的。
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制定規章。
㈡ 有權制定政府行政規章的是
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制定規章。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制定規章。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二節:規章
第八十條: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制定規章。
第八十一條:涉及兩個以上國務院部門職權范圍的事項,應當提請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或者由國務院有關部門聯合制定規章。
第八十二條: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制定規章。
(2)江蘇有權制定地方政府規章擴展閱讀
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的從屬關系:
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法律的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
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
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
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的效力高於本行政區域內的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
㈢ 江蘇省有權制定政府規章的有哪些城市
南京市、無錫市、徐州市、蘇州市,依據如下:
政府規章是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擬訂,並經各該級政府常務會議或者全體會議討論決定的法律規范形式。其效力等級低於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的有關規定,有權制定規章的「較大的市」,是指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
中國的「較大的市」雖然在《憲法》和多部法律中沒有統一的定義,但其中的18個經國務院據《地方組織法》規定批準的「較大的市」較無異議。
「較大的市」有以下幾類:
1)18個共四批公布的城市:
唐山、大同、包頭、大連、鞍山、撫順、吉林、齊齊哈爾、無錫、淮南、青島、洛陽(1984年10月批准,重慶市是在這一批公布的,已經升格為直轄市)
寧波(1988年3月批准)
淄博、邯鄲、本溪(1992年7月批准)
徐州、蘇州(1993年4月批准)
2)4個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汕頭、廈門(這里談論的是經濟特區中屬於較大的市的那些經濟特區。海南是省,不是城市。)
3)27個省級政府所在地=22個省會(大陸上的省份)+5個自治區首府
目前共有49個「較大的市」=18+4+27。
在中國283個地級市中,僅僅這49個「較大的市」具有地方立法權。
㈣ 有權制定地方政府規章的主體有
我認為選擇ACD
㈤ 地方政府有權制定地方性法律法規和政府規章嗎
國家人大是立法,省人大和國務院是定的是條例,地方人大是在不違背國家法律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性法規,這些都演算法律。
㈥ 有權依法制定地方政府規章的是
法律分析:地方性法規是有立法權的地方國家機關依法制定與發布的規范性文件。在中國,根據憲法和立法法等有關法律的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設區的市及民族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有權制定地方性法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七十三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制定規章。
㈦ 21. 下列機構中,有權依法制定地方政府規章的是( )。
選C
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有權制定地方規章,但內容限於: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
㈧ 下列機構中,有權制定地方政府規章的是
某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這個就是我們常說的副省級城市,一般都有行政規章立法許可權的。
㈨ 有權制定地方政府規章的機關是
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制定規章。
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制定規章。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二節:規章第八十條: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制定規章。
(9)江蘇有權制定地方政府規章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即中央人民政府,1982年憲法規定,國務院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最高國家行政機關。 由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組成。
國務院實行總理負責制。各部、各委員會實行部長、主任負責制。國務院秘書長在總理領導下,負責處理國務院的日常工作。國務院設立辦公廳,由秘書長領導。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管理本行政區內的經濟、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城鄉建設事業和財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務、司法行政、監察、計劃生育等行政事務;發布決定和命令,任免、培訓、考核和獎懲地方各級國家公務員。
㈩ 我國有權制定地方政府規章的主體有哪些
第六十條第一款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法律、內行政法規和本容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制定規章,報國務院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制定規章,報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人民政府以及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立法法將地方政府規章的制定主體作了適當擴大,將經濟特區所在地的深圳、廈門、珠海、汕頭納入到了較大市的范圍,享有規章制定權。
簡單說:省級政府,省級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是市人民政府,經濟特區所在的市人民政府